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中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甘肃省张掖中学校园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14:03
德育为先育英才  创新载体成特色
—甘肃省张掖中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
甘肃省张掖中学创建于1917年,现有60个教学班,在校师生3800人。学校办学历史悠久,育人环境优美,教育成果显著。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实施依法治校、以德立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战略,经过不懈的努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4年被评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6年学校党委被中共中央命名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等称号;2007年又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学生会被表彰为“甘肃省优秀学生会”;2008学校团委被共青团甘肃省委授予“甘肃五四红旗团委标兵”。
我校德育工作坚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以“办人民满意的省级示范性高中”为宗旨,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主动发展”的办学理念,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以学科教学渗透为主渠道,以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以科学规范管理为保证,逐步形成了“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文化引领、实践体验、潜移默化、全员育人”的德育特色。
一、德育为先,激情校园人为本
1.创新德育工作理念。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责就是“以师魂铸造灵魂,以人格影响品格”。多年来,学校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和目标,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使德育工作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学校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工程,是学校最高层次的思想和战略系统,是学校形象定位与传播的原点。我校理念融办学精神和德育目标为一体,集思想引领和德育实践为一体,从学校百年发展历程和文化积淀中总结提炼出了“诚勤博雅”的校训,“厚德、博学、进取、求真”的校风,“敬业、爱生、严谨、创新”的教风和“砺志、勤学、善思、笃行”的学风,进而凝聚成了“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张中精神。积极构建“三园”建设,即“和谐校园”:文明、感恩、互助;“书香校园”:乐学、勤思、交流;“魅力校园”:人文、激情、成功。这些理念不断引领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成为学生陶冶情操、磨砺意志、志存高远、勤奋学习的精神动力。学校牢固树立“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把师生的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在师生的全面发展中坚持德育是根本和灵魂,使“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了一切学生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教职工心中。
2.完善德育工作机制。我们本着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以“实、近、细、新、深、活”为德育工作原则,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四主线”德育网络。即以校长(副校长)—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学生为主线的行政德育网络;以教导处—教研组—任课教师—学生为主线的课堂德育网络;以党支部(团支部)—党员(团员)—教师—学生为主线的党团德育网络;以学生会—班委会—学生为主线的自主教育网络。四条主线相互交织,密切协作,最终落实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上,极大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从组织和管理上保证了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在德育工作机制中我们力求做到:突出一个核心:求实创新;明确两个重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完善三项制度:三线一面、三位一体、三个层次;理顺四条途径:课堂教学、引导教育、社会实践、党团教育;保证五个落实:目标、内容、过程、评估、奖励;强调六字方针:定、查、导、研、评、总;实施十项制度:纪律卫生、主题班会、文化橱窗、升旗仪式、班级值周、周末集会、期中表彰、法制安全教育、艺术教育、德育工作研讨制度;搞好科研课题:《整体构建高中德育工作体系、《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行动方案》。
3.确定德育实践主题月。“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永恒的主题。我校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德育实践为载体,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学校每月确定教育活动主题:如三月为爱心捐助、文明礼貌教育月;五月为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月;九月为养成教育月;十月为诚信教育、理想教育月。学校坚持每周 一升 旗仪式和“国旗下的演讲”活动,每晚收看新闻联播,利用画展、宣传橱窗等,宣传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激发青年学生热爱祖国、奋发读书的热情;围绕“知荣明耻,健康成才”的主题,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文明礼仪从我做起”、“青年志愿者行动”、“民族精神代代传”、“公民道德实践活动”等主题活动之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品格。通过主题实践活动,提高了同学们多方面素质,不断丰富了高中德育的内涵,营造了充满激情的校园氛围。
4.突出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养成教育。以 “三个文明”教育为主线,以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和弘扬民族精神教育为重点,突出以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诚信教育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精神,开展建立“诚信班级”、“诚信考场”、“诚信之星”活动,积极创建诚信学校,培养学生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乐于助人。作业和考试求真实,不抄袭、不作弊。培养学生言必行、行必果,守时、守信、有责任心的品格。感恩教育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全校师生学习《中华传统美德格言》,重点围绕感谢父母养育我,感谢老师教育我,感谢同学帮助我,感谢社会关爱我,感谢自然赐予我五个方面开展感恩系例活动。养成教育从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结合新《中学生守则》和新《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颁布,启动了“四讲七不准”教育工程,广泛开展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青少年不良行为及矫正”、“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爱惜生命,远离毒品”和“文明上网”签名等系列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文明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百年名校,文化引领人自强
1.文化建设创新张中模式
2005年在三届一次教代会上讨论通过了《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制定了《学校文化建设纲要》和《2008-2010年学校文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快学校文化建设的步伐,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使学校文化对学校协调发展起到精神引领的作用, 2008年确定为“学校文化建设年”,结合学校实际从理念、管理、环境、广场、德育、班级、行为、网络、社团、宿舍文化10大模块入手,经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形成了蕴含德育内容,彰显张中特色的文化体系。理念文化—浓缩了学校百年追求的精神价值;管理文化—包含着激励竞争的管理特色;环境文化—彰显了教书育人辉煌的历史轨迹;广场文化—流淌着学校教育教学的思维智慧;德育文化—搭建起学校培育英才的平台;班级文化—闪烁着学生五彩斑斓的个性创造;行为文化—夯实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网络文化—延展了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社团文化—张扬起学校及张掖本土的个性特色;宿舍文化—建构成寄宿学生温馨的家园。
2.文化建设渗透育人功能
(1)环境文化,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我们高度重视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力求体现出“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做到了“绿化、美化、净化”,营造“润物细无声”的环境文化。我们在木塔书苑和科技广场精心布设了校训石、育才亭、文化长廊、古典科技雕塑、现代科技抽象雕塑、中外科教名人雕像,在楼内精心悬挂名言警句87幅,师生书画作品207幅,以张中学子、家乡风貌为主题的张中文化作品108个。“万里黄河文化渊源归陇上,百年名校人才辈出说张中”、“祁连凝翠诗写金张掖,黑水含烟墨聚木塔魂”、“半城塔楼育英俊,一角山水萃古今”等楹联励志名言,突出了人文和科学两大主题,使中华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使人文思想不断深化,使科学探索精神不断升华。学校的每个景点、角落、墙壁、绿地都体现着教育功能,形成了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无闲处,处处都育人;学校无闲事,事事都育人的文化氛围,使师生随时受到和谐环境的感染,随地受到优美环境的熏陶,营造出了娱乐身心、陶冶性情、潜移品性、培养情操、塑造灵魂的文化氛围。
(2)班级文化,唤醒学生自尊自立。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以“学识与人文融合,个性与共性和谐;张扬个性、凝聚精神、提升品位、凸显特色”为目标,以“创新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在传统中挖掘新意,变无声为有声,融个性扬共性,提品位创特色”为原则。扎实有效的开展了以班级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核心,以营造班级文化—学生精神的乐园为重点的工作,切实丰富班级文化内涵,真正实现文明和谐的校园。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力求达到“十个三”:班主任专业文化建设要求“三颗心”—爱心、诚心、细心;班级思想文化建设求“三个想”—想国家、想集体、想父母;班级目标文化建设落实“三目标”—近期目标、学期目标、学年目标;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达到“三步治”
—能够治到制度治最后发展为文化;班级园地文化建设有“三阵地”—激励苑、支部园地、黑板报;班级班团干部文化建设达成“三系列”—团支部思想建设系列、学生会纪律建设系列和班委会学习系列;班级学生文化建设力求“三学会”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班级学科文化建设追求“三渗透”渗透传统教育、渗透科学思想、渗透哲理思辨;班级礼貌文明、行为文化建设力求“三个好”,好习惯、好品德、好人生;班级活动文化建设做到“三个有”,有兴趣、有个性、有动力。真正实现文明、诚信、和谐的班级。各班发动学生充分酝酿讨论,制定班级公约,明确班训,设计班徽,编写班歌,确定班级目标,张贴每个同学的人生格言和教师赠语,班级的主题班会也从学生中征集主题,由学生自行策划主持等。每天早操同学们踏着整齐的步伐以饱满的精神,昂扬的斗志呼喊着班训,用激情展示着班级风貌,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在班级文化活动中显示个人的才华,培养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现班级目标的过程中,学生还懂得了合作,理解了团队精神,逐步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增强了责任感,学会了自我发展。
(3)社团文化,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我校不断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学校成立了学生社团领导小组,建立了《晨铃》文学社、“甘州民俗文化社”、“心灵驿站”、摄影、音乐、美术、科技创作等活动。制订了学生社团章程、活动计划,明确了学生社团管理网络,明确了奖励机制,合理安排学生社团活动,使学生社团能够得到健康发展。建立了《晨铃》文学社、“甘州民俗文化社”、“心灵驿站”、摄影、音乐、美术、科技创作等。2006年《晨铃》荣获“全国校园报刊评比一等奖,优秀理事单位”称号,2007年我校学生会获得“甘肃省优秀学生会”荣誉称号。
3.文化建设培育团队精神
文化建设在“渗透”上下功夫。我们把学校文化建设和日常工作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用文化引领学校各项工作,把文化理念浸透在师生的灵魂当中,使学校的管理制度、教师的教育教学、学生的言谈举止、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彰显出文化熏陶和育人功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文化建设在“引领”上下功夫。通过文化的引领和熏陶,使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使教职工敬业爱岗、爱校如家、吃苦奉献的意识得到强化,用心做事,不断规范自己教育教学的行为,促进师生员工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提升道德修养。文化建设在“塑造”上下功夫。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进步之本。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核心,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是以高尚的价值观为主导的。学校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塑造师生的精神世界,推动和激励人们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形成同心协力、团结合作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大力弘扬张中精神,打造一个充满激情、奋发有为、蓬勃向上、和谐共进的精神家园。2007年被市纪委命名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行风评议名列前茅;2008年被评为全市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五个好”单位,学校班子连续7年被市委、市纪委评为“好班子”;2008年荣获省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
三、素质培养,共建和谐人文情
1.以师魂工程铸造育人团队,为德育提供思想保障。提高学校德育质量,最根本的是要有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工作团队。我们从四个方面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力度,一是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化:制定并实施《张掖中学师德师风建设制度》,成立师德师风考核小组,建立师德档案,实行师德师风考评“一票否决制”。二是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化。通过开展“十佳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师德师风建设报告会、德育工作研讨会、“颂师德?铸师魂”演讲比赛,培养教师以德育人、爱岗敬业、廉洁从教的良好风尚。三是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化。要求全体教职工认真遵守《张掖中学职业道德要求》。以达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目的。四是师德师风建设聚焦化。以“拒绝谢师宴”为着眼点,开展“立师德,树形象”活动,使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每学期举办一期师德学习培训班,组织职业道德报告会。每年评选一批“优秀教师”,两年评选一次“十佳师德标兵”、“十佳教学能手”,并给予大力表彰奖励,在全校形成弘扬高尚师德的氛围。
2.以科研创新提高工作实效,为德育搭建研究平台。学生全面发展是德育工作一个永不过时的课题。张中的教职工都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思想变革,从规范管理到自主管理,从整体要求到潜力挖掘,从单一评价到多元引导,张中人积极探索一条具有时代特征、示范性高中学生特点和本校特色的德育工作新思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培养高素人才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闫维祯校长主持的《中学管理艺术的探索与实践》获2006年度甘肃省第六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毛永胜书记主持的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课题《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创新与学科整合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子课题。吕国强副校长主持的中央教科所规划课题《班主任专业化与现代班集体研究》的子课题及6项“十一五”省级规划课题和市级课题、校本科研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深化研究。这些课题定位准确,扎实推进,成效明显。“让理论扎根基层,让经验长上翅膀”,德育科研不仅提高了班主任科学管理的理论水准,同时成为张中人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助推器”。
3.以爱心奉献共建和谐校园,为德育营造美好氛围。学校还把扶贫助困、奉献爱心作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和谐校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层次的又一途径来抓,每年对家庭困难学生实行学杂费减免政策,每年减免学生达100多人,减免金额达10多万元,使农村和城市贫困家庭学生如期完成学业。2006年学校党委又倡导成立了“爱心”基金会,启动了以“学习上指导、生活上关心、经济上资助”为主题的“1+1育才行动”,三年来师生捐款达152949元,资助品学兼优、生活困难的学生达513人。汶川大地震全校师生奉献爱心,踊跃捐款达138647元,党员缴纳特殊党费达57420元。
4.以法制教育建设平安校园,为德育整合优势资源。利用校园空间,积极开展各类法制教育活动。一是法制报告。为了增加法制教育的实效,我校请法制副校长来校做法制报告,每年的“6.26国际禁毒日”邀请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到我校进行禁毒教育等内容的法制讲座,我校法制副校长张文友同志被命名为“全省十大模范法制副校长”。二是专题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参加由中国法学会、共青团中央组织的“爱祖国、学法律、创和谐”青少年大型普法系列活动法律知识竞赛,我校学生分获二、三等奖。三是情境训练。通过示范性主题班会让学生自己通过构思,在特定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将法用小品的形式展现出来,从中受到教育,近三年来共进行示范性法制教育主题班会12次。四是学习案例,并进行专题讨论。利用校报收集一些与学生生活相近的典型案例,让学生用运各抒己见,展开辩论,求得共识,从而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近年来共收集典型案例15起。五是抓好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在工作中突出“爱”、体现“严”、落实“帮”、坚持“恒”。在工作中规范转化程序,落实转化责任,近年来对不同形式的后进学生进行转化人次达86人次,我校被团省委命名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六是开设模拟法庭。我校的模拟法庭开设于2003年,是我市最早针对青少年违法现象增多的情况开设的,法庭布置规范同时又是进行法制教育的基地,开设以来对全市各中学开设模拟法庭起到了示范作用,设立以来共进行模拟庭审36次。
5.以心理教育加强品德培养,为德育注入践行动力。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了日常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学科教学中注意心育渗透,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竞争精神,培养其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和优良的心理品质。班级管理中重视心育工作,举行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增设了心理委员。心理辅导员团队和心情驿站社团的工作,更使心理健康工作服务于每一位同学。学校还重视“问题学生”和“智优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并为之建立追踪档案。《学校与家庭》报开辟心理健康专栏,每学期安排的学生活动有:心理小剧表演、辩论赛、演讲比赛、专题讲座等。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心理教育、德育创新与学科整合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正在实施之中,我校被列为实验基地学校。
6.以活动陶冶学生情操,为德育焕发蓬勃活力。学校每年举办艺术节、科技周活动,举行运动会,开展了各类学生社团活动,如春蕾广播站、校园电视台,编印报纸《学校与家庭》等,丰富了校园生活,培养了学生能力,发展了学生个性,陶冶了学生情操。
在爱国主义系列教育方面:组织高一、高二年级的同学到红西路军烈士纪念馆、敬老院慰问、参观部队军营、参观黑河流域节水成果展,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培养学生爱国之情、爱乡之感。在科技创作活动方面:结合“科普征文”活动,广泛宣传科普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科教兴国意识。举办科技活动周,结合研究性学习,开展小制作小发明等科技活动,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科学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在国防知识教育方面:对高一新生进行为期10天的军事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格要求的观念,形成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优秀品质;请55旅部队的同志开军事讲座和时事报告会,增强学生国防意识。在劳动教育方面:学生每学期参加一周时间的劳动,整治美化校园环境,让学生树立“学校是我家,美化靠大家”的思想,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参加植树造林、清洗非法广告、整治公共场所卫生,通过劳动,让学生增强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进一步巩固劳动光荣的想法,并争当文明市民,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和习惯。在“青年志愿者”工作方面: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对街道孤寡老人、五保户、军烈属和敬老院进行服务,鼓励学生自觉地为社区特殊人群的生活服务,在服务中发展爱心和同情心、增强自我奉献精神。
以人为本的德育思想为我校的德育工作注入了鲜活的血液,人文素养的培育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实践证明,与时俱进的德育理念,求真务实的德育内容,鲜活生动的德育形式是取得德育实效性的有力保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必须立足规范,真抓实干,与时俱进,着力创新,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造就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使我校的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九年三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