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五脏生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17:30
血与五脏的关系
中医认为,血液与人体五脏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具体表现在血的生成、运行、贮藏、统摄等各个方面。
(1)血与心

血液具有营养作用,脉是血行的隧道,心脏则是血行的动力。心脏和血脉相互联系,互相贯通,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血液的正常运行。血液循着脉管运行不息,从而将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不断地输送到全身,以供给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虽然血液循环是心与血脉共同的活动,但心脏是起主导的、主要的作用。《内经》云:“心主身之血脉”,“诸血者皆属于心”。
血液是营养机体的主要物质,营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体包括心脏功能的活动。中医认为,心脏与血脉功能状况可以通过面部色泽来表现,所以临床上医生可以从病人面部的色泽来判断心脏和血脉的情况。《内经》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正常时,心脉充盛,则面色红润光泽。如果心与血脉虚弱,则面色苍白无华;心气衰竭,则血行无以推动,必致气血瘀滞,面色灰黯或青紫;血虚,则心血不足,心脉空虚,而见面无血色,白光白无华,脉数或结代,怔忡惊悸。可见,心、血、脉三者,在生理上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在病理上则又是互相影响的,其中任何一方出现异常,就可发生有关疾病。
(2)血与肺
血与肺关系也颇为密切。由中焦脾胃吸收转化而成的精微物质,需“上注于肺脉乃化为血”,说明肺脏亦参与血的生成。
中医有“肺朝百脉”之说,意思是说人体所有血脉都会集于肺脏,血液在流经肺脏时,将其中残存的废物通过肺的呼吸而排出体外,又通过肺的作用将新鲜空气吸入体内,汇入血中。可见,肺的吐故纳新作用保持着血液的清新,新鲜的血液在宗气的推动下,再循行于血脉,温养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血液是在“宗气”的推动下循着血脉循环不息的。宗气,是水谷精气与吸收自然界的新鲜空气相结合而成,聚集于胸中。宗气是心气与肺气的共同作用。宗气充足,则能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血循正常,脉搏和顺;宗气不足,则血行无力,脉搏微弱,甚至出现气滞血瘀。
(3)血与肝
中医认为,肝藏血。唐代王冰解释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何者?肝主血海故也。”意思是说,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当人体在劳作或情绪激动时,机体各部的需血量增加,循环血量也须相应增加,这时肝脏就把贮藏的血液排出来,以供机体活动的需要;当人在休息或情绪安定时,全身活动量减少,机体所需血量亦减少,部分血液便贮存于肝脏。
如果肝脏有病,藏血的功能失常,既影响人体的正常活动,亦可出现血液方面的病变。若肝血不足(肝血虚),不能滋养于目,则两目昏花、干涩、夜盲;不能濡养于筋,则筋肉拘急,屈伸不利;不能充盈血海,则妇女月经量少,甚至闭经;若是肝失疏泄而肝气逆乱,则藏血不固,易引起出血病变,如吐血、呕血、衄血,妇女月经过多或崩漏等。
肝主疏泄,又主藏血。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当肝脏疏泄功能正常时,则气机条达舒畅,血随气行亦通畅无阻。若疏泄不及,肝郁气滞,可导致血瘀,出现胸胁刺痛等证。若疏泄太过,气机逆乱,则藏血不固而引起出血病变。
五脏功能之肝(胆)----木
(一)肝的主要功能:
(1)肝有代谢功能:一般来说,肝脏有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激素等五大代谢功能。
(2)肝有生物转化功能,肝脏可以把外界进入人体的各种异物、毒物等腐败物质,在肝细胞内进行代谢转化。肝脏受损,这种作用就会下降。
(3)肝藏血,为罢极之本:肝有贮藏,调节全身血量的作用。当人活动时,肝脏排出储藏的血液,供机体活动需要。当人体休息和睡眠时,机体血液要减量,多余的血液贮存于肝脏。肝有血库之称。肝有罢极之本,是说肝有抗疲劳作用,肝功能正常时能把贮存的血输送到全身各部位以供大脑及肢体活动需要。
(4)肝藏魂、主谋略。人的精神与思维活动与肝脏密切相关,肝有发挥智谋、考虑对策、抵抗病邪的功能,反之,即为肝受损害。
(5)肝开窍于目,在体为筋,其华在爪
肝的精气通于目,肝的经络上联于目,两目的视力要依*肝血的濡养。若肝功能受损,肝阴不足,则两目干涩,肝血不足,则视物不明或夜肓证,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或目赤生翳,肝阳上亢,则头晕目眩,肝风内动则目斜视上吊。
在体为筋是说筋的营养来源于肝脏。若肝血不足,则肢体麻木,屈伸不利,若热伤筋耗血,可见四肢抽搐,牙关紧闭,角弓反张。若肝经温热下注可见阴部温疹,男子阳萎,睾丸肿痛,若女子可见带下色黄、腥、臭,寒滞肝脉可见阴囊冷缩或睾丸坠痛。肝气郁结可出现疝气。
其华在爪是说指甲为筋膜的外侯,若肝血充足,则筋膜健壮,爪甲坚韧,透红光泽,反之则爪甲薄软,色枯无泽。
(6)肝主消化 一方面可以调畅气机,协助脾胃消食运化,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胆汗的分泌。肝失疏泄就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出现消化功能紊乱,临床可见嗳气呕恶,腹胀泄泻等肝克脾的症状。
气运血运行,若肝失疏泄则会出现肝气郁滞、胸胁刺痛,月经不调、妇女闭经等。瘀血阴滞,还可影响三焦水道的通利,出现水肿、腹水。
(7)肝与胆相表里,肝为五脏之一主里,胆为六腑之一主表。一是说肝胆相连,表里相通,经脉互相络属。一是说同司相火,肝胆相济。在治疗上,泻胆火的药多可以平肝,平肝的药多可以泻胆火。
(二)相关症状:
口于、口苦、两胁胀痛,头晕头痛,面红耳赤,急燥易怒,失眠多梦、耳鸣、胁痛目涩、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颧红盗汗,月经不调,梦遗早泄、恶心呕吐,纳差,手足抽筋,肝区沉痛,全身乏力,脸色发青或呈黎黑色,肝脾肿大,舌质绛。
(三)反射部位
1、鼻梁中段为肝区;2、鼻梁的两侧斜坡处为胆区
(四)颜面望诊
1、以上两处长痦子为肝功能先天不足,易生病;如长痘痘,为近期肝功能受损;如长斑,说明已有病变。
2、肝属木在色为青。两眼发黄时、小便黄、肝区痛、厌油恶心、纳呆乃为黄疸。黄色鲜明如桔子属阳黄,为湿热熏蒸之故,黄而晦暗如熏者属“阴黄”为寒湿郁阻,若颜面青而晦暗,呈黎黑色乃肝肾枯竭、肝硬化、肝腹水。
(五)发病原因
1、情绪所致,怒伤肝,郁怒过甚,思虑过度伤脾,肝克脾,过甚反之,脾侮肝。
2、饮食失节,调摄不当,暴饮暴食,过量饮酒,食物不均衡,营养不良,过食肥甘味厚,酸性食物伤肝。
3、六淫致病,风、湿、燥、火、气候所致
4、滥用药物,抗生素、抗风湿药、抗精神病、癜痫药等
5、过度的劳累和房室失节
6、遗传基因
7、传染因素
(六)与其他器官相生相克的关系
A 相生 肝藏血、肾藏精、精与血是相互资生的。肾精充足,肝血即充盈,使血化为精。故肝病在治疗上当肝肾同治。
B、相克 肝(木)与肺(金)是相克关系。肝与肺协调时,则人体气机能正常升降运行。若肝气郁滞化火而伤肺,就会出现胸胁疼痛而咳血。这叫肝火犯肺,相反若肺失降,则肝失疏泄、肺克肝,也会两胁胀痛,头晕头痛。
(七)标本兼治调整规律:
1、肝病患者大部分都有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等现象,按五行理论而言,是因为肝克脾胃所致,因此,首先要调整胃肠功能,抵抗肝脏疾病对脾胃的伤害。北京紫燊公司生产的胃肠型营养素效果明显。
2、其次考虑的是按相生滋养和相克调整的道理,用紫燊公司生产的亚健康型来调整肾与肺的功能。由于亚健康中的有效成份西洋参及灵芝孢子粉均对肺、肝、肾有滋养调节作用,故能产生良性反应。
3、并可选用紫燊公司的蜂胶产品,利用该产品来提高肝功能,调整免疫,有抗病毒,抗炎,抗病菌的作用,保护肝脏的健康。
4、脂肪肝的患者,请选用紫燊公司的血脂型来排出肝脏的脂肪。
5、肝硬化腹水时,可用紫燊公司的前列腺型补肾、利尿,胃肠型、老年型加强肺肾功能。腹水下去后改用孕哺型及亚健康型营养素。
(八)影响肝病预后的原因:
1、过度劳累,饮酒,服用对肝脏有害的药物,手术创伤及营养不良,均不利于恢复。
2、免疫力低下
3、生活不规律,过度紧张。
(九)肝炎病人应注意事项
目前,并无特殊疗法,休息和营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1、饮食原则是高热量、高蛋白和低脂肪
2、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
3、经常配合服用木耳、灵芝、西洋参等成分组成的亚健康型和蜂胶产品。
4、不要忧虑、紧张、避免生气急燥。
5、合理安排饮食,戒烟戒酒,少吃化学合成药物,避免西药对肝脏的损害
6、脂肪肝的人不要以单纯的减肥作为唯一的治疗方法。
(4)血与脾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能纳谷受气,取水谷之精微化生为血液。血的生成与脾脏的关系最为密切。
脾脏不但与血生成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脾能统血。所谓统血,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而不溢出脉外的功能。我国早期的医学著作《难经》指出:“脾裹血,温五脏”,裹的意思就是统摄。而脾的统血功能,全赖脾气的作用。清代沈目南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后来唐容川也说:“经云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人身之生,总是以气统血”。可见,血液的运行,除依赖于心脏的推动、肝脏的调节之外,还必须有脾脏的统摄。明代武之望《济阴纲目》说:“血生于脾,故曰脾统血。”说明脾脏的统摄作用,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有密切关系。
脾气虚弱,失去统摄血液的功能,造成血液溢出脉外而引起各种出血。清代多位医学家著书立说,对这一问题皆有论说。尤在泾说:“脾统血,脾虚则不能摄血;脾化血,脾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夏鼎说:“营血者,水谷之精气也。脾胃有伤,营卫虚弱,故血失常道而妄行 ”。张志聪说:“有因腹满而便血、吐血者,此因脾伤不能统摄其血也”。临床上,可见到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因脾虚不能统血而引起出血证。对于这类出血证的治疗,清代李用粹认为:“故血证有脾虚者,当补脾以统其血”,即采用健脾益气摄血法。
(5)血与肾
中医认为,肾藏精,精生髓,髓化血。同时,肾中命门为原气之所系,十二经之根,生化之源,也是温煦、促进血液生化的原动力之所在。可见,肾是形成血液的主要脏器之一,故中医有“生血根本在于肾”的说法。而血之精华又可化为肾精。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说:“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清代唐容川说:“肾藏精,然精虽以肾为主,而合心血之所化”。意思是说,精血同源,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此,治疗上常精血并补。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用健脾补肾法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生血效果。同样,肾精亏虚者在用补肾药的同时,亦给以补气血之品,有助生精补髓。
中医,耳与肾、心、肝、胆、脾、肺的关系为密切

肾脏失调可致耳病,若肾亏虚或髓海不足,甚虚火上扰则听觉失陪、耳鸣、耳聋、眩晕等症,肾虚则骨弱,易受邪毒侵为闰,脓耳之症,可见肾虚而耳骨破坏,耳聋加重。
风为之疏散,热为之清利,虚为之调养,邪气屏退,然后通气安肾,补肾阴,半肾阳,滋阴降火,温阳利水。
风则肾脉虚,热则肾脉数,虚则肾脉湿,气郁肾脉必沉滞,此为久病之脉,暴病则必浮洪,若两尺相同,则阴火上冲矣。
耳与心:心脏失调,可至耳病,心虚血耗,耳失所养,心至耳聋,耳鸣,血气不足,风邪乘虚而入,随脉入耳,气与之捕,故为耳鸣,心气不平,上逆于耳,亦至耳聋、耳鸣、耳痛、耳内生疮。
耳病心者,多属虚实夹杂之症,以滋补心血,滋阴降火,清心降火,活血通络开窍。
耳与肝,肝脏失调可至耳病,肝虚,精血不足,耳失所养,或肝阴不足,肝阳上扰清窍,则耳的功能失调,产生耳鸣、耳聋、耳眩晕,肝气实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肝经郁火, 豆底耳、耳内生疮也,耳病肝者,清肝泻火,疏肝解郁,滋补肝肾,平肝潜阴,行气活血等。
耳与胆:胆经失调可至耳病,耳病外症,多属肝胆,胆经热盛,经气痞塞或劂逆,或少阳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则暴聋,其脉循胁于耳,故胸痛而耳聋,厚味动胃火,左右俱聋,忿怒动胆火,则左耳聋,色欲动肝火,则右耳聋,多属于少阳。
耳与脾:脾气血不足,清阳不开,耳窍失养而功能失司或易为邪毒的犯,至生耳病,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则清开浊降,耳得孺养面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脾气受损,运化失调,聚湿生痰,浊阴不降,上干于耳或痰与火结,壅闭开窍,如耳胀,脓耳,眩晕等,脾经郁结者,以及产妇,中宫大虚,不能堵塞肝气肾气以至虚火上冲而发耳鸣等,补脾益气,健脾渗湿,利胃脾经湿热,燥湿化痰。
耳与肺:肺的病变可至耳病,如皮毛受邪,循肺犯耳,炎署流行,金肺受邪,循肺犯耳,嗌燥耳聋,若肺气虚,耳失所养,则耳聋失聪 ,肺病者,则虚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故肺系外感与肺虚失养,是肺病及耳的二个方面,耳病治肺,宣肺祛邪,补益肺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