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焦裕禄”(时代先锋) ——记四川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文建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20:10:12
营山“焦裕禄”(时代先锋)
——记四川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文建明
本报记者 刘裕国《 人民日报 》( 2010年11月19日   05 版)

图为文建明(前右)在城南镇走马村与群众聊天。
彭杰摄(新华社发)
人们亲切地称他为“营山的焦裕禄”、“基层干部的楷模”。
今年47岁的文建明,现任四川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1981年从南充农学院毕业以来,先后在8个乡镇工作过,任乡镇长、党委书记16个年头。2005年,文建明被确诊为肝癌,先后做过19次手术,如今仍然顽强地工作在基层第一线。
改革管理 裁减干部
“谁不把心思用在群众身上,就砸谁的饭碗”
2003年3月,一纸调令把文建明调到了城南镇。这是他作乡镇“一把手”的第四个乡镇。城南镇虽说是个城郊镇,但却是个“烂摊子”,被人们称为“城烂镇”。
上任没几天,文建明决定召开全镇干部大会,给大家鼓鼓劲。没想到,一下子冒出70名镇干部,在村社这一级竟有192名干部。
随后,文建明了解到,由于历史原因,城南镇机关岗位重复设置,职责不清;消极怠工、“划船混日”成了一些干部的常态;工作推诿,群众上门办事“踢皮球”等现象,早已引起机关内部和群众的不满。
文建明认为,必须从改革入手,破顽疾,斩沉疴,在城南镇干部中形成倾心为民、高效执政的好风气。一连几天,文建明查阅了每名干部的人事档案资料。凭借多年工作经验,他和党委一班人商议:打破干部铁交椅,按照“分线运作、分块管理”的模式,让乡镇工作因事设岗,对全体干部实行绩效考核,一律竞争上岗,落聘人员另找门路,村组干部兼职兼薪。全镇共设定了21个集中管理岗位,70名镇干部全体“起立”。
落聘名单一公布,如投石击水,当天就有10多人找文建明要说法。面对巨大压力,文建明毫不退缩。“谁不把心思用在群众身上,就砸谁的饭碗!”
日常管理定补制、目标考核积分制、重点工作集中制等管理模式在城南镇干部中开始推行。这样一来,机构消了肿、干部减了员、工作增了效。镇党政办主任兰春书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是一天的活拖着两天干,现在是两天的活抢着一天干。”
与此同时,文建明和班子成员一起想办法,帮助落聘人员找出路。当初落聘的事业干部杨易,通过承包荒山发展种植业,如今已成为身价几百万的老板。
文建明还进行大刀阔斧的村社改革。全镇115个社重新整合,组建了38个联合社,村干部减少到42人。推行村财镇管、钱账分离,镇上成立了统管结算中心和会计核算中心,财务直接核算到村组和个人。
理清思路 致富群众
“若要群众富,干部先探路”
城南镇老百姓的钱包总是鼓不起来,文建明深感责任重大。
为找准发展路子,文建明组织党政班子到发达乡镇学习取经,到田间地头听取群众想法,理清了城南镇的发展思路:在城区重点打造专业街区,在农村重点发展果蔬产业。
“若要群众富,干部先探路。”在城南镇走马村,文建明拿出自己1个月工资,帮助李兴支家种起葱、蒜苗,“赚了算你的,亏了不用赔。”文建明说。接着,他又帮着找来农技员,手把手进行指导。一年下来,李兴支家就收入8000多元。第二年,有200多户村民跟着种。
为尽快发展好蔬菜产业,城南镇把农技培训班办到村社、院落。镇干部每人找一户结对子、搞示范,协调解决资金、肥料、技术、销售等问题。
镇上定期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定期组织乡村干部、种养大户和群众代表参观学习,定期会同就业部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积极协调金融部门为种养户提供小额信用贷款,及时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延伸产业链条。
经过几年的努力,城南镇种植蔬菜、经果林近万亩,建成农资供销、饮食服务、建材加工、农机钢材等5条商业街,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城郊特色经济示范带。2009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6080元,7年翻了两番。
下访沟通 化解矛盾
“有了铁脚板,就能踩出连心路”
“作为基层干部,天职就是为群众服务,必须主动服务群众。”文建明这样说,也这样做。
城南镇地处城乡结合部,随着城区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企业改制、旧城改造、征地拆迁、生活困难等不稳定因素导致告状上访的多。文建明提出:与其让群众找上门来,不如主动到群众中去,一个一个地解决。
2004年,城南镇推行干部下访寻问题解决机制,镇、村(社区)干部每月1日到5日带上《寻问题解决表》进村入户了解情况,对下访寻回的问题,按照事项、处理要求、责任人员、办结时间等内容进行登记造册,实行“台账式”管理和“跟踪式”督办。镇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寻求县级有关部门支持,协调解决。
2004年5月,文建明骑着自行车,来到先锋村找村民座谈。该村村民龙月清、李明建等16户村民反映,他们的近1.2亩土地被建筑弃土占用,找了无数次,就是没人理。文建明立即找到县上有关部门,先后几次与施工方协商,终于达成了赔偿协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16户村民获赔青苗损失费8000元,使长达4年之久的“悬案”得到了圆满解决。
营山县委书记杜延茂说:“文建明推行的下访寻问题解决机制,是化解矛盾的一把‘金钥匙’!”
几年来,城南镇干部下访寻到问题近2000个,解决率达99%,群众满意率达100%。近3年来,全镇无1例群众集访和越级上访事件发生。文建明说:“有了铁脚板,就能踩出连心路。”
为了实现与老百姓的沟通全覆盖,文建明还在城南镇设立了“服务110”热线。在村、社区院落开通了包括法律、社会事务等内容的服务热线,无论什么时候,凡是村(居)民有服务需求,只要电话一打,服务就到家。
拼命工作 赢得拥护
“要多给群众办事,要和生命赛跑”
文建明曾在肝炎疫区工作,不慎染上了乙肝。由于未及时医治,转化成了肝硬化。2005年又被确诊为肝癌中期。当拿到病情诊断书时,他顿时觉得五雷轰顶、天旋地转:“我才42岁啊,难道就这样完了……”
躺在病床上,想起提着土鸡蛋来看他的群众,想起手头还未完成的工作,想起日夜牵挂他的家人,文建明不禁热泪长流。还有什么比老百姓的真心拥护更宝贵呢?他暗暗发誓:要多给群众办些事,要和生命赛跑!
“村道公路建设是镇上早已规划的事情,不能因我患病而搁下。”文建明说。他骑着自行车白天跑工地,晚上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一天深夜,他从光荣村回家,由于天黑路烂,一不小心摔下两米多高的岩坎,脚扭伤了,嘴出血了,自行车摔坏了。当他推着自行车一瘸一拐地回到家时,已是凌晨两点。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城南镇的一项重点工作。去年3月,他召集班子成员专题研究,会议进行到中途,突然感到肝部像针刺一样疼痛,他用茶杯盖子顶住肝区,哪知鼻血又直往外流,沾满了衣裳……大家劝他歇一会儿,有的急着给他联系医生。他说:“不要管我,今天我就是有个啥,也要把会开完。”
几年来,文建明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忘记了病痛,竟奇迹般地又活了5年、工作了5年。
文建明说:“我感到,癌症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掉精神支柱,失掉信心!服务群众、忘我工作,是对癌症最好的战斗,是对我生命最好的延续,也是我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