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识人之法--读《人物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1:18:28
一、识人应由外在形质寻内在质性    人物之本,出乎情性。情性——性是天赋的本质、本性,情来自性,乃是后天染习得来的欲望。    人物的根本,就在天赋的本质与本性所发出的情欲。可求之于情性之理,然而情性之理既微妙又玄奥,一般人是难以了解的。   要知道一个人内心的情欲与质性,可从外在的声音、形貌、举动寻求而得之。 1、从仪态去识人:
心质亮直,其仪劲固;心质休决,其仪进猛;心质平理,其仪安闲。
外在仪态的展现,可反映内在的心理状态:
①品质忠诚正直的人,必定展现出刚正不屈的仪态;②品质美好善良的人,必定展现出进取严谨的仪态;③品质有条不紊的人,必定展现出安详闲适的仪态。
2、从容止去识人:
仪动成容,各有态度;直容之动,矫矫行行;休容之动,业业跪跪;德容之动,颙颙(体貌谦顺的样子。颙,音yóng)昂昂(音昂áng,气宇轩昂貌)。
    容止就是外在的形貌举动。人的静态是仪(仪态),动态是容(容止),因此,仪动就成容了。容止可分为:直容、休容、德容三类。
①正直的人,必定会展现出勇武刚强的容止;②美善的人,必定会展现出戒惧谨慎的容止;③有德的人,必定会展现出严肃轩昂的容止。
3、从声音去识人     容之动作,发乎心气[心气于内,容见于外],心气之征,则声变是也[心不系一,声和乃变]。    气合成声,声应律吕[请而完者律,和而平者吕]:有和平之声,有清畅之声,有回衍之声[心气不同,故声发亦异也]。    本段除了仪态与容止之外,谈到了声音的展现。容止是见于外的形貌举动,心气是藏于内在的心理状态,外在的容止发自内在的心气。       《礼记》谈到内心与声音之间的关系。“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因此,有感于物,动之于心,然后才形诸于声,人外在的声音乃随着内在心理的不同而变化。    不但气合成声,而且声音与乐律也是彼此呼应。因为声音随着心气之不同而产生变化。所以:
①内心心平气和,就会有和平的声音;②内心清顺畅达,就会有清畅的声音;③内心渐趋丰盛,就会有回衍的声音。
还有《逸周书·视声篇》有关从声音来认人的四点值得参考:
①内心不诚实的人,说话的声音零零落落、支支吾吾;②内心诚信的人,说话的声音清脆而节奏分明;③内心卑鄙乖独的人,说话的声音阴阳怪气,十分丑陋;④内心宽宏柔和的人,说话的声音温柔和缓。
4、从貌色去识人     声畅于气,则实存貌色[非气无以成声,声成则貌应];故诚仁,必有温柔之色;诚勇,必有矜奋之色;诚智,必有明达之色;[声既殊管,故色亦异状]。    心气、声音、神色三者的关系如下:先有感于外物,乃动之于心气,再形诸于声音,最后见诸神色。    回过头来说,从一个人的神色可以听其声音,从听其声音可以察其心气,从察其心气可以知其心性。于是:
①一个心性诚仁的人,必定会展现出温柔的神色;②一个心性诚勇的人,必定会展现出庄重奋勉的神色;③一个心性诚智的人,必定会展现出明白通达的神色。
5、从眼神去识人     夫色见于貌,所谓征神,征神见貌,则情发于目,故仁目之精,悫然以端,勇胆之精,哗然以强。然皆偏至之材,以胜体为质者也。故胜质不精,则其事不道。是故,直而不柔则木,劲而不精则力,固而不端则愚,气而不清则越,畅而不平则荡。    是故中庸之质异于此类。五常既备,包以味淡,五质内充,五精外章,是以目采五晖之光也。    本段是讨论“发乎情味”。    征神是以形貌征知气色与风采。论识人重在征神,从征神以知人之质性。而人之质性,则见精于目,从目而论情性,可了解人的全部。    换言之,征神观人必须从眼神着手,刘晒注:“目为心候,故应心而发,心不倾倚,则视不回邪;志不怯懦,则视不衰悴。”指明了眼神与内心之间的关连。    观眼神来识人就是观眸子来识人。关于这一点,孟子解释得最清楚,《孟子·离娄篇》之:“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暸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眨焉。听其言,观其眸子,人焉暸哉”?暸是眼珠明亮,眨是眼珠不明,从眼神的反应即可测知其胸中的正或不正。我们一边听对方说话,一边观察其眼神,若眸子明亮,则心口如一,若眼神错暗闪烁,则心口不一。    眸子是一个人心神的显现,从眸子经常可观察出一个人的正邪、强弱、真假。 6、人才九质之征                 万物以形相生,人禀气而化生,禀气之多寡、厚薄、清浊,造成智慧之差别与形状之不同。然而形有其气色与神采,若能从仪态、容止、声音、貌色、神情、眼神等去观察,研判外表与心质之间的关系,就可穷物之道理,而且尽人之情性了。    综合上述的仪态、容止、声音、貌色、神情、眼神以尽人之情性,可整理出识人的“九质之征”,即从九方面去征知人的质性:
⑴平陂之质在于神:因为神乃质之主,所以神平则质平,神陂则质陂。因此,从人之神,可以征知人之平陂之本质。⑵明暗之实在于精:因为精乃实之本,所以精慧则实明,精浊则实暗。因此,从人之精,可以征知人之明暗之实体。⑶勇怯之势在于筋:因为筋乃势之用,所以筋劲则势勇,筋弱则势怯。因此,从人之筋,可以征知人之勇怯之态势。⑷强弱之植在于骨:因为骨乃植之基,所以骨刚则植强,骨柔则植弱。因此,从人之骨,可以征知人之强弱之植基。⑸躁静之决在于气:躁是急躁、浮躁的意思。因为气乃决之地,所以气盛决于躁,气冲决于静。因此,从人之气,可以征知人之躁静之取决。⑹惨怿之情在于色:因为色乃情之征候,所以色悴由于情惨,色悦由于情怿。因此,从人之色,可以征知人之惨怿之情绪。⑺衰正之形在于仪:因为仪乃形之表,所以仪衰由于形殆(殆是懈怠),仪正由于形肃(肃是恭敬)。因此,从人之仪,可以征知人之衰正之形态。⑻态度之动在于容:因为容乃动之符(符是征兆),所以邪动则容态,正动则容度。因此,从人之容,可以征知人之态度之变动。⑼缓急之状在于言:因为言乃心之状,所以心恕(恕是宽容)则言缓,心褊(褊是狭窄)则言急。因此,从人之言,可以征知人之缓急之心理状态。
二、识人的八种方法 1、观察夺正与救恶,以辨别他是否摇摆不定     识人的第一个方法,观察恶情夺正与善情救恶,即可明了对方是否为没有恒心、摇摆不定的间杂之人。⑴观察恶情夺正    当做不到的意念胜过做得到的意念时,情性未得其正,被恶情所夺,这时会发生下列三种情况:    ①慈而不仁的吝夺:这种人慈悲而不仁爱,他看见别人可怜时,会流下同情的眼泪;可是要他把财物分给别人时,就吝啬起来了。    ②仁而不恤的惧夺:这种人仁爱而不体恤,他看见别人身处危急之境时,会心生恻隐之心;可是要他去救难时,就畏首畏尾,裹足不前了。    ③厉而不刚的欲夺:这种人严厉而不刚直,他在事不关己时,声色俱厉,义正辞严;可是一牵涉到私人的利益,马上改变态度,心虚、怯懦起来。    当出现以上的三种情况,就可确知对方是摇摆不定、虎头蛇尾的间杂之人。
当吝啬胜于慈悲,即陷于不仁;当畏惧胜于恻隐,即陷于不恤;当私利胜于公义,即陷于不刚。
    这时应自知其缺失,心存善念,去除间杂,以弥补之。 ⑵观察善情救恶    所谓善情救恶,是指纯善之人救助恶人的一些情况,诸如:怜悯恶人而救济之,与倨傲而狎侮之人结交而不相弃,虽然厌恶恶人却不愿伤害他们,或取他人之物以救济别人。    上述的四种情况,虽然不算大害、大过,也不算大非、大贪,然而毫无主见,善恶不分,仍属摇摆不定的间杂之人。 2、观其辞旨、察其应赞,以了解其内心状态     本段讨论识人的第二个方法。    人的外貌淳厚而内心深沉,若要了解其内心的想法必须观其辞旨、察其应赞,意思是:从对方的言谈应对中观察,了解对方的目的何在,然后再研制其为何应和赞同。    从观辞察应之中,可归纳出下列十四个原则:
⑴辞显唱正,明白之人。⑵沉默寡言,玄微之人。⑶明辨是非,通理之人。⑷言词混淆,杂乱之人。⑸预知未来,圣哲之人。⑹梳理精微,睿智之人。⑺从处理事情来研判人,明智之士。⑻以明为暗,大智若愚,智慧之人。⑼察知细微,深微之人。⑽心致昭然,疏朗之人。⑾测之益深,探之愈精,实力之士。⑿爱做表面功夫者,虚妄之人。⒀老爱自夸的人,能力必定不足。⒁不爱夸耀自己的人,不怕别人不知,能力反而绰绰有余。
    一个人的神色产生变化时,必定有事故发生,下列五个原则可供参考:
⑴高兴时,必定有愉悦的神色。⑵生气时,必定有愤怒的神色。⑶忧虑时,必定有慌乱不安的神色。⑷生病时,必定呈现黄黑萎靡的神色。⑸嫉妒时,必定呈现反复无常、阴暗不定的神色。
至于言词与神色之间的关连,下列四个原则可参考:
⑴言词快乐却无愉悦的神色,表示心口不一,心不悦而口悦,一定虚情假意的说谎话。⑵言词虽不好听,可是神色非常诚恳,表示对方是木讷可信之人。⑶话未说出口,就满脸怒容,表示其愤气填鹰。⑷气冲冲地大声说话,表示他想以怒气助威势,强迫别人听信他的话。
3、观其所具备的质性,以确知是否名实相符     本段说明识人的第三个方法。    偏材之人,乃一至之材,以材自名。二至互相激发,才会产生种种美名,诸如:休名、烈名、能名、任名等等。依据其所得到美名,查核其所具备的质性,两者是否名实相符,这是识人的第三个方法。下面列举六种情况:
⑴德行高妙、容止可法之人,方有其休名。他必须具备骨直与气清等二至,以达清节家之境界,才算名实相符。⑵胆力绝众、材略超众之人,方有其烈名。他必须具备气清与力劲等二至,以达雄杰之境界,才算名实相符。⑶思通道化、策谋奇妙之人,方有其能名。他必须具备劲智与精理等二至,以达术家之境界,才算名实相符。⑷建法立制、富国强兵之人,方有其任名。他必须具备智直与诚谨等二至,以达法家之境界,才算名实相符。⑸兼有三材、具体而微之人,方够格说“令德济焉”。他必须德足以率一国,法足以正乡邑,术足以权事宜,以达器能之境界,才算名实相符。⑹兼有三材、三材皆备之人,才够格说“文理灼焉”。他必须德足以厉风俗,法足以正天下,术足以谋庙胜,以达国体之境界,才算名实相符。
    至于其他的流业,包括:臧否、伎俩、智意、文章、儒学、口辨等,若要识鉴这些人,亦须就其名目,查核其具备之质性,以确知是否名实相符。

4、观察其经由,以辨别他是否似是而非     观察一个人的经由,以辨别他是否似是而非,这是识人的第四个方法。
    纯讦之人,揭人隐私,不能公正,他看起来似乎正直,其实是以直之讦之人揭发人之稳私。正直之人揭发别人错误而不徇私,纯讦之人揭发别人隐私毫不留情,两者同样都是揭发,不过前者就事论事,后者对人不对事,差别甚大。

    纯荡之人,放荡不拘,不能通道。他看起来似乎通达,其实态度傲慢而没有节制。通达之人,修养到家,随心所欲,安逸自然;纯荡之人,傲慢放肆,荒诞无礼,胡作非为。两者虽然同样是放纵,其实有很大的不同,前者追求内在思想的放纵,后者但求外在行为的放纵。

接下来进一步分析正直与纯讦:

⑴就事论事,温和地纠正别人的错误,即理直而气和,是有德的正直之人。
⑵既对事也对人,不但举出别人的错误,也会揭人隐私,这是偏差之人。
⑶纯粹对人不对事,专门喜欢揭发别人之隐私,这是依似的纯讦之人。

下面进一步分析通达与纯荡:

⑴放纵而能安逸,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是通达之人。
⑵放纵而有时会超过界线,这是偏差之人。⑶放纵而不知节制,荒诞不经,傲慢无礼,这是纯荡之人。

    上述的偏差与依似之人,虽然跟正直与通达之人一样,为了达到“揭发”与“放纵”的目的,可是其志同质不同,均属似是而非。

下面再列举六种常见似是而非的情况:

⑴轻易就承诺的人,看起来似乎很爽快,其实都是言行不一,不守信用的人。
⑵对什么事都认为很简单的人,看起来似乎很能干,其实真正做起来,却困难重重。⑶前进急速的人,看起来非常迅猛,其实来的快,退的也快,就像孟子所说:“其进锐者,其退速。”⑷处理事情习惯大声喝的人,看起来似乎明察秋毫,其实反而使事情更烦乱。⑸用人喜欢暗中施予小惠的人,看起来似乎给与恩惠,其实会宠坏部属终必无所成。⑹表面上对你唯唯诺诺的人,看起来似乎忠诚可靠、其实背后扯你后腿,根本就是阳奉阴违。

除了上述六种似是而非的情况,还有下面四种似非而是的情况:

⑴大权似奸而有功。譬如伊尹放太甲帝于桐宫三年,自己摄政当国,待太甲悔过向善之后,再还给政权。

⑵大智似愚而内明。真正有大智慧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平平淡淡的,毫不起眼,甚至有点愚笨的模样。

⑶博爱似虚而实厚。许多为真善美牺牲奉献的人,博爱大众,表面上看起来一无所得,其实内心十分丰厚。

⑷正言似讦而情忠。中国古代许多诤谏大臣,冒死向君王进谏,表面上似乎在揭君王隐私,其实是忠君爱国。

     有的人似是而非,有的人似非而是,必须观察其经由,才能得到正确答案。

5、观察别人对他的爱敬,以测知通达或闭塞

    本段以爱与敬的多寡消长,来研判一个人与别人之间情感的通达或闭塞,这是识人的第五个方法。

    爱生于父子,敬立于君臣,爱与敬乃人道之极至。《考经》以爱为最高的情操,《乐经》以爱为主;《孝经》以敬为道之要,《礼经》以敬为根本。假如别人对他充满了爱与敬,他将与道德同体,深获人心,物顺理通。爱与敬乃是衡量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通达或闭塞的重要指标。

    就爱与敬的多寡消长观之,爱不可以少于敬。如果对一个人敬多于爱,那么廉节者归顺之,可是众人却不跟从;如果对一个人爱多于敬,那么虽然少数廉节者不心悦,可是众人乐爱,致其死而诚服。

    敬之为道,严肃而彼此有距离,其势威严而难以持久;爱之为道,情深意浓,彼此交心,其势温煦而绵延深长。因此,爱与敬相较之下,爱比敬更重要。

6、观察其情绪上的六种反应,以辨别其困惑

    观察一个人情绪上的喜、怨、恶、悦、婟、妒等六种反应,以辨别其困惑的程度,这是识人的第六个方法。

人类情绪上的六种反应,称之为人情之六机,那就是:

⑴在达成其愿望,就会高兴——喜。
⑵在不能发挥其能力时,就会埋怨——怨。⑶夸耀自己的才能,别人就会讨厌他——恶。⑷以谦虚的态度待人,别人就会喜欢他——悦。⑸论及别人的短处,会使人生气——婟。⑹以己之长较别人之短,别人会妒恨你——妒。

下面分别进一步解释这人情之六机:

⑴在达成其愿望时,就会高兴

    每一个人都想达成其志愿,这是人情之常。因此,烈士喜欢奋力之功,善士喜欢政修之事,能士喜欢治乱之事,术士喜欢计策之谋,辨士喜欢诡辩之词,商人喜欢财货之累积,政客喜欢权势之突出。当达成其志愿,内心欣喜,就是所谓“抒其所欲则喜”。

⑵在不能发挥其能力时,就会埋怨。

    倘若不能发挥其能力时,就无法达成其志愿,无法达成志愿就会感到忧戚。因此,功力不建,烈士就会愤不能尽其材;德行不训,善士就会哀不得行其政;政乱不治,能士就会叹不得用其能;敌未能弭,术士就会思不得运其奇;货财不积,商人就会忧无所收其利;权势不高,政客就会悲不得弄其权。上述的种种情形,就是所谓“不杼其能则怨”。

⑶夸耀自己的才能,别人就会讨厌他

    人人都有好胜之心,想要站在别人的前面,因此都讨厌有人夸耀自己的才能。喜爱自夸的人,非但得不到别人的敬重,反而招来厌恶,这就是所谓“自伐历之则恶”。

⑷以谦虚的态度待人,别人就会喜欢他

    人人都有求胜之心,谦虚的态度给人在你之下的感觉,所以我们都喜欢谦虚的人。不论贤人或是愚人,都想胜过别人,因此碰到谦虚的人都会非常愉快,这就是所谓“以谦下之则悦”。

⑸论及别人的短处,会使人生气

    听到称赞会高兴,听到批评会生气,是人性的正常反应。因此,想要掩饰其短处,显现其长处,亦为人情之常。论及别人的短处,有如冒犯对方,会使人生气,这就是所谓“驳其所乏则婟”。

⑹以己之长较别人之短,别人会妒恨你

    以己之长较别人之短犯了两项错误。一则炫耀自己的长处,导致别人的厌恶;二则揭发别人的短处,导致别人的愤怒。厌恶加上愤怒就变成妒恨了,这就是所谓“以恶犯婟则妒恶生”。

    总之人情之喜、怨、恶、悦、婟、妒等六机,其问题都出在好胜心——想要站在别人的上方。君子待人接物,志在退下,当有人犯其六机时,不予计较;小人待人接物,志在陵上,当有人犯其六机时,睚眦必报。观察人情的六机,即可识别君子与小人了。

7、观察其短处,以征知其长处

    偏材之人,一至之材,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从观察一个人的短处,以征知其长处,这是识人的第七个方法。

    那么,要如何从短处以知其长处呢?下面举出四个实例:

⑴从讦以知其直

    讦是责人短处,直是正直。讦虽然是直的缺失,却也是直的象征。因为直若不含有讦,就无法成其直,所以,既然欣赏其直,就不要非议其讦。

⑵从厉以知其刚

    厉是暴烈,刚是刚强。暴烈虽然是刚强的缺失,却也是刚强的象征。因为刚强若不含有暴烈,就无法济其刚强,所以,既然欣赏其刚强,就不要非议其暴烈。

⑶从软弱而知其温和

    懦是软弱,和是温和。软弱虽然是温和的缺失,却也是温和的象征。因为温和若不含有软弱,就无法保其温和,所以,既然欣赏其温和,就不要非议其软弱。

⑷从固执而知其耿介

    拘是固执,介是耿介。固执虽然是耿介的缺失,却也是耿介的象征。因为耿介若不含有固执,就无法守其耿介,所以,既然欣赏其耿介,就不要非议其固执。

    总之,有短处的人,未必有长处;可是有长处的人,必定以其短处为长处之象征。因此,观察一个人的短处,即可研判出其长处。若参阅下表,将可看得更清楚。

    即可研判出其长处。若参阅下表,将可看得更清楚。

两者之关系

观察之方向

讦为直之失与征,直以讦成之

以讦以知其直

厉为刚之失与征,刚以厉济之

从厉以知其刚

懦为和之失与征,和以懦保之

从懦以知其和

拘为介之失与征,介以拘守之

从拘以知其介

    清康熙年间的王之铁,曾提出“取恕法”,其内容与本段之主张有异曲同功之妙,特摘录于下,以供参考。
取恕法:
         ①、取人之直,恕其憨。(直是老实,憨是痴呆)
         ②、取人之朴,恕其愚。(朴是朴拙,愚是愚蠢)
         ③、取人之介,恕其隘,(介是耿介,隘是狭隘)
         ④、取人之敏,恕其疏。(敏是聪敏,疏是疏狂)
         ⑤、取人之辩,恕其肆。(辩是辩给,肆是放肆)
         ⑥、取人之信,恕其拘。(信是诚实,拘是拘泥)

8、观察其聪明的程度,以知能通达成事
             从观察一个人聪明的程度,以知能通达成事,这是识人的第八个方法。    聪明乃成智,成智乃成德,由此可见聪明之重要。刘邵在自序中劈头就说:“夫圣贤之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于知人。”聪明对知人之重要,就像天亮时等待阳光,夜晚时等待火独,愈聪明的人,看得愈远,见得愈深。        下面介绍聪明的五个层次:
⑴学——守业勤学⑵材——材艺精巧⑶理——理义辨给⑷智——智能经事⑸道——道思玄远
    学不及材,材不及理,理不及智,智不及道。学、材、理、智均未达聪明之地步,只有及“道”之境界,凡事能回转反复变通,才算得上聪明。    聪明为众德之主,仁、义、理均待明而行,因此,以明将仁,则怀之;以明将义,则胜之;以明将理,则通之。    倘若无聪明,则仁、义、理均达不成,会产生下列四种弊病:
⑴有名无实,虚有名声,这是浮夸不实。⑵诡辩取胜而理不正,使人口服心不服,流于烦乱。⑶好法而思维不够深入,容易流于苛刻。⑷好术而谋略不够周全,容易流于诈术。
   因此,就“学”而言,明者为师;就“力”而言,智者为雄,往往需要聪明。刘邵在第一章开宗明义说:“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谈,再后求其聪明。”      本段点出聪明的重要,就是动而为天下法、言而为万世范的圣人,也是以“聪明”为极名。 三、识人的七种谬误     本段直接指出识人常犯的七种种谬误:
①察誉有偏颇之谬②接物有爱恶之惑③度心有小大之误④品质有早晚之疑⑤变类有同体之嫌⑥论材有申压之诡⑦观奇有二尤之失
    上述七种谬误,与前面讲的八观一样,言简意赅,其各别的涵意,将在下列七段之中,有详细的解说。
1、被传闻的声誉所误导     识人,容易被传闻的声誉所误导,产生与事实不符的偏差,这是识人常见的第一个谬误,也就是所谓“察誉有偏颇之谬”。             通常我们相认识一个陌生人,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四处打听。此种打听得来的情报,只能参考,不能够百分百采信,因为大家说他好,他不一定真好,可能是他善于交际、性格圆滑的结果;大家说他坏,他不一定真坏,可能此人特立独行,守正不阿,只是人缘较差罢了。所以说“众人皆誉,或众附阿党;众人皆毁,或独立不群,未可为正也”。     人的耳朵是相当软的,当有人说他好,我们就认定他是好人,当有人说他坏,我们就认定他是坏人,就如刘昺所注:“信人毁誉,故向之所是,化而为非。”     更妙的是,当我们听到有人称赞或批评某人,表面上自己觉得丝毫不受影响,其实内心已经逐渐受其左右,这就是所谓“虽无所嫌,意若不疑”。     一方面受传闻影响,另一方面加上自己主观的爱憎,识人势必产生偏差。为了避免以耳败目,就得在“察”与“试”两方面多下功夫。     “察”是查证,当我们听到若干情报之后,必须去查证,以确定其真假。     孔子说:“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     他又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观其行就是查证的功夫)     孟子也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     孔子与孟子的话都在告诉我们传闻不可信,必须经过查证之后,才能相信。     “试”就是测试、试用。     孔子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圣人对众人所赞誉的人,必有所试,以避免看走了眼,所举非人。     目前各机构在用人时,普遍采行试用制度。试用是识人的好方法,任何人在做事时,其能力、品德、态度都将一一显露而无法掩饰。因此,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丢一件事给他做,试用看看。 2、被主观的好恶所迷惑     不论贤人或愚人,喜爱善良的人,讨厌邪恶的人,乃人情之常,可是由于人性好恶的作崇,往往发生善待邪恶的人,疏远善良的人的反常现象,这就是所谓“接物有爱恶之惑”。
⑴为什么会善待邪恶的人呢?
    邪恶的人纵使有百恶,必有一善,只要这一善刚好与我们的长处相通,对了脾胃,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忘掉他的百恶,而对恶人产生好感而情通意亲。
⑵为什么会疏远善良的人呢?
    善良之人纵使有百善,必有一短。只人这一短处刚好与我们的长处相违,倒了味口,我们就会不知不觉忘掉他的百善,甚至拿其长处鄙视我们的短处,于是就对善人产生反感而疏远他。    人类的心理相当微妙,内心的理智与感情永远处在斗争的状态。虽然我们明知“理智”是对的,而“感情”是错的,可是我们仍然纵容“感情”泛滥,故意让“感情“去犯错,造成了识人的谬误。 3、衡量心志有大小之谬误     我们观察一个人的志向与修养时,经常会产生以大为小,或以小为大的偏差,这就是本段所要讨论的“度心有小大之误”。一个人要成大事,必须具备下列四要件:
⑴智谋要精微。智谋精微的话,才能神机妙算。⑵德行要厚重。德行厚重的话,才能受人尊崇。⑶志向要远大。志向远大的话,才能担当重任。⑷修养要谦虚内敛。谦虚内敛的人,才能避开灾祸。
    识人,从“志”与“心”的大小去观察,可区分为下列四种人:
⑴志向远大而谦虚内敛者,圣贤之人。(心小志大)⑵志向远大而锋芒毕露者,豪杰之人。(心大志大)⑶志向微小而桀骜不驯者,傲荡之人。(心大志小)⑷志向微小而唯唯诺诺者,拘懦之人(心小志小)
    我们看见刘邦烧绝栈道,就说他不能定天下,这是由于他的心小而作出的错误判断;看见项羽号称强楚,就说他足以匡诸侯,这是叹服于他的壮志而导致判断失误。这都是度心常误于大小,所造成的偏差。    用沉潜内敛之心来培养远大的志向,这是本段给我们最好的启示。 4、成功有早晚之差别     一个人成功的早晚,与其智慧的圆熟有密切的关系,有的人早智而速成,有的人晚智而晚成,假如我们以早成而疑其晚智(认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或以晚成而疑其早智(认为长大之后有成就者,小时必定平平),都会产生识人的谬误,也就是所谓“品质有早晚之疑”。    每个人因材质不同,就成功的早晚而论,可分为下列四种类型:
⑴早智而速成者:这种人从小就聪明绝顶,年纪轻轻就头角峥嵘,可惜常因年小得志而骄傲自满,故成就有限。 ⑵晚智而晚成者:这种人小时候平平凡凡,智慧成长缓慢,一直到了中年才显露才华,但因沉稳内敛而成就非凡。 ⑶智而终无所成者:这种人从小到老,庸庸碌碌,一生困顿,毫无成就可言。 ⑷少有令材、遂为隽器者:这种人跟早智者一样,从小聪明过人,幼而通理,但在严师调教之下,不敢自大自满,懂得谦虚收敛,精益求精,因此才智出众,一生平顺通达,功成名就。
    对早智者而言,以小可以看大。换言之,从年少时的若干举动,可看出年长之后的表现。譬如:
⑴年幼时常接触文辞者,长大后文章必定写得好。⑵年幼时言语便捷者,长大后必定擅长辩论。⑶年幼时慈悲体恤者,长大后必定伶悯贫病之人。⑷年幼时慷慨给予者,长大后必定乐善好施。⑸年幼时胆小畏惧者,长大后必定小心谨慎。⑹年幼时一文不取者,长大后必定廉洁清正。
    上述六点可当做识人之参考。从以上的分析可知,人不贵在早智,而贵在晚成。还有,早智易识,而晚成难知,这也是识人容易发生早晚之疑的缘故所在。 5、质性相同仍有矛盾     偏材之人只赏识跟他们材质一样的同类之人,然而同类之人并非就相安无事,他们彼此仍有矛盾存在。当彼此实力悬殊时,会互相依赖,共存共荣;当彼此实力相当时,则视同水火,斗争不已。这跟我们认为同类之人会和平相处,有很大的出入,此种情况就是所谓“变类有同类之嫌”。

    由于自私心理作崇,人类对于有利于自己的人与事,都会赞成;对于有害于自己的人与事,都会反对。从有利于己与有害于己的观点去分析,人际交往大约可分为下列三个类型:

⑴跟自己利害一致的同类之人,赞成而赞美之。

⑵跟自己利害相反的异类之人,反对而攻击之。

⑶跟自己无利害关系的杂体之人,既不赞成也不反对,根本不予理会。

    同类之人利害一致,理论上应该能够和平相处,可是一方面因私心之故,相誉常失其实;另一方面因好胜之故,相争常不能忍让。于是会发生下列的状况:
⑴正直之人,性情愤激,见人正直,内心喜好而激赏,可是却不能忍受别人的批评。⑵忠贞之人,真情流露,见人尽忠,内心喜好而激赏,可是却不能接纳别人的忠告。⑶好名之人,看见别人进步超前,内心喜好而激赏,可是那人若超越自己,则会忿而不服。
    因此,同类之人彼此实力悬殊时,会相互援助扶持,依赖共存:当彼此实力相当时,妒彼胜己,会互相竞争而彼此妒害。这就是同类之间的变化。    当人直过于己直,则非毁之心生,这时助直反而成为毁直;当人明过于己明,则妨害之心动,这时与明反而成为毁明,自私的可怕,由此可见。 6、论材必须考虑客观情势     笔者曾说:“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可是努力也不一定会成功。”为什么努力不一定会成功呢?因为要成功,除了努力与聪明才智之外,还有环境、机运等客观的因素,因此识人若单以成功来论英雄,那就陷入本段所要谈的谬误——“申压之诡”之中了。     上材之人不受情势好坏的影响,在显达时能够勤谨谦虚,在穷困时能够怡然自得。然而,一般人深受情势的影响,随势浮沉。     当处在伸展的富贵之境时,有财又有势,借着财与势,可恣意周济,建立关系,乃至无善而行成,无智而名立;当处在受屈的贫贱之境时,无财可施与,无势可援助,既不能体恤亲人,也不能接济友人,乃至无怨尤而生毁谤,无罪恶而见废弃。     总之,对大多数的中下之材而言,情势比人强,处于顺境,有人照顾提拔时,容易扬名立万;处于逆境,非但无人照顾,反而有人打击时,再努力也是枉然。     客观的环境既然影响一个人如此之大,因此我们观人察质,仅以成败来论的话,谓发达者为材能,而贫贱者为愚短,这就不正确,必须从质性、情势、机运等主客观因素去衡量评估,才算公允。     还有,上材之人进退有节,处富贵则劳而不夸,处贫贱则淡然处之。不材之人进退无节,处富贵则得意忘形,处贫贱则为非作歹。  7、奇特之人难以鉴识     一般而论,识人都是由外在而知内心,亦即从外在的声音、形貌、举动等来研判内在的质性与情欲。可是这一套原则用在尤妙与尤虚两种特殊的人身上,就不管用了,这就是本段所要探讨的“观奇有二尤之失”。     二尤之人,与常人大不相同。从外表根本看不出内在的质性。尤妙之人,有真才实学,大智若愚,外表看起来平平常常,毫不出色;尤虚之人,一表人材,能言善道,可是一肚子草包,标准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通常我们观察尤妙之人,会因其形貌丑恶,而疑其浅陋;也会因其率直表露,而疑其厚实。因此而造成遗漏贤才,恨不早早提拔;或是一意孤行,误用蠢才,悔不听信忠言的结果。     至于观察尤虚之人,会因其形貌美丽,而信其巨伟;也会因其巧言令色,而信其真实。因而造成不能预先识别,乃选择错误;或是因一己之成见,乃误用人才。     总之,若智有不及,征质不明,不能识奇,那么不论早拔(破格用人)或顺次(按部就班)都得不到人材。良马奔驰后,众人才醒悟看走了眼;韩信立下战功,威名乃大震,尤妙之人实在不是平常人所能了解的。     世上只有伯乐才能识千里马,也只有英雄才能识英雄,就如同体弱而智高的张良,色平而神勇的荆轲,他们都是难得的尤妙之人,只有刘邦才能看出张良为众智之隽,也只有燕太子丹才能看出荆轲为众勇之杰。     张良与荆轲乃隽杰之士,为众人之尤。超过他们的人,就成为众尤之尤的对贤。圣贤之人,其尤弥出,其道弥远,若不是天下之杰出的人,谁能做到这一点呢?     识人的层次,因聪明才智的高低而有深浅之分。一般大众只能了智谋胜过自己的普通人才,而普通人才只能了解优秀的人才,而优秀的人才才能识尤妙之人,而尤妙之人才能识贤之人。一般大众对胜己的人     圣人之堂奥←圣人之教←出尤之良←第目之度←辈士之数←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