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变态的对外史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12:54

中国人变态的对外史观

上世纪20年代前后,关于中国存在不存在反帝必要性的问题,胡适先生和中国的民族主义者们有过争议,他认为这个问题是假命题,由此长期遭到批评。时至今日,见仁见智,但反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在中国的语境中始终得到坚持是事实。笔者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表态,唯同样从外国势力下解放的埃及对待外国的态度,来为我们反思这一问题提供些思路和参考尺度。

如何对待外语,这是1949年后的中国和独立后的埃及的一大差别。中国50年代在一边倒外交下,外语学习也一边倒,到了后来,干脆排斥一切外语,断绝了跟别的民族交流的可能。反观埃及,曾受英法控制,很长时间被灭国。独立以后一段时间,也曾有排挤外语的情况。不过马上就认识到自己国家落后于西方的事实,没有中断英语(根据需要还有法语)。现在的它,所有的人都能用英语和母语交流,极大地便利了国家进步和公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如何评价外国人的作用。

这一点又是中国和埃及态度迥异的地方。在埃及,听不见诅咒外国统治的说法,只有实际的事实评述。比如,他们非常感谢西班牙人为他们修了铁路(而非中国所说的掠夺中国的血管);对于发掘文物帮他们建立起来博物馆的西方考古学家高度赞誉(而非中国人一样将斯坦因等斥责为文物贩子贬得一塌糊涂)。苏伊士运河是埃及人的血泪堆积而成,即便对于此,他们也是说:有好有坏,坏是埃及死了许多人,好是给他们的后人带来了巨大财富,便利了交通。

总从别人身上找不足的人,是骨子里的虚弱。因为信心不足,便极力贬损别人的长处,以便显示自己似乎很正确伟大。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干脆粗暴地将其拍死。然而,纸包炭火,尘埃落定,事实还是事实,羞耻依然是羞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