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Fighter(数据挖掘斗士)--未来5年城市人才地图(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18:53
未来5年城市人才地图
一张新的中国人才流动的地图正在悄然成形。
近期,麦肯锡、仲量联行等咨询公司,纷纷在研究、预测中国各大城市消费群体的变化和新兴城市的崛起。据仲量联行介绍,从中国大西北的乌鲁木齐到东北地区的哈尔滨,从西南地区的程度到东南沿海的福州,各个城市正在迎接新一轮的现代化进程。它们在近30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经济增长的推动因素。
经济发展的背后是人才的变迁,这些城市将形成独特的人才圈:娱乐、媒体等文化人才城市长沙;工业人才城市沈阳和长春;研发人才城市南京和西安……
希望这张人才地图能帮助你以全新的理念、开阔的视野,谋划自己的美好前程。
南京、西安:研发人才城市
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知名大学坐镇,南京和西安拥有高技术水平的劳动力支持,他们正准备把各自大造成研发城市。
摩托罗拉、霍尼韦尔传感与控制、福特、趋势科技、富士康、美国影立驰、中华网软件、惠普等都在南京建立研发中心;2007年,南京将打造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创新药物创制技术平台等十大研发、设计和制造中心。南京的目标是成为全球的研发中心。南京的目标是成为全球的研发中心。不难想象,研发人才将涌向南京,南京各公司也要上演一场激烈的“研发人才大战”。
西安的研发能力仅次于北京、上海、排名第三,并且是中国五大外报基地之一。西安正寻找模仿印度“硅谷”班加罗尔的经验,在IT外包上把西安打造成中国未来的科技中心。据悉,在未来的3年,仅IT外包人才,西安就需要15万人。
东莞、武汉:高技术人才城市
东莞地处深圳与广州之间的“黄金走廊”。仅次于深圳河上海,东莞已经发展成中国大陆第三大高科技加工基地。作为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技术人才是重要的引起。据悉,东莞急缺高级技术工人,高级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未来的5年,技术人才的缺口达到近百万个。为了招到人,东莞90%的企业都出现过挖同行“墙角”的情况。据报道,厚街镇某塑胶厂曾遭遇恶性挖角,技术骨干集体跳槽到另一家同类公司后,几乎陷入停产的境地。
东莞已被1000多公里的武汉也以制造业为主,它正准备把开发区打造成中国的底特律。目前,武汉的汽车产业集群和汽车产业链条已经基本形成。在58平方公里的武汉东湖国家新技术开发区,聚集了7000多家企业,20家世界500强企业和15家上市公司,他们大多从事光产业,欲把东湖营造成“中国光谷”。武汉高校的技术人材济济,但它同样需要大学生在毕业时选择武汉。
沈阳、长春:工业人才城市
2007年8月20日,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公室公布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指出,将经过10-15年的努力,实现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沈阳、长春正把各自的重工业基础作为未来发展的关键推动因素。沈阳重点发展工业化工、汽车、轮胎和机床;长春发展汽车制造,这一项就占长春工业产出的40%。
2007年沈阳春季大型招聘会上,有些企业用高薪揽才,但虚位以待的汽车设计师、汽车总布置设计工程师、产品开发工程师、工程管理工程师等岗位乏人问津。在未来的几年,汽车、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10大领域需要大批的人才。
成都、青岛:跨国公司人才城市
成都是西部的商业与制造中心,外资企业在寻找西部潜在市场时,看中了成都。2003年英特尔进驻这里后,其他外国高科技公司跃跃欲试。外国零售商业进驻成都,宜家在中国开了4家,其中一家就在成都。成都还立志成为中国西部金融中心,外资银行和保险集团也频频进军成都。截止2006年12月,外贸银行在成都的数量增至9家,其中包括7家营业性机构和2家代表处。成都是西部地区适宜居住的大城市,吸引了国际开发商的眼球。
外商投资企业为青岛就业市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青岛目前拥有山东省外资投资总额俄1/3,其中韩资企业中从业人员超过44万人,占青岛市外资企业从业人员的56.7%。
随着外企进入成都、青岛,外企人才也将在两地走俏。
新疆、北大仓:现代化农业人才城市
“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农学毕业生的就业率高居榜首。作为农业基地的新疆和北大荒,更是求才若渴。
棉花、粮食、亚麻、水果和蔬菜等等,新疆是中国的农业龙头。经过60年的发展,昔日的“北大荒”,成为今日的“北大仓”。北大荒共有115个农场,是中国最大粮仓,2006年,北大荒提供商品粮200亿斤——可以解决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解放军三军官兵一年的口粮。北大荒农业机械化率与发达国家相当。
新疆和北大荒面临一个共同“困境”:在现代化大农业人才方面,存在巨大缺口。
昆明、哈尔滨、南宁:边贸、旅游人才城市
随着同亚洲、俄罗斯和欧洲之间贸易的增长,昆明、哈尔滨和南宁的内陆“关口城市”的地位将得到巩固,边贸人才也将成为新的亮点。
昆明一边连着“9+2”泛珠三角的国内区域经济圈,另一边连着“10+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区域经济圈。两个经济圈就像两个圆的交集,昆明正好在交汇处。2015年完工的昆明和曼谷之间的泛亚铁路,将昆明与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联系在一起,这将大大提升昆明的关口城市地位。
南宁是距离经济腾飞的越南最近的主要城市,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不断地加强合作,南宁被推向了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最前沿: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和“南宁—谅山—河内—海防”经济走廊。
哈尔滨是东北的主要贸易中心,是中国与俄罗斯最好的联系地点。2010年,哈尔滨对俄出口贸易额将超过10亿美元。
昆明、南宁和哈尔滨都以旅游业为自己的另一个支柱,它们也在将自己打造成旅游人才城市。
天津:人才“聚宝盆”城市
天津的定位已经明确——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的经济中心,渤海湾地区的制造、物流、金融中心。世界上各大外资企业都在利用天津独特的定位:空中客车组装厂落户天津;奥的斯在天津设立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电梯制造厂;摩托罗拉、丰田、三星等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对天津的投资。
天津是未来北方的人才“聚宝盆”。各类人才都存在缺口,以服务外包人才为例,到2010年,从业人员将达到16万人;近两三年,每年的技能型人才用工缺口高达30万人,其中在电子、加工制造方面尤甚。
长沙:文化人才城市
长沙人喜辣,做事也是“辣”味袭人。以长沙为代表的“影视湘军”、“长沙动漫”等将文化产业做得风生水起,特别是“超女”运作的成功,被人称为“长沙文化现象”。2006年,长沙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值360亿元,占该市GDP的10%。预计,到2010年,长沙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值将达700亿元。长沙人把文化创意产业分为八大板块,包括出版发行、娱乐休闲、动漫游戏、民间工艺和文博旅游等。
在未来的几年,长沙是娱乐、媒体等文化人才实现自我的战场。
杭州:IT人才城市
杭州又名“天堂硅谷”、“IT西雅图”,是跨国IT巨头们无法绕开的城市。  IBM、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甲骨文”、亚洲最大的独立软件供应商亚洲印度塔塔信息技术公司等都在杭州设立了分部,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微软也打算在杭州设立分部。除了国际IT巨头,国内IT巨子化为3com将总部设在了杭州;“通讯航母”中兴通讯将其全球手机产业化基地落在杭州;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杭州有分部;杭州有国家集成电路师资格培训中心等等。
一个又一个IT奇迹和神话在杭州演绎时,杭州IT人才全线告急,缺口达20万人。
常州:服务人才城市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两次发展机遇——第一次,跨过公司制造业转移;第二次,跨过公司服务也转移。常州与“两次机遇”迎面对接。改革开放以来,44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常州。当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服务外包为常州打开了“世界办公室”之窗,2010年,常州的服务外包生产能力预计达到250亿元。常州还通过会展和旅游活动,提供“软件”服务,进行扩张。
常州的服务外包驶进了“快车道”,急需“快车手”们加盟。
宁波:WTO人才城市
宁波的优势在于港口和紧邻上海。宁波港计划到2010年将规模扩大一倍,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2008年竣工的杭州湾大桥将把宁波和上海直接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提高宁波的竞争地位。宁波需要熟悉WTO的国际化贸易人才、国际会计人才、涉外法律人才、高级造价师等等。据悉,2007年,宁波人才需求量55.45万人,可供人才53.77万人,人才缺口1.68万。到2010年,这一缺口将增至3.43万。
廊坊、南通、合肥、济南、郑州、南昌:值得关注的人才城市
廊坊和南通属于2.5线城市——纳入了北京、上海一线城市的1小时经济圈。廊坊处在北京和天津之间,随着天津北方经济中心地位的建立,廊坊可能以物流人才城市的姿态出现;南通,类似于廊坊,要依托上海及其周边城市的发展来给自己定位。有人说,南通是长江三角洲最佳的服务外包人才城市,在未来的2-3年间将得到验证。
合肥、济南虽距离上海等沿海和主要经济基地较远,但它们也会从第二轮经济涟漪效益中有所收获。比如,IT人才城市杭州的发展会影响到合肥、上海的生产设施搬到合肥等等。它们形成各自的人才城市的时间取决于第二轮涟漪效益的到来。
郑州和南昌地处华中的交通要道上,郑州号称是“中国铁路网络的心脏”,并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未来有可能成为华中物流人才第一城;南昌也有大型的制造业基础,利用强大的交通网络,将南昌打造成制造业人才城市。
人才流动新战略圈
中国经济的发展按照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地的秩序进行,反映到中国人才大棋盘上,是一幅人才流动图。
开发深圳,带动了珠江三角洲经济的腾飞,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带着梦想下“海”;开发浦东,促进了长三角地区迅猛发展,金融人才像潮水一般涌向那里的高楼大厦;作为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北京一直是人才中意的“香饽饽”。4大公认的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诞生的同时,中国完成了人才流动1.0——形成了4个人才最密集的地区。
经济发展有其不可改变的规律,一定会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推进。开发西部、建立天津滨海新区和振兴东北等政策的指导加快了这个推进速度。居高不下的房价、有限的空间、激烈的商业竞争和越来越复杂的业务关系,这些是一线城市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企业会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寻找新的更具潜力,能带来更大利润的市场。同时,4个一线城市的人才也趋于饱和。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一些二三线城市形成了经济增长的推动因素,为人才的流动奠定了基础。人间天堂杭州的IT产业异军突起,UT斯达康化为3com、诺基亚中国研究院、东方通信、东芝公司、阿里巴巴、TaTa集团等先后入户杭州,人间天堂的定义进一步细化,成为“天堂硅谷”。“北有中关村,南有文三街”,杭州的目标是做中国南方的IT老大。随着杭州IT业的发展,它的影响将向四周地区散播开,安徽、江苏等省将有所收益。
东莞、廊坊和南通3个2.5线城值得一提,它们不是省会城市,但它们都离一线城市近——1小时经济圈内。东莞夹在广州和深圳两个一线城市间,在过去的20年,它的一线城市制造工程的地位已经确立。廊坊和南通的地位还不明显。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廊坊的作用将会渐渐明晰,有望成为京津的物流集散地和中转站。与南通竞争的城市太多,但在以上海为中心的第一波涟漪效益中,南通的服务外包和会展中心的地位将会突出。
经济地位的形成预示着人才的流动。随着IT的重心由北向以杭州为中心的南方转移,IT人才将在“硅谷天堂”汇集;高级数人才向东莞报到;物流人才涌入廊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