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遗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33:31
▲冯进义 熊国章撰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汉]应劭《风俗通义·序》
因人见风俗,入境闻方言。
——[唐]王维《早入荥阳界》
古老的习俗具有天然的威力。
——[古罗马]西塞罗《创造性》
旧的习俗里往往寓有深刻的含义。
——[德]席勒《玛丽亚·斯图亚特》
当你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走进贤豪辈出的古马邑;走进苍老古朴的四合院、石窑洞;当你看到节日喜庆的旺火,老农脚上的牛鼻鞋;听到那高亢悠扬的“土滩秧歌”,你就会深深感到啥叫朴实无华、飘散着泥土清香的民俗民风,啥叫有滋有味的马邑文化……要是你来的正是时候,尝尝“五花营羊肉野场瓜”,吃一吃“新广武萝卜旧广武蒜”,喝一碗粉浆,保你乐呵呵地直说“ok”……
庄户节里情意浓——马邑节岁拾零
●送穷节又叫“破五”
开年第一节要数正月初五的送穷节了。相传有个穷鬼叫寇五,他的父亲是巨富,可这寇五偏不学好,吃喝嫖赌是样样精通,挥霍浪费是随心所欲。他的父亲看着这不争气的儿子,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心想:自家财富比山高、比海阔,任儿子踢腾,恐怕也踢腾不完。不过为防万一,他还是多了个心眼,为儿子修建富丽堂皇的宅院,每根椽下压一个元宝,每块砖下埋一根金条,还为自己准备一个大号棺材,又修一座照璧,里面嵌满金银珠宝。临终时,再三嘱咐儿子,今后遇到困难,千万要拆着卖。可等他死了,棺大门小出不去,乡邻叫拆照壁,寇五嫌烦,搭天桥,抬棺出去,算是把老人打发了。之后的日子,寇五很快便把家产挥霍一空,无奈是先卖浮产后卖地,最后贫穷不堪,只好将宅院拿去抵债。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寇五,只好给吹鼓手班子背鼓,他的姑姑见状,伤心得直掉眼泪。寇五却说:姑,这鼓看上很大,其实是空的,一点也不沉,我能背动。从此留下了“寇五背鼓——空的”的歇后语。为人父母者,每到初五就讲这故事,教育子女,代代延续。这一天最忌走亲串友,不能去别人家借东西,要在日出前扫院除垃圾,连同炕席下扫出的尘土和纸制作的“穷媳妇”,一起倒出大门外。因而这一天,又叫“破五”。破者,破烂也,送穷除旧寄寓着勤劳质朴的乡亲执着追求富裕的愿望。
●人节祭七星
俗话说: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丁。刚送过穷,人们就要过人节,祭岁星了。正月初七,是每个人为自己祈求福禄的节日。过去每到人节,院内摆香案、燃七盏灯,到晚上还要鸣炮张灯祭七星哩。这一天,妇女用彩丝线缝“彩胜”,小孩胸带“米线”祈长命百岁。
●谷神节·八仙节
紧接着初八就是谷神节了。相传,我们吃的五谷是上天所赐,由于来得容易,人们一点也不知珍惜,这一下惹恼了五谷神,于是天降五谷变成了天降雪雨冰雹,人想吃五谷,只能自己辛勤耕种。还有人说,初八是八仙节,是为纪念传说中道家的八位神仙的,因而就吃“八仙菜”(即八种菜);也有人说是为纪念吕洞宾生日的。
●十籽节相传是老鼠娶亲的日子
到了初十,就要过“十籽”了。相传是老鼠娶亲的日子,中午家家户户吃莜面,有的还捏庄稼穗蒸熟,晚上赏给老鼠吃。有的用莜面捏成一条龙,扎十二个眼,寓意为十二个月,蒸熟后看眼里的水多少,预知一年的雨量。瞧,我们的庄户人,多么有趣的占卜啊!
●正月十五元宵节
转眼到了元宵节,这可是过罢除夕第一大节。元宵节俗称灯节,每当佳节将至,城里乡下,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到处是人的声浪,灯的海洋。踩高跷,扭秧歌,耍狮子,舞龙灯,唱大戏的,真是游人如云,热闹非凡。
说到这咱得说说这朔州秧歌,这可是本地的“土产”。据说形成于明清时期,由“踢鼓秧歌”和“小秧歌”衍变而成。踢鼓秧歌是别具一格的拳术舞蹈化的广场艺术,从民间艺人传说的一鳞半爪中加以推测,其历史起源看来是相当悠久的了。相传梁山英雄董平有一次回潞州,中途被官府抓获。梁山弟兄呼延灼、关胜等闻讯后,急着要去拼命营救,足智多谋的刘唐提出智取。在元宵节那一天,梁山弟兄组织民众扮成艺人、商人,推车挑担,进入城内。入夜正当鼓乐喧天闹红火之时,忽听一声呐喊,梁山弟兄带领民众拿出武器,杀将起来,乘乱救出了董平,同时掩护民众出城回家。后来人们为纪念他们的英雄壮举,每逢元宵节便扮成梁山英雄表演。至今,在元宵夜,你流连街头,看踢鼓秧歌,都会看到那男角仍扮成杨雄、武松、林冲等人,那动作仍保留着“顶门”(攻城)、“打角”(攀城楼)、“征场”“交手”等。“小秧歌”是一种民歌表演唱,它与踢鼓秧歌一结合,就形成了极富地方特色的“土滩秧歌”,而今已发展成了以歌赢人、以舞见长的戏曲——大秧歌,《落帽》《泥窑》等剧目还赴京调演,并且获了奖,录了像。那高亢的曲调,谐趣的表演,既有柔情,又有粗犷,一看就是胡汉民族融合的艺术形式。
是夜,最让人们留恋难舍、又颇能体现本地灯节特色的当然是“旺火”了,沿街店铺,家家户户,或大或小,或高或矮,或圆或方,四处点燃旺火,红腾腾的旺火映照着游人喜悦的笑脸。旺火要把一年的日子都烧得红红的、旺旺的;“旺气冲天”,真实地反映出老百姓祈盼安宁幸福的普遍心理。临近夜半,礼花、焰火响彻云宵,火树银花,天地同辉,“闹红火”达到高潮。
●“二月二,龙抬头……”一转眼,草木萌茂,就快过寒食了
旧时,民间认为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欲升天而开始活动的日子,又认为此日是土地神的生日,故有祭祀活动,以祈愿当年有个好收成。谚云:“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天太阳出宫前,妇女捻棉线,系在衣扣上,求得个一年顺气,男人早起到井台焚香鸣炮引钱龙;早晨煮鸡蛋,咬完“金”来又咬“银”,期盼财源滚滚。一转眼,地里升腾着蜃气,沟沿河边远远望去似有一点绿意,这就快过寒食了。这天可不吃热饭,多吃凉粉,冷菜;还要蒸“寒燕”呢,蒸出“寒燕”用丝线一穿,送与儿童玩,迎燕庆春,孩子挂在脖子里好不馋人。第二天就是清明了,到祖坟烧点纸,添点土,祈求祖先保佑;有迁葬和冥婚合葬者,也都在这一天进行。
●四月八,逛庙会。端五节,家家门上要贴上一对用红纸剪的大公鸡。六月六,请姑姑,西葫芦豆荚烩羊肉
“过个四月八,皮袄皮裤不敢脱。”天气乍暖还寒,但比起四月八庙会来,天气冷算得了什么,忙里偷闲逛逛庙会,听听小贩不绝于耳的叫卖,看看街上熙熙攘攘的游人,也算是一种享受。当你看到家家户户门板上贴上红纸剪的公鸡时,端午节到了。这天,吃粽子,蒸凉糕,衣扣上系五色彩丝,祛灾避邪,尤其是妇女儿童头上插艾叶,衣襟上佩“绣搐搐”。老人们常说,“头上戴艾有人爱,到大对象定不赖”。不知不觉,上半年的最后一个庄户节到了,六月六,相传这天是晒书、曝衣、晒曲作面酱的日子;遇天旱,还要向龙王祈雨。谚云:“六月六,请姑姑。”旧日,每逢农历六月六日,各家各户都要请出嫁的姑娘回娘家,好生款待。吃什么呢?西葫芦豆荚烩羊肉,听起来就让人直流口水。
●七月七乞巧节
一年已过了一半,七月七来了,这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他们一年难得见一回,见了面就泪眼朦胧,泪掉下来就是雨,可甭说,这天还楞是下雨的时候多,即便不下雨也八成是阴天。到夜晚,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供奉瓜果,向织女求智乞巧,找不到,她们也是不恼的,图个吉利呗。
●八月十五中秋节
八月十五可是大节,小瞧不得。月到中秋分外圆,人们视月亮为团圆的象征,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正是收获的季节,怎么也得弄几个菜,男人的酒自然要喝的,喝就喝白酒,热辣辣的下肚,好爽,酒量小的喝些啤酒、果汁;吃喝完了,分月饼吃,院内放一香案,香案上放上瓜果、月饼,月饼是圆的,月上树梢分外明,也是圆的;大人孩子拍拍肚子说:好日子,这肚也撑圆了。到了八月十六,走亲访友送月饼;相传,这是搞约会要杀鞑子,百姓反抗外侮可见一斑。
●九九重阳节。接下来,十月一,是个祭祖扫墓的日子
九月九重阳节,是文人学士登高赋诗的日子,咱老百姓不讲究,只说着打打牙祭就行了,即便忘了也无所谓。十月一是个祭祖扫墓的日子,子孙往往给先人送寒衣。这功夫,西北风呼呼叫着,没准还裹着雪花,鸟儿也不再卖弄清脆的喉咙,而是哀声叹气往南跑;大人孩子加衣服,家家户户狠劲地烧,那热炕头,烧得烫腚烙脊背。这时,好歹已收获,一壶烧酒,一盘菜,热炕一坐,神仙般的日子。
●冬至前一晚要闹冬
十一月要过冬至了。俗话说:“冬至后十天,阳历过新年。”冬至到来的前一晚是要闹冬呢,闹冬时要吃烩菜,白豆腐,粉条,白山药,标准的“三白”菜。闹完冬就是数九了。古谚说:“头九、二九冻烂碓臼;三九、四九牙(掩)门儿叫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地不开,八九燕来准定来;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十九不算,地头等饭罐。”也有的说:“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走棍打不走,五九、六九朝阳生,七九、八九河里没有冰流,九九八十一,家里送饭坡里吃。”说法有点差异,但意思差不离儿。数九天气,河湾里封了冻,白花花的冰,平匝匝的,人走上面如履平地,有三两小孩提溜着滑车在溜冰,别有一番情趣。倘是下了雪,村里村外全是白茫茫的一片,等到晌午,阳婆出来一会儿,化了点雪水,不等日落西山,屋檐下便结了一根根冰柱。
●腊八吃红粥
进入腊月头一个节就是腊八,古称腊日。在我国远古时期,“腊”是一种祭礼。“腊”字是从“猎”字演变而来的。古人在年岁新旧交替之际,常以猎获之物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吉祥。据说腊祭之神有八种,合称“腊八”。东汉初年,印度的佛教传入我国,传说“腊八”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因此,“腊八节”又称被赋予了佛教的一些因素。宋代腊八节很盛行,此风一直沿袭至今。是日,家家用黄米、小米、高粱米、小豆、红豆、黑豆等八种煮成腊八粥;小孩总要到河里拉冰块,叫腊冰,黎明煮腊八粥时,舀红粥汤浇至冰上。说起浇腊冰,还有一段故事呢——相传,宋将杨业,在朔州战役中,受伤被擒,三日绝食,至苏武庙前,见李陵碑大声呼喊“宁为杨业死,毋为李陵生”,呼毕撞碑而死。后人便在这天把腊冰立在粪堆上,用来贬斥李陵投敌之耻;用浇红粥汤在腊冰上,纪念杨业“绝食”“撞碑”而死的英雄气节。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
腊月的第二个节便是辞灶了。常言道,官过三,民过四,浪荡神过二十五。是说送灶君上天,当官的过二十三,老百姓过二十四,这不三不四的人过二十五。话虽如此,家家都过二十三,谁不想把自己往好人堆里挤呢?这天晚上,家家把灶王爷的画像贴到灶台后的墙壁上,供奉糖或饧;吃罢饭,点燃爆竹,烧香焚纸送灶君上天,让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除夕过大年
过了二十三,灶君上天了,不需禁忌了,屋顶墙壁烟熏气蒸一年了,扫一扫,刷一刷,雪白的墙上贴上几幅年画,画儿上面当然是白胡子垂到胸前的老寿星,要么是胖娃娃抱着条金翅金鳞的大鲤鱼。窗户上剪上几只小鸟,铰上条龙,就叫龙凤朝阳。这些活干完了,蒸馒头,炸“三道”,炒瓜子,就这样不觉已到年三十,早上起来,里里外外贴上红对联,不用说全是欢喜吉利的话。要过年了,把牲畜圈垫上新土,鸡窝铺上干草,将糟里添满草料,让畜类也舒舒服服;水瓮里水满得往外伸舌头了,香炉里已注满了细沙,宗谱已挂在正面墙上,祖宗牌位摆在谱前。天一擦黑,空气中已弥漫着烟火味,孩子们东家出,西家进,不时响几个炮;女人们一边忙着包饺子,做菜,一边看着电视里的春节晚会;一家人嗑着瓜子,拉着喜庆话。忽地有人喊:“点旺火了”,“接神了”,一时旺火燃红了天空,爆竹礼花震天价响,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刻就这样降临了……庄户人的节日是如此热闹和温馨。留连其中,让人忘返。
衣物服饰显风情----朔州服饰大观
●穿衣着装别有风情
说到朔州人的衣着,乍一看与其他地方没啥两样。细细想来还别有风情。马邑古代地处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俭朴勤劳的生活方式使朔州人养成了不争华丽、不图浮饰的衣着打扮习惯。过去少数富豪权贵,喜好追逐时尚,而一般平民都以宽松合体便于劳作的短打扮为主,色彩上男性以稳重朴实的蓝、青、灰、黑为主,女性则随年龄而变化,依次以红、粉、绿、蓝、紫、青等色为主。
朔州人的衣饰如同其朴实、勤劳、厚道、守成的品性一样,显得本份、俭朴。瞧那上衣,有短衣、内衣、长衣、外衣。有贴身主腰、布衫、还有夹袄和棉袄。最有特色的要数贴身主腰了,也有的地方叫裹肚、腰子。这是有棉、夹之分,依季节而变的。聪明的农妇巧夺天工,把腰子有的做成三部分:腰身为长方形,正中与背搭相连,三者形成一个整体;有的做成两开襟。男人穿在身上既可保腰暖身,又不影响劳作。妇女穿上用手一撩就能给孩子喂奶。布衫是夏天穿的单衣。男人衣着简单随便只是对襟汗衫,而女人则是护胸大襟式,有的缀上一排桃圪瘩小扣,很别致也很好看。
古时称下衣为裳,裳就是裙子,古代人男女都穿裙子。过去男人穿的裤子,人们习惯叫大档裤。这种裤的裤腰上另加宽约半尺的腰围,穿起来直达胸口,可以护腰保暖,虽然大裆裤子穿、脱方便,说实话就是有点笨重不灵活。到夏日,男人的裤子是另一种风景,你若留心打夯、搬运的重体力劳动的场地上,就可以看到身着短裤的男人嗨嗨哟哟地展示着阳刚之气。当然,这短裤平常是不穿的。女人爱美,女人的裤子是要在花色和装饰上用心的。裤角镶花边,有得还要补绣各种花草。到了婚嫁事典时,花裤、花裙穿戴起来,比平时要漂亮得多。小孩下衣中有特色的,要数婴幼儿的连脚裤和开裆裤了。连脚裤又叫“连身俏”,上衣下衣带鞋袜,都缝在一起,便于穿戴。“连身俏”有的仿照老虎等动物,后面缀有小尾巴,刚学步的孩子穿上,更添一番生气。小儿穿开裆裤既为拉屎撒尿方便,又是性别的展示。为了防小儿随地乱坐受凉,还在后腰处缝一个双层布垫,叫“督帘”。
还有那些特殊的衣服也值得一提。丧服都以白色为主,粗针大线,毛边朝外。孝帽随关系疏远而异,或叠折或扎起,出殡时为遮掩女人哭相,还在头上顶盖一大块白布、谓之“披头”,并要在头顶披一些麻。而新婚大典时,新娘兴穿红色,要里外红、上下红。一来红色是暖色,热烈饱满;二来红色在民间具有驱邪免灾的作用。谚语说的好,“新婚胜如小登科,披红戴花煞似状元郎”。
“九”,作为数目字,每每泛指多数,同时又为极数。在传统文化中,九为阳数,《说文》载:“九,阳之变也。”因此在古人心目中,变化莫测的九是一个令人生畏的数字。民俗传统中,人们在年龄虚岁出现九的年份有忌九的说法,俗名“逢九年”(分“明九”和“暗九”)。每逢带九之年,除在饮食、起居、行旅、处事等处处小心外,还要穿红主腰、系红裤带、穿红裤衩,据说可以避邪免灾。这可能是一种迷信,但至今仍有流行。
●纺线缝衣做鞋---心灵手巧的农妇
入冬了,走进乡村,你常常会发现向阳的墙根,三三两两农妇装一团毛线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嘴里说着话,手可不能闲着,那就手里提纺线锤,线锤飞转,线长话热,团团羊毛刹那间变成了团团羊毛线。毛线一经浆、洗、染,色泽鲜艳,编织成毛衣、毛裤、背心。穿在身上,暖和到心里。女娃看对象时,戴着自个巧手线织的手套,鲜亮的围巾一披,时髦而亮丽。 乡下的过去是没有缝纫机的,一家老小,男男女女,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棉的、夹的、单的,裁新的、补旧的,几乎占据了主妇毕生的精力。缝棉衣、裁棉被是主妇们的伟大工程。缝棉衣要先量身裁衣,然后把棉花一片片撕好摊平,絮在布面上缝好后再翻里面。衣服缝好了,那扣子可是艺术活,用缝制的布带经过细心的编、抽、拉、寻工艺编结成桃形、蝶形、如意等造型,缝接在衣服上,结实好看,自有一种淳朴的艺术在里面。那些做衣服剩下的边角料,是绝不能浪费的,还要依照不同花色的对比,缝制成门帘挂在门上、缝成书包背在孩子背上,五色斑斓,惹人喜爱。
要说最能显示乡村妇女心灵手巧但又最缠手叫劲的营生莫过做鞋了。坐在热乎乎的炕头上,从针线笸箩里拣出早已积攒的破碎布条一层层粘起来,“衬子”打好了,放到炕席底下烘干或者太阳下面曝晒。接下来,拿出珍藏的鞋样,上下两面再来一层耐磨的布。然后,将白麻拈转拨吊,拧成细麻绳,或者用“洋线”,在麻线纳好的鞋底上,按鞋样大小,细针细线地纳起来。上鞋时讲究要双绳上下对拉抽紧,用力均匀,针脚大小一致。做好了最后一道工序是打湿新鞋,用楦子定型。一般男人的鞋是黑帮的底,农妇做的这种鞋子穿在脚上挺而不硬,耐久结实,难怪乡亲要叫它“踢倒山”,还有的功夫在鞋面,中间有凸起的一道,叫“牛鼻梁”鞋,都是经久耐用的。妇女过去不会做鞋是要遭人耻笑的。凡为人之妇,大大小小的鞋样子便是一份财富。鞋也便具有了双层的功能,既是作为姑娘、媳妇手艺的展示,又是表达心意的礼物。过去乡里风俗就有没过门的媳妇要给未婚夫做鞋的习惯,做鞋时,姑娘总是把自己最精彩的看家本领拿出来,针针线线缝出自己的深情厚意。在农村与鞋相伴要数绣花鞋垫。这些鞋垫的制作有割花、扎花、挑花、绣花等多种形式。割花是把一对鞋垫对缝在一起,铺绣上花色图案,再从中间用利刀割开,便是一对图案对称、色彩艳丽的花鞋垫。
●    最具塞外风情的衣帽饰物
地处塞外的朔州,清代至民国时,盛行缎面瓜壳帽,有身份的人黑缎瓜壳上缀红顶子,前缀白方饰片。冬天戴皮帽、毡帽,夏带夹帽、草帽。农民在夏日为防烈日骄阳,常有人编织树叶、青草为帽,或头顶蓖麻叶、荷叶、葵花叶当帽子,别有一番乡土风情。
塞外的妇女们打扮起来,当然要比男人们要复杂一些。但比起其他地方的女子要简朴多了。冬天包一块头巾或扎一条围脖就好了。天冷时,扎在头上,在下巴颏底下打个结,既可以防寒,又是装饰物。到无需防寒时,轻轻在胸前打个结,后边成三角形披开,雅致、大方。当然,年轻姑娘梳头时该讲究一下的,前梳刘海,后梳长辫,辫稍扎红头绳,如果头顶再别一花卡就更漂亮了。
最讲究的要数童帽了。添丁加口是种族繁衍的大事。从孩子诞生、满月、周岁,母亲会依男女性别、家庭贫富,制作各种式样的花帽。最常见的有虎头帽、狗狗帽、小猪帽等等。这些帽寄托了长辈深深的祝福和厚爱,做工精细,造型生动,色彩丰富,是女红中的绝活了。过去走入山间村寨,在农家土窑的热炕头,石阶上,树荫下,一个个头戴虎头帽、脚蹬老虎鞋的娃娃,无疑使人倍感乡土情浓,农家欢乐。小孩子们能跑能跳了,到了春暖花开便不再戴帽,把头剃成“铲铲片”,即周围剃光,脑顶留下巴掌大一片头发,有的上面剃光后脑勺留一撮“长命毛”,光屁股套一红兜肚,活泼可爱,又是一番情趣。女孩子小时留朝天小辫,稍大时就编小辫、扎花结,在春光明媚时节,随手采集一点山花野卉,照着清纯的河水、泉水插于发辫上,衬托着健康红润的脸庞,更显出纯朴可爱的秀美来。过去的农家虽然贫富不均,但美是不论贫富的。村姑山丫之美天然去雕饰,会从心灵情感上唤起人们健康的情怀。
孩子们的装饰物自然要多一些了,且因年龄变化和岁时节令有所增减。满月时的围嘴有各种动物、植物造型,做工精细,造型独特,十分好看。过生日又要系百索,挂长命锁;过清明节、端午节又有各种香袋、荷包等,物质的装饰与精神的护佑紧连一体。
●  渐渐淡出的风景
“雁门关外野人家,不事桑蚕不种麻”。朔州是高寒地区,没有棉花不种麻。但不缺的是遍地牛羊。聪明的乡亲就因地制宜,以羊毛、羊皮为原料,裁制服装。“毛毛匠”也就应运而生。过去,每到冬季,“毛毛匠”便挑着大弓,转村串巷招揽营生。他们依羊皮不同部位的质量性能,缝制成皮袄、皮帽、皮手套、坎肩、背心,边角料也是舍不得丢弃的,把它们充分地利用起来,做成棉鞋衬里、坐垫、护套(冬天暖手的小袖子)。白羊皮袄过去讲究不吊面,叫白碴子皮袄,御风保暖。羊毛擀做毛毡,既隔寒保暖,又实用耐用。可惜的是,“毛毛匠”已经从历史的云烟中渐渐淡出,只成了喜欢怀旧人心中的昨日风景。
常记得,农闲时节,走进山庄窝铺,向阳的墙根下,你总会看到这样的风景:三个五个人蹲在墙根,从腰上取下闪亮的烟袋,伸进那好看的烟包里三搅两搅、装上一锅烟,用拇指一按,含在嘴里,一手拿火石、火媒,另一手执住月牙形的火镰片,往火石上撞擦,火花打着火媒、往烟锅上一点,咝咝咝猛吸两口,如神仙般悠悠然起来。于是众老哥们烟锅对烟锅,顿时吞云吐雾起来,末了往鞋帮上一磕、再装一锅,小心地把磕下的烟红火往上一按,又是一锅烟。当然,现在有了火柴,有了方便的打火机,烟袋锅有的也被纸烟代替了。这火镰和烟包也就没有佩带的必要了。
中国面食在山西-----朔州杂食数第一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头等大事,人们见面问候头一句话便是“吃了没有”。这吃,初瞧没啥,仔细想想,这吃中有社会,吃中有生活,吃中有文化,倘把吃比作一面镜子,这镜子可以照出种种文化。
●朔州地处塞外,民谚常说:雁门关外三大害,干旱、早霜和风沙;烧疙针,吃碱葱,到了晚上不点灯。这样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我们种植结构的单一,缺水,水稻和小麦只能靠外运进来。那就种杂粮吧,但这杂粮也被勤劳俭朴、富有智慧的父老乡亲吃得个花样翻新
面食是山西传统饮食中的主角,朔州也不例外,除了著名的刀削面、扯面、揪面片、拨股、拨鱼鱼、焖面、烩面等美食外,朔州也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这里多种植荞麦、莜麦、豌豆等农作物,用荞面、莜面、豌豆等制作的窝窝、蒸饺、饸捞、豌豆粥、凉粉、碗托等各种面食成为了人们日常饮食中常见的美味,有着浓郁的朔州特色。地方小吃更是不胜枚举,麻花、黄糕、面饼、碗托、凉粉、杂割、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食品。
塞外没黑米,咱那小米熬成稀饭叫稀粥,加点土豆,放点葱花盐,就成了美味佳肴;数伏天,熬锅绿豆粥,下地回来了粥里加点白糖,祛暑消火,再来一碗绿豆凉粉那就更爽呢!
没大米,咱有黍米、糕面,腊月里,蒸点米面窝窝,烙点“米黄儿”,炸点“三道”。那黍米不去皮,能吃黍糕,去皮,就是黄糕。你可别小瞧这黄糕,用胡麻油一炸,外脆里软,煞是馋人,要是里边包上豆沙馅、菜丝丝更具风味;倘嫌炸得麻烦,你可吃泡糕,或盐水或肉汤,甭管什么鸡肉、猪肉,都喷喷香,你或是在稀饭里拍几个黄糕饼子,煮着吃,也别有风味。若是数九天,杀猪宰羊了,炖点肉,加上一碟腌酸菜,喝它半斤六两老白干,热炕头一坐那可是一种享受。
碗豆荞麦看上去不美,可乡下妇人巧手擀出的豆面,要多长有多长,抿出的“抿面”,拨出的“拨股”别有风味;高梁红不拉叽的,中看不中吃,去皮,擀成面,卷上山药丝试试也不错;至于粉浆、粉面饺儿、熬酸饭,那更是各有各的妙处。
说了半天,差点忘了莜麦,这莜麦又叫裸燕麦,它可是植根塞北高原的独特的粮食作物。磨成面,就叫莜面,别看其面不白,可营养价值却很高。据专家测试:一百克莜面释放热量相当于同等数量的猪肉和肥牛肉释放的热量;一百克莜面的蛋白质含量相当于同等数量人乳中含量的十倍;不仅如此,莜面当中钾、钙、磷、铁和核黄素的含量也都异常丰富。说起莜面的做法和吃法,咱朔州人也心灵手巧,这做起来、吃起来的名堂真多,有据可查的就达十几种,推成薄若片纸的窝窝,压成扁平的“鱼鱼”,搅成“拿糕”,拌成“块垒”,捏成饺子,或蒸,或煮,或加辣椒、黄芪,和羊肉汤,或蘸葱、盐、酸菜汤都是风味独特醇厚的美餐,比西式吃法的燕麦片更具特色。
记得有篇写相声大师侯宝林的文章,写侯先生待客吃的都是北京的独一份,比如招待香港客人,侯老以芝麻酱烧饼、天福号酱肘子、月盛斋酱羊肉、小米粥、天源酱菜、甜面酱、葱白招待,这些在外面油腻了一圈的客人,吃了甭提多乐了。看到这篇文章,想到我们堪称第一的“杂食”,是否也该精心打造成我们的“独一份”,让既往的“朔县三件宝,粉浆黄儿大皮袄”不只传承在民谣里。
起房盖屋一生的大事
●房屋、窑洞各有千秋
平房是平川的标志。普通农家有土墙平房,也有砖墙平房。有的屋顶是平的,顶上可以晒粮食,存放谷物。有的是起瓦脊的瓦房,瓦房中,有一出水的,也有两出水的。一出水的瓦房,是一面瓦,瓦脊的另一面,是切成平平的墙根。无论一出水,两出水瓦房,过去富裕人家修建的居多。现在修建的瓦房,大多是全砖到顶,而不是那种半砖半土坯的了。这种砖瓦房、平顶房,一般都喜欢一明两暗,明为堂屋,两暗为住室,一连三间。有时两侧要修建东西厢房。
辛辛苦苦若干年,硬是克勤克俭地打省。终于要盖房了,这可马虎不得,请来风水先生,铺开生辰八字,好好选个“黄道吉日”。有的懒得请风水,索性自己抱本万年历,用心择个黄道吉日。掐着指头盼着那个好日子,早早起来,算准那个时辰,哪怕只是挖一锹土就算动工了。而后就是打地基。盖房立木时必定要放炮,要挂红布条幅。上梁时也要挂红披彩,还要贴对联,过去对联上写的是“上梁喜逢黄道日,立柱正遇紫微星”等内容。如今上梁时写对联内容有了变化。新房落成,也要贴对联,常常写“地灵人杰”、“物宝天华”等。乔迁进入新房时,更要贴对联、放炮,以示庆贺,常写的对联内容是“安居乐业”、“丰衣足食”,“门庭多福”、“日月重光”、“一门瑞气”、“万里和风”等。迁居时,往往要请贺喜的人来吃饭,要吃黄糕,俗语说“搬家不吃糕,一年搬三遭”,并且要放炮。有的地方边走边放,转个房再转一个房,不停地放,直到转完后走入院中为止。
半坡、山区常是窑洞房。窑洞房中,有的是傍崖挖进去的窑洞。这种窑洞在山区比较多。挖进去的窑洞一般是一明两暗。挖进去的窑洞中,有的挖进去后在墙壁上抹上一层白灰、盘上炕便居住下来的。当然门窗是要用木框架做成,上面糊纸安玻璃。有的是在挖进去的窑洞内砌上一层砖,然后抹灰、盘炕、上门窗居住的。还有一种是把窑洞的前脸用砖砌过,里面保持原来土窑洞的。
还有用砖石、土坯砌成的窑洞,这种窑洞,在山区、平川都有。碹这种窑洞,主要是因为窑洞有“冬暖夏凉”的特点。这种窑洞,有全砖碹成的,有全部用石头碹成的,有全部用土坯碹成的。也有砖石混合,或砖坯混合碹成的窑洞。这些窑洞,里面大都要盘炕,上木框架门窗,是在平地上盖的窑洞房。
打窑洞的程序比盖房要复杂些。山坡砌窑,先要选定窑址,劈山削坡,开出一块平地,作为工地和未来的庭院。 随后,依着山壁,刨出长短高矮与未来窑洞一样的土模子。夯实地基后,便可依着土模子砌石窑了。如果是平地上砌窑,就得先搭好木头窑模架子,然后砌石头或砖。石窑砌好,要往窑顶上填两米厚的土层,边填,边夯,再用石碾压平,最后搬掉土模子,新窑便落成了。有的地方窑洞合龙,要在窑顶中间留下一个缺口,把事先准备好的一块合龙石放在里面,整座新窑就算砌好了。以前讲迷信,怕有“邪气”冲犯新居,有的还要用小动物的心脏(有鸡、兔子等)放入合龙口事先凿就的小洞内,祭祀神明,以驱邪辟崇,保佑平安。 在合龙口时,要在合龙石旁悬挂有关信物,有的挂五谷(小麦、谷子、高粱、玉米、黍子)红布袋,有的系一些五色布条、五色彩线,这一切,据农村人说,都有讲究。无非是意在祈求福星高照、家庭和睦、六畜兴旺、五谷丰登、衣食丰足。合龙口的时间,一般选在正午十二点,时辰一到,专门安排好的老石匠和窑洞主人登上窑顶,庄重地把预先备好的合龙石嵌进龙口,挂上筷子等物,在鞭炮声中,甚至雇上一班鼓乐手,吹打一阵。人们叫着“合龙了”,这时,主人家把米斗里的粮馍、硬币、针包、糖块,五谷杂粮撒向欢笑的人群,让人们争着去拾,人们称之为“撒粮馍”。新窑落成了,窑门上要贴上对联,比如:“合龙大吉”、“四季平安”等等。
●乡村院落充满自然风情
四合院是很普遍的。一般四合院的走向是坐北向南的。四合院中,有正房,即北房。这是院中的主房,东西两侧,有对称的东西厢房,建筑格式与正房也大体相同或相似。南面建有南房,与北房相对应。整个四合院,大都按照中国传统的习惯,采用对称的办法建筑。当然,在南北、东西房接壤的角落,还要盖几间耳房。这种耳房,有的用来储存粮食,成为粮库及其它库房,也有的做厨房,还有一个角落,那就是西南角,那是厕所的专用角落。而东南角,则大都是院子的大门。这种院落,一般采用出入一个院门。平时,院门一关,整个院子便处于一种完全封闭状态。
乡村院落的大门是院落的脸面。一般比较讲究。简单的大门有用木栅栏绑架的,也有的在墙上挖豁口,拦挂些木条木棍构成的。有点档次的大门大部分是建在墙面上的独立门体。由门扇、门框、门垛、门楣等主体组成,有的还有门墩石、门过木、坐街石等。门楼造型各异,但以压瓦脊顶式最为普遍。有的门洞采用砖旋起的半圆形结构,显得秀美大方。而门扇多用比较结实的厚木板制成,用铁皮包角、蘑菇门钉,兽头门环、铁环门搭。多漆成黑色或紫红色。有些家庭,为了把院落装饰点缀一番,还在院落一进门处的正对面,修建一个影壁。这种影壁,也称照壁,设在大门之内的迎门处,有的是单独建筑的,有的是镶在厢房山墙上的。壁身都为正方形,四周用砖雕装饰,中间的方块为书法或者绘画。照壁分为基座和壁身两个部分,除去给庭院增加气氛,祈祷吉祥之外,照壁也起到一种使外界难以窥视院内活动的隔离作用。照壁正对大门的这一面,一般都有花卉、松竹图案或者大幅的书法字样醒目地放置影壁正面。上书“福”、“禄”、“寿”等象征吉祥的字样。也有一部分影壁,绘上吉祥的图案,如“松鹤延年”、“喜鹊登枝”、“麒麟送子”等等,给四合院内制造了一种书香翰墨的气氛。也有的农家,采用“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福如东海”的字样或图画。
乡村院落一切都为方便,农具柴草、鸡狗猪羊、车马套具,吃喝拉撒都要杂陈,都有自己的安排。柴房、炭房、鸡窝、猪圈、牛棚、马厩、羊栏、茅厕应有尽有。好多人家到了盛夏炎热之季,还要在屋檐下、墙根底搭个简单的凉棚,盘个“充灶”做饭。院内,有用石板铺设地面的,也有用砖铺地的,还有用鹅卵石铺地的,不尽相同。有的是院内地面全部铺设的,也有把主要通道铺设的,无论是怎样铺,院内总要留出几块地方种树,栽花,作为庭院的点缀。
乡村院落充满乡土气,却也最有诗意。屋檐下飞出飞进的鸽子,上下翻飞的春燕,院子里悠然觅食的母鸡,摇着尾巴的小狗戏弄着懒洋洋的肥猪,洁白的小羊羔在咩咩叫着,惊得那趾高气焰的大红公鸡咯咯乱飞。穿开裆裤的孩子在开心的跑跳,偶尔传来几声狗吠惊起一树麻雀。盛夏一到,满院生机勃勃,高大的榆树、槐树浓荫一片。疏枝展叶的枣树被累累枣子压弯了腰。菜园里的鲜花蔬菜姹紫嫣红,招引得蝶飞蜂舞。顺藤而爬的豆角、葫芦、牵牛花早给窗前搭起了凉棚。到了晚上,过去没有电灯,煤油灯便派上了用场。伴着煤油灯发出的昏黄的光,孩子们两手托腮,听老人们讲那永远讲不完的故事,而家庭主妇则在这油灯下做那永远做不完的针线。聪明的父亲们往往操着粗笨的双手给孩子们在墙上做那维妙维肖的手影戏,狼来了,兔子跑了,马来了,狗跑了,直追得孩子们陷入了神话般的痴想中……
最富有诗意的当属瓜棚了。每到夏间,走到乡村,瓜田菜地边,常常可以看见三角形的、拱形的瓜棚。或用黄泥封顶,或以秫秸避雨遮阳,有的甚至要象猴子一样在树上架一个简陋的草窝,颇具先民巢居风俗。夏夜习习微风下,瓜农惬意地坐在瓜棚门口,丝丝地吸着浓辣的旱烟袋,尽管门口挂着的熏蚊艾蒿在微风下一闪一闪的亮着,还不时听到手掌拍在皮肤上的响声。一只小狗偎在瓜农的身旁,煞有介事地瞪着黑黝黝的田野,机灵的耳朵捕捉着一切可疑的声音……好一幅令人向往的夏夜守园图。收秋以后,放羊人又会卷着席子行李铺盖,支起羊棚,开始了夜间羊卧地的生活。有的放羊人干脆临土崖挖一简单的地窝子,上面铺一点柴草,度过一个个夜晚。
●别具一格炕围画
朔州春天短暂,夏季炎热,而冬天却干燥寒冷,因此家家户户都有火炕,用来取暖御寒。炕上的墙面极易脱落起皮、经常蹭脏衣物被褥。于是人们先以刷墙所用的白土(亦叫坩子土),调以胶水、面浆,在环炕的墙上涂高约二尺的“墙围子”,这样一来,既保护了墙面,又使人们免遭脏衣污物之累。很有实用性,可就是缺乏美感。于是人们又以墨线绘以简单的线条边饰,中间再点缀几枝兰叶墨花,果然悦目好看。就这样,最初形式的炕围画出现了。
后来,墙围子又用颜料做底。与白坩土相比,不仅鲜艳亮丽,而且坚固耐用。日常脏污了,用湿布揩擦一下,便又光亮如新。因此,炕围画开始在民间流行起来了。此后,又经过多少年无数民间画匠的努力,新型油漆涂料和绘画颜料的应用,各种姊妹艺术的影响和滋补,炕围画,这一乡土之花,枝繁叶茂,越开越艳,遍及千家万户。
炕围画一般是上下两组边道,按照一定的规格布置而形成其主体框架,中间等距离安排各种画空。既具完整对称的装饰形式美感,又具简繁对比的丰富内涵。炕上墙围部分是主体,高度一般为二尺左右,长度则依照炕的大小而定。锅台画、灶头画、看墙画是墙围画的自然延伸。边道图案是炕围画的精华所在,画的内容相当一部分是具有吉祥寓意的图案纹样的反复连续。常用的有:退色边、玉带边、竹节边、边棠边、冰竹梅边、卷书边、万字边、狮子滚绣球边、富贵不断头边、暗八仙边(八仙手持的道具)、鹤寿边(白鹤与各种寿字)、福寿边(佛手与桃或蝙蝠与寿字)、金玉满堂边(金鱼加水草水纹)……或古朴、或新颖、或简洁、或精细、或平面展开、或立体凸现、或强烈明快、或平和迷离,可真是五花八门、美不胜收。每套炕围画边道的繁简多寡不尽相同,但都是有机组合,相映成趣,匠心独妙。同边道相配的还有几种复合形图案纹样,画在画空两旁的为“卡头”;设在第二组边道下面角隅处的称作“角云子”,这些图案都是“细炕围”的附加装饰,具有锦上添花之美。画空也称“池子”,是炕围画的点睛之处。有长方形、圆形、菱形、扇形等多种形制。表现内容丰富,人物、花鸟、山水、风景无所不有;表现手法多样,或工笔重彩,或水墨写意,或木版年画、月份牌画、装饰画“多元并存”。
炕围画中的人物画多取材于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戏曲故事。一般有“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太公垂钓”、“苏武牧羊”、“四美图”、“八爱图”、“二十四孝”、“嫦娥奔月”、“麻姑献寿”、“莺莺听琴”、“貂婵拜月”、“白蛇传”、“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打金枝”、“金水桥”等。有的是选萃集锦式“会串”,有的则以“连台本戏”表现。花鸟画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画空内容,常画的有:牡丹富丽、孔雀开屏、荷花娇艳、鸳鸯比翼、松伴白鹤、竹拥熊猫、蝶戏秋菊、鹊闹冬梅、兰花沁香、山茶吐蕊,还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枝红杏出墙来”……真个是花团锦簇。喧闹的春色,时时抚慰着人们饱受生存之累的心境;勃勃的生机,常常激发着人们热爱生活的兴头。画空内的山水风景画多为高山奇峰、飞瀑流泉、碧树烟云······还有各地名胜:北京的颐和园、北海的白塔、杭州的西湖、苏州的园林、桂林的山水、太湖的渔歌帆影,以及由此变化而来的楼台亭阁、长桥曲栏、绿水白云等等构成的各种风景画面。
然而“重头戏”还属锅台画。锅台上方的称为锅台画,无锅台处则为看墙画。由于其面积大,位置显,因而使得匠人总是把最拿手的本事,用在此处显露。内容多吉祥喜庆,如娃娃坐莲花为“连生贵子”,锦鸡与花是“锦上添花”,猫与牡丹蝴蝶组合为“耄耋富贵”,鹿鹤相聚则是“六合同春”,松竹梅一处为“岁寒三友”,花瓶中插月季花则是“四季平安”。
●居家装饰也风趣
民间住房,普遍要盘炕,主要是为了冬季取暖用。一般在住室内都安置锅灶,土炕与锅台连为一体,由青砖筑起高约二尺的炕墙,炕洞垫起黄土,再用土坯或砖撑起,上面盖泥制炕板。山区多用石片炕板。烧饭同时便热了炕。土炕多筑引墙,不通火。炕中留一石榴形成桃形小洞,叫炕缝。相传那是家家必留的,否则妇女不生孩子。一般民间铺苇编席子。稍好一点的铺大褥子炕垫或毛毡之类,现在要铺绘有图案的油布。多数人家白天被褥叠垛在炕角旯旮,上面遮一单子。土话叫“铺盖”。“铺盖”过去多用粗布,印花布面,自染兰布或白布作里,絮棉花缝好,用线引实。褥子小于被子。有的灵巧的妇女还要用各色碎布头拼接成有规则的花褥面。枕头有方形的用于靠坐,长枕用于睡觉,用黑布、兰布做皮,两头多绣以图案。小孩用的则绣以各种动物造型如蛤蟆、老虎、狮子、鱼等十分有趣。装芯多用荞麦皮。婴儿的枕头多有装绿豆或小米的。
室内陈设尽管简单、俭朴,但主妇们都摆放得有条有理,擦拭得一尘不染。做为装饰用的穿衣镜、梳妆盒、花瓶都会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锅台、锅盖、缸碗盆罐锃光瓦亮。特别是逢年过节,要里里外外大扫尘,否则就被视为“不清洁家”,是要受人嘲笑的。
旧时没有搪瓷脸盆,洗脸多用铁盆、瓦盆、砂盆、铜盆,擦脸用粗布或毛巾,去污用土碱。扫炕用糜穰缚制短把笤帚,室内清扫浮尘的最好工具是鸡毛掸子,平时挂墙上,是一件土色土香的极别致的壁挂艺术品。扫地用高梁头等缚制的长把笤帚,扫院子用竹管草扎的木把扫帚。打扫身上的尘土还有用马尾和布条制作的“尘打子”。夏日里为防苍蝇乱飞乱落,有人家用麦秸草编织成十分好看的绳篮,吊挂在房顶,是一件极好看的装饰品。夏日夜里,常常点燃用艾蒿编成的火绳,驱除蚊虫,那缭绕的烟雾略带清香又是一景。
“好出门不如赖在家”
朔州人乡土意识强,一般是不喜欢出远门的。出远门的多是买卖人,手艺人。
出门无论远近总得有路可走。路可没有现在的柏油路、水泥路,好不过是宽一点的砂石路,最多的还是自然踩成的偏道、便道。山区的路就更坎坷不平了,因此行人安步当车就成了普遍现象,至多骑个毛驴。家境稍好,会骑一匹马。至于坐轿子,坐洋车,那是有钱人的事,贫民百姓是想都不敢想的。平川地方沿河踩道,行到田野绕树穿行,走起来还算惬意,倘使山路,那就要顺沟摸坡,盘蜒而上,着实有点心惊胆颤。
说到出门,自然短不了住旅店。过去在朔县城、利民镇、大村和交通要道的地方都有“客栈”、“车马大店”、“留人小店”。讲究一点的还有字号呢,店前有挂灯笼、插旗子的,有用门匾做招幌的,有在门墙写字做广告的。这些旅店可比不上现在的宾馆,服务设施是十分简单的。但能住旅店的也不是一般的人。
行人出门自然要带上“盘缠”的。盘缠用布袋包了盘绕缠裹于腰间,还要带上油伞、草帽,备好马灯、风灯,带好水壶,揣上烙饼、装上炒面当作干粮。若是骑驴骑马,那牲口脖子上是一定要栓挂一个铃铛的,一为装饰,一为夜间行走时的信号,黑天半夜赶路人可以寻着声音知道牲口的位置,也可为自己壮壮胆子。
要出门自然离不了交通工具。平川人们步行、骑驴、骑马、赶骡子。聪明的山里人往往用木头做一个拱形驮架,垫上鞍衬搭于牲口背上,一头固定一个编筐,外出时东西放在筐内,人骑坐在中间。有时赶集探亲,一边筐里放东西、一边放走累了的小孩,大人们吆喝着。伴随着牲口脖下的串铃,一路串铃叮当作响,一路春风满面。间或,赶牲灵的人耐不住空旷的寂寞,便放声吼喊几句粗犷的小曲,山谷中回音阵阵如同别人的应声,别有一番情趣。
过去还有独轮车。独轮车不受道路限制,大道小路,载人载物都能适应。单轮着地也不太颠簸,人们常双手驾辕,肩挎背带,身子左右腾挪,走得倒也潇洒自如。还有双轮大车那是以大牲畜为动力的载重车,是过去乡村普遍的运输工具,经多次改进至今沿用不衰。这种车最初是木轮铁角车,后改为胶皮充气轮胎,乡下人都叫“大皮车”。那时人家要是养个“大皮车”,其神气劲不亚于今日养汽车的。赶事筵、走亲戚,把牲畜套在“大皮车”辕上,有时车上架个窝棚,合家老小一坐,人喊马叫,串铃声声,可风光了。过去,轿子也是有的,在山区,用骡驮轿。较豪华的官轿,那是达官显贵们出行时乘坐的,老百姓自然无权享受。即使一般民轿也只能在新婚大典时享受一下。
红盖头,闹洞房——婚俗记趣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里,婚礼属于五礼(古代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的合称)之中的“嘉礼”范畴。嘉礼的内容比较复杂,有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脤膰之礼和贺庆之礼等等。
婚嫁礼俗从古至今一直处在变化之中。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而婚礼所必需的气氛——隆重、热闹、喜庆、吉祥,则始终没有改变。
●假如你来到雁门关外,聆听了念喜歌,就会感受到浓郁的地方风味
八抬彩轿抬风冠,
吹吹打打到门前。
新娘下轿贵人搀,
两个童儿倒红毡。
倒的倒,搀的搀,
一搀搀到八宝龙凤庵。
天地神前摆香案,
新郎新娘结喜缘。
齐齐三揖九叩首,
秉公大人把线牵。
拜完天地入洞房,
揭开红盖露仙面。
新郎新娘对面乐,
公公婆婆笑开颜。
……
喜房门上挂彩绸,
穿上红鞋把郎诱。
●其实全程的婚嫁比念喜歌要复杂得多,也要有趣得多
旧时婚嫁礼仪主要有说媒(也叫提亲)、相亲、合八字、订亲、送聘礼、迎娶等活动,中间还有许多繁琐的礼数。
男女双方“对”上“象”,先要“换贴”呢,这婚姻大事非同儿戏,这可是“合二姓之好”,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大事,它使宗族得以延续,让个人生命溶化在宗族的永恒中,所以,男女双方都要先查门第、根底,取双方生辰八字看是否大婚相合。这虽说有点迷信色彩,但那种虔诚足以体现婚嫁之事在人类生活当中的重要性。
最热闹的当数迎娶。过去娶亲的花轿一般有三乘,新郎在家恭候,娶亲人、送亲、新娘各坐一乘,花轿前鼓乐牵引,花炮齐鸣,侍从骑马相随;新娘头戴凤冠身着彩服,头罩红盖头。当新娘娶回,红红的旺火煽起来,新娘下轿,旺火上浇半碗油,旺气冲天,燃花炮,奏鼓乐,倒红毡,婆婆给新娘涂点脂粉,手托喜盘,让新娘抓喜钱,赞礼人四撒喜糖,分发喜烟。新郎新娘徐徐步入红毡,在香案前行拜礼。礼毕新郎新娘入洞房,小孩急急捅破窗纸,祝福新人多生贵子。婚宴是婚礼的高潮,也叫喜宴,所以人们把参加婚礼说成是“喝喜酒”。民间喜宴讲究排场,因为它是表示婚礼隆重程度的一个方面,所以倍受重视。席间,新郎新娘要为亲朋宾客斟酒、敬酒。入夜要闹洞房,亲朋好友让新人做各种羞涩难为情的动作,在大庭广众之中任人戏谑,逗得众宾哈哈大笑,窗前门外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甭管你是叔公、大伯子,三日地里无大小,就为了红火热闹……
第三日上午,新娘出嫁后首次回到娘家探亲,偕同新郎拜见长辈和亲友,称为回门,也叫回亲。岳家照例设宴款待,按照习俗,常常在给新女婿的食物中暗包辣椒、盐等,以逗新郎取乐。回亲完毕,由女方同辈将新郎、新娘送回男方家中,谓之送和堂。从送和堂回来算起,新夫妇先后在双方家中各住四至十天,叫做住对月。
奶奶庙里祈娃娃 家有娇儿宠称多
●生命是伟大的。生活在雁门关外的朔州人,对新生命更是情有独钟
●过去,每到四月八,奶奶庙前求嗣是一大景观。是日庙前挂幡,庙里悬匾,求嗣的人络绎不绝,烧纸鞋,为庙里的“奶奶”披红挂彩,焚香朝拜,祈求送子奶奶为自家进口添丁
婚礼上,裱糊的白生生的窗纸,随着新郎新娘入洞房的喧闹,扑通扑通都破了,不怕透风着凉,只为多生贵子。
孩子出生了,刚刚十二天,姥姥与亲戚带着白馍,拿着红糖,提溜着鸡蛋,准备着婴儿服、长命锁,带着脚绊手链为孩子过“十二日”。
屎一把尿一把,孩子满月了,家人送来米,粒粒饱满,姑姑拿来鞋,姨妈献上袜,舅舅送上帽,舅妈带来袄,鼓乐奏起来,花炮响起来,过满月嘛,就是图个红火热闹。
孩子出生一百天了,要过“百岁”,明明一百日可最忌讳说“过百日”。
为了把孩子抚养成人,善良的人们想尽了办法,一出生便给孩子穿红衣,戴红帽,一直到十二岁,叫十二红,到十二岁还要“圆锁”;孩子脑后还留一绺“纠纠毛”,不为漂亮好看,只为孩子长命百岁,岁岁吉祥平安。
●朔州人(主要是农村)取名用字有两大特点:一是充满强烈的远害全身和祈寿祝福的意味;二是特意标示卑贱,用逆反方式掩饰亲爱至极的感情
对于古代中国人来讲,起名是件大事,《礼记·大传》中说,“名者,人治之大者也,可无慎乎?”所以不能不慎重。如何起名,什么时候起名都有一套严整的规范,比如《左传·桓公六年》说:“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可见这规矩还真不少。纷繁的命名仪式和取名方式,集中到一点,就是对“名”的极度重视,所谓“尊姓大名”之“大”,便是这意思的体现。可朔州人生性豪爽、憨厚、耿直,从来没有这么多讲究。
瞧,为了孩子结实健康,就叫铁蛋,铁柱,“铁”够壮实了吧;想让孩子长久富贵,那就叫万寿,长在,要么就叫高升,来福;想祈求平安、喜气,就叫平顺,双喜;瞅见电影、电视、动物园里那虎仔勇猛无比,就给孩子起个虎虎,自家那埋头苦干的牛朴实、蛮可爱的,咱孩子就叫“牛牛”;据说丑孩子好养,咱就叫他丑小,丑女,黑旦,狗小,又说偷来的名字不错,咱“偷”他几个又何妨。更有的祖父盼孙心切,八十七上添个孙子就叫八十七;孩子一生下来,没出了满月双眼皮,咱就叫毛眼……
现代的年轻人,思想活跃,读了几本书,那起名也多了点文绉绉的味儿,也有带洋色彩的,玛丽、娜娜。有人给儿子起名“桑”,这“桑”既与英语中的“Son”(儿子)谐音,又与英语中的“Sun”(太阳)谐音,真是中西合璧。
可别小瞧这名字,这分明是一幅别具特色的地方风情画,是一曲百听不厌的民间小调,它寄寓着父老乡亲的理想和追求,不知你喊那沉甸甸的名字时,是否感受到了其中的韵味。
事死如事生——葬礼的庄重
●人死为大,入土为重。雁门关外的百姓相信土地是生命之本。金、木、水、火、土,土居五行,土是最可靠之物,只有入土才能让灵魂安息。由是崇尚土葬
●说起丧葬礼仪,虽有很多迷信色彩,可仔细揣摩,那近乎烦琐的礼数却体现了乡人对生的膜拜
病危临终之人要换上寿衣,如果死前没换上寿衣,则被视为裸体回到阴间。一旦气断命绝,家人的嚎啕声顿时在空气中荡漾,哗啦一声,碗摔碎了,死者在尘世不用再吃饭了,“扑”的一下窗户纸破了,好让那一缕阴魂忽忽悠悠向西天极乐而去。
入殓时,棺材底部洒些五谷杂粮,铺上谷秸,死者口中含上些铜钱或纸钱,不能让他空口走呀,怀里揣上七十二粒面丸,谁知道此去路途迢迢会碰上什么妖魔鬼怪,有这些“打鬼蛋”就高枕无忧了。入殓后,孝子要披麻戴孝,立即到人主家(男死者舅父家,妇死者娘家)磕头、报丧。
下葬前一日要吊丧,称正日。院里搭灵棚、设灵堂,置香案,点香烛,供奉食物,门贴白对联,门口放讣告;孝子去头饰,披麻穿孝服,拄丧棒,跪灵前,烧纸钱;鼓班吹吹打打,亲朋前来吊丧烧纸,送挽帐,送供献,里里外外一片哀声。
出殡的前一夜,孝子用棉球蘸酒为死者擦拭眼圈、耳朵、嘴、脸,好让死者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有吃有喝,风风光光走好,这叫开光。泣哭声中,不觉黎明将至。“移灵”前,由孝子将棺移动一下,用手掌在棺上拍三下,并出声叫“醒醒”、“走哇”。众人移棺出门,放置大门前,爆竹声中,鼓乐齐奏,撕开死者生前用过的枕头,把枕头内的荞麦皮点燃;“哗”的一声,砂锅碎了,引魂幡前引,后边人抬棺徐徐而行……
死者家人、亲友把棺材护送到墓地安葬,称送葬,这是丧葬活动的高潮。送葬时,纸制的食物器具,纸做的车、马、房院是不可少的,人已仙逝,备送器物,这是孝子事亲之义,纸做的器物不可用,其中的意义大概只有死者知道了。
葬后次日,孝子、亲戚到坟地扫墓,焚烧纸房院、纸器、纸钱等,意为死者安家,谓之复二。死者入土为安了,孝子则要服丧。现在文明社会了,服丧期间,臂部带个“孝”字牌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在以后的日子里,要记着去扫墓,过年节上坟,清明时节添上新土,把祖坟修理一番,剪荆棘再插新柳,以慰安先灵于九泉。
代代相承的祝祭和禁忌
●为避邪免灾,图吉庆顺利,人民群众在生活和生产中,沿袭着一些祝庆、祭祀的习俗,其富有朔州地域色彩的表现形式及其所蕴涵的社会内容和人文意境,令人惊叹
●实际上,我们仍然如同古人一样,整天生活在一张密织如云的禁忌网里。禁忌,作为一种以信仰为核心的心理民俗,在民间信仰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往往通过口耳相传和行为示范,成为民间普遍尊奉的习俗惯例
本地祝庆风俗主要有婚嫁之贺、满月百岁之贺、祝寿之贺、筑屋之贺、乔迁之贺等,其习尚随时代的变迁,有由俭趋奢的特点。
起房盖屋,人生大事。要上中梁了,那可不能随便,要早早选个黄道吉日。过去那中梁上还要画八卦图呢,现在不画八卦图了,红布必定是要挂的,插双红筷,挂个调羹,柱头、梁头贴上红对联。随着吭咳吭咳的上梁声,缕缕清香袅袅升起,木匠师傅一声“好了”,噼哩扑拉的爆竹声响彻云宵。红布、红联、红筷图的个红火热闹,图的个喜庆连年,声声爆竹震飞了邪气,迎来了吉祥。
妇女每日早起是不能偷懒的,要洒水扫院、擦抹家俱什物,男人的农具每次用完也用柴草擦净,按习惯的位置摆放好。反对乱丢乱放,否则被视为“没规矩”。畜圈隔三交五的用黄土垫一次,既攒肥又卫生。柴草之类捆扎码垛得整整齐齐。
祖先福荫子孙,每当婚嫁、谢土、过年,不敢忘了祖先,把家谱小心翼翼挂起来,牌位恭恭敬敬地摆好,烧上一柱香,焚上一些纸,供品整整齐齐放好,叩首谢祖先。有的地方,年三十要到祖坟恭请祖先回家,让祖先一直住到正月十六,才把祖先送回坟地,祖先看着子孙日子红火,放心走了,子孙也要忙活去了。
祭祀是人们对神祇或祖先表示尊崇并求保佑的一种行为仪式,是信仰民俗重要的表现形式。明清时,州城较大的庙宇多有祭祀,日期多固定,并设坛打醮诵经,做会请鼓乐班助兴。随着民俗活动日益活跃,祭祀信仰则更多地融入了各种节俗赛会等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当中,像明清以来最为流行的庙会,由于佛道两教世俗化的倾向日益突出,庙会已经集祭祀、娱乐、贸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在民间文化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州城和较大的村镇,都有过庙会的习俗。多在夏秋两季进行,并有固定日期,如州城是四月八,神头镇是端午节,利民镇是六月六,滋润是七月十五。昔日,唱首场戏前,要举行祭神仪式,如烧香、敬纸、鸣爆竹、供献祭品。随着时代的发展,祭祀的严肃气氛已在喧闹的笑语声中荡然无存。
说到禁忌更是形形色色。过年过节不能说病、死、鬼、穷,除夕夜不能洒水扫地,破碗盏,出嫁的闺女不能在娘家过年,俗话说“正月不空床”。亡故在外灵柩不能进家院,未嫁闺女忌祖坟埋葬,要谈婚论嫁别带伞或者扇子,送礼也不能赠镜,就担心婚恋不成,散了,冷了,或是破了。拜天地,新人下轿忌“四眼人”(怀孕女人)和寡妇围观;改嫁不能坐花轿;父母亡故,儿女当不能谈婚论嫁,百日内儿女纵然长发披面,胡子拉喳,也不能理发刮胡子。送礼不能送偶数;探询病人不在下午晚上更不能送“梨”;男人不戴绿帽子;吃饭不许敲空碗;妇女分娩月子里,生人不能进家院;割棺材别用榆木与桦木。正月里说法越多,不使刀剪不喊叫,初一至初五不吃生米生面,初一至初八妇人不做针线;秋收起场不能说起完,腊月炸煮食品不说炸完、蒸完……
即便出门是有讲究的,过去通讯不方便,出门背井离乡,临行时可有许多讲究,先到五道庙烧香跪拜,祈求神灵的保佑,而后,占卜算卦确定启程的日子。走时,要穿红腰子避邪气保平安。晚上走路是不能走坟地的,弄不好会“孤魂野鬼”缠身。要是路中见到帽子也是不能拣的,路上遗失的帽子叫“愁帽”,拣了,摊个小便宜,唯恐一路不轻松。坐车忌说翻字、坐船忌说停字等等,当然,其他小禁忌更是数不胜数:如在外做梦牙掉了,预兆家中长辈凶丧;耳朵发烧,是家中有人想念。左眼跳来财宝,右眼闹遭拳包;喜鹊枝头叫,谓有客人到,泡茶时要是茶棍竖起,预兆外出的人要归来。说来没啥道理,只是出门在外彼此想念的一种心理解释。
乡村的自然崇拜与禁忌也是五花八门。在自然崇拜中,狐狸和蛇是必不可少的。在我们所见过的动物当中,没有什么动物比起狐狸与蛇更有神秘色彩了。狐狸与蛇的形体、活动特点及与人的关系,使人们对于它们总是充满着恐惧和神秘莫测的感觉。过去,狐狸在农村或山区大多住在枯藤老树昏鸦的墓坑当中,往往在夜色的掩盖下和鬼火的闪烁中,神出鬼没,来去无踪,它在奔跑和活动时几乎不发出任何声音,也不伤人。因而人们就把它与无形无声的鬼魂、精灵等连在一起。人们也常把狐狸称作狐仙,胡大仙,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从不伤害它,见到狐狸认为是某种征兆,或喜或灾。如果狐狸跑到家中,全家人奉若神明,让其自由活动,有些人还立即双手合十做敬奉状。人们认为,得道狐仙通灵知世,能为人消灾治病,信奉者极多,过去在很多村庄中都有专为狐狸所立的庙。一般称作狐仙庙、大仙堂,与山神、土地神同时祭把,也有把狐仙神位附在各大庙之中,一般不塑其像,立一木制牌位,上书胡仙,胡大爷之类。在清代,县衙门内的金库,粮仓等地一般还要供奉胡仙,以为守卫神,可以驱鬼防盗。民间的巫婆神汉大多把狐狸奉之为神,为人治病。信者都说,狐仙常常扮成老翁,老太太,或者美女及美少年,游戏人间,凡遣犯者必遭报应。所以民间庙中如塑狐仙之人形时,都着清代服饰。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特别是家中有人患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者,哭笑无常,是所谓中邪病者,更需供奉狐仙以求保佑。据说狐仙生命力极强,所以有许多家庭为子女一人供奉一个狐仙,俗称之为本命狐仙,在小孩初生时就供上,生男则供女狐仙,生女供男狐仙,男女婚嫁之后,把所供狐仙改为男女双座,人死后,一般把狐仙神位焚烧掉或装在棺材内一起下葬。狐仙主命,主消灾治病,如有人求之而灵验,则一定要到庙中挂红悬额,还愿于狐仙。当然,由于受《聊斋志异》的影响,也由于狐狸的伶俐聪明,通人性,民间也常使它人格化。一些年轻貌美、伶俐富有诱惑力的女子也常被人称为“狐狸精”。而其中的褒贬也就因人而异了。
与狐狸一样,蛇也是颇具神秘意义的。蛇,来去无踪,水陆两栖,具有很大的毒性。它这些特征不能不使人感到它是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而且,蛇不仅是十二属相之一,从形体上看,蛇与龙极为相似。这种相通性使它更具威力。因此,人们都认为蛇具有灵性,是某种精灵。它的意志就是仙家、神鬼的意志,民间尊之为“小龙”、“土神”,而不得直呼其名。途中遇到过道之蛇,要绕过去,那可伤害不得。假如冒犯了它们,会影响家庭的兴衰吉凶。连一些俗语也有“有福的看见蛇盘兔,没福的遇见蛇交配”的说法。
自然崇拜中,百姓总觉得天生万物,万物有灵,所以树木、花草也被赋予了灵性与神力,尤其是年代久远的深井、历史厚重的老树,人们往往认为有神灵寄托。平鲁就有一颗“无根树”,在民间被认为是神灵附着之所。求儿女者有之,治病心切者有之,贫困潦倒者有之,渴望发财者也有之。附近的村民在生活中只要有点不吉利,不如意的问题,就想到神秘的大树。乡亲们把信仰、希望和某种预兆的含义都赋予了古老的树。所以,大凡古树,宁愿使其老死,人们也是不愿砍伐的。人们把桃树、桃子赋予长寿之意,桃树也用来避邪。垂垂柳枝也总是意味着生机和希望,因而,过去人们清明上坟时要折柳枝以祭死者,有的把柳枝插悬门楣,表示人丁兴旺;求雨时要虔诚地戴上柳条帽,或把柳枝插在甘露瓶中。由于相信树与魂灵有某种密切关系,所以中国自汉代以来就流传着一种风俗,即在坟地种植树木以安慰死者的灵魂,在民间土葬时,坟头总是要种上一棵树,或插上一树枝,称为“引魂幡”,因为树是有生命的,人们以为这样可以引魂上天。而且,据说坟上植松柏能够保护尸体不被怪兽侵害。人们相信,坟地上树木的枯荣,反映着地下的亡灵安否。所以,毁坏别人坟地的树木是极为犯忌讳的。
从人类认识发展的角度看,这些带有明显迷信色彩的禁忌观念一方面真实地反映出人们对世界认识的局限性;另一方面,禁忌观念作为民间风俗特有的表现形式,也在某个领域中被约定俗成地视为具体的社会规范,从而受到广泛认同与尊崇,并将会长久地存留在民众的信仰之中。
民间小曲也含情
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马邑就有北朝民歌《敕勒歌》的流传,短短几句,辽阔的草原景象就跃然眼前。可惜的是,曾经山川秀美的马邑在后来变成了“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养桑蚕不种麻。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那得桃杏花”的蛮荒之地。但向来乐观豪放的马邑人,知道如何用歌声寄托自己的情感:
······
二妹子秋波传恋情,
王小虽穷可人才俊,
今天能雇这样的脚,
多掏几个也甘心。
王小牵驴站得稳,
抱着二妹子上驴身,
二妹子含羞面带笑,
盯着王小直发痴······
这一曲秧歌小调《王小赶脚》唱出了一对青年男女的恋情。编唱民歌是劳动人民抒发自己思想感情、寄托自己喜怒哀乐的重要手段,也是他们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每逢节日,尤其是元宵节,人们用大块煤炭在街头或场院垒起高高的“旺火”,白天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到夜晚,临街搭起的戏台子便唱起了小曲民歌。这些民歌题材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形象生动地再现了乡亲的真实生活,反映了他们的心理、感情、意志和愿望。
有反映劳动人民苦难生活和他们对自己悲惨命运的不满和反抗的歌:
三月里来是清明,
扛上犁耙把地耕
前头走的老黄牛
后头跟的穷长工
············
十二月里整一年
掌柜叫我算把帐
算来算去全扣完
忙了一年没工钱。
有反映青年男女之间爱情和有关婚姻问题的歌:
洋红豆开花早上架,
我给哥哥捎上话,
捎话容易回话难
你看维朋友难不难
上了城墙还嫌低
直趟趟大路瞭不见你
瞭见娃娃扭回头
瞭见我干哥扇一扇手
有反映括劳动生活、家庭生活等方面的歌:
十里里坡来五里里沟
沿沟上那酸枣繁都噜噜
就是这脚小腿软够不着
满蓝蓝那酸枣打下来······
有歌唱历史人物或传说故事的歌: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自从出了个朱元璋
十年就有九年荒
有的反映人民革命斗争的:
············
当兵的本想家思念亲人
既当兵下决心不怕牺牲
关云长走麦城死而尽忠
才留下英雄名自古至今
做革命要到底才为英雄
舍妻子别父母离别弟兄
听了小曲再看童谣更有塞外韵味:
喜鹊鹊,喳喳喳,
背不动二斗辣椒椒(读甲)。
背不动,歇一歇,
压的尾巴撅一撅。
过大年,响大炮,
娃娃要个疙瘩帽,
爷爷要个棉核桃,
奶奶要个手帕罩。
············
过去,这些童谣是孩子们课余时间戏耍时吟唱的,唱着、跳着尽显塞外的豪爽大气,是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
熟语俚语
朔州人说话语气粗重,缺少抑扬变化,是典型的北方话,但与北方各地方言又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有入声,词缀丰富,重叠形式多样,有复杂的变音现象等等。同时其内部差异也比较复杂。以朔城区方言为例,西边利民、暖崖部分山区与神池话较接近,东边与山阴方言接近,北坡区与平鲁方言接近,南坡区与毗邻的代县、原平、宁武话却有较大的差别;平川区城关周围的语音与东部神头一带的东首话又稍有差异。同是朔城区人,发音不一,说法有别。
当地方言中最明显的变化,声母zh ch sh 多数变为z c s;声母t 变化为q。韵母变化也有很多如e在方言中转变为nuo 、na,与声母相拼时,有的变为a ,有的变为ao ,有的变为iang ,有的变为uo , 有的变为i 等;还有像普通话中的en  ai  ou  ao  an  ang  在方言中分别转化为nen  nai  nu  nao  nan  nang ;韵母o 与声母相拼时有的转变为a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朔州各地说话有一定的区别,大家坐在一起有时还要拿对方的语言相互取笑,但多数是前后鼻音不分,平舌翘舌不分,所以说起普通话来,味道又差不多。朔州方言词汇中是没有“的、得、地”等词的,往往说成“哩”,而把“吗”“吧”说成“哇”。比如“他做得又快又好”,人们就说“做哩又快又好”;还有“刷房哩(的)还没来哩(呢)”“雨还下哩哩(着呢)”;如“要迟到了,快走吧”,人们就说“你快走哇”。此外词尾带“子”的都说成“勒”。好用叠词表达感情,说人长得漂亮叫“毛眼眼”,表示喜欢爱恋;说东西小、少,就把量词重叠起来,“拿个酒盅盅喝点小酒酒暖暖身子”;在形容词后面加了叠词意思就加重了,如“红旦旦的窗花、绿阴阴的树、凉嘶嘶的风、脆生生的饼干、这人干活懒洋洋的”;还有语序等也很有特点,像否定回答语后有时要加“哩哩”;陈述语后有时要带“唠唠”。
有很多熟语俚语都是老百姓在长期的生活中慢慢创造出来,并带着明显的地域特点而保留下来的。有的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其塞外人的豪爽粗旷。下面摘录一些我们慢慢品味:
●熟语俚语
暖崖驼梁赤谷村,吃水比油贵三分
城西关外沙田薄地,种上萝卜越长越细,刮起旋风通天独地
新广武萝卜旧广武蒜,白草口大女儿不用看
五花营羊肉野场瓜,古城萝卜嫩又大
想喝粉浆到朔州,想吃辣椒到代州
六十里莜面五十里糕,四十里小米饿断腰
烧疙针,吃碱葱,到了晚上不点灯
过了四月八,皮袄皮裤不敢脱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耕三耙四,锄搂八遍,八米二糠
处暑不出头,割了喂老牛
头伏荞麦末伏菜,立秋赶紧种白菜
饿死老娘,不吃种墒
种地想发家,三年两倒茬
男儿无钢,不如一把粗糠
人活脸面树活皮,墙上活的坩子皮
公鸡不叫也明哩,盘算不到也穷哩
溜沟溜到胯子上。
羊群里跑出个骆驼。
针尖上削铁。
雀儿放屁还添三分
买羊出了个牛价钱。
屙紧了才挖茅厕。
王八有钱坐正面。
套耗子还得个油灯捻。
自个儿放屁不嫌臭。
好狗不往当门卧。
偷来的锣鼓敲不得。
不揣油篓,不沾油手。
懒驴上磨屎尿多。
给三分颜色就想开染浆房。
不养娃娃不肚疼。
丑女难打扮。
随人说话省精神。
半夜想起个朝南睡。
婊子无情贼无义。
好心做了喂猫食。
雀儿乱叫一趁伙。
不开脸啥戏也敢唱。
瞌睡给了个枕头。
一只手难捂两耳朵。
一块臭肉坏了满锅汤。
磨道里寻驴脚踪。
马粪还有一发。
蛤蟆跳三跳还得歇一歇。
拿上鸡毛当令箭。
当家三年狗还嫌。
驴粪蛋外面光。
有奈出自无奈,赤脚板跑到五寨。
针尖大的孔,椽头粗的风。
捉鳖不在水深浅,只要碰到手跟前。
想金望银,一辈受穷。
有钱的下关南做买卖,无钱的讨吃溜口外。
轿夫的腿,媒人的嘴。
一出杀虎口,就算到蒙古。
男儿无钢,不如一把粗糠。
一出黄花梁,先想老子后哭娘。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一出黄花梁,两眼泪汪汪。
一出雁门关,节令差半月。
多管闲事,多揽不是。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轮大轮小,蛤蟆跳蚤。
打春(立春)刮大风,半年风不停。
小孩不能惯,给顶帽子还要鞋。
立夏不起尘,起尘活埋人。
宁娶难看的,不娶娇惯的。
腊月打春,馍馍窝窝少蒸。
山药莜面,吃成肉蛋
擤脓带(鼻涕)用手背擦,各是各的做法。
二八月,乱穿衣。
掐字算卦,全是瞎话。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兔蹦狐窜,各有盘算。    、
三月四月不抹房,五月六月骂龙王。
人活脸面树活皮,蛤蟆活得个白肚皮。
不怕一亩打半升,只要种上一万顷。
天旱一大片,蛋(冰雹)打一条线。
穷人没钱敢舍命,富人出钱像抽筋。
立了夏,媳妇歇晌不挨骂。
一立秋,不敢圪蹴。
长先生,短艺人,两头说好是媒人。
水瓮出汗蛇过道,老牛大嚎雨就到。
瓜田地里不圪蹴,寡妇门前不停留。
九九河重冻,米面憋破瓮。
脚大怨拐骨(脚弯),拐骨怨腿粗。
吃好的靠得嘴,挨鼻腮(耳光)祸起嘴。
小豆长一罐,一亩打一石。
见了善人眼瞪大,见了灰人马爬下。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衙门有了人,不用抖精神。
春风不刮地不开,秋风不刮籽不来。
人比人比死了,马比马跑死了。
饿死老娘,不吃种墒(籽种)。
有儿的气破肚,没儿的哭瞎眼。
麦苗一针,苦菜一升。
有钱的钱护脸,没钱的脸护钱。
●歇后语
桑干河下豆面——汤宽
王阁爷送闺女——就这一遭
二股叉打老婆——一下顶两下
豆腐渣擦屁股——没个完
风箱板做锅盖——受了冷气受热气
翻穿皮袄——里外发热
鼻梁凹栽海纳——眼前花
脚板碰在铡刀上——踢红啦
半斤面放了四两碱——拿死了
草帽赶驴——夹煽带拍
背锅(驼背)骑驴——后撤
新媳妇放屁——零蹦
骆驼的屁股——高眼
屎巴牛打嚏喷——满嘴臭气
茅坑里石头——又臭又硬
茅茨档子搭戏台——臭架子
屎巴牛搬家——滚蛋
皮条打能能——腰中无力
石鸡子爬坡——各顾各
驮棺材压死驴——双败兴
正月十五贴对子——迟了
屎巴牛哭它妈——两眼墨黑
砂锅捣蒜——就这一锤子
一锹挖出两个瞎佬——一样样灰。
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
荞麦皮打浆子——不粘
房檐上的冰凌柱——根子在上头
花盆里种树——成不了材
对着镜子作揖——自己恭维自己
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马尾提豆腐——提不起来
进城绕盘道梁——舍近求远
西葫芦烩白菜——寡汤淡水
抱住香炉打嚏喷——专寻灰哩
戗风吃炒面——不能张嘴
当院立擀杖——四面无靠
赤脚板划拳——来五去五
盲人吃大豆(蚕豆)——瞎圪嚼
判官吃黑豆——鬼嚼
盲人点头——瞎应承
牛蹄子——两瓣儿
老鼠舔猫屁股——不想活了
腊七说腊八——快了
寡妇死了儿——没盼头
裹脚布做孝帽----出头露面了
蝎子和蜈蚣斗——一个比一个毒
坐轿嚎啕——不识抬举
驴和马抵架——全拿脸碰
阎王爷念经——鬼话连篇
讨吃子摆贡----要甚没甚
讨吃喝醋——穷酸
狼吃鬼——没影儿
骆驼屁股——高眼  新媳妇放屁——零蹦
石头上钉钉子——不卯眼
门神贴翻了——不对脸
正月十五贴对子——迟了
●  地道的朔州方言
[花大姐·粉儿]蝴蝶、菜粉蝶。
[娄娄]鸽子。、
[黑张(将)来]傍晚。  [年省]去年。
[纳色]垃圾,脏土。
[龙蚂蛛蛛]蜘蛛。   [首首]叔叔。
[大大]父亲。    [海来]非常,很。
【胡彩】胡须。
[海共]时常。平鲁区、朔城区多说。
[凉棒]外行。    [圪脸]撒娇。
[祥情]就是,表示同意对方的话。    [耐(爱)见]喜爱。
[自儿是]自然是。朔城区人多说。“儿”发轻声。      [撩动]挑逗。
[掬憋]力不胜任,勉强地干着。
[还哇哩]就是,可不是,表示赞同。
【忽乱】扰乱。
[打帮]劝说、说合。
[还怕哩]就是,可不是。表示赞同。
[独旋]暗地或从旁煽动。
[各货]开玩笑。
[佤(们)]我(们),山阴多说。
[叨古记]讲故事。
[闲拉搭]闲聊天。    [吾]我。朔城区西山多说。    [圪疑]怀疑。
[掌]咱。朔城区多说。    [督级]跳。
[出溜]向下滑。
[他儿]“他”的敬称。发音“儿”化。
[你儿]您。发音“儿”化。
[残或]不听话。
[肯哪圪呀]去哪儿呀。平鲁、朔城区西山多说。
[呆猛防]突然。
【哈货】没本事,甚也做不来。
[可可儿]正好,可巧。
[忽霎]很快,敏捷。
[长圆]无论如何。
[跌窟]吃亏,失算。
[一水]全部,都是。
[老色]寻找,观察。
[辣辣]恨恨地。
[入法]舒适。
[寸寸儿]正好。
[煽色]放肆;不老实。
[赤绽绽]喜欢出风头;或说话刻薄,举止轻佻,惹人讨厌。
[拴整]穿衣服整齐;说话态度好;办事有条理等等。
[顺眼]指人漂亮。
[扬误]不精明,误事。
[胎害]很大,宽,重。    【不好过】有病。
【齐洁】整齐,统一。
[掺铜货]说话做事欠缺。
[秉服]经较量,领教对方的本事或能力,从而心悦诚服。
[不足色]智力差。
[二八五]二百五。
[克撩]翘起。
【烂风匣】破鞋。
[仄棱]倾斜。
[没头鬼]妇女骂人话,意为杀了头的。
[仄棱转]转过,颠倒。
【捉准】肯定是,能行。
[拢共]总共,总计。    [爬长货]好吃懒做,不想干活的人.。
【没调货】言而无信,做事不成。
[客戏]对他人表示赞叹,说好。    [忽拉盖]骗子,奸滑头。
[这圪多儿]这儿。    [圪泡]野种。
[那圪多儿]那儿。    [鳖子]野种。
[张八盖经]言词夸张,行为荒唐。
[戳火]生气,发脾气。
[哑阴不采]天气阴晦,平鲁区多说。    [寡淡]不太好,、
[秃比淡寡]不应有的言行。
[袭人]称人漂亮,好看。
[突丢淡舌]不会说,又嘴多,口齿不
[毛腻]讽刺,挖苦。
[浮头]表面, [劈头砍脑]行为急躁,而又荒唐。
[怒些些]言多。    [清坛利净]形容房舍干净。
[怒点儿]言少。    [煽煽惑惑]忽悠骗人。
[精巴]指家和人干净整齐。
【吞吞战战】不精明,说话又不利索。
【梦里不腾】不精明,又敢做事。
[凭白无故]没有任何证据。
[冷丢慢跶]不热情,或言行敷衍,
[白翻黑吊]形容不高兴或不满的眼神。
[坚钢条脆]干脆,利索。
[板骨散切]形容身材笔直匀称。
[圪榄拳棒]形容都是男子。
[木不浪]木棒。
[特溜联挂]衣着不整齐。
[木圪榄]木杆。    [海打忽辘]得过且过混日子。
[圆曲连儿]圆圈。    [丢风摆浪]丢三拉四。
[茭圪榄]高粱杆。    [抖神散活]不稳重,抖挞。
[小黑朗朗]小巷。
[点猫窜狗]行为不大方;过分的斤斤计较;或荒唐的勤快等等。
[比腮·搠掴]耳光。
[戳皮措胯]厚着脸皮去做事。    [提溜]提。
[蹭蹬不达]不加考虑,很快行动。    [圪且]姑且。    ‘
[本颅凹瓷]形容人的额头和面部高低不平。
方言中的词汇与普通话的差别很大,难以听懂。如“我”为“囔”(读上声),“你”叫“扭”,“他”称“汤”或“汤喔”;“咱”是“脏”;“这里”不叫这里,是“直(这)个都儿”、“这忽乱”;“早晨”叫“早起来”、“昨天”叫“夜来”、“傍晚”叫“黑掌来”、“去年”叫“年生”;“拳头”叫“圪都”、“鼻涕”叫“脓带”、“右手”叫“正手”、“蛇”叫“皮条”、“鸽子”叫“鸬鸬”、“乌鸦”叫“黑老哇”、“蝴蝶”叫“花大姐”、“猫头鹰”叫“突死叫”、“蜘蛛”叫“龙妈蛛蛛”,等等。类似上面摘录的方言词汇有很多,在普通话里根本找不到对应的词,是很难听懂的。
老城街巷与村名
老城是山西省现存较早、残垣保存较完整的古城之一。它雄踞内外长城之间,左距雁门,右峙偏关,南屏宁武,北临广漠,壮三关之藩卫,为三晋之巨防,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匈奴、突厥、回纥、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统治者南犯取晋,多先围攻朔州,而后入雁门,直取晋阳。西汉韩王信于马邑叛汉降匈奴,大将周勃血洗马邑城;汉朝诱击匈奴的“马邑之谋”;隋末刘武周于马邑起事斩太守;唐初与突厥的马邑争夺战;宋杨业在寰朔二州与契丹的激战取胜,在陈家谷的失利被俘;明代俺答族的不时袭掠朔州;清代农民熊六起义等,均发生在朔州之地。
据《朔州志》记载,朔州古城创建于北齐天保八年(557),其旧基九里十三步,为土城夯筑城垣。隋、唐、辽、金各代沿用。它是在秦汉马邑城旧址上扩建而成的。元末明初,收缩原北齐土城西北两面,于东南一隅夯筑新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砖包城垣。明代朔州城城墙高12米,堞高2米,总高14米,周长4000米,有瓮城4座,角楼4座,敌楼12座,门楼4座,烟墩4座。四门东曰文德门、西曰武定门、南曰承恩门、北曰镇塞门。现今除南城墙、南城门及其瓮城尚大致存留外,其他建筑皆已毁去。城内街巷及布局基本保持原制。
老城与我国北方各大古城的街巷布局基本相同,保存了唐、宋以来“里坊式”的城市布局,街道总平面呈棋盘式格局,这种格局沿革到明代已成定型。以文昌阁为中心向四方延伸,有东西南北四条主干道,这四条大街将老城分为四隅,然后又有“三经三纬”的次干道将四隅分成若干街坊,街坊中又各各纵横分成若干小街巷,初步形成了“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个绵绵巷”。
每一条街道建成之后,总要有个名称,如东街、西街、南街、北街。但我们仔细玩味老城街巷名称,却各有千秋:有的单纯以序数称呼,如头道巷、二道巷、三道巷;有的简单地以方位命名,如西小胡同、南小巷。由这种名称可以推知这些地方原住民身份低微,没有多少文化,只图简单易记。有的富有军事色彩,如大营街、操场街、马军巷,据说是与元朝时曾在这里驻军有关。有的像蜈蚣巷、圪溜巷,纯粹是因街巷狭窄弯曲而称名的。“蜈蚣巷”大概是说这条巷道像蜈蚣一样弯曲而狭长。“圪溜”是朔州方言,意思是弯弯曲曲。老城里最富有诗意的街名大概就数“花园街”了,这条南北走向的街道直通旧县委大院。听说这条街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大跃进”时命名的,寄托了塞外人对诗境家园的美好向往。更多的是住在城里的主人为了通讯、交往、探访方便,就自发地给它起个名字,用作标志。这些街道名称,具体地标记出它在老城的地理位置,不仅显示交通脉络,而且还反映了历史的变迁,蕴含着浓郁的文化生活气息,体现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它们犹如一座民俗风情博物馆,凝聚着地域历史,传承着地域文化。通过这个窗口,我们能够了解到当年人们的生活状况。
再看村落名,有的以村中大姓命名,有因建筑物命名的,有以地物山水得名的,有的因地形方位命名,有的寄托人们的美好意愿,而有的村名又蕴含着历史遗迹以及优美的历史传说和轶事,一看村名就让人仿佛看到遥远的历史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