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斗全:中华书局版《康熙顺天府志》卷七校点差错举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8:08:32
学术批评网/史学评论 /马斗全:中华书局版《康熙顺天府志》卷七校点差错举例
马斗全:中华书局版《康熙顺天府志》卷七校点差错举例
时间:2010年4月18日 作者:马斗全(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员) 来源:学术批评网
关键词:
《康熙顺天府志》,号为孤本,中华书局出版。清史专家阎崇年教授积四十年之力精心研究、校点,尝谓“一字疏误视作羞,一句错断引为耻”,精神可嘉。今因查某人资料而阅其卷七,发现该卷不少校点差错,择要为指出,以供修订时参考。
第374页:“且以上信任之,专谤言遂作……”信任之专,谓对某人之信任胜于他人,如《元史·搠思监传》:“朕以信任之专,失于究察。”所以此处应标点为:“且以上信任之专,谤言遂作……”
第382页:“万历己丑科进士:通州蔡成已。”以字义推之,“成已”或为“成己”之误。《杭州志》载:“蔡成己,北通州人,万历十九年任。”当为一人。
第421页:“遂探赜索隐,洞见天地,运化古今事变,遂衍伏羲先天之旨,著《皇极》、《经世》诸书。”“天地运化”、“古今事变”皆古人语。《皇极经世》为书名,即《皇极经世书》,见《四库提要》。故此处应标点为:“遂探赜索隐,洞见天地运化、古今事变,遂衍伏羲先天之旨,著《皇极经世》诸书。”
第423页:“抽矢射佛寺俘图”,佛塔,通作“浮图”,“俘图”或释文之误。
第426页:“日以天下事为已忧。”应为“己忧”,古谓“尧舜以天下为己忧”。
第426页:“少俶傥,有大志。”“生而俶傥,有大志。”“俶傥有大志”系古人成语,不当断开。
第427页:“属其稚孙于所,善僧隆贵……”欲赴死而将年幼之孙托于所善之僧隆贵,故当标点为:“属其稚孙于所善僧隆贵……”
第428页:“吾家世受国思,惟一死可报。”“思”乃“恩”之误。古来多“世受国恩”语。
第428页:子愿同死,对父曰:“大人为臣死,忠;儿为子死,孝!”其意非谓父亲作为臣而死,忠也;自己随父而死,孝也。而是说,父亲死于忠,则自己当死于孝。此处应标点为:“大人为臣,死忠;儿为子,死孝。”《明季北略》即有“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和“死忠死孝”语。
第429页:“城陷语妻杨氏曰:‘勇不能拒义,难受辱。’”于某语妻之言,意为:论勇,我不能拒敌。于义,则绝不能受辱。是决心一死之意,故自缢。所以此处应标点为:“城陷,语妻杨氏曰:‘勇不能拒,义难受辱。’”
第429页:“与寇遇于胭脂关下,直前摶之。”“摶之”释文误,应为“搏之”,即与之搏杀。
第431页:“披械北向拜,跪骂精忠日不止。”“拜跪”为一词,多见古人书中,且骂反贼绝不会跪而骂之,此处应标点为:“披械北向拜跪,骂精忠日不止。”
第431页:“上遣内大臣三位、侍卫二十员,临哭赐酒茗为奠,又赐祭二次……”临哭,大臣、侍卫之使命,“赐”与“遣”同,皇上之旨意。“又”,此次致祭后之事也。所以此处应标点为:“上遣内大臣三位、侍卫二十员临哭,赐酒茗为奠。又赐祭二次……”
第432页:“广汉聪明,善钩钜盗。贼屏息后卒,百姓追思之。”钩钜,多作“钩距”,推问而究得实情。此处应标点为:“广汉聪明,善钩钜,盗贼屏息。后卒,百姓追思之。”
第432页:“迁颖川太守”、“历守淮阳、颖川……”两处“颖川”,应“颍川”之误,其地因颍水而得名。
第432页:“始历州郡,从事所在称职归。光武平河北,破刘永,击苏茂……”从事,官职,唐代著名诗人岑参曾任西川从事。该人后归刘秀,故他处又谓“将兵从光武”。此处应标点为:“始历州郡从事,所在称职。归光武,平河北,破刘永,击苏茂……”
第433页“亲党”、第448页“乡党”、第463页“宗党”之“党”,皆应依第462页“亲黨”、第442页“群黨”等,作“黨”。 党、黨,旧为两字。
第435页:“范阳人。徙洛举贤良方正,对策第一。”徙洛,就原籍范阳而言,说其居里,与举贤良方正无关,故应标点为:“范阳人,徙洛。举贤良方正,对策第一。”
第435页:“累迁检校、太子宾客……”检校,非官职名,犹今之代理。故应标点为:“累迁检校太子宾客……”
第439页:“秩满,民诣闕请留。诏复任,仍命吏部书政绩,晓示天下。”如此标点,“仍命”不可解。复任,罢官、辞官或居丧后复又做官。任仍,即“职任仍旧”。可知这里当标点为:“秩满,民诣闕请留。诏复任仍,命吏部书政绩,晓示天下。”复,犹今之批复。
第441页:“时傜贼为乱”、“傜皆痛哭”。猺,古时对西南少数民族之称。原书不误,不当皆改为“傜”。
第441页:“后乞休杜门,著有《怀麓堂稿》百馀卷。”后来退归故里,杜门著书,故应标点为:“后乞休,杜门著有《怀麓堂稿》百馀卷。”又,第444页“告归杜门,不问户外事”,同此理,应标点为:“告归,杜门不问户外事。”
第441页:“廷杖几毙,犹极言不已。”几毙,几乎死去。几,繁体应为“幾”。几,乃“几案”之“几”,两字读音不同。若原书错为“几”,当依第448页、第449页等处“幾死”,校改为“幾毙”。
第442页:“镇守保定太监吴经,贪横虐民……”言张某镇守保定为民除害事,此处应标点为:“镇守保定,太监吴经贪横虐民……”
第442页:“曾奏药内廷,授冠带。”奏药,或为“奉药”之误。奉药,宫廷职事,阶品在侍药之下。
第442页:“时江左田赋、户籍浸失,其初三吴尤甚。”田赋、户籍已失原先之数,所以着人重新编定。此处应标点为:“时江左田赋、户籍浸失其初,三吴尤甚。”
第443页:“境内有驚,提兵转战八昼夜,敌乃遁。”“有驚”,应为“有警”,亦释文之误。
第443页:“参政山西,历年捕寇及归,屏绝声色绮丽。”及归,非捕寇归,乃致仕而归。屏绝声色绮丽,谓归里后。故此处当标点为:“参政山西,历年捕寇。及归,屏绝声色绮丽。”
第443页:“以救言事,御史魏见泉外谪。”御史魏见泉因言事而获罪,李某为魏辩解而被谪外,“言事御史”不能点开,故应标点为:“以救言事御史魏见泉外谪。”
第445页:“以廉能第一人,为礼部员外署仪郎。”人,应为“入”之误,此处应作:“以廉能第一,入为礼部员外署仪郎。”
第446页:“奠闾阎山,陬月白,海屿风清。”“山陬”与“海屿”对,故应标点为:“奠闾阎,山陬月白,海屿风清。”
第446页:“正巳,率属文武凛惕;庚寅……”“正己率属”乃古人成语,即今以身作则意,是知“巳”乃“己”之误。此处应为:“正己率属,文武凛惕。庚寅……”
第446页:“甫当开创守令多从龙辈……”“龙辈”不词,当为“龙辇”之误。龙辇,同“帝辇”,皇帝所乘之车也。此处应为:“甫当开创,守令多从龙辇……”
第446页:“忽成疾意者,劳积气微耳,辞阅月而卒于家。”意者,如同“想其”,猜度病之所生,故应下读,标点作:“忽成疾,意者劳积气微耳。辞阅月而卒于家。”
第447页:“杀朱泚,趋行在此,转祸为福之机也!”行在,皇帝出行之所在。“此”字应下读,应标点为:“杀朱泚,趋行在,此转祸为福之机也。”
第450页:“以右中允,充东宫讲读官。一日进拜皇太子,偶不为起。”非讲读官不为起,而是皇太子未起而受拜,所以讲读官称其失礼。此处应标点为:“以右中允充东宫讲读官。一日进拜,皇太子偶不为起。”
第451页:“至册封代王,与挺击狱起,拱辰据……”挺击,应为“梃击”之误。梃击,明代著名“三案”之一。此处应标点为:“至册封代王与梃击狱起,拱辰据……”
第451页:“不受束修,不分学仓积谷之耗,羡士或有丧不能葬者,捐俸以助。”羡慕别人丧不能葬,成何语?耗羡,以弥补损耗为名多征收部分。此处应标点为:“不受束修,不分学仓积谷之耗羡。士或有丧不能葬者,捐俸以助。”
第451页:“立心不欺,大类于王海。日事人以是,多其隐德焉。”谓类于某事,为人所称,此处应标点为:“立心不欺,大类于王海日事,人以是多其隐德焉。”
第453页:“遇韩京兆愈不觉,冲至左右,拥尹前……”此讲贾岛冲撞韩愈事,冲韩愈,左右将贾岛拥至韩愈前,故当标点为:“遇韩京兆愈,不觉冲至,左右拥尹前……”
第453页:“以主客员外、知制诰。”“以……知制诰”为一句,古籍中极多见。第454页“以国子监生,拜赞善”,同理。二句中间之逗点当去。
第454页:“以经义词赋两科进士。入翰林,为应奉应制,”当标点为:“以经义、词赋两科进士,入翰林,为应奉应制。”“以……为……”之句式,不当断作两句。
第455页:“于西山冷泉筑北泉书院,偕朋旧子姓以往。”子姓,应为“子姪”之误。
第455页:“遂如檀州作《关镇志》,所著有《四镇三关志》十二卷……”书名不当既作《关镇志》又作《四镇三关志》,应一为叙事一为书名。
第460页:“杨德 拆城里人。”第466页有“柝城里人”。同一地名,必有一误,似应以“柝城里”为正。修订时应予查对。
第460页:“性好施,予嘉靖壬寅岁荒,民多死者,德出粟三百石赈饥。”施予,同“施与”,此处应标点为:“性好施予,嘉靖壬寅岁荒……”
第460页:“举人材,官不就,轻财好施。”材官,下级武官,不当点开。此处应标点为:“举人材官,不就。轻财好施。”又,“人”字疑有误,或为“入”。举入,推举入,《万历野获编》有“举入乡贤”语。
第466页:“姑性严,每峻谴责。氏顺受,未尝徵见颜色。”“徵见”应为“微见”之误。“微见”,古人书中多见之,此处指该妇并未因婆婆的峻责而稍有怨怒之色。
第467页:“坚忍守志,抚孤以继。陶嗣年七十八而卒。”坚忍抚孤是为了继陶家之嗣,故应标点为:“坚忍守志,抚孤以继陶嗣。年七十八而卒。”
第467页:“拮据勤劳,靡间岁月。”间,或为“闲”之误。靡闲,没有空闲、不肯闲,如《四库提要》有“日赋一篇,三十年靡闲”语。
第468页:“康熙丙午,闻其事于学院萧,给匾旌之。”前后之例,皆为“学院某某”,此处不会单云姓,更不当作“给匾”,故应标点为:“康熙丙午,闻其事于学院萧给,匾旌之。”萧给,人名。
第468页:“元未大饥”,应为“元末大饥”。
第470页:“吾儿为臣死,忠孝孰大于是?”其意为,吾儿为臣,死于忠,再没有比这更大的孝了。所以此处应标点为:“吾儿为臣,死忠,孝孰大于是?”
第474页:“贡入太学中。顺天乡试……”应标点为:“贡入太学,中顺天乡试……”
第477页:“茶毘之日,身不可毁。”茶,显系“荼”之误。荼毘,火化。
第478页:“颖州人。”颖州,系“颍州”之误,其地因颍水而得名。
第483页:“而竟不得志,而歾与龙逢、比干,先后合辙……”而歾,即“而死”,应上读,此处应标点为:“而竟不得志而歾,与龙逢、比干……”
第483页:“非有贵戚之谊,股肱之任,与拾遗补闕之责也。”“非有……也”之句式,应连读,故宜标点为:“非有贵戚之谊、股肱之任与拾遗补闕之责也。”
第483页:“方仇鸾主互市议,时众皆……”应标点为:“方仇鸾主互市议时,众皆……”“方……时”之句式,古来极多,“时”不当下读。
第483页:“致权臣炰烋刑之。濒死谪官遐方……”因“刑之”而“濒死”,此处应标点为:“致权臣炰烋,刑之濒死,谪官遐方……”
第485页:“顾见陵侧,有土一坏,即承恩墓也……”校点者以“坏”为误,而改为“抔”。实则“坏”不误。坏,土丘,一坏,一土丘或一堆土。一抔,一掬,极言其少。皇帝谕祭忠烈,乃极庄重之事,故云“一坏”,而绝不会用“一抔”。“土一坏”指陵墓之例,李永镇《谒孝陵》:“金陵王气郁崔巍,异代河山土一坏。”
第485页:“谥义危身,奉上险不辞难,曰‘忠’。”应标点为:“谥义:危身奉上,险不辞难,曰‘忠’。”古之谥法,《逸周书·谥法》云:“危身奉上曰忠。”故古籍中多见“危身奉上曰忠”语。
还有一些极明显的差错,如第423页“抑天”,应为“仰天”。第424页、第426页之“流冠”,应为“流寇”。第449页“疏人”,应为“疏入”。第477页“太极官”,应为“太极宫”。尤其是第482页、第486页、第487页等处,竟将“嗚呼”错作“鳴呼”。出现此类差错,则太不说不过去了。
(《康熙顺天府志》,中华书局2009年6月出版,58元)
(感谢马斗全先生惠寄)
学术批评网(www.criticism.cn)首发 2010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