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发现百万年前奇特动物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7:14:36
[ zxhm ] 于2008-06-16 21:58:45 上帖[ 发短信 ][ 表状 ]
 
经过近7年的鉴定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晓晨等终于确定,在地处陕西秦岭腹地的镇安县黄家湾乡一河流相沉积层中,发现的大规模早更新世肉食类动物群化石,距今大约100万年,该动物群共计哺乳动物四目、十一科、二十四种,主要有变异狼、鬣狗、似剑齿虎、巨剑齿虎、山西猞猁(相似种)、豹、中华黄昏兽、巨貘、蓝田犀、羚牛、水鹿和麝等。
2001年8月,镇安县黄家湾乡农民在乡政府附近发现了大量动物化石。很多农民自行挖掘,将化石带回自己家中。科技工作者闻讯,立刻将这里保护起来,并进行清理挖掘。现场化石埋藏范围仅仅20平方米,却发现了大量的哺乳类动物化石。其种类之丰富,在同类发现中尚属罕见。
经初步鉴定,这些动物中灭绝种占很大的比例,并带有明显的南方动物区系色彩。确定了这些化石的种类,为专家们研究秦岭地区古地质、古环境、古生态及其变化提供了珍贵资料,并且对于分析和研究中国动物的地理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秦岭,狭义上说是指秦岭山脉在陕西省中部的一部分,是我国南、北方动物区系以及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分界线,南北方动物在此交汇分布。现在的秦岭海拔最高的地方达到3700多米,而在100万到150万年前,这里的海拔最高不过1000多米,是开阔的丘陵地带,在这些化石当中,马、大象这些动物的发现就说明了这一点。在温暖的季节里,南方种类可能越过秦岭向北迁徙;冬季里,北方种类可能会越过秦岭向南迁徙。
水牛、犀类、貘、大象,这些都是明显的南方动物,而马、狼、羚牛都是北方动物,此外还有南北方都有的剑齿虎。“从时间上说明秦岭山脉和青藏高原的形成年代一样。开阔的环境,湿润的气候,充沛的水源,吸引了南方和北方大量的动物到此栖息。”李晓晨说。“这个化石群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这些动物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食物链,从底层的食草动物到顶端的食肉动物都有。”
这些动物化石的出现,说明我国在100万到15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就出现了南北自然环境差异,李晓晨说:“这是小的分化的开始,差距加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最高海拔已经有3700多米的秦岭山脉,从什么时候,什么高度明显分出南北的差异,也需要有更多的证据证明。”
得到这些重要的证据对于考古学家们来说是值得庆祝的发现,但是李晓晨和其他的专家们却对这些化石的一个罕见特征感到迷惑不解。
“在秦岭地区,当年只是一个海拔最高不过1000多米的丘陵地区,没有地形的阻碍,很多南方的动物也迁移至此,因此这里是南北动物的交汇处,有种类这么丰富的动物化石出现也不奇怪。但是这么多种类的哺乳动物化石出现在仅仅20平方米的范围里,而在它们周围我们又找不到任何它们大规模死亡的证据,这让我们非常迷惑。”李晓晨告诉《北京科技报》。
对于这些动物的死因他们也有过一些猜测,但是却一一被否定。
发现这些化石的沉积层是一个河流相沉积层,也就是说在这里曾经有一条河流经过,“也许是河水将一些死去的动物尸骨冲到此地堆积,”李晓晨说,“但是一两具大型动物尸体冲刷到一个地方是可以想象的,这么多,这种说法就站不住脚了”。
不是自然堆积,会是一场灾难吗?很多大规模的远古生物死亡都是由于一些灭顶之灾造成的。也许这些动物也经历了这样的灾难?李晓晨说:“这里有过河流,我们也猜测过也许是洪水。但是我们也没有找到这样的证据。如果是洪水,动物尸骨如果堆积于此,这里也应该是河流的一个横湾,弯道处才有可能堆积,但我们没有发现这样的地理特征。”即使这里有这样的地理条件,发现这些化石的沉积层的另一特征也将洪水假设彻底否定了。“这个沉积层有20至30厘米厚,都是细沙,这一特点说明这里的河水应该是平缓的,因此才有泥沙沉积。想象如果是一场洪水,这么多动物堆积在这里,洪水的力量我们也知道,一些大石块,木块都会被冲到这里,但是这里除了动物化石,专家们没有发现其他任何可能是洪水冲击留下 的痕迹。对于这一点我们都非常纳闷。”
在100万至150万年前,人类已经发展到了非常高的水平,集体狩猎也很成熟。曾经有很多动物化石遗迹显示了这一点。通常这样大量的动物化石堆积,很有可能是人类狩猎的猎场,或者储藏动物尸骨的地方。“如果是这样,显然我们应该能在这里找到人类的遗迹,或者是他们狩猎的工具,但是到现在为止,我们没有找到这样的痕迹。”李晓晨说,“不过我们还在继续挖掘,今年的暑假,我们会继续对这一发现地进行考古研究,希望能有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