中國古塔大全(二十)【山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07:32
★★★還舊樓主2010年11月14日收集整理★★★
        古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古塔为祖国城市山林增光添彩,塔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矗立在大江南北的古塔,被誉为中国古代杰出的高层建筑。塔,源于古印度兴建的年代,一说佛陀在世时王舍城有一位孤独长者就已开始,建造用以供养佛陀的头发、指甲来表达人们对佛陀的崇敬。一说是佛陀湟磐后才建造,用作安置佛骨舍利的塔,梵文音译“施堵坡”(Stupa)巴利文音译“塔婆”(Thupo),别音“兜婆”或称“浮屠”汉文意译为“聚”、“高显”“方坟”、“圆冢”、“灵庙”等,另有“舍 利塔”“七宝塔”等异称。
山西

371、山西五台山显通寺铜塔

在山西省五台县五台山台怀镇北侧显通寺大殿前。显通寺是五台山佛寺的元老,传说筑于东汉,北魏扩建,寺内现存的建筑群诸多是明代作品。
两塔铸于明代(元 1368-1644年),原有五座,象征着五个台顶,人们至此朝拜,犹如登上了五台山。现只存两座完好无损。据考证,大殿西边的铜塔是明代四川重庆府的陈挺杰等人在云南捐资,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七月初九日铸成,取名“多宝如意宝塔”。东边和的铜塔是显通寺僧人胜洪等出钱,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铸成,取名“南无阿弥陀佛无量宝塔。”双塔形制栅,十三层,均高8 米,须弥座塔基。塔基上铸有精致的小殿、佛像,塔身内置佛像,外镌经文,中有四大金刚托塔像。西塔下层西南角有大如拇指的小铜庙,内坐小指大的土地像。相传康熙帝见其特别小而感叹道:“好大的土地!”谁知话音刚落,土地连忙叩头,感谢皇上的 赐封,从此便以“山西大土地自居”了。 两铜塔造型特异,是由楼阁、亭阁、覆钵三种形式组合而成。亭亭玉立,玲珑剔透,为明代铜铸艺术中的佳品。精致秀 美,巧夺天工。
372、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的大殿南侧祖师塔

祖师塔建在东大殿南侧,是北魏孝文帝时期创建佛光寺的开山祖师墓塔。建筑型制与装饰手法,均系北魏风格,是佛光寺创建时期存留至今的唯一实证。
寺内还存有两座唐代石经幢。
五台山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佛教名山,不仅是汉、藏、满、蒙等各民族僧众聚居修学的道场,而且也是海内外广大佛教徒及旅游者共同崇仰、朝拜的圣地。五台山历经兴废,近年来,寺庙陆续修复。僧尼过着如法如律的宗教生活,每年接待来此朝山拜佛者达几十万人。
373、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中国辽代高层木结构佛塔。在山西省应县城内西北隅佛宫寺内。因塔内供释迦佛,故名。又因塔身全是木制构件叠架而成,所以俗称应县木塔。佛宫寺建于辽代,历代重修,现存牌坊、钟鼓楼、大雄宝殿、配殿等均经明清改制,惟辽清宁二年(1056)建造的释迦塔巍然独存,后金明昌二至六年(1191~1195)曾予加固性补修,但原状未变,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结构高层塔式建筑。1933年中国营造学社对木塔进行考察研究,1935年实地测绘,1962年文物出版社又曾予以补测考察,古建研究专家陈明达编著了《应县木塔》。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立体造型 塔为平面八角形五层六檐楼阁式,总高67.31米。塔身矗立在一个大型砖石基座之上,基座分两层,下层方形,上层八角形,高4.4米。该塔每层之间平座内设一级暗层,致使塔身实为9层。附阶周匝,正南面辟门,塔底层直径30米。2层以上皆设斗拱挑出平座钩栏。每层柱间装隔子门。各层柱头上施斗拱悬挑塔檐,檐上覆盖布筒板瓦,顶层为八角攒尖屋面。铁制塔刹雄伟壮观,瑰丽精巧。
结构 塔身构造是逐层立柱,纵横施以梁枋,其间有斗拱垫托,夹层撑设斜材,自下至上逐层叠架而成。每层随塔身内外设柱子两周,遂致各层构成塔室、围廊和平座。每面分隔3间,有门额、立颊结成框架稳固柱身,围廊绕塔室形成八面排列的桁架。
塔身斗拱依其部位、结构和形状分类,达54种之多,可谓集中国古代建筑斗拱之大成。
塔刹系铁铸部件组合而成。刹下砖砌莲台式基座。刹高9.91米,有仰莲、覆钵、相轮、露盘、仰月及宝珠等。8条铁链系于戗脊下端,久经风雨,完好无损。
塑像与壁画 塔内各层均有塑像,底层释迦如来坐像高11米,内槽四周绘有壁画,南北门楣横披板上辽画供养人像技法尤精。底层内槽上部置平綦藻井,布列纤巧,是辽代小木作中佳品。2层佛坛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萨;3层佛坛八边形,坛周束腰镂刻精细,坛上塑四方佛;4层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萨;5层塑一佛八大菩萨。各像比例适度,面相俊逸,从造型风格分析,当是金明昌年间“增修益完”时塑造。
1952年成立了应县木塔文物保管所,修筑围墙,排除污水杂草,1974年以来对塔基和塔身残坏腐朽和局部结构进行了加固维修,如修补残缺的台基栏杆、斗拱和楼板,葺补了“文化大革命”中致残的塑像等。1986年加固了底层南向门道两侧壁画。
374、山西浑源县城内圆觉寺塔

圆觉寺塔 全称为圆觉寺释迦舍利砖塔,俗称小寺塔,位于县城北隅,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塔高九层,密檐飞拱,通体砖砌,呈八角形,全仿木结构建筑。整个圆觉寺塔分为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塔座高约4米,也是效仿木结构建筑的。塔座有上下两道堂门式束腰,座基四周雕满砖刻浮雕,总计浮雕三组,其中有舞乐人像40个,有的作长袖舞,有的作长绳舞,有的手抱琵琶,有的撑羯鼓吹羌笛,有的拍击板,姿态各异,逼真动人,对研究古代民族文化,特别是北方民族的歌舞、乐器有一定的价值。雕刻的花鸟禽兽,也各具形态,楚楚动人。
塔身下直、上尖,呈圆锥形,第一层居塔座较高,以后各层,层层紧收,到第九层突然升高,作为同第一层上下对应。每层檐角皆悬挂风铃,共有风铃72个,风动铃响,夜深人静之时,铮铮响声,象一首交响乐曲。
除第一层外,其余各层均无梯级可攀登。第一层四面辟门,唯正南为真门,其他三门均为假门,这三个假门,有的半开,有的虚掩,有的紧闭,设计独具匠心,使你真假难分,以假乱真。
从南门进入塔身内室,正中置须弥座,上塑释迦佛像,四壁施彩绘,色彩尚新。塔顶上端安装莲花式铁刹,再上为覆钵、相轮、宝盖、园光、宝珠,铁刹尖端有一翔凤,翔凤亦能随风转动,千百年来旋转不息,是古代精巧的天然风向标。
据浑源州志记载,宝塔所在之处原为一处寺院,即圆觉寺。塔前正南为山门,山门为单檐歇山顶,建筑高大而讲究。塔的正北为正殿,正殿为五进二深,正殿的东西为配殿,正殿和配殿为砖木结构。
屹立于寺院的这座宝塔是金代一个名叫玄真的僧人主持筹建的。但塔的第一层南面有比金正隆三年早33年的题刻,据此看来,此塔实际寿龄比县志所载要早。明代成化五年(1469),浑源知州关宗修葺了一次砖塔,并在塔身上嵌了一处当事人员的石刻。明万历四年(1576)、清咸丰九年(1859)对小寺塔都进行过修葺。由于用料考究建筑合理,虽经八百多年的风风雨雨,特别是历史上的几次大地震,塔体仍完好无损。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的直奉战争,寺内为奉军所占领,僧被扫地出门,官兵肆意破坏,圆觉寺狼狈不堪。日军侵占浑源后,除掠夺大批文物外,将正殿、配殿全部拆毁,只剩下残墙断壁内的一座宝塔。解放初期在塔西南的土丘上立着一通头臂皆断的石佛,此佛质地白细,衣纹流畅和谐,在辽金塑像中当为上乘。所存木雕天王像刀工娴熟,雕刻优美,是明代佳品。就是这两件仅存文物,也不知何年何月丢失。
375、山西大同文峰塔

亦称雁塔,为明代佛塔建筑。在市区南城墙东段,为八角七级空心砖塔,高约17米,建于明天启四年(1625)。塔身下部为三层八面青石砌座,座高0.73米,底部每面长1.42米,周长11.36米。第一层辟有两门,其他六层各镶碑揭1块。碑高0.96米,宽0.57米,上刻历代举子题名。第一层以上各开四个窗口,其他层面为虚设窗门,其方向按八面方位互相交叉更替。每层上部均有仿木结构砖雕斗拱16组。斗拱下衬有雕刻着图案的普柏枋和阑额。斗拱上方作仿木结构砖雕飞檐,檐角出挑风铃。塔内壁从第一层至第七层作直角踏蹬,未设塔梯,攀登内壁各角突出的半截砖面,可达塔顶。
376、山西禅房寺砖塔

禅房寺砖塔耸立于大同古城西南 30 公里处的丈人峰顶上,塔高约 20 米。因为这座塔为禅房寺的一部分,所以名为禅房寺塔。从塔形结构、雕刻风格看,具有辽代特征。
禅房寺塔为六角七级,实心砖石结构。塔底为须弥座,用规整的长方石料砌就,石间不用灰泥而用木榫。最上一层石料,雕有莲瓣。再上面为束腰,每块石上雕有莲花、牡丹、童子等。上枋每面各镌刻有一佛二菩萨的浮雕一幅,整个雕刻粗犷简练而富有变化,无疑是辽代手法。塔座如此高大繁复,实为少见。塔座以上是仿木结构的砖砌塔身,塔身斗拱、角拱均为磨砖镶砌。第二层塔壁每面各设门式小窗和四棂小窗。禅房寺砖塔是辽代砖式建筑的珍品。
377、山西应县木塔

全称: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俗称和简称:应县木塔,应州塔,释迦木塔,应县释迦塔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木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有人计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约2600多吨重,整体比例适当,建筑宏伟,艺术精巧,外形稳重庄严。
该塔身底层南北各开一门,二层以上周设平座栏杆,每层装有木质楼梯,游人逐级攀登,可达顶端。二至五层每层有四门,均设木隔扇,光线充足,出门凭栏远眺,恒岳如屏,桑干似带,尽收眼底,心旷神怡。塔内各层均塑佛像。一层为释迦牟尼,高11米,面目端庄,神态怡然,顶部有精美华丽的藻井,内槽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上也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色泽鲜艳,人物栩栩如生。二层坛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萨和二胁侍。三层坛座八角形,上塑四方佛。四层塑佛和阿难、迦叶、文殊、普贤像。五层塑毗卢舍那如来佛和人大菩萨。各佛像雕塑精细,各具情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制作精美,与塔协调,更使木塔宏伟壮观。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微风吹动,叮咚作响,十分悦耳。
378、山西飞虹塔

广胜寺飞虹塔,矗立在山西洪洞县东北17公里的霍山之巅。广胜寺,始建于公元147年;唐代宗大历四年(769年),汾阳王郭子仪奏请重修,始改现名。广胜寺分上、下二寺,相距里许,共有殿堂11座。现存建筑为元、明两代兴修重建。整个佛寺,以琉璃宝塔最为著称。
上寺的琉璃宝塔为飞虹塔,是国内最大最完整的一座琉璃塔。该塔始建于汉,屡经重修,现存为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始建,嘉靖六年(1527年)完工,历时12年建成的。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京师大慧和尚又于飞虹塔的底层加建了一圈回廊,遂成今日之规模。
塔平面八边形,是有十三檐的楼阁式佛塔,全高47.6米。除底层为木回廊外,其他均用青砖砌成,各层皆有出檐。塔身用黄、绿、蓝、紫琉璃装饰,一、二、三层最为精致,檐下有斗拱、倚柱、佛像、菩萨、金刚、花卉、盘龙、鸟兽等各种构件和图案,塑制精细,彩绘鲜明。塔内中空,有踏道翻转,可攀登而上。从底层围廊顶上的琉璃瓦,到二层以上8个主面的琉璃浮雕悬塑的千百个构件,技艺超凡,国内罕见,叹为观止。整座佛塔轮廓清晰,形象生动,制工精致,气势雄伟。塔身五彩纷呈,神奇异妙如雨后彩虹,“飞虹塔”因而得名。它与河南开封的祐国寺塔齐名,被誉为“中国第二塔”。
虹塔 大山西洪洞县城东北17公里广胜上寺。塔身琉璃镶嵌, 俗称琉璃塔。始建于汉,屡经重修,现存为明嘉靖六年(1527 年)重建, 天启二年(1622年)底层增建围廊塔平面八角形, 十三级,高47.31米。塔身青砖砌成,各层皆有出檐,全身用黄 绿蓝三彩琉璃装饰,一二三层最为精致,檐下有斗拱、倚柱、佛像、菩萨、金刚、花卉、盘龙、鸟兽等各种构件和图案,捏制精巧, 彩绘鲜丽,至今色泽如新。塔中空,有踏道翻转,可攀登而上, 设计十分巧妙,为我国琉璃塔中的代表作。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 年)临汾盆地八级地震,此塔安然无恙。
379、山西太原双塔

从公元1612年双塔中的新塔宣文佛塔建成,“两峰插天”的双塔便为世人所瞩目,被誉为“晋阳奇观”。历代的地方志书都把“凌霄双塔”作为古太原城的八景之一,其影响之大甚至使其寺院的本名“永祚寺”也鲜为人知,直被“双塔寺”所取代。
太原双塔的特异之处更在景色之外,它矗立于出世的佛家与尘世的喧闹间,形成一种独特的存在。事实上,同建于明朝万历年间,高度、外形都极为接近,相距不过50米的双塔,负载着的是完全不同的使命。创建于先的文峰塔,是“起自堪舆家言”的风水塔,是地方士绅为补辅该地的地形缺陷,振兴地区文化的一标志性、欣赏性建筑。它的造型虽然取之于佛教的浮图,但是,与佛门没有丝毫的关系;而继建于后的“舍利塔”——宣文佛塔则是佛门的圣物,是供奉佛舍利、藏佛经,受佛门弟子瞻仰、顶礼膜拜的宗教建筑。
380、山西莺莺塔
莺莺塔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的普救寺内。莺莺塔因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描述了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而闻名天下。当年,张生赴京赶考,途中遇雨,到普救寺游玩。碰巧,在寺内看见了扶送父亲灵柩回乡时滞留在寺内的崔莺莺。两人一见钟情。张生当年的读书处西轩,就在大雄宝殿的西侧。莺莺和她母亲、侍女红娘居住的梨花深院,就在大雄宝殿的东侧。在这里有张生越墙会莺莺的跳墙处,也有张生上墙踩踏过的杏树。现在沿当年张生游历过的小径重建了梨花深院、后花园、跳垣处等,并塑造了一组佛像和《西厢记》人物蜡像,依照《西厢记》剧情再现了惊艳、借厢、闹斋、请寓、赖婚、听琴、逾垣、拷红等一幕幕戏剧场面。
莺莺塔雄峙于普救寺西侧,古朴端庄,独立了擎天。在明嘉靖三十四的那次地震中也被毁掉了,现今我们看到的,是公元1563年重修的。塔内外呈四方形,塔檐呈微凹的曲线形式,这些都说明莺莺塔保留了某些唐塔的特征。
回廊围绕着的莺莺塔,是用砖砌筑的。全塔十三层,高三十六点七六米。七层以上突然收缩,使整个塔显得更为灵巧。塔内各层之间有甬道相通,一般人可上至九层。但六、七层不能直接相通,必须从六层下到五层后才能上得去。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莺莺塔具有奇特的回声效应。在塔的附近以石相击,人们在一定位置便可听到“咯哇、咯哇”的回声,类似青蛙鸣叫。传为匠师筑塔时安放金蛤蟆在内,实则塔身中空所致。莺莺塔回廊西侧外有一个击蛙台,这是击石的最佳位置;台下不远的山坡上有一座小亭,名叫蛙鸣亭,这里是听类似青蛙鸣叫回音的最好去处。莺莺塔还具有收音机、窃听器和扩大器的效能。在莺莺塔下,人们可以听到从塔内传来的二点五公里外蒲州镇上的唱戏声、锣鼓声,附近村镇上的汽车声、拖拉机声,人们在家里的说话声、嬉笑声,以及鸡鸣狗叫声。另外,塔下的鸟叫声,通过莺莺塔的“扩音”之后,声音变大,可以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其回声机制主要在三方面:1、塔内是中空的,站在塔的中层听上面人说话,由于声学反射效应,声音好像从下面传来;2、塔檐上的复杂结构有反射作用;3、墙壁反射。而天坛回音壁主要是通过墙壁反射。所心在塔的四周击石拍手,均可听到清晰的蛙音回声;随着位置的变换,这蛙音回声也可以发生从空中或地面传来的变化。据方志中称之“普救蟾声”,为古时永济八景之一。
由于《西厢记》的问世,使得这个“普天下佛寺无过”的普救寺名声大噪,寺内的舍利塔也被更名为“莺莺塔”而闻名遐偿迩。而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千百年来一直撼动着人们的心灵,使它成为蜚声卓誉的游览胜地,已经成为我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北京天坛回音壁、四川潼南石琴和河南三门峡市蛤蟆塔)之一。
381、山西大同法华塔

大同惟一的喇嘛塔,在市内东北隅塔寺街。建于清代,后经重修。塔下为一高3米的六边形塔台,台边砌有花墙。门为砖券洞式券门,上有匾额,刻“小洞大”三宇。过去洞中还塑有佛像。窟洞南北两侧设有门洞,抬级而上直通塔基外部。塔座为须弥座,,座上为两圈覆钵形“金刚圈”。上为坛形塔身,俗称“塔肚子”,再上有“塔脖子”,周围镶砌黄、绿、紫三色圆形琉璃收檐,共八层。再上是近似圆柱形的相轮和顶上的宝盖、宝珠等。塔身四方各开一扇小窗,小窗上部和两侧,分别有一尊金刚,周围饰以彩带祥云。整座塔身高8米,呈白色,十分俊秀雅致。
382、山西临汾市雁塔

在山西霍县城南2公里塬上。塔上雁巢甚多,故名。寺依塔名,人称雁塔寺,仅存遗址。雁塔创建年代不详,明嘉靖四十二年(1653年)重修。塔高16米,八角形,五级,密檐式,空心,塔身层层向内收分,檐下砖雕斗拱八十八攒,比例和谐,镌刻精致,挺拔高耸,造型秀美。登临源上,仰观古塔,远览山川风光,乐趣无穷。
383、山西太原开化寺连理塔

 
开化寺连理塔(左)
 
开化寺连理塔(右)
在山西太原市西南17公里蒙山脚下。寺建于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依山崖雕造佛像,高约60多米,规模宏伟,与龙山童子寺齐名。隋仁寿元年(601年),建高大佛阁,改称净名寺。唐高祖和高宗 都曾到此瞻礼,复改名开化。北宋淳化元年(990年)又建释伽、如来二砖塔。现存宋代砖塔及砖券佛殿和几尊铁佛。两座砖塔均为方形,基座相联,故称连理塔。束腰座之上为方形塔身,正面为半圆形门拱,火焰形券面,隐刻卷草和花瓣。塔檐叠涩而成,塔顶刹部雕造精巧,亭台式样,雕栏额、普柏枋和斗拱,极顶为八角形塔檐和宝珠。外形俊美,雕造秀丽,既有唐代古朴遗风,又有宋代精细刻法。
384、山西永祚寺双塔

永祚寺双塔,又名凌霄双塔,是山西省会太原现存古建筑中最高的建筑。位于太原市城区东南向山脚畔。永祚寺内的两塔犹如一对孪生姊妹,相映成趣。凌霄双塔还有一个美丽动听的别称—文笔双峰。这两座形同孪生的姊妹塔,一个是先建的“文峰塔”,一个是后建的“舍利塔”。双塔巍峨俊秀,是我国双塔之最。
385、山西文笔塔

文笔塔县城东五里大东梁有砖笔,建于乾隆五十九年,称“文笔”,又称“状元笔”。造此笔意在“振东山之势”,以裨河曲风水。笔尖筑于烽火台墩上,连座高九丈四尺三寸,其中土墩高三丈,如墩顶部直径五丈四尺,笔尖底训直径一丈八尺。笔尖底座由三层条石垒砌,笔身全部由青砖白灰垒砌,实心,至顶部骤然缩回锥形。民间传说,夏至日出时笔影可达河西大口沟。近年,民间有识之士集资对塔基进行了维修保护。在开通黄河大街建设白朴公园时,对文笔塔再次维修,用青石水泥围砌塔基,并围塔基建成回廊。
386、山西圆觉寺砖塔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大同城东南浑源县城石桥北巷。圆觉寺俗称“小寺”,金正隆三年(1158)僧玄真建,以塔为中心的一组古建筑,有大殿、东西配殿、山门、西跨院大殿等。30年代日寇入侵,将寺内木建筑破坏,现只存砖塔一座。明成化、万历、清咸丰年间都曾修过砖塔。塔平面呈八角形,密檐9层,全部砖砌,无梯级可登。塔基为高达4米的须弥座。最下层叠涩数层,逐渐内收。须弥座上皆施斗拱,每边转角铺作各一朵。每转角束腰雕莲花,束腰柱雕金刚、力士支托。上置平座,上面为第一层塔,南面开门为塔心室,原塑像已毁,塔内残存部分壁画,塔身上端出挑砖雕斗拱,上承塔檐。第二层至第八层塔身较矮又急速上收。八角明设短柱,角梁上悬风铃。第九层增高。塔刹下设叠涩基座,上为仰莲、覆钵、相轮、宝盖、宝珠,最上立一造型精美的铁制候风鸟。鸟首向西,可随风旋转,有风标的作用,也可避雷。
387、山西觉山寺砖塔

山西省灵丘县觉山寺辽代砖塔今年7月刚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已遭到严重破坏。塔身一批雕刻精美、文物价值很高的雕塑被凿去,塔内壁画也损坏严重。1090年建成的觉山寺塔是国内现存的惟一辽代砖塔,砖塔高43.54米。觉山寺管理人员的“保护”措施,只是在塔四周新增了一圈不足一米高的栏杆,没有任何防盗措施。
389、山西阿育王塔

座落在代县城内。与边靖楼遥相对峙,竞相争高。   阿育王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原为木结构,称“龙兴”,唐宋几经废兴。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改建为砖塔。
塔为圆锥体、佛教藏式造型。塔基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50米,东西30米,高1.5米,塔建于塔基正中央。塔平面为圆形,砖砌,周长60米,高40米。作覆仰莲瓣及重涩混肚与方涩的须弥座式,雕刻着各种花饰、荷瓣和印度的“陀罗尼经”。塔身上施曲尺形弥座,座上承刹杆。原有砖作相轮十三层,两层已毁,上覆盖盘,中装金顶宝珠。造型秀美,雄健挺拔,雕艺高超,为我国藏式塔中之佳作。
390、山西晋中文峰塔
位于榆社县城东南一公里的巽山之上。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为振兴榆社文风而建,于雍正三年(1725年)告成。文峰塔不仅取景巧妙,构思奇特,而且工艺精细,寓意深远,令人叹为观止。
整个塔身,高约38米,内径 3米,共13层,占地面积69.2平方米,为入角锥形砖木结构的空心体。第一、二层砖砌月梯和回廊,可拾阶而上。三层以上用木板、铁钉筑梯,可攀高登临。其间盘路曲曲,石楼层层,如步云路。塔体外面,每层均有砖砌檐、椽、斗拱。四面砌有拱券洞门,可供凭览。洞门上字匾阑额,花纹图案工艺颇精;塔顶置宝瓶,玲珑剔透 。整个塔体 ,造型宏伟、庄严、美观。
391、山西舍利生生塔


舍利生生塔位于奉圣寺北的浮屠院中。据传释家牟尼圆寂后,其骨灰形成各色晶莹的珠子,佛家称“舍利子”,其中一粒埋于塔下,乾隆帝年重建此塔时,发现有许多舍利子,如今一粒变成千百粒,莫非是“佛门有灵,生生不竭”?,于是叫做“舍利生生塔”。
该塔创建于隋代开皇年间(公元589-604年),宋代重修,但到清初已毁塌严重。奉圣寺和尚善修决心重修此塔,他四处化缘,终于得到足够的资金,于乾隆帝十六年(公元1751年)重建。塔身高38米,8角7层,玻璃剪边,轮廓秀美,挺拔壮观。塔内调设有螺旋蹬道,可登塔顶,每层开4门8窗,凭窗远眺,晋祠内外美景可一览无余。如果在夕阳西下时欣赏宝塔,还会出现一天云锦、满塔光辉的壮丽景观,被誉为“宝塔披霞”。
392、山西霞映古塔(回凤砖塔)

山西霞映古塔,即回凤砖塔,位于忻州定襄县城西北约13公里处回风村北约一里远,有建于宁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塔高十米余,共七层。下层方形,内有方木拉架,出檐式样为平砖一出又砖角四出,再布瓦收檐。上面六层皆呈六角形,从下至上逐层收小,每层出檐作仿木斗拱。上层有仿木椽飞,并布瓦收顶。最上竖有铁铸尖顶。
据史料记载,它建于公元1086年,全部砖砌结构高有十多米,共有七层,此塔属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远远望去,如今砖塔已明显整体向南倾斜,走近看下层被风雨侵蚀。
回凤砖塔被称作“五台山下第一寺院”的洪福寺也正在遭受同等的厄运,土城墙是洪福寺与其它寺庙相比较最为建筑独特的一处,高而厚的土墙将偌大的寺院遮得严严实实,宛如一座城堡。
七岩山因山势陡峭、洞深水长而成为定襄县的又一处自然景观,金代诗人元好问由此山曾写下“落景未知还”的名句。
393、山西泛舟禅师塔
运城市西北五公里寺北曲村报国寺遗址上。寺宇早毁,古塔独存。泛舟为唐代报国寺禅师,圆寂后筑塔祀之。据塔铭记载,唐长庆二年(公元 822年)节度使曲环建造。塔为圆形,通高十米、塔基为圆筒形,由下而上略有收分。塔身有束腰须弥座,砖雕壶门用隔柱相间,中空,正南面开门,门槛、立颊、门额全都为石雕,内室六角形,上部为藻井。门侧雕有破子棂窗,比例与木构实物近似。塔侧镶有塔铭,记述泛舟生平及其建塔经过,甚详。塔檐逐层叠涩而成,两层山花蕉叶与覆钵之上为宝珠塔刹,造型古朴,雕刻粗细相间,为我国唐代圆形古塔中的典型实例。
394、山西龙兴塔

位于新绛县城北街顶端的高崖上。当你从县城南关下车,涉过那座人工搭成的小浮桥,或者坐车从浮桥上游的汾河大桥通过,一踏上热闹非凡的新绛县城的街头,纵目远眺,首先迎入眼帘的,便是耸立在巍巍高垣上的龙兴古寺。
据记载,该寺始建于唐。因其中供有碧落天尊像,故名碧落观。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改称龙兴寺。当时,寺院建筑十分雄伟,规模也相当宏大。至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由于武宗李炎大兴灭法运动,拆寺毁佛之风盛行,寺内的建筑毁之殆尽,唯只塔院寺幸得以存。宋代时,太祖赵匡胤曾寓居于此,所以改寺为宫。后因僧人占居,才又恢复了龙兴寺之名。该寺基址兀耸,居高临下,颇有气势。原存建筑主要有大雄宝殿和高塔等。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山西省文物局的支持下,新绛县委县政府又广泛集资,组织义务劳动,广征能工巧匠,加固了寺基,整修了殿宇,补建了廊房,并新开了一条直达寺院的宽阔通道。从而使千年古寺,重焕容光,又展新姿。
395、山西万固寺释迦塔

万固寺位于永济西南的中条山麓,始建于北魏时期,原名“繇哉寺”,曾遭兵火焚毁,隋代复修,更名为万固寺,取“万年固”之意。
再往上登为塔院, 车周环壁雕刻,释迦塔矗立其中,平面八角形,十三级高及54米, 塔檐叠涩伸缩,檐下斗拱细密,极顶塔刹完备。塔身底层南面开门, 内砌螺旋式阶梯,可登顶层。远眺黄河南泄,犹如金带蜿蜒; 西南 望华山风光,清晰可辨;近览蒲州故地,田园山水,历历在目。 塔 后无量殿,宽五间,高二层,内供无量寿佛。殿为青砖结构, 雕刻 有花卉图案和斗拱藻井,无梁架之制,故俗称无梁殿。 寺之最后有 罗汉殿,已近山巅,在此可饱览远近风光。 寺内原有唐代吴胄曹所 画的六十三幅诸天像,神态生动,刻工精致,有唐代遗风。
完成于2010年11月29日
歡迎進入還舊樓主個人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