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人物评论一(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52:12
金庸小说人物评论之张无忌
《神雕侠侣》是金庸紧接着《射雕英雄传》的小说,但我认为这部小说及小说的主角杨 过应分别处理,因为《神雕》的主题完全不同。有些人或会觉得武侠小说是写故事、写人 物,不是探讨什么主题,我很同意这个见解,以主题论金庸小说的人物,并不是强说这些主 题是作者原意,而是纯粹读者自己的体会出来的东西,但是一部完成了的作品,是有它自己 的生命的,因此读者看小说,或者旁人要评论,也不必事事追究作者原来的用意是什么。我 的意见是,暂时不谈《神雕》而跳到下一部小说,可以得出较连贯的看法。 在《倚天屠龙记》,金庸又回复到袁承志式的主角来。张无忌的身世比袁承志复杂得 多,遭遇远比袁承志传奇,但张无忌的个性跟袁承志完全不同,他随和得多,也被动得多 了。
金庸在《倚天》的后记说,张无忌不是政治领袖材料,因为他不能克制自己,对敌人残 忍,不能当机立断,也没有权力欲,但是,张无忌随和良善,可以与他成为好朋友。 张无忌最大的特色是他的良善心肠。他并不很重视分辨是非善恶,也可说是不大重视公 正的赏善罚恶,而是习惯性的得饶人处且饶人,他是个感性的人,很容易受人感动,要威胁 他做什么未必成功,但恳求他什么,他多半会答应,就算自己吃亏,也不计较。 他的良善心肠,自小已看得出来。谢逊在冰火岛上谈往事,说到以七伤拳打空见神僧, 十三拳打了十拳,小元忌插口说:“义父,下面还有三拳,你就不要打了罢,这老和尚为人 很好,你打伤了他,心中过意不去。倘若伤了自己,那也不好。”
他头十年的生命,在父母及义父慈爱保护之下度过,后来的一连串苦难,始终没有改变 他对别人的信任和善心。他父母在一日内相继自杀而死,殷素素临死时叮嘱他记着上武当山 逼死他父母的各门各派中的人,慢慢报仇,他记是记住了这些人,但最后没有向他们之中任 何一人报仇。金庸的男主角之中,似乎只有张无忌从来没有以为什么人报仇为目的。 另一方面,张无忌记恩,周芷若在舟中喂饭之恩,他一生都没有忘记,后来她两番累他 几乎丧命,他也一点不放在心上。记起她时,总想到她的恩情,不想她负他之处。 他是个温情的人,对父母义父的爱、对张三丰的爱、对武当六侠的爱时时洋溢在胸中, 甚至对殷离感到亲近,对殷野王、殷天正感到深切亲情。他保护杨不悔万里寻父,绝不是基 于“助人为快乐之本”的原则,而是出乎自然的爱护弱小。在光明顶秘道之中,他以自身为 小昭挡灾,小昭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但是于张无忌而言,这却是最自然不过:“你是个小姑 娘,我自是要护着你些儿。”
在情爱事上,张无忌也是随和被动、容易受感动、容易受人摆布。他以爱还爱,周芷若 爱他,他对她爱怜备至;赵敏对他迷恋,为他抛弃荣华。不顾生命,他也自然“刻骨铭心” 地爱她了。她们两个都是美人,金庸在书中三番四次刻画她们白雪红玫之美,一加上良辰美 景。花前月下,张无忌的反应便是“心中一荡”、意乱情迷了。
张无忌不能成为政治领袖,随和被动而缺乏野心是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 他毫无主见,亦心无城府,容易信人。他之所以成为明教教主,全是凑巧,后来中朱元璋之 计退出,亦没有什么可惜。他根本没有多大的领袖指挥才能,更不懂谋略,就算当时没有中 计,也不是长久的教主材料。他甚至没有什么志愿理想,他对世界看法单纯,最接近理想志 愿的,只是空泛地希望人人忘记仇恨,结成朋友,快快乐乐地过日子。因此,他最适合做医 生。他在蝶谷学医,后来运用医术救人的情节,是他表现得最主动的地方,也是他最令人欣 赏的时候。武功在他是次要,医术才是最主要的。
我始终不大喜欢张无忌,真正原因可能只是他的个性与我恰好相反。我对张无忌这个人 物颇有偏见。但我仍认为这样的人,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他们心地良善,绝不苛刻,也 绝不自以为是,道貌岸然;坏处是他们容易被人利用,他们往往明知被人利用而甘心被人利 用,虽然这是他们的宽大为怀,但这也令到爱护他们的人感到不快,因为对于对他好与对他 不好的人都一样好,其实就是对于对他好的人不公平了,这种心态或许可称为小心眼,但也是人之常情。
金庸小说人物评论之夏雪宜
金庸写亦正亦邪的人物特别出色。正如他笔下最令人难忘的女子都是所谓“妖女”的一 类,他笔下最吸引人的男子也是带着三分邪气,或是三分不羁的一型,太过正人君子,除非 到了乔峰那个层次的英雄气概,反而令人感到无趣。
例如在《射雕英雄传》,郭靖虽然是主角,却不如杨康、欧阳克有吸引力,而《倚天屠 龙记》之中,英俊的张翠山、张无忌父子,也远不如谢逊、杨逍那么有个性和魅力,至于 《碧血剑》,正人君子袁承志更比正邪参半的金蛇郎君夏雪宜大为逊色了。
魅力不是一种可以分析的东西,而且,虽然说魅力之中往往有“邪”的成分,却不能说 凡是邪气的必能吸引人,其实正好相反。一定要指出像金蛇郎君、像杨过那种男子的魅力, 惟有抽象他说是“带侵犯性的美”。金蛇郎君与杨逍的共通点是他们都是高傲、不屑向世俗 低头的人,他们都自负、自信,都看不起女性的矜持,但他们都可以爱得深、爱得不惜自己 的性命。
在夏雪宜的暴力与仇恨之中,埋藏着许多爱与温柔,他对温家感到的深仇大恨,要用这 么残忍的方法报仇,是因为温家杀害了与他相亲相爱的父母亲人。他给温仪看他母亲在他周 岁时给他绣的红肚兜,红缎面子。白缎里子,绣的是睡在芭蕉叶上的一个胖娃娃,画面洋溢 着爱子之情。
他的暴力和他的硬骨头是他的一面,他的温柔与不在乎是他的另一面。他不尊重女性遵 俗的矜持,但对于所爱的人,却表现无比的温柔与耐性。他为逗温仪开颜,为她用木头削成 小玩具。找来小鸡小鸭,唱歌给她听,他一直等到她愿意接受他的爱。他为她宽恕了温家, 他为保护她不说出她的名字,开开心心地忍受无情的鞭子,一下一下地把他鞭得皮开肉绽。 金蛇郎君不是个正人君子,但他是个了不起的懂得爱、懂得恨、有血有肉、有头脑有才 智的男子汉。
金庸小说人物评论之文泰来
少年看《书剑恩仇录》,爱不释手,对红花会十四侠甚为神往,长大后每次重看,少年 时的欣悦又再涌上心头。
金庸后期的小说哲味很浓,感情也变得复杂,一边看,一边会沉迷在自己“悟”出来的 思想之中,那自然是一种放纵与享受,然而看早期的小说,另有一种极单纯的快乐,是听历 险故事的快乐,渐渐又随着年月的飞逝,添上了怀旧的色彩。
红花会十四侠,个个形象不同、性格不同,我最崇拜的,一直都是奔雷手文泰来,我觉 得他比陈家洛英雄气概得多了。
文泰来是极阳刚威猛的一条硬汉,他差不多一出场已是身受重伤,不久更身陷牢笼,红 花会人马倾巢而出去救他,三番四次功败垂成,但是越是在这些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他就越 能够显示出他不惧不屈、镇定自若的英雄气概,越能表现他的不怕死及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
看他被乾隆在密室亲自审问,他明明是阶下囚,乾隆是九五之尊,但偏偏乾隆吓他不 到,他三言两语,冷冷的便能使乾隆大为紧张,真是痛快极了。
《书剑》有一点像《水浒传》,就是它感人之处不是任何一位英雄好汉的个性遭遇,而 是好汉之间的结义之情。营救文泰来的每一个场面,都是这种结义手足情深跃然于纸上的场 面,余鱼同怎样舍命缠着张召重让文泰来逃走、文泰来明明已脱身,看见余鱼同全身浴血, 晕到于地,即时转身回来,甘愿受绑、骆冰怎样千辛万苦,找到押解文泰来的大军。为怕失 望,不敢张声问车中是谁,等等情节,使读者对于营救文泰来,不知不觉完全投入。 到文泰来终于脱禁,奔雷手的神威得以发挥得淋漓尽致,那“霹雳掌”真是势若奔雷, 那时真是大快人心,教人兴奋不已。
金庸小说人物评论之萧远山
萧峰是“峰”,父亲是“远山”,名字改得甚妙。有其子必有其父,箫峰魁梧神勇,萧 远山亦然,但比起萧峰,萧远山多了一股狠劲蛮横,又更加凶猛。
他自聚贤庄救走萧峰,声势夺人,恰似飞将军从天而降,他扮马大元的鬼魂,扼死白世 镜,揭破马夫人康敏的杀夫嫁祸阴谋,两次都是黑衣蒙面。一直至少林寺内,他才露出本来 面目,这时读者才知道他是萧峰的父亲,知道他并没有在雁门关外自杀身亡。 萧远山是忠是奸,不是个易答的问题。他未现身之前,只听到他的故事,令人感到他是 惨被奸谋所害的一条好汉,他在雁门关外,奋力保护妻儿,终于寡不敌众,悲愤留言题壁之 后,抱着妻儿尸首投崖,惨剧在三十年后由目击者智光大师叙述出来,使人感到恻然不忍, 又复骇然。
他既已涌身下跳,半途发现儿子活看,不忍要他同死,奋力将他回掷崖上,这个动作, 表露了他的爱子情深,也表现出他的过人武功和机智。这样的一个人物无端被害,怎不令人 感到不平!更何况他自杀的部分原因,是自愧破了不杀南朝汉人的誓言? 但是意外生还的萧远山,心态却完全改变。他以为自己一家三口要一同死去,是又悲又 愧,但发现儿子活着,自己也活着,反而变成充满仇恨,因为他发现了原来惨剧是有人策划 出来的。
萧远山的报仇手段可谓既凶且蛮,他故意潜入少林,把武功典籍偷看了个遍,查出真相之后,杀不成主谋的慕容复,便一连杀死谭公、谭婆、玄苦,甚至连不懂武功、无辜的乔三槐夫妇也死在他掌下。他不急于与萧峰团聚,却恣意杀害萧峰追寻的人,使他蒙冤,竟是基 于一种“你冤枉了我,我偏做给你看”的偏激,制造原因使萧案蒙冤,似乎旨在证明南朝汉人很会冤枉人。
萧峰的悲剧,事实上有一半是萧远山所造成的,萧峰不能怪责父亲,他的冤枉,才真真正正的是有冤无路诉
金庸小说人物评论之莫大先生
“潇湘夜雨”莫大先生神出鬼没,人瘦得像个痨病鬼,一把胡琴奏的“潇湘夜雨”悲咽 凄凉,令人难以忍泪,但是他一柄又薄又窄的利剑,使出“百变千幻衡山云雾十三式”,教 人防不胜防,无可逃避。他就是以此绝招,在衡山城外,杀死了大嵩阳手费彬,让师弟刘正 风及魔教长老曲洋能安然而逝,同时也救了令狐冲与仪琳的性命。他来无踪、去无影,费彬 还未倒地气绝,他己悄然远了。
莫大先生惹人好感之处,是他冷脸之下的一副热心肠;他始终爱护令狐冲,暗里帮他的 忙。任盈盈背负了在昏迷中的令狐冲上少林寺求医,以自己的性命作为交换,也是莫大先生 告诉令狐冲的。所有人冤枉令狐冲品行不端,结交匪人,但莫大先生自己出动察看,他看见 令狐冲与恒山派年青女弟子千里同行,丝毫没有越轨之处,他就相信自己的眼睛,不听别人 的闲话,深信令狐冲是正人君子。
令狐冲与任盈盈相交,正派中人都说他是“为妖女媚惑”,但莫大先生一直敬重任盈盈 对令狐冲情深义重,他俩新婚之夜,他便以胡琴一曲“凤求凰”相贺。这位长辈的确令人敬 爱。
然而莫大先生始终不是一流人物。他神出鬼没,近乎闪缩,与风清扬的隐逸大异其趣。 他不屑向权势屈服,却也不愿公然为敌,可以在黑夜荒郊杀死费彬,却没能在大庭广众中助 刘正风抗暴,他要证实令狐冲的品行,便在暗中窥探,既知他无辜,却没有公开为他辩白一 词,他虽然正义刚直,却不够光明磊落。
可能他是个个性悲观的人,深信一己之力,无法与强权势力为敌,公开对抗也是徒然, 于是明哲保身,宁愿趁敌人不备时狠攻一记,在他人不见时扶携受害者一把,可能正是这 样,所以他的琴声一贯是凄怨不忍听,连“凤求凰”也洗不脱悲怆的味道。 面对乱世,各人有各人的应对,有人退出是非圈,另觅清静地,有人全力抗拒,死而后 己,有人索性加入权力斗争,莫大先生不能进也不能退,充满无可奈何的悲凉。
金庸小说人物评论之游坦之
游坦之是《天龙八部》一个最离奇的人物,初次看,不是觉得他可怜,便是觉得他可 厌。他被阿紫捉来,诸般折磨作弄,自是可怜,但阿紫为人可憎,他竟迁就讨好乞怜,把她 作天神般敬奉,使阿紫更加得意非凡,那又自是可厌了。
但再看这人如何写成,就不是可怜或可厌那么简单,游坦之是聚贤庄庄主幼子,自幼不 喜用功,胸无大志,无论父兄如何督促,也终不成器,后来乔峰聚贤庄一役,游坦之家破人 亡,父母兄长惨死,他浑浑噩噩度日,模模糊糊想着找乔峰报仇,既找着了,报仇的手法却 是又幼稚、又卑鄙,毫无用处,而游坦之一惊之下,继而沮丧,以后听到乔峰在什么地方, 立刻惊慌觅路逃走。
这样窝囊的一个人,竟然修成绝世神功而不费吹灰之力,乔峰当面错过的易筋经,他无 意练成,阿紫费尽心思,偷来神鼎召集毒物,结果引来最厉害的冰蚕,功效却全由游坦之在 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全部获得。
无数正邪两派高手在他寒阴掌力下丧生,乔峰失去的丐帮帮主之位他轻易得来,而他不 过是个心地卑劣、人品下乘、既无才亦无勇的小子,一生之中最高的理想,就是博得一个歹 毒少女的欢心,为她杀人放火或残害自身都在所不计。
这个人于是在可怜、可厌之外,又可鄙可怕。他若只是可鄙可怕,不过只是一名歹角, 但他偏偏又是受害至深的一个可怜虫,他本人浑浑噩噩,胸中感情简单无比,但在读者心中 却刺激起这么复杂多样的感情,不是最离奇的一个人物么?
将游坦之与《笑傲江湖》的林平之比较(“平之”“坦之”是巧合还是另有深意?), 效果相当有趣。他们两个都是少爷出身,习惯了锦衣玉食;两个都是飞来横祸,俄顷之间家 破人亡,流落江湖;两个都是以报血海深仇为目标;两个都是练得神功;两个都是悲剧收 场,碰巧两个都是成了瞎子!
游坦之与林平之之间开始时遭遇相同之处甚多,但两人不同之处更显著,最基本因由, 是两人性格绝不相同,游坦之的被动,与林平之的主动,恰恰相反,林平之坚忍的个性,在 巨变发生之后才显现出来,他矢志寻觅家传秘谱,练成剑法,为父母报仇。为此,他能尽才 智、历尽艰辛,终于成功达到目标,反观游坦之,他本来就是一个懦弱被动的人,在家庭荫 庇之下胸无大志,遭变之后仍是了无主张,虽云报仇,一举不成功,从此就不敢再想。若非 机缘巧合,游坦之一世也不会练成什么武功。有什么成就。即使无意中练成神功,他也没有 想过利用这力量去达到什么目标。
他杀人的主要动机是懦弱:他害怕别人在阿紫面前揭穿他的面目,害怕阿紫会看不起 他,离他而去。林平之一生为报仇的意念支配,游坦之是为崇拜阿紫的感情支配。林平之要 报仇,是他自己立下的志愿,游坦之如何迷恋上阿紫,他自己不知道,也没有人知道。 表面看,游坦之爱上了阿紫,是他倒霉,事实上,爱上了阿紫,使游坦之有生以来第一 次人生有了目标,有了中心,有了期望、等待,有了狂喜、忧俱。他活着是为阿紫,受苦是 为阿紫,做大英雄做帮主做小人做坏人,都是为了阿紫。
他唯一一次不自私的行动,唯一的自我牺牲,亦是为了阿紫,他的眼睛移植到阿紫身 上,她因此而复明,他却从此失去了她。但是,他哀怨的眼神,也从此在阿紫眼中流露,仿 佛他的灵魂,竟与她的肉身揉合在一起,她坠崖赴死,他也活不下去了。
林平之与游坦之这样相同而又不同,但两个不同的结局。 是一般的悲剧,这其中有没有什么深意,又有谁参悟得出来,我认为游坦之比林平之是 更高的创作成就。林平之已是成功而突出,但林平之毕竟不难看通,游坦之却是看一次惹人 深思一次,次次都说不出的迷惘难受,就像有时感到人世又是邪恶卑鄙又是痛苦,又是可悲 可悯,似是毫无意义,又似是万般哲理都在其中。
金庸小说人物评论之谢逊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屠龙记》里最令人难忘的男 子自然是金毛狮王谢逊,而真正配得上屠龙宝刀的人,也只有谢逊一人。他是全书最突出、 最威猛、最令人叹服,也最令人惋惜怜悯的人物。
他文武全才,博通古今,而且,与也可称为“文孝全才”的张翠山比较,张五侠马上显 得迂腐拘束,而谢逊则见解独特,如天马行空。张翠山的学问是死的,谢逊的学问却充满生 命力,充满了生命的炽热要求,也充满了生命的失落与愤怒。
谢逊给人的压逼感,是他的杀伤力,以及在那股杀伤力背后的澎湃的悲愤怨毒。他的遭 遇奇惨,但他报仇的手段也是奇惨,他对人世、对天地的主宰充满了愤恨,而这股愤恨,早 已远远超出他个人的悲剧,变成了人神之间的对立,谢逊狂怒之时,大骂的不止是杀害他全 家的成昆,而是令到这种事情能够发生的“贼老天”。谢逊是个叛徒,他反叛的不但是杀害 他全家的师父,更扩至人间的伦常道德成规。制订这些成规的“圣贤”,这些圣贤及天下人 所尊崇倚赖的万物主宰。
金毛狮王确是“狮王”,他不但有雄狮一般的杀伤力,同时,狮子是百兽之王,谢逊在 发挥他怒狮一般的杀伤力时,使人不但感到他的残忍,也感到他的威严。
谢逊恨得深,想得远,也爱得极深。他对张无忌的爱亲如父子,但他给无忌的爱,远远 超过一般父亲对儿子的爱。他就是这样,什么都超越平常人之所能,似乎金庸有意创造的, 不是一个普通英雄好汉,而是一个近乎神话式的英雄,像希腊里偷火的普罗米费奥斯、像古 代中国神话时射日的后羿,那些不顾后果,敢胆向诸神挑战的英雄。
最近,无意中找到一本《三剑楼随笔》,那是三十多年前,“百剑掌主”、梁羽生及金 庸合作写的一个专栏的文章。
其中有两篇是金庸谈美国小说名著《无比敌》,一读之下,恍然大悟,原来《倚天屠龙 记》里震撼心弦的人物“金毛狮王”谢逊,是从这里来的。
我素来不喜欢美国小说,像《无比敌》那种深奥巨著尤其敬而远之,看了这两篇文章之 后,好奇心大炽,几乎马上要找原著来看看,不过,想了一想,还是放弃这个“宏愿”。要 了解金庸怎样写谢逊,看这两篇短文可以了。
为什么说谢逊是从《无比敌》来呢?金庸介绍这本书的内容说:“故事是说一个捕鲸船 的船长亚海勃找大白鲸无比敌复仇的经过,他曾被这条白鲸弄得遍体鳞伤,还失去了一条 腿,因此他如痴如狂的追踪这头山一般的白色鲸鱼,他这种疯狂的复仇欲望传染给了全船的 水手,终于造成了一个大悲剧………这正是谢逊和成昆的故事。但是金庸所吸取的,并不是 《无比敌》的故事,而是使这个故事感动人的感情。金庸指出,这本小说反映它的作者的环 境与心理状态:“曼尔维(作者)由于接连的失望与挫折,对于社会与周围的人怀着一种愤 激之情。”这种愤激之情、“极度愤慨与拼命以赴的精神”,给予《无比敌》磅礴的生命 力,而金庸就偷取了这一点火种,点了谢逊的灵魂。
然而,金庸对于《无比敌》不是完全满意。他认为捕鲸船长亚海勃的悲剧,虽然的确可 与伊迪普斯、李耳王、奥赛罗这些古典悲剧相比,同是“和命运奋战,但终于遭到毁灭”, 但是由于《无比敌》描写的“不是人类生活中一种真实的现象,白鲸只是一种虚幻的东西, 因之艺术力量不免受到损害。”
他要为谢逊创造一个真实、在人类生活中的躯体,给他人类生活的悲惨遭遇,使读者更 容易产生共鸣。
金庸要给予谢逊一些极悲惨的遭遇,作为他的愤激之情的来源。金庸采取了最聪明简单 的做法:他索性借用作者曼维尔经历的一些特色,首先是他的悲惨家庭生活,其次是他因对 宗教怀疑而感到的痛苦。
“他从小受宗教的熏陶,但逐渐逐渐,他对上帝与善恶的道理起了怀疑。为什么命运这 样残酷?为什么世界上的事情与圣经中所说的是这么大不相同?”
金庸把这些经历中国化,使读者更感亲切。谢逊跟张翠山辩论是非善恶,张翠山说: “人之异于禽兽,便是要分辩是非,倘若一味恃强欺弱,又与禽兽何异?”谢逊反驳说: “当今蒙古人做皇帝,爱杀多少汉人便杀多少,他跟你讲是非么?”张翠山说:“蒙古人暴 虐残恶,行如禽兽。”谢逊又反驳:“从前汉人自己做皇帝,难道便讲是非了?岳飞是大忠 臣,为什么宋高宗杀了他?…昏庸的是南宋皇帝,但金人、蒙古人所残杀虐待的却是普天下 的汉人。请问张五侠,这些老百姓又作了什么恶,以致此无穷灾难?”
在谢逊的残暴中有很深的悲天悯人,他的残暴根本是来自对痛苦的反应,这也是从《无 比敌》来的灵感,金庸认为作者曼尔维“在剧烈的痛苦之中,迸发了强烈的反叛。”而他所 创造的船长的灵魂,“是一个叛逆的灵魂,心灵的深度充满愤恨与反抗。”
谢逊凶狠,但读者敬佩他。同情他;这也正是金庸指出《无比敌》的读者对船长的反 应:“这位船长由于愤恨与复仇欲而变成了接近疯狂。”(谢逊也间歇疯狂发作)“然而我 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自禁地佩服他,同情他……”
《无比敌》难读,《倚天屠龙记》十分易懂,因为金庸给予谢逊一个任何人都很容易明 白的具体原因感到悲愤,就是他全家被师父成昆所害,使他疯狂地四处奔走去把成昆找出 来,跟他作一死战。武功高强,甚至身材魁梧的成昆,是谢逊的“无比敌”。
谢逊的灵感来自《无比敌》,他的金发碧眼,可能就是纪念他的艺术来源,《倚天屠龙 记》的大海飘流挣扎场面,可能亦是受这本小说影响,但是谢逊的收场完完全全跟《无比 敌》不同,他的故事另有一层意义。
船长亚海勃最后找着无比敌决战,结果酿成悲剧,捕鲸船被掀覆,船长与全体水手葬身 海底。谢逊与成昆的最后决斗,虽然也是两败俱伤,但是却不是同遭毁灭。谢逊指着成昆 说:“成昆,你杀我全家,我今日毁你双目,废去了你的武功,以此相报。师父,我一身武 功是你所授,今日我自行尽数毁了,还了给你。从此你和我无恩无怨,你永远瞧不见我,我 也永远瞧不见你。”
以他两人之间的深仇,以此化解,可说是十分宽大。谢逊与成昆不是以同归于尽终场, 而是以宽恕与重生结局。谢逊为爱心与慈悲佛法所感动,透过忏悔赎罪,终于获得解脱与平 安。《倚天屠龙记》虽然描写仇恨及激愤之情,真正的主题还是“宽恕”。
谢逊“移植”十分成功,金庸创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独特人物。但是,这项“移植”也 不是完全没有弱点的。过去,我多次思索谢逊这个人物时,老是有一个迷惘之处,就是觉得 他感情十分真挚,但他的遭遇似乎不能解释他那种愤激。他全家被杀,仇恨之心应是具体地 针对仇人成昆,愤世疾俗、指责神灵,通常是对蒙受冤屈及不公平待遇的反应。这种愤恨, 与针对某个仇人的仇恨是不同的。
根据金庸的文章,《无比敌》作者曼维尔本人少年时因对笃信的宗教发生怀疑,终至幻 灭而深受痛苦,这种痛苦使他满腔怨愤,加上他的家庭悲剧,个人命运坎坷,使他更加偏 激。
要是谢逊的遭遇是属同一类,他的感情便可解得多了。
金庸小说人物评论之林朝英
“古墓派”的开山祖师林朝英是个传奇人物。《神雕侠侣》故事开始时,她早已死去, 金庸写她完全是以间接手法,让不同的人说出他们听来的有关这个人物的事迹,表现出林朝 英的传奇色彩。
林朝英貌美多才,但心中只有王重阳一个人,可惜王重阳对她虽然十分欣赏,却没有爱 意,这位才女也不算不努力追求了,她甚至使用计谋击败王重阳,逼使他在出家为道士与跟 她一起在古墓中长相厮守之间作一选择,但即使用到这样直接的方法,她也是无法如愿。王 重阳宁愿把自己所建的古墓让给她居住,自己另在古墓不远处盖了全真观,出家为道士。林 朝英敢于主动追求,然而爱情不能勉强,她也无可奈何。
但是,林朝英毕竟不是凡女,爱情上的失意,没有把她变成李莫愁,刘瑛姑一流的暴戾 女子,刚相反,她运用她的才能,把对爱侣的渴望,以极尽风华的一套剑法表达出来,创造 了“玉女素心剑”。这套剑法,每一招都是以一件她渴望与爱侣共同生活的雅事为主题, “松下对奔”,“池边调鹤”等等,是盼望的升华,而不是失望的发泄,就如艺术家把蕴藉 心中的感情,化为艺术创作一样。林朝英风格自成,不落俗套,不是小龙女之流所能企及。 王重阳的感情反而隐晦暧昧得多,他既不愿娶林朝英,亦不想另娶别人,既事业心重, 念念不忘为苍生造福,亦时常记着林朝英,以她为知己挚友,在紧急军情中也不忘记写信给 她,与她谈军情进展,小龙女说,军情那么紧急,王重阳仍写信给林朝英,显见他对她念念 不忘,其实更重要的是,他跟她谈自己最关注的军国大事,这表露了他对她的信任,及对她 的聪明才识的最大尊敬;这两个人的关系,在古代必然少有。 人间多憾事,林朝英独坐古墓,盒中珠冠霞帔为谁鲜艳? 她创的摒绝情欲的“玉女心经”,不知是叹息还是奢望。
金庸小说人物评论之梅超风
读过《射雕英雄传》的人,没有不记得“黑风双煞”的。
江南七怪黑夜在荒山恶战黑风双煞的惊心动魄之处,像人与鬼怪之间的搏斗多于武林人 物之间的打斗,梅超风长发飞舞、在月下荒山以“九阴白骨爪”插入活人靶子的头顶,满手 鲜血脑浆,令人想起吸血僵尸。童年的恐怖经历印象分外难以磨灭,恶战“铁尸”梅超风、 慌乱中刺死“铜尸”陈玄风,是郭靖童年最可怕的经历。
荒山一战,“铜尸”丧命,被江南七怪打瞎的“铁尸”却逃脱,她到处追寻杀夫仇人报 仇。梅超风是《射雕英雄传》最残忍可怖的人物,但同时又是最可悲可怜的人物。她突然在 完颜烈王府花园出现,被黄蓉一口喝住,读者才知道原来这妖魔似的“铁尸”以前有一个美 丽的名字叫做“梅若华”,拜在桃花岛黄药师门下学艺,才改为“梅超风”。同门的师兄弟 都以“风”字排,陈玄风原是师兄,两人成为情侣,此外还有陆乘风、曲灵风等人。黄药师 的夫人为他从周怕通处骗得一部“九阴真经”,梅超风与陈玄风偷了逃去躲起来练习,黄药 师大怒之余打断了徒弟的腿,把他们逐出师门,冯蘅为黄药师苦苦再努力追忆经文默出,终 于心力交瘁,难产而死。梅超风,陈玄风便成了相依为命的一对夫妻,陈玄风死后,十多年 来梅超风便了然一人,过着孤独、痛苦而黑暗的日子。
把梅超风比作自悔偷灵药的媳娥,未免有点怪诞,然而梅超风的确是怀念师父、后悔偷 经。在归云庄无意重见恩师,她掩不住渴望重归师门的心情,宁愿自己斩去双掌,以废掉从 “九阴真经”上学回来的高强武功。终于,黄药师与全真七子搏斗,欧阳锋在背后施袭,她 奋身扑在黄药师背上,为护他舍弃了生命,临终之际,黄药师让她得偿心愿,她死后,黄药 师以她的尸首为“武器”,为她报仇。无论是否同情这两个人物的所为,读者都会被他们之 间的感情感动。更值得指出的是,梅超风这个人物的完整。她的故事一早便有伏线,正好显 示《射雕英雄传》的结构比较严密。
金庸小说人物评论之紫衫龙王
“四大护法,紫白金青”,而四大护法之中,以“紫”为首,“白眉鹰王”,“金毛狮 王”,“青翼幅王”相继出现,各有震慑人的气派,但名号气派最大、四大护法之首的“紫 衫龙王”,不但是个女子,而且是个混血波斯美人,那真教读者大出意料之外。 紫衫龙王黛绮丝,即是初次在蝴蝶谷出现的神秘人物“金花婆婆”,这位老婆婆,体态 龙钟,又频频咳嗽,似乎久病缠身,扶着孙女儿似的一个幼女,但武功高强狠毒奇异,不知 是何来历,本身已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人物;到后来原来“金花婆婆”竟是美艳的“紫衫龙 王”乔装假扮,更加出人意表。
但是这两半其实是合并不起来的;分开的两个意外,合起来不是一个教人拍案叫绝的谜 底。
首先,从谢逊口中,发现“紫衫龙王”其实是波斯美女黛绮丝,是微微令人失望的, “白”、“金”、“青”的特征是与他们本人有很深的关系:白眉鹰王不但生有白眉,而且 是天鹰教主,金毛狮王金发之外,确有雄狮的威猛,青翼幅王既有高强武功而需要吸血,但 紫衫龙王只是碰巧穿着紫衫,她似乎除了那一次水底功夫出色之外,武功并不怎样,“紫衫 龙王”似乎是众人出于感激与倾慕所送出的美号,而不是黛绮丝有符合这个称号的气派。 “紫衫龙王”与“金花婆婆”之间的连贯性也含糊不清。
黛绮丝嫁了“银叶先生”(为何叫做“银叶先生”?)住在灵蛇岛,生了小昭,后来小 昭怎样离开她?她又怎样找到殷离做徒弟?黛绮丝最急切的任务是找到了“乾坤大挪移”秘 法,她又扮成“金花婆婆”跟蝶谷医仙寻仇作甚?又为何与谢逊作对,要夺他的屠龙刀?这 一连串问题,勉强要答不是不可以,但答案就是十分敷衍,不能令人满意。
黛绮丝原来还是明教波斯总教的“圣处女”,因动情下嫁银叶先生,违反了教规,要受 火焚之刑,这加在一起,实在太复杂了,不过,说到底,“紫衫龙王”这名号仍是无限惹人 暇思。
金庸小说人物评论之黄药师
金庸小说所有女子之中,最幸福的一定是黄蓉的母亲冯蘅女士了,因为她有黄药师这样 的人做丈夫(冯蘅因黄药师而亡,不知有何可幸之处?--东方剑)。
黄药师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博览群书,精通阴阳五行、奇门八卦数术,琴棋书画,更 是无一不精,黄蓉随便乱学些皮毛,已经十分可观,黄药师本人如何聪明及有才学,就不难 想像得到了,何况他还武功盖世,脐身一流高手之列?
黄药师本人风流潇洒,口味高雅,单从他的武功已可见端倪。他的“落英掌”、“兰花 拂穴手”追求姿态优美,“碧海潮生曲”更是寓武功于音乐。桃花岛的布局符合防卫,但表 面上不露痕迹,但觉花木幽深,竟是园林艺术的上品。
看他的布置,便知他的生活充满抚琴、吹萧、烹茶、观画、钻研学问种种情趣,“桃花 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多么令人神往!
他不落俗套,不为世俗思想所规限,他任性痴情而极度浪漫。妻子亡故,他恋恋不忘, 十几年中,夜夜在她墓旁吹箫相伴,墓中供着的是他亲笔所绘的小像及最精巧的珍玩,他做 了花船,思算携了她的玉棺,月夜出航,让海浪打碎船身,与她一同葬身大海,这是何等痴 情,又何等浪漫。
而且他的浪漫,不是做梦的少年的浪漫,而是一个懂得爱也懂得欲的成熟男子的浪漫。 他的重视真情,一生渴望思念也在所不计。所以,他看见黄蓉深爱郭靖,难舍难分,他便共 鸣而发出悲吟:“且乎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有这样的父亲而 思嫁郭靖,黄蓉的口味实在不高贵。
这样的人自是骄傲的,所以是“东邪”,而黄药师的缺点也太多太多,“伟大”、“英 雄”、“完美”的这些字眼不能用到他身上,但这么多才多艺多令人倾心之处的人,有缺点 又有什么关系?冯蘅虽然早死,但也应是值得的。
金庸小说人物评论之洪七公
洪七公若非贪吃,必然是个伟大而无趣的人。他正义凛然的告诉裘千仞,他手下杀过二 百三十一人,但个个都是恶徒,死有余辜,他平生没有杀过一个好人;就算这是事实,这等 自信道德上从来没有错,而进一步结论因此他有资格杀裘千仞,真是使人不寒而傈。世上最 专横的独裁者,总是以为自己是对的。
洪七公毫不专横,也绝非独裁者,他是一个典型的大节一丝不苟,其余便不拘小节的人 物,不犯大错,不给他作大义凛然指责的理由,洪七公是个可爱的长者。他的贪吃及美食当 前的猴急姿态,令人感到好笑,洪七公有此弱点,便不会变得不近人情了。
事实上,他很有人情味,他明知黄蓉故意讨好他,使他答应教郭靖武功,但也不在意, 照教如仪,让这对小儿女遂了心愿。他并不是一味出自好心,教穆念慈是出自好心,报答她 好心救了一名丐帮弟子,但只教了她两三招,黄蓉郭靖学了这么多功夫去,一来因为他贪吃 黄蓉的小菜,二来因为他着实喜爱他二人,而两人之中,他又喜爱黄蓉更多,因为她聪明伶 俐,这样的徒弟,往往吸引师父一套一套功夫的教下去,欲罢不能。若洪七公正义感大于人 情味,他就会欣赏正直的郭靖,多过古灵精怪的黄蓉了。为了郭靖,他大概不会承担这样大 的麻烦,亲自跑到桃花岛去代郭靖求亲,但为了黄蓉,见她那么喜欢这傻小子,他就扮演郭 家大媒去了。
他喜爱黄蓉,黄蓉也是真心爱他,他被老毒物暗袭,身受重伤,明霞岛上,黄蓉悉心照 料维护,犹如小孙女照料老祖父,亲情深厚,令人感动。
其实,正是因为他是这么可亲可爱的一个人,所以他的正义凛然才分外使人肃然起敬, 所以在他跟前,施以偷袭的欧阳锋,乘人之危的欧阳克,才显得那么卑鄙不堪。洪七公对裘 千仞说的那段话那么有力,原因不在于洪七公是永远不会错的圣人,而是在于他极少板起脸 孔教训人,连洪七公这么宽容的人也提出指责,裘千仞就不能不感到惭愧了。
金庸小说人物评论之黄蓉
金庸小说多妖女,黄蓉一露面便让郭靖的师父骂称“小妖女”;殷素素是“妖女”。任 盈盈是“魔教妖女”,何铁手、蓝凤凰之流自然更是妖女,连蒙古郡主赵敏,也被人叫做 “小妖女”。
金庸小说多妖女,无非是因为金庸小说多美女。美得惊人而又“来路不正”的女子,活 色生香,不肯像淑女那样守本分,太令正人君子抵抗不了,卫道之士就不能不骂以“妖女” 了。从这个角度看,黄蓉当然是“小妖女”。
许多人不喜欢黄蓉,特别是《神雕侠侣》中的中年黄蓉,嫌她聪明得过分厉害,有点近 乎阴沉。我却十分欣赏黄蓉,认为是金庸写得最好的女角。特别欣赏他处理黄蓉从《射雕英 雄传》的青春少女到《神雕侠侣》的中年妇人的个性发展。其他女角大多是形象化的人物, 但黄蓉却是活生生的、有优点、有缺点。会长大。会变。会衰老的真人,音容体态历历在 目,思想个性贯彻分明,熟读这两套小说,觉得了解黄蓉的一生,这是在金庸成功的角色中 也不可多得的。
写黄蓉的笔触之准确,不像创造一个角色,倒像描述一个作者很熟悉很喜爱的人。 其实,黄蓉没有什么“厉害”;除了特别聪明美丽之外,她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女子。少 女时爱玩,遇到了喜欢的少年郎,但愿与他日夜相从、一生厮守,一心要嫁给他做妻子。 结婚之后,又一心助他事业成功,为他养儿育女。她可没有什么胸怀大志,不过事事以 丈夫为重。为儿女操心。
即使论聪明才智,黄蓉的聪明才智也只限于心思敏捷。记性特别好而已。诗词歌赋。对 联谜语她过目不忘,武功算术一点即通,但她没有超凡的智慧,一灯大师的禅机她便茫然不 知所对。她不够耐性。缺乏恒心,也不见得特别有同情心,南琴的凄凉、穆念慈为情所困, 她只觉好奇好玩。(金庸说,聪明的人未免缺少同情心。)直至与郭靖无奈分离,才开始了 解愁滋味,是失意苦难强迫黄蓉长大的。
但黄蓉就是娱乐性强。特别喜欢她在岳王庙拆穿欧阳锋和杨康在桃花岛杀江南六怪那段 情节,由她在柯镇恶手掌心写:“告我父何人杀我”开始,到逼欧阳锋让终于明白了内情的 柯镇恶走,分析推理,步步洞悉先机,紧张刺激,像看最曲折奇情的侦探小说。但这段己开 始见黄蓉以机智面对凶险。不复只轻松斗智,渐渐踏入后来《神雕侠侣》的“智者虑”的苦 涩境地。
精灵娇美的黄蓉,为什么乐意嫁与既笨拙而又不见得长得多俊的郭靖?一个解释是“萝 卜白菜,各有所爱”。这个解释,等于说情之为物没有什么可解释的。有一个新派解释是, 黄蓉就是看中了郭靖笨,容易控制,不怕他闹花样,这又未免太理性了。
黄蓉初识郭靖,不过盈盈十五,刁蛮任性,父亲又大有来头,她才不怕被什么人欺负。 而且她不但任性,更是痴情,真的是一往情深。发现郭靖原来已是“金刀附马”时,她对父 亲说,他另娶别人,我也要另嫁别个;他心中只有我,我心中也只有他,我是你的女儿,别 人不高兴也拿我没法,但是他这样对我,我也活不到多久。黄药师见女儿眼神是缠绵万状, 难舍难分,知道情根深种,根本无可挽回,只能陪她伤心。
不是的,黄蓉是真心爱慕依恋郭靖,若要解释,那也毫无难处。一般男以色爱女,女子 爱男子,却是基于道德或本领上的崇拜,郭靖觉得蓉儿“说不出的可爱”,但黄蓉爱郭靖, 是因为“世间上不可能有比他更好的人了”,是因为他是好人,是君子,是个有清楚原则而 严格遵守这些原则的人。
甩一点现代心理学的术语说,郭靖是黄蓉的道德范畴,他给黄蓉的,是她一向匮乏的精 神上的安全感,换句话说,郭靖是衔蓉心底渴望的“父亲人物”。黄药师与女儿的关系,素 来是好友的关系多于父女的关系,尤其是妻子早死,女儿便在精神上代替了妻子的地位;他 教她学问武功,与她谈诗论文,但从不以父亲地位管教她。正因为关系是这样,他才对郭靖 诸多不满,其中有许多是喝醋成分,到后来郭靖黄蓉结婚生子,他更看不入眼,不但与他们 疏远,跟杨过谈起黄蓉,还是十分酸溜溜的。
但是黄蓉不是“小东邪”,个性上她只是个寻常女子,跟郭靖过着“正常”的家庭生 活,接受他的道德伦理价值,同时得到社会接受,她十分满足乐意,她要人间的快乐,不要 孤标傲世,黄药师对她失望,那也没有法子。
黄蓉为什么跟郭靖好。即使看《射雕英雄传》不明白,看《神雕侠侣》也会明白。杨过 是黄蓉的翻版,这个金庸已多次暗示过,黄蓉自己也再三说了出来,一般的刁钻古怪,聪明 伶俐,痴情任性,一个是娇美无倚,一个是清秀俊俏,所不同的,是两人的身世。 黄蓉初识郭靖时扮成个肮脏褴褛的小叫化,杨过根本就与小叫化差不多。黄蓉后来约郭 靖到湖边相见时,恢复她本来面目,郭靖只觉她宛若仙子下凡,黄蓉说,她穿这样的衣服, 人人都会同她好,但她扮作小叫化的时候他待她好,那才见得是真心。
杨过的小叫化可不是扮的,无怪人人都待他不好,黄蓉与杨过的分别基本是这样。 黄蓉与杨过这样相似的人,为什么一直关系十分差?金庸说成是中央隔了个杨康的阴 影,其实不是的,真正的原因是爱的基础在于信任,而两个心比比干多一窍的人要互相信 任,真是难乎其难。聪明人可以看到一百个怀疑的理由,而信任往往不是建立在理性的考虑 之上。黄蓉与杨过在桃花岛有过一次真情流露的交流,是黄蓉不知为了什么缘故,对杨过坦 白诚恳他说,她知道他有许多事瞒着她,不过她很了解,因为自己小时也是一般怪僻。杨过 大是感动,在她怀里哭了起来。这就是以爱报信任的自然反应。可惜,信任没支持多久,杨 过一见傻姑,逼问出杨康死因,马上认定黄蓉是杀父仇人,而对他种种好处,都是别有用 心。傻姑断续不全的话又怎信得过?杨过是个聪明人,纵然偏激,也必能问得明白,但是由 于一早便对聪明的黄蓉不信任,所以一想到她存心作假,便坚信已找到答案。
聪明人太聪明时,就会草木皆兵,没有人可信任,因此,也没有人可以爱,但偏是黄蓉 杨过都是极需要爱的人,因此碰上一个全心全意爱自己的率直的人、笨人,因其笨而可信 任,便如获救星,一心相爱,到死相随。郭靖是笨人,小龙女是笨人,杨过爱小龙女而黄蓉 爱郭靖,黄蓉与杨过始终不能相亲相爱,就是性格的关系。
数年前看过倪匡先生批评黄蓉,他说,少女时代的黄蓉那么可爱,一到中年就非常不可 爱了。我很不同意,纳闷了几年,老是想翻案,一直想到现在,忽然明白,原来中年黄蓉果 然不可爱。
一灯大师赞美中年黄蓉大智大勇,怎样叫做“智”,似乎不必解释了,但是“勇”是有 多种的。不知畏惧的“当头勇”,被萧伯纳在《兵器与军人》之中挖苦得不成样子,比较值 得敬佩的是感到恐惧仍不退缩的勇。郭靖听见都史拉豹子去找拖雷,要去叫拖雷逃,韩小莹 问他怕不怕连他也吃掉,他说:“我怕。”韩小莹问:“那你去不去?”郭靖答:“我 去。”就是这种勇。这种勇气,是感情鼓励之下的勇气。第三种勇,是经过理性分析策划而 后采取行动的勇。
黄蓉为了取得仅存的情花解毒丹去救杨过性命,说服裘千尺打她三枚枣核钉,若然她不 闪不避不格接了,裘千尺便把丹药给她。这枣核钉十分厉害,黄蓉虽是策定计谋,但仍须冒 性命之险进行。一灯大师赞她大智大勇,就是指这种勇。
另一次是她潜下绝情谷底的寒潭去寻杨过。虽说黄蓉水性最好,但其时她已年近五十, 而潭底有什么凶险,谁也不知,她再三尽力潜至可潜到的最深处,以致上来时头发也结了薄 冰,不可谓不勇敢。
这种沉着的勇,并不逊于第一,二种勇,刚相反,把危险看得清清楚楚而全力以赴,需 要的勇气更大。然而,需要最大勇气的勇,也是最没有人感激欣赏的勇。黄蓉两番舍命救杨 过,他何尝感动?又有多少读者感动?倒是傻里傻气的乱打一通,无端一齐送命,大家都感 到敬仰无比。快意无比。
说破了。原因也很简单,人心底最害怕的是自己太过渺小无力,居然有人不顾后果拼命 为自己做一件事,那就证明自己重要,有左右别人行动的力量。令人放弃理智的力量,常常 使自己有这种胜利感的人自然十分可爱,黄蓉连面对生死都由理性控制,当然极“不可爱” 了。
庸小说人物评论之程灵素
金庸的大男人倾向,见于他认为女子必须美貌,不美貌的女子,再聪明能干,心肠再好 也只落得悲剧收场。《飞狐外传》的程灵素就是一个例子。
程灵素是个真的有学同的女子,精通医经药经毒经,她的名字,本来就是从《灵柩》, 《素问》两本医学经典而来,她下毒的本领出神入化,医治中毒的人本领也出神入化,即使 处理苗人凤的眼睛这祥困难冒险的手木,也淡然自若,不可说不令人佩服。 然而就是她太本领了(黄蓉不算厉害,程灵素才算厉害),胡斐先生竟害怕她不怀好 意,乘机暗下毒手。但程灵素除了本领大之外,更有菩萨心肠,以德报怨,还花尽心血助人 和解。
她对胡斐情深一往,仁至义尽,但她愈好,胡斐就愈是敬她、怕她。对她内疚,就愈发 不能爱她,杜绝她爱他的意念,误会,竟逼她与他兄妹相称。
不过为了她长得不美貌可人。金庸的女主角甚少这祥不漂亮;程灵素身材瘦小如十四五 岁的幼女,“肌肤枯黄,脸有菜色,似乎终年吃不炮饭似的”,只有一双眼睛精光四射,不 像寻常村女。不美貌的人学问人品再好都是得不到所爱的人的欢心。程灵素救活小铁,布局 使师兄师姐和解,不负胡斐所托治好苗人凤,救胡斐脱险、为胡斐救马春花。在掌门大会上 大显身手;但为她自己,她只能眼睁睁看著胡斐爱上袁紫衣。对袁紫衣朝思暮想。最后,她 以自己的生命换回胡斐的生命,死前还做好一连串安排,纶他一个活下去的大好理由,好让 他不必以死相报。
程灵素应占金庸伤心女子榜的榜首,因为她机关算尽,但算来算去还是绝望。可能不是 金庸大男人主义,金庸不过是写出一般男性心理,起码他所熟悉的男性心理,但过也是够令 人遗憾的了。
不过,激动的都是代抱不平的旁观者,程灵素本人自始至终没有半句抱怨,更没有让失 意之情影晌她的行事宗旨。这部书卷首印鉴刻的“素情自处”,她当之无愧。
金庸小说人物评论之东方不败
东方不败是个成功的人物。读者在现实生活差不多没有可能碰到这样的人,世上亦不可 能有“葵花宝典”那样的神奇功夫,至于“挥剑自宫”是否能令男人变成比女子更女性化的 人,至低限度有很大的疑问。然而,东方不败极有真实感,闺房绣花一段惊险情节令人寒意 顿生,正因为读者感到,世上是有这种可怕的人的!这就是东方不败成功之处。
东方不败处心积虑夺得权位之后,又为钻研邪门武功而放弃权力。他夺权的故事其甚为 寻常,其时任我行为“吸星大法”着谜,连小姑娘也嗅出的阴谋气味,他也懵然不觉,东方 不败乘机发动叛乱,擒住任我行顶囚之湖底黑牢,整个过程并非艰难。夺权之后,东方不败 的“治教”法宝似乎只有两样。
一是“三尸脑神丸”,一是装神弄鬼的一套威武仪式,东方不败的故事若到此为止,那 就没有什么可观了。
东方不败的不寻常处是他夺得权力之后,又对权力失去兴趣,一个人躲起来学做女子。 大男人主义的作者读者,或会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自我污辱,但是换一个角度看,这个得到 了一切权力的人,人在高处不胜寒,为了超越自然,于是开始尽力追求一样他根本没有可能 得到的东西,他的衣服再娇艳十倍,再努力绣花,也不能成为真正的女子,他对任盈盈说羡 慕她是女儿身,是出于真心的话。
要是女子恨不得自己是男儿的心情令人同情,为何男人渴望做女子的情形不同?去年刚 出版了《香港》一书的著名英国作者珍•摩利士,原本是个男人,以原名赞•摩利士出版了 不少烩炙人口的游记,他就是一生渴望做女子,后来经过一番内心挣扎之后,终于在贤慧的 太太的了解及支持之下,接受了当时相当冒险的变性手术,他的经历,在著作《谜》之中, 有异常感人的描写。
表面看,东方不败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是他的性变态。 一代泉雄,竟然引刀自宫,竟然模仿闺阁妇女,竟然与杨莲亭那样的鄙俗之人大搞同性 恋!
但是,东方不败真正令人心寒之处,其实还不是性或性变态的问题,而是他令人想到人 治社会的可怕之处。
东方不败自任我行手中夺权,论智谋武功,他都不比任我行逊色,事实上,任我行宣 称,东方不败是他所佩服的第一人。但是东方不败夺得大权,树立威信之后,却由于迷上葵 花宝典,无心处理教务,便把权力交给自己喜爱的杨莲亭,任由他胡作胡为。
杨莲亭根本就是个贪心自私的庸碌小人,他的统治手法,无非是假东方不败之名,实行 最原始的暴政,他所做的,无非是隔绝部下与东方不败见面的机会,然后假传圣旨,为所欲 为,与历史上的宦官弄权,完全一样。
接近皇帝的小人弄权,本来就是中国数千年来宫廷政治的悲剧,也是人治和极权揉合的 典型悲剧,不但不断在中国历史上发生,同时也在大大小小的中国社会组织之中发生,当然 也可以发生在日月神教之内。历史上的忠臣,以为清除了皇帝身旁的小人,问题便可以得到 解决,殊不知真正的问题,其实在于皇帝身上、在于制度之上,小人得志,不过是投其所 好,及利用制度的弱点。
东方不败的忠心部下童百熊,以为只要找到东方不败,当面请示,便可以得到公道,只 要他一知道实情,便一定不会容许教务恶化下去,但千辛万苦见到东方不败面之后,童百熊 才发觉,原来是没有分别的。有些事东方不败根本知道,但知道不知道都是一样,东方不败 也会让杨莲亭照做。
东方不败可怕之处是他没有疯,他十分清醒,只是到了这个地步他最关心的只有他的个 人喜好,他的部下怎样。日月神教怎么样,他已漠不关心。极权者可以这样冷静地自大狂 妄,这才是东方不败最令人心寒之处。
金庸小说人物评论之任我行
任我行原是个令人心折的人物,连令狐冲也觉得他“谈吐豪迈,识见非凡,确是一位生 平罕见的大英雄、大豪杰”,虽然先前见他对人手段未免过分毒辣,但倾谈之下,便渐渐相 信“英雄处事,有不能以常理测度者。”任我行的魅力,可以想见。
他并不只是一个武艺高强的邪教教主,而实在是个不平凡的人。在西湖底一困十二年而 保存理智雄心,显见耐力之强;一脱困便着手恢复教主地位,短短时间内取得优势,显见手 段谋略高明,他对少林寺方证大师说出他“佩服的三个半人物”,头一个便是夺他位、囚禁 他于黑牢中的东方不败,又以武功高而“心地慈祥,为人谦逊”之故佩服方证大师,显见他 胸襟识见不凡。这人虽然叫做“任我行”,名副其实的自大狂妄,专横骄做,却不是只一味 自大。
任我行的城府之深,见于他故意把“葵花宝典”送给东方不败,引他沉迷其中,他对人 性反应了解之深、计算之准,也算惊人了。
但是以这样不平凡的一个人,最终还是掉入最庸俗的陷饼:他自己鄙视东方不败弄出来 的一套肉麻歌功颂德的规矩,但一旦自东方不败手中夺回大权,很快便改变心意,对下属的 谀词十分欣赏,比东方不败犹有过之。
他初次重上黑木崖,听见上官云跟他请安,说什么“教主千秋万载,一统江山”,但到 后来,他称雄称霸,率教众到华山之巅,要五岳派向他臣服,上山之时鼓声号角声吹吹打 打,又有一大堆人齐声呼喝道:“日月神教文成武德、泽被苍生任教主驾到!”俨然是皇帝 驾临的声势排场,也就是跟星宿老怪丁春秋的排场大同小异。
但是,两个故事有一个分别,是我认为值得注意的,就是“权力使人腐化”的寓意,在 《笑做江湖》十分清晰,在《鹿鼎记》则不见。
任我行打败了东方不败之后,在黑木崖上接受教众札拜,任盈盈走了出去,跟令狐冲 说,她觉得一个人的武功越练越高,名气越来越大,“往往性子会变”,虽然他自己不知 道。
失势的任我行讨厌人奉承,但夺回权力之后便变了,这就是权力的腐化作用。 令狐冲自是憎厌奉承制媚的言词,他的看法,更加深入,就是这种行为,其实对双方都 是侮辱:“言者无耻,受者无礼,其实受者逼人行无耻之事,自己更加无耻。这等屈辱天下 英雄,自己又怎能算是英雄好汉?”
不过,《笑做江湖》到底是宣扬侠义英雄理想的一部小说,大凡违背这种理想的行为, 金庸都透过各个人物之口,加以批评,但现实世界当然不是这样的,现实世界讲的不是理 想,而是成功之道,而小人物的成功之道,往往是靠大量的吹牛皮、拍马屁,《鹿鼎记》写 的是现实社会的人生百态,因此就不大谈理想了。
韦小宝就是最擅长拍康熙的马屁,但是《鹿鼎记》丝毫没有指责他俩“言者无耻,受者 无礼”之意,那是什么原因呢?
我看原因起码有三个。一是任我行、洪安通所受的诌谀,是他们“逼人行无耻之事”, 所以“自己更加无耻”;但韦小宝出于自愿,并非康熙所逼。二是康熙与韦小宝君臣投缘, 拍拍“鸟生鱼汤”马屁,有娱乐价值而无伤大雅。三是康熙是英明君主,任我行权力一大, 性子就变,康熙权力怎么大,到底是鸟生鱼汤,圣断当然不受影响,性子更绝不会变。
金庸小说人物评论之左冷禅
权力斗争的腥风血雨笼罩着整部《笑做江湖》,其中最血淋淋的场面,都是由一个人策 划——就是五岳盟主、嵩山派掌门左冷禅。
左冷禅的霸业野心是先使五岳合并为一派,由自己指挥,然后以此为实力,灭了敌对的 日月神教,达到“一统江湖”的目的。当然,一统江湖之后,他就是武林首领了。
为了这个目的,左冷禅布下庞大而长远的阴谋,包括多年前便秘密派弟子劳德诺投身华 山派,作为卧底。华山派有卧底,其他各派自然都有。此外,他在每一派之中兴起分裂,协 助服从他的一边夺权,例如华山派上代有剑宗、气宗之分,他就怂恿落败而被逐出派的剑宗 传人,到华山向岳不群挑战。对其他派别,他当然也利用了相类的手段。
对于坚决不肯臣服于他的人,左冷禅采用的是杀戮手段,或借名目明杀,加以结交邪派 为名目,屠杀刘正风全家;或是乔装暗杀,例如蒙面拦途攻击岳不群夫妇及华山弟子;例如 假扮魔教教众,在二十八铺布下埋伏,月夜携杀恒山弟子,使定静师太力战而死。后来在铸 剑谷围攻定闲、定逸及恒山弟子,则是由乔装斗至露出真面目。
总之,不能暗谋,便是明攻,务要得手,左冷禅是个不择手段向目标迈进的人。 任我行称左冷禅为他“不佩服”的三人之中之首,他对左冷禅说:“你武功了得,心计 也深,很合老夫脾胃,你想合并五岳剑派,才高志大,也算了不起,可是你鬼鬼祟祟,安排 下种种阴谋诡计,不是英雄的行迳。”
英雄也好、不英雄也好,只要达到目的,左冷禅可不在乎。但他终于在心计阴谋上棋差 一着,输了给岳不群,封禅台上,他的假“辟邪剑谱”敌不过岳不群的真辟邪剑谱,惨然落 败,落得为他人作嫁。
不过,左冷禅不愧是左冷禅,他惊怒一瞬即逝,虽败也极力保持风度。而且,他始终不 心死,仍图谋他日卷土重来。左冷禅是个可怕亦是可悯的人物。
金庸小说人物评论之向问天
“天王老子”这个外号,再居傲霸道没有了。曲洋、向问天两个魔教长老,一左使,一 右使,都是顶尖人物。向问天身材高大、面貌清瘦,一身白衣,重重敌人围困之中,犹不动 声色,冷然凉亭独立,单是这个形象,已值十二分。
在接着的群斗、突围、杀敌场面,金庸把向问天的神威凛凛描写得淋漓尽致,其实,金 庸颇喜欢用以寡敌众的场面烘托出一个人物的神威,向问天被魔教正教合起来围困的情节, 令人想起乔峰聚贤庄之斗,本来乔峰不必现身聚贤庄,而向问天凉亭受困,细想也未必完全 合情理,但是两段情节都收到大大突出了主人公不凡气势的效果,在读者心目中留下深刻印 象。
基本相同的场面,同样气势如虹,聚贤庄的气氛是惨烈悲壮,向问天突围的气氛是诡奇 悬疑;乔峰表现的个性是豪迈正义,向问天的豪迈中则透着凶狠不驯,他和令狐冲逃到深谷 之中,饥饿起来,竟要找死人吃了充饥,真是骇人。
乔峰聚贤庄之役的一个后果是与阿朱结为伴侣,向问天被围,一场恶斗之后结交了“手 中无剑”,却声言要“拔刀相助”的令狐冲。他与令狐冲结义,反映了他重义气、赏识有义 气的血性汉子,但是否同时也有利用令狐冲的成分,那就很难说了。
向问天是个城府极深而懂得利用人心理弱点的人,他布下密谋,到梅庄救任我行脱离囚 牢,令人不能不佩服,但也令人感到心寒,与这样老谋深算的人交朋友,未必会是很轻松的 事。
向问天是个出色人物,但是在梅庄救人一段,他与令狐冲相比,就显出他品格与气度的 卑下了。令狐冲处处待人以诚,向问天处处窥探怎样摆布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求达到 自己的目的,像江南四友那样的人的死活,他无暇考虑,就算结义兄弟,总之委屈得到补 偿,他便算是公道,虽然不能说他不对,但始终不是味道。
向问天与令狐冲之间的基本分别是他们的宗旨不同。向问天要用手段,不能百分之一百 诚信待人,因为他有目的要达到。令狐冲也有很渴望得到的东西,例如得师父把他重列门 墙、例如救自己的命,但若要用违反他的原则的手段才可以得到,那他就宁愿放弃。 所以,令狐冲不反对权力,但若要用违反原则的手段得到,他想也不会想,自然反对。
向问天则不然,权力对他十分重要。他劝令狐冲加入魔教,与任我行三人称兄道弟,联手比 肩,令狐冲心恋师门不肯,他就劝他说:“事在人为,正派中固然有好人,何尝没有卑鄙奸 恶之徒?魔教中坏人确是不少,但等咱们三人掌了大权,好好整顿一番,将那些作恶多端的 败类给清除了,岂不教江湖上豪杰之士扬眉吐气?”
后来,他又再劝令狐冲说:“你若入了本教,他日教主的继承人非你莫属。就算你嫌日 月神教的声名不好,难道不能在你手中力加整顿,为天下人造福么?”
向问天这番说话,其意甚诚,显然,他救出任我行谋求夺回权力,正是为了这一番抱 负,并不是出于个人野心,希望“千秋万载,一统江湖”,完成霸业。
为了良善的目标、崇高的理想,是不是可以使用卑鄙的手段?这个问题,相信每个人的 答案不同,亦未必只有“是”、“不是”两个答案,有些人认为,要看目标是什么、手段卑 鄙到什么地步。但以令狐冲的个性,违反世俗礼教的事可以做,别人的褒贬可以不理,但违 反原则的手段是绝不可以接受的,宁可不要性命,也不可以向威胁自己的人屈服,至于造福 人群,他不相信自己有那个本事。
向问天相信自己有那个本事,所以他认为应该忍辱负重。 的确,有他在其中守护,任我行当权后的专横有所折衷,但是进一步的“好好整顿一 番”、“造福人类”,谁知假以时日,向问天会变成怎样?
金庸小说人物评论之岳不群
岳不群作为“伪君子”的塑像,早已深人民间,这是金庸创造人物技巧高明的有力例证 之一,然而,岳不群这个人,空有举世无双的伪装本领,到头来还是一事无成,身败名裂, 或者,这是证明了“你可以暂时骗过一些人,但不可能永远瞒骗所有人”所言非虚吧。 岳不群有“君子剑”的美号,他的言行举止,无不得体大方,处处退让,能忍受别人所 不能而保持风度,教人佩服,谁知外表这样完美的人,才是最好恶贪婪的人,野心绝不在左 冷禅、任我行之下,左冷禅明谋,岳不群暗夺,结果左冷禅空忙一场,竟落得为岳不群作 嫁。这又印证了“伪君子”远教“真小人”可怕这个想法。
但想深一层,这位伪君子的祖宗,其实也是白忙一场,胜了左冷禅,除了在一段很短的 时日享有五岳掌门之名之外,他一点好处也没有得到,反而失去了令狐冲对他的感情。封禅 台一役之后,岳不群不久便为魔教所制,被任盈盈迫着服下“三尸脑神丸”,他一心除去洞 察他的伪装的令狐冲,但最后正因为擒住了令狐冲,被仪琳在情急之下误打误撞,一剑刺 死。
岳不群死时,妻女皆因他而亡故,连一直痴心敬慕他的弟子令狐冲也不齿他的行为。他 出卖了灵魂,但同时失去全世界,实在是个可恨亦可怜的角色。
如果做伪君子做到像岳不群那样,努力做伪君子就真是太愚蠢了。不错,做伪君子,在 真面目被揭穿之前,或可得到许多人尊敬,但这些尊敬饿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又不能兑 现为真金白银,怎值得这么压抑自己去争取?“名”一字之累人真是太大、亦太浑不可解了。
我觉得岳不群不是个有趣的人物,这个人物值得玩味之处是他与令狐冲的关系。岳不群 是个彻底虚伪的人,令狐冲是个彻底真诚的人,一个真诚的人对一个虚伪的人感情这样深, 照说必然吃亏,但令狐冲的连连吃亏,到头来反而得到好报,这不是金庸太乐观,而是真确 的道理。
金庸小说人物评论之曲洋
曲洋所占的篇幅,比刘正风更少,但是这人的个性到底是怎样,对整个“金盆洗手”故 事的寓意却有很大关系。假使曲洋真的如刘正风所言,是个有气度的高洁君子,那么刘曲之 间的矛盾,只是在于他们不巧属于敌对的门派,像罗密欧与朱丽叶属于世代为仇的家族那 样,一旦摆脱了背景,回复自我,便无阻碍,他们的私交造成悲剧,根源在世俗偏见,在于 他们摆脱世俗的企图功败垂成。
反过来说,要是曲洋这个魔教长老真的是个邪恶的人,魔教真的是个为非作歹的帮会, 那么刘曲之间基于对音乐爱好的交谊,就变成一个艺术与道德之间的矛盾了。 金庸显然无意把曲洋写成个奸恶的人。他仗义救令狐冲,临危出手救了刘正风;他不愿 滥杀无辜,不愿介人五岳派的内务,以免增加刘正风的困难;他谈吐高雅,他有胸襟气度。 他比起自称“正派”的人光明磊落得多。
但是,曲洋自己又亲口对令狐冲说,他为了不服嵇康自称他死后“广陵散从此绝矣”, 连气掘了二十九座晋以前的古墓,去寻找广陵散的曲谱,终于在蔡邕的墓里发现到。 关于广陵散的传说很多,大部分都是浪漫多于真实。这个琴谱一直都有流传,“从此 绝”的或是嵇康的版本,又或者是他所创的指法。据说,嵇康从来不传授此曲,后来,有门 人窥探到他的秘密,原来嵇康弹此曲是慢二弦的,古琴有七弦,一弦最低音,把二弦调慢至 与一弦同音,效果特别沉雄,但一弦又称为“君弦”,这样调弦可说是“以臣犯君”,在封 建社会,这就是杀头灭族的罪名了。
掘人坟墓不像杀人放火那么伤天害理,但无论如何与刘正风所说的“性行高洁,大有光 风雾月的襟怀”格格不入,更大的破绽是,曲洋何以投身魔教,又成为长老?到底他别有苦 衷,还是所谓“魔教”,本来就不是个为非作歹的帮会?
《笑做江湖》的一个再三出现的主题是:邪正之分不是黑白分明的,正派中有坏人,邪 派中有好人,表面好的人可能是坏人,表面坏的人可能是好人,好人有短处,坏人可能有可 敬可爱的一面。
但是,金庸并不是平均地处理这个主题,而是特别突出“正派”或“正人君子”的邪 恶,对比之下,“邪派”便获得同情。刘正风金盆洗手,便是突出“正派”恶行的一大段情 节。
刘正风为了退出武林,金盆洗手,嵩山派弟子突然现身,捧着五岳联盟的盟主令旗,制 止他洗手,并揭破他的真正意图,令他杀了曲洋表明心迹。他们一早预谋,暗中上下包围刘 府,制服刘正风全家老幼,及所有亲传弟子,用他们的性命威胁刘正风就范,一场喜庆,转 眼翻成惨烈的灭门屠杀。
刘正风不肯屈服,眼看着儿子、女儿,夫人一一被处死,女儿刘青高声怒骂,被一剑由 肩斜劈至腰,死状至惨,幼子不堪恐吓求饶。这种情面,绝无半点“清理门户”的味道,反 而令人想起政治逼害、帮会仇杀,或是凶残的集体劫杀。
金庸故意写成这样,就是引起读者疑问,手段如此令人不寒而傈的“正大门派”,能比 他们口中的邪派魔教好得多少?
赶尽杀绝。以强凌弱。逼人出卖朋友以求自保;魔教还未上场,读者激于义愤,同情刘 正风,对正派中人大为反感,在加上其后出现的曲洋又这样不凡,“正派未必是好人”。 “邪派未必是坏人”的观念就自然成立了。
到后来,随着故事发展,读者渐渐明白,整件事原来是嵩山派夺权阴谋的一部分,跟 “正邪不两立”一点关系也没有,正邪之分,不过是嵩山派乱人耳目的幌子。嵩山弟子,就 是正派中的坏人,正派中坏人越来越多,魔教的一大堆江湖好汉反而加入真正好人的恒山派,最后的局面成为正邪倒置,其实又回复黑白分明。
金庸小说人物评论之刘正风
《笑傲江湖》一开始便一个高潮紧接着另一个高潮,每个高潮都对全书发展有重大关 系。刘正风金盆洗手正是其中的一个高潮。
刘正风其人个性没有多大的重要性;金盆洗手是个寓言故事,说一个身分极高的正派高 手,与一个魔教长老因在音乐上意味相投,结为莫逆,问题是,若是正邪不两立,世人应否 容许这两人之间有私人友谊?
金庸的答案是,世俗不容许这两人之间有私人友谊,因为以世俗的眼光看,首先就不能 相信有人可以因音乐上的爱好而忘记门派之别,互相结交;其次,正派中人无论如何不会相 信魔教的人会有诚意,邪教长老结交正派高手,必然怀着阴谋;其三,就算真的有诚意也不 应接受,音乐是小事,正邪不两立是大事,因私交而忘却门派,岂非因小失大? 三个理由中,最难解答是第三个。刘正风为曲洋辩护,他说:“曲大哥虽是魔教中人, 但自他的琴音之中,我深知他性行高洁,大有光风雾月的襟怀”,是个“君子”。这个答 案,众人只是将信将疑。
但即使接受这个答案,第一第二个理由可以克服,第三个理由仍然存在。如果把第三个 理由不狭窄地视为门派之见,而是正邪之间的界定与艺术的价值的互相比较,问题就更难 了。
金庸的立场很明显,他认为世俗的眼光浅窄,以门派之见否定艺术价值,这些成见,是 基于俗人不能领略艺术的最高境界,只有领略过这种境界的人,才知道在崇高的艺术成就之 前,任何派别都变得微不足道。
可惜的是,以文字表达音乐境域的伟大,毕竟太困难了,即使高明如金庸亦未必能办 到。刘正风与曲洋临死之前,最后琴萧合奏一次“笑傲江湖之曲”,虽然令人感动,但至于 传达音乐的意境,仍是难免隔了一重。同时,金庸说的仍是限于门派之别,而不是善恶之 分。为了艺术是否可以不顾善恶?刘正风与梅庄四友分别在哪里?这些问题仍是未有答案 的。
金庸小说人物评论之康敏
《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中气魄最大的一部,乔峰是《天龙八部》中气魄最大的一个英 雄人物,而最能表现他的气魄的一场,是他在杏子林中临危不乱,以绝顶机智及盖世武功, 把帮众叛变消灭于无形那一场,但在叛变图谋消灭之后,乔峰还是避不过被逼下台的命运, 而逼他下台的人,竟是一个娇怯怯的女子:丐帮长老马大元的遗孀马夫人。
在杏子林这场,她扮演的是传统“寡妇伸冤”的角色。她坐在小轿中由人抬到,全身缟 素,含泪垂首,端庄严谨,一开口便以“未亡人”自称,句句不离“为先夫报仇”,声声要 求帮中长老为她“作主”,含悲带泪,令人测然。她没有一字直接指责乔峰杀害马大元,但 句句影射他是杀人凶手,而且杀人动机是为了毁灭自己来历的证据。在她要求之下,徐长老 当众念出透露乔峰是契丹人的书信,终于使他不得不抛下打狗棒,只身飘然而去。
看这惊心动魄一幕的读者,正如乔峰自己一样,只隐隐感觉到此事背后有一个巨大阴 谋,但直至最后也万万料不到,原来这位温文怯弱的马夫人,正是发动这个令乔峰身败名裂 的阴谋的人,而她恨极了乔峰,只因乔峰对她看少了两眼。
没有料到,是因为大家料不到“马夫人”这个面具之下的是康敏,段正淳的前度情妇, 一个自骄容色绝世、一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便处心积虑将之毁掉的蛇蝎美人。小姑娘时 得不到花衣裳,她便把邻家少女的花裳剪碎;做不成段正淳的王妃,她便骗段正淳喝下迷魂 毒酒,要用最残酷的手法弄死他,而最可怕的,是她一边折磨人,一边还尽情施展媚态。 她恼恨乔峰,是因为几年前洛阳城摆百花会,她自以为一身打扮加上娇丽姿容;足可颠 倒众生,但乔峰却对她视而不见,于是她便感到被他蔑视了,她的报复,害了乔峰,更赔上 了阿朱一命。西谚有云:“地狱没有比被蔑视的女人更猛烈的怒火”——康敏正是一个“被 蔑视的女人。”
金庸小说人物评论之秦南琴(旧版人物)
金庸小说三十六册,何止几百个女子?但最令我念念不忘的,竟是被作者在改写过程中 删掉的捕蛇少女秦南琴。
在旧版《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与黄蓉因事分手,路见不平,救了捕蛇老汉,与他女儿 南琴相遇。但郭靖去后,老汉还是难逃毒手,而南琴亦被掳去献与场康,遭他污辱而杯孕。 南琴诞下婴儿不久即被毒蛇咬伤而死,临终把婴儿交蛤郭靖,取名“杨过”。
想起南琴,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她初遇郭靖,深宵伴他到密林之中;捕捉专斗吃毒蛇胆 的血鸟。书中对南琴容貌描画无多,只记得说她终年不见阳光,肌肤了无半点血色;加上轻 盈沉静,在月下林中的南琴,与南琴身世暗合。新版删掉南琴,杨过改为穆念慈所生,大为 逊色、俪且穆念慈刚毅婀健,与杨过无半点相似。这一改,虽然使全书布局比较紧凑,却是 牺牲了感人的情节人物气氛。
南琴无母,自幼与父亲相依为命,郭靖是她平生所见第一个温厚可敬男子。然而郭靖一 心只牵着一个“蓉儿”,浑然不觉。在夜降血鸟的一段,黄蓉忽乘小红马至,双臂因行功出 了岔子而瘫痪,郭靖连忙扶她坐下助她打通血,两人双掌相抵,那时暴雨骤至,南琴持着雨 伞遮盖他俩,只见这黄蓉清丽绝俗,发束金环,颈垂明珠,端坐含笑,恰如“晨露新聚,奇 花初胎”,自己哪能相比?
再见郭、黄时,南琴已遭杨康污辱,为目睹此事的穆念慈救出,两人出家作了道姑,南琴心如死灰,只因郭靖关怀,便将经历尽数,之后便返回故居产子,仍以捕蛇为活。 第三次再见,是郭、黄过昔日血鸟出现的树林、发现草丛中躺着一名婴孩,手中捏着一条毒蛇,而南琴已被蛇咬将死。
南琴身遭百劫,却始终漠然由他,仿佛与己无关,令读者低回不已,金庸若再改写《射雕》,定得让南琴复活!
金庸小说人物评论之桑土公
桑土公,见于《天龙八部》第三十四回。三十六洞、七十二岛诸人夜聚荒山,图谋反叛 缥缈宫天山童姥,他即在其中,是一怪异有趣之极的金庸闲角。
桑土公是“四川碧灿洞”洞主,他身量矮小,能躲在大鼎内发“牛毛针”,一个时辰内 封喉攻心,又能以土遁,以泥土岩石作天然保护掩饰,就像一些能变色的蜥蜴、青蛙那样。 他全身装上有毒尖刺,看来比桃花岛的软猬甲还厉害,敌人不察,一掌一脚加于他身上,便 即时受伤中毒,若得不到他的独门解药,必然毒发身亡。
慕容复、风波恶、包不同、郑百川及王语嫣一行人错过宿头,夜临荒山,乍见碧光点 点,正欲避开,忽然有人传音侮辱,郑百川运用内功喝倒发声之人,众人随即上前查看,不 料就此陷入“万仙大会”的漩涡之中。
群“仙”现身(教人想起“荒山之夜”的群鬼。)众人正思退路,忽然大松树下隆然掉 下一个青铜大鼎,随即牛毛毒针四方八面大蓬飞击,风波恶、包不同及周遭不少小鬼大仙中 针,骇呼之声登时四起。
慕容复飞身踏上鼎盖,使出“千斤坠”功夫,不使里面的人越出,鼎中人连连运力,总 不成功,“桑土公在哪里?”“快拿解药!”
呼喊不绝。慕容复正以为鼎中人已经闷倒,岂料忽然之间,毒针又从另一个方向袭至, 原来桑土公早自鼎底惜土遁走,再次发难。
慕容复飞身跃起,半空里看得分明,双足向岩石旁一个矮胖子踏了下来。此人怀中抱着 一只小鼎,作势欲发,正是桑土公。
他已被慕容复击倒于地,包不同上前疾抓他肩头,不料指头一阵剧痛,己被他身上尖刺 所伤。他怒极要踢他屁股,忽然想起他屁股上可能也装了尖刺,逼得硬生生收腿,改为举起 大石砰然砸下,以为砸个正着,谁知石下无人,桑土公又遁去! 这次他贴在岩石旁边,夜色昏沉,他背脊跟岩石一模一样。 最后,牛毛针的解药自然也是被藏在土中,桑“土公”名副其实!
金庸小说人物评论之白自在
“威德先生”白自在,真是一个有警惕作用的人物,踏入“灰色年华”的人当引以为 戒。这位雪山派的掌门,必然是武功与人格一般值得人景仰,不然也不会得到“威德先生” 这个衔头,既有“威”也有“德”,谈何容易。
但正因为他成名得早,多年来雪派享誉甚隆,他又长年在凌霄城之中,让门下弟子个个 奉为天神般的人物,到得老年,竟然走火人魔,自大狂发作起来,自称天下第一,任何弟子 有一句表示有保留,便遭他打死。
石中玉投在雪山派门下,品行不端,对年纪尚幼的小师妹阿绣进行“性侵犯”,阿绣羞 愤投崖自尽、母亲急痛成疯,祖母史婆婆与丈夫白自在吵起来,一怒出走。当然阿绣并未死 去,两祖孙由石破天伴着回来,发现雪山派发生了巨变,白自在被关起来,门下弟子互相争 夺掌门之位。查究之下,才知道原来弟子不是有心反叛,而是逼得制服白自在自保,叛乱是 由此起。
被关在数重门后、身上围满了锁链的白自在,余威仍在,他生来高大,令人感到威风凛 凛,但他的自大狂也不减,他死要面子,坚持不是被制服囚禁,而是他自己喜欢住在那里。 史婆婆与他谈了几句,即知他不是什么急怒攻心,迷失理智,而是真真正正相信自己很了不起。
阿绣疼爱爷爷,一面哄着,一面要开锁救他出来,但最后把他自自己的心魔中解放出来 的是石破天,他结结实实地打赢了白自在,使他无法不接受天外有天,人上有人,他绝对算不上天下第一。
清醒过来的白自在,不愧仍是个人物,他接受了“赏罚二使”的铜牌,为雪山派承担祸 福,作为他的赎罪。
多少人没有威德先生一半的成就地位,也等不到他的八十高龄,就自视天下无匹了,生活环境越封闭便越易自大,别人同意,他沾沾自喜,更加不可一世,别人稍有异议,他便蛮横对付。
好心的石破天太少了,这些人是自大下去的多。
金庸小说人物评论之张三李四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说法,在现实社会不是永远正确,更多时是好心得不到好 报,坏人反而能恣意横行,势力日益扩张,因此,人们往往盼望有“包青天”那样的权威人 物来分辩善恶、警恶惩好,而更进一步就是希望自己能够负起赏善罚恶的神圣任务。 问题是,真正毫不错误地分辨善恶、完全公平地赏善罚恶有没有可能?
在《侠客行》里,金庸塑造了执行赏善罚恶的“赏善罚恶”二使张三及李四。张三李四 当然是假名,他们的真名一直没有透露。他们执行龙木岛主十年一次的赏善罚恶及邀请中原 武林各大帮派掌门到侠客岛喝腊八粥,已有二十年的历史。由于两项任务一同执行,武林人 士皆误会掌门若接受邀请铜牌,帮众门人则生,掌门若不肯接受,帮众门人则被赏善罚恶使 者杀得一个不留,根据龙木岛主的解释则是,遭杀的都是经过他们详细调查,证明是大奸大 恶的坏人或帮会,从来没有杀害好人,而世间认为张三李四杀害好人,只不过因为世人不知 道这些表面良善的人所做的坏事。
但是,张三李四是否真的那么明察秋毫而又大公无私呢?起码在他们与石破天初见之 时,他们的行为已是颇有值得怀疑之处。他们对石破天毫无认识,不过见他态度奇特,不合 世俗常理。
就怀疑他是有意加害他们的敌人。 怀疑也还罢了,但怀疑未经证实,张三李四已立意以自己练功的毒酒,送他进鬼门关。 当然,他们一开始便告诉石破天那是毒药,是石破天不信而坚持要喝,但是张三李四的行为 也极不光明磊落,最后加重毒药,更分明有意置他于死地。若真正严明查办赏罚恶,断断不 可能这样做。
张三李四先以为石破天是坏人,后来知道他不是坏人,也只当他是呆子,直到他们在给 各帮派送铜牌的过程中,渐渐认识他深了,才确定他是个良善得少有的人,因此在侠客岛 上,对他十分友善亲热。
人是会错的,所以还是不要自封“赏善罚恶”使者为妙。
金庸小说人物评论之毛东珠
《鹿鼎记》里的皇太后,是个耐人寻味的角色。韦小宝杀鳌拜,立了大功,跟康熙去朝 见太后,只觉得她是个“三十岁左右的贵妇人”,但夜里追踪海大富到慈宁宫,却发现她是 完全另一个面目。原来这位太后不但是武林高手,而且还会使“化骨绵掌”,用这“化骨绵 掌”暗杀了顺治宠爱的董鄂妃、妹妹贞妃及儿子荣亲王,又杀了康熙生母孝康皇后,是潜伏 深宫的一名杀手。
顺治因伤心宠妃逝世,到五台山清凉寺出家做了和尚,但他的亲信太监海大富留在宫 中,暗中侦查董鄂妃母子死因,海大富利用“小桂子”与“小玄子”之间的比武游戏,终于 查出了隐伏在深宫之中的杀手竟是皇太后。海大富夜访慈宁宫与太后那段对话,惊险,曲折 离奇,百看不厌,简直如雅嘉花姬丝汀的侦探小说看到最后水落石出的大结局。金庸一面明 引正史资料,一面自由创作,写成这段故事,真是奇才。
但更离奇的还在后头:这皇太后根本是假的,她是神龙教派去寻四十二章经的教徒,真 名叫毛东珠。这里,金庸又忍不住故弄玄虚,把毛东珠说成毛文龙的女儿,这毛文龙是历史 人物,崇侦二年为袁崇焕所杀,这件事金庸在附录于《碧血剑》的《袁崇焕传》里也有详细 叙述过,金庸喜欢开历史的玩笑,这又是一例(其实郑克爽接掌台湾时不过十二岁,小宝和 一个十二岁的人争阿珂?^c^--东方剑)假太后是毛东珠,真大后仍在人世,被假太后禁锁在 寝宫里的大柜内。毛东珠不能杀她,因为要在她口中套出一个大秘密。假太后在九难逼迫之 下现形,康熙在韦小宝告密之下前往查究,恰与情夫相聚的毛东珠逼得逃出宫禁,真太后终 于逃出生天。
毛东珠回复本来身分,角色便薄弱得多了,最后,她还是和情夫重返宫禁,企图再次向 真太后逼供,但阴差阳错,在躲在轿中离去时被归辛树夫妇所杀,做了康熙的替死鬼。其实 毛东珠做冒牌皇后、进而变成冒牌太后太久了,那些冒牌身分可能远较她真正身分更有真实 感。她对康熙的态度,跟海大富说起董鄂妃时的醋意,一点也不像假装,或可惜用一句话: “假作真时真亦假。”
金庸小说人物评论之穆念慈
一直觉得穆念慈的故事写得好。这是指旧版而言,新版反而改坏了。 好女子爱上坏男人的故事总是令人惋惜的,但是杨康并不是一个大奸大恶的坏透了的男 人,而且他风流倜傥,懂得说话,是他的吸引人之处,穆念慈不过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 意外地与这样的一个男子作亲密接触,要她不感到动心,是不近人情的。她由动心而生爱, 由爱而心生企望,事事往好处想,处处为他辩护,亦是人之常情。
穆念慈虽然自小没有了父母,随着义父闯荡江湖,并无特别学识,但是她心地仁慈,为 人正直,很有自己的尊严。她爱杨康,也不对他隐瞒自己的心愿,但是他要乘机满足欲念, 与她发生关系,她却坚定把持不肯。悲哀的地方是,杨康一时接受,对她表示敬重,回头烦 恼起来,随意在南琴身上泄欲,南琴怀孕,后来生的便是杨过。
因此,穆念慈与南琴之间关系密切,甚至可说南琴是穆念慈的替身,她被杨康xx,穆念慈在窗外窥见,场面之难堪及令她伤心,可以想像得到。她暗中千里跟随杨康,他怎样在 知道了自己出身之后,仍因贪恋荣华,宁愿认完颜洪烈作父。怎样杀死欧阳公子,为博欧阳 锋收作徒弟、怎样与铁掌帮勾结等等行为,她一一看在眼内,这个人的品行如何,她怎能不 看得一清二楚?但是,她始终不能自拔。
所以穆念慈跟杨康的收场,虽然悲惨,但也算是最好的了。杨康在铁枪庙掌击黄蓉,打在染了毒血的刺猬软甲上(应为软猬甲-东方剑注),因而中了怪蛇之毒,无人能救,只骇然 看着他受苦,穆念慈突然现身,把他抱住,让月光照在自己脸上、问他是否认得自己,杨康 说认得,穆念慈说,活在这个世界太苦了,于是用铁枪的枪头刺死了杨康,免他多受煎熬, 接着自刺,以得到她渴望的解脱。郭靖与黄蓉的恋爱纯洁而发展顺利,穆念慈与杨康则爱欲 纠缠,甜酸苦辣,令人更加难忘。
金庸小说人物评论之霍青桐
一个女子,无论怎样精明能干。雄才伟略,甚至号令千军万马冲锋而指挥若定,对于自 己感情上的纠结,也是剪不断。
理还乱。脆弱不堪。翠羽黄衫霍青桐就是这样。 谁看《书剑恩仇录》看到“黑水河之役”,回军大败清兵,都会大称痛快,金庸让霍青 桐有指挥回部在敌众我寡之下打胜仗的才能,但没有给她赢取意中人的本事,看着兆惠十万 精兵,她尚能沉着应战。但意中人在她眼前跟妹子亲热,而父兄偏爱小妹,对自己怀疑,她 却只有气苦,吐血,病倒,投奔师父师娘求呵护的分儿。
霍青桐值得敬佩,惹人同情,很多读者都为她感到不值,但是我一向都不明白霍青桐为 什么会喜欢陈家洛。他除了是主角之外,有什么好处?他谋略不如她。眼光不如她。精明不 如她,连胸襟也不如她。霍青桐没有因妹子是情敌而不遣兵调将去救人。没有利用敌军是以 妹子为饵,诱回部掉人陷井这个堂皇的藉口,但陈家洛不过看见霍青桐跟女扮男装的李沅芷 态度亲密,就断然拒绝了霍青桐兄妹要相帮红花会营救文泰来的好意。陈家洛也有自知之 明,他反省自己对霍青桐。香香公主两人的感情,终于想到:“难道我心底深处,是不喜欢她太能干吗?”陈家洛,你胸襟的确是小。
然而霍青桐的腼腆,亦令人费解。她既然明知陈家洛见了李沅芷,怀疑自己已心属他 人,为什么不去解释清楚,而要转弯抹角,说什么“这人是陆菲青的徒儿,为人如何可以问 他?”就算不能锣对锣。鼓对鼓的说明“陆菲青的徒弟”是女子,叫陈家洛不必多心,难道 不可以借题点出这件简单事实么?当然,这一层“误会产生的悲剧”只不过是假象,不过方 便了陈家洛开解自己,向自己解释为什么没有接受精明的姊姊、选择了单纯而美丽的妹妹, 其实,爱便爱,不爱便不爱,又何须诸多托词,愈描愈黑? 霍青桐这样的女子,今日真是多得不可胜数。
金庸小说人物评论之程瑛
程英与陆无双恰好是一静一动。一刚一柔。一样年纪的一双表姊妹,同在江南长大,程 英父母早丧,由陆无双父母抚养,直至她九岁那年,李莫愁上门寻仇,陆家满门惨死,陆无 双被李莫愁掳去,而程英则为黄药师所救,做了他的关门小弟子。
程英不算绝顶聪明,也不是绝顶美貌,但是她毫无疑问地是个可敬可爱的女子,若生在 现代,可以说是一个颇有文化修养的女子;懂音乐,习书法,在烹饪和缝纫上都是能手,此 外,武功及奇门五行之学都有稳固的根柢。她生活独立,居室环境安排得井井有条,对别人 细心体贴而有礼,例如她邀请杨过去助陆无双时,因他和完颜萍在一起,她便先退开回避, 让他有机会跟完颜萍私下商量。就是这一类的细节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教养,金庸以这些点 滴,逐步加深读者对程英的印象。
“君子”这个概念,不应限于男性,女子也可以有君子的风范胸襟,而最贴切的形容程 英的名词是:她是一个君子。她对杨过是发乎情,止乎礼;她不夺人之所爱,以为陆无双与 杨过相爱,甘自退让,后来知道杨过心中早已另有他人;对他的态度也完全不改,一般甘心 尽力成全他的愿望。她临危不乱,李莫愁来攻,她自分必死,但无论心中多害怕,也做事有 分有寸,不使失去尊严。她哀而伤,杨过在小龙女失踪之后,因中毒需要治疗与陆无双及程 英住在一处,三人兄妹相称,后来伤愈辞别,程英自然伤心,但却始终没有怨言。
一个有真感情的人,能做到这样的自制,绝不容易,程英有很多地方其实与郭襄颇为接 近,最显著的不同是她比郭襄更成熟,更多女性的温柔体贴,她替杨过缝衣服,又因见他在 自己缝的新衣服之下仍穿着小龙女制的旧衣而感到凄酸。
可能她的遭遇跟郭襄太不同了,小时遭难,伴着黄药师时一直悉心服侍他,遇上杨过, 也是尽心服待,不像郭二姑娘那样无忧无虑,天真快乐。或者程英更像程灵素,但比她更恬 淡柔和。
金庸小说人物评论之陆无双
程英温文淡定,陆无双偏激易怒,两个之中,自然是程英可敬可亲,陆无双不讨人欢 喜,但是陆无双比程英不幸得多,她的偏激易怒,不但不应受到深责,反而值得同情。她自 幼被逼与仇人一起过活,心里充满憎恨,面上却不能露出消息,仇人本领高强,她自己武功 低微,别说报仇,就是保存自己性命,也不容易。加上她因小时摔断了脚,跋了一足,更使 她自卑和对别人的反应过于敏感。
她自李莫愁处偷走出来之后,一直被师父师姊追踪,性命危在旦夕,偏偏她又易结仇 家,莫名其妙得罪了全真派。得罪了丐帮,若非遇到杨过,陆无双必然小命不保,但即使遇 上杨过,她也受尽苦楚,惊险万状。
杨过因寻小龙女而碰见陆无双,因为觉得陆无双发起怒来神情像小龙女,所以一直跟随 她,不停引她发怒,好让自己看个饱。金庸说,陆无双与小龙女其实不相像,那是杨过痴情 太甚,到处找对象稍解相思之渴。但更有可能的解释是,陆无双所相像的是杨过自己,他们 两个都挨过贫困无依的苦,受过无数欺凌;两个都是敏感之人,两个都自卑。偏激、愤世疾 俗;两个都嘴里不饶人,但对于真心对自己的人心里都是深情无限。
杨过跟陆无双颇为“同病相怜”,“傻蛋”,“媳妇儿”的互相取笑,里面有从共患难 而来的亲昵,杨过跟小龙女一起怎样快乐,也不会有跟陆无双斗口取笑时的乐趣,因为小龙 女不是个活泼爱玩笑的人,杨过这一面,只有跟陆无双一起时才发挥得最淋漓尽致;而对陆 无双而言,结识杨过,是她一生之中最开心而甜蜜的事,尽管最后分手,也是值得的。 陆无双最后的归宿是程英,她寻回儿时玩伴的表姊,而这个自小便让她三分的表姊,是 真心维护她,而又有能力这样做的。陆无双要陪杨过等小龙女,郭芙出言讥讽,程英轻描淡 写为她全挡回去;她说她也跟杨过一起等。黄蓉一看便知程英“外和内刚”,“外刚内柔” 的陆无双,有了这位守护天使,以后都不会受人欺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