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三种畏惧的事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9:51:55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1,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2大人,侮圣人之言。”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畏惧的事情:畏惧天道的运行趋势,畏惧有智慧的人,畏惧圣人所说的话。小人们不知道天道的运行趋势,所以不害怕天,亲密而不庄重地对待有智慧的人,并且还要侮辱圣人所说的话。”

【说明】季氏之敢伐颛臾,就是没有什么可畏的了,老子天下第一,谁都不怕。然而,作为一个君子,如果没有什么可畏惧的,也就完了。因为真正无所畏惧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有很高智慧的大人,什么都懂了,也就无所畏惧了。另一种就是很笨的人,什么都不懂,可以不要畏。季氏和冉有是哪一种人呢?既不是很有智慧,也不是很笨,属于中间状态的人。这种人首先要敬畏的是“天命”,不懂天道的运行趋势,也就不会懂得人道的趋势;而不懂得人道的趋势,又怎么样去统治人民呢?第二是要敬畏“大人”,因为“大人”是很有智慧的人,他们懂得天道的运行趋势,也懂得人道的趋势,敬畏他们,就能得到他们的教诲,从而使自己也具有智慧。第三是敬畏“圣人之言”,圣人是比大人稍逊一筹的人,他们留传下来的警世名言,是经过生活和生产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学习和利用这些经验教训,可以使自己迅速增长知识,少走弯路,少碰南墙。

小人们不懂天道的运行趋势,所以不怕,但天道起了变化后,他们就不知所措,茫无头绪了。由于他们不知道“大人”,所以他们与“大人”可以亲密但却不庄重;也就是说,他们根本没有将“大人”看作是“大人”,只看成是与他们一样的人。而对圣人留传下来的经验教训,他们认为那是过时的、落后的东西加以侮辱,不思学习和利用这些经验教训,而用自己的青春和血汗来摸索前进的道路,等走了一大段弯路后,或者是碰了南墙后,才得出与圣人留传下来的经验教训一样的结果,但此时已晚矣。那么,季氏和冉有是什么样的人呢?从孔子的这几段话来看,他们表面上是君子,实际上是小人。因为他们“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

【注释】1.天命:《易·讼·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易·否·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诗·周颂·维天之命》:“维天之命,於穆不已。”孔颖达疏:“言天道转运,无极止时也。”这里用为天命、命运的规律之意。总结自《周易》以来所有古籍中关于“命”的辞意,不论是指天命、人命等,其实都是指天的规律,人的规律,宇宙的法则等,当人事、物理、历史的命运、时间和空间加起来,形成一股力量的时候,成为规律的时候,人们称它为命。现代我们称它为“时代的趋势”之意。只是后来的人误解并歪曲了“命”的本义,将它看成是迷信意义上的天命论、宿命论了。

2.狎:(xia匣)《书·太甲上》:“予弗狎于弗顺,营于桐宫。”《书·秦誓》:“今商王受狎五常,荒怠无敬。”《老子·七十二章》:“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论语·乡党》:“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荀子·不苟》:“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韩非子·南面》:“狎习于乱而容于治,故郑人不能归。”这里用为亲近、接近而不庄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