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仙草蒲公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21:55:37
          人间仙草蒲公英    “小小伞兵随风飞,飞到东来飞到西,降落路边田野里,安家落户扎根基。”这首脍炙人口的谜语说的就是蒲公英。
   关于蒲公英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在黄河岸边住着一位姓蒲的员外。蒲员外膝下只有一女,名“公英”,她美丽善良,与丫环翠儿亲如姐妹。有一年,公英突发高烧,四处求医,仍不见效,直到临终前公英才羞涩地告诉翠儿病因是由于乳房肿痛难忍所致,原来她患的是乳痈。小姐死后,翠儿念及主仆情深,常到坟前祭奠。来年春天,她意外地发现小姐的坟头生出了一片从未见过的野草,金黄色的花瓣犹如公英美丽的笑靥。秋后,野草的种子随风飘落,播散大地。次年中原大旱,百草枯萎,而这种野草却染绿了荒原。就在这一年,翠儿不幸也患了乳痈,在祭奠小姐时晕到在坟前,朦胧中她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坟头野草,非同寻常;既治乳疾,又度饥荒。”翠儿醒来既惊又疑,心想莫非是小姐在点化自己?她试着采些野草回家食用,果然数日后乳痈渐愈。随后,翠儿用这种草治好了许多的乳痈患者,人们由此草的药效联想到它的来历,认为它就是美丽善良的公英小姐的化身,由此就称它为“蒲公英”。
    通常,我们将菊科蒲公英属的植物统称为蒲公英,别名蒲公草、黄花地丁、黄花二七、婆婆丁,全属约2000余种。蒲公英原产欧洲,主要产于北半球温带至亚热带地区,少数产于热带南美洲。我国约有70种,1变种,至少有27种中药蒲公英来源于本属,资源丰富,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及西南各省区。蒲公英开花期长,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而且种子易于随风飘散,是一种重要的粉源植物。
    蒲公英用作中药,始载于唐?《新修本草》。古方记载蒲公英为“解热凉血之要药”,“至贱而有大功”。中医认为,蒲公英性寒、味甘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退黄之功效,配伍金银花、野菊花等可治疗痈肿疔毒;配伍鱼腥草、芦根、冬瓜仁等可治疗肺痈咳痰;配伍茵陈等可治疗湿热黄疸;配伍金钱草、白茅根等可治疗小便淋沥涩痛,单用(鲜品内服和捣敷)可治疗乳痈。经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蒲公英还具有较强的杀菌及抗病毒、利胆、利尿、健胃功效。因此,在此次抗非典的汤药中,蒲公英成了不可缺少的一味方药。
       蒲公英的化学成分
    蒲公英同属植物中含有多种成分。主要有:胡萝卜素类、三萜类、甾醇类、黄酮类、倍半萜内酯类、咖啡酸、绿原酸、挥发油、香豆素类、酚酸类、脂肪酸、胆碱、果糖、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等。
    国内外学者先后从蒲公英中分得10种胡萝卜素、8种三萜类化合物、7种甾醇、20种黄酮、4种倍半萜内酯类以及香豆素、酚酸类和多种脂肪酸。
   另外,在蒲公英中共检测出66种微量元素,有12种元素含量较高,其中有铜、锌、铁、锰、钼、硫类等必需微量元素;蒲公英中还含有大量的钠、钾、钙、维生素C、维生素BI、维生素B2等。
       蒲公英的功用
    1.抗菌作用
    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浓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卡他球菌等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其提取液在一定浓度下可抑制结核杆菌、杀死钩端螺旋体,对多数皮肤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2.利胆保肝作用
    蒲公英注射液或蒲公英乙醇提取物经十二指肠给药能使麻醉状态的大鼠胆汁量增加40%以上,切除胆囊后重复试验结果亦同,显示为对肝脏的自接作用所致。
    最近的研究表明,蒲公英对大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蒲公英可拮抗内毒素所致的肝细胞溶酶体和线粒体损伤,解除抗菌素作用后所释放的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蒲公英提取液中加入内毒素,相互作用后测得内毒素的活性降低,其减毒倍数为9.3,故可保肝。
    3.抗胃损伤作用
    蒲公英或党参、川芎、蒲公英配伍的复方煎剂均能明显减轻应激所致的人鼠胃钻膜损伤,使溃疡发生率和溃疡指数明显下降,而配伍成复方后抗溃疡作用更强。对大鼠应激法、幽门结扎法胃溃疡模型和无水乙醇所致大鼠粘膜损伤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其抗胃溃疡及抗胃粘膜损伤作用可能与影响胃组织内源性PGE2的含量有关。蒲公英对清醒大鼠胃酸分泌有抑制作用,麻醉大鼠用pH4盐酸生理盐水做胃灌流实验,蒲公英有明显抑制组胺、五肽胃泌素及氨甲酰胆碱诱导的胃酸分泌作用。
    4.抗肿瘤作用
   蒲公英热水提取液有一定抗突变作用,且与给药时间有一定关系,可安全用于临床肿瘤治疗。
   以取自淋巴瘤患者的培养细胞Raji细胞为指示细胞,以TPA诱发EBV-EA(EBV旱期抗原)的抑制效果为指标进行初级筛选。结果,蒲公英根的三萜类化合物蒲公英帖醇及蒲公英苗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体内探讨这些化合物的抗促癌作用,以TM-BA为起始剂,TPA为促发剂,进行小鼠皮肤二阶段致癌抑制试验,表明蒲公英根含有的三萜类化合物,对小鼠皮肤二阶段致癌有显著的抗癌作用。
   5.免疫调节作用
   蒲公英有提高及改善小鼠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对环磷酞胺所造成的小鼠免疫功能损害有明显的恢复和保护作用。蒲公英能增强动物的免疫功能。除了富含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有利于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外,蒲公英是否有特定的调节机制的作用,尚不清楚,值得探讨。
    6.抗氧自由基作用
    蒲公英提取物总黄酮具有类似抗氧化自由基的作用,这些物质能有效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轻自由基,抑制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另外,蒲公英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制酪胺酸酶活性的作用,能减少黑色素的生成及色素沉着。
    另外,蒲公英对女性甾体激素有影响。以蒲公英为主药的汉方蒲公英汤可明显增加卵巢切除后小鼠脑组织中的雌二醇与孕酮的含量,并有增加血清中雌二醇含量的趋势,但对血清中孕酮的含量无影响。蒲公英汤能改善胆固醇血症,并有增加雌激素的作用,因此会对卵巢功能有影响。蒲公英可以调节女性内分泌功能,具有催乳作用,也可用于泌乳不畅所致的乳房肿胀。蒲公英煎剂能提高兔离体十一指肠的紧张性并增强其收缩能力。蒲公英制剂低浓度时自接兴奋离体蛙心,而高浓度时则有抑制作用。也有认为它具有利尿作用,特别是对门脉性水肿有效。可能是由于植物中含有大量钾的缘故,药用蒲公英的提取物对离体动脉流变学有收缩作用,而高浓度则舒张血管,目前蒲公英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蒲公英具有广谱抑菌作用,可替代部分抗生素用于临床。其中绿原酸为主要抗菌成分,黄酮类可清除超氧阴离子抗氧化的作用,抗肿瘤活性成分值得深人研究。在日本、德国蒲公英已被开发成饮料、糖果、糕点等食品的添加剂。蒲公英在我国分布极广,资源极为丰富,加强蒲公英的活性研究,必将对蒲公英的开发利用产生极大影响,经济前景广阔。

 

 

蒲  公  英(《新修本草》)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均系野生。全国各地均产。原植物生于山野、草地、草甸、路旁及河岸旁。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尿通淋。临床用名有蒲公英(公英)、鲜蒲公英。

 

【本草汇言】

 

《开宝本草》:味甘,平,无毒。主妇人乳痈肿,水煮汁饮之,及封之,立消。

《本草图经》:治恶刺方,出《千金方》。其序云:邈以贞观五年七月十五日夜,以左手中指背触著庭木,至晓遂患痛不可忍。经十日,痛日深,疮日高大,色如熟小豆色。常闻书者论有此方,遂用治之。手下则愈,痛则除,疮亦即瘥,未十日而平复如故。

白汁:涂恶刺,狐尿刺疮,即愈。

《本草衍义补遗》:属土。开黄花似菊花,化热毒,消恶肿结核有奇功。味甘,解食毒,散滞气,可入阳明太阴经。洗净细锉,同忍冬藤煎浓汤,入少酒佐之,得治乳痈。服罢随手欲睡,是其功也。睡觉病已安矣。治疔肿有奇功,故书之。

《本草纲目》:萨谦斋《瑞竹堂方》,有擦牙乌须发还少丹,甚言此草之功,盖取其能通肾也。故东垣言其为少阴本经必用之药,而著本草者不解引义。

掺牙,乌须发,壮筋骨。

《本草经疏》:薄蓊英得水之冲气,故其味甘平,其性无毒,当是入肝、入胃,解热凉血之要药。乳痈属肝经,妇人经行后肝经主事,故主妇人乳痈肿,乳毒,并宜生啖之良。

《本草蒙筌》:味苦,气平。无毒。经入阳明太阴。煎汁同忍冬,临服加醇酒。溃痈肿,消结核屡著奇功;解食毒,散滞气每臻神效。

《药性解》:蒲公英,味苦甘,性寒,无毒,入脾、胃二经。化热毒,消恶疮结核,解食毒,散滞气。细锉,同忍冬藤取汁入酒,以治乳痈。服罢欲睡,是其功也,睡觉,病已安矣。

按:丹溪云浦公英花黄属土,宜入太阴阳明经。有一种花叶茎相类而高大者,非也。其真者短小塌地,质甚脆,断之有白汁,其花干如葱管空者是也。四时常花,花罢飞絮,絮中有子,落处则生,则其禀天地中和之性可见矣,故治诸毒。又名黄花地丁者,以治疔毒得名也。

《景岳全书》:味微苦,气平。独茎一花者是,茎有桠者非。入阳明、太阴、少阳、厥阴经。同忍冬煎汁,少加酒服,溃坚消肿,散结核瘰疬最佳,破滞气,解食毒,出毒刺俱妙。若妇人乳痈,用水酒煮饮,以渣封之立消。

《本草备要》:一名黄花地丁,泻热解毒。

甘平。花黄属土,入太阴、阳明。脾、胃。化热毒,解食毒,消肿核,专治乳痈乳头属厥阴,乳房属阳明。同忍冬煎,入少酒服,捣敷亦良。疔毒。亦为通淋妙品。诸家不言治淋,试之甚验。擦牙乌髭发。

《本经逢原》:蒲公英属土,开黄花,味甘解食毒,散滞气,然必鲜者捣汁和酒服,治乳痈效速。服罢欲睡,是其功验,微汗而愈。

《本草求真》:[批]清胃热,凉肝血,疗乳痈乳岩。

蒲公英专入胃、肝。即黄花地丁草也。味甘性平,能入阳明胃、厥阴肝,凉血解热,故乳痈乳岩为首重焉。且能通淋,淋症多属热结,用此可以通解。擦牙染须涂刺,茎断有白汁。凡螳螂诸虫游诸物上,必遗精汁,干久则有毒。人手触之成疾,名狐尿刺,惨痛不眠,百疗难效。取汁厚涂即愈。《千金方》极言其功。及解食毒疔毒。缘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乳痈乳岩,多因热盛血滞,用此直入二经,外敷散肿臻效,同忍冬煎,入少酒服,捣敷亦良。内消须同夏枯、贝母、连翘、白芷等药同治。况此属土,花黄,故于食滞可解,毒气可散。又能入肾凉阴,故于须发可染。

《得配本草》:辛、苦,微寒。入足太阴、阳明经。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疔肿。治淋通乳,敷诸疮,涂狐刺。诸虫精汁遗诸物上,干久有毒,人手触之成疾。名狐尿刺,惨痛不眠,取厚汁涂之即愈。

同忍冬藤煎汤,入少酒服,治乳痈。

《本草新编》:蒲公英,味苦,气平,无毒。入阳明、太阴。溃坚肿,消结核,解食毒,散滞气。至贱而有大功,惜世人不知用之。阳明之火每至燎原,用白虎汤以泻火,未免大伤胃气。盖胃中之火盛,由于胃中之土衰也,泻火而土愈寒矣。故用白虎汤以泻胃火,乃一时之权宜,而不恃之为经久也。

蒲公英,亦泻胃火之药,但其气甚平,既能泻火,又不损土,可以长服、久服无碍。凡系阳明之火起者,俱可大剂服之,火退而胃气自生。试看北地妇女,当饥馑之时,三五成群,采蒲公英以充食,而人不伤者,正因其泻火以生土也。夫饥饿之人,未有不胃火沸腾者,用之实有相宜。不可以悟蒲公英之有益而无损乎。但其泻火之力甚微,必须多用一两,少亦五钱,始可散邪补正耳。

或问蒲公英既有大功,自宜多用,以败毒去火,但其体甚轻,不识可煎膏以入于药笼之中乎?夫蒲公英煎膏,实可出奇,尤胜于生用也。而煎膏之法若何?每次必须百斤,石臼内捣烂,铁锅内用水煎之,一锅水煎至七分,将渣沥起不用,止用汁,盛于布袋之内沥取清汁。每大锅可煮十斤、十次煮完,俱取清汁,入于大锅内,再煎至浓汁。然后取入砂瓶内盛之,再用重汤煮之,俟其汁如蜜,将汁倾在盆内,牛皮膏化开入之,搅均为膏,晒之自干矣。大约浓汁一斤,入牛皮膏一两,便可成膏而切片矣。一百斤蒲公英,可取膏七斤,存之药笼中,以治疮毒、火毒,尤妙。凡前药内该用草一两者,止消用二钱,尤简妙法也。无鲜草,可用干草,干则不必百斤,三十斤便可熬膏取七斤也。

或问蒲公英止可治疮毒,而先生谓可泻火,岂泻火即所以治疮毒乎?此又不尽然也。夫疮毒虽多成于火,而火症不尽生疮痈。蒲公英妙在善能消疮毒,而又善于消火,故可两用之也。

或问蒲公英泻火,止泻阳明之火,不识各经之火,亦可尽消之乎?曰:火之最烈者,无过阳明之焰。阳明之火降,而各经余火无不尽消。蒲公英虽非各经之药,而各经之火,见蒲公英则尽伏,即谓蒲公英能泻各经之火,亦无不可也。

或问蒲公英与金银花,同是消痈化疡之物,二味毕竟孰胜?夫蒲公英止入阳明、太阴之二经,而金银花则无经不入,蒲公英不可与金银花同论功用也。然金银花得蒲公英,而其功更大。盖蒲公英攻多于补,非若金银花补多于攻也。

《本草分经》:苦、甘,寒。入肾、阳明经。泻热化毒,专治乳痈疔毒,亦为通淋妙品。

 

【现代药理研究】

 

1.  蒲公英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本品对金葡菌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有很强的杀灭作用,醇提液能抑制结核杆菌,还能杀死钩端螺旋体、幽门螺旋杆菌及某些真菌。蒲公英对单纯疱疹病毒(1∶400)有抑制作用,1∶80的浓度时能延缓ECHO11病毒(孤儿病毒)的细胞病变。

2.  蒲公英有保肝、利胆作用。

3.  蒲公英有抗内毒素作用。

4.  蒲公英有抗肿瘤作用。

5.  蒲公英小剂量对离体蛙心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则呈抑制作用。

6.  蒲公英有抑制胃酸分泌、抗胃溃疡作用。

7.  蒲公英有影响免疫功能的作用。体外试验发现,蒲公英煎剂能显著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转化率,提示本品有激发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8.  蒲公英有利尿作用。

9.  蒲公英的根及全草可作苦味健胃剂或轻泻剂,浸剂能治蛇咬伤,亦可促进乳汁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