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最喜欢的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33:00



2010年最喜欢的书

非文学类

1、 《中间地带的革命》/杨奎松/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54.00

杨奎松的《“中间地带”的革命》是在旧版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细致地修订,最终以新貌示人的。无论是注释的规范、文字的润色,还是资料的补充,都耗去大量的精力,与其说是修订,毋宁说是重写。杨老师的为学一直以严谨著称,记得在华师执教的同学曾说,院领导经常拿着杨老师的论文教育青年教师,一万多字的论文竟然做了一百多个注释,这才是典范。本书论述的是,中国共产党在28年间从建立到取得全国政权,革命从高潮到低潮,再到高潮,中共就像坐上命运的过山车,可谓屡仆屡起。内因固然重要,但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共产国际的提携与断送,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日本的中途杀出,美苏的博弈较量,情势的盘根错节自不待言。最后的成功离不开时势的成全,“偶然因素”也从来不是历史的配角。“中间地带”代表中共在外力因素下的处境,如何从裹挟中顺势而起,极大考验中共的政治智慧。而历史的书写从必然性走向偶然与必然的交割,决定了我们能多大程度地了解历史的真相。杨老师站在资料的肩膀上,不仅回避说教,还把故事讲得引人入胜,把真相探求变成一个妙趣横生的过程。

2、 《观念史研究》/金观涛/法律出版社/2009年12月/69.00

用金观涛先生的话讲,观念史研究是“最晦暗,最迷人”(P23)的研究领域。观念作为意识形态的基本要素,和意识形态本身频繁的转换、流动相比,具备“明确的价值方向”(P4)。而且,构成不同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观念很可能是相同或相近的,各种观念的关联和排序方式决定了不同政治意识形态间的区别。观念构成了理解意识形态的基本单位,探索观念的起源、流变、整合才能从根本上理解意识形态的发展和演变。观念是什么?是“用关键词表达的可社会化的思想”(P5)。观念的构成基础是关键词,关键词研究要求研究的范围和深度比传统思想史大大扩展,对资料占有和分析密度要双重加强。金观涛和他的团队,耗费十年之功,借助现代数码技术,建了一个容纳一亿两千万字的专业数据库,而且规模还在持续增加。通过庞大的数据库,在研究某一观念时,就可以从数据库中查找、截取可以表达此观念的关键词,再由研究者逐一逐句解读,从而确定在不同时间区间中的含义及其演变。金观涛先生一再强调《观念史研究》的最大特点是:老问题,新方法。方法是此书最有价值的部分,尤其对于像我这种非思想史专业又对社会科学感兴趣的读者,方法所带来的影响无益于一次小规模的头脑风暴。

3、 《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郑永年/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32.00

与陈志武和甘阳所述及的“中国模式”不同,郑永年认为“中国模式”首先是一种客观存在,先承认有这么个东西,然后再讨论好坏。现在的学术界总是先验的结论多,务实的论证少,郑永年是个例外。读这本书,常常觉得自己不够了解中国,我们总是急不可待地加入争论,结果连基本的事实都搞不清,或者只看到一部分事实就妄下结论。这本书超越了当下的左右之争,具备国际视野同时又立足中国实际,结论也相当中肯。

4、 《治理中国》/李侃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月/45.00

此书是美国著名汉学家李侃如博士关于近现代中国问题的一部力作,是“继费正清《美国与中国》之后有一部美国学者研究中国的重要学术著作”。该书分成四部分:从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遗产,建国以来的政治政策变迁,对政权组织形式的内部、外部观察,改革之后的经济发展,以及在内部和外部面所临的挑战。和一般著作的泛泛而谈不同,该书的议论是建立在扎实的材料和严谨的分析基础上的,并吸收了老一代汉学家优秀的研究成果,既有新观点,又有新角度,持论比较公允,此书刊行之后,在美国逐渐成为“使用最广泛的论述当代中国的教科书”(克林顿语)

5、 《电影诗学》/大卫·波德维尔/广西师大出版社/2010年8月/68.00

这是一部以实证见长的电影理论著作,试图让电影阐释脱离宏大文化理论的操控,重新回到针对电影特质的研究中来。除了学术意义,对于非专业的电影爱好者而言,波德维尔的研究也具备相当的启发性,那就是,电影到底是什么,它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异同点,当我们讨论电影的时候(如网络报刊上形形色色的影评),在多大程度上触及了电影的核心问题。如果不是把电影当做纯粹的娱乐,还想更多地了解电影,读读这本书吧。

6、 《丑的历史》/翁贝托·艾柯/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4月/198.00

7、 《革命年代》/高华/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38.00

8、 《田园诗与狂想曲》/秦晖+金雁/语文出版社/2010年1月/38.00

9、 《世界时间与东亚时间中的明清变迁 》/司徒琳/三联书店/36.00+48.00

10、 《工作、消费、新穷人》/鲍曼吉林出版集团/2010年6月/22.00

文学类

1、《在少女的花影下》/普鲁斯特/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6月/55.00

“生命太短,普鲁斯特太长”,追随普鲁斯特必定经受一次艰苦卓绝的文字之旅,好的翻译就像是手执的拐杖和划船的桨橹,使体验走到更深远。对周老译笔的偏爱是从《小王子》开始,质高则量少,这本在第一卷后苦等数年才得以出版。人民文学新版增加了精美插图,但是装帧质量有所下降,是个缺憾。

2、《地粮》/纪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6月/20.00

这应该是买到的第三个译本了,盛澄华被人称作纪德在汉语界的知音,他翻译的纪德被认为是最好的译本。在上海译文重印之前,盛译版《地粮》在书市已难觅芳踪,再版恰逢其时。

3、《保罗·策兰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68.00

这个人“已经远远走在了最前面,却总是自己悄悄站在最后面”(海德格尔)。

网上关于孟译的讼案不少,个人也觉得孟译离经典尚有大段的距离,只是通向完美的过渡译本,但也没有极端批评者说的那么不堪,可能每个人在诗歌语言的偏好上区别很大,好与不好都显得主观吧。不管怎么说,从翻译、篇幅和装帧的综合考察,这本应该是迄今最好的策兰译本了。

4、《解体概要》/萧沆(齐奥朗)/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10年10月/35.00

每段话每个字都值得反复琢磨,修辞的险峻自不必说,深奥激烈的思想的更颠覆常识(或思维的条框),值得一再重读。

5、《张枣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7月/20.00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据说一位青年诗人读罢此句,禁不住对镜自渎。

6、《别想摆脱书》/翁贝托·艾柯+卡里埃尔/广西师大出版社/2010年1月/29.00

在近年所读到的“关于书的书”中,这本是最有趣,也是最令人受益的。书中没有书痴们自恋地自我描摹,也没有对冷僻的技术性问题的阐发,而是把关于书的话题投放更广阔更开放的领域。这是两个博学睿智的人之间诙谐的对话,把书的命运置于文明、历史中考察,有些问题看似寻常,却被两位讲得妙趣横生。

7、《一个人到世界尽头》/托马斯·格拉维尼奇/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29.00

如果这本小说受到冷落,一点也不用奇怪,并不是小说本身不好,而是它所揭示的问题,那种后工业时代的文明病与城市病,距离我们还非常遥远。格拉维尼奇对孤独的描写就像手术刀剖开人类迷惘的心灵,我们在近于真空的孤独中仅剩下遗忘,遗忘就像剥洋葱,生命的次要意义不断脱落,最后仍坚持不忘的才是值得珍爱的核心问题。

8、《什么都没有发生》/陈冠中/春风文艺/2010年10月/26.00

表面上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发迹史,内在却是资本的冰冷逻辑,表面上是张得志一人,折射的却是整个香港的群体精神志。陈冠中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没有一样东西值得别人学习,从这一点看,绝对是激励别人的样板。书中主人公张得志就是这么个人,但故事却不怎么励志,倒更像是反讽自嘲。
9、《给没有收信人的信》/陈乐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38.00

这本书可以看作《启蒙札记》的续篇,是从陈先生生前遗稿整理出来的。文章大多是破碎的、讷于修辞,却都是他最想和我们说的话。吊诡的是,越是在言论沸腾的时代,真正触及关键的建议却时常被束之高阁。思想启蒙作为中国现代化的短板,还会一直短下去,这是可以预料的事。
10、《一叶一菩提》/萧默/新星出版社/2010年4月/3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