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乐山大佛的沉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48:17
             

 沿着石板铺成的林荫小道,爬着缓缓的山坡,踩着可以消灾去难的192级阶梯,走过几道弯,转过几道拐,穿过几座殿宇,我来到乐山大佛的身边,慨叹它的雄伟、神奇,仔细地端详它的风貌。

乐山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身高71米,头高14.7米,肩宽28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耳洞可以容2个大汉站立,鼻长5.6米,眉长5.6米,眼长3.3米,手指长8.3米,脚背宽8.5米,可以停放三四辆大旅行车,也可围坐百人以上,大脚趾的趾甲面就可以坐十几人。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在七十多米的山崖上建筑一座完整的佛像,许多人认为是天方夜谭式的神话。海通立志凭崖开凿弥勒佛大像。海通原籍贵州,家贫如洗,便落发当了和尚。艰难的法门生涯,孕育了他的宏图抱负,二十多岁时,便北上云游,一路履痕风霜,一件破旧的袈裟裹走了几个寒暑,终于来到了山灵水秀的嘉州(乐山古称嘉州),海通第一眼就看到一场劫难。洪水漫天,青弋、岷江、大渡河像从天庭里挣脱锁链的青、白、黑三条恶龙,在这里翻滚厮打,搅得天玄地黄,人心惶惶。一眼望去,凌云山像座铁门,挡住了南下的水势,惹得三条恶龙暴跳如雷。一排排浪山拼命想撞开这座山门,一个个如虎似豹的旋涡使劲要把大山沉入江底,一只只从岷江上飘来的民船,被恶浪推到了这鬼门关前。船家呼喊着苍凉的号子,拼搏着,想要躲过这场顷刻即至的灾难。站在山崖上的海通,忧心如焚,他双手合十,背诵大慈大悲的《金刚经》,召唤着佛祖快来超度众生。“轰———澎———”一声响雷落到海通身前,他睁开眼睛一看,一只舟船如鸟卵投石,撞在犬牙交错的山石上,桅断骨散,飞向半天,江面顿时传来了落水船家悲惨的呼救。海通急急地奔下山来,沿江追去,可是除了见到片片漂散的木片黑点,又哪里寻得到人影?热泪洒满了海通的衣襟,一种难言的痛苦锁住他的心身。他对着凌云山看了又看,望着肆虐的江水想了又想。他朝着西边的峨嵋山,“扑通”一声跪倒,指天发誓:“佛祖在上,弟子海通要劈开这座山壁建造圣像。借佛祖威灵,以镇风涛,普度众生,夙愿不贷,不上峨嵋。愿佛祖谅爱弟子一片诚心!”从此,海通便结茅凌云山,修身海师洞,着手进行建造大佛的宏业。一个孑身孤单,仅有一衣一钵的苦和尚,要完成这样一项伟业,谈何容易!且不说工程如何浩繁,耗资如何巨大,就单说这千万工匠云集凌云山,安营扎寨,千车万船,运输调度,谈何容易?海通和尚,人所不敢为的他敢为,人所不敢想的他敢想,人所不堪苦的他堪苦,他挑起了这副千斤重担。

斧凿一响,各种话都传到海通耳边,好心劝慰者,恶意中伤者,嘲讽嗤笑者,解囊资助者都不期而至。海通是善者迎,恶者顶,耳朵不软,心诚志坚。嘉州的郡吏,听说海通积资造佛,有几十万两银子,垂涎三尺,便顿生歹念,带兵前来勒索。海通以佛门行善,根除三江水患的道理向郡吏申述,哪知道郡吏脸肉一横,把“破坏三江风水,借佛门肥私”的罪名加在海通身上。海通强压心中怒火,冷冷地回答:“我的眼睛可以剜给你,但要想吞剥建造大佛的钱财办不到!”郡吏看看貌不惊人、形容枯槁的海通,哑然失笑:“有胆量!佛门出言不二,法师不妨试着办吧!”海通逼得一无退路,就从容走进净室,自己动手剜去眼睛,放在托盘里双手捧到郡吏面前。石破天惊!权势威赫的郡吏一看血淋淋的眼睛和兀立不动的海通,浑身震动,惶恐不安的眼眶中顿时落入无数针芒,疼痛难忍。嗫嚅着说:“我……我失言了……”失去双目的海通法师,再也看不到正在建造中的大佛,但他心中的佛光却照耀整座凌云山。山也静了,浪也平了,古嘉州舟楫云集,天下的石工巧匠不召而至,凿石的星火把通衢四海的三江映得一片璀璨,不知是佛心感动了人,还是人心感动了佛?由于工程浩繁,心力交瘁的海通法师一病不起,徒僧忧心忡忡,石工抱着他的病体痛哭不已,千万颗心都系在这座未完工的大佛上。海通也清楚知道撑不到那一天,但他坚信后来者一定会完成这项伟业。他的精神感动了西川节度使韦皋,在海通死后继续组织民工开凿,直到唐德宗贞元十九年才完工。前后历经90个寒暑。海通剜去了一双眼睛,照亮了一个世界,倒下了一位血肉之躯,矗立起一座信念的丰碑。我站在海通法师塑像前扪心自问:我们这些共产主义信仰者,遇到那些妖雾迷障拦在事业的路口,有没有“自抉其目,捧盘致之”的勇气?

我如此地接近到乐山大佛,耳边听到千年前那一声声铁钎凿石声,古人以创造性和坚韧完成了这一杰作,这是信念的永恒。乐山大佛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乐山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佛像不至为雨水侵蚀。清代诗人王士祯有咏乐山大佛诗“泉从古佛髻中流”。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远望看不出。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分解表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相通洞穴;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互未凿通。这些妙的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千百年来对保护大佛,防止侵蚀性风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用简单生产工具的古人们,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的惊叹,佛头上的石螺发髻,还有大佛的耳朵以及身边的水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大佛解决了整体的排水功能,使大佛可抵御千年风霜雪雨的侵蚀,完整无缺的保存到现在,这一智慧的结晶,就是今天让我们看来,都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创造性。时常希望有一奇迹;时常希望有所寄托。

乐山大佛历经千年沧桑,从唐朝一直坐到了今天,他背靠凌云山座,慈眉善目,巨手安放在膝盖上,胸襟豁达,安详地静坐江边,年年月月,朝朝暮暮,看云海月色,观三江风涛,哪一条木筏上的号子他未听过?哪一页樯帆上的风雨他未见过?人世间的欢和笑,苦与乐,呼与号,大千世界的混沌开化,潮流变革,战云燹火,都收在他的眼底、藏在他的心间,然而他不动声,不动容,依旧坐在那里思考。几千年过去了,谁也没有见到他眼角上添一丝皱纹,寻遍他的1021个发髻,也找不到一根白发,而肢体上的每个部位都是那么巨细和谐,骨肉亭匀。我想,无论哪一位学识渊博、阅历深广的长者,站在他的面前,恐怕也只能称是人生的稚童;无论哪一个青春如花充满活力的黄金少年,和他相比,也都会感到自愧不如。

我伫立在慈祥的乐山大佛脚下,聆听大佛神秘显灵传说: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死人无数,乐山大佛脚下的河流,饿殍泛滥,大佛不忍目睹人间惨剧,痛苦地闭上了眼睛。1976年,毛、朱、周三领导俱逝,唐山大地震死伤数十万,大佛怨天不公,面露怒色。2000年,中国加入世贸、申奥成功,喜事连连,大佛头上闪现五彩佛光,吉相丛生。最神秘的是,1989年大雨,乐山被雨水冲开一洞,内现一佛,佛面酷似那年上任的国家领导人,真是绝了!是的,大佛寿比天地,壮存千古,一千多年来,乐山大佛阅尽多少人间春色,经历多少朝代更迭,依旧肃穆慈祥,心旌不摇。它慈祥地照料着脚下的芸芸众生,关注着脚下这块历经磨难的土地。俗世中,从此多了几分慈悲和仁爱。谁说佛是逃避?谁说佛是遁世?乐山大佛是智者,千百年来他以海纳百川的气量吸纳了各色人种。 

我信步走入海师洞,海师洞位于大佛之后,绿树掩映,山径上人如潮涌。海师洞占地仅十多平方米的山洞呈穹隆形,洞壁湿漉,岩缝里不断渗出水珠,岸石上长着褐绿色的苍苔,洞里笼罩着异样的肃穆气氛。洞中盘膝坐着一位高僧,似在闭目参悟,双手托着一只化缘钵,钵中盛满清油,几根灯草挑出钵外,一团火苗虽不十分亮,却把和尚晕染成一片金身。前来朝拜的人心地虔诚的在点香,双手合十,默默地站着,凝神观看,佛门庄严,教义恢恢,但我想,从来的佛寺都是占灵山胜地,塑泥像,涂金身,赢得天下善男信女,香火鼎盛,佛门也是一片心态,“积善行德”“普度众生”。殊不知天下之大,贫富悬殊,人间魑魅当道,哭的有,愁的有,悬梁自尽的也有,有几个能超度苦海,到达极乐世界?天下的佛门,爱国的有,匡邪扶正的有,作恶霸道的也不乏其例。更多的是远离人世,既不理诉讼,也不为民申冤,只是让你在晨钟暮鼓、昏灯烟火中苦行修身,昏昏然,陶陶然,求个自我解脱而已。尽管是教义昭昭,有几个去干些实事,造福于民?相比之下,海通和尚以身试教,遵循信仰去努力实践,他可算是天下第一心诚的佛徒了。为了根除水患,布善于世,他以教义去打动民心,调动起千军万马,齐心进行超乎寻常的伟业,可谓又是天下第一等有魄力、有智慧、有远见的高僧。

我登上了山颠,来到了大佛的头顶。凭栏观望,大佛的头顶历历在目,就连秃顶卷发也清晰入眼。在这里可在佛的耳边轻轻絮语,红尘旧事,沧桑古今尽可道来,本以为佛是崇高而神圣的,可当靠近到他的身边时,一切又是那么的随和与安祥,仿佛异度空间的交流,人与佛成了一体。世上本无佛,因了一种精神世界的美好,古人创造了佛,并赋予了佛真真切切的形体,于是在一个遥远的岁月里,古嘉州的凌云寺法师海通,为了防水患,普渡众生,云游四方,募集善款,以石刻筑佛震慑三江,庇荫过往船只和百姓。

当我到达比较远的一个地方,通过一个特殊的角度,再仔细地望去,由乌尤山,凌云山、龟城山这三山组成了一更绝的奇迹,那就是乌尤山做头,凌云山为身,龟城山为腿部的一个巨大睡佛,静静地仰躺在江面上,而大佛正好在睡佛的心脏部位,这一完美的纯粹自然奇观,是大自然无意的巧合,是天造地设的奇迹,一睡佛、一坐佛,一天然生就、一人工凿成,把人引向了佛国天堂。我远望大佛,再看这山,原来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这种震撼是不到此而无法有的体会,当这一体会充填到我们的血液时,就是一种力量。记忆中的孤寺清灯,简单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在这里有了新的释解,佛海无边,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而能在这天地之间拜读大佛,是何等的海阔天空,大彻大悟。

 我看着慈祥的大佛不愿离去,就愿在这佛的世界里,静静躺在佛的掌心,聆听佛国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