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不能贪得无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06:51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不能做:少年的时候,因血气尚未稳定,不能贪恋女色;等到中年成人时,血气方刚,不能意气用事,斗殴惹祸;等到老年时,血气衰竭了,就不能贪得无厌。”

【说明】虽然孔子在这里说的是君子的标准,但其实这句话是针对季氏而言的。所以自冉有说了“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后,孔子对冉有的话就一直没有停顿过。人的一生,其实有许多“戒”,这样不能做,那样不能做,不能杀人放火,不能偷盗抢窃等等。孔子之所以提出这三戒,也就是人的一生必然要经过的三个阶段中,必须要警惕的事情。少年人血气尚未稳定,身体发育还没有成熟,但青春期已经萌发,性激素的分泌影响了脑垂体功能,使兴奋与抑制过程重新变得不平衡,对异性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朦朦胧胧的渴望。但此时精力充沛,对生活的各方面都喜欢探索,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反省思维出现;思想带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想象力更加丰富,会出现自我中心主义,已建立了受家庭影响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价值观和荣辱观,看问题易钻牛角尖,易激动,带有较强的冲动性,不善于自制等。此时若是不能很好地克制自己,将异性的喜好与友情误解成爱情的话,或是贪恋异性的肉欲的感觉的话,对身体的发育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及其壮也”是指刚步入成熟不久的年轻人,血气方刚,又刚学了一些知识,自我意识更加强烈,对自我在社会中肩负的使命的认识加深,对人生观的考虑愈益自觉和迫切。但这种认识和考虑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如果说少年是带着好奇心安然地观察着周围世界的话,那么“及其壮也”的成熟后的年轻人会因其反省思维能力的出现,逻辑思维能力的增长而带着警惕和怀疑的眼光评价周围的一切,而且会用自己不成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来评价周围的一切人和事。这种迅速发展的思维能力与其贫乏的社会经验和书本知识的矛盾,造成了认识上极大的片面性和武断性,再加上由性激素分泌造成的情绪的不稳定性,使这些原来就较片面、武断的认识以冲动的方式表达出来,即是与所有的人和事作斗争,因此常常给自己,也给别人带来痛苦和不安。所以孔子强调“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人到了老年,——古代的划分与现代不一样,人上了五十岁即是老年人,——随着年岁的增长,人们会面对身体精力的衰退,家庭、事业上的种种挫折,常常会感叹青春短暂,人生艰难。身体的老化在人的成年期已经开始,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逐渐衰退,内分泌腺的减退加速了某些器官、某些功能的老化过程。而身体的衰退影响心智的衰退,记忆力下降,学习能力下降,组合能力下降,推理能力下降,认知能力下降等等,都使一个老年人逐渐与前进的社会、与年轻的人们拉开距离。他们一方面要为自己的晚年着想,一方面又要为后代考虑,不由自主地便想获得更多的财富,更高的地位,以此来维持自己在年轻人心目中的形象和权威,并能保证自己晚年生活的安定与幸福。但如果此时还在是贪钱、贪财、贪物贪得无厌的话,就会常常容易激动、争吵,也会对现实社会产生偏见,恐惧、忧虑、失望和错觉等消极情绪。而这种消极情绪也会长久地滞留在焦虑和抑郁之中,从而导致生命过程的缩短。所以孔子告诫:“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虽然孔子没有用什么性激素、脑垂体等现代科学语言,但孔子所说的,和现代科学研究的结果却是同样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而季氏、冉有们此时已经是成年人或是老年人了,既戒之在斗,攻伐颛臾,也戒之在得,取得颛臾,贪得无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