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难民·妓女:旧上海的各色白俄(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2:54:09

文章

 

贵族·难民·妓女:旧上海的各色白俄(组图)

 

 


设施豪华的理发店

  穿梭时空

  上海的仁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时,也给中国“送”来了俄国难民(即“白俄”)。尽管沙皇俄国曾对中国不义,尽管“白俄”并不是中国所急需的,尽管“白俄”的迁徙也颇费周折,但“白俄”最终在中国得到了收留居停。有案可稽,当初中国当局收容这些“难民”,并没有什么政治交易驱使,只是出于人道。

  难民或者说流民,是通过武装斗争实现政权更迭所产生的社会现象之一。这种情况,在英法等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时出现过,在我国明清易代之际也很普遍。应当说,在流亡者的行列中,除了那些不肯与执政府合作以及既得利益受到损害者,大部分人只是出于恐惧和不解,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找到自己的归宿和生活支点。因此,对这些人实施人道救援而不是落井下石,是可以被接受的。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也体现了救助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性品格。

 


举行拳击赛

  外来者要融入当地人的现实生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反过来说,当地人要容忍和理解,甚至与外来者和睦相处,成为互补、互利的伙伴关系,则更为困难。所幸的是,在这方面,上海人做得相当不错。上海人海纳百川的气度和胸怀,使得他们没有刻意挤压俄罗斯人的生存空间,“白俄”也没有受到上海人的歧视。从本版展现的那些照片当中可以看出,在沪俄国人享受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另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据是,上海的淮海路,曾经是赫赫有名的“罗宋大马路”;上海的新乐路、惠民路、复兴路、霍山路、衡山路等都建有俄国人的教堂!这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都难能可贵。它说明,中华民族是个讲究礼仪、爱好和平、富有同情、宽容大度的民族。正因如此,俄罗斯文化才会在上海得到有效传播,转而对海派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无论从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还是从“白俄”在沪的一段短暂生活史来看,中国人的仁义品性值得尊重,而那种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只是臆想的结果。

 


俄侨的婚礼

  过眼烟云

  “俄罗斯人在上海”

  受国家派遣,我于2004年赴圣彼得堡列宾美院学习、交流。行前,与几位朋友们喝茶聊天,大家觉得现在俄罗斯国内的安全形势严峻,袭击中国学生事件时有发生。为了让俄罗斯朋友了解中国,了解上海,以期善待中国学生,我十分乐意在学术交流之余,做一点有益于两国人民的事情。于是,与几位朋友一起来到上海图书馆的藏书楼找资料。巧的是,我们不但顺利地找到了一本有关的历史图册,而且这本图册的名字就叫《俄罗斯人在上海》。图册收存了数百张图片,不但真实地记录了上世纪20年代俄罗斯难民进入上海的全过程,而且还记录了他们在上海生存与发展的方方面面。这些图片大都是我们从未见过的。派遣期满之时,2005年9月22日与23日,在圣彼得堡中国中心支持下,我举办了一个《俄罗斯人在上海》的图片展。

  展出的71幅珍贵的历史图片,是我从数百张照片中精心挑选的,基本上能够反映白俄在沪的生活状况。图片展在圣彼得堡市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俄侨的葬礼。左立、留仁丹胡的男子为图片集编者日甘诺夫

  上世纪20年代,一批又一批难民从海参崴、哈尔滨等地涌向上海谋求生计。据记载,当时满载着包括大量妇女、儿童在内的难民的舰船来到上海。沿途,他们无法进入日本与朝鲜的港口,最后还是上海接纳了他们。

  海纳百川的上海,为俄罗斯人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后来,一个名叫日甘诺夫的俄国人,在上海用了5年时间,于1936年编辑、出版了《俄罗斯人在上海》这本图册。

  俄国难民在上海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社区。在这个社区中,他们保持着自己的宗教生活与其他生活习俗,他们在上海最热闹的地段开店设厂,从事商业、文体、教育等各项活动。当时的淮海路、雁荡路一带被称为“东方的圣彼得堡”。

  同时,俄罗斯人也把自己的戏剧、芭蕾、音乐以及饮食文化介绍给上海人民,丰富了上海人的精神与物质生活。

 


逃往上海途中的俄国难民

  从这些图片中可以看到,俄罗斯人在上海开设的皮草店、皮鞋店、服装店、理发店、音响店、面包店,以及净水厂与饮料厂,这说明了当时俄侨生活的质量与水准。他们在上海建造了多座教堂、医院、学校。照片中还有俄侨在上海举办婚礼与葬礼的场面。他们举办交响乐、芭蕾以及各类戏剧的演出,在市区举行足球、拳击、摔跤、长跑比赛和杂技表演,在郊区他们尽情戏水、游玩、打猎、跑马。图片展里还有大批儿童的照片,每个孩子全都在上海出生,每张照片下面都清楚地标明了他们的姓名与出生年月。

  苏联卫国战争爆发之后,一些旅居上海的俄罗斯人受到祖国召唤,陆续回国。

  圣彼得堡对外友好协会主席叶利谢也娃·娜达利亚看了图片展后十分感动地说:“这些图片讲述了俄罗斯人在

  上海的生活。从照片上来看,他们生活得很幸福,很富足。他们在上海开设工厂、生活和学习,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兴建中的新乐路东正教堂

  耳闻目睹

  回忆上海白俄的点点滴滴

  1843年上海开埠成为通商口岸,17后,俄国在沪设立领事馆,管理该国少数茶叶商人。“十月革命”后,大量“白俄”——旧军人、官员、贵族、地主、商人等逃亡外。上层人士去美国,稍次者赴法、意等洲国家,再次的来上海,条件最差的留在国东北哈尔滨等地。

  据统计,从1920年至1936年,每年有“白俄”2000人流入上海,累计当有二万人。那时,上海市区(英、法租界和华界居民共约300万人,包括外侨约10万人“白俄”约占三成。他们有不少人住在法界。“白俄”有自己的社团组织和俄侨委会。苏联领事馆不理“白俄”侨民之事。

 


在上海出生的俄国孩子

  先君杨杏佛赴广州任中山先生秘后,我家于1925年迁来上海,长期住在租界的环龙路(今南昌路)和霞飞路(今海中路)。我上小学、初中和大学均在这地区,所以与“白俄”子弟有所接触和了解我的震旦同学戴雷沃夫的父亲以开设照馆为业,他的父执则在霞飞路(今淮海路)经营乔奇人像摄影室。有些手艺人则用汽车间制造克华水(廉价的大瓶汽水伏特加(一种劣性俄国酒)、酸黄瓜、鱼子等出售给餐馆营利。

  一些有点技术和文化的“白俄”会在共租界工部局、法租界公董局、英商自来公司(今煤气公司)、美商电话公司、法商电公司、电车公司等当上白领或技师。另些年富力强的“白俄”则在英、法租界巡房当警官,或为富商做保镖和司机。“白俄女子则在咖啡馆做招待或任惠罗、福利百货公司的店员、收银员等。等而下之的有在酒吧做吧女、舞女等,1945年后,且以美军士兵为服务对象的吉普女郎。

 


在郊外戏水的俄国青年

  当人们深夜三三两两在商店林立、窗通明的马路上散步时,看到的身佩打更往返巡行中老年更夫,还有不请而入写楼向白领们出示毛料的推销员,以及肩砂轮磨刀机走街串巷的磨刀人等,凡此都是寄寓上海的“白俄”侨民。这些身处国他乡的“白俄”与“二战”中投奔上海的太人,尽管身处逆境,却从不屈服于命运始终保持着乐观进取的精神。这些也在形中鼓励了“孤岛”华人抗日反暴的斗志。

  1950年的一天,已在上海电话公任职多年的震旦同学戴雷沃夫忽来向辞行。他说已向此间IRO(国际难民组织办理身份证明作去巴西签证之用,并告我外商企业已在裁员准备撤离上海了。他“白俄”和外侨也将络绎告别上海。

 


停泊在吴淞港的俄国难民船

  相关链接

  关于白俄

  “白俄”不是白俄罗斯的简称,而是专指上世纪20年代流亡到中国的俄罗斯难民。

  俄国“十月革命”后曾有过几年内战,到1922年10月,红军已取得全面胜利。俄国资产阶级滨海地区临时政府最后一任首脑季捷里赫斯将军下令,所属军队向中朝边境附近撤退,并宣布让所有自愿离境者随同出国。

  在流亡者中,首批是博罗金将军率领的第一团和莫尔恰诺夫将军的第三团,夹杂着没钱的平民逃到了中国境内的珲春附近,总共约有7000人。其后,跟随而至的“白俄”辗转到哈尔滨和东北各地,人数多达20万。

  比较有钱的2000多名“白俄”则跟随斯塔尔克海军少将,坐船从海路逃亡日本及中国上海。后来,从彼得格勒、莫斯科、波罗的海沿岸逃亡到滨海地区的难民加入。

  抗战胜利后,由于苏联对“白俄”政策的改变,在华“白俄”陆续回国。  来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