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百花齐放”时曾受毛泽东表扬的文学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25:24
揭秘“百花齐放”时曾受毛泽东表扬的文学家 2010年12月05日 11:25 大众周末 】 【打印共有评论4

核心提示:这期间,王统照创作了大量讴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文章,并录入《炉边文谈》评论集。1957年1月,毛泽东与臧克家谈话赞扬王统照的创作精神:“百花齐放了,像王统照这样一些老作家都发表了许多作品,这很好。”

本文摘自《大众周末》2010年12月3日 总774期 第13版 作者:卞文超 原题为:王统照:不该沉寂的文学家

11月29日,是王统照先生逝世53周年纪念日。他是新中国成立后山东首任文联主席,在山东省文联成立60周年前夕,记者走访其亲友、同事,结合其好友的回忆文章,还原一帧上世纪初文坛领军人物的“图片”———

11月27日,天气清冷,济南动物园游人不多。在熊猫馆西南的小树林里,半人高的枯草丛掩映着一座破败的公墓牌坊。公墓名称已荡然无存,独留背面四个大字镌刻清晰:“精神不死”。

王统照墓隐藏在这个公墓中,墓前楮树枝桠杂乱。今天,王统照这个名字正在被岁月逐渐淹没。

少年英俊为人生而艺术

王统照(1897—1957),字剑三,山东诸城相州镇人。他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幼读私塾。王统照长子王济诚在一篇文章中回忆,父亲五六岁时,家里就请了学识渊博且精通数学的老先生为他授课。1913年,16岁的王统照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读书;1918年赴北京,就读于中国大学英国文学系。“五四”运动时,他参加过火烧赵家楼、痛打卖国贼的爱国运动。

王统照最小的儿子王立诚现居北京,今年84岁,是农业部一名退休干部。他认为,深入而坚实地参加“五四”前后的文学革命运动,对父亲影响至深。1920年春,王统照在北京八道湾寓所和鲁迅第一次晤谈,此后多有书信交流。同年12月,他和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等12人共同发起成立现代著名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这个团体是最早的新文学团体,主张“为人生而艺术”,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我第一次见到剑三,是1924年,印度诗人泰戈尔到了济南,在‘鸟笼子’(旧山东省议会别名)里讲演,剑三任翻译,少年英俊,叫我不胜钦佩和羡慕。”臧克家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泰戈尔的中国之旅,由王统照、徐志摩陪同在上海、济南、北京等地演讲。当年8月,王统照留校任中国大学教授兼出版部主任,先后主编过《中国大学学报》、《曙光》、《晨光》、《文学旬刊》等刊物,不断创作发表作品。

山雨欲来因言获罪走他乡

郑振铎是王统照的好友。他评论其小说有特殊的风格,表现出“五四”时代所共有的反抗精神。“他的情绪一直是婉曲而沉郁的。他比我只大一岁,但显得比我老成得多。”郑振铎曾回忆。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王统照用平实的笔调,书写了人生最激扬的轨迹。1926年,王统照辞去中国大学教职迁往青岛。当时正是国民革命军北伐高潮,北洋军阀恐慌之下大肆屠杀、迫害进步人士,鲁迅等一批文人在这一时期离开北京。

在王立诚的记忆中,青岛市观海二路四十九号的老房子是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家:“闻一多、杨振声、洪深、老舍等先生都曾来过我家。还有臧克家、吴伯萧、杜宇、王亚平、孟超等先生,也来往较多。他们来了,母亲就招呼厨师准备饭菜。”

1933年,郑振铎、傅东华主编的大型文学刊物《文学》月刊创办,王统照是主要撰稿人。同年,他为青年诗人臧克家筹资出版第一本诗集《烙印》,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

在青岛的寓所中,王统照写下了代表作长篇小说《山雨》。这部小说的创作构思,来自1931年东北之行所目睹农民生活的艰辛。创作前他和叶圣陶有过深入的讨论。以“山雨”二字命名,取自唐朝许浑《咸阳城东楼》一诗中的“山雨欲来风满楼”。

王统照自己曾说:“我选择‘山雨’的书名,用意是说明我国北方农村的崩溃、农民的觉醒和时代即将发生的变化。”《山雨》取材自王统照的故乡山东诸城,文中曾大量采用家乡方言俚语。小说出版不久,国民党中央党部即以“有煽动阶级斗争之嫌”禁止发行,作者因此被列入“黑名单”。次年,王统照向好友借款、变卖田产,自上海赴欧洲游学考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