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作文分类点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59:52
一、真题再现:
一次班级表演,我发现自己竟有如此美妙的歌喉;一番书海徜徉,我发现思绪驰骋原来是这样的自由;一回亲友送别,我发现从此多了一份牵挂;一轮朝阳初升,那片辉煌居然洒满我的心头。也可能,一次误会磨擦,我还发现自己并不那么高尚、理智、成熟……行走在这迷惘而美丽的青春路上,我们是否还步履匆匆,来不及发现别的自我?
请以《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为题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字数要求:不低于600字,不超过800字。
二、试题解读:
解读提示语。本题至少提示我们两方面的信息:一是文体。“刹那间”提示要写事件或片断,主要表达方式应该是叙事和描写。 “发现”又要求在叙事中有简短的议论或抒情。因此这个题目适合写记叙文或叙事散文。二是题材。你可以写班级表演、书海徜徉、亲友送别、朝阳初升、误会磨擦……当然,最好还是顺着作文的提示语打开自己的题材库,避免在题材上与其它同学撞车,如看到提示语中的“班级表演”,你是否想到了一次竞选,一个发言,一场辩论,值日的风波,做弊的误会,师生的对话?
写好顿悟。因为是“刹那间”的发现,所以,能否把你的“顿悟”表现出来,就成了本文成功的一个关键点。而顿悟,需要一个契机,一个理由。它可以是一句话,一件事,一个细节,一段回忆,一个联想等。有了这些触发点,顿悟才会使人信服,不会让人觉得假。在叙事中,就要有意识地选择好角度,为后面的“顿悟”埋下伏笔。而后直接表现“顿悟”的议论或抒情部分,宜简短,不能拖泥带水;宜明确,不能含蓄晦涩。
在写作之前,我们可以在草稿纸或在头脑中对题目进行一下改装:在“自我”前加上一个词,这样会让题目要求更明确,主题更清晰,内容更具体。可以这样填充:发现了进取的自我,发现了娇气的自我,发现了勇敢的自我,发现了懦弱的自我,发现了细心的自我,发现了出众的自我……因为是根据自己的生活来填充的,这样写起来可能会更有感觉。发现自我,就是要写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发现。
提供三篇例文的构思模型,可以借鉴。
模型一:叙事+发现(议论或抒情)
例文: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先叙述自己儿时在岩石架上遇险并成功脱救的故事,再写发现:“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小小一步,走了这一步之后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为止”。
这个模型简单,容易上手。叙事一定要抓重点,写深入,突出细节(特别是与后面的顿悟相关的细节),顿悟要点到即止。
模型二:片断一+片断二+片断三+发现
例文指要:安徒生《丑小鸭》。作者写了丑小鸭在沼泽地、老太婆家、灌木林里、老农家、花园里等几个生活场景里经历的挫折,再点出“只要你是一只天鹅,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这一主题。
这个构思模型,中间三个层次呈并列或递进关系,特别要注意详略的处理。
模型之三:叙事一+感悟,叙事二+发现
例文指要:鲁迅《风筝》。写北京的冬天放风筝,引出感悟:想起了故乡放风筝的情景。接着写小时候对小兄弟精神的虐杀。而触发点是作者长大后看了一本讲论儿童的书,明白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才发现以前对小兄弟的所谓“管”,其实是对他精神的虐杀。
这个模型,叙述的两件事最好是对比或烘托关系,写出层次感。而 “发现”是文章的眼,所以要用点睛之笔。
三、作文点评
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满分作文)
天渐渐暗了下来。我疲倦地躺在床上。此刻我看着自己的双手,就像窗外天穹一般黑得深不见底。我没有想到,自己会有那么一天,会忘记自己是谁。
千卷万卷
我拉开书柜的门,任里面杂乱的书一涌而出。我希望从书中,找回自己。
我小心翼翼地翻着每一页书,生怕自己错过了某一页,遗失了自己。我翻着,看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五柳先生。我思忖着,而后用力摇了摇头,自己明白,并没有陶潜那超然脱俗,不染世俗的高尚品质,亦没有他那淡泊明志的归隐之心。往下翻,看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青莲居士。我暗暗比拟,却最终摇摇头,深知自己并没有太白那超迈洒脱,青天揽月的雄壮气魄,无法像诗仙一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无法忍受那份孤独和寂寞。
我合上书,心中失落。我找不到自己。
千山万水
我不气馁。背上自己的帆布包,走过千家万户。
我在街角的某一块空地停了下来。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坐在路边,手里拿着破旧的瓷碗,已经褪了色。
我摇了摇头。我无法做到,借着完好的四肢终日蜗居在高楼的阴影之下,伸着手向别人讨要自己的生活。我不曾,也不会。
然后走到了热闹的游乐场中。一群欢闹着的儿童拥着一个人。他戴着大大的帽子,穿着鲜艳奇异的衣服,脸上涂满了油彩。他的一举一动,都逗乐每一个儿童。
我自叹弗如。他是美丽的,他不必露出自己原本的面庞,他可以把欢乐洒在每个人的心上。可是我做不到。
只有一个
所以一整夜,我未眠。掀开厚重的被子,我站在镜子面前,笑了。
我就是我,可以不超然脱俗,可以不豪迈洒脱。我就是我,每天迎着朝晖开始,衬着红霞结束,可以爽朗地笑和哭,我只有一个。
有时平日积累的温热,会在某一刻,火树银花。
我拉开窗帘。窗外炽热的太阳正冉冉升起,天空通透明亮。
我知道,自己就是花园的向日葵,向着太阳,义无反顾地成长。
点评:在书本中寻找——在生活中寻找——在镜子前发现,这就是本文的主线,三个小标题一目了然。读这篇文章时,始终有一个影子在你的眼前游动,寻觅,苦苦思索。这影子,我们多么熟悉,又多么陌生。我们常常说他们不够勤奋,说他们有太多抱怨,说他们不懂得珍惜,说他们不知道感恩图报。是他们吗?这是这特区新生代的孩子吗?是的,没错,就是他们。他们不只是读五柳先生读青莲居士,还站在他们面前比对自己;在乞丐面前,他觉得自己不该向别人讨要生活;在游乐场中,他觉得自己也不应该是为了逗乐别人而活着的人;站在镜子前,他终于发现了自我:要做一个“我”,“每天迎着朝晖开始,衬着红霞结束,可以爽朗地笑和哭,我只有一个”。这就是特区新生代,不盲从,不媚人,有个性,有思想。满分,是鼓励,也是奖赏。
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一类文)
当漫天的枯黄划出季节更替的轨迹,我发现了一个生命的起点,一个崭新的自我。
——题记
春天的土地是温馨的,它使万物复苏;夏天的土地是飞扬的,它使生命挺拔;而秋天的土地则是愉悦的,它用收获证明着播种者的情怀。
行走于秋的土地上,不断在想:今年春天我播种了什么?想至此,不禁伤感落泪……
我继续前行,渴望发现一个崭新的自我——
前方树上的果实,呆呆地垂下脑袋,它是在孤芳自赏吗?是在自我陶醉吗?还是在哀泣自已即将坠落?我想,都不是的,它是在思考:我是怎么成熟的。
我也陷入沉思:那个曾经的我太过悲观,以至于一事无成。我踽踽独行,是时候抛弃那曾经的我了。
秋风轻拂,那枝头上枯黄的叶子摇摇欲坠,它们似乎不愿离开枝头。刹那间,它们都从我的眼中飘落,犹如一只只黄蝴蝶,在最后一刻,寻觅自已的归宿——它们都将落入土地,进入厚实的土壤里,开始自己的另一个征程。
我恍然。
坠落并不是生命的终点,它是一个生命全新的起点。就如我一样,今年的少量收获,必将是来年春天播种的动力。
生命不就是如此吗?
我打点好生命旅途的行装,准备好一切,用行动在春天里耕耘,用喜悦收获满篮子的果实。因为我真的在落叶飘零的那一刹那间,发现了一个崭新的自我——我也有乐观的心态,我也有毅力去完成一个生命中最重要的事——耕耘。
我将铭记那一刹那。一个崭新的自我,打拼在生命的战场上。
点评:从自然中找灵感,在生活中有发现,该生是一个有心人啊。低垂的果子在思考,也让“我”陷入了沉思。而摇摇欲坠的枯黄的叶子,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坠落并不是生命的终点,它是一个生命全新的起点。于是顺势带出了全文的警句:今年的少量收获,必将是来年春天播种的动力。新颖的构思,缜密的结构,沉甸甸的语言,活生生的人生哲理。读完这篇文章,头脑中会出现一个爱观察、会反省、有思想的中学生形象。很多学生都明白,文章的素材从生活中来,可是他们又把生活理解得太狭隘。他们以为,看电影,玩游戏,借雨伞,过生日,做不完的家务,写不完的作业才是生活。可是他们忘了,在大自然中徜徉,在大部头的书本中流连,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能成为写作素材的。因为少,所以新。这应该就是本文得高分的理由。
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一类文)
我是一颗小麦的种子,瘦小,干瘪。孤身一人,躺上麦田边不远的草堆上。
每天露珠从干燥的草上淌下时,我就会被农夫的耕锄声惊醒。他是一个壮汉,种了一大片小麦,可是却把我落在这贫瘠的草堆上。
我无时无刻不在吮吸着营养,可是包裹我身躯的外壳已经开始经不住风吹日晒,开始干裂。
我又熬过了一个冬天。
春天来了,万物都显出生机勃勃,就连身下的草堆也蠢蠢欲动。我也曾一度兴奋,决心长成一棵真正的小麦,但是一个春夏的追寻使我开始迷茫。
望着夕阳缓地开始落下,我似乎感到自己垂垂老矣。
我开始变得倾颓,每天在草堆里浑浑噩噩,不再费力气去吸取无用的阳光养分。农夫走了过来,我嘲笑他的麦田还未丰收,他听不见,也许根本没看见。
农夫的麦田渐渐发黄了,长穗了,风一吹过,麦浪一排排的涌向远方。
他们真的好美。我望着,痴迷了。
忽然有声音随风飘来……他们蓬松着金色的头发,伸展着手臂。他们在一阵又一阵风中翩翩起舞,把身体的每一部分都尽情地展现出来。
“喂,小花们,你们要到哪里去啊?”我躺在草堆上,竭力喊道。
“你好,我们是蒲公英,是妈妈的孩子。我们要飘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不管有多远!”他们说着,笑着,消失在了麦田边际。
我突然懂了什么,挺起身子,把自己向着风。我吸取着所有养份,让自己饱满,努力的向下伸着我的根。
现在啊,我仍是一颗小麦的种子,但是总有一天我会变成一株田边的小麦,结出千万颗种子。种下,变成一片麦田。
因为向着蒲公英,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
点评:角度新,是这篇文章得分点。作者以“躺在草堆上的小麦”种子的口吻,叙述自己的成长历程。你看,“我”先是抱怨庄稼人把它遗落在草堆上,再是绝挣扎,终于熬过了冬天,然后是颓废,放弃了努力,接着一排排的麦浪吸引了“我”的眼球,最后是蒲公英们唤醒了“我”,让我顿悟:“因为向着蒲公英,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清晰的思路,分明的层次,恰到好处的顿悟,水到渠成的点题。细心的老师当然会发现,表面上写的是小麦种子,实则流露的是小作者成长的感悟。
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一类文)
犹如那棵杉树,时间是不断拔节的枝叶,我的成长是不停加粗的年轮。
我自幼便是个体弱多病的孩子。
父母迎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来到了深圳拼搏,自幼便把我留在爷爷奶奶的身边,在闭塞的山间小村落里逐渐成长。
老家的庭院前种植了一棵小杉树的嫩枝,其实这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恰逢一次雷电交加的雨夜,轰鸣的雷声与亮眼的闪电把村外一棵早已枯死的老杉树劈成两半,爷爷便从它身上拉扯下一截小树杈深插入家乡那片肥沃的土地,不知怎么的,我早早认定它会茁壮成长变成一颗参天的大树。
很多的时候会搬张小椅子坐在已经有些形状的小杉树旁边,向院门眺望,仿佛目光要穿越这闭塞的山村,落到远在他乡的父母身上。
奶奶摇动着她那枯枝般手里的蒲扇,黑色的烟从柴火堆里冒出来,一股呛人的气味,苦涩,却夹杂着浓浓的爱意。放下蒲扇,一碗黑色的苦药便从瓦黑的药煲里倾泻出来。我总是在杉树的旁边喝下这多年以来便早已熟悉的药水,像藏药散发出陈年老旧的味道。
那些往事浮现在了上前,氤氲出一片岁月的痕迹。
如今老家门前的那棵杉树已高耸挺拔地直立在天地之间。许多过往的人时常会仰望着它,眼里流露出的是岁月流逝般的沧桑与对生命蓬勃生长的不懈追求。
我想,那样的一棵杉树定是代表着我吧。从一枝小树杈往人栽种在土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汲取着养分,用努力不懈对生命的追求与执著诠释出了那些对生命,对未来的坚持。
杉树不断拔节的枝叶,不停加粗的年轮不正是从自己身上折射出的现象吗?
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一棵杉树与自己的生命交响曲,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中,绕耳不息……
点评: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新生的一代便或多或少地有着一些“家乡情结”,所以本文从老家写起,一条线写小杉树的成长,一条线写我的历程,几分几合,穿插交错,使得文章结构几近完美。语言流畅,表现力强。看看我在农村成长的那一段,真可谓有声有色,动静相宜。黑色的烟,瓦黑色的药罐,黑色的苦药,夹杂着浓浓爱意的呛人的气味,像藏药散发出的陈年老旧的味道,还有奶奶枯枝般的手里的蒲扇有时摇着,有时放下。
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一类文)
自我是什么?一番诘问,仍是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迷离奇异,光怪陆离,青春路上,流连于路边的风景,我似乎无暇发现真实的自我。
曾经以为叛逆、尽情才是自我。日上三竿,仍酣声连连;月沉星坠,仍上网上畅游;成天与父母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动干戈,还嘲笑父母迂腐无知。就这样,两年的时光带着迷惘与困惑翩然而逝,而我的问题,却仍是没有答案。
混到了初三。困为慵懒,因为叛逆,我始终不曾参与班级管理,不曾为班级事务殚心竭虑。责任,荣誉,又与我何干?这样的观念,已然根深蒂固,也使原本责任心强,正义果敢的我,变得愤世嫉俗,高傲自负。那时的我自以为找到了答案:异端,就是自我。我深以为意,并将它作为人生信条,顶礼膜拜,直至去年年末。
“你的管理能力挺强的,当个班干部,如何?”老师带着笑意询问。沉吟半刻,我轻声说:“我恐怕担不起这个重任啊。”一声哂笑过后,老师朗声说道:“还未尝试,怎能如此断言?你难道不明白,责任是实现自我的最佳途径吗?不用多说,就是你了!借着责任的东风,实现自我去吧!”责任,是实现自我的最佳途径……我不禁陷入沉思。
一个月过去了。抱着试试看的念头,我涉足了班级管理领域。本以为会是一次失败的尝试,未曾想,竟连战告捷。责任的种子,悄然在我心里萌发了,曾经的激情与梦想,亦渐次回归。我,又成了那个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我。责任掀起的心潮,将曾经的慵懒与不作为化为砂石,尽数淹没,不留一丝痕迹。我亦将那段荒唐的过往尽数遗忘,用责任去创造明天的梦想。闲暇时,细品老师的话,竟从中获得许多人生的教益。受益匪浅,亦不足以形容内心的触动。自我,已然找到。
彷徨,迷惘,只是青春之歌中一段并不悦耳的插曲,找到实现自我的道路和途径,才是青春岁月留给我们的永恒回忆。那一刻,成功与否,成绩优劣,都已不再重要,实现自我,成就梦想,方为青春之根本。
责任,是发现并实现自我的最佳途径。承接责任的那一刹那,我已然发现了自我。
点评:看得出来,小作者表情达意的能力很强,多用短句,间或长句,错杂使用,有一种错落美。如2、3段,寥寥几句,就把叛逆、慵懒的性格写出来了,为下文张本。也不乏细节描写,如写老师:“带着笑意”,“一声哂笑”,“朗声说道”几个表情,几个简短的句子,就把一个细心而有方法(他肯定是发现了学生的问题,然后用责任来改变,这远比那些枯燥的谈话顶用)、干练而不武断(老师那几句不容推辞的话就可以看出)的老师形象勾勒出来了。可惜本文选材不新,还不能让人眼前为之一亮。还有开头,诘问太突兀,不如删去第一段。但总体看来,瑕不掩玉,本文仍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刹那间,发现了自我(二类文)
从小到大,在外人的眼中,乃至亲朋好友都一致认为我是一个坚强、乐观、外向的女孩,致使我自己也这样认为。
直到后来慢慢长大,我才从“一个坚强、乐观、外向的女孩”这个梦中蓦然惊醒——原来真实的自己是那么的脆弱,那么的不堪一击。“一个坚强、乐观、外向的女孩”看似坚硬的壳下,包裹着其实是一个脆弱、不堪一击的灵魂。
刚刚坐下,xx就跑来告诉我一个“好消息”:“婷儿,你的英语课代表被Miss罗撤掉啦!”听到这句吓了一跳,低血压外加过于惊讶,我觉得思维好像断了。Why?今天怎么那么倒霉?
下午第一节课下课后,正收拾着笔盒和课本,忽然听到有人在叫我,我抬起头四下搜寻,发现是林xx、梅xx和温x在叫我,我慢悠悠的走过去,面部表情道:“有事?”她们好像听到什么天大的笑话似的笑道:“你就看咯。”她们三人还有其他一些同学围着欧阳x,我最要好的朋友之一,她在写着同学录,同学录上“我的好友”一栏独独不见我的身影,还得意的笑道:“怎么样,欧阳x都不把你当成她的好友了。”我明白她们这样做是为了在其他同学面前羞辱我,我定了定心神,笑魇如花,绽出了千年难得一见的笑容:“哦,多谢您的提醒,您还真好心啊。”说罢头也不回的离去。
接下来的几天,我就倒霉连连。不是书包被人扔到杂物间,就是抽屉被人放了恐吓信;不是好友连连背叛,就是有人在背后宣扬我的坏话;不是所有女同学都冷落我,就是其他班的好友在我背后指指点点……
刹那间,才发现我有多脆弱,有多不堪一击;才发现我所谓的“坚强、乐观、外向”只不过是一个虚假的表象而已。
点评:文章写了几件事:课代表被撤,好友的同学录上没有我的名字,书包被扔,等等。一连串的打击,让我发现了脆弱的自我。但是仔细想来,却没有扣住标题中的“刹那间”。详写的第二件事,也让人感到有些缠夹不清。更重要的是,开头“一个坚强、乐观、外向的女孩看似坚硬的壳下,包裹着的其实是一个脆弱、不堪一击的灵魂”在下文中没有坐实。修改意见:一是坚强、乐观、外向要文章中要有所表现,为后文发现了脆弱的自我张本;二是集中笔墨写好一件事,表现“顿悟”,扣住标题中的“刹那间”。
升格文章如下:
刹那间,发现了自我(升格文)
从小到大,在外人的眼中,乃至亲朋好友都一致认为我是一个坚强、乐观、外向的女孩,致使我自己也这样认为。
直到后来慢慢长大,我才从“一个坚强、乐观、外向的女孩”这个梦中蓦然惊醒——原来真实的自己是那么的脆弱,那么的不堪一击。“一个坚强、乐观、外向的女孩”看似坚硬的壳下,包裹着其实是一个脆弱、不堪一击的灵魂。
“婷儿,你的英语课代表被Miss罗撤掉啦!”屁股刚刚沾上椅子,xx就跑来告诉我这个“好消息”。听到这句吓了一跳,低血压外加过于惊讶,我觉得思维“咔吧”一声断了,极其郁闷的想:Why?今天怎么那么倒霉?
“喂,醒醒。”脑子才差不多清醒过来,敛了惊讶的表情,淡淡的说道:“哦。”她听了即刻大呼小叫道:“喂,反应怎么可以这样冷淡。”我缓缓抬起头,依旧淡淡的说道:“那我应该怎样反应?”语毕,我忽而绽出了千年难得一见的笑容:“古人常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再者‘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你又怎知我的英语课代表被Miss罗撤掉是件坏事?”见她依然面露担心之色,我笑道:“好啦,我没事的,您老安啦。”
她依旧杵在那儿,忽然,她呐呐道:“新的课代表是xxx。”这会儿我是真真儿愣住了,半响,敛了所有的表情,转而换上九九艳阳天的笑容:“那挺好的。她是我的好朋友,我支持。”她盯着我的脸看了半响,呐呐道:“真的……没事?”我笑道:“没事,绝对没事,小的向您保证。”她才离去。
此时此刻的心情只有我自己一人知晓——脸上顶着的九九艳阳天的笑颜下,包裹、掩盖着的是无人知晓、难以言喻的辛酸与苦涩。
在同学面前装作若无其事,回到家中亦是只字不提。但只有自己知道,一连几个晚上辗转难眠,泪湿衣襟。
刹那间,才发现我有多脆弱,有多不堪一击;才发现我所谓的“坚强、乐观、外向”只不过是一个虚假的表象而已。
点评:相比上一篇来说,经过改写后增添了不少的亮色。首先是人物形象饱满生动。“我”外表坚强内心脆弱,在从容不迫的行文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朋友的心直口快,体贴入微,也如在眼前。二是情感真实,入情入理,没有娇柔做作之风。三是语言幽默机智,笔法灵活。如写表情:缓缓地抬头,淡淡地说,真真儿愣住了,绽出千年难得一见的笑容,传神极了;写心理:思维“咔吧”一声断了,极富表现力;写动作:敛了惊讶的表情,依旧杵在那儿,用词精当;写语言,自然而不做作,俏皮而又生活化。
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二类文)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的一首《将进酒》使人们懂得了肯定自己,发现自我。但人们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却容易迷失自己。我就曾经迷失过自我。
我们班级每个星期都会有一节作文评讲课。在这节课上,老师会抽几篇我们近期写的优秀作文上台评讲。其中有一位同学,他的作文十分优秀,每节作文评讲课都能听到老师朗读他的佳作。我觉得奇怪极了,他的作文这么优秀,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于是我对他的作文细细研究了一番,发现他的文章语言优美,寓意深刻,富有文学气息。我想,也许他的作文优秀就在于他华丽的词藻吧!要是我能模仿到他这种写作方式,我的作文应该也能被老师选中评讲了吧!
抱着这种想法,我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泥潭,不能自拔。我开始盲目地模仿那位同学的写作风格,褒贬不分地滥用词语,老师给我作文的评价也随之一落千丈。但我认为,这是适应新风格的一个过程。只要坚持下去,一定就能成功!于是我不吸取教训,继续模仿。终于,老师拿我的作文上台点评。但让我大为沮丧的是,老师是拿我的作文上台批评!
后来有一次,我把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给忘了。要交的时候,只好不顾词语有多“俗”, 15分钟随便写成了一篇文章。可是这篇急就章却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令我大为不解:明明就是一篇语言很普通的作文,怎么就得高分呢?
我实在想不明白,就跑去问老师。老师听了我的疑问之后笑了,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风格,把别人的风格生搬硬套呢?那位同学的作文因为富有文学气息而取得成功,但那是他的风格他的特色。你的作文语言朴素,这是你自己的风格,也是你作文的成功之处。只要你把它好好发展,它必然能带你走向最后的成功。”
听了老师的一席话,我恍然大悟,心里一下子感到踏实了,仿佛在迷雾缭绕的森林里看到了光明。原来先前我一味地模仿别人,是埋藏了自我啊!
在这一刹那,我发现了自我。
点评:文章要传达这样一个道理:在模仿中失去了自我,在随手写的一篇文章中找回了自我。但是文章也有多处值得推敲的地方。如以李白的两句诗开头,显然不能融于主题。又如那一篇急就章,得到很高的评价,难道仅仅是语言朴素的原因?如果没有思想,既使语言再朴素,恐怕也难得高分。模仿不是坏事,但在模仿中只注重语言而忽视了立意就不好了。语言朴素,也决不是15分钟的急就章,还要能准确在传情达意。所以这篇文章定为二类文,是作者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或者说在表达上有疏漏。
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离题,三类文)
在我的人生尚未着色的之时,你的出现盖上了这一片空白,撤走了我的等候。随后,有你有我的日子悄悄溜走。它从我们眼前消失。在众人认为它已消散之时,我们会心一笑——因为岁月都躲进我们的心里了。
从一个微笑开始,我认识了你。一颦一蹙你好似都能读透。渐渐地,我们就像被织进了同一件毛衣里,成了能相互温暖的共同体。
我们一起学习,累了就一起谈天论地,干巴巴的世界总算有了得以滋润的东西。就这样,你我将日子主演得平常而又不平凡。
我记得在这个雨季前不久的日子里,我们共撑一把伞,就挡住了整天的大雨。打湿的是你我雨伞边缘下的肩,却打不湿你我的笑颜。走过风雨,助长的是内心的情谊。
你在我生命的角角落落洒下无声的感动,在我心中搭建了一道彩虹。
“再见。”我们深深紧紧地拥抱着,你落下无声的泪,如同花瓣轻轻摇落于地,而此时它们的去向却是我的右肩。我的身体也随着你的啜泣而颤动着。温热泪水渗透入衣服里,我静静闭上眼,闻着你身上熟悉的味道。
“好了。别哭啦。”我将你深埋的头稍稍用力抬起,伸出右手的大拇指抹掉你眼角快要下落的泪滴。在我指尖与你的泪相触的那一瞬间,我才发现原来自己也能告别昔日的愁,笑着相迎淡薄的晨曦。
朋友,在这之后,即使你身处异国,我们头顶仍会是一片湛蓝的天空,你我之间不需任何离愁。
你教我要懂得笑嘻嘻乐待人生,我没忘记。“朋友一生一起走”,这么句简单的话,我相信你会懂。
朋友,我们将这份爱寄存于心。
一生,一起。
点评:不可否认,小作者是写作文的高手。瞧瞧这语言,有张力,有韵味,有嚼头。撷取生活中的几个片断,从相识到相伴,再到离别,写得温馨可人。有些句子堪称经典,如“我们就像被织进了同一件毛衣里,成了温暖的共同体”,“打湿的是你我雨伞边缘下的肩,却打不湿你我的笑颜”,“你落下无声的泪,如同花瓣轻轻摇落于地”……可惜啊,本文从头到尾都是表现“友谊”。也许,作者隐隐约约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倒数第四段中来了一句点题,但是紧接着的结尾,却还是不自觉地落入了“友谊”这个“既定的主题”。生拉硬扯的一句点题,是徒劳的。本文要想得高分,就要改变一下叙述角度,撇开友谊,着重写朋友的言行对我的影响,让我发现了坚强的自我,结尾再点题。偏题,可是考场作文的大忌。一篇美文,却落入三类文中,为之一叹!
四、阅卷综述
深圳市去年的中考作文题是《幸福的颜色》,它引导学生关注成长过程中对幸福的体验,感性的色彩比较浓。蓝天白雪红花绿叶都是学生眼中幸福的颜色,阅卷的老师有福了,满眼的五光十色,简直是一场视觉盛筵。
相比来说,今年的题目强调的是成长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理性的成分要重一些,但写作的难度并没有加大。不少同学考完之后就在兴奋地议论,这个题目,有话可说,也有话想说,是一个好题,容易上手。的确,这次中考作文中,我们发现了不少有思想,有个性,有文采,巧构思的优秀作文。
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除了要有鲜明的立意之外,还要把握好以下两方面:
内容上,要有看点。这个看点,可以是新颖别致的选材,可以是精心谋划的构思,可以是耐人寻味的细节。写作源于生活,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勤思考,有发现。我们的生活不仅是吃饭睡觉上课写作业,还有勇敢的尝试、温馨的对话、着迷的阅读等等。如何找到一个独特的视角,挖掘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生活感受,才能让你的文章脱颖而出。前面几篇一类文中,有的在五柳先生青莲居士身上寻找灵感,有的从低垂的果实枯黄的落叶中有所领悟,有的以小麦种子的角度来品味人生的哲理,有的与小杉树一起体验故乡的情怀,都能让人眼前一亮。如果在选材上不能胜出,就要在其它方面胜出一筹。一类文最后一篇,写了一次担任班干部的经历,题材可谓普通,但是人物形象刻画到位,主题表现十分准确。
语言上,要有嚼头。生动的描写会为文章增色不少。“奶奶摇动着她那枯枝般手里的蒲扇,黑色的烟从柴火堆里冒出来,一股呛人的气味,苦涩,却夹杂着浓浓的爱意”,就写得绘声绘色,远比平淡的叙述效果好。但也有不少学生盲目追求语言的华丽,不求表达的准确简明。主要表现就是堆砌词藻,滥用排比句,弄得花里胡哨,使人不知所云。这种不良的文风已引起语文界的警觉,近年来频频遭遇黄灯,当引起考生的高度注意。语言固然重要,以辞害意则适得其反。
中学生成长历程,是全社会的热议焦点,也是近几年各地中考作文命题热点,深圳市的中考作文更是连续两年都直接指向这个话题。因此,关注成长关注自我仍将是今后各地命题的重点。此外,我们要作文训练中梳理自已的亲情体验,感受生命的悲悯情怀,触摸独特的本土文化,关心社会的前沿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