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与临江仙(三国演义开篇词)---古典文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11:44
杨慎
百科名片
   杨慎塑像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杨廷和之子,公认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明代文学家,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江西庐陵。少年时聪颖,11岁能诗,12岁拟作《古战场文》,人皆惊叹不已。入京作《黄叶》诗,为李东阳所赞赏。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众臣因“大礼议”,违背世宗意愿受廷杖,杨慎谪戍云南永昌卫,居云南30余年,死于戍地。
目录
杨慎生平简介对人民关怀诗写景诗别张垒壁在其他方面的造诣文、词、赋、散曲、杂剧、弹词方面考论经史、诗文、书画,以及研究方面
著作杨慎二、三事李恩普幼年时代政治生涯对皇帝反应现状叛逆”风骨
流放生涯伉俪情笃美满的爱情经得起考验
“著作之富,推慎第一”后人对杨慎的评价杨升庵议大礼与清代小学杨升庵议大礼关于大礼的争辩事件的发生最大的威胁大学士们的困难皇帝的反应争论的后果引发的问题出现的动力
临江仙
杨慎生平简介
对人民关怀诗
写景诗
别张垒壁
在其他方面的造诣文、词、赋、散曲、杂剧、弹词方面考论经史、诗文、书画,以及研究方面
著作
杨慎二、三事李恩普幼年时代政治生涯对皇帝反应现状叛逆”风骨
流放生涯
伉俪情笃美满的爱情
经得起考验
“著作之富,推慎第一”
后人对杨慎的评价
杨升庵议大礼与清代小学杨升庵议大礼
关于大礼的争辩
事件的发生
最大的威胁
大学士们的困难
皇帝的反应
争论的后果
引发的问题
出现的动力
临江仙
展开
  杨慎画像
编辑本段
杨慎生平简介
杨慎存诗约2300首,所写的内容极为广泛。因他居滇30余年,所以"思乡"、"怀归"之诗,所占比重很大。他在被谪滇时,妻子黄娥伴送到江陵话别,所作的《江陵别内》表现别情思绪,深挚凄婉。《宿金沙江》描写往返川滇途中的感慨:
"岂意飘零瘴海头,
嘉陵回首转悠悠,
江声月色那堪说,
肠断金沙万里楼。"
以今昔行旅思情相对,衬出离愁的痛苦。
他临终前所作《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诗:
"七十余生已白头,
明明律例许归休。
归休已作巴江叟,
重到翻为滇海囚。"
叙述自己因病归蜀,途中却被追回的憾恨,深为感人。
编辑本段
对人民关怀诗
他也有一些诗作表现了对人民疾苦的关怀。《海口行》及《后海口行》揭露豪绅地主勾结地方官吏,借疏海口占田肥私。他在诗中指出,"疏浚海口银十万,委官欢喜海夫怨",并呼吁"安得仁人罢此宴,亿兆歌舞如更生"。他在《观刈稻纪谚》中托老农之语,说"乐土宁无咏,丰年亦有歌。惟愁军饷急,松茂正干戈"。表现了农民遇丰年,却因军饷赋敛沉重而仍然不得温饱的贫苦生活。其他如《宝井篇》、《滇池涸》等,也是此类作品。
编辑本段
写景诗
杨慎的写景诗也不少。他叙写云南风光,描绘祖国山河,颇有特色。《海风行》写了下关的风:"苍山峡束沧江口,天梁中断晴雷吼。中有不断之长风,冲破动林沙石走。咫尺颠崖迥不分,征马长嘶客低首。"气势雄伟,有雷霆万钧之力。而《龙关歌》:"双洱烟波似五津,渔灯点点水粼粼。月中对影遥传酒,树里闻歌不见人。"写洱海夜色,渔舟灯火,月映水波,细腻清新。此外,杨慎又有描述、歌颂历史英雄、忠臣义士以至耕夫樵叟的诗,其中也不乏佳作。
编辑本段
别张垒壁
杨慎在前七子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复古风气较为流行的时候,能别张垒壁。他广泛吸收六朝、初唐诗歌的一些长处,形成他"浓丽婉至"的诗歌风格。如《滇海曲》12首、三峡《竹枝词》9首,描绘山川风情,颇得乐府遗韵。他的《垂柳篇》,深具初唐风范。《于役江乡归经板桥》:"千里长征不惮遥,解鞍明日问归桡,真如谢□宣城路,南浦新林过板桥。"抒发行役倦苦的情怀,情致绵细,别出新境。杨慎又广为采揽"桑间濮上"的民歌的长处,以丰富自己诗作。如《送余学官归罗江》,全用绵州民歌,后缀四句送行语,构思新颖,别致清新。
编辑本段
在其他方面的造诣
文、词、赋、散曲、杂剧、弹词方面
杨慎对文、词、赋、散曲、杂剧、弹词,都有涉猎。他的词和散曲,写得清新绮丽。如〔浪淘沙〕"春梦  杨慎编 风雅广逸篇七卷
似杨花"一首,描写细润,言辞华美流畅。散曲〔驻马听〕《和王舜卿舟行之咏》,写月下舟行幽景,江天一色,月光如水,并畅想驶入长空银河,意境优美,记叙细微。他的长篇弹唱叙史之作《二十一史弹词》,叙三代至元及明季历史,文笔畅达、语词流利,广为传诵。他的散文古朴高逸,笔力奔放。《汉杂事□辛》事皆淫艳而言辞端雅,不见鄙秽。他早年的疏奏《丁丑封事》,规劝正德皇帝"偏听生□,独任成乱",以"古之圣人必谋于众"相谏诫,情挚意切,时婉时激。他的《新都县八阵图记》、《碧□精舍记》等也是记叙散文的佳品。另外他还著有《宴清都洞天玄记》、《太和记》、《割肉遗细君》等杂剧。考论经史、诗文、书画,以及研究方面
杨慎考论经史、诗文、书画,以及研究训诂、文学、音韵、名物的杂著,数量很多,涉及面极广。如《丹铅总录》、《谭苑醍醐》、《艺林伐山》、《升庵诗话》、《词品》、《书品》、《画品》、《大书索引》、《金石古文》、《风雅逸篇》、《古今风谣》、《奇字韵》、《希姓录》、《石鼓文音释》等等,还有《全蜀艺文志》、《云南山川志》、《滇载记》等地方志及史料。这些著述往往有独到之见,或可补史阙,或提供线索,有相当学术价值。然而,因他久居云南,寻书核对不易,有时只凭记忆写作,所以也有一些误引、臆测不实之处。
编辑本段
著作
杨慎的著作很多。据《明史》记载,明代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除诗文外,杂著多至 100余种。四川省图书馆所编《杨升庵著述目录》达 298种。他的主要作品收入《升庵集》(81卷,又称《升庵全集》)。此集万历间四川巡抚张士佩所编订,取杨慎《丹铅录》等书,删除重复,分类编次,附于诗文之后。包括赋及杂文11卷,诗29卷,杂著41卷。其杂著合集另有明焦□辑的《升庵外集》100卷,明杨金吾辑的《升庵遗集》26卷。词、散曲、弹词另辑有《升庵长短句》 3卷,《陶情乐府》4卷,《二十一史弹词》12卷等。
有兴趣可以看《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书,里面有他的相关事迹。
编辑本段
杨慎二、三事
李恩普
杨慎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生活的困顿并没有使他从此消沉下去。他仍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奋斗、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息。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别号升庵,原籍是庐陵人,元末才迁居四川新都。后来,因被流放到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明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幼年时代
升庵自幼聪慧过人,又非常好学,再加上他出生于书香门第,是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杨廷和之子,  杨慎
湖广提学佥事杨春之孙,所以从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七岁时,他母亲教他句读和唐代绝句,常能背诵。十一岁时,就会写近体诗。十二岁时,拟作《吊古战场文》,有“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的警句,他的叔父兵部侍郎瑞红看了极为赞赏,复命拟《过秦论》,其祖父读了之后,自矜谓:“吾家贾谊也”(陈文烛《杨升庵太史年谱序》)。有一天,他的父亲和叔父们观画,问升庵曰:“景之美者,人曰似画;画之佳者,人曰似真,孰为正?”要求他写一首诗加以说明,升庵略加思索,立即写诗云:“会心山水真如画,名手丹青画似真;梦觉难分列御寇,影形相赠晋诗人。”他十三岁时,就随父入京师,沿途写有《过渭城送别诗》、《霜叶赋》、咏《马嵬坡》诗等,其《黄叶诗》,轰动京华。当时茶陵诗派的首领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见而嗟赏,令受业门下”(《明史》卷192),并称杨慎为“小友”。升庵二十一岁时,参加会试,主考官王鏊、梁储己将杨慎写的文章列为卷首。不料烛花竟落到考卷上烧坏,以致名落孙山。遭此意外的打击,杨慎并没有灰心失望。经过几年的刻苦努力,杨慎终于在正德六年(1511年)他二十四岁时,殿试第一,考中状元,授翰林修撰。从此,杨慎正式登上明朝政治舞台。政治生涯
杨慎的政治生涯是非常坎坷艰辛的。他为人正直,不畏权势。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燳是一个著名的色鬼,他不肯读书,不务朝政,专门寻花问柳,设置“豹房”,昼夜荒淫,还带着宦官,化装外出,到处奸污民间妇女。针对武宗荒淫暴行,杨慎不避斧钺,敢于犯颜直谏,于正德十二年(1517)呈上《丁丑封事》的奏章,指责朱厚燳“轻举妄动,非事而游”,劝他停止这种荒唐行为。朱厚燳根本不理睬,依然在歌楼妓院里通宵酣饮,过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糜烂生活。升庵目睹民不聊生,国事日非,实在气愤不过,写下“紫塞朝朝烽火,青楼夜夜弦歌”(《西江月》)的词句,称病告假,辞官归里。对皇帝反应现状
正德十六年(1521)武宗终被害死,死因不明,成为一场悬案,因无子嗣,由其堂弟朱厚熜继位,是为  杨慎墨迹
明世宗。授杨慎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升庵利用给皇帝讲书的机会,经常联系当时实际情况教育世宗。如对已判死罪尚未诛杀的佞宦张锐、于经等人,由于大肆行贿、世宗破例赦免了他们的死罪。升庵在经筵讲课时,便特地选出《尚书》里《金作赎刑》这一章,对世宗讲道:“圣人赎刑之制,用于小过者,冀民自新之意;若大奸元恶,无可赎之理。”朱厚熜听了之后很不高兴,常常借故停止讲书。这样,升庵由于耿直,既失欢于皇帝,又结怨于权奸。杨慎虽胸怀壮志,力图报国,但其政治才能在当时是难以施展的。叛逆”风骨
特别是在内阁“大礼议”的纷争中,突出表现出杨慎的“叛逆”风骨。事情是这样的:朱厚熜以“兄终弟及”的方式登上皇帝宝座后,按照皇统继承规则,世宗要承认孝宗是“皇考”,享祀太庙;自己的生父只能称“本生父”或“皇叔父”。朱厚熜即位后第六天,就下诏令群臣议定他自己的生父兴献王为“皇考”按皇帝的尊号和祀礼对待;这样,皇统与家系就成了当时内阁大臣纷争的议题。当时,张聪、桂萼等新贵,为迎合上意,攀附权奸,主张在宪宗与武宗之间,加入睿宗(兴献王朱祐杬),德高望重的杨廷和父子和许多大臣坚决反对。为此,杨廷和被迫辞官归里,升庵一再上书辞职,不愿与张、桂等“无耻小人”同列共事。对此,刚愎自用的朱厚熜非常生气,他一意孤行,正式下诏改称生父为恭穆皇帝,升庵“又谐学士丰熙等疏谏。不得命,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世宗更加震怒,竟使用暴力镇压,“命执首八人下诏狱”。消息传出,群情激愤。杨慎约集同年进士检讨王元正等二百多人,激动地说:“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于是,在金水桥、左顺门一带列宫大哭,抗议非法逮捕朝臣、声彻宫廷。“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升庵于七月十五被捕,十七日被廷杖一次,死而复苏;隔十日,再廷杖一次,几乎死去,然后充军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县)。
编辑本段
流放生涯
杨慎在放逐滇南漫长的三十多年流放生活中,并未因环境恶劣而消极颓废,仍然奋发有为,不肯向邪恶  杨慎《诗札》
势力屈服。他路经湘西,想起了被楚怀王放逐的屈原,情不自禁地哼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贵州,他想起了流放夜郎(今桐梓县)的李白,感叹“我行更迢递,千载同潜然”(《恩谴戌滇纪行》)。他不仅寄情山水,而且悉心著述,为白族修史。每到一处,往往借咏边塞奇花异草,抒发政治热情。他在《南枝曲》中,以生在“穷山绝域”而“绝世独立”、自放清香的老梅自喻;在《山茶花》中,盛赞山茶花不畏严寒,“绿叶红英斗雪开”的傲然风骨。他在永昌看到“背日而开,与蜀葵相反”的唐婆镜花,就慨叹葵花向日,固然是忠臣的象征;唐婆镜花背日而开,应是诤臣的表现。诤臣往往受到诌媚佞臣的排挤和诬害,无耻小人又经常乔装成向日蜀葵,使人忠奸难辨,真假难分。在咏物之中,寄寓着自己正直的人格和理想。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杨慎在放逐期间,仍然关心人民疾苦,不忘国事。如当他发现昆明一带豪绅以修治海口为名,勾结地方官吏强占民田,化公为私,敛财肥己,坑害百姓时,不仅正义凛然地写了《海门行》、《后海门行》等诗痛加抨击,还专门写信给云南巡抚赵剑门,力言此役“乃二三武弁投闲置散者,欲谋利自肥而倡此议”,请求制止如此劳民伤财的所谓水利工程。
编辑本段
伉俪情笃
美满的爱情
杨慎的政治生活虽然十分坎坷,但爱情生活却很幸福美满。他的夫人黄娥,字秀眉,四川遂宁(又称黄安)人,长诗词,尤擅长散曲。婚后他们夫妇感情非常融洽,在桂湖之滨过着诗情画意、相敬如宾的甜蜜生活。他俩经常在湖畔散步,榴阁赋诗,相互酬答。杨慎夫妇虽然情投意合,但并未陶醉于卿卿我我的儿女之情。婚后第二年,在黄娥的支持和劝促下,升庵就动身进京复官。经得起考验
杨慎与黄娥的忠贞爱情是经得起严峻考验的。因为在他俩的生活旅途中,春光明媚的顺境是很短暂的,  杨慎
而更多的是漫长的急风暴雨的逆境。当杨慎因仗义执言,遣戍滇南时,黄娥对丈夫不仅毫无怨言,而且深表同情,曲意劝慰,殷勤照顾。黄娥不辞风霜之苦,千里跋涉,亲自护送升庵从北京到云南。嘉靖三年(1524)十二月十五日这个天寒地冻的夜晚,黄娥陪伴着骨瘦如柴,身带枷锁的杨慎,行至江陵的驿站门前,他看到妻子风尘满面,疲惫不堪,再也不忍心让她向前护送了,力劝妻子回四川新都老家。临别之际,升庵填写了一首《临江仙》词云:“楚塞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骖去棹两悠悠,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何洲?今霄明月为谁留?团圆清影好,偏照别离愁。”(《戍云南·江陵别内》)。情辞凄楚,催人泪下。黄娥回到新都,看到桂湖景物依旧,物是人非,写了一首怀念丈夫的《七律·寄外》:“雁飞曾不度(一作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感情十分真挚。此后,黄娥曾越山涉水,到云南永昌探望杨慎,并在戍所住过两年多的光阴,嘉靖八年(1529)杨慎父亲去世,杨慎赶回新都治丧,夫妇才得短期会面。相见时难别亦难。临别时,黄娥写了《罗江怨》散曲,与升庵送别。曲云:“青山隐隐遮,行人去也,羊肠鸟道几回折?雁声不到,马蹄又怯,恼人正是寒冬节。长空孤鸟灭,平芜远树接,倚楼人冷栏干热。(其三)”以冷与热的强烈对比,反映自己内心的一片深情,凄婉动人,遂成千古名句。
编辑本段
“著作之富,推慎第一”
杨慎一生刻苦学习,勤于著述,是有明一代著名的博学家。他不仅对经、史、诗、文、词曲、音韵、金石、书画无所不通,而且对天文、地理、生物、医学等也有很深的造诣。如他任翰林时,正德皇帝朱厚燳问钦天监及众翰林:“星有注张,又作汪张,是何星也?”众张口结舌,无以对答,独杨慎从容对曰:“柳星也”,并历举《周礼》、《史记》、《汉书》等文献资料加以说明。他预修《武宗实录》,事必直书,不为尊者讳。他在长期流放中,仍然“好学穷理,老而弥笃”(《明史·杨慎传》)。在云南永昌边塞荒凉地区,尽管图书资料奇缺,升庵仍嗜书成癖,“书无所不览”,经常对人说:“资性不足恃,日新德业,当自学问中来。”(《明史·何孟春传》)他认为要“知天下”,一是依靠“躬阅”,从亲身经历中获得知识;二是依靠“载籍”,从别的记载和书籍中取得。因此,他不仅刻苦读书,手不释卷;而且每到一处,就对当地风俗民情进行调查了解,努力学习当地民族语言,从亲身经历与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知识。他以被逐罪臣的身份,仅凭自己苦学、实践、记忆,在滇南时就写出了不少笔记、选本以及许多注释性书籍。如《南诏野史》、《云南通志》、《云南山川志》、《慎候记》、《南中志》、《滇载记》、《记古滇说》等书。据《升庵杨慎年谱》的记载,杨慎平生著作有四百余种。所以,《升庵外集》序称:“国初迄于嘉隆,文人学士著述之富,毋逾升庵先生者。”《明史》本传曰:“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第一。”后人辑其重要著作编为《升庵集》,散曲有《陶情乐府》。
杨慎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七月六日卒于戍所,时年七十二岁。临终时,他还以“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自勉。
[1]
编辑本段
后人对杨慎的评价
伟大哲人,民族功臣杨慎
杨升庵是著名的学者,诗人和文学家,对哲学,史学,天文,地理,医学,生物,金石,书画,音乐,戏剧,宗教,语言,民俗,民族等学科都有极深的造诣.他一生博学多闻,著作达四百余种.《明史.杨慎传》称:"明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慎第一."
但杨升庵先生一生最为后人尊敬和为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却是他的开拓南疆,融云南边疆土地和南疆各族人民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巨大功绩.可以这样说,杨升庵与抗倭将领戚继光他们一文一武,同为明代最杰出的民族英雄.
"云南古滇国,自越隽蛮夷任贵自领太守,光武即授以印绶,不以内地官守例之,若爨若蒙,皆以本土大姓就官,累世为一方长,元封梁王于滇,与大理之段分治."(《清史稿.土司传》)明初破梁王,灭大理,设土官(土司)治之,当时云南的民族与文化状况与中原迥异,与西藏,新疆,蒙古,越南(明初曾设行省),当时的情况相同,并长期一中原文化相抗衡.这几处明代统治或曾统治的地区,只有云南在有明一代完成了与中原文化的融合,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有赖于两个重要的因素,一个是卫所移民,一个就是杨升庵.
明于洪武十四年(1381)攻取云南以后,建立卫所屯田制度,先后移民汉族人口三,四百万到云南,使云南人口的民族结构产生了变化.另外,杨升庵作为正德,嘉靖两朝的文坛泰斗和学界领袖,从不间断37岁到72岁,长达35年在云南设馆讲学,游历考察,广收学生,孜孜不倦地写作和研究,出版了大量轰动一时的学术著作,使得当时中国的文坛中心一度出现南移的现象.再加上他百科全书型的知识结构和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强大性格感召力,使得云南各族人民在杨升庵之后形成了一股学习中原文化的巨大潮流.
据统计,除明初战乱已毁书籍,杨升庵充军云南前,云南只有二十多人写有著述四十多种,到杨升庵赴滇以后至明末,滇人共有一百五十余人写有著作二百六十余种,其中百余种写于升庵同时或稍后.并在云南培养出了第一个少数民族学派--"杨门七子",杨士云(字从龙,号弘山,正德进士,监察御史),吴懋(字德懋,号高河,举人,官至知州),保山张含(字愈光,号禺山,正德举人),开远王廷表(字民望,号纯庵,正德进士),昆明胡廷禄(字在轩,号学原,正德进士,曾任按察司副使),晋宁唐锜(字子荐,号池南,嘉靖进士,监察御史).真所谓"七子文藻,皆在滇云,一时盛事".(《升庵全集》)正是基于这些文治教化,才有清初雍正四年(1726)的"改土归流"(改土官为流官),在云南大部分地区废除土司制度,完全实行与内地一样的府县行政管理制度.所以直到今天,在云南老百姓中最受崇敬的三个神(或人)就是观音,孔明和杨升庵.
编辑本段
杨升庵议大礼与清代小学
杨升庵议大礼
明代嘉靖朝的议大礼事件,无论对朝廷还是对杨家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关于大礼的争辩
有关议大礼的争论的焦点在于辨别"统"(王朝世系的合法继承) quot;嗣"(家族惯例的血统继承或过继继承).以杨廷和为代表的大学士们为之辩护的观点,认为继承某人的人应是某人之子,这是家族惯例的一个基本原则.因此,年幼的嘉靖皇帝受到敦促,要把他的伯母和伯父当成他的父母对待,把他的父母当成他的叔,婶对待.但是代表嘉靖皇帝的一方指出,在这个事件中皇帝从未入继或被他的前任立为太子,进行统治的家族的合法继承和家族惯例的平常的常规有明显的区别,过去从未制定皇帝继承的规定和条款.事件的发生
事情是这样发生的,1521年4月19日正德皇帝去世,他生前既没有生下一个后嗣,也没有过继一个干儿.他就这样死了,没有留下关于即位的明确指示,一切事情都交给了他的大学士们.
首辅杨廷和已经预料到皇帝死后随之而来的困难,并已做好迎接困难的计划.皇帝死前五天,以皇帝的名义专门颁布了一项诏 令,命令皇帝年幼的堂弟朱厚熜缩短为他父亲服丧的时间,并承袭他的兴献王爵位.皇帝死的当天,杨命令掌司礼监的大珰们请求太后的懿旨,指定这个13岁的孩子作已故皇帝的合法继承人.他告诉大珰们,依照《皇明祖训》中规定的"兄终弟及"的条款,皇位理应传给兴王,他是弘治皇帝(1488-1505年在位)弟弟的独子,已故皇帝的堂弟.他并没有指出这条规定只适用于正妻的儿子,也没指出,任何相反的解释都要受到砍头的惩罚.在明太祖的《皇明祖训》中有规定皇帝诸王子正当行为的条款,其文字原文如下 quot;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朝廷应即斩奸臣.其三年朝觐,并如前代."这段文字明显地指同母所生兄弟,而不是指异母兄弟或堂兄弟.杨廷和执意要把这个幼小的孩子推上皇位,并且他找到了做到这一点的办法.最大的威胁
大学士杨廷和这时处于巨大压力之下.不确定的继承顺序是王朝稳定的最大威胁之一,而已故皇帝并没有选定太子或继位人.此外,已故皇帝亲信之一的江彬将军所统帅的边防驻军部队正驻扎在京师,杨担心他任何时候都可能试图发动政变.朝廷本身充满了已故皇帝的图谋私利的亲信,以及急于保持其地位的有力人物.在北京街头居民传播着即将发生一场暴乱的流言.在这样一些情况下,草拟一份继位的诏书似乎是一桩小事,对于这件事情杨并没有花费许多的时间或进行思考.在他削减已故皇帝亲信的权势的巨大努力中,朱厚熜的继位只不过是部署之一.
继位诏书只说兴献王的长子"来京嗣皇帝位".这一安排的详情没有记载,因为在杨看来只可能有一种安排.这个孩子和他的家属都没有任何合法继位的要求.他的父亲是一个妃子的儿子,她始终没有晋封为皇后,而这样的妃子们的儿子及其后代依据其自身应有的权利是不能继承帝系的.因此,杨冒称,这个孩子可以根据他是过继来的已故皇帝的弟弟的身份,作为皇帝延续帝系;这样,为了礼仪他将把他的已故伯父弘治皇帝和他的伯母张皇后当作他的父母亲对待;他也将把他的亲生父母当作他的叔婶来对待.尽管这种安排在普通人家和皇室中是常见的,新皇帝及其亲属却没有接受这种作法,因为诏书没有提到这样的安排.他们认为,孩子从未立为太子,他对已故君主或他的世系就不负礼仪上的那种义务他下令登基继位而不及其余.总之,他们是以一种与大学士杨廷和的意图完全相反的方式解释昭书,这种利害关系的不一致在新君抵达北京城外的那一天变得明显了.
大学士杨廷和曾经指示负责仪式的官员们,用适合于太子的而不是那种适合于皇帝的仪式迎接这个孩子.当皇帝就在北京西南的良乡被告知这种安排时,他的长史建议他不管这个大学士,像一个皇帝要做的那样经过礼仪上的主要城门进入京师,在主要的朝觐大殿上即位,在那里接受他的朝臣的朝贺.1521年5月26日傍晚,皇帝抵达就在北京城门外的临时住处,当晚他发布了他自己拟定的登基方案.5月27日一大清早他进入宫殿,在黎明前的朝见中接受他的朝臣们的祝贺.新皇帝在和大学士们的较量中获胜,这是一场权利,威信和正统性的长期斗争的第一回合.大学士们的困难
现在大学士们遇到了困难,大多数官员已经承认皇帝了,既不想废黜他,也不想接受他的退位;大学士们在也决不可能对他的合法性提出怀疑,因为他们已经挑选了他.既然他能够不被废黜,大学士们就只能对他施加压力,说服他接受他们的观点.大学士杨廷和直到他1524 年被迫离职为止,随意利用一切手段 把他的看法既强加于朝臣,也强加于皇帝.
杨廷和利用这一争端巩固他自己在朝廷的权力,扩大大学士们的权限,提高翰林院及其成员的威信.他需要依附他的人的支持,他无情地排斥高级机构中反对他的人.1521年5月,他使他最有势力的敌人吏部尚书王琼(1459-1532年)被割革职,关押,放逐,同样的策略也应用于较低级别的其他几百名官员.他尤其排斥所有在大礼上反对他的主张的人.
皇帝被杨的专横而苦恼,1521年6月殿试时他以一道追荣生父母以何为宜的题,想引出支持的文章,但是没有一个考生敢反对大学士们的主张.1521年8月皇帝终于接到了一项投合他心意的建议.张璁(1475-1539年)的上书认为遗诏本文只说兴献王长子继位,而没有提到杨廷和所提出的任何安排.汉,宋继位的事例中,继位者都曾嗣养于皇宫,然后才被立为太子.皇帝把张的奏本转给杨看,杨送还时加上的评语是:书生晓得什么大体
先前,在1521年4月30日,也就是皇帝继位后的第三天,他派人护送他母亲从安陆来北京.当她10月4日到达北京正东的通州时,危机扩大了.她听说她将作王妃而不是当作皇后受到迎接,儿子正被迫要称她为叔母,她拒绝入京并威胁要立即返回.皇帝知道后对太后说,他想避位和母亲一道返回安陆.这种威胁迫使大学士们采取礼部沿书毛澄(1461-1523年)所提出的妥协立场.一道太后懿旨给予皇帝的父母和祖母以帝后的称号.
1522年2月,皇帝祭天时,皇帝母亲居住的宫殿发生了火灾.杨廷和把这一事件看作是皇帝祖先不满于祭祀的安排,尤其是不满于这些新的称号的明显朕兆(火是主宰所有礼仪事务的自然力).他逼皇帝至少暂时撤消他双亲的帝,后称号.
1524年1月,皇帝开始得到对他的立场的广泛支持.桂萼收集了几份支持皇帝的奏折上呈,其中湖广巡抚席书(1472-1529年)写的,他在奏折中非难大学士们并完全支持皇帝关于大礼的立场.席书是王守仁(1472-1529年)的一个奖掖者,他的看法大量地吸收了王守仁的学说.席的奖掖者杨一清(1454-1530年)是他那个时代的家,在1521年 已经非公开地反对大学士们:由于这份奏折,变成公开而正式地反对杨廷和了.大学士杨廷和由于不能实现他的方针或影响皇帝,于1524年3月致仕.
在随后的五个月期间,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变得非常激烈.双方都激烈地提出派系性的指控;设下阴谋要致皇帝的支持者于非命或撤去皇帝的反对者的职位.到了1524年8月,反对皇帝的主要人物都已被迫去职,由皇帝的支持者接任.朝臣们以种种理由有力地反对这些任命,但都不起作用.
1524年8月11日,皇帝诏令礼部恢复他母亲原来的皇后尊号.这道诏令立即遭到对立的翰林学士们,在京的御史们,朝廷郎官们的抗议.皇帝命令锦衣卫逮捕,关押抗议的首领们.他盛怒地训斥三个在职的大学士阻挠他的愿望.毛纪(1463-1545年)因而向朝廷宣布将在四天之内上帝,后尊号.
三天后8月14日,两百多个朝廷官员在早髂以后拒绝散去,仍然跪伏阙下,抗议皇帝的诏令.皇帝于朝见后在靠近朝堂的文华殿开始斋戒,发觉有骚动.他派几个太监去让官员们散去,但是他们没有书面的诏令便拒绝走开.快到中午时,皇帝索要抗议者的名单,然后把为首的人投入锦衣卫监狱.这时,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开始呼喊并敲打朝堂的门.皇帝的反应
皇帝迅速作出反应.所有低级官员都被投入监狱,其余的被,命令等候判决.五天后,180多名官员在朝廷上受到责打;17人受伤致死,其余的人被谪戍.皇帝于第二天奉立他父亲的神主,并给他上了皇帝的尊号.
杨升庵在议大礼中始终站在其父杨廷和一边,议大礼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由于他两上议大礼疏,有跪门哭谏,嘉靖三年七月十五日逮下诏狱,十七日第一次廷杖,二十七日底二次廷杖,被打得死而复苏,几至毙命.嘉靖皇帝早就对杨廷和心怀不满,杨升庵现又完全站在他父亲一边,杨廷和早已致仕,于是嘉靖帝便把一腔怒气全发在杨升庵头上,对他处以重罚--永远流放,而且永远也没有宽恕他,这就决定了他老死南荒的悲剧命运.
开始时的不和在三年之中变成了影响几百名官员的前途和整个政府施政的权利之争.杨廷和与皇帝之间的冲突也变成了两个敌对官僚集团之间的斗争.对大学士们的抨击由杨一清和席书领头,他们两人是在省里发迹的有影响的官员.他们谋求削弱杨廷和与他的翰林同僚们所已掌握的过大权利.就他们来说,关于大礼的争论对实现他的目的是有用的.争论的后果
这场争论还有超出朝廷政治的后果.因为随着争论的发展,双方的论战变得更老练,更明显变晰,更复杂.官方文献中所记载的朝廷实际做法的历史成了注意的一个中心.这久而久之促成了研究历史先例(掌故)和研究本朝历史的普遍兴趣.引发的问题
这场争论也引起了对语言学和文句分析的兴趣,这开了晚明和清代严密的,批判学问的先河,因为争论在很多方面集中在礼仪用语和古代礼仪的含义以及经典文献所记述的传统上.对这些原文的解释最终是以两种对立的哲学上的假定为基础,一种与12世纪程颐和朱熹所发扬的儒家传统的解释(明代朝廷承认它是正统的解释)有联系,另一种与王守仁(1472-1529年)所领导的当代学派的解释有联系.因为对原文的解释和哲学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这种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对翰林院的守旧传统程朱传统-的批判,这种批判从王守仁的学说引导出来,由他的许多弟子予以表达.各地的官员早所有细节上都紧跟朝廷的争论.因此,王的学说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闻名于整个帝国,到17世纪仍然是一个人们极感兴趣争论的问题.出现的动力
由于议大礼这一涉及皇权的高规格议题,和其长达三十余年的争论时限,使得训诂考据学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动力,并在不久后的晚明和清代一跃而成为国之显学,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杨升庵不光在议大礼中是考据骨干,而且在以后的生涯中写出了大量训诂考据方面的文章.但是,由于他只身流放,又远在偏远的南疆,身边没有图书资料,大量的文章都是凭着记忆写出,其中难免记忆错误,这又为后世学者提供了许多新的学案,使他本人也成为清代小学研究的对象,所以杨升庵是清代小学当之无愧的鼻祖.
编辑本段
临江仙
比他的著作和他本人更为出名的,还是他那首让人耳熟能详的词,这才是他一生感悟与智慧所得: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二十一史弹词注
第一段 总说
西江月
天上乌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沉吟屈指数英才,多少是非成败。
富贵歌楼舞榭,凄凉废冢荒台。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
西江月
滚滚龙争虎斗,匆匆兔走乌飞。席前花影坐间移,百岁光阴有几。
说古谈今话本,图王霸业兵机。要知成败是和非,都在渔樵话里。
第二段 说三代
南乡子
携酒上吟亭,满目江山列画屏。赚得英雄头似霉,功名。虎啸龙吟几战争。
一枕梦魂惊,落叶西风别换声。谁弱谁强都罢手,伤情。打入渔樵话里听。
西江月
阅尽残篇断简,细评千古英雄。功名富贵笑谈中,回首一场春梦。
昨日香车宝马,今朝禾黍秋风。谁强谁弱总成空,傀儡棚中搬弄。
第三段 说秦汉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西江月
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夜来今日又明朝,蓦地青春过了。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龙争虎斗漫劬劳,落得一场谈笑。
第四段 说三分两晋
西江月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伯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西江月
豪杰千年往事,渔樵一曲高歌。乌飞兔走疾如梭,眨眼风惊雨过。
妙笔龙韬虎略,英雄铁马金戈。争名夺利竟如何,必有收因结果。
第五段 说南北史
清平乐
闲行间坐,不必争人我。百岁光阴弹指过,成得甚么功果。昨日羯鼓催花,今朝疎柳啼鸦。王谢堂前燕子,不知飞入谁家。
西江月
飒飒西风渭水,萧萧落叶长安。英雄回首北邙山,虎斗龙争过眼。
闲看坝桥杨柳,凄凉露冷风寒。断蝉声里凭阑干,不觉斜阳又晚。
第六段 说五胡
点绛唇
暮鼓晨钟。春花秋月何时了,七颠八倒,往事知多少。
昨日今朝,镜里容颜老。千年调,一场谈笑,几个人知道。
西江月
六代瓜分世界,五胡云扰中原。纵横三百有余年,几度交锋索战。
马过生灵齑粉,血流河洛腥膻。耳闻犹自不堪言,有眼休教看见。
第七段 说隋唐二代
临江仙
一片残山并剩水,年年虎斗龙争。秦宫汉苑晋家茔,川源流恨血,毛发凛威灵。
白发诗人闲驻马,感时怀古伤情。战场田地好宽平,前人将不去,留与后人耕。
西江月
追想千年往事,六朝踪迹茫然。隋唐相继统中原,世态几回云变。
杨柳凄迷汴水,丹青惨淡凌烟。乐游原上草连天,飞起寒鸦一片。
第八段 说五代史
定风波
雨汗淋漓赴选场,秀才落得甚干忙。白发渔樵诸事懒,萧散。闲谈今古论兴亡。
虞夏商周秦楚汉,三分南北至隋唐。看到史官褒贬处,得避。不摇纨扇自然凉。
西江月
千古伤心旧事,一场谈笑春风。残篇断简记英雄,总为功名引动。
个个轰轰烈烈,人人扰扰匆匆。荣华富贵转头空,恰似南柯一梦。
第九段 说宋辽金夏
蝶恋花
简尽残编并断简,细数兴亡。总是英雄汉,物有无常人有限。到头落得空长叹。
富贵荣华春过眼,汉主长陵,霸王乌江岸。早悟夜筵终有散,当初赌甚英雄汉。
西江月
三百余年宋史,辽金西夏纵横。争强赌胜弄刀兵,谁解倒悬民命。
富贵草梢零露,英雄水上浮萍。是非成败总虚名,一枕南柯梦醒。
第十段 说元史
西江月
山色消磨今古,水声流尽年光。翻云覆雨数兴亡,回首一般模样。
清景好天良夜,赏心春暖花香。百年身世细思量,不及樽前席上。
西江月
细思三皇五帝,一般锦绣江山,风调雨顺万民安,不见许多公案。
后世依他样子,齐家治国何难。流芳百世在人间,万古称扬赞叹。
主要著作有《滇程记》、《丹铅总录》、《古音猎要》、《全蜀艺文志》、《春秋地名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