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學工農兵?讓人心驚肉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8:40:31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18 11:53:00

中評社北京11月18日訊/“重慶大學生再學工農兵”,這樣的新聞標題,讓我們這些經過“文革”,走過“五七”道路的人,心驚肉跳。仔細一看內容,原來是重慶市政府組織的大學生實踐活動。這個活動,有所謂的“六個一”,“即每一名大學生積極參與種樹,每所大學建一片大學林;帶薪實習一個月;到農村‘三進三同’一個月;到企業做工一個月;學軍一個月;撰寫一篇有價值的社會調研報告。”(11月10日《重慶晚報》)
由於帶薪實習只是給少數優秀學生的,而種樹和建林,大學勞動課就可以安排,所以,此番社會實踐活動,核心就是下農村,下工廠和進軍營。所謂的三進三同,就是組織大學生進村社、進農戶、進田間,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從形式上看,很類似當年走五七道路,學工、學農,學軍,連同吃、同住、同勞動的話語,都跟當年一模一樣。因此,媒體把重慶市政府組織的這場活動,稱之為再學工農兵,其實也不無道理。
再學工農兵上承“五七幹校”
當年的五七道路,其起點,是毛澤東給林彪的一封信,人稱“五七指示”。那時候,每年的5月7日,就是一個節日,全國上下都要紀念的。這個指示,後來變成一場深入而持久的改造運動。放在幹部身上,就是建了一系列的五七幹校,大批的幹部被驅趕到邊遠地區的農村,自己建房,自己種糧。而放在學校,就是大學停辦,到農村去,跟貧下中農相結合,也辦幹校,然後是大辦五七中學,五七小學,半工半讀,或者是工而不讀。關於五七幹校,當年的老幹部,作者和學者們,已經有很多回憶了。甜酸苦辣都有,但共同點是他們自己本來業務都不做了,每天像農民一樣勞作,幹得好的,自己吃的,從主食到副食都自給自足。把整個社會變成一個個自給自足的小集體農莊,所有的人,尤其是腦力勞動的科學家、工程師和作家學者,都變成自食其力的農民。
除了某些地方勞動過於辛苦,或者環境過於惡劣,比如到江西的某些幹校的“學員”,得了血吸蟲病,一般來說,對於這些人的身體倒是有點好處,知識分子的失眠症好多了。但是,對於國家意味著什麼,不問可知。作為親身經歷者,感覺那時的所謂中小學教育,除了學工學農就是操練排隊拉練,幾乎每天都是在勞動,或者挖地道,出操。因為每個學生都要被培養成既是工人,也是農民,還是士兵。農業社會最底層次的基層勞動者。文化課的時間本來就少得可憐,瘋慣了的孩子還根本不聽。當年也沒什麼考試,課本薄到不能再薄,每節課後的幾道習題,都是簡單套公式。老師布置了作業,學生不做,也就不做了,如果老師敢於批評,就會遭到貧下中農子弟的強烈反擊。學校知道了,也會批評,甚至批判他搞資產階級教育路線回潮。大家年複一年地“上學”,但很多孩子連字都不識幾個。我們這些那個時代的五七戰士,數理化的知識,幾乎是零。
“文革”時我上小學4年,經過一段革命的混亂之後,重新上課的我,基本就是在五七道路上“學”過來的。我們的學校有很多地,春種夏鋤秋收,都是學生的事。農忙時節,還要支援農場,聽課參加農業生產,幹一天,只管一頓午飯。到了8年級和9年級,即當時所謂的高中(當年的學制,小學5年,初中2年,高中2年),幹脆被趕進一所五七中學,名副其實地半工半讀。每天上午半天課,下午幹活。我們學校學生帶老師好幾百口子人,住的房子自己蓋,吃的糧食,和蔬菜肉食,都得自己解決。當年我當養豬班長,領了七八個同學養豬,算起來搭進去的功夫,豈止半工,大半工都不止。唯一幸運的是,我們的學校辦在山溝里,有些老師水平不低,而且好些知青老師從北京上海搞了不少的書,所以,學校一些比較愛看書的學生,至少文字能力還可以,也有一些文史知識。
重點是改造思想
當年走五七道路,現在回想起來,最感困惑的,是向農民學習。跟老農民學習幹農活,這沒問題,但是,當年讓我們深入工農兵,絕不僅僅是學習勞動技能,而是改造思想。前提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對象,比我們思想進步而且道德純淨。但到了實際生活中,我們發現,某些農民的確比較淳樸,但相當多根正苗紅的貧下中農,思想相當“不乾淨”,一有機會,就給我們講黃段子,黃笑話,而且非常熱衷搞破鞋。即使在勞動中,也有人熱衷偷奸耍滑——後來才知道,這是在大鍋飯制度下農民的一種反抗武器。所以,每次跟貧下中農三同之後,總結學習體會,大家只能胡編一些貧下中農高大崇高的品質,學來學去,把自己學成了善於胡編的油子,最初那點虔誠和純潔,不知不覺就溜走了。
現在想來,我們接觸的農民,其實並不壞,他們所表現出來的一切,都是他們在那個艱難的歲月正常的生活狀態。但是,當時的五七道路,卻把工農兵當成了理想的道德楷模,每個青年學生,尤其是沒有接觸過工農兵的青年學生,在自己心目中都有一個理想的勞動人民形象,這個形象,既來自我們的傳統,也來自當時的教育。然而,帶著這樣的理想形象的圖景下去接受再教育,結果首先不是對所謂國情的體悟,而是理想的幻滅,進而,是整體上道德的蛻變。當年經過五七道路和知青下鄉的人們,普遍存在這樣的幻滅和蛻變。甚至可以說,改革以來物質主義盛行,物欲橫流的現狀,其實跟這種幻滅不無關係。
而五七道路的本質,就是建立一個小農的道德烏托邦,在這個烏托邦里,所有的人,都是全能的。但是在農業文明的低層次基礎上的全能人,是毛澤東五四時期烏托邦理想的一種再現,即使對當時的中國社會,這也是一種倒退。
針對學生的思想改造運動?
當然,此番重慶的再學工農兵,還沒有誇張到如此地步,報上介紹,實踐的時間是四個月,略等於一個學期,也就是說,大學四年八個學期,只是耗去一學期而已。但是,此番再學工農兵,跟五七道路,在理念上還是有相近的地方,跟以往我們說的社會實踐,還是有差別。因為我們知道,在現代社會的話語中,具有實踐經驗的人,並不只是工農兵,也不見得非得下田勞動,進工廠流水線做工,或者下軍營當戰士,才是實踐。一個相對發達的現代社會,從事體力勞動的人是越來越少了,在整個社會的勞動者中,往往只占很小的份額。而在五七道路中,只有幹粗活的人,才是真正值得學習的實踐者,而所有的腦力勞動,都被排除在外。骨子里還是那種高貴者最愚蠢,卑賤者最聰明的理念,所謂的學習工農兵,就是讓人經過艱苦的粗活鍛煉,被勞動人民再次洗一次腦,把自身所有不符合無產階級思想的東西,徹底拋棄。如果說,我過慮了,重慶此舉,就是一單純的社會實踐,那麼,為何要由政府出面,大張旗鼓地推動?而且還貫穿著那麼多“文革”的語言,刻意強調學習工農兵?結合重慶一系列的作為,很難讓人不懷疑這是一場針對學生的思想改造運動。學生的思想不是不能改造,但如果按照過去的方式,能改造成什麼樣的人呢?
這樣一種沒有跟五七道路劃清界限的“社會實踐”,口子一開,就很可怕。有初一,也許就會有十五。要知道,當年的五七道路,一種讓人人都下去吃苦的道路,也是一步步走過來的,在這個道路開辟之初,好些狂熱的追求者,也相當的狂熱,相當的興奮。他們是在多少年之後,才會體驗到這種瘋狂的苦味,而到這時,整個國家和民族,尤其是身在其中,什麼都沒有學到卻已經接近中年的人們,後悔也晚了。
客觀地說,讓當今這些嬌生慣養的獨生子女,進農村下工廠,體驗一下艱苦的生活,了解一下國情,沒什麼不好。雖說當下進農村同吃同住同勞動,有技術上的困難,如果因此而讓學生們知道農村的現狀,對他們了解社會,還是有好處的。但是,如果這種活動,讓“文革”五七道路的僵屍還魂,卻是相當可怕的。通過再學工農兵,把大學生變成“文革”的五七戰士也許不可能,但這種五七精神的借屍還魂,最後走到哪里,真是難以預料。今天四個月,明天也許就會變成八個月或者更多,回到過去用學工學農學軍取代正常教育的道路上去,也許並非我們的過慮。
作者張鳴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來源:時代周報 2010年11月18日 原標題:再學工農兵的困惑
新聞鏈接:
重慶75萬大學生再學工農兵 與農民同吃同住1個月
來源:重慶晚報
“紙上談兵”絕非好漢。市委、市政府昨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稱,為了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我市將在全市大學生中重點開展帶薪實習、種樹、學農、學工、學軍和社會調研等活動,確保70多萬大學生在校期間參加不少於4個月的社會實踐,為大學生提供社會實踐平台。
促進了解國情市情民情
此前,市委、市政府專門就發出了通知。市政府副秘書長塗經平稱,在全市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主要是為了促進大學生深入了解國情、市情、民情,以此培養社會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塗經平將該活動具體內容概括為“六個一”。即每一名大學生積極參與種樹,每所大學建一片大學林;帶薪實習一個月;到農村“三進三同”一個月;到企業做工一個月;學軍一個月;撰寫一篇有價值的社會調研報告。
實踐活動不與畢業證掛鈎
市教委副主任趙為糧做了整體部署,並介紹了近期已開展的活動。如今年8月,全市35個市直機關部門、36家國資企業為大學生提供了實踐崗位5000個,參與實習的大學生都受益匪淺。
市教委副主任趙為糧稱,這6項實踐活動,主要是倡導大學生積極參加,並非強制約束,不與學生的學分掛鈎,也不作為大學生拿畢業證的一道門檻。
六個“一”解讀
1
鼓勵每一名大學生積極種樹
在校期間的每一名大學生,都要積極加入到植樹造林的隊伍中來,參與“綠化長江大行動”中。由市林業局、市教委沿江規劃以各高校命名的“大學林”,高校利用春秋兩季組織學生種樹。相關區縣黨委、政府負責選派技術人員進行指導、提供樹苗和工具,並承擔“大學林”的管護工作。
2
大學生帶薪實習一個月
各級黨委、政府每年為大學生提供3萬個以上帶薪實踐崗位。這些實習崗位主要來自市級機關、大型的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還有部分來自民營企業。
市委副秘書長周傳航介紹,帶薪,是從財政拿一部分錢出來,帶薪定崗實習,這屬於重慶的創舉。帶薪實習,並非在70萬大學生中全覆蓋,主要針對家庭經濟比較困難、有一定技能的優秀學生。通過帶薪實習,一定程度上緩解這些學生的經濟壓力,並鍛煉其社會實踐能力。大學生勤工助學、勤工儉學,也屬於帶薪實習的一部分。
關於“薪酬”有無最低標準?塗經平解釋:“既然叫帶薪,不是補貼,就是最低工資標準。”
3
到農村“三進三同”一個月
組織大學生進村社、進農戶、進田間,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了解農民的生活和農村現狀,感受民生疾苦,增進同農民群眾的感情。學農區域,重點安排在三峽庫區、民族地區和貧困山區。
市委副秘書長周傳航介紹學農的對象,主要以城裡學生為主,讓他們多了解農村。該活動也主要以倡導為主,希望更多學生加入到“三進三同”活動中來。如以往很多大學都在長期開展的暑期“三下鄉”活動,就可以納入該活動中。
4
鼓勵到企業做工一個月
組織全市在校大學生到企業生產和服務一線,與工人一起做工,培養勞動觀念,了解生產流程,提高操作技能,促進學以致用。
市教委副主任趙為糧介紹,該活動主要面向理工科學生,尤其是建築機械製造、電子技術、裝飾材料等跟工程、技術相關的專業較強的學生。
5
開展學軍一個月
大學生在校期間要參加不少於30天的軍事訓練,錘煉意志品質,強化國防觀念。重慶警備區、市教委負責選擇和建立學軍活動基地。
6
撰寫一篇有價值的社會調研報告
組織大學生種樹、實習、學農、學工和學軍活動,圍繞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重點、熱點、難點問題,深入農村、社區和工礦業調查研究,每人至少撰寫一篇有價值的社會調研報告。
市教委副主任趙為糧稱,教委會組織專家,對調研報告認真評審。其中,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的一些意見,將推薦到相關部門作為工作參考。優秀報告將會給予相應的表彰和獎勵。
目前學生了解社會的主要渠道
1、通過參加社團、從事兼職、勤工儉學等途經。
2、通過上網、看書,獲取間接經驗。(占大多數)
3、通過老師、父母等長輩介紹。
重慶“再學工農兵”給錯了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12 09:25:19

中評社北京11月12日訊/重慶市委、市政府宣布,將重點開展“六個一”活動,包括到企業做工一個月、到農村“三進三同”一個月、學軍一個月等,確保75萬大學生在校期間參加不少於4個月的社會實踐。
這番“再學工農兵”引起熱烈討論。倡導者認為,此舉有利於培養大學生成為又紅又專接班人;支持者認為,與大地貼得近,才能把天空看得遠;質疑者認為,學習工農兵之後,可能立志當城管。
然而,我們似乎並沒有聽到重慶大學生自己的聲音。
大學生確實很需要增加社會實踐
就業的需要
根據調查,大學生畢業找工作時,招聘單位最不看重的是獲獎證書,最看重的是實踐經驗——超過85%的用人單位會關注大學生是否有同行業的實習經歷。
事實上,多數大學生之所以熱衷於社會實踐,主要目的也是為了以後找工作。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收獲工作經驗之外,也有助於形成自己的職業規劃。即使真的沒有學到什麼,耳濡目染,發揮想象,也能增加簡歷的厚度。
綜合發展的需要
對很多人而言,大學是一種“補課”,之前的歲月為考試連軸轉,進入大學後才開始觸摸真實的社會。在這個過程中,社會實踐有著特殊的意義,讓你重新認識和定位自己。
社會實踐機會總體匱乏
像北京大學等著名高校,學生社團比較完備,社會實踐比較豐富,只要有足夠的意願和物質條件,不愁沒有合適的實踐機會。
然而,絕大多數高校的社會實踐機會仍然相當匱乏。儘管普遍成立了“就業指導辦公室”,但具體到為學生提供和尋找實踐機會這類事情,因為介於教學部門和就業指導部門工作的“中間地帶”,往往被忽視。
很多高校會布置社會實踐的“假期作業”,一旦出現比較好的社會實踐機會,往往競爭得頭破血流,有的學生一再放低要求,最後連免費實踐的機會也沒有。
促進社會實踐,本應對症下藥
關鍵是創造實踐機會,而不是組織實踐活動
重慶的目標是“確保70多萬大學生在校期間參加不少於4個月的社會實踐”,這可有兩種解讀:
1.政府部門按照學生的需求創造社會實踐環境、提供機會,讓學生自主選擇;
2.採取措施,確保70萬大學生必須有實踐經歷。
如果致力於社會實踐環境的建設,尊重學生的選擇權,給學校充分的自主辦學空間,學生們是樂意主動選擇適合自己的實踐機會的。反之,若一味強調學生參與的規模,就等於是把這作為了政績工程。
重慶的“六個一”活動,概念重於實質
重慶“六個一”活動的主要內容是,參與建設一片大學林、帶薪實習一個月、到企業做工一個月、到農村“三進三同”一個月、學軍一個月、撰寫一篇有價值的社會調研報告。
事實上,大學新生基本都會參加一個月的軍訓,“學軍”不提也罷。大學畢業以前,都會開展畢業實習,這與“做工”、“帶薪實習”有重叠的地方,能夠“靈活處理”。社會調研也沒有新意,因為多數高校會布置這個作業。此外,植樹也沒什麼好說的,很多單位在植樹節都會組織,有的高校甚至會把它算進勞動課。
最終,“六個一”只有一項比較有特色,就是“三進三同”:進基層、進村子、進農戶,同吃、同住、同勞動。這一項對農村學生就沒有必要了,主要是針對城市學生。
然而,從常理判斷,此舉並不一定能夠“了解民情”,甚至有可能變成“擾民”。
“帶薪實習”的機會,是否會助長不公
據報道,重慶每年將為大學生提供3萬個以上帶薪實習崗位。這些實習崗位主要來自市級機關、大型的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還有部分來自民營企業。
帶薪實習的機會無疑屬於稀缺資源,不僅能切實增加工作經驗,還能獲取不錯的報酬、發展人際網絡。然而,這種機會並非面向所有的大學生,需要選拔,如何防止“尋租”,或許是必須考慮的問題。
“再學工農兵”里的錯位
體現了對大學生的要求,而不是大學生自身的要求
“在全市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主要是為了促進大學生深入了解國情、市情、民情,以此培養社會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大學生最需要的是工作經驗、服務體驗等“實踐”,然而,站在政治的高度上講,這場活動最大的意義在於“再教育”。因此,它被稱為“再學工農兵”也就無可厚非。
由於雙方的目標存在偏差,投入的熱情可能不一致,也許能夠彰顯地方政績,卻無法提高“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
這套規則適用於官員,卻強加到大學生身上
重慶早就開展了“三進三同”之類的活動,讓廣大幹部密切聯繫群眾,了解社情民意。在當地官員看來,密切聯繫群眾是黨的光榮傳統,有必要讓年青一代繼承和發揚。
3個月前,當地官員與大學生骨幹座談,突出強調了這一點:“看一個青年是不是革命的……只有一個標準,這就是看他願意不願意、並且實行不實行和廣大的工農群眾結合在一塊。”
當時這番話是針對“大學生骨幹”而言的,然而,普通大學生早就不是什麼天之驕子,如果把所有大學生當作一個整體,更應該被視為“密切聯繫”的對象——群眾。
“密切聯繫群眾”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姿態,可不能隨便僭越,必須從官員抓起。
用行政手段安排社會實踐,有越權之嫌
重慶官員表示,“主要是倡導,並非強制約束”,然而,既然當地政府已經下發文件了,權衡利害,哪個高校和學生敢說不?毋庸諱言,這場“新上山下鄉”運動體現著行政強力。
高校本應是自治色彩很濃的地方,在這里,自主教學不見了,廣大學子的意願被擱置一邊。
學生需要社會實踐,但實踐不見得要在集中的時間內集體進行,更應該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點滴積累。這樣轟轟烈烈的“學習工農兵”的社會實踐,很難保證不流於形式,變成走過場。
為什麼沒有聽到大學生自己的聲音
大學為什麼不代言
著名學者張鳴教授曾經這樣比喻大學:
“一把手就是縣太爺,機關行政人員是六房胥吏,教師們是三班衙役,學生是百姓,完糧納稅還戰戰兢兢,老師們看起來還能呵護一下這些學生,其實自己在這個衙門里也屬於賤民一類。”
在他看來,高校行政化影響了大學生的氣質,教學生圓滑、不正義、沒原則,教學生功利,把學生變成奴隸。
大學不但不傳遞學生的訴求,反而會壓制學生的表達。
學生會為什麼不代言
學生會一向被視為大學生的代言人,不過,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批評學生會的官僚化。
處於團總支領導之下的學生會,日益顯示出一些病態,像行政機構通常犯的那樣,包括機構臃腫、人浮於事、內部鬥爭、事山會海等等,學生會幹部甚至成為“學生貴族”。
之所以出現這種跡象,根源在於,學生會本來就不是學生自治組織,它只是協助校方進行學生管理的輔助性機構,其權力由團總支授予,而不是由學生賦予。因此,學生會幹部只能是團總支的工作助手,而絕對不會是學生利益的代言人。
大學生為什麼選擇沉默在一些學者看來,現在大學生的精神狀態很不樂觀,他們沒有足夠的勇氣和熱情介入公共生活。
更多的學者對此表示理解,大學生們足夠敏銳,根據他們對氣候的感覺,認為一旦開放將很不合時宜,他們寧願在猶豫中枯萎。
結語:人人都知實踐好,“被實踐”就不一定了……
(來源:騰訊評論今日話題 20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