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库-阅读文章-金匮玉函要略辑义(3)-天津盲人按摩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37:50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3)
作者:
异义。而谓唯其为顽痹耶。诸注无明解者何。又案金鉴以下条越婢加术汤主之六字。移本条发汗即愈之下云。
以上四证。皆初病皮毛。状类伤寒。故均以越婢加术汤主之。发汗即愈也。此说不可从。详于下条。
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
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原注〕方见中风○案黄。脉经作洪。是。脉经注。
一云。皮水。其脉沉。头面浮肿。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亡津液。故令渴也。)
〔程〕里有水则脉沉。小便不利。溢于表则一身面目黄肿。故与越婢加术汤。以散其水。若小便自利。
此亡津液而渴。非里水之证。不用越婢汤也。越婢加术汤。当在故令病水之下。
案此条诸家。并以自一身面目黄肿。至故令渴也。悉属越婢汤证。殊不知此与肠痈大黄牡丹汤条。
同为倒装法。程注义独长矣。第据脉经。黄肿。乃洪肿之讹。又据外台。引古今录验。皮水越婢加术汤主之。及
脉经注文。里水亦皮水之讹。义尤明显。金鉴则不考之于古书。辄以越婢加术汤主之七字。移于前条。抑亦肆
矣。或疑脉沉用麻黄之义。考本草。麻黄为肺家之专药。李氏详辨之。皮水。水气壅遏于皮
肤之间。用麻黄而发之。则气行水利。而脉道开。沉乃为浮。此等之义。身试亲验。然后知经文之不我欺也。
趺阳脉当伏。今反紧。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医反下
之。下之胸满短气。趺阳脉当伏。今反数。本自有热。消谷小便数。今反不利。此欲作水。
〔鉴〕赵良曰。趺阳当伏者。非趺阳胃气之本脉也。为水蓄于下。其气伏。故脉亦伏。脉法曰。伏
者为水。
〔魏〕趺阳有水邪则当伏。以胃阳为水湿阴寒所固闭。故阳明之脉不出也。今反紧。不惟水盛于里。
而且寒盛于中矣。盖其人不止有水气之邪。而更兼平日有积寒疝瘕。腹中常常作痛。水
邪中又兼寒邪也。医者不识其为阴寒。乃以为水邪可下。虽水下沉。而寒邪上逆。故胸满短气矣。此病趺
阳脉当伏。今反数。为本自有热。然本自有热。则当消谷。小便数大便坚。
如伤寒胃实之证也。今小便反不利。则知为欲作水与湿热之邪无疑。
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潜。热潜相搏。名曰沉。趺阳脉浮而数。浮脉即热。数脉即止。热
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则络脉虚。伏则小便难。虚难相搏。水走皮肤。即为水矣。
〔鉴〕案此条文义不属。不释。
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水不沾流。走于肠间。(脉经。卫气不行下。更有卫气不行四字。)
〔程〕寸口以候表。弦紧为寒。寒则表气不行。不能以卫
肌肤。故恶寒。气既不行。则水饮亦不宣。但走入肠间而为水。
案金鉴云。此条必有脱简。不释。考脉经寒疝篇云。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卫气不行则恶寒。
紧则不欲食。弦紧相搏。则为寒疝。知此条亦宜有紧则云云语。金鉴为是。
少阴脉紧而沉。紧则为痛。沉则为水。小便即难。
〔沈〕少阴肾脉。紧则寒邪凝滞正气于内。曰紧则为痛。沉则卫气郁而不宣。三焦壅闭。水即泛滥。曰
沉则为水。决渎无权。小便即难。
〔鉴〕四句文义不属。并有脱简。不释。
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身体肿重。水病脉出者死。(脉经。脉得上。有师曰二字。)
〔尤〕水为阴。阴盛故令脉沉。又水行皮肤。荣卫被遏。亦令脉沉。若水病而脉出。则真气反出邪水之
上。根本脱离。而病气独胜。故死。出与浮迥异。浮者盛于上。而弱于下。出则上有而下绝无也。
〔魏〕附录
伤寒论一条以证之。少阴篇云。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
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
生。
夫水病患。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
〔鉴〕赵良曰。内经色泽者。病溢饮。溢饮者。渴而多饮。溢于肠胃之外。又曰。水阴也。目下亦
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也。故水在腹。便目下肿也。灵枢曰。水始起也。目下微肿如蚕。如新卧起之状。其
人初由水谷不化津液。以成消渴。必多饮。多饮则水积。水积则气道不宣。故脉伏矣。
〔沈〕胃中津液水饮。外溢皮肤肌肉。不溉喉舌。故作消渴。诚非真消渴也。
千金云。凡水病之初。先两目下肿起。如老蚕色。挟颈
脉动。股里冷。胫中满。按之没指。腹内转侧有声。此其候也。
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案此条。原本接上条。今据程本金鉴。另分为一条。)
〔鉴〕腹者。至阴。脾也。故病水必腹大也。水蓄于内。故小便不利也。其脉沉绝。即伏脉也。脉伏
腹大。小便不利。里水已成。故可下之。十枣神 之类。酌而用之可也。
〔尤〕其脉沉绝。水气瘀壅而不行。脉道被遏而不出。其势亦太甚矣。故必下其水。以通其脉。
〔徐〕水病可下。
惟此一条。沉绝二字妙。
何氏医碥云。内水腹大。小便不利。脉沉甚。可下之。
十枣汤。浚川散。神 丸。禹攻散。舟车丸之类。盖亦可从小便利。亦可从大便泄也。
问曰。病下利后。渴饮水。小便不利。腹满因肿者。何也。答曰。此法当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
出者。自当愈。(因。脉经。程本。金鉴。作阴。自当愈。千金注云。一作盈月当愈。案因肿。据答语云当
病水。作阴肿。为是。)
〔鉴〕病下利。则虚其土伤其津也。土虚则水易妄行。津伤则必欲饮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则水
精输布。何水病之有。惟小便不利。则水无所从出。故必病水。病水者。脾必虚不能制水。故腹满也。肾
必虚不能主水。故阴肿也。于此推之。凡病后伤津。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当防病水也。
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
身重。千金注云。一作身肿。阴下。脉经有大字。)
〔魏〕又为明水气附于五脏。而另成一五水之证。盖水邪亦积聚之类也。切近于其处。则伏留于是藏。
即可以藏而名证。
〔程〕内经曰。心主身之血脉。上经曰。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是以身重少气也。
内经曰。诸水病者。不得卧。夫心属火。水在心。则蒸郁燔烁。是以不得卧。而烦躁也。心
水不应阴肿。以肾脉出肺络心。主五液。而司闭藏。水之不行。皆本之于肾。是以其阴亦肿也。
案金鉴云。其人阴肿四字。当在肾水条内。错简在此。此说有理。然程注义亦通。姑从之。
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
〔魏〕肝经有水。必存两胁。故腹大而胁下痛。少阳阴阳往来之道路。有邪窒碍。故不能自转侧。肝有
水邪。必上冲胸咽。故时时津液微生。(口中有淡水之症也。)及上升而下降。小便不利者。又续通。此水
邪随肝木往来升降之气。上下为患也。
〔尤〕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者。肝喜冲逆。而主疏泄。水
液随之而上下也。
肺水者。其身肿。小便难。时时鸭溏。(身下。千金有体字。)
〔鉴〕赵良曰。肺主皮毛。行荣卫。与大肠合。今有水病。
则水充满皮肤。肺本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为尿溺。今既不通。水不得自小便出。反从其合。与糟粕混。
成鸭溏也。
〔尤〕鸭溏。如鸭之后。水粪杂下也。
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
〔尤〕脾主腹。而气行四肢。脾受水气。则腹大四肢重。
津气生于谷。谷气运于脾。脾湿不运。则津液不生。而少气小便难者。湿不行也。
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
面反瘦。(反。脉经。作皮。注云。一云。大便反坚。)
〔程〕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令聚水而生病。是有腹大脐肿之证也。腰者肾之外候。故令腰痛。
膀胱者。肾之腑。故令不得溺也。以其不得溺。则水气不得泄。浸渍于睾囊。而为阴汗。流注于下焦。而为
足冷。夫肾为水脏。又被水邪。则上焦之气血。随水性而下趋。故其人面反瘦。非若风水里水之面目洪肿
也。
〔魏〕是五水。又以分附于五脏而得名矣。但脏虽各附。而其实异其地者。不异其邪。治之者。
亦异其处者。不当易其法也。
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鉴〕诸有水者。谓诸水病也。治诸水之病。当知表里上下分消之法。腰以上肿者。水在外。当发其
汗乃愈。越婢青龙等汤证也。腰以下肿者。水在下。当利小便乃愈。五苓猪苓等汤证也。赵良曰。身半以上。
天之分阳也。身半以下。地之分阴也。而身之腠理行天分之阳。小便通地分之阴。故水停于天者。开腠理。水
从汗散。水停于地者。决其出关。而水自出矣。即内经开鬼门洁净府法也。
陈氏证治大还云。凡大人小儿。通身浮肿喘急。小便不利。自下而上者。名阴水。自上而下者。名阳水。
俗名河白。用河白草。浓煎汤洗浴。此草三尖底平。叶底及梗有芒刺。阳水用无刺者。阴水用有刺者。一二
浴后。而小便便利。浮肿自消。神效神效。
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 溏。胃气衰
则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
沈际飞校本脉经。卑作革。脉经注。一云。水分。)
〔程〕沉为水。迟为寒。水寒相搏。则土败矣。是以胃之趺阳脉则伏。脾之水谷则不磨。脾衰则寒内
着地而为 溏。胃衰则水外溢而为身肿也。少阳者三焦也。内经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今少阳
脉卑。则不能决渎矣。在男子。则小便不利。少阴者肾也。中藏经曰。肾者女子以包血。以其与冲脉并行。今
少阴脉细。则寒气宕于胞门矣。在妇人则经水不通。经虽为血。其体则水。况水病而血不行。其血亦
化为水。故名曰血分。
案沈云。卑者。即沉而弱。徐云。卑则低而弱。平脉决。荣气弱。名曰卑。王宇泰云。荣主血为阴。
如按之沉而无力。故谓之卑也。但少阳未详何部。徐云。左关胆脉也。沈云。右尺。金鉴云。左尺。然左
右配位之说。仲景所未曾言。必别有所指。史记仓公传。时少阳初代。亦同。血分。诸家无
明解。盖分。散也。血为水分散。流布肢体也。又有水分。附于左。
脉经云。问曰。病有血分。何谓也。师曰。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难治。问曰。病
有水分何也。师曰。
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此病易治。
本事续方云。治妇人经脉不通。即化黄水。水流四肢。则遍身皆肿。名曰血分。其候与水肿。相类
一等。庸医不问源流。便作水疾治之。非唯无效。又恐丧命。此乃医杀之也。宜用此方。
人参 当归 瞿麦穗 大黄 桂枝 茯苓(各半两) 苦葶苈(炒二分)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米饮下。渐加至二十丸。止于三十丸。每无不效者。案
此方为经水不通。而发血分者设焉。若胃气衰者。宜另议方而可也。
问曰。病者苦水。面目身体。四肢皆肿。小便不利。脉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气上冲咽。状如炙肉。
当微咳喘。审如师言。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沉而紧。沉为水。紧为寒。沉紧相搏。结在关元。始时当微。
年盛不觉。阳衰之后。荣卫相干。阳损阴盛。结寒微动。肾气上冲。喉咽塞噎。胁下急痛。医以为留饮。而
大下之。气击不去。其病不除。后重吐之。胃家虚烦。咽燥欲饮水。小便不利。水谷不化。面目手足浮肿。
又与葶苈丸下水。当时如小瘥。食饮过度。肿复如前。胸胁苦痛。象若奔豚。其水扬溢。则浮咳喘逆。当
先攻击冲气令止。乃治咳。咳止其喘自瘥。先治新病。病当在后。(徐本。气击。作气系。无浮咳之浮字。
当微。作尚微。沈尤并同。魏本气击。作气急。)
〔沈〕此水病积寒为根。兼示误治之变也。病者面目身体。四肢皆肿。小便不利。乃水肿本有之证。但
病者竟不言此。反言胸中痛。气上冲胸。状如炙肉。当微咳喘。然水病不当有此而见之。故问其脉何类。
〔程〕寸口脉沉而紧。沉为水。紧为寒。水寒之气。结于关元。当其少壮之时。阳气正旺。
虽有结寒。亦为不觉。及至阳衰之后。营卫亦虚。其阳则损。其阴则盛。关元结寒。乘其阳虚而动。肾中阳
气。不能以胜阴寒。寒气上冲。咽喉闭塞。胁下亦相引而急痛也。医者不求其本因寒水结在关元。见其标
证面目身体。四肢皆肿。小便不利。以为水饮。而大下之。其冲气不为下止。后重吐之。非惟冲气不止。
而大吐大下。复又损其胃。而亡其津液。是以咽燥引饮也。吐下后。其阳愈虚。则不能施行便溺。其寒
愈胜。则不能消化水谷。是以小便不利。而水谷不化。面目手足。犹然浮肿。复与葶苈丸下水。而浮肿小瘥。
食饮过度。则脾胃复伤。肿复如前。其实水寒结于关元而未散。寒上冲。则胸胁苦痛。象若奔豚。水扬溢。
则为浮肿喘咳也。
〔魏〕营卫。即阴阳之气也。阴气之旺。于阳气之衰。必相干凌。阳日益损。阴日益盛。
〔沉〕葶苈丸。但下水肿之标。不能除水之本。故但小瘥。而不尽彻。稍有食饮过度。肿复如前。
〔徐〕当攻击冲气令止。如痰饮门苓桂术甘汤是也。咳止。喘虽不治。而自愈矣。此乃病根甚深。不能骤除。
故须先去异病。则原病可治。故曰先治新病。病当在后。要知冲气咳喘等。皆新病也。病当在后。病字指水
气言。然关元结寒。则又为水病之本矣。
案金鉴云。此条文义不属。不释。然今合数家之说而读之。则义略通。且世病水之人。多类此条证者。
安可措而不讲耶。浮咳二字。程注似未允。俟考。末二句。即首篇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病之意。脉经
注云。气击不去。言邪气不去。而元气反为药所击也。
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 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
〔尤〕此条义。详痉湿 篇。虽有风水风湿之异。然而水
与湿非二也。
案此条校之于痉湿 篇。唯湿作水为异耳。盖此后人误
入者。附方所载。外台证治。的是本经之旧文。脉经。与外台同。可以证矣。
\x防己黄 汤方\x(方见湿病中。)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沈〕此风多水少之证也。风多伤表。外应肌肉。内连及胃。故恶风一身悉肿。胃气热蒸。其机外向。不
渴而续自汗出。无大热者。则知表有微热而为实也。故以麻黄通阳气而散表。石膏入胃。能治气强壅逆。
风化之热。甘草姜枣。以和营卫。若恶风者。阳弱而为卫虚。故加附子。录验加术。并驱湿矣。
〔尤〕脉浮
不渴句。或作脉浮而渴。渴者热之内炽。汗为热逼。与表虚出汗不同。故得以石膏清热。麻黄散肿。
而无事兼固其表耶。
案大青龙汤。治伤寒烦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俱麻黄石膏。并用之剂。
而不言有渴。今验之。不论渴与不渴。皆可用。然此断云不渴者。义可疑也。以理推之。作而渴为是。下文
黄汗之条。汗出而渴。脉经注云。一作不渴。而渴不渴。经有误错。是其明征也。
\x越婢汤方\x(外台风水门。引古今录验云。此本仲景伤寒论方。云。里水越婢加术
汤主之。案越婢名义。详伤寒论辑义。)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五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
三升。分温三服。恶风者。加附子一枚。(炮)风水加术四两。(古今录验。)
外台风水门。煮法后云。咳肺胀。加半夏五合。洗。一
服五合。又皮水门云。古今录验。皮水。越婢汤加术主之。
煮法后云。范汪同。本出仲景伤寒论。案据外台。风水加术四两。当作皮水。
〔魏〕恶风甚者。加附子一枚。而壮阳。正所以除湿。且用其流走之烈性。以治周身之肿。凡正阳所行
之地。岂水湿之邪。可留之区乎。此亦不专治水。而水治之法也。加术治风水者。必风邪轻。而水气重。
但治其表。不足以行水。加术以助水之堤防。水由地中行而奏绩矣。(案据外台。原方只五味。盖
加味法。编书者采录于古今录验。故注此四字。)
陈氏证治大还云。越婢汤。治脉浮在表。及腰以上肿。宜此发汗。兼治勇而劳甚。肾汗出。汗出遇风。
内不得入脏腑。外不得越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 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其症恶风一身悉肿。
脉浮不渴。续自汗出。风水症。少气时热。从肩背上至头汗出。苦渴小便黄。目下
肿腹中鸣。身重难行。正卧则咳。烦而不能食。
巢源。妇人香港脚候云。若风盛者。宜作越婢汤加术四两。千金。越婢汤。治风痹脚弱方。
于本方中。加白术四两。大附子一枚。注云。胡洽方。
只五味。若恶风者。加附子一枚。多淡水者。加白术四两。
圣惠方。麻黄散。治风水。遍身肿满。骨节 疼。恶风脚弱。皮肤不仁。
于越婢加术附汤内。去甘草。加汉防己桑根白皮。
圣济总录。麻黄汤。治水气通身肿。
于本方中。加茯苓。
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外台。
引深师。聂聂。作集集。案聂聂。木叶动貌。十五难。厌厌聂聂。如循榆荚。)
〔沈〕此邪在皮肤而肿也。风入于卫。阳气虚滞。则四肢肿。皮毛气虚。受风而肿。所谓水气在皮肤
中。邪正相搏。风虚内鼓。故四肢聂聂 动。是因表虚也。盖肺与三焦之气。同入膀胱。而行决渎。今水不
行。则当使小便利。而病得除。故防己茯苓。除湿而利水。以黄 补卫而实表。表实而邪不能客。甘草安土
而制水邪。桂枝以和营卫。又行阳化气而实四末。俾风从外出。水从内泄矣。
巢源。水分候云。水分者。言肾气虚弱。不能制水。令水气分散。流布四肢。故云水分。但四肢皮肤
虚肿。聂聂而动者。名水分也。案此条证。据巢源。即水分也。
\x防己茯苓汤方\x(外台。引深师。名木防己汤云。本出仲景伤寒论。)
防己(三两) 黄 (三两) 桂枝(三两) 茯苓(六两) 甘草(二两○外台有炙字)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圣惠。治皮水一方。有桑根白皮。)
外台。范汪。水防己汤。疗肿患下水气。四肢肿聂聂动。
于本方中。加生姜芍药各二两。白术三两。
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外台。引范汪。
里水作皮水。又云。皮水。一身面目悉肿。甘草麻黄汤主之。二方各为一条。案外台为是。)
〔鉴〕里字。当是皮字。岂有里水而用麻黄之理。阅者自知是传写之讹。皮水。表虚有汗者。防己茯
苓汤。固所宜也。若表实无汗有热者。则当用越婢加术汤。无热者。则当用甘
草麻当汤。发其汗。使水外从皮去也。
\x越婢加术汤方\x(〔原注〕见上。于内加白术四两。又见中风中。)
\x甘草麻黄汤方\x(外台。引范汪云。本出仲景伤寒论。)
甘草(二两) 麻黄(四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甘草。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风寒。
千金云。有人患气急。积久不瘥。遂成水肿。如此者众。
诸皮中浮水。攻面目身体。从腰以上肿。皆以此汤发汗。悉愈方。(即本方。)
济生云。有人患气促。积久不瘥。遂成水肿。服之有效。但此药发表。老人虚人。不可轻用。更宜详审。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
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气水下。魏添一病字。)
〔鉴〕为气水之气字。当是风字。若是气字。则无发汗之理。且通篇并无气水之病。水之为病。其脉
沉小。属少阴水也。今脉不沉小而浮。浮者为风。非少阴水也。若无水虚胀者。为风水也。风水发其汗即已。
风水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汗之。脉浮者宜杏子汤汗之。
案魏气水之下。添一病字。气下为句云。无水虚胀者。所病不在水。乃气虚散漫。更不宜发汗。尤
亦为气作句。以水字接下句云。无水而虚胀者。则为气病。不可发汗。水病
发其汗则已。今考文义。殊不相协。又圣惠论。有气水肿。与本条所言自异。故姑仍金鉴。
\x麻黄附子汤方\x(少阴篇。作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三两) 甘草(二两) 附子(一枚炮)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分。日三服。(八分。伤寒论。
作八合。)
〔沈〕水病始得之源。未有不从肾虚。而受风寒。郁住卫气。胃关不利。水邪泛溢。以致通身肿满。故
当补阳之中。兼用轻浮通阳。开郁利窍之剂。则真阳宣而邪自去。正谓不治水。而水自愈。今人不知通阳开
窍。惟用肾气丸。阴重阳轻之剂。壅补其内。阳气愈益不宣。转补转壅。邪无出路。
水肿日增。因药误事。不知凡几矣。
外台。古今录验。麻黄汤。疗风水身体面目尽浮肿。腰背牵引髀股。不能食。
于本方中。加桂心生姜。
\x杏子汤方\x(〔原注〕未见。恐是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沈〕脉浮者。邪居气分而属肺。详杏子汤。必以杏子为君。而杏乃专泻肺气。使肺气通调。邪去而肿
自退。方虽遗失。意想可知也。
〔魏〕余谓浮者为风。仲景自言其证矣。杏子汤之方。内水湿而外风寒。其
挟热者。可以用麻杏甘石也。如不挟热者。莫妙于前言甘草麻黄汤。加杏子。今谓之三拗汤矣。
案金鉴载杏子汤。即麻黄甘草杏仁三味。盖根据魏注也。
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原注〕方见消渴中。)
〔尤〕厥而皮水者。水邪外盛。隔其身中之阳。不行于四
肢也。此厥之成于水者。去其水则厥自愈。不必以附子桂枝之属。助其内伏之阳也。蒲灰散义见前。
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一作重。)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
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 芍桂酒汤主之。(身体
肿。脉经。千金。作身体洪肿而渴。脉经注云。一作不渴。沉下。外台有也字。脉经作黄
芍药桂枝苦酒汤。赵本柏作药。非。)
〔尤〕黄汗之病。与风水相似。但风水脉浮。而黄汗脉沉。风水恶风。而黄汗不恶风为异。其汗沾衣。
色正黄如柏汁。则黄汗之所独也。风水为风气外合水气。黄汗为水气内遏热气。热被水遏。水与热得。交蒸互
郁。汗液则黄。按前第二条云。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为黄汗。第四条
云。身肿而冷。状如周痹。此云。黄汗之病。身体肿。发热
汗出而渴。后又云。剧者不能食。身疼重。小便不利。何前后之不侔也。岂新久微甚之辨欤。夫病邪初受。
其未郁为热者。则身冷。小便利口多涎。其郁久而热甚者。则身热而渴。小便不利。亦自然之道也。
〔鉴〕黄
桂枝。解肌邪以固卫气。芍药苦酒。止汗液以摄营气。营卫调和。其病已矣。李升玺曰。按汗出浴水。亦
是偶举一端言之耳。大约黄汗。由脾胃湿久生热。积热成黄。湿热交蒸而汗出矣。
潘氏医灯续焰云。黄汗一证。仲景金匮要略。收入水气
病中。其主治与治疸。亦自悬绝。后人以其汗黄。遂列为五疸之一。实非疸也。
\x黄 芍药桂枝苦酒汤方\x(外台。引仲景伤寒论云。备急。张文仲。千金。
古今录验。深师。范汪。经心录同。)
黄 (五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当心烦。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烦不止者。
以苦酒阻故也。(〔原注〕一方。用美酒醯。代苦酒。○外台云。阻一作一方。用美清醯。代酒。)
〔尤〕苦酒阻者。欲行而未得遽行。久积药力。乃自行耳。故曰服至六七日乃解。
〔魏〕古人称醋为
苦酒。非另有所谓苦酒也。美酒醯。即人家所制社醋。即镇江红醋是也。又醋之
劣者。即白酒。醋各处皆是。总以社醋入药。
何氏医碥云。水寒遏郁汗液于肌内。为热所蒸。而成黄汗。然汗出浴水。亦举隅之论耳。当推展之。
愚按。黄 芍药桂枝苦酒汤。无清热去湿之品。徒取固敛。得无壅乎。此方恐是错简。终不可用。
倪氏本草汇言。四仙散。治汗出染衣。黄如柏汁。此名黄汗。其证发热汗出而渴。身体浮肿。此因出
汗时。受风冷水寒之气。入于汗孔得之。宜此方。用罗勒二钱。桂枝三钱。
黄白芍药各五钱。水酒各一碗煎服。(出罗勒条。)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
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 。 即胸中痛。又从
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
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 汤主之。(劳气。原本。作荣气。今根据诸本改之。外台。引仲景伤寒论。物作虫。)
〔程〕湿就下而流关节。故黄汗病。两胫冷。若两胫热。则属历节之病。其食已汗出。为胃气外泄。
暮而盗汗。为荣气内虚。又属虚劳之证。二者俱汗出。皆非黄汗也。欲作黄汗之证。汗出已。而热不为汗衰。
反发热。而热不止。薄于外。则销铄皮肤。故令身体枯槁。薄于里。则溃脉烂筋。故
令生恶疮也。夫湿胜则身重汗出。虽湿去身轻。而正气未必不损。如此久久。必耗散诸阳。故身 而胸痛。
是以上焦阳虚。则腰以上汗出。下焦湿胜。而为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也。剧则内伤于脾。而不能食。
外伤肌肉。而身体疼重。若烦躁小便不利。则水气无从出。蕴蓄肌中。必为黄汗。
案此条义难通。今姑仍程注。金鉴云。此承黄汗。详申
其证也。但文义未属。必是错简。不释。此说似是。
\x桂枝加黄 汤方\x
桂枝 芍药(各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黄
(二两○千金黄胆门五两)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尤〕桂枝黄 。亦行阳散邪之法。而尤赖饮热稀粥取汗。以发交郁之邪。
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
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荣卫不利。荣卫不利。则腹满胁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
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
虚则遗溺。名曰气分。(实则。徐沈作寒则。注。寒恐是实字。胁鸣。程魏。作肠鸣。是。)
〔尤〕微则为气者。为气不足也。寒气不足。该寸口趺阳为言。寒而气血复不足也。寒气不足。则手足
无气而逆冷。荣卫无源而不利。由是脏腑之中。真气不充。而客寒独胜。则腹满胁鸣相逐。气转膀胱。即后
所谓失气遗溺之端也。荣卫俱劳者。荣卫俱乏竭也。阳气温于表。故不通则身冷。阴气荣于里。故不通即骨
疼。不通者。虚极而不能行。与有余而壅者不同。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者。阳先行而
阴不与俱行。则阴失阳而恶寒。阴先行而阳不与俱行。则阳独滞而痹不仁也。盖阴与阳常相须也。不可失。失则
气机不续。而邪乃着。不失则上下交通。而邪不容。故曰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失气
遗溺。皆相失之征。曰气分者。谓寒气乘阳之虚。而病于气也。
〔沈〕营卫相和。膻中宗气一转。大气乃行。
痹着之邪。相随而去。谓大气一转。其气乃散。而实者失气。邪从大便喧吹而泄。虚者遗溺。
邪从小便而去。此阳虚气滞化水。而精血为痹。故曰气分。(案此与尤注异。然义亦通。故两存之。)
〔程〕此章以明水在气分之大义。以气行则水寒之气亦行。非下章结于心下。为盘为杯也。
〔鉴〕名曰气分之下。当有下条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十五字。
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
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脉经。或枳术汤主之。)
〔鉴〕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之十六字。当是衍文。观心下坚之本条。自知桂枝
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十五字。当在上条气分之下。义始相属。正是气分之治法。必是错简在此。
\x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方\x(三因。名桂附汤。)
桂枝(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麻黄 细辛
各(二两) 附子(一枚炮)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
〔鉴〕用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者。温养荣卫阴阳。
发散寒邪之气也。
〔尤〕当汗出。如虫行皮中者。盖欲使既结之阳。复行周身而愈也。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肘后。卒心痛门。作心下坚痛。大如碗。边如旋 。名为气分。水饮所结。 。即盘字。
外台。心痛门。引文仲亦同。下盘字。徐沈作杯。案证类本草。作枳实术汤。近是。)
〔鉴〕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此里水所作也。赵良曰。心下胃上脘也。胃气弱。则所饮之水。入
而不消。痞结而坚。必强其胃。乃可消痞。白术健脾强胃。枳实善消心下痞。逐停水散滞气。
徐云。若盘字。乃即杯字。偶误。勿泥。盖坚大如盘。上之取义在大。边如旋杯。下之取义在圆。不
应又取大字义耳。合言之。总是坚大而圆也。案此注未允。潘氏续焰云。旋。圆也。上盘字。当据肘后作碗。
盖碗高于盘。盘大于碗。谓其坚大如碗。其边如圆盘。文意始通。若仍旧文。或从徐
下盘字为杯。则其义竟难解焉。
\x枳术汤方\x(外台。引张文仲云。此张仲景伤寒论方。备急。肘后同。)
枳实(七枚) 白术(二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软。即当散也。(外台。五升。作一斗。)
〔鉴〕李 曰。枳实消胀。苦以泄之也。白术去湿。苦以燥之也。后张元素治痞。用枳术丸。亦从此
汤化出。但此乃水饮所作。则用汤以荡涤之。彼属食积所伤。则用丸以消磨之。一汤一丸。各有深意。非
漫无主张也。
严氏济生。枳术汤。治饮癖气分。心下坚硬如杯。水饮不下。
即本方。加肉桂。附子。细辛。桔梗。槟榔。甘草。生姜。
李氏辨惑论。易水张先生枳术丸。治痞消食强胃。
枳实(麸炒黄色去穣一两) 白术(二两)
上同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多用白汤下无时。
\x附方\x
外台防己黄 汤。治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出。表无他病。病者但下重。从腰以上为和。腰以
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方见风湿中。○脉经。其人下有能食二字。无或字。但下。有言字。外
台引深师。作木防己汤云。此本仲景伤寒论方。)
〔沈〕此乃湿从下受。湿多风少。故用黄 实表。使水不
得上溢。以防己驱除风湿。术草健脾。姜枣以俾营卫和。而湿自除矣。
<目录>卷四\黄胆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篇名>论二首、脉证十四条、方七首
属性: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
瘀热以行。(苦。徐本。脉经。作若。)
〔程〕脉得浮缓者。必发黄。故伤寒脉浮而缓者。系在太阴。太阴者。必发身黄。今浮为风。缓为痹。
非外证之中风。乃风热蓄于脾土。脾主四肢。故四肢苦烦。瘀热行于外。则发
黄也。
〔沈〕风湿郁结。邪正为痹。痹者。闭也。因风拒闭。营卫为痹。非内经风寒湿三气之痹。
案痹非中风。文义不属。恐有脱误。
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
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
疸。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心中懊 而
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脉经。女劳疸酒疸。各为别条。徐沈魏尤并同。疸。沈尤。作瘅。)
〔程〕趺阳。胃脉也。数为热。紧为寒。此胃中阴阳不分。清浊相干。寒热混杂。虽消谷不能传导。故
食即满也。尺脉以候肾。浮为风。则伤肾。趺阳以候胃。紧则寒不伤胃。而伤于脾。风寒相搏。邪不消谷。
得谷气则熏蒸头目。故作眩也。谷不消。则胃中之浊气下流。而小便又不通利。正以
肾为胃关。脾寒被于少阴。则不能行宣泄之令。胃热流于膀
胱。则热瘀蓄而不行。一身尽黄。因作谷疸也。
〔尤〕肾劳而热。黑色上出。犹脾病而黄外见也。额于部为
庭。灵枢云。庭者。颜也。又云。肾病者。颧与颜黑。微汗出者。肾热上行。而气通于心也。手足心热。薄暮
即发者。病在里在阴也。膀胱急者。肾热所逼也。小便自利。病不在腑也。此得之房劳过度。热从肾出。
故名曰女劳瘅。若腹如水状。则不特阴伤。阳亦伤矣。故曰不治。懊 。郁闷不宁之意。热内蓄。
则不能食。热上冲。则时欲吐。酒气熏心。而味归脾胃也。此得之饮酒过多所致。故名酒瘅。
巢源云。黄胆之病。此由酒食过度。腑脏未和。水谷相并。积于脾胃。复为风湿所搏。瘀结不散。热气
郁蒸。故食已如饥。令身体面目。及爪甲小便尽黄。而欲安卧。黄胆也。谷疸之状。食毕头眩。心忪怫
郁不安。而发黄。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也。女劳疸之状。身目皆黄。发热恶寒。少腹满急。小便难。
由大劳大热而交接。交接竟入水所致也。案本经云。小便自利。可疑。
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必难。
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发。阳明篇。作微。)
〔鉴〕谷疸属胃热。脉当数。今脉迟。脾脏寒也。寒不化谷。所以虽饥欲食。食难用饱。饱则烦闷。胃
中填塞。健运失常也。清者阻于上升。故头眩。浊者阻于下降。故小便难也。此皆欲作谷疸之征。其证原从
太阴寒湿郁黩而生。若误以为阳明热湿发黄下之。虽腹满暂减。顷复如故。所以然
者。脉迟寒故也。此发明欲作谷疸属脾阴寒化。而不可下者也。
张氏伤寒心印云。按金匮谷疸有二证。此则虚寒而冷HT
者也。伤寒缵论云。脉迟胃虚。下之无益。则发汗利小便之
法。用之无益。惟当用和法。如甘草干姜汤。先温其中。然后少与调胃。微和胃气是也。
夫病酒黄胆。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热。足下热。是其证也。
〔程〕夫小便利则湿热行。不利则热留于胃。胃脉贯膈。下足跗。上熏胃脘。则心中热。下注足跗。则
足下热也。
酒黄胆者。或无热。靖言了。腹满欲吐。鼻燥。其脉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赵本。了。作小。
程本。金鉴同。脉经。千金。徐沈魏。并作靖言了了。徐沈云。靖。恐是清字。外台同千金。作静。尤同。
程本。金鉴。作谵。案了。作小。靖。作谵。并系于后人改定。故今仍脉经等。作靖言了了。吐。赵本
作呕。非。)
〔尤〕酒黄瘅者。心中必热。或亦有不热。静言了了者。则其热不聚于心中。而或从下积为腹满。或从
上冲为欲吐鼻燥也。腹满者。可下之。欲吐者。可因其势而越之。既腹满且欲吐。则可下。亦可吐。然必审
其脉。浮者邪近上。宜先吐。脉沉弦者。则邪近下。宜先下也。
〔沈〕详先字。要知吐
下之后。再以清解余热。不待言矣。(案靖。本作 。静同。见后汉崔 传注。)
千金云。夫人病酒疸者。或无热。靖言了了。腹满欲吐呕者。宜吐之方苦参散七味者是。
\x苦参散\x 治人无渐忽然振寒发黄。皮肤黄曲尘出。小便赤少。大便时秘。气力无异。食饮不妨。已
服诸汤散。余热不除。久黄者。宜吐下方。
苦参 黄连 瓜蒂 黄柏 大黄 黄芩(各一两○千金缺今据翼方补之) 葶苈(二两)
上六味。治下筛。饮服方寸匕。当大吐。吐者日一服。
不吐日再亦得下。服五日知。可消息。不觉退更服之。
酒疸。心中热欲吐者。吐之愈。(赵。吐。作呕。非。)
〔程〕前证热深。则懊 欲吐。今热微则心中热。亦欲吐。病属上焦。故一吐之可愈。
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齑状。大便正黑。皮肤爪之不仁。其脉浮弱。虽
黑微黄。故知之。(巢源。外台。无虽黑微黄四字。程。爪。作抓。)
〔尤〕酒疸。虽有可下之例。然必审其腹满脉沉弦者。而后下之。不然。湿热乘虚。陷入血中。则变为
黑疸。目青面黑。皮肤不仁。皆血变而瘀之征也。然虽曰黑疸。而其原则仍是酒家。故心中热气熏灼。如啖
蒜状。一如懊 之无奈也。且其脉当浮弱。其色虽黑当微黄。必不如女劳疸之色纯黑。而脉必沉也。
〔鉴〕赵良曰。便如黑漆。其目青与脉浮弱。皆血病也。
〔魏〕黄变为黑。如物之初被火灼则黄。久被火熏则黑也。
巢源云。黑疸之状。苦小腹满。身体尽黄。额上反黑。足下热。大便黑是也。夫黄胆。酒疸。女劳疸。
久久多变为黑疸。千金。茵陈大黄等七味方云。夫黄发已久。变作桃皮色。心下有坚。呕逆不下饮食。小便
极赤色少。四肢逆冷。脉深沉极微细迟者。不宜服此方。得下必变 也。案桃皮色。
盖谓带黑不明润。故附记备考。案汪氏医学原理云。虽黑微黄者。难治。未知何据。
师曰。病黄胆。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其汗。两热所得。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一
身尽发热。面黄肚热。热在里当下之。(两热所得之所字。程金鉴作相。面黄。赵本。脉
经。作而黄。徐程沈魏尤并同。案面当作而。)
〔魏〕此病发时。乃风寒外感之病发也。
〔尤〕烦满燥渴。
病发于热。而复以火劫之。以热遇热。相得不解。则发黄胆。然非内兼湿邪。则热与热相攻。而反相散矣。
何瘅病之有哉。故曰黄家所得。从湿得之。明其病之不独因于热也。而治此病者。必先审其在表在里。而施
或汗或下之法。若一身尽热。而腹热尤甚。则其热为在里。里不可从表散。故曰
当下。
〔鉴〕但扪其肚热。其热在里。当下之。
〔沈〕即栀子大黄汤之意也。
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
〔鉴〕脉沉。主里也。渴欲饮水。热瘀也。小便不利。湿郁也。热瘀湿郁于里。故发黄也。首条谓脉浮
缓紧数。皆令发黄。是得之于外因也。此条脉沉。亦令发黄。是得之于内因也。故治黄有汗下二法也。
李曰。脉沉而渴。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则湿热内蓄。无从分消。故发黄也。
腹满舌痿黄。躁不得睡。属黄家。(〔原注〕舌痿。疑作身痿。○案舌痿。诸注并云。作身痿。但尤
仍原文释之非。魏云。痿当作委。舌苔色正黄。无间色。亦非。躁。赵徐沈作燥。非。)
〔徐〕腹满。里证也。乃有腹满。而如身痿黄。躁不得睡。
瘀热外行。此发黄之渐也。故曰属黄家。见当图治于将成。不得俟既成。而后药之也。
案痿黄。即萎黄。谓身黄不明润。沈云。湿热郁蒸。则腹满身痿。津血枯燥。土色外越。故黄躁不得眠。
此以痿为痿弱之义。且黄躁连读。谬亦太甚。
黄胆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为难治。(剧。赵本作极。)
〔鉴〕高世 曰。十八日。乃脾土寄旺于四季之期。十日。土之成数也。黄胆之病。在于脾土。故
当以十八日为期。然治之宜先。故治之十日以上。即当瘥。至十日以上不瘥。
而疸病反剧者。是谓难治。谓土气虚败。不可治也。
疸而渴者。其疸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发于阴部。其人必呕。阳部。其人振寒而发热也。(
阳部上。脉经。千金。程本。金鉴。有发于二字。是发热之发。巢源千金作微。)
〔沈〕此言表病易治。里病难治也。胃中湿热。蒸越皮肤。则一身尽黄。虽发于外。当以表里阴阳辨证。
则知可治与难治。若疸而渴者。邪虽外越。胃中湿热。半居于内。耗竭津液。则渴。津枯血燥。阳火亢极。
表里皆邪。故曰难治。不渴者。热邪一发。尽越于表。里无余蕴。一解表而即散。故曰可治。然邪在胸膈
胃腑之里。为发阴部。内逆上冲。其人必呕。其邪尽发皮壳之表为阳部。乃太阳所主。故振寒而发热也。
案疸。本作瘅。瘅热也。故有消瘅瘅疟等之称。而热郁发黄。谓之黄胆。疸乃非黄病之谓。字书。注
疸字云。黄病也。误。然如本条单言疸者。盖省黄字也。亦不必拘耳。
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
蒿汤主之。(黄下。肘后。有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十字。)
〔程〕湿热与宿谷相搏。留于胃中。因作谷疸。
〔尤〕谷疸为阳明湿热瘀郁之证。阳明既郁。荣卫
之源。壅而不利。则作寒热。健运之机。窒而不用。则为不食。食入则适以助湿热。而增逆满。为头眩心胸不
安而已。
〔徐〕头眩。为谷疸第一的据也。观方下注云。一宿腹减。此亦必小便不快。而腹微胀可知。
\x茵陈蒿汤方\x
茵陈蒿(六两) 大黄(二两) 栀子(十四枚○阳明篇有擘字)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
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盒饭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程〕茵栀以导之。则湿热行矣。大黄以下之。则宿谷去矣。苦以泄之之剂也。
徐氏伤寒类方云。先煮茵陈。则大黄从小便出。此秘法也。
千金茵陈汤。伤寒七八日。内实瘀热结。身黄如橘。小
便不利。腹微胀满。宜下之方。(即本方○与阳明篇文少异。故附载之。)
外台范汪疗谷疸。茵陈汤。(即本方。)
又短剧三物茵陈蒿汤。疗黄胆身目皆黄。皮肤曲尘出。
茵陈蒿(一把) 栀子(二十四枚) 石膏(一斤) ○千金加大黄(二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以猛火烧石膏。
令正赤。投汤中。沸定取清汁。适寒温服一升。自覆令汗出。
又广济。茵陈丸。疗黄胆遍身面悉黄。小便如浓栀子汁。
于本方。去栀子。加黄芩枳实。蜜丸。
又必效茵陈汤。及丸。疗一切黄。蒋九处得其父远使得黄。服此极效。
于本方加黄芩。
千金茵陈汤。主黄胆酒疸酒癖。身体面目尽黄方。(按外台云。太医校尉史脱处。)
于本方。加黄芩黄连人参甘草。
又治发黄。身面目悉黄如金色。小便如浓煮柏汁。
于本方。加黄芩柴胡升麻龙胆。
又治发黄方。
于本方。加黄柏黄连。丸方更加黄芩。
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
其腹胀如水状。
大便必黑。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腹满者难治。硝石矾石散主之。(之病。千金。作疸一字。)
〔鉴〕此详申女劳疸之为病。黄胆日晡所发热。乃阳明热症。当不恶寒也。而反恶寒者。非阳明热症。
此或为女劳得之也。女劳得之疸证。虽膀胱急少腹满。而小便自利。身虽尽黄。而额上则黑。虽发热惟足下
甚。此少阴热。因作黑疸也。故腹胀如水状。而大便必黑时溏。知非水胀病。乃为女劳得之疸胀病也。时溏
黑色者。亦脏病及血之征也。血病者颜必变。岂有色黑而血不病者乎。女劳疸腹满者。为难治。以其脾胃两
败也。以硝石入血消坚。矾石入气胜湿。然此方治标固宜。非图本之治。世久书讹。姑辨其理也。
〔尤〕黄家
日晡所。本当发热。乃不发热。而反恶寒者。此为女劳。肾热所致。与酒疸谷疸不同。酒疸谷疸。热在胃。女
劳疸热在肾。胃浅而肾深。热深则外反恶寒也。膀胱急。额上黑。足下热。大便黑。皆肾热之征。虽少腹
满胀。有如水状。而实为肾热。而气内蓄。非脾湿而水不行也。
\x硝石矾石散方\x(外台。引仲景伤寒论云。肘后。短剧。崔氏。文仲。千金。范汪深师并同。)
硝石 矾石(烧等分○硝石下外台尤本有熬黄二字)
上二味。为散。以大麦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病随大小便去。小便正黄。大便正黑。是
候也。(候上。徐沈尤。有其字。○外台云。大麦则须是无皮麦者。)
〔程〕内经曰。中满者泄之于内。润下作咸。硝石之苦咸。矾石之酸咸。皆所以泄中满。而润下。使
其小便黄。而大便黑也。然硝石。主胃胀闭。涤蓄结。矾石主热在骨髓。而经言劳者温之。是方得无太峻欤。
然所服者。方寸匕耳。和以大麦粥汁。正所以宽胃而益脾也。(案硝石。即火硝。时珍辨之。
详矣。下大黄硝石汤同。)
喻氏法律云。硝石矾石散。从来不解用硝石之义。方书俱改为滑石矾石散。且并改大黄硝石汤。为大
黄滑石汤。医学之陋。一至此乎。夫男子血化为精。精动则一身之血俱动。以女劳而硕其精。血必继之。故因
女劳而尿血者。其血尚行。犹易治也。因女劳而成疸者。血瘀不行。为难治矣。甚者血瘀之久。大腹尽满。
而成血蛊。尤为极重。而难治矣。味仲景之文。及制方之意。女劳疸。非亟去其膀胱少腹之瘀血。万无生路。
在伤寒热瘀膀胱之证。其人下血乃愈。血不下者。用抵当汤下之。亦因其血之暂结。可峻攻也。此女劳疸。蓄
积之血。必匪朝夕。峻攻无益。但取石药之悍。得以疾趋。而下达病所。硝石。咸寒走血。可消逐其热瘀之
血。故以为君。矾石。本草。谓其能除痼热在骨髓。用以清肾及膀胱脏腑之热。并建消瘀除浊之功。此方之
极妙者也。以陈无择之贤。模棱两可。其说谓无发热恶寒。脉滑者用此汤。若发热恶寒。其脉浮紧。则以滑石
石膏治之。青天白日。梦语喃喃。况其他乎。世岂有血蓄下焦。反见浮滑且紧之脉者乎。妄矣
妄矣。何氏医碥云。伤寒阳明证。发热者。必不恶寒。乃湿与热瘀痹于内。表阳不宣。故恶寒也。此乃辨证
之法。额最高。火气之所熏。故黑。先则额黑。后则周身皆黑。故作黑
疸。硝石。咸寒除热。矾石。除痼热在骨髓。大麦粥调服。恐伤胃也。然此方难用。
肘后方云。女劳疸。身目皆黄。发热恶寒。小腹满急。
小便难。由大劳大热交接后入水所致。治之方。(即本方。)
又治交接劳复。阴卵肿。或缩入腹。腹中绞痛。或便绝。(即本方。)
千金云。湿疸之为病。始得之一身尽疼。发热面色黑黄。
七八日后壮热。热在里。有血当下。去之如豚肝状。其小腹
满者。急下之。亦治一身尽黄。目黄腹满。小便不利方。
于本方。硝石。代滑石。(王氏准绳。载滑石散。治女劳疸。即此方。注
云。按此即前硝石方。硝与滑字形相近。未知孰是。两存之。)
又黄胆之为病。日晡所发热恶寒。小腹急。身体黄额黑。
大便溏黑。足下热。此为女劳。腹满者难治。治之方。
滑石 石膏(各等分) 服法与本方同(外台。引千金翼云。短剧。千金。备急。文仲并同。)
千金翼。泻肾散。主男女诸虚不足。肾气之方。
即本方。不用大麦粥。用粳米粥。
酒黄胆。心中懊 。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
〔徐〕前酒疸正条。尚有不能食欲吐。后各变证。如小便不利。足下热。腹满不一。此独举心中懊 。
为酒疸第一的据也。
〔魏〕为实热之邪立法也。栀子大黄。大苦寒之品。以泄之。枳实以开破之。香豉
以升散之。酒家积郁成热。非此不当其施也。
喻氏法律云。此治酒热内结。昏惑懊 之剂。然伤寒证中有云。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 者。
身必发黄。是则诸凡热甚于内者。皆足致此。非独酒也。
\x栀子大黄汤方\x(外台。引仲景伤寒论云。肘后。千金同。名栀子枳实豉大黄汤。千金翼。名栀子汤。)
栀子(十四枚) 大黄(一两) 枳实(五枚) 豉(一升)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肘后云。酒疸者。心懊痛。足胫满。小便黄。饮酒发赤斑黄黑。由大醉当风。入水所致。治之方。(即本方。)
千金。枳实大黄汤。治伤寒饮酒。食少饮多。痰结发黄。
酒疸心中懊 。而不甚热。或干呕方。(即本方。)
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
枝加黄 汤主之。(方见水气病中。○千金。载本方。用黄 五两。)
〔沈〕此风多湿少。邪机向表。通治之方也。诸病黄家。乃胃中湿热酿成。而湿性下流。当从下驱为顺。
故但利小便。而为常法。假令脉浮。则湿少风多。而风性通扬。邪机在表。当以汗解。不可拘利小便为常矣。
故用桂枝汤。和营卫而解肌表之邪。风为表虚。加黄 而实腠理。啜热稀粥为助。使周身微微小汗。则肌表之
邪去。而虽有里湿。亦从下渗矣。
徐云。黄胆家。不独谷疸酒疸女劳疸有分别。即正黄胆病邪。乘虚所着不同。予治一黄胆。百药不效。
而垂毙者。见其偏于上。令服鲜射干一味。斤许而愈。又见一偏于阴者。令服鲜益母草一味。数斤而愈。其
凡黄胆初起。非系谷疸酒疸女劳疸者。辄令将车前根叶子。合捣取自然汁。酒服数碗而愈。甚有卧床不起者。
令将车前一味。自然汁数盂。置床头。随意饮之而愈。然则汗下之说。亦设言以启悟。其可无
变通耶。案此等治法。出于绳墨之外。所谓草头药者。亦有效验。故附载之。
外台。许仁则。疗急黄。始得大类天行病。经三两日。宜合麻黄等五味汤服之。发汗以泄黄势方。
麻黄(三两) 葛根(五两) 石膏(八两) 生姜(六两) 茵陈(二两)
上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七合。去滓。分温三服。覆被微
取汗以散之。案黄家脉浮热盛者。桂枝加黄 汤非所宜。此方有大青龙之意。当随证撰用。故附于此。
诸黄。猪膏发煎主之。
〔程〕扁鹊有疗黄经。明堂。有烙三十六黄法。皆后人所未见。唯圣济总录。载三十六黄。方论详
明治法始备。今猪膏发煎。能治诸黄。当是黄之轻者。可从小便而去。至若
阴黄急黄女劳之属。岂猪膏发煎。所能治乎。医者审之。
〔尤〕此治黄胆。不湿而燥者之法。按伤寒类要云。
男子女人。黄胆饮食不消。胃胀。热生黄衣在胃中。有燥屎使然。猪膏煎服则愈。盖湿热经久。变为坚燥。譬
如盒曲。热久则湿去而干也。本草猪脂利血脉。解风热。乱发消瘀开关格。利水道。故曰病从小便出。
\x猪膏发煎方\x(外台。引仲景伤寒论云。肘后。备急。文仲。千金。古今录验。深师。范汪同。)
猪膏(半斤○外台。作八两。) 乱发(如鸡子大三枚○肘后外台作一枚)
上二味。和膏中煎之。发消药成。分再服。病从小便出。(味下。外台有内发二字。药成。作尽
研绞去膏细滓七字。方后云。大医校尉史脱家婢再病。胃中干粪下。便瘥。神验。)
案外台。引肘后。疗黄胆者。一身面目悉黄。如橘柚。暴得热。外以冷迫之。热因留胃中。生黄衣。
热熏上所致方。猪脂一斤。上一味。煎成者。温令热。尽服之。日三。燥屎当下。下则稍愈便止。证类本草。
引伤寒类要。尤则采之于证类也。今本肘后无考。外台。又引近效。主疗亦同。
肘后。女劳疸者。身目皆黄。发热恶寒。小腹满急。小便难。由大劳大热。交接后入水所致治之方。(即
本方○喻氏法律引肘后云。盖女劳疸。血瘀膀胱。非直入血分之药。必不能开。然虻蛭过峻。矾石过燥。明
是治血燥矣。)
徐云。予友骆天游黄胆腹大如鼓。百药不效。用猪膏四两。发灰四两。一剂而愈。仲景岂欺我哉。
黄胆病。茵陈五苓散主之。(〔原注〕一本云。茵陈汤。及五苓散并主之。)
〔徐〕此表里两解之方。然五苓中有桂术。乃为稍涉虚者设也。
〔尤〕此正治湿热成疸者之法。茵陈散结热。五苓利水去湿也。
〔鉴〕黄胆病之下。当有小便不利者之五字。茵陈五苓散方有着落。必传写之遗。
\x茵陈五苓散方\x(外台。引仲景伤寒论。文同。云短剧。古今录验。张文仲。经心录同。)
茵陈蒿末(十分) 五苓散(五分○方见痰饮中)
上二味和。先食饮方寸匕。日三服。(外台。作上二味和。先食白饮和方寸匕。服之日三。)
外台。又五苓散。利小便。治黄胆方。(即本方。不用茵陈。云千金。深师。范汪同。)
三因方。五苓散。治伏暑郁发黄。小便不利烦渴。用茵陈煎汤调下。
严氏济生方。加减五苓散。治饮食伏暑。郁发黄。烦渴小便不利。○于本方。去桂枝加茵陈。
准绳。茵陈五苓散。治伤寒温湿。热病感冒。后发为黄胆。小便黑赤。烦渴发热。不得安宁。此盖汗下太
早。服药不对证。因感湿热病。以致遍身发黄。○上用生料五苓散一两。加入茵陈半两。车前子一钱。木通
柴胡各一钱半。酒后得证。加干葛二钱。灯心五十茎。水一碗。煎八分。连进数服。小便清利为愈。
黄胆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
下之。宜大黄硝石汤。(宋本。硝石。作滑石。下同。非。脉经。作大黄黄柏栀子芒硝汤。)
〔鉴〕李 曰。腹满。小便不利而赤。里病也。自汗出。表和也。里病者。湿热内甚。用栀子清上焦
湿热。大黄泻中焦湿热。黄柏清下焦湿热。硝石则于苦寒泻热之中。而有燥
烈发散之意。使药力无所不至。而湿热悉消散矣。
\x大黄硝石汤方\x(千金。名大黄黄柏汤。翼。名大黄汤。外台。引仲景伤寒论。
名大黄黄柏皮栀子硝石汤。短剧。千金翼。深师。范汪并同。)
大黄 黄柏 硝石(各四两) 栀子(十五枚)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消。更煮取一升。顿服。
喻氏法律云。湿热郁蒸。而发黄。其当从下夺。亦须仿治伤寒之法。里热者始可用之。重则用大黄硝
石汤。荡涤其湿热。如大承气汤之例。稍轻则用栀子大黄汤。清解而兼下夺。如三黄汤之例。更轻则用茵陈
蒿汤。清解为君。微加大黄为使。如栀豉汤中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之例。是则汗法固
不敢轻用。下法亦在所慎施。以疸证多夹内伤。不得不回护之耳。
外台。必效大黄汤。疗急黄胆内等黄方。
大黄(三两) 芒硝(二两)
上二味。以水二升。生渍大黄。一宿。平旦绞汁一升半。内芒硝。搅服。须臾当快利瘥。
圣惠。治黄病腹胀满。小便涩而赤少。
于本方中。加冬葵子。
黄胆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
热除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方见痰饮中○外台。引仲景伤寒论云。范汪同。)
〔尤〕便清自利。内无热征。则腹满非里实。喘非气盛矣。虽有疸热。亦不可以寒药攻之。热气虽除。
阳气则伤。必发为哕。哕。呃逆也。魏氏谓胃阳为寒药所坠。欲升而不能者是也。小半夏。温胃止哕。哕止
然后温理中脏。使气盛而行健。则喘满除。黄病去。非小半夏能治疸也。
圣惠。小半夏散。阴黄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而不利。腹满而喘者。必哕;哕者宜服此方。
半夏(一两) 人参(二两) 葛根(二两)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原注〕必小柴胡汤。方见呕吐中。○
原本。黄。作劳。今据诸本改定。魏作劳解之。非。)
〔程〕经曰。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今黄家腹痛而呕。应内有实邪。当是大
柴胡以下之。若小柴胡。则可止呕。未可疗腹痛也。明者详之。
〔鉴〕呕而腹痛。胃实热也。然必有潮热便
硬。始宜大柴胡汤两解之。若无潮热。便软则当用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芍药和之可也。(
案玉机。小柴胡汤。加栀子。)
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方见虚劳中。)
〔鉴〕高世 曰。女为阴。男为阳。阴主血。阳主气。男子黄。阳气虚也。黄者。土之色。阳气虚。而
土色外呈。中无湿热。故小便自利。此为虚也。
〔尤〕小便利者。不能发黄。以热从小便去也。今小便利。而
黄不去。知非热病。乃上虚而色外见。宜补中。而不可除热者也。夫黄胆之病。湿热所郁也。故在表者汗而
发之。在里者攻而去之。此大法也。乃亦有不湿而燥者。则变清利为润导。如猪膏发煎之治也。不热而寒。不
实而虚者。则变攻为补。变寒为温。如小建中之法也。其有兼证错出者。则先治兼证。而后治本证。
如小半夏。及小柴胡之治也。仲景论黄胆一证。而于正变虚实之法。详尽如此。其心可谓尽矣。
王氏阴证略例云。内感伤寒。劳役形体。饮食失节。中州变寒之病。生黄非伤寒坏之而得。只用建中。
理中大建中。足矣。不必用茵陈也。何氏医碥曰。阴黄。小便清白。大便
不实。喜静能卧。脉迟弱无力。身冷自汗。当以虚寒治之。
仲景所谓男子黄。小便自利。与小建中汤。王海藏谓中州寒生黄。用大小建中。不必茵陈。皆气虚之阴黄也。
气虚则脾不运。久瘀于里。则脾败而色外见。故黄。其黄色必淡。戴复庵谓失血后多令面黄。或遍身黄。血
不荣也。如竹木春夏叶润则绿。至秋则干黄。宜养荣汤。十全大补汤。此血虚之阴血也。此为干黄。小便利。
四肢不沉重也。○案治阴黄。医学纲目。用理中加茯苓汤。喻氏治女劳疸属虚者。用八味肾气丸。圣惠治房黄。
用鹿茸散(鹿茸。熟地。山茱。五味。黄 。牡蛎。)之类。皆不用茵陈。然如韩氏小茵陈汤。(附子。甘草。
茵陈。)茵陈四逆汤。茵陈附子汤。茵陈茱萸汤。罗氏茯苓栀子茵陈汤之类。皆附子茵陈并用。盖本于千金
翼。治黄胆小便赤黄方(前胡。茯苓。椒目。附子。茵陈。)之意。寒热错杂者。亦宜随证而选用。不必执拘矣。
\x附方\x
瓜蒂汤。治诸黄。(方见 病中。)
〔沈〕瓜蒂汤。吐药也。若邪冲于胸膈。或心烦懊 。欲
吐而无他病者。当用此汤。吐去黄水。因其高而越之也。
外台。删繁。疗天行毒热。通贯脏腑。沉鼓骨髓之间。或为黄胆黑疸赤疸白疸谷疸马黄等疾。喘急须臾而绝方。
瓜蒂(二七枚)
上一味。以水一升。煮取五合。作一服。○案此方。与 病所载同。北史麦铁杖传。瓜蒂喷鼻。疗黄不瘥。
考千金外台。用瓜蒂等二三味者。凡八方。多系于吹两鼻中出黄水。正是别法。故此不录出。当考原书。
千金。麻黄醇酒汤。治黄胆。(外台。引仲景伤寒论云。短剧。古今录
验。张文仲。经心录同。千金云。治伤寒热出表。发黄胆方。外台煮法后。引古今方。文同。)
麻黄(三两○外台作一大把去节肘后同)
上一味。以美清酒五升。煮取二升半。顿服尽。冬月用酒。春月用水煮之。
〔沈〕外感风寒。湿热在表。郁 成黄。或脉自浮。当以
汗解者。用此一味。煮酒使其彻上彻下。行阳开腠。而驱营分之邪。则黄从表解矣。
<目录>卷四\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篇名>脉证十二条、方五首
属性: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
〔沈〕惊从外入。悸是内发。悸者心神恍惚。跳动不能自主之貌也。
〔徐〕前奔豚章。既言有惊怖。有
火邪。皆从惊发得之。此又另揭惊悸言之。非详其病所从得。乃谓病有惊狂不安者。有只心悸不宁者。惊乃邪
袭于心在实边。故其寸口脉动。动者有粒如豆也。悸乃神不能主在虚边。故其寸口脉弱。弱脉来无力也。
动而弱者。有邪袭之而心本原虚也。故惊悸并见。然而脉仍分属。动则惊气之发。弱则悸气所形。
故曰。动即为惊。弱则为悸。
师曰。尺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尺。赵程金鉴。作夫。巢源作尺中自
浮。未上。有必字。脉经云。问曰。病衄连日不止。其脉何类。师曰。脉来轻轻在肌肉。尺中自溢。注。
一云。尺脉浮。以下与本文同。)
〔尤〕尺脉浮。知肾有游火。目睛晕黄。知肝有蓄热。衄病得此。则未欲止。盖血为阴类。为肾肝之火
热所逼。而不守也。若晕黄去。目睛且慧了。知不独肝热除。肾热亦除
矣。故其衄今当止。
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
〔尤〕血从阴经。并冲任而出者。则为吐。从阳经并督脉而出者。则为衄。故衄病皆在阳经。但
春夏阳气浮。则属太阳。秋冬阳气伏。则属阳明为异耳。所以然者。就阴阳言。
则阳主外阴主内。就三阳言。则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之脉。不入鼻 。故不主衄也。
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 。不得眠。
〔尤〕血与汗皆阴也。衄家复汗。则阴重伤矣。脉者血之府。额上陷者。额上两旁之动脉。因血脱
于上。而陷下不起也。脉紧急者。寸口之脉。血不荣。而失其柔。如木无液而枝乃劲也。直视不 不眠者。
阴气亡。则阳独胜也。经云。夺血者无汗。此之谓夫。(详伤寒论辑又太阳中篇。)
病患面无血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绝者
下血。烦咳者必吐血。(巢源。寒热上。无无字。赵徐沈尤。并无血色之血字。)
〔程〕灵枢经曰。血脱者夭然不泽。上经曰。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今病患面无血色。脱血
之象也。上经曰。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时目瞑兼衄。今无寒热。而脉弦衄者。则与上证不殊。为劳证也。
若脉浮弱。手按之绝者。有阳无阴也。故知下血烦咳者。病属上焦也。故知吐血。
〔尤〕无寒热。病非外
感也。衄因外感者。其脉必浮大。阳气重也。衄因内伤者。其脉当沉弦。阴气厉也。虽与前尺脉浮不同。
其为阴之不靖则一也。若脉浮弱。按之绝者。血下过多。而阴脉不充也。烦咳者。血从上溢。而心肺焦燥也。
此皆病成而后见之诊也。
夫吐血。咳逆上气。其脉数而有热。不得卧者死。(巢源。数下。有浮大二字。)
〔尤〕脉数身热。阳独胜也。吐血咳逆上气不得卧。阴之
烁也。以既烁之阴。而从独胜之阳。有不尽不已之势。故死。
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
〔徐〕此言吐血。不必由于气不摄血。亦不必由于阴火炽盛。其有酒客而致咳。则肺伤已极。又为
咳所击动。必致吐血。故曰极饮过度所致。则治之者。当以清酒热为主也。
三因方云。病者因饮食过度伤胃。或胃虚不能消化。致翻呕吐逆。物与气上冲蹙胃口。决裂所伤吐出。
其色鲜红。心腹绞痛。白汗自流。名曰伤胃吐血。理中汤能止之者。以其功最理中脘。分利阴阳。安定血脉。(
证治要诀。加葛根川芎。)或只煮干姜甘草汤。饮之亦妙。方见养生必用。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击。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
男子则亡血。
〔尤〕此条已见虚劳病中。仲景复举之者。盖谓亡血之证。有从虚寒得之者耳。
亡血。不可发其表。汗出即寒栗而振。(太阳中篇。脉经。血下。有家字。)
〔鉴〕凡失血之后。血气未复。为亡血也。皆不可发汗。失血之初。固属阳热。亡血之后。热随血去。
热虽消。而气逐血虚。阳亦微矣。若发其汗。则阳气衰微。力不能支。故身寒噤栗。而振振耸动也。发阴虚
之汗。汗出则亡阴。即发吐衄之汗也。故见不得 不得眠。亡阴之病也。发阳虚之汗。汗出则亡阳。即发亡
血之汗也。故见寒栗而振。亡阳之病也。李 曰。夺血者无汗。以汗与血。俱为心液。血亡液竭。无
复余液作汗也。今又发表。则阴虚且更亡阳。表间卫气虚极。
故寒栗而振。
病患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
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此下。脉经有当汗出不出内结亦为瘀血十一字。)
〔鉴〕表实无汗。胸满而喘者。风寒之胸满也。里实便涩。胸满烦热者。热壅之胸满也。面目浮肿。胸
满喘不得卧者。停饮之胸满也。呼吸不快。胸满大息。而稍宽者。气滞之胸满也。今病患无寒热他病。惟胸满
唇痿。舌青口燥。漱水不欲咽。乃瘀血之胸满也。唇舌。血华之处也。血病不荣。故痿瘁色变也。热在血分。故
口燥。漱水不欲咽也。脉微大来迟。阴凝之诊。则当腹满。今腹不满。询之其人言我满。在胸不在腹也。与上
如是之证推之。为有瘀血也。
〔沈〕假令气分热盛。则腹胀满。今腹不满。而言我满者。乃外虽不满。
五内血壅气滞而胀。故言我满。知是瘀血也。
案程云。唇痿未详所以。误。
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阴伏之伏。赵本作状。非。)
〔鉴〕此承上文。互详证脉。以明其治也。如热状。即所谓心烦胸满。口干燥渴之热证也。其人当得
数大之阳脉。今反见沉伏之阴脉。是为热伏于阴。乃瘀血也。血瘀者当下之。宜桃核承气抵当汤丸之类也。
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沈不载此条。)
〔程〕此章。当在第八篇中。简脱在此。
〔尤〕此但举火邪二字。而不详其证。按伤寒论云。伤寒脉浮。
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又曰。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
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圊血。名为火邪。仲景此条。殆为
惊悸下血备其证欤。桂枝汤。去芍药之酸。加蜀漆之辛。盖欲使火气与风邪。一时并散。而无少有留滞。所
谓从外来者。驱而出之于外也。龙骨牡蛎。则收敛其浮越之神与气尔。
案外台奔豚气门。引短剧云。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者。皆从
惊发得之。火邪者。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据此则程注为是。
\x桂枝救逆汤方\x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牡蛎(五两熬) 龙骨(四两)
大枣(十二枚) 蜀漆(三两洗去腥)
上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
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为末。宋板伤寒论。作七味。是。)
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脉经。无此条。)
〔鉴〕此方是治寒水心下悸者。与首条之脉弱悸病不合。必是错简。
\x半夏麻黄丸方\x(肘后无方名。)
半夏(肘后云汤洗去滑干) 麻黄(等分)
上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
按服三丸甚少。本草纲目。作三十丸。似是。然要之此方可疑。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
〔徐〕此重不止二字。是谓寒凉止血药。皆不应矣。吐血本由阳虚。不能导血归经。然血亡而阴亏。
故以柏叶之最养阴者为君。艾叶走经为臣。而以干姜温胃为佐。马通导大便下为使。愚意无马通。童便亦得。
按本草载此方。乃是柏叶一把。干姜三升。阿胶一挺。炙合煮。入马通一升。未知孰
是。候参。
〔程〕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
者内溉脏腑。外行肌肤。周流一身。如源泉之混混。得热则迫血妄行。而作吐衄。即后泻心汤之证是也。得
寒则不与气俱行。渗于胃中。而作吐。故有随渗随出。而令不止。柏叶汤者。皆辛温之剂。神农经曰。柏
叶主吐血。干姜止唾血。艾叶止吐血。马通者。白马屎也。凡屎必达洞肠乃出。故曰
通。亦微温。止吐血。四味皆辛温行阳之品。使血归经。遵行隧道。而血自止。
\x柏叶汤方\x(外台。引仲景伤寒论。千金。无方名。)
柏叶 干姜(各三两○千金作二两外台作青柏叶三两干姜二两切) 艾(三把○千金作一把)
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
再服。(案外台。作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去滓。别绞取新出马通汁。一升。相
合煎。取一升。绵滤之。温分再服。马通。是马屎汁也。一方有阿胶。无艾。外台为是。
○证类本草云。马屎名马通。止崩中吐下血金疮。止血。)
千金。治吐血内崩。上气面色如土方。(即本方。注云。仲景柏叶
汤。不用阿胶。短剧。不用柏叶。与肘后同。)
又治上焦热膈伤。吐血衄血。或下血连日不止欲死。
于本方。去柏叶。用竹茹阿胶。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远。原本作近。误。今据诸本校改。)
〔程〕先便后血。以当便之时。血亦随便而下行。内经曰。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
以阴气内结。不得外行。血无所禀。渗入肠间。故上经曰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夫肠有夹层。其
中脂膜联系。当其和平。则行气血。及其节养失宜。则血从夹层。渗入肠中。非从肠外而渗
入肠中也。渗而即下。则色鲜。渗而留结。则色黯。内经曰。
阴脉不和。则血留之。用黄土附子之气浓者。血得温即循经
而行也。结阴之属。宜于温补者如此。
〔鉴〕先便后血。此远血也。谓血在胃也。即古之所谓结阴。今之
所谓便血也。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谓血在肠也。即古之所谓肠 为痔下血。今之所谓脏毒肠风下血也。赵
良曰。肠胃。阳明经也。以下血言胃居大肠之上。若聚于胃。必先便后血。去肛门远。故曰远血。若聚大肠。
去肛门近。故曰近血。
〔尤〕黄土温燥入脾。合白术附子。以复健行之气。阿胶地黄甘草。以益脱竭
之血。而又虑辛温之品。转为血病之厉。故又以黄芩之苦寒。防其大过。所谓有制之师也。
\x黄土汤方\x(〔原注〕亦主吐血衄血。○外台引仲景伤寒论。○千金治卒吐血。及衄血方。)
甘草 干地黄(千金用干姜注云仲景用地黄) 白术 附子(炮○千金无)
阿胶(外台有炙字) 黄芩(各三两) 灶中黄土(半斤○千金作伏龙肝半升外台作釜灶下黄焦土半升绵裹)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外台。作煮六味取二升。去滓。内胶令烊。)
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方见狐惑中。)
〔程〕此内经。所谓饮食不节。起居不时。则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为肠 下血之属。故用当归。
以和血脉。赤豆以清脏毒。与黄土汤不侔也。梅师方云。热毒下血。或食热物发动。以赤小豆为末。水
调服。则知此方治脏毒下血。黄土汤。治结阴下血。有霄壤之分也。
徐氏医法指南云。先血后便。近血也。大肠血也。感而
即发。俗谓之肠风。赤小豆当归散主之。先便后血。远血也。胃血也。积久而发。俗谓之脏毒。黄土汤主之。
案千金。诸下血。先见血后见便。此为远血。宜服黄土
汤。先见便后见血。此为近血。宜服赤小豆散。此远近二字互误。三焦虚实门。有远血近血二方。主疗与本
经同。而千金翼论。及外台引崔氏。亦误。张氏医通。却以金匮为传写之误。尤非也。巢源云。大便下血。
鲜而腹痛。冷气在内。亦大便下。其色如小豆汁。出时疼。而不甚痛。前便后下血
者。血来远。前下血后便者。血来近。此亦可以证耳。
备预百要方。血痢方。
赤小豆(三升炒令熟) 当归(三两)
上二味。捣筛为散。服方寸匕。日三。薄粥温下。
\x千金伏龙肝汤\x 治下焦虚寒损。或先见血后便转。此为近血。或利不利方。
伏龙肝(五合末) 干地黄(五两) 阿胶 牛膝 甘草 干姜 黄芩 地榆(各三两) 发灰(二合)
上九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胶煮消。下发灰。分为三服。(张氏衍义云。可见治血。
但取归经。不必究其先后远近耳。)
又续断止血汤。治下焦虚寒损。或先便转后见血。此为远血。或利或不利。好因劳冷即发。
续断 当归 桂心 蒲黄 阿胶(各一两) 甘草(二两) 干姜 干地黄(各四两)
上八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半。去滓。下胶取烊。
下蒲黄。分三服。(张氏衍义云。验其血色。晦淡则当用金匮法。鲜紫当用千金法。方为合辙。)
医林方。阿胶丸。治便血先便而后血。谓之湿毒。
阿胶(一钱) 黄连(三钱) 白茯苓(二钱) 白芍药(四钱)
上为细末。水和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一百丸。温水送下。日进四五服。
又芍药柏皮丸。治先血而后便。为之脏毒。
白芍药 黄柏 当归(以上各等分)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煎甘草汤送下。(
案湿毒脏毒。即远血近血也。故附载以备考。)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千金心脏门。不足。作不定。)
〔尤〕心气不足者。心中之阴气不足也。阴不足则阳独盛。血为热迫。而妄行不止矣。大黄黄连黄芩。
泻其心之热。而血自宁。寇氏云。若心气独不足。则当不吐衄也。此乃邪热因不足。而客之。故令吐衄。以
苦泄其热。以苦补其心。盖一举而两得之。(案出本草衍义。)此说亦通。济众方。用大黄生地
汁。治衄血。其下热凉血。亦泻心汤类耳。(案金鉴。改不足二字。作有余二字。非。)
\x泻心汤方\x(〔原注〕亦治霍乱。○案程沈尤金鉴。删去四字。是。)
大黄(二两) 黄连 黄芩(各一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程〕心主血。心气不足。而邪热乘之。则迫血妄行。故
有吐衄之患。夫炎上作苦。故内经曰。苦先入心。三黄之苦。以泄心之邪热。
千金。巴郡太守奏三黄丸。治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下。手足寒热者方。
春三月黄芩(四两) 大黄(三两) 黄连(四两)
夏三月黄芩(六两) 大黄(一两) 黄连(七两)
秋三月黄芩(六两) 大黄(二两) 黄连(三两)
冬三月黄芩(三两) 大黄(五两) 黄连(二两)
上三味。随时加减。和捣以蜜为丸。如大豆。饮服五丸。日三。不知。稍加至七丸。取下而已。
又三黄散。治黄胆身体面目尽黄。(外台。集验。大黄散同。)
本方三味。各四两。治下筛。先食服方寸匕。日三。
和剂局方。三黄丸。治丈夫妇人。三焦积热。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肿痛。口舌生疮。中焦
有热。心膈烦躁。不美饮食。下焦有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脏俱热。即生 疖疮痍。及治五般痔疾。粪
门肿痛。或下鲜血。小儿积热。
本方三味。各十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用熟水吞下。如脏腑壅实。加服丸数。
本事方。三黄散。治衄血无时。
本方三味。细末。每服二钱。新汲水调下。蜜水亦得。
直指方。川芎三黄散。治实热衄血。
于本方。加川芎。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食后井水调服。
拔萃方。犀角地黄汤。治热甚血积胸中。
于本方。加犀角地黄。
神效名方。黄连散。治黄胆。大小便秘涩壅热。
于本方。用黄连三两。加甘草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温水调下。一日三服。
<目录>卷四\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篇名>论一首、脉证二十七条、方二十三首
属性: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鉴〕呕家呕吐或谷或水。或痰涎。或冷沫。令呕而有脓。此内有痈。脓溃而呕。非呕病也。故曰。不
可治。呕脓尽自愈。赵良曰。此痈之在胃脘上口者也。若过半中。在肺之下者。脓则不从呕出。而从大便
出矣。(详伤寒论辑义厥阴篇。)
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
属饮家。
呕家本渴。令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此属饮家四字。千金作小半夏汤主之。呕家本渴以下。见饮病篇。此属支饮。饮病篇。作
小半夏汤主之。)
〔尤〕呕家必有停痰宿水。先呕却渴者。痰水已去。而胃阳将复也。故曰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因
热饮水过多。热虽解而饮旋积也。此呕因积饮所致。故曰此属饮家。呕家本渴。水从呕去故也。今反不渴者。
以宿有支饮。在心下。愈动而愈出也。故曰此属支饮。
外台。载呕家本渴以下。而注云。张仲景杂方。此证当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方在支饮门中。
问曰。病患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
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
今脉反弦。故名曰虚。(太阳中篇。阳微作阳气微。故也之间有吐字。无问曰及何也师曰字。)
〔尤〕脉数为热。乃不能消谷引饮。而反吐。以发汗过多。阳微膈虚所致。则其数为客热上浮之数。而
非胃实气热之数矣。客热如客之寄。不久即散。故不能消谷也。脉弦为寒。乃不曰寒。而曰虚者。以寒在
于上。而医反下之所致。故其弦。非阴寒外加之弦。而为胃虚生寒之弦矣。胃虚且寒。阳气
无余。则朝食暮吐。而变为胃反也。读此知数脉弦脉。均有虚候。曰热曰寒。盖浅之乎言脉者耳。
〔鉴〕问
曰病患脉数。至胃中虚冷故也等句。已详伤寒论阳明篇内。错简在此。且与脉弦者虚也。文义不属。
巢源云。夫荣卫俱虚。血气不足。停水积饮。在于胃管。则脏冷。脏冷而脾不磨。脾不磨则宿谷不化。
其气逆而成胃反也。则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心下牢大如 。往来寒热。甚者食已则吐。其脉紧而弦。紧则
为寒。弦则为虚。虚寒相搏。故食已则吐。名为反胃也。圣惠论云。夫反胃者。为食
物呕吐。胃不受食。言胃口翻也。则有因饮酒过伤所致。则有因忧悒怏。蓄怒肠结。胃翻所致。则有宿
滞痼癖。积聚冷痰。久不全除。致成兹疾。其中有才食便吐。有食久乃翻。
不可一概用方。切在仔细体认也。案反翻同。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鉴〕按此条文义不属。必是错简。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虚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
紧而涩。其病难治。(虚则。脉经。千金。赵本尤本。并作涩则。千金。脉紧上。有趺阳二字。案金鉴云。
虚则伤脾之虚字当是涩字。是传写之讹。未考诸本也。)
〔程〕经曰。趺阳脉浮而涩。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夫浮为虚。涩为血不足。趺阳得之。必知脾气
不治。华佗曰。脾主消磨水谷。闻声则动。动则磨胃。而主运化。今胃能纳。而脾不能磨。则胃中之谷。必
不能消。是以朝食而暮吐。暮食而朝吐。为胃反之证也。
〔尤〕胃为阳。脾为阴。浮则为虚者。
胃之阳虚也。涩则伤脾者。脾之阴伤也。谷入于胃。而运于脾。脾伤则不能磨。脾不磨。则谷不化。而朝
食者暮当下。暮食者朝当下。若谷不化。则不得下。不得下。必反而上出也。
〔魏〕紧者。寒盛也。涩者。
津亡也。胃中因虚而寒。因寒而燥。因燥而津枯。正不足而邪有余。反胃之病。难治可决矣。欲补阳而津枯。
有妨于补阳。欲生津而阳衰。有碍于补阴。棘手难下者。要在乎失治于早而已。
病患欲吐者。不可下之。
〔尤〕病患欲吐者。邪在上而气方逆。若遽下之。病气必与药气相争。而正乃蒙其祸矣。否则里虚邪入。
病气转深。或痞或利。未可知也。故曰不可下之。
〔程〕欲字。作吐而未吐之义。使人温温欲吐也。
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徐云。哕。恐呕字。案厥阴篇。亦作哕。)
〔沈〕此明实哕之治也。哕者。俗谓呃也。
〔鉴〕赵良曰。腹满为实。实则气上逆。而作哕。故必视其前后。何部不利。而利之则满去。而哕止。
〔魏〕胃气上逆。冲而为哕。治法当视其前后。审大小便调不调
也。前部不利者。水邪之逆也。当利其小便。而哕愈。后部不利者。热邪实也。当利其大便。而哕愈。
活人书云。前部不利。猪苓汤。后部不利。调胃承气汤。
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
〔尤〕胸中。阳也。呕而胸满。阳不治而阴乘之也。故以吴茱萸。散阴降逆。人参姜枣。补中益阳气。
\x茱萸汤方\x
吴茱萸(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详伤寒辑义阳明篇。)
肘后方云。治人食毕噫醋。及醋心。(即本方。外台。引延年。作食讫醋咽多噫。)
三因方云。病者心膈胀满。气逆于胸间。食入即呕。呕尽却快。名曰气呕。胃者足阳明合。荣于足。今
随气上逆。结于胃口。故生呕病也。茱萸人参汤。治气呕胸满不纳食。呕吐涎沫。头疼。(即本方。)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方见上。)
〔徐〕干呕者。有声无物也。物虽无。而吐涎沫。仲景曰。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上焦既有寒。寒
为阴邪。格阳在上。故头痛。比胸满而呕。似有轻重表里不同。然邪必乘虚。故
亦用茱萸汤。兼补以驱浊阴。谓呕有不同。寒则一也。(详伤寒论辑义厥阴篇。)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尤〕邪气乘虚。陷入心中。中气则痞。中气既痞。升降失常。于是阳独上逆而呕。阴独下走而肠鸣。
是虽三焦俱病。而中气为上下之枢。故不必治其上下。而但治其中。黄连黄芩。苦以降阳。半夏干姜。辛
以升阴。阴升阳降。痞将自解。人参甘草。则补养中气。以为交阴阳通上下之用也。
〔徐〕亲见一乳母。吐呕五日。百药不能止。后服干姜黄连二味。立止。即此方之意也。
\x半夏泻心汤方\x
半夏(半升洗) 黄芩 干姜 人参(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甘草(三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详伤寒论辑义太阳下编。)
外台。删繁。半夏泻心汤。疗上焦虚寒。肠鸣下利。心下痞坚。
于本方。去大枣。加桂心三两。(出霍乱门。)
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徐〕伤寒论。芩甘枣芍四味。为黄芩汤。治太阳少阳合病。盖太少之邪合。而内入则协热而利。
故以黄芩为主也。然邪既内入。或有复搏饮者呕多。此其明证矣。故加半夏生姜。
〔程〕干呕者。无物
呕出也。中焦不和。则气逆于上。而作呕。迫于下而为利。故用半夏生姜。入上焦以止呕。甘草
大枣入中焦以和脾。黄芩芍药。入下焦以止利。如是则正气安。而邪气去。三焦和。而呕利止。
巢源云。干呕者。胃气逆故也。但呕而欲吐。吐而无所出。故谓之干呕也。
\x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x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个)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方见痰饮中。)
〔鉴〕赵良曰。呕吐谷不得下者。有寒有热。不可概论也。
食入即吐。热也。朝食暮吐。寒也。此则非寒非热。由中焦停饮气结而逆。故用小半夏汤。
外台。伤寒呕哕门。仲景伤寒论。呕哕。心下悸痞硬不
能食。小半夏汤。又呕哕。心下痞硬者。以膈间有水。头眩悸。小半夏加茯苓汤。
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外台无而字解字。)
〔程〕上章言先呕却渴。此为欲解。今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亦与上证不殊。故急与之。以
和胃。然思水之人。又有得水而贪饮。则胃中热少。不能消水更与人作病。故思水者。用猪苓。以散水饮。
〔尤〕呕吐之余。中气未复。不能胜水。设过与之。则旧饮方去。新饮复生。故宜猪苓散。以崇土而逐水也。
兰台轨范云。伤饮恶饮。此乃常理。若胸中有水。则津液下流。反口干思水。但不能多饮耳。
\x猪苓散方\x(外台。引仲景伤寒论。)
猪苓 茯苓 白术(各等分○千金云各三两)
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千金。猪苓散。治呕而膈上寒。(即本方。)
外台。服法后云。欲饮水者。极与之。本虚与水。则哕。攻其热亦哕。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魏〕呕而脉弱者。胃气虚也。小便复利。气不足以统摄之。脱而下泄也。身有微热见厥。内积阴寒。
外越虚阳。阳衰阴盛。其呕为阳浮欲越之机也。见此知为难治。非寻常火邪痰饮之呕也。主之以四逆汤。益
阳安胃。温中止逆。亦大不同于寻常寒热错杂治呕之方也。附子辛热。干姜辛温。甘
草甘平。强人倍用。以急回其阳。勿令飞越。则呕可止也。(详伤寒论辑义厥阴篇。)
\x四逆汤方\x(外台。引仲景伤寒论。)
附子(一枚生用) 干姜(一两半) 甘草(二两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程〕神农经曰。疗寒者。以热药。内经云。寒淫于内。
治以甘热。四逆汤者。辛甘大热之剂也。故用附子以回阳散厥。干姜以去寒止呕。甘草以调和血脉。
三因方。四逆汤。治寒厥。或表热里寒。下利清谷。食
入则吐。或干呕。或大汗大吐大下之后。四肢冰冷。五内拘急。举体疼痛不渴。脉沉伏。(即本方。)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亦见厥阴篇。)
〔魏〕呕而皮肤发热者。伤寒病。少阳经证也。合以口苦
咽干目眩。而少阳病全。但见呕而发热。虽非伤寒正病。亦少阳经之属也。主之以小柴胡。表解里和而病愈。
\x小柴胡汤方\x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 半夏(半升) 生姜
(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详伤寒论辑义太阳中篇。)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原注〕千金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
即吐。外台云。治呕心下痞硬者。○案今千金。入。作已。即吐。作即呕吐。)
〔鉴〕高世 曰。朝食暮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胃反但吐不呕。然吐不离乎呕。故曰胃反。呕吐
者用半夏。助燥气以消谷。人参补元气。以安胃。白蜜入水扬之。使甘味散于水中。水得蜜而和缓。蜜得水而
淡渗。庶胃反平而呕吐愈。李升玺曰。呕家不宜甘味。此用白蜜。何也。不知此胃反。自属脾虚。经所谓甘味
入脾。归其所喜是也。况君以半夏。味辛而止呕。佐以人参温气而补中。胃反自立止矣。
\x大半夏汤方\x
半夏(二升洗完用) 人参(三两) 白蜜(一升○千金有白术一升生姜三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
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千金云。扬之二三百下。外台云。本论。治反胃支饮。水用泉水。)
三因痰呕门。大半夏汤。治心气不行。郁生涎饮。聚结不散。心下痞硬。肠中沥沥有声。食入即吐。(即本方。)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原注〕外台方。又治吐水。○外台引必效云。疗胃反吐水。及吐食。)
〔鉴〕吐者。有物无声之谓也。朝食暮吐者寒也。食已而吐者火也。以寒性迟。火性急也。故以大黄甘
草汤。缓中泻火。火平自不吐也。王肯堂曰。病患欲吐者。不可下之。又用大黄甘草。治食已即吐何也。曰
欲吐者。其病在上。因而越之可也。而逆之使下。则必抑塞愤乱而益甚。故禁之。若
既已吐矣。吐而不已。有升无降。则当逆而折之。引令下行。
无速于大黄。故取之也。
〔尤〕东垣通幽汤。治幽门不通。上冲吸门者。亦是此意。但有缓急之分耳。
案食入即吐。名回食。出于龚氏回春。当考。
肘后云。治人胃反不受食。食毕辄吐出。
\x大黄甘草汤方\x
大黄(四两) 甘草(一两○肘后作二两千金外台同)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千金。味下。有
咀二字。○外台云。如得可则隔两日。更服一剂。神验。千金不传。此本仲景伤寒论方。)
千金翼云。主脾气实。其人口中淡甘。卧愦愦痛无常处。呕吐反胃方。
大黄(六两)
上一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分再服。又主食即吐。
并大便不通者。加甘草二两。煮取二升半。分为三服。
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茯苓泽泻汤主之。
〔尤〕猪苓散。治吐后饮水者。所以崇土气胜水气也。茯苓泽泻汤。治吐未已。而渴欲饮水者。以吐
未已。知邪未去。则宜桂枝甘姜。散邪气。苓术泽泻。消水气也。
〔鉴〕李 云。吐而渴者。津液亡而胃
虚燥也。饮水则水停心下。茯苓泽泻降气行饮。白术补脾生津。此五苓散原方之义也。然胃反。因脾气虚逆。
故加生姜散逆。甘草和脾。又五苓散。治外有微热。故用桂枝。此胃反无表热。而亦用之者。桂枝非
一于攻表药也。乃彻上彻下。达表里。为通行津液。和阳治水之剂也。
\x茯苓泽泻汤方\x(〔原注〕外台治消渴脉绝。胃反吐食者。有小麦一升。○案外
台。脉上。有阴字。此本出千金。并用小麦三升。外台。引千金。出消渴门。)
茯苓(半斤) 泽泻(四两○外台作茯苓) 甘草(一两) 桂枝(二两○千金外台
作三两) 白术(三两) 生姜(四两○千金外台用三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程〕此方。乃五苓散。去猪苓。加甘草生姜。以猪苓过于利水。故去之。甘草生姜。长于和胃止吐。故
加之。茯苓白术泽泻桂枝。相须宣导。补脾而利水饮。
〔魏〕服法。后煮泽泻。取其阴性以利水。不宜煮之太过也。
兰台轨范云。此治蓄饮之吐。内泽泻再煮。似先煮五味。后煮泽泻。
外台。集验。茯苓小泽泻汤。疗胃反吐而渴者。(千金无方名。)
于本方。去白术生姜。加半夏。(千金云。一方入生姜四两。)
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程〕此证贪饮。与上证欲饮水。猪苓散之思水不同。夫贪饮者。饮水必多。多则淫溢上焦。必有溢饮之
患。故用此汤。以散水饮。方中皆辛甘发散之药。故亦主微风脉紧头痛。
〔尤〕用麻黄杏仁等发表之药者。必
兼有客邪。郁热于肺不解故也。观方下云。汗出即愈。可以知矣。
\x文蛤汤方\x
文蛤(五两) 麻黄 甘草 生姜(各三两) 石膏(五两) 杏仁(五十个) 大枣(十一枚)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即愈。
〔程〕此大青龙汤。去桂枝。盖文蛤。水停于里。文蛤之咸寒。可以利水而消饮。水溢于外。青龙之
辛热。可以胜湿而解表。此汤与茯苓泽泻汤。猪苓散。皆预防水饮之剂。
张氏医通云。是方即大青龙汤。无桂枝。有文蛤。大青龙主发散风寒两感。今是证初不言外邪。而
用取汗。何哉。
盖因阳明经中有实热。所以贪饮。故用麻黄杏仁。开发腠理。甘草姜枣。调和营卫。石膏解利郁热。文蛤直入
少阴。散水止渴。为太阳少阴二经散邪涤饮之圣药。故又主微风脉紧头痛之疾。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魏〕干呕吐逆。吐涎沫者。亦胃中虚寒。津液变为涎沫。随逆气上冲作呕也。干呕无物。止有涎沫。
虚邪非实邪可知矣。主之以半夏干姜散方。犹之小半夏汤惟易生姜为干姜。以生姜性僭上而发越。不如干姜
之辛温为度。专功理中也。用意亦甚微也。
〔尤〕与前干呕吐涎沫头痛不同。彼为厥阴阴气上逆。此是阳明寒
涎逆气不下而已。故以半夏止逆消涎。干姜温中和胃。浆水甘酸调中引气。止呕吐也。
\x半夏干姜散方\x(千金无方名。)
半夏 干姜(各等分)
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千金。作上二味。 咀。以浆水一升
半。煮取七合。顿服之。日三。)
〔程〕脾寒则涎不摄。胃寒则气上逆。故干呕吐涎沫也。半夏之辛以散逆。干姜之热以温脾。煎以浆
水者。藉其酸温。以通关利膈也。此证与茱萸汤迥别。以不头痛也。
病患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
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无奈。外台作彻无聊赖四字。哕下无彻字。)
〔沈〕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诚不是喘。不是呕。不是哕也。彻者通也。仅是通心中。愦愦
然无奈。即泛泛恶心之义也。
〔尤〕寒邪搏饮。结于胸中。而不得出。则气之呼吸往来。出入升降者阻矣。似
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皆寒饮与气相搏互击之证也。且饮水邪也。心阳脏也。
以水邪而逼处心脏。欲却不能。欲受不可。则彻心中愦愦然无奈也。生姜半夏汤。即小半夏汤。而生姜用汁。则
降逆之力少。而散结之力多。乃正治饮气相搏。欲出不出者之良法也。
\x生姜半夏汤方\x(外台伤寒呕哕门。引仲景伤寒论。作生姜汁半夏汤。云兼主天行。)
半夏(半升) 生姜汁(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后服。(
外台。作以水三升。煎半夏取一升。内姜汁取一升半。绵漉小冷。分二服。一日一夜服令尽。呕哕一服得
止者。停后服。)
〔鉴〕李 曰。生姜半夏辛温之气。足以散水饮。而舒阳气。然待小冷服者。恐寒饮固结于中。拒热药而
不纳。反致呕逆。今热药冷冻饮料。下嗌之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情且不违。而致大益。此内经之旨也。此方
与前半夏干姜汤略同。但前温中气。故用干姜。此散停饮。故用生姜。前因呕吐上逆。顿服之。则药力猛峻。
足以止逆降气。呕吐立除。此心中无奈。寒饮内结。难以猝消。故分四服。使胸中邪气。徐徐散也。
外台。必效。疗香港脚方。
大半夏(三两净削去皮) 生姜汁(三升)
上二味。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空腹一服尽。每日一剂。三剂必好。此方梁公家出方。始有本。奇异神效。
又文仲。疗香港脚入心。闷绝欲死者。
半夏(三两洗切) 生姜汁(一升半)
上二味。内半夏。煮取一升八合。分四服。极效。
又深师。疗伤寒病 不止。半夏散。
半夏(洗焙干)
上一味。末之。生姜汤和。服一钱匕。
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肘后云。治卒呕 。又厥逆方。)
〔程〕干呕哕。则气逆于胸膈间。而不行于四末。故手足为之厥。橘皮能降逆气。生姜为呕家圣药。
小剂以和之也。然干呕非反胃。厥非无阳。故下咽气行即愈。
〔尤〕未可便认阳虚。而遽投温补也。
\x橘皮汤方\x(外台。引仲景伤寒论。名小橘皮汤。云兼主天行。)
橘皮(四两) 生姜(半斤○外台作去皮八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即愈。(外台。二味下。有狭长切三字。)
外台。广济。橘皮汤。疗呕哕不止。
于本方中。加枇杷叶甘草。
又延年。人参饮。主吐。
于本方中。加人参。
又范汪半夏汤。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疗心腹虚冷。游痰气上。胸胁满不下食。呕逆胸中冷。
于本方中。加半夏。
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魏〕哕逆者。胃气虚寒固矣。亦有少挟虚热作哕者。将何以为治。仲景主之。橘皮竹茹汤。橘皮
竹茹。行气清胃。而毫不犯攻伐寒凉之忌。佐以补中益气。温胃之品。而胃气足胃阳生。浮热不必留意也。上
诸方于呕吐哕家。浅深缓急之治。可谓至详尽矣。
案哕。说文。气牾也。杨上善注阴阳应象大论云。气折
也。王氏准绳云。哕于月切。又乙劣切。乙劣之讹。遂为吃
逆。亦犹俗呼团为突栾。角为葛洛。其故明矣。而活人书等。
以哕为咳逆。如金鉴。仍袭其说。然楼氏纲目。王氏准绳。张氏类经。辨订其非尤详。今不繁引也。
\x橘皮竹茹汤方\x
橘皮(二斤) 竹茹(二升) 大枣(三十枚) 生姜(半斤) 甘草(五两) 人参(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活人。有半夏。)
〔鉴〕李 曰。哕有属胃寒者。有属胃热者。此哕逆因胃
中虚热。气逆所致。故用人参甘草大枣补虚。橘皮生姜散逆。竹茹甘寒。疏逆气而清胃热。因以为君。
外台。深师大橘皮汤。疗伤寒呕哕。胸满虚烦不安。
于本方。去竹茹大枣。
又广济。麦门冬汤。疗烦热呕逆。不下食。食则吐出。
于本方。去橘皮。加麦门冬茅根。
活人大橘皮汤。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
中大烦。骨节疼痛。目运恶寒。食则反吐谷不得入。先服大橘皮汤。吐止后。服小建中汤。(即本方。)
三因橘皮竹茹汤。治咳逆呕哕。胃中虚冷。每一哕。至八九声相连。收气不回。至于惊人。(即本方。)
夫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程〕手足寒者。阳不行于四末也。上气者。宗气衰微也。平人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
而行呼吸。宗气衰则奔促上气也。脚缩者。寒主收引。无阳以伸也。此六腑气绝于外者如此。下利不禁者。下
焦不阖也。脾衰则四脏俱衰。故经曰。脾气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阖。清便下重。
即不禁之谓也。下甚而至于手足不仁者。四体绝也。此五脏
气绝于内者如此。
〔徐〕下甚。手足因无阴以维阳。而脏气不相统摄。则为不仁。不仁者。伸缩皆不能也。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魏〕此滞下之病。非飧泄之病也。沉为阳陷入阴分。沉中见弦。为少阳之气。不能宣达。故气随阳
降而下重也。脉沉弦而大者。阳气陷入之深而且多。故为未止。脉微弱者。阳气陷入浅而少。更兼见数。阳气
勃勃。欲动于阴。斯易为升达也。故为欲自止。是以虽滞下而发热。亦不死也。若夫
脉沉弦而大。再身见发热。阳邪入阴而炽盛。阴分受伤而煎耗。可以有死之道也。
汪氏伤寒辨注云。此辨热利之脉也。脉沉弦者。沉主里。弦主急。故为里急后重。如滞下之证也。脉大
者邪热甚也。经云。大则病进。故为利未止也。脉微弱数者。此阳邪之热已退。真阴之气将复。故为利自止
也。下利一候。大忌发热。兹者脉微弱而带数。所存邪气有限。故虽发热不至死耳。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少阴以下。
厥阴篇。玉函成本。分为两条。)
〔尤〕下利厥冷无脉。阴亡而阳亦绝矣。灸之所以引既绝之阳。乃厥不回脉不还。而反微喘。残阳上
奔。大气下脱。故死。下利为土负水胜之病。少阴负趺阳者。水负而土胜也。故曰顺。(详伤寒论辑义。以
下三条同。)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今。宋板伤寒论。作令。下同。)
〔尤〕微热而渴者。胃阳复也。脉弱者。邪气衰也。正复邪衰。故今自愈。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脉紧为未解。(赵本。下利上。有若字。非。)
〔程〕寒则下利。脉数有微热。则里寒去。汗出则表气和。表里俱和。故今自愈。设复紧者。知寒邪
尚在。是为未解也。
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瘥。必圊脓血。以有热故也。
〔程〕脉数而渴。则寒邪去而利当止。经曰。若脉不解。
而下不止。必挟热而便脓血。此有热陷于下焦。使血流腐而为脓也。
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自愈。
〔程〕脉弦为寒。发热则阳气复。汗出则寒邪去。故知自愈。
〔尤〕弦脉阴阳两属。若与发热身汗并见。
则弦亦阳也。与脉数有微热汗出正同。故愈。按上数条。皆是伤寒邪气入里之候。故或热。或渴。或汗出。或
脉数。阳气既复。邪气得达则愈。若杂病湿热下利之证。则发热口渴脉数。均非美证。内经云。下利身热者
死。仲景云。下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盖内经所言者。杂病湿热下利之证。仲景所言
者。伤寒阴邪内入之证。二者不可不分也。
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气。脉经。作热。)
〔尤〕下利气者。气随利失。即所谓气利是也。小便得利。
则气行于阳。不行于阴而愈。故曰当利其小便。喻氏所谓急开支河者。是也。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徐〕下利果属寒。脉应沉迟。反浮数。其阳胜可知。而
尺中自涩。涩为阳邪入阴。此亦热多。故曰必圊脓血。详伤寒论辑义厥阴篇。以下四条同。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程〕寒不杀谷。寒胜则下利清谷也。若发其表汗出。则胃中之阳益虚。其寒益胜。故作胀满。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
必郁冒汗出而解。病患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案厥。赵本。作热非。)
汪氏伤寒论辨注云。下利脉沉而迟。里寒也。所下者清谷。里寒甚也。面少赤身微热。下焦虚寒。无根失
守之火。浮于上越于表也。以少赤微热之故。其人阳气虽虚。犹能与阴寒相争。必作郁冒汗出而解。郁冒者。
头目之际。郁然昏冒。乃真阳之气。能胜寒邪。里阳回而表和顺。故能解也。病患必微厥者。此指未汗出郁冒
之时而言。面戴阳。系下虚。此申言面少赤之故。下虚。即下焦元气虚。按仲景虽云汗出
而解。然于未解之时。当用何药。郭白云云。不解。宜通脉四逆汤。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 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尤〕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者。阴先竭而阳后脱也。是必俟其 时经气一周。其脉当还。其手足当
温。设脉不还。其手足亦必不温。则死之事也。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尤〕下利腹胀满。里有寒也。身体疼痛。表有邪也。然必先温其里。而后攻其表。所以然者。里气
不充。则外攻无力。阳气外泄。则里寒转增。自然之势也。而四逆用生附。则寓发散于温补之中。桂枝有
甘芍。则兼固里于散邪之内。仲景用法之精如此。
\x四逆汤方\x(方见上。)
\x桂枝汤方\x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赵本作二两案据太阳篇当作二两)
生姜(三两○案据太阳篇脱切字) 大枣(十二枚○案据太阳篇脱擘字)
上五味 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稀粥一升。以助药力。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淋漓。若一
服汗出病瘥。停后服。(淋漓。太阳篇。作流离。)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利下。脉经有后字。似是。
〔沈〕三部脉皆平。下利而按之心下坚者。脉证不符。是非风寒所属。当责食填胃中。未伤血气。而不
形于脉也。故用大承气汤。峻攻有形之滞。则下利自止。经谓土郁夺之。通因通用之法也。
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沈〕此亦食滞之利也。食壅于胃。气道不利。故脉来迟。然脉虽迟。而非虚寒之比。但迟为气壅。滑为血
实。血实气壅。水谷为病。故为实也。内滞中气不和。利未欲止。但恐成停搁之患。故宜大承气汤。急夺其邪也。
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程〕经曰。滑为有宿食。故当下去之。而利自愈。
〔鉴〕赵良曰。下利。虚证也。脉滑。实脉也。以下
利之虚证。而反见滑实之脉。故当有所去也。
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沉〕此旧积之邪复病也。下利瘥后。至期年月日时复发者。是前次下利之邪。隐僻肠间。今值脏腑司令
之期。触动旧邪而复发。然隐僻之根未除。终不能愈。故当大承气迅除
之耳。
案程尤并云。脾主信。故按期复发。凿甚。许氏本事方云。有人因忧愁中伤食。结积在肠胃。故发
吐利。自冬后至暑月。稍伤则发暴下。数日不已。玉函云。下利至隔年月日。不期而发者。此为有积。宜下
之。止用温脾汤。(浓朴。干姜。甘草。桂心。附子。大黄。)尤佳。如难取。可佐以干姜丸。(即备急丸。
加人参。)后服白术散。(即附子理中汤。去甘草干姜。加木香生姜大枣。)戴氏证治要
诀云。泻已愈。隔年及后期复泻。古论云。病有期年而发者。有积故也。宜感应丸。并本条之义也。
\x大承气汤\x(见 病中。)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
〔鉴〕下利。里虚证也。谵语。里实证也。何以决其有燥屎也。若脉滑数。知有宿食也。其利秽粘。
知有积热也。然必脉证如此。始可知其有燥屎也。宜下之以小承气汤。于此推之。而燥屎又不在大便硬不硬
也。
〔尤〕谵语者。胃实之征。为有燥屎也。与心下坚。脉滑者大同。然前用大承气者。以
因实而致利去之。惟恐不速也。此用小承气者。以病成而适实攻之。恐伤及其正也。(见厥阴篇。当参考。)
\x小承气汤方\x
大黄(四两) 浓朴(三两炙○赵本作二两) 枳实(大者三枚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得利则止。
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尤〕此治湿寒内淫。脏气不固。脓血不止者之法。赤石脂理血固脱。干姜温胃驱寒。粳米安中益气。
崔氏去粳米。加黄连当归。用治热利。乃桃花汤之变法也。(案崔氏方。名黄连丸。
出外台伤寒门。)
〔鉴〕初病下利。便脓血者。大承气汤。或芍药
汤下之。热盛者。白头翁汤清之。若日久滑脱。则当以桃花汤。养肠固脱可也。
\x桃花汤方\x
赤石脂(一斤一半锉一半筛末)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张氏伤寒宗印云。石脂色如桃花。故名桃花汤。或曰。即桃花石。徐氏伤寒类方云。兼末服。取其留滞收涩。
外台。崔氏疗伤寒后。赤白滞下无数。阮氏桃华汤方。
赤石脂(八两冷多白滞者加四两) 粳米(一升) 干姜(四两冷多白滞加四两切)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服一升。不瘥
复作。热多则带赤。冷多则带白。(伤寒论。千金。范汪同。张仲景伤寒论煮汤和赤石脂末一方寸匕服。)
\x千金桃花丸\x 治下冷脐下搅痛。
干姜 赤石脂(各十两)
上二味。蜜丸如豌豆。服十丸。日三服。加至二十丸。
和剂局方。桃花丸。治肠胃虚弱。冷气乘之。脐腹搅痛。
下痢纯白。或冷热相搏。赤白相杂。肠滑不禁。日夜无度。(方同上。只面和为丸为异。)
肘后方。赤石脂汤。疗伤寒若下脓血者。
于本方中。去粳米。加附子。
外台。文仲久下痢脓血方。
于本方中。加乌梅。
千金。大桃花汤。治冷白滞痢腹痛。
于本方。去粳米。加当归。龙骨。牡蛎。附子。白术。人参。甘草。芍药。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赵本。作重下。)
〔程〕热利下重。则热客于肠胃。非寒不足以除热。非苦不足以坚下焦。故加一热字。别以上之寒利。
〔魏〕滞下之病多热。不同于泻泄下利之证多寒也。故名之曰热利。而以下重别之。
\x白头翁汤方\x(外台。引千金翼云。此张仲景伤寒论方。)
白头翁(三两○赵本及伤寒论作二两) 黄连 黄柏 秦皮(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
钱氏溯源集云。白头翁。神农本经。言其能逐血止腹痛。陶弘景谓其能止毒痢。故以治厥阴热痢。黄连苦
寒。能清湿热浓肠胃。黄柏泻下焦之火。秦皮亦属苦寒。治下痢崩带。取其收涩也。
外台。古今录验。白头翁汤。疗寒急下。及滞下方。
本方。去黄柏。加干姜。甘草。当归。石榴皮。
证类本草。阿胶条。引续传信方。张仲景调气方。治赤白痢。无问远近。小腹 痛不可忍。出入无常。下
重疼闷。每发面青。手足俱变者。黄连。一两。去毛。好胶。手许大碎。蜡。如弹子大。三味以水一大升。
先煎胶令散。次下蜡。又煎令散。即下黄连末。搅相和分为三服。惟须热吃。冷即难吃。神效。案此方。亦见
玉函经附遗。名调气饮。用三味。各三钱。知却是系于后人改定。并附备考。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
〔程〕更烦。言本有烦。不为利除而转甚也。
〔尤〕热邪不从下减。而复上动也。按之心下濡。则中无
阻滞可知。故曰虚烦。
〔鉴〕此利后。热遗于胸中也。按之心下濡。虽热而非实热。故用此以清其虚烦。
\x栀子豉汤方\x
栀子(十四枚) 香豉(四合绵裹○赵本绵作绢非)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
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则止。(详伤寒论辑义。厥阴篇。下同。)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尤〕挟热下利者。久则必伤脾阴。中寒清谷者。甚则并伤肾阳。里寒外热。汗出而厥。有阴内盛而
阳外亡之象。通脉四逆汤。即四逆加干姜一倍。所谓进而求阳。以收散亡之气也。(详伤寒论辑义厥阴篇。)
\x通脉四逆汤方\x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甘草(二两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程〕厥甚者。脉必绝。附子辛热。用以复脉回阳。下清
谷者。胃必寒。干姜辛温。用以温胃止利。甘草甘平。用以佐姜附之热。而回厥逆。
下利肺痛。紫参汤主之。(本草图经肺痛二字。作者一字。)
〔程〕肺痛未详。或云肺痛。当是腹痛。本草云。紫参。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
〔鉴〕按此文脱简。不释。
\x紫参汤方\x
紫参(半斤) 甘草(三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参。取二升。内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原注〕疑非仲景方。)
气利。诃黎勒散主之。
〔尤〕气利。气与屎俱失也。诃黎勒。涩肠而利气。粥饮。安中益肠胃。顿服者。补下治下制以急也。
〔鉴〕气利。所下之气秽臭。所利之物稠粘。则为气滞不宣。或下之。或利之。
皆可也。若所利之气不臭。所下之物不粘。则谓气陷肠滑。故用诃黎勒散。以固肠。或用补中益气。以举陷亦可。
\x诃黎勒散方\x
诃黎勒(十枚煨)
上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原注〕疑非仲景方。)
〔程〕寇宗 曰。诃黎勒。能涩便而又宽肠。涩能治利。宽肠能治气。故气利宜之。调以粥饮者。藉谷
气以助肠胃也。论曰。仲景治气利。用诃黎勒散。详其主治。不知其义。及后读杜壬方。言气利。里急后重。
始知诃黎勒。用以调气。盖有形之伤。则便垢而后重。无形之伤。则气坠而后重。便肠垢者。得诸实。气下坠
者。得诸虚。故用词藜勒。温涩之剂也。唐贞观中。太宗苦气利。众医不效。金吾长张宝藏以牛乳。煎荜茇。
进服之立瘥。(案此见刘禹锡隋唐嘉话。)荜茇。温脾药也。刘禹锡传信方。治气利。用矾石。矾石亦涩气
药也。大都气利。得之虚寒。气下陷者。多其用温涩之药可见矣。
案杨氏直指方。牛乳汤。治气痢泄如蟹渤。荜茇末二钱。牛乳半升。同煎减半。空腹服。今验之。气坠
而后重。气与屎俱失者。其所泄多如蟹渤。程注得直指。而义尤明显。
外台广济。疗呕逆不能多食方。
诃黎勒(三两去核煨)
上一味。捣为散。蜜和丸。空腹服二十丸。日二服。以知为度。利多减服。无所忌。
\x附方\x
千金翼。小承气汤。治大便不通。哕数谵语。(方见上○案千金翼。用枳实五枚。)
案尤氏云。即前下利谵语有燥屎之法。虽不赘可也。误。本文主下利。而此条示哕用小承气之法。
即上文哕而腹满后
部不利者。丹溪医案。载超越陈氏二十余载。因饱后奔走数里。遂患哕病。但食物则连哕百余声。半日不止。
饮酒与汤。则不作。至晚发热。如此者二月。脉涩数。以血入气中治之。用桃仁承气汤。加红花煎服。下污
血数次。即减。再用木香和中丸。加丁香服之。十日而愈。此亦以攻下治哕之一格也。
外台。黄芩汤。治干呕下利。(外台。引仲景伤寒论。云出篇十六卷。)
黄芩 人参 干姜(各三两) 桂枝(二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
〔尤〕此与前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治同。而无芍药甘草生姜。有人参桂枝干姜。则温里益气之意居多。
凡中寒气少者。可于此取法焉。
<目录>卷四\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篇名>论一首、脉证三条方、六首
属性: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辨脉法。无
反字。处下。有饮食如常者五字。当发其痈。作蓄积有脓也。)
〔尤〕浮数脉。皆阳也。阳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者。卫气有所遏。而不出也。夫卫主行荣气者也。
而荣过实者。反能阻遏其卫。若有痛处。则荣之实者已兆。故曰当发其痈。
师曰。诸痈肿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脓无间。脉经。有与字。)
〔程〕灵枢经曰。荣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涩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
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腐则为脓。故知热聚者则作脓。热未聚者但肿。而未作脓也。皆以手掩知之。
巢源云。凡痈经久不复可消者。若按之都牢硬者。未有脓也。按之半硬半软者。有脓也。又以手掩
肿上不热者为无
脓。若热甚者为有脓。
陈氏三因方引原文云。此亦大略说也。若脉不数不热而疼者。盖发于阴也。不疼尤是恶证。不可不知。
陈氏外科精要云。伍氏方论曰。凡疮肿以手指从疮旁按。
至四畔上赤黑者。按之色不变。脓已结成。又按之随手赤色。此亦有脓。按之白。良久方赤。游毒已息。
陈氏外科正宗云。轻按热甚便痛者。有脓且浅且稠。重按微热方痛者。有脓且深且稀。按之陷而不起
者脓未成。按之软而复起者。脓已成。按之都硬不痛者无脓。非是脓。即
瘀血也。按之都软不痛者有脓。非是脓。即湿水也。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
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尤〕甲错。肌皮干起。如鳞甲之交错。由荣滞于中。故血燥于外也。腹皮急按之濡。气虽外鼓。而
病不在皮间也。积聚为肿胀之根。脉数为身热之候。今腹如肿状。而中无积聚。身不发热。而脉反见数。
非肠内有痈。荣郁成热而何。薏苡。破毒肿利肠胃为君。败酱。一名苦菜。治暴热火疮。
排脓破血为臣。附子则假其辛热。以行郁滞之气尔。
巢源云。肠痈者。由寒温不适喜怒无度。使邪气与荣卫相干。在于肠内。遇热加之。血气蕴积。结聚
成痈。热积不散。血肉腐坏。化而为脓。其病之状。小腹重而微强。抑之即痛。小便数似淋。时时汗出。复
恶寒。其身皮肤甲错。腹皮急如肿状。诊其脉。洪数者已有脓也。其脉迟紧者。未有脓也。甚者腹胀大。转
侧闻水声。或绕脐生疮。穿而脓出。或脓自脐中出。或大便去脓血。惟宜急治之。又云。大便脓
血。似赤白下而实非者。是肠痈也。
\x薏苡附子败酱散方\x
薏苡仁(十分) 附子(二分) 败酱(五分)
上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小盒饭下。
〔魏〕薏仁。下气则能泄脓。附子。微用。意在直走肠中屈曲之处可达。加以败酱之咸寒。以清积热。
服后以小便下为度者。小便者气化也。气通则痈脓结者可开。滞者可行。
而大便必泄污秽脓血。肠痈可已矣。顿服者。取其快捷之力也。
\x千金肠痈汤\x
薏苡仁(一升) 牡丹皮 桃仁(各三两) 瓜瓣仁(二升)
上四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张氏衍义云。即金匮薏苡附子败酱散之变方也。
圣惠方。治肠痈皮肉状如蛇皮。及如错。小腹坚。心腹急方。
即本方。用败酱二两。附子半两。薏苡仁二两半。
上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中盏。入生姜半分。煎
至六分。去滓温服。案本方。仅用方寸匕。似甚少。圣惠为是。
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
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肠。原
本。作肿。今据赵程沈金鉴。及脉经改之。脉经无痞字。巢源。作小便数如淋。无小便自调四字。)
〔程〕肿则形于外。痞则着于内。少腹既已痞肿。则肠痈已成。故按之即痛也。如淋者。以小腹为厥
阴经脉所过。厥阴脉循阴器。故按少腹而痛引阴茎。有如淋状。而小便则自
调也。灵枢经曰。有所结气归之。内既有痈。则荣卫稽留于内。而不卫外。故令有发热汗出恶寒也。脉迟紧
者。则热未聚。而肉未腐。故宜大黄牡丹汤下之。以消其肿疡。若脉洪数。则脓已成。将成溃疡。不可下也。
大黄牡丹汤。在当有血句下。以古人为文法所拘。故缀于条末。伤寒论中多有之。按上证痈在小肠。以小肠在
上。痈近于腹。则位深。但腹皮急而按之有如肿形。故用前汤。导其毒从小便而出。此证痈在大肠。以大肠
在下。痈隐少腹。其位浅则有痞肿之形。其迹易见。其按即痛。故用大黄牡丹汤。排其脓血从大便而下
也。
〔尤〕云不可下者。谓虽下之。而亦不能消之也。大黄牡丹汤。肠痈已成未成。皆得主之。故曰有脓
当下。无脓当下血。
\x大黄牡丹汤方\x(千金云。肘后名瓜子汤。案今本肘后无考。)
大黄(四两) 牡丹(一两○千金用三两) 桃仁(五十个) 瓜子(半斤○千金用一斤) 芒硝(三合)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
〔程〕诸疮疡痛皆属心火。大黄芒硝。用以下实热。血败肉腐。则为脓。牡丹桃仁。用以下脓血。瓜
子。(当是甜瓜子)味甘寒。神农经不载主治。考之雷公曰。血泛经过。饮调瓜子。则瓜子亦肠中血分药也。
故别录。主溃脓血。为脾胃肠中。内壅要药。想亦本诸此方。(案瓜子。沈以为冬瓜子。盖根据时珍治肠痈之
说。然古本草无所考。程注为是。)
张氏千金方衍义云。大黄下瘀血血闭。牡丹治瘀血留舍。芒硝治五脏积热。涤去蓄结。推陈致新之
功。较大黄尤锐。桃仁治疝瘕邪气。下瘀血血闭之功。亦与大黄不异。甜瓜瓣。
别录。治腹内结聚。破溃脓血。专于开痰利气。为内痈脉迟
紧脓未成之专药。
张氏医通云。肠痈下血。腹中 痛。其始发热恶寒。欲验其证。必小腹满痛。小便淋涩。反侧不便。即
为肠痈之确候。无论已成未成。俱用大黄牡丹汤。加犀角急服之。
刘涓子鬼遗方云。治肠痈大黄汤。痈之为病。诊小腹肿痞坚。按之则痛。或在膀胱左右。其色或赤或
白色。坚大如掌热。小便欲调。时白汗出。时复恶寒。其脉迟坚者。未成
脓也。可下之。当有血。脉数脓成。不可服此方。
即本方。唯不用瓜子。用芥子。(案千金。引刘涓子不用芥子。必后
世传写之讹。而圣济总录。及外科正宗等。亦用芥子。得效方。则用栝蒌子。并误。)
圣惠。牡丹散。治产后血运。腹满欲野狼狈。(出妇人产后门。)
即本方。不用瓜子。用冬瓜子。加生姜。产育宝庆集同。
云若口噤。则拗开灌之。必效。欲产先煎下。以备缓急。但不用生姜。
又牡丹散。治肠痈未成脓。腹中痛不可忍。(出肠痈门。下同。)
即本方。加木香芍药败酱。用甜瓜子。
又甜瓜子散。治肠痈肿痛。如闷气欲绝。
于本方中。加薏苡败酱当归槟榔。
又赤茯苓散。治肠痈小腹牢强。按之痛。小便不利。时有汗出恶寒。脉迟未成脓。
于本方中。加赤茯苓。
奇效良方。梅仁散。治肠痈。里急隐痛。大便闭涩。
于本方。桃仁。代梅仁。加犀角。
问曰。寸口脉浮微而涩。法当亡血。若汗出。设不汗者
云何。答曰。若身有疮。被刀斧所伤亡血故也。(脉经。无浮字。斧。作器。赵本。法。作然。)
〔尤〕血与汗皆阴也。阴亡则血流不行。而气亦无辅。故
脉浮微而涩也。经云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兹不汗出。
而身有疮。则知其被刀斧所伤。而亡其血。与汗出不止者。迹虽异。而理则同也。
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
〔沈〕此金刃所伤。皮肉筋骨。故为金疮。乃属不内外因。
〔尤〕金疮金刃所伤。而成疮者。经脉斩绝。
荣卫沮弛。治之者必使经脉复行。营卫相贯而后已。王不留行散。则行气血和阴阳之良剂也。
\x王不留行散方\x
王不留行(十分八月八日采) 蒴 细叶(十分七月七日采) 桑东南根(白
皮十分三月三日采) 甘草(十八分○赵本无八字) 川椒(三分除目及闭口去汗) 黄芩
(二分) 干姜(二分) 芍药(二分) 浓朴(二分)
上九味。桑根皮。以上三味。烧灰存性。勿令灰过。各别杵筛。合治之为散。服方寸匕。小疮即粉之。
大疮但服之。产后亦可服。如风寒。桑东根。勿取之。前三物皆阴干百日。
〔魏〕王不留行为君。专走血分。止血收痛。而且除风散痹。是收而兼行之药。于血分最宜也。佐
以蒴 叶。与王不留行。性共甘平。入血厘清火毒。祛恶气。倍用甘草。以益胃解毒。芍药黄芩。助清血热。
川椒干姜。助行血瘀。浓朴行中带破。惟恐血乃凝滞之物。故不惮周详也。桑根白皮。性寒。同王不留
行蒴 细叶。烧灰存性者。灰能入血分止血也。为金疮血流不止者设也。小疮则合诸药为粉。以敷之。
大疮则服之。治内以安外也。产后亦可服者。行瘀血也。风寒之日。桑根勿取者。恐过于寒也。前三物皆阴
干百日。存其阴性。不可日曝及火炙也。此金疮家之圣方。奏效如神者也。
〔沈〕金疮。当取生气为本。故
用桑东南根。乃得生气而生气血。烧灰存性。取黑色而能止血。
案徐云。若风寒。此属经络邪。桑皮止利肺气。不能逐外邪。故勿取。沈及金鉴义同。此解似不允当。
王不留行。本经云。治金疮。止血逐痛。蒴 。本草不载治金疮。而接骨木一名木蒴 。唐本草云。治折伤
续筋骨。盖其功亦同。桑根白皮。本经云。治绝脉。别录云。可以缝金疮。知是三物为金疮之要药。
\x排脓散方\x
枳实(十六枚) 芍药(六分) 桔梗(二分)
上三味。杵为散。取鸡子黄一枚。以药散。与鸡黄相等。揉和令相得。饮和服之。日一服。
〔尤〕枳实。苦寒除热破滞为君。得芍药则通血。得桔梗
则利气。而尤赖鸡子黄之甘润。以为排脓化毒之本也。
\x排脓汤方\x
甘草(二两) 桔梗(三两) 生姜(一两) 大枣(十枚)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温服五合。日再服。
〔尤〕此亦行气血和营卫之剂。
案以上二方。徐注为疮痈概治之方。沈云。此两方。专治躯壳之内肠胃之痈而设。魏云。排脓散。为疮
痈将成未成治理之法也。排脓汤。甘草桔梗。即桔梗汤。盖上部胸喉之
间。有欲成疮痈之机。即当急服也。数说未知孰是。程本。金鉴。并不载此两方。似有所见矣。
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
〔鉴〕浸淫疮者。浸谓浸浸。淫谓不已。谓此疮浸淫。留连不已也。从口流向四肢者轻。以从内走外也。
故曰可治。从四肢流走入口者重。以从外走内也。故曰不可治。
〔魏〕不可治者。难治之义。非当委之不治也。
案玉机真脏论。身热肤痛而为浸淫。汉书五王传。师古注。浸淫犹渐染也。巢源浸淫疮候云。浸淫疮。
是心家有风热。发于肌肤。初生甚小。先痒后痛。而成疮汁出。侵溃肌肉。浸淫渐阔。乃遍体。其疮若从口
出。流散四肢者轻。若从四肢生。然后入口者则重。以其渐渐增长。因名浸淫也。千金云。浸淫疮者。浅搔之
蔓延长不止。瘙痒者初如疥。搔之转生汁相连着是也。又云。疮表里相当。名浸淫疮。乃知
此疥湿疮之属。沈云。脱疽游丹之类。金鉴云。犹今之癞疠之类。皆非。(外台。载七方。可参考。)
浸淫疮。黄连粉主之。(〔原注〕方未见。)
〔尤〕方未见。大意以此为湿热浸淫之病。故取黄连一味为粉。粉之。苦以燥湿。寒以除热也。
〔魏〕按外科精义。以一味黄柏散调涂。本此。(徐沈并为黄连一味为粉之方。)
\x千金。黄连胡粉散\x
黄连(二两) 胡粉(十分) 水银(一两)
上三味。黄连为末相和。软皮裹熟 之。自能和合。纵不得成。一家亦得水银。细散入粉中也。以傅乳疮
诸湿疮黄烂肥疮等。若干着甲。煎为膏。案外台删繁。疗 疮多汁方同。黄连粉盖此类也。
<目录>卷四\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篇名>论一首、脉证一条、方五首
属性:师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 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徐沈金鉴。趺。作跌。篇目同。是。)
〔沈〕此趺蹶。当辨经络而治也。人身足阳明脉络于腿外
之前。太阳脉络于腿外侧之后。少阳脉络于腿外侧之中也。夫跌而致蹶者。足不能行也。然不能行。又当辨
其前后治之。但能前者。阳明无伤也。不能却者。乃不能后抵。太阳经脉受伤也当刺 入二寸。 即小腿
肚。本属阳明。乃太阳经络所过之处。与阳明经气。会合于飞阳承筋间。故刺之使太阳
阳明气血和而无滞。则前后如常矣。
案扬子方言。跌。蹶也。说文。蹶。僵也。程云。趺。
足背也。趺蹶。即痹厥之属。恐非。金鉴云。证刺俱未详。必有缺文不释。此说近是。
病患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 者。藜芦甘草汤主之。
〔尤〕湿痰凝滞关节则肿。风邪袭伤经络则动。手指臂肿动。身体 者。风痰在膈。攻走肢体。陈
无择所谓痰涎留在胸膈上下。变生诸病。手足项背。牵引钓痛。走易不定者
是也。藜芦吐上膈风痰。甘草亦能取吐。方虽未见。然大略是涌剂耳。(李氏)
案程云。证未详。方亦缺。不释。金鉴同。此固然。然尤引李 。其义略通。故姑仍之。
\x藜芦甘草汤方\x(〔原注〕未见。)
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屎白散主之。(此条脉经。载霍乱篇末。)
〔沈〕此木土不和。风邪而转筋也。风邪乘于脾胃。风湿相搏。以故表里皆病。若风湿盛于经表。则臂
脚直。脉上下行而微弦。经谓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亦风淫末疾之义也。或中气虚而木邪内逆。直攻于脏。则
转筋入腹。当以鸡屎白。下气消积。去风安脾之治。非治臂脚直之方也。
〔魏〕直上下行。全无和柔之象。亦同于痉病中直上下行之意也。
案金鉴云。臂同背。古通用。臂脚直。谓足背强直。不能屈伸。是转筋之证也。误。转筋不必足背。故
肘后。有疗两臂脚及胸胁转筋之方。巢源云。冷入于足之三阴三阳。则脚转筋。入于手之三阴三阳。则手筋
转。随冷所入之筋。筋则转。转者。由邪冷之气。击动其筋而移转也。
\x鸡屎白散方\x(外台。引肘后云。若转筋入腹中转者方。仲景。经心录。备急。集验。必效同。出于
霍乱转筋门。)
鸡屎白
上一味为散。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温服。(肘后云。以水六合。煮三沸。顿服之。勿令病者知之。外台同。)
案鸡屎白。别录云。治转筋利小便。故取而用之。素问用鸡屎醴。治鼓胀。通利大小便。验之虽本草
云微寒无毒。然泻下之力颇峻。用者宜知之。况霍乱转筋。多津液虚燥者。恐非所宜。
阴狐疝气者。偏有小大。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
〔尤〕阴狐疝气者。寒湿袭阴。而睾丸受病。或左或右。大小不同。或上或下。出没无时。故
名狐疝。蜘蛛有毒。服之能令人利。合桂枝辛温。入阴而逐其寒湿之气也。
灵经脉篇云。肝足厥阴所生病者。狐疝。葛氏伤寒直格
云。狐疝。言狐者。疝气之变化。隐见往来。不可测如狐也。
陈氏三因云。寒疝之气。注入 中。名曰狐疝。亦属 病。
\x蜘蛛散方\x
蜘蛛(十四枚熬焦) 桂枝(半两)
上二味。为散。取八分一匕。饮和服。日再服。蜜丸亦可。
〔程〕别录云。蜘蛛。治大人小儿 。 。疝也。其性有毒。服之能使人利。得桂枝。引入厥阴肝经。而治狐疝。
雷 炮炙论云。蜘蛛凡使勿用五色者。兼大身上有刺毛生者。并薄小者。以上皆不堪用。须用屋西南
有网。身小尻大。腹内有苍黄脓者真也。凡用去头足了。研如膏。投药中用之。今之方法。若仲景炒焦用。全
无功矣。王氏古方选注云。蜘蛛。性阴而厉。其功在壳。能泄下焦结气。桂枝。芳香入肝。专散沉阴结疝。阴
狐疝偏有大小。时时上下。如狐之出入无定。四时刺逆从论云。厥阴滑。为狐疝气。推仲景
之意。亦谓阴狐疝气。是阴邪挟肝风。而上下无时也。治以蜘蛛。如批却导 。蜘蛛。本草言有毒。人咸畏
之。长邑宰林公讳瑛。山海卫人。壮年调理。方用之多年。炙熟其味鲜
美。恒得其功。本草言有毒者。南北所产不同耳。
问曰。病腹痛有虫。其脉何以别之。师曰。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虫。
〔尤〕腹痛脉多伏。阳气内闭也。或弦者。邪气入中也。若反洪大。则非正气与外邪为病。乃蛔动
而气厥也。然必兼有吐涎心痛等证。如下条所云。乃无疑耳。
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者。甘草粉蜜汤主之。
〔程〕巢元方曰。蛔虫长五寸。至一尺。发则心腹作痛。口喜唾涎及清水。贯伤心则死。灵枢经曰。虫
动则胃缓。胃缓则廉泉开。故涎下。是以令人吐涎也。心痛者。非蛔虫贯心。乃蛔虫上入胃脘。即痛。下入
胃中即止。是以发作有时也。若毒药不能止。用甘草粉蜜汤。从其性以治之。
〔尤〕吐涎。吐出清水也。心
痛。痛如咬啮。时时上下是也。发作有时者。蛔饱而静则痛立止。蛔饥求食则痛复发也。毒药。即
锡粉雷丸等。杀虫之药。毒药者折之。以其恶也。甘草粉蜜
汤诱之。以其所喜也。
\x甘草粉蜜汤方\x
甘草(二两) 粉(一两重○赵及诸本无重字) 蜜(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内粉。蜜搅令和。煎如薄粥。温服一升。瘥即止。
案粉。诸注以为铅粉。尤云。诱使虫食甘味既尽。毒性旋发。而虫患乃除。此医药之变诈也。此解
甚巧。然古单称粉者。米粉也。释名云。粉。分也。研米使分散也。说文。粉。敷面者也。徐曰。古敷面。亦
用米粉。伤寒论。猪肤汤。所用白粉。亦米粉耳。故万氏保命歌括。载本方云。治虫啮
心痛毒药不止者。粉。乃用粳米粉。而千金诸书。借以治药毒。并不用铅粉。盖此方非杀虫之剂。乃不过用甘
平安胃之品。而使蛔安。应验之于患者。始知其妙而已。甘味蛔所喜。东方朔神异经云。南方有甘蔗之林。其
高百丈。围三尺八寸。促节多汁。甜如蜜。咋啮其汁。令人润泽。可以节蛔虫。人腹中蛔虫。其状如蚓。此
消谷虫也。多则伤人。少则谷不消。是甘蔗能减多益少。凡蔗亦然。此所以得甘味而平也。
千金方。解鸩毒。及一切毒药不止。烦懑方。
即本方。粉。用粱米粉。(千金翼同。外台。引翼。作白粱粉。圣济总
录。用葛粉。杨氏家藏方。用绿豆粉。圣济。名甘草饮。)
蛔厥者。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
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案柯氏来苏集。作此非脏寒。蛔上入膈。非也。)
〔尤〕蛔厥。蛔动而厥。心痛吐涎手足冷也。蛔动而上逆。则当吐蛔。蛔暂安而复动。则病亦静而复
时烦也。然蛔之所以时安而时上者何也。虫性喜温。脏寒则虫不安而上膈。虫
喜得食。脏虚则蛔复上而求食。故以人参姜附之属。益虚温
胃为主。而以乌梅椒连之属。苦酸辛气味。以折其上入之势也。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x乌梅丸方\x
乌梅(三百个)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一斤) 当归(四两) 附子
(六两炮) 川椒(四两去汗) 桂枝(六两) 人参 黄柏(各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
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臭等物。
〔鉴〕李 曰。乌梅味酸。黄连黄柏味苦。桂枝蜀椒干姜细辛味辛。以蛔得酸则止。得苦则安。得甘
则动于上。得辛则伏于下也。然胃气虚寒。人参附子。以温补之。吐亡津液。
当归以辛润之。则蛔厥可愈矣。(详伤寒论辑义厥阴篇。)
案此方。主胃虚而寒热错杂。以致蛔厥者。故药亦用寒热错杂之品治之。而有胃虚以偏于寒而动蛔者。
陶华用立安蛔理中汤主之。(即理中汤。加乌梅花椒。出全生集。)而有胃不虚以偏于
热而动蛔者。汪琥因制清中安蛔汤主之。(黄连。黄柏。枳实。乌梅。
川椒。出伤寒辨注。)此各取本方之半。而治其所偏也。对证施之。皆有奇效。
<目录>卷五\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篇名>证三条、方九首
属性: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原注〕方见利中。)
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妊娠脉经作躯。此证。作
娠。绝之下。有方在伤寒中五字。)
〔尤〕平脉。脉无病也。即内经。身有病而无邪脉之意。阴脉小弱者。初时胎气未盛而阴方受蚀。故
阴脉比阳脉小弱。至三四月。经血久蓄。阴脉始强。内经。所谓手少阴脉动者妊子。千金。所谓三月尺脉数。
是也。其人渴。妊子者。内多热也。一作呕。亦通。今妊妇二三月。往往恶阻不能食是已。无寒热者。无邪气
也。夫脉无故。而身有病。而又非寒热邪气。则无可施治。惟宜桂枝汤。和调阴阳而已。徐氏云。桂枝汤。外
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为化气调阴阳也。六十日。当有此证者。谓妊娠两月。正当恶阻之时。
设不知而妄治。则病气反增。正气反损。而呕泻有加矣。绝之。谓禁绝其医药也。娄全善云。尝治一二妇恶阻
病吐。前医愈治愈吐。因思仲景绝之之旨。以炒糯米汤。代茶止药。月余渐安。
〔程〕此证有缺文。
〔鉴〕脉平无寒热。用桂枝汤。与妊娠渴不能食者不合。且文义断续不纯。其中必有脱简。
案楼氏纲目云。绝之者。谓绝止医治。候其自安也。予常治一二妇阻病吐。愈治愈逆。因思此仲景绝之
旨。遂停药月余自安。真大哉圣贤之言也。楼所载如此。以炒糯米代茶
汤。见于魏注。必有所据。桂枝汤可疑。程注金鉴似是。
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症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
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 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当下其症。桂枝茯苓丸主之。(脉经。无宿
有症病四字。有妊娠二字。赵本害下。有一圈。 。作不血二字。非。三因方。作妇人宿有症病。妊娠经断
未及三月。即动。此症也。经断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症痼害。当去其症。案是以意改者不
必有所本也。诸注害下为句。魏以害妊娠为一句。似是。)
〔魏〕妇人宿有症病。旧血积聚之邪也。忽而经断。未及三月。即上条六十日以下。见渴不能食证之候
也。又忽尔经血至。且得漏下不止之证。以为胎堕乎。胎固在腹中。但动而不安。有欲堕之机矣。是症之为
病。而累及于胎者。如症在脐下。邪居于下。可以随血漏而症散。止漏安胎。病去胎全矣。如症在脐上。邪居
于上。虽血漏不止。而症自沉痼。名为症痼。势必令胎中之气血。先随血漏而堕。所以可决其
害将及于妊娠也。此就宿血积聚。居于胎之上下。以卜血漏不止。有无干碍妊娠之义也。再或妊娠六月矣。胎
忽动者。此亦宿血痼症所致。又当明辨其孰为正胎。孰为症邪而治之。前三月之间。经水顺利。得其正道。无
胎应行则行。有胎应止即止。此胎之正也。至三月以后。邪症为患。忽而漏血不止。此血非关胎血。乃断
经之后。三月之血闭而未行。于邪症之所在。必加添积聚。成为血 。所以漏下不止。而自与
胎不相涉也。惟久久不止。方害及于胎耳。血不止而痼症不去。必累害于胎。当下其症。症自下而胎自存。
所谓有物无殒者。亦此义也。(胎与 之辨。当于血未断之前三月求之。前三月经水顺利。则
经断必是胎。前三月有冒经下血者。则经断必成 。此说较前注之说。明畅易晓。附载于
此。以质高明。)
〔鉴〕此示人妊娠有病当攻病之义也。此条文义不纯。
其中必有缺文。姑存其理可也。方氏曰。胎动胎漏皆下血。而胎动有腹痛。胎漏无腹痛。故胎动
宜行气。胎漏宜清热。
楼氏纲目云。凡胎动多在当脐。今动在脐上。故知是症也。
\x桂枝茯苓丸方\x
桂枝 茯苓 牡丹(去心) 桃仁(去皮尖熬) 芍药(各等分)
上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程〕牡丹桃仁。以攻症痼。桂枝以和卫。芍药以和荣。茯苓以和中。五物相需。为治妊娠有症痼之小剂。
〔徐〕此方去症之力。不独桃仁。症者阴气也。遇阳则消。故以桂枝扶阳。而桃仁愈有力矣。其余皆养血之药也。
案桂枝。取之于通血脉消瘀血。犹桃核承气中所用。张氏医通。改作桂心。非也。千金。恶阻篇茯苓丸
注肘后云。妊娠忌桂。故熬。庞安时云。桂炒过。则不损胎也。此等之说。不必执拘。陈氏伤寒五法云。桂
枝不伤胎。盖桂枝轻而薄。但能解发邪气。而不伤血。故不堕胎。○案炮炙论序曰。大豆许。取重十两鲤
目比之。如兔屎。十二两鲤目。梧桐子。十四两鲤目。如兔屎。小于梧桐子。
妇人良方。夺命丸。专治妇人小产。下血至多。子死腹中。其人憎寒。手指唇口。爪甲青白。面色黄
黑。或胎上抢心。则闷绝欲死。冷汗自出。喘满不食。或食毒物。或误服草药。伤动胎气。下血不止。胎尚
未损。服之可安。已死服之可下。此方的系异人传授。至妙。(准绳云。此即仲景桂枝茯苓丸。)
即本方。以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淡醋汤送下。速进两丸。至胎腐烂腹中。危甚者。立可取出。
济阴纲目。催生汤。候产母腹痛腰痛。见胞浆下方服。
即本方。水煎热服。
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当以附子
汤温其脏。(〔原注〕方未见○愈胀。脉经。作逾腹。扇下。有之状二字。)
〔尤〕脉弦发热。有似表邪。而乃身不痛。而腹反痛。背不恶寒。而腹反恶寒。甚至少腹阵阵作冷。若
或扇之者然。所以然者。子脏开不能合。而风冷之气乘也。夫脏开风入。其阴内胜。则其脉弦为阴气。而发
热。且为格阳矣。胎胀者。内热则消。寒则胀也。
〔徐〕子脏者。子宫也。开者不敛也。
宜以附子汤温其脏。原方失注。想不过伤寒论中附子。合参苓术芍之附子汤耳。
案金鉴云。方缺。文亦不纯。必有残缺。然尤注义通。今从之。张氏医通云。妊娠脉弦为虚寒。虚阳
散外。故发热。阴寒内逆。故胎胀。腹痛恶寒者。其内无阳。子脏不能司闭藏之令。故阴中觉寒气。习习如
扇也。用附子汤。以温其脏。则胎自安。世人皆以附子为堕胎百药长。仲景独用以为安胎
圣药。非神而明之。莫敢轻试也。
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
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阻。脉经。作漏。半产。脉经。作中生。)
〔鉴〕五六月堕胎者。谓之半产。妇人有漏下下血之疾。至五六月堕胎。而下血不绝者。此症痼之害
也。若无症痼。下血惟腹中痛者。为胞阻。胞阻者。胞中气血不和。而阻其化育也。故用芎归胶艾汤。温
和其血。血和而胎育也。
〔程〕漏下者。妊娠经来。脉经。以阳不足。谓之激经也。半产者。
以四五月堕胎。堕胎必伤其血海。血因续下不绝也。若妊娠下血腹中痛。为胞阻。则用胶艾汤以治。
巢源云。漏胞者。谓妊娠数月而经水时下。此由冲脉任脉虚。不能约制太阳少阴之经血故也。冲任之脉。
为经脉之海。皆起于胞内。手太阳。小肠脉也。手少阴。心脉也。是二经为表里。上为乳汁。下为月水。有
娠之人。经水所以断者。壅之以养胎。而蓄之为乳汁。冲在气虚。则胞内泄漏。
不能制其经血。故月水时下。亦名胞阻。漏血尽则人毙也。
\x芎归胶艾汤方\x(〔原注〕一方加干姜一两。胡洽治妇人胞动。无干姜。)
芎 阿胶 甘草(各二两) 艾叶 当归(各三两) 芍药(四两) 干
地黄(案原本缺两数唯徐沈尤用六两千金干地黄四两艾叶三两余各二两外台引集验同)
上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内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作。
〔程〕胶艾主乎安胎。四物主乎养血。和以甘草。行以酒势。血能循经养胎。则无漏下之患。
〔魏〕用芎 。行血中之凝。阿胶甘草当归地黄芍药五味。全补胞血之虚。艾叶。温子脏之血。寒证见。加干姜。
热证见者。干姜烧灰存性。温经散寒。开凝通阻。而血反止矣。干姜之加。乃注中所增。
实不易之药。余治妇人经血。屡试屡效者也。故竟僭而添入方中。高明鉴焉。
千金。胶艾汤。治妊娠二三月。上至七八月。其人顿仆
失据。胎动不安。伤损腰腹痛欲死。若有所见。及胎奔上抢心短气方。(外台。引集验同。即本方。)
又损伤门大胶艾汤。治男子伤绝。或从高堕下。伤五脏。微者唾血。及金疮伤经方。即本方。加干姜。
煮法后云。此汤治妇人产后。崩伤下血过多。虚喘欲死。腹中激痛。下血不止者。神良。
又治妊娠二三月。上至八九月。胎动不安。腰痛已有所见方。
即本方。去芍药地黄。不用清酒。
又治产后下赤白。腹中绞痛方。
即本方。无芎 。
和剂局方。胶艾汤。治劳伤血气。冲任虚损。月水过多。淋沥漏下。连日不断。脐腹疼痛。及妊娠将摄
失宜。胎动不安。腹痛下堕。或劳伤胞络。胞阻漏血。腰痛闷乱。或因损动胎上抢心。奔冲短气。及因产乳
冲任气虚。不能约制。经血淋沥不断。延引日月。渐成羸瘦。即本方。
妇人良方。陈氏六物汤。治血痢不止。腹痛难忍。
即本方。去甘草。
又四物汤。治妇人经病或先或后。或多或少。疼痛不一。腰足腹中痛。或崩中漏下。或半产恶露多。或
停留不出。妊娠腹痛。下血胎不安。产后块不散。或亡血过多。或恶露下。服之如神。
即本方。去阿胶艾叶甘草。
此药不知起于何代。或云始自魏华佗。今产宝方。乃朱梁时节度巡官昝殷所撰。其中有四物散。国朝太平
兴国中。修入圣惠方者数方。自后医者易散为汤。自皇朝以来。名医于此四物中。增损品味随意。虚实寒热。
无不得其效者。然非止妇人之疾可用而已。施氏医方祖剂云。仲景芎归胶艾汤。
乃四物汤之祖剂也。中间已具四物。后人裁而用之。
妇人怀娠。腹中 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娠。赵本。作妊。徐沈尤同。)
〔尤〕按说文。 。音绞。腹中急也。乃血不足。而水反侵之也。血不足而水侵。则胎失其所养。而
反得其所害矣。腹中能无 痛乎。芎归芍药。益血之虚。苓术泽泻。除水之
气。赵氏曰。此因脾土为木邪所客。谷气不举。湿气下流。
搏于阴血而痛。故用芍药多他药数倍。以泻肝木。亦通。
\x当归芍药散方\x
当归(三两) 芍药(一斤) 茯苓(四两) 白术(四两) 泽泻(半斤) 芎 (半斤乙作三两)
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程〕腹中无因而作痛。或邪热所干。或胎气壅盛。用茯苓之淡以渗之。泽泻之咸以泄之。白术之甘以
补之。和以酒服者。藉其势以行药力。日三服。则药力相续。而腹痛自
止。案金鉴云。妊娠腹中急痛。用此方。未详其义。必是脱简。不释。此说却可疑。
三因方。本方煎法后云。元和纪用经曰。本六气经纬丸。能祛风补劳。养真阳退邪热。缓中安和神志。
润泽容色。散邪寒温瘴时疫。安期先生。赐李少君久饵之药。后仲景增减。为妇人怀妊腹痛方。本方用芍药四
两。泽泻茯苓川芎各一两。当归白术各二两。亦可以蜜丸服。(案此说涉荒诞。不可信据。)
和剂局方。当归芍药散。治妊娠腹中绞痛。心下急满。
及产后血晕。内虚气乏。崩中久痢。常服通畅血脉。不生痈疡。消痰养胃。明目益津。(即本方。妇人良方同。)
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魏〕妊娠呕吐不止者。下实上必虚。上虚胸胃必痰饮凝滞。而作呕吐。且下实气必逆而上冲。亦能动痰
饮而为呕吐。方用干姜。温益脾胃。半夏开降逆气。人参补中益气。为丸缓以收补益之功。用治虚寒之妊
娠家。至善之法也。
张氏医通云。此即所谓恶阻病也。先因脾胃虚弱。津液留停。蓄为痰饮。至妊二月之后。浊阴上冲。
中焦不胜其逆。痰饮遂涌。中寒乃起。故用干姜止寒。人参补虚。半夏生姜治痰散逆也。
\x干姜人参半夏丸方\x
干姜 人参(各一两) 半夏(二两)
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
〔程〕寒在胃脘。则令呕吐不止。故用干姜散寒。半夏生姜止呕。人参和胃。半夏干姜。能下胎。娄
全善曰。余治妊阻病。累用半夏。未尝动胎。亦有故无殒之义。临病之工。何必拘泥。
〔尤〕此益虚温胃
之法。为妊娠中虚。而有寒饮者设也。夫阳明之脉。顺而下行者也。有寒则逆。有热亦逆。逆则饮必从之。
而妊娠之体。精凝血聚。每多蕴而成热者矣。按外台方。青竹茹橘皮半夏。各五两。生姜茯苓。各四两。
麦冬人参。各三两。为治胃热气逆呕吐之法。可补仲景之未备也。
圣惠半夏丸。治妊娠恶阻病。醋心胸中冷。腹痛不能饮食。辄吐青黄汁方。
即本方。三味等分。捣罗为末。以地黄汁浸。蒸饼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十丸。
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
〔尤〕小便难。而饮食如故。则病不由中焦出。而又无腹满身重等证。则更非水气不行。知其血虚热
郁。而津液涩少也。本草。当归。补女子诸不足。苦参入阴利窍。除伏热。贝母能疗郁结。兼清水液之源也。
\x当归贝母苦参丸方\x(〔原注〕男子。加滑石半两。○诸注本。删此七字。唯魏本有。)
当归 贝母 苦参(各四两)
上三味。末之。炼蜜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加至十丸。
张氏医通云。此小便难者。膀胱热郁。气结成燥。病在下焦。所以饮食如故。用当归以和血润燥。贝
母以清肺开郁。苦参以利窍逐水。并入膀胱。以除热结也。
案贝母。本经甄权并云。治产难。而外台子痫门。短剧葛根汤方后云。贝母令人易产。若未临月者。升麻
代之。此说虽不可信。然足见其亦有利窍之功。本方所用。盖取之于
利窍耳。金鉴云。方证不合。必有脱简。不释。殆不考药性也。
时氏产经。苦参丸主疗与原文同。
当归 贝母 苦参(各三两) 滑石(半两)
上为末。蜜丸如小豆大。以米饮下二十丸。
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沈〕此胎压卫气不利致水也。
〔鉴〕妊娠外有水气。则浮肿。洒淅恶寒。水盛贮于肌肤。故身重。内有
水气。则小便不利。水盛阻遏。阳气上升。故起即头眩也。用葵子茯苓者。是专以通窍利水为主也。
妇人良方云。产宝论曰。夫妊娠肿满。由脏气本弱。因产重虚。土不克水。血散入四肢。遂致腹胀。手
足面目皆浮肿。小便秘涩。陈无择云。凡妇人宿有风寒冷湿。妊娠喜脚
肿。俗为皱脚。亦有通身肿满。心腹急胀。名曰胎水。(巢源名子满体肿。)
\x葵子茯苓散方\x
葵子(一斤) 茯苓(三两)
上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则愈。
张氏医通云。膀胱者。主藏津液。气化出溺。外利经脉。上行至头。为诸阳之表。今膀胱气不化。
水溺不得出。外不
利经脉。所以身重洒洒恶寒。起即头眩。但利小便。则水去而经气行。表病自愈。用葵子。直入膀胱。以
利癃闭。佐茯苓以渗水道也。
千金。治妊娠小便不利方。(即本方。外台引千金翼。主疗亦同。千金注。引本经文同。)
妇人良方。葵子散。治妊娠小便不利。身重恶寒。起则眩晕。及水肿者。王子亨云。妊娠小便不通。特避寒药。(又
名茯苓汤。)
葵子(五两) 茯苓(三两)
上二味。为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小便利则愈。
时氏产经云。如不通。恐是转胞。加发灰少许调服。极妙。(葵子。用黄葵子。)
圣惠方。葵子散。治妊娠身体浮肿。小便不利。洒淅恶寒。
即本方。加汉防己。凡三味。各二两。
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脉经。此下。有即易产无疾苦六字。)
〔尤〕妊娠之后。最虑湿热伤动胎气。故于芎归芍药养血之中。用白术除湿。黄芩除热。丹溪称黄芩
白术。为安胎之圣药。夫芩术非能安胎者。去其湿热。而胎自安耳。
〔鉴〕妊娠无病。不须服药。若其人瘦而
有热。恐耗血伤胎。宜常服此以安之。
\x当归散方\x
当归 黄芩 芍药 芎 (各一斤) 白术(半斤)
上五味。杵为散。酒饮服方寸匕。日再服。妊娠常服即易产。胎无苦疾。产后百病悉主之。(汪氏
医学原理有人参。)
方氏丹溪心法附余云。此方养血清热之剂也。瘦人血少有热。胎动不安。素曾半产者。皆宜服之。以
清其源而无患也。
王氏明医杂着云。调理妊娠。在于清热养血。条实黄芩为安胎圣药。清热故也。暑月宜加之。养胎全
在脾胃。譬犹悬钟于梁。梁软则钟下坠。折则堕矣。故白术补脾。为安胎君药。
外台古今录验。术汤。疗妊娠卒得心痛欲死。千金治妊娠腹中满痛。叉心不得饮食。
即本方。去芎 当归。上三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半日全尽。微下水。令易生。
易简方。治经三四月不行。或一月再至。
即本方。加山茱萸。
妊娠养胎。白术散主之。
〔尤〕妊娠伤胎。有因湿热者。亦有因湿寒者。随人脏气之阴阳。而各异也。当归散。正治湿热之剂。
白术散。白术牡蛎燥湿。川芎温血。蜀椒去寒。则正治湿寒之剂也。仲景并列于此。其所以诏示后人者深矣。
\x白术散方\x(〔原注〕见外台。○外台引古今录验云。裴伏张仲景方。)
白术 芎 蜀椒(三分去汗) 牡蛎(外台白术芎 各四分牡蛎二分)
上四味。杵为散。酒服一钱匕。日三服。夜一服。但苦痛。加芍药。心下毒痛。倍加芎 。心烦吐痛。不
能食饮。加细辛一两。半夏大者二十枚。服之后。更以醋浆水服之。若呕。以醋浆水服之。复不解者。小麦汁
服之。已后渴者。大麦粥服之。病虽愈服之勿置。(苦痛。徐云。脱一腹字。沈本作苦腹痛。
吐痛。外台。作吐唾。为是。)
〔程〕白术主安胎为君。芎 主养胎为臣。蜀椒主温胎为佐。牡蛎主固胎为使。按瘦而多火者。宜用
当归散。肥而有寒者。宜用白术散。不可混施也。芍药能缓中。故苦痛者
加之。芎 能温中。故毒痛者倍之。痰饮在心膈故令心烦吐痛。不能食饮。加细辛破痰下水。半夏消痰去水。
更服浆水以调中。若呕者。复用浆水。服药以止呕。呕不止。再易小麦汁以和胃。呕止而胃无津液作渴者。食
大麦粥。以生津液。病愈服之勿置者。以大麦粥。能调中补脾。故可常服。非指上药可常服也。
徐云。予治迪可弟妇。未孕即痰嗽见血。既孕而不减人
瘦。予以此方治之。因其腹痛。加芍药两大剂。而痰少嗽止。人爽胎安。
和剂局方白术散。调补冲任。扶养胎气。治妊娠宿有风
冷。胎痿不长。或失于将理。动伤胎气。多致损堕怀孕。常服壮气益血。保护胎藏。(即本方。三因同。)
妇人良方。白术丸。(主疗同前局方白术散。)
即本方。加阿胶地黄当归。上为末。蜜为丸。如梧子。米饮吞三四十丸。酒醋汤亦可。
妇人伤胎怀身。腹满不得小便。从腰以下。重如有水气状。怀身七月。太阴当养不养。此心气实。当刺
泻劳宫及关元。小便微利则愈。(〔原注〕见玉函。○玉函。伤胎。作伤寒。关元。作小肠之募。无微利之微字。)
〔程〕七月手太阴肺经养胎。金为火乘。则肺金受伤。而胎失所养。又不能通调水道。故有腹满不得小
便。从腰以下有如水气状也。劳宫穴。在手心厥阴心主穴也。泻之则火不乘金矣。关元穴在脐下。为小肠之
募。泻之则小便通利矣。此穴不可妄用。刺之能落胎。
案金鉴云。文义未详。此穴刺之落胎。必是错简。不释。此说固是。然根据玉函。伤胎。作伤寒。
乃义稍通。徐子才逐月养胎方云。妊娠七月。手太阴脉养。不可针灸其经。
<目录>卷五\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篇名>论一首、证六条、方八首
属性: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 。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
中风。故令病 。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案 。沈尤金鉴。作痉为是。详痉病中。)
〔尤〕痉。筋病也。血虚汗出。筋脉失养。风入而益其劲也。郁冒。神病也。亡阴血虚。阳气遂厥而寒。
复郁之。则头眩而目瞀也。大便难者。液病也。胃藏津液。而渗灌诸阳。亡津液胃燥。则大肠失其润。而便难
也。三者不同。其为亡血伤津则一。故皆为产后所有之病。
〔程〕产后血晕者。为郁冒。又名血厥。
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
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
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原注〕方见呕吐中。)
〔尤〕郁冒虽有客邪。而其本则为里虚。故其脉微弱也。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津气上行。
而不下逮之象。所以然者。亡阴血虚。孤阳上厥。而津气从之也。厥者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者。阴阳
乍离。故厥而冒。及阴阳复通。汗乃大出而解也。产妇新虚。不宜多汗。而此反善汗出者。
血去阴虚。阳受邪气。而独盛。汗出则邪去。阳弱而后与阴相和。所谓损阳而就阴是也。小柴胡主之者。以邪
气不可不散。而正虚不可罔顾。惟此法为能解散客邪。而和利阴阳耳。
〔鉴〕大便坚。呕不能食。用小柴胡汤。必其人舌有苔。身无汗形气不衰者。始可。故病得解自能食也。若有汗。当减
柴胡。无热当减黄芩。呕则当倍姜半。虚则当倍人参。又在临证之变通也。
案巢源云。运闷之状。心烦气欲绝是也。亦有去血过多。亦有下血极少。皆令运闷。若去血过多。血虚
气极如此而运闷者。但烦闷而已。若下血过少。而气逆者。则血随气上掩于心。亦令运闷。则烦闷而心满急。
二者为异。亦当候其产妇。血下多少。则知其产后应运与不运也。然烦闷不止。则毙人。巢氏所论如此。知
产后血晕。自有两端。其去血过多而晕者。属气脱。其证眼闭口开。手撒手冷。六脉微细或浮
是也。下血极少而晕者属血逆。其证胸腹胀痛气粗。两手握拳。牙关紧闭是也。此二者证治霄壤。服药一差。
生死立判。宜审辨焉。而本条所论。别是一证。活人书妊娠伤寒门。载此条于三物黄芩汤之后。则知是专治
妇人草蓐伤风。呕而不能食者。若以小柴胡汤为产后郁冒之的方。则误人殆多矣。
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大承气汤主之。
(见 病中。○脉经。作此为胃热气实。程金鉴脉经。并接前条为一条。)
〔沈〕此即大便坚呕不能食。用小柴胡汤。而病解能食也。病解者。谓郁冒已解。能食者。乃余邪隐伏
胃中。风热炽盛。而消谷。但食入于胃。助起余邪复盛。所以七八日。而更发热。故为胃实。是当荡涤胃邪为
主。故用大承气。峻攻胃中坚垒。俾无形邪相随有形之滞。一扫尽出则病如失。仲景本意。发明产后气血虽
虚。然有实证。即当治实。不可顾虑其虚。反致病剧也。
产后腹中 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方见寒疝中。)
〔程〕产后血虚有寒。则腹中急痛。内经曰。味浓者为
阴。当归羊肉味浓者也。用以补产后之阴。佐生姜以散腹中之寒。则 痛自止。夫辛能散寒。补能去弱。
三味辛温补剂也。故并主虚劳寒疝。
〔魏〕妊娠之 痛。胞阻于血寒也。产后腹中 痛者。里虚而血寒也。一阻一虚。而治法异矣。
〔尤〕当归生姜。温血散寒。孙思邈云。羊肉止痛利产妇。
千金当归汤。治妇人寒疝。虚劳不足。若产后腹中绞痛。
即本方加芍药。注云。子母秘录有甘草。
丹溪心要云。当产寒月。脐下胀满。手不可犯。寒入产门故也。服仲景羊肉汤二服愈。
严氏济生当归羊肉汤。治产后发热自汗。肢体痛。名曰蓐劳。
即本方。加人参黄 。
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
〔鉴〕产后腹痛。不烦不满。里虚也。今腹痛烦满。不得卧。里实也。气结血凝而痛。故用枳实破
气结。芍药调腹痛。枳实炒令黑者。盖因产妇气不实也。并主痈脓。亦因血为气凝。久
而腐化者也。佐以麦粥。恐伤产妇之胃也。
〔尤〕产后腹痛。而至烦满不得卧。知血郁而成热。且下病而碍上也。与虚寒 痛不同矣。枳实烧
令黑。能入血行滞。同芍药为和血止痛之剂也。
〔魏〕大麦粥。取其滑润宜血。且有益胃气也。
\x枳实芍药散方\x
枳实(烧令黑勿太过) 芍药(等分)
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并主痈肿。以麦粥下之。
案朱震亨云。芍药产后禁用。程氏辨其误。极是。今不
繁引。又案此前排脓散中。去桔梗。不用鸡子黄。用麦粥。
立方之意稍近。故并治痈肿乎。
师曰。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亦主经水不利。
〔鉴〕产妇腹痛。属气结血凝者。枳实芍药散以调之。假令服后不愈。此为热灼血干。着于脐下而痛。非
枳实芍药之所能治也。宜下瘀血主之。下瘀血汤。攻热下瘀血也。并主经水不通。亦因热灼血干故也。
\x下瘀血汤方\x
大黄(三两○赵本作二两) 桃仁(二十枚) 虫(二十枚熬去足)
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顿服之。新血下如豚肝。
〔程〕 虫。主下血闭。咸能软坚也。大黄。主下瘀血。苦能泄滞也。桃仁。亦下瘀血。滑以去着也。
三味相合。以攻脐下干血。
〔魏〕此类于抵当汤丸之用。亦主经水不利。
无非通幽开积之治也。和酒为丸者。缓从下治也。
〔徐〕既曰新血。又曰如豚肝。骤结之血也。
案徐氏兰台轨范云。新字当作瘀字。此说颇有理。
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不大便。烦躁发热。切脉微实。再倍发热。日晡时
烦躁者不食。食则谵语。至夜即愈。宜大承气汤主之。热在里。结在膀胱也。(见 病中。○脉经。烦躁发
热四字。作四五日趺阳脉六字。食则谵语至夜即愈八字。作谵语利之则愈六字。)
〔程〕太阳伤寒。热结膀胱。则蓄血。小腹坚痛。今产后非太阳证。而小腹亦坚痛者。此恶血未尽。
热在里。结在膀胱也。宜下瘀血汤辈。若不大便。烦躁发热。则热不在膀胱。而热在胃。切其脉亦微实也。
日晡时。阳明向王时也。当向王时。是以再倍发热烦躁。则胃中实矣。胃实则不能食。
故食则谵语。转增其实也。宜大承气汤下之。此条前后简错。热在里八字。当在恶露不尽之下。未有大
承气汤。而下膀胱血结也。至夜即愈四字。衍文。脉经无。(金鉴同。但以至夜即愈。不
为衍文。以再倍二字为衍。)
〔鉴〕李 曰。此一节具两证在内。一是太阳蓄血证。一是阳明里实证。因古人
文法错综。故难辨也。无太阳证。谓无表证也。少腹坚痛者。以肝藏血。少腹为肝经部分。故血必结于此。则
坚痛亦在此。此恶露不尽。是为热在里。结在膀胱。此太阳蓄血证也。宜下去瘀血。若不大便烦躁。脉实谵
语者。阳明里实也。再倍发热者。热在里。蒸蒸发于外也。阳明旺于申酉戌。日晡是阳明向旺时。故烦
躁不能食。病在阳而不在阴。故至夜则愈。此阳明腑病也。宜大承气汤以下胃实。
案尤云。盖谓不独血结于下。而亦热聚于中也。若但治其血。而遗其胃。则血虽去而热不除。即血亦
未必能去。而大承气汤中。大黄枳实。均为血药。仲景取之者。盖将一举而两得之欤。此解不可从。李注似允当。
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
汤。(〔原注〕即桂枝汤方。见下利中。○脉经作妇人产得风。心下闷。作心下坚。徐沈作产后中风续续。)
〔徐〕此段言产后中风。迁延不愈。而表里杂见者。仍当去其风也。谓中风之轻者。数十日不解。似
乎不可责表。然头疼恶寒汗出。时有热。皆表证也。心下闷干呕。太阳之
邪欲内入。而内不受也。今阳旦证仍在。阳旦汤何不可与。而因循以致误也。
案阳旦汤。徐沈尤金鉴。为桂枝汤加黄芩。而魏则据伤
寒论证象阳旦条。为桂枝加附子。并误。唯程根据原注为是。
张氏医通云。举此与上文承气汤。为表里之例。
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喘而。千金。作喘气。头痛。圣济。作头目昏痛。)
〔尤〕此产后表有邪。而里适虚之证。若攻其表。则气浮易脱。若补其里。则表多不服。竹叶汤。用竹
叶葛根桂枝防风桔梗。解外之风热。人参附子。固里之脱。甘草姜枣。以调阴阳之气。而使其平。乃表里
兼济之法。凡风热外淫。而里气不固者。宜于此取则焉。
〔沈〕产后最易变为柔痉。故发热头痛。虽属太阳表证。恐隐痉病之机。所以方后云。颈项强。加大附子一枚。
案金鉴云。产后中风之下。当有病痉者之三字。始与方合。若无此三字。则人参附子。施之于中风发
热可乎。而又以竹叶命名者。何所谓也。且方内有颈项强用大附子之文。
本篇有证无方。则可知必有脱简。此注恐非。是方盖防发痉之渐。若至直发痉。则难奏效也。
\x竹叶汤方\x
竹叶(一把○千金作一握) 葛根(三两) 防风(案千金用二两) 桔梗 桂枝
人参 甘草(各一两) 大枣(十五枚) 生姜(五两) 附子(一枚炮○活人书不用)
上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温覆使汗出。○颈项强。用大附子一枚。破之如豆大。前
药扬去沫。呕者。加半夏半升。洗。(千金。分上。有去滓二字。无一枚以下十二字。前。
赵本作煎。徐注豆大下云。该是入字。案据徐则豆下句。)
〔程〕产后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今证中未至背反张。而发热面赤头痛。亦风痉之渐。故用
竹叶主风痉。防风治内痉。葛根治刚 。桂枝治柔痉。生姜散风邪。桔梗除风痹。辛以散之之剂也。邪之所
凑。其气必虚。佐人参以固卫。附子以温经。甘草以和诸药。大枣以助十二经。
同诸风剂。则发中有补。为产后中风之大剂也。颈项强急。痉病也。加附子以散寒。呕者。风拥气逆也。加半夏以散逆。
张氏医通云。此桂枝汤。去芍药。加竹叶葛防桔梗人参。
因方后所加附子向来混入方内。案医通。载本方。去附子。盖本于活人书。
又云。附子恐是方后所加。治颈项强者。以邪在太阳禁固其筋脉。不得屈伸。故用附子。温经散寒。
扬去沫者。不使辛热上浮之气。助其虚阳上逆也。若邪在胸而呕。加半夏治
之。上言破之如豆。入前药。旧本作如豆大。今如徐忠可驳正。
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乳。脉经。作产。)
〔程〕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产后则血气虚。而胃气逆。故烦乱呕逆。
〔尤〕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者。
乳子之时。气虚火胜。内乱而上逆也。
案乳中。盖在草蓐之谓。故脉经作产中。而沈云。乳者乳子之妇也。魏云。乳即血也。初产血虚。
沈云。乳下。当有闭字。谓乳闭而不通也。金鉴云。此条文义证药未详。张璐云。乳中虚。言乳哺而乳
汁去多。并误。
\x竹皮大丸方\x(活人云。治虚烦。载之于丈夫诸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