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的前世今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3:29:50
近几日在十年前进修心脏介入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参加了“人工心脏起搏基础及进展培训班”,亲自聆听了我国心脏起搏和电生理界大师级人物郭继鸿教授及其弟子们的教诲,感触颇深。对心脏起搏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人工心脏起搏器问世前,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发病第一年的死亡率接近50%,而心脏起搏技术临床应用以后,已拯救了数以百万计的频于死亡的缓慢心律失常病人的生命,使这些病人的寿命不受这种严重心律失常的影响。当今,心脏起搏器技术已成为缓慢心律失常根治性治疗技术,并且逐渐扩大应用于快速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等心脏疾病的治疗。人工心脏起搏器已成为众多患者赖以生存的高科技设备,这是几百年来十多代科学家智慧与不懈探索的结晶。
1958年10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由Rune Elmqvist博士设计、Ake Senning医生主刀,世界上第一例全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了40岁的Arne Larsson体内,该病人到80多岁时死于癌症。
那时的起搏器相对现在还很简单,为固定频率型。1964年第二代按需型心脏起搏器问世,1974年后进入了生理性起搏年代,即能根据人的生理需要进行频率适应性起搏。1995年,首例起搏阈值自动夺获型起搏器问世,这一技术开创了起搏器自动化的新时代。
至今,心脏起搏技术还在迅猛发展,每年都有很多新功能、新技术的起搏器问世,从而使患者更加受益。
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呢?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最有效办法,在我国已广泛应用。此外,起搏技术还应用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和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治疗。
下列情况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
①  完全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临床症状;
②  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或三束支阻滞,伴有临床症状;
③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间歇发生心室率<40次/分,或有长达3秒以上的R—R间期,伴有临床症状。
起搏方式:
①  单腔的AAI及VVI起搏是最基本的起搏方式,其优点为简单、方便、可靠,但因其为房室非同步起搏,可产生起搏器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②  双心腔DDD起搏是较理想的生理性起搏方式。
③  频率适应性起搏方式DDDR,可在运动时增加起搏频率。
对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的治疗,则采
用一种叫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的特殊起搏器植入人体,以备心律失常发作时自动除颤。
心力衰竭的治疗近几年有了长足发展,其中心肌再同步化(CRT)治疗已经和ACEI/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措施并成为心力衰竭的首选治疗,如果选择好适应症则疗效确切。
此外,在心房颤动及肥厚性梗阻性心脏病的治疗中,心脏起搏器也占有一席之地。
总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心脏起搏器已经从单纯的固定频率起搏发到具有适应生理需要并能治疗多种心脏疾患的新的产品。
作者所在医院自1993年开始从事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工作,至今已近二十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受到广大患者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