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怎样做教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58:58

这是我第二次聆听上海阐北八中刘京海校长的报告,上一次是在暑假的校长会议上。

刘校长有着很多的荣誉与头衔,他是特级校长、特级教师,但在我看来,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成功教育”的实践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没有太多的理论,他就是一个实践家。他对教育的理解,他对人的特点的分析,他对教育规律的阐述,特别是他对课程改革的独到认识与实践思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启示,更多的是心灵上的触动,还有满满的收获。

刘校长从他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他的学校的师资力量不强,学生生源不好,而这样的学校要想取得好成绩,是非常难的。但刘校长坚信,学生一定是可以提高的,因此在从不办提高班与实验班的前提下,他用最终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一所好的学校,首先是教师不嫌弃学生,其次是一定要抓好规范,包括学生的行为规范与学习规范,第三是一定要因材施教,特别是要教学生有可能学会的东西。从教师的层面来说,教师的提高首先是理念的更新,然后是行为的跟进,落脚点应该是行为,光有理念而不去行动,那一切都是空的。

刘校长告诉我们,教育就是把先天的聪明或潜在的聪明变为现实的聪明,教育是以遗传作为前提的。如果期望是消极的,那么最终的现实也将会是消极的,一个人如此,一所学校如此,一个社会亦如此。人的聪明是有差异的,同样的潜在聪明变为现实的聪明差异最大。反复的失败将会导致一个聪明的孩子看破红尘,自暴自弃。没有多元化是不可能做到教育的均衡化的。

在谈到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时候,刘校长认为人应该是“善恶同在的”,他说人因为有恶所以需要教育,人因为有善才能够接受教育,如果一个人都是恶将无法教育,而一个人都是善那就无需教育。在刘校长看来,好学生是夸出来的,他说我们老师都喜欢夸好学生,因为好学生大家都喜欢。刘校长认为,一个优秀的老师是“夸不好的学生,让他变为好学生”。

什么是教育?刘校长认为,“教育即从他律到自律的社会化过程”,“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从外部进入内部的过程”,“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是一个成功多于失败的过程”。

在分析人有什么特点的时候,刘校长运用他自己独创的“猴子论、老婆论、和尚论”来说明,“是人一定是聪明的”,“是人一定是有主动性的”,“人有尝试的本能,有思维的积极性,有创造的欲望”,“是人一定在有积极的情感的”。刘校长告诉我们,当孩子没有会的时候,作为一个老师你不要怀疑他不能学会,你要相信他。一个差的教师,他一辈子用一种方法教所有的孩子,而一个优秀的教师,他会因为学生的不同,不断地去寻找不同的方法。刘校长用他身边的事告诉我们,“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不要有太多的埋怨和责怪”,意即一个人必须要面对现实,尊重现实。

我们通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可事实上更多的时候是“成功是成功之母”,刘校长对“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理解是:在过程中失败,失败是指向成功的,成功要多于失败。这样的失败才能成为成功之母,否则失败只能是导致更多的失败。

教育是有规律的,我想每个人都清楚这一点,但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都遵循教育规律了吗?刘校长告诉我们,“基础教育首先是继承人类的知识”,“教育都是一些基本的东西,关键在于落实”,“规律总是会起作用的”。作为一个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怎么样按照教育规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在谈到教师教学与教师成长的时候,刘校长告诉我们,“教师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规范化”,这其中教学基本功的规范化是重点,而教师讲的能力应该成为教师基本功中的核心能力。刘校长说教师的提高必须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说到具体策略时,他告诉我们首先是模仿,然后是理解,最后是创新。

刘校长结合具体的实例告诉我们该如何进行课改,他说“课堂效能的提高,关键是师生的理念”,课改,首先要思考“改变师生什么?”,然后才是研究“如何去变,如何去改?”,刘校长说,“认真备课比什么都重要”,课改,就是“用中国元素重新结构课堂,形成模型”。刘校长将课堂进行了分类,一是“以讲为主”的,二是“讲练结合”的,三是“讲想练结合”的,四是“学讲想练结合”的。他说,能够“不断地前后联系的教师是优秀教师”。

近三个小时的报告,刘校长一气呵成,神情激昂,他的语言生动幽默,观点犀利,会场上会不时地发出阵阵会意地笑声,报告的精彩自是不言而喻,相信这样的报告带一定会让我们受益菲浅。

学习怎样做教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需要我们用一生去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