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名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17:56
西湖龙井,简称龙井
因“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和“龙泓井”圣水而得名。龙井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的龙井村四周的山区。茶园则分布于狮子峰、龙井、灵隐、五云山、虎跑、梅家坞一带,多为海拔30米以上的坡地。西北有白云山和天竺山为屏障,阻挡冬季寒风的侵袭,东南有九溪十八涧,河谷深广。年均气温16℃,年降水量1600毫米左右,尤以春茶吐芽时节,常常细雨蒙蒙,云雾缭绕。山坡溪涧之间的茶园,常以云雾为侣,独享雨露滋润。茶区土壤,多属酸性红土,结构疏松,通气透水性强。尤以狮子峰土壤含有效酸较多,使茶树根深叶茂,常年碧透,萌发轮次多,采摘时间长。西湖龙井,即生长在这以江带湖,泉溪密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常以“西子”为伴的得天独厚的环境之中——这正是龙井茶独具高格、闻名遐迩之故了。 工艺与茶质特色:高级龙井茶的炒制分为“青锅”和“辉锅”两道工序,工艺十分精湛,传统的制作工艺有: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十大手法。其手法在操作过程中变化多端,制出的成品茶,扁平挺直、大小长短均匀,恰似兰花之瓣,别具特色。西湖龙井,享誉世界,它有四绝:一色绝,二香绝,三味绝,四形绝。即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龙井茶的档次,除按采茶时间之外,还有按具体产地之区分。在历史上有“狮、龙、云、虎”等四个品类。新中国成立后,归并为“狮峰龙井”、“梅坞龙井”、“西湖龙井”三个品类。按外形和内质的优次分为1~8级。以狮子峰所产最佳,其色泽嫩黄,高香持久,被誉为“龙井之巅”;龙井村所产,以其茶叶肥嫩,芽峰显露,茶味较浓为特色;梅家坞所产之茶,做工精湛,色泽翠绿,形似金钉,扁平光滑,汤色碧绿,味鲜爽口。
龙井茶所含氨基酸、儿茶素、维生素C等成分,均比其他茶叶为多,营养丰富,有生津止渴,提神益思,消食化腻,消炎解毒之功效。若以当地虎跑、龙泉之水冲泡,则更是鲜爽味烈,绿野飘香,杯中茶芽成朵,交错辉映,赏心悦目,素有杭州“双绝”之誉。
又名“都匀细毛尖”、“白毛尖”、“鱼钩茶”、“雀舌茶”,产于贵州南部的都匀市。匀毛尖茶生产历史悠久,迄今已五百多年。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都匀产出“鱼钩茶”、“雀舌茶”已列为“贡品”进献朝廷。都匀毛尖茶是明代崇祯年间以来历代皇室的贡茶,素有“北有仁怀茅台酒,南有都匀毛尖茶”之美誉。它以优美的外形,独特的风格列为中国名茶珍品之一。畅销各地,远近争购,惜产少耳。一九八二年评为全国名茶。茶香飘万里,吸引着中外来客。其茶牙尖细如条,色泽绿中带黄,白毫特多,茶水甘爽、清香。含多酚类化合物高于一般茶叶百分之十左右,氨基酸含量也较高。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赛会上获得优胜奖。1983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外形】
“都匀毛尖外形可以和碧螺春媲美,内质可以和信阳毛尖并论,鲜叶要求嫩绿匀齐,细小短薄,一芽一叶时初展,形似雀芽。外形条索紧细卷细,毫毛显露,色泽绿润;内质香气清嫩鲜,滋味鲜浓回甜,汤色清澈,叶底嫩绿匀齐。”
【品种】
都匀素有“小江南”之称,其采摘嫩度、加工等都不会差于碧螺春,不同的是茶树品种和茶树所种植的地方不同。
【生长环境】
都匀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镣绕,土壤肥沃,是茶树生长的好地方。尤其是主产都匀毛尖茶的团山、大定两乡,茶树多生于峡谷溪涧两旁,有苍翠欲滴的常绿针叶与阔叶乔木为其夭然屏障,形成空气湿润与多慢射光的优良环境,因而茶树生长健壮,持嫩期长。明朝御史张鹤楼曾游览茶区,并作诗云:"云镇山头,远看轻云密布,茶香蝶舞,似如翠竹苍松"。生长在自然环境幽美的本地团叶茶树品种,充分表现出芽叶茸毛多、肥厚柔嫩、发芽早、持嫩性强的特性,其鲜叶内含物丰富,为创造都匀毛尖奠定基础。
每当清明时节,茶农背着小竹篓,嫩采一芽一叶"鸦雀嘴"茶青为原料,按照制茶的工艺,采用手工精心制作而成。
【命名来由】
“都匀毛尖”毛主席取的名
2007年5月初,记者采访“都匀毛尖”节时,有当地人对记者说:“你知不知道,‘都匀毛尖’是毛主席亲自取的名。”其后,许多都匀茶商也告诉记者这件事是真的。
记者在一本由省农业厅和商务局主办、省茶叶文化研究会主编的内部刊物《茶韵》上查阅到对此事的详细记载。该刊记录了1956年谋划制茶送给毛泽东的五位团山乡干部的姓名和当时的工作单位。分别是乡长罗雍和、主任谭文邦、团委书记谭修芬(女)、会计王顺天、谭修凯。记者依此在当地进行寻访,了解到罗雍和以及谭文邦已故,但谭修芬尚健在。
记者在都匀黑沟茶农公司打听到谭修芬现居住在平塘县城,在公司负责人艾照坤的帮助下,5月5日,记者见到了当年毛泽东为“都匀毛尖”命名时的见证人谭修芬,在该县城粮食局宿舍,老人向记者讲述了当年那感人的故事。
1956年,谭修芬还是一个20出头的采茶少女,也是一把制茶的好手。担任都匀县团山乡团委书记。谭修芬老人告诉记者,当年4月2日晚,团山乡乡长罗雍和与乡干部谭修芬、谭修凯等人阅读报纸,正好读到《贵州农民报》上一篇题为《人民热爱毛主席,万里边境送虎皮》的文章。受此触发,几位干部想,人家可以送虎皮,咱也可以送一点我们家乡的鱼钩茶给毛主席品尝。最后,与会干部一致决定炒制3斤上好的鱼钩茶送给毛主席。说干就干,罗乡长第二天便发动群众上山采茶。时值清明节前后,正是出好茶的时节。上好的茶青经心灵手巧的谭修芬精心制做后,又请乡里的工匠打了一个精致的木盒包装茶叶,连同一封信一并给毛主席。
几天以后,茶农社收到一封落款为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回信。大家激动不已。信件是打字机打印的,大致内容是:你们给毛主席的茶叶已经收到,经主席批准,寄给你们十五元作成本费。落款为中共中央办公厅。信件下部付有几句毛主席的亲笔签字:“茶叶很好,今后山坡上多种茶,茶叶可命名为毛尖。毛泽东。”毛主席回信一事在十里八乡传开了,各地群众纷纷涌进团山乡学习观摩。乡里还组织了歌舞活动庆祝。
可惜的是,如今那封有毛泽东亲笔签名的信件已经遗失。2001年5月,都匀市政府还出资一百万元寻找毛主席的亲笔信件,但至今没有下落,不过,毛主席为都匀毛尖命名一事在当地传为佳话,都匀毛尖也名声大噪。
——引自:金黔在线
【营养价值】
都匀毛尖采用“清明”前后数天内刚长出的一叶或二叶未展开的叶片,要求叶片细小短薄,嫩绿匀齐。嫩度和长度超标准的,受病虫害的和色紫的都不能用来制作毛尖茶。都匀毛尖茶 经过高温杀青、低温揉捻、搓团提毫、及时焙干等四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都匀毛尖素以“干茶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的“三绿三黄”特色著称。成品毛尖茶芽尖细呈条索状,白毫特多,色泽鲜绿,品质润秀,香气清嫩,滋味醇厚,回味甘甜,在国内外市场有盛誉。其品质优佳,形可与太湖碧螺春并提,质能同信阳毛尖媲美。我国茶叶界著名老前辈庄晚芳教授曾吟诗赞美:“雪芬芳香都匀生,不亚龙井碧螺春,饮罢浮花清鲜味,心旷神怡攻关灵!” 【简介】
又名“都匀细毛尖”、“白毛尖”、“鱼钩茶”、“雀舌茶”,产于贵州南部的都匀市。匀毛尖茶生产历史悠久,迄今已五百多年。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都匀产出“鱼钩茶”、“雀舌茶”已列为“贡品”进献朝廷。都匀毛尖茶是明代崇祯年间以来历代皇室的贡茶,素有“北有仁怀茅台酒,南有都匀毛尖茶”之美誉。它以优美的外形,独特的风格列为中国名茶珍品之一。畅销各地,远近争购,惜产少耳。一九八二年评为全国名茶。茶香飘万里,吸引着中外来客。其茶牙尖细如条,色泽绿中带黄,白毫特多,茶水甘爽、清香。含多酚类化合物高于一般茶叶百分之十左右,氨基酸含量也较高。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赛会上获得优胜奖。1983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外形】
“都匀毛尖外形可以和碧螺春媲美,内质可以和信阳毛尖并论,鲜叶要求嫩绿匀齐,细小短薄,一芽一叶时初展,形似雀芽。外形条索紧细卷细,毫毛显露,色泽绿润;内质香气清嫩鲜,滋味鲜浓回甜,汤色清澈,叶底嫩绿匀齐。”
【品种】
都匀素有“小江南”之称,其采摘嫩度、加工等都不会差于碧螺春,不同的是茶树品种和茶树所种植的地方不同。
【生长环境】
都匀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镣绕,土壤肥沃,是茶树生长的好地方。尤其是主产都匀毛尖茶的团山、大定两乡,茶树多生于峡谷溪涧两旁,有苍翠欲滴的常绿针叶与阔叶乔木为其夭然屏障,形成空气湿润与多慢射光的优良环境,因而茶树生长健壮,持嫩期长。明朝御史张鹤楼曾游览茶区,并作诗云:"云镇山头,远看轻云密布,茶香蝶舞,似如翠竹苍松"。生长在自然环境幽美的本地团叶茶树品种,充分表现出芽叶茸毛多、肥厚柔嫩、发芽早、持嫩性强的特性,其鲜叶内含物丰富,为创造都匀毛尖奠定基础。
每当清明时节,茶农背着小竹篓,嫩采一芽一叶"鸦雀嘴"茶青为原料,按照制茶的工艺,采用手工精心制作而成。
【命名来由】
“都匀毛尖”毛主席取的名
2007年5月初,记者采访“都匀毛尖”节时,有当地人对记者说:“你知不知道,‘都匀毛尖’是毛主席亲自取的名。”其后,许多都匀茶商也告诉记者这件事是真的。
记者在一本由省农业厅和商务局主办、省茶叶文化研究会主编的内部刊物《茶韵》上查阅到对此事的详细记载。该刊记录了1956年谋划制茶送给毛泽东的五位团山乡干部的姓名和当时的工作单位。分别是乡长罗雍和、主任谭文邦、团委书记谭修芬(女)、会计王顺天、谭修凯。记者依此在当地进行寻访,了解到罗雍和以及谭文邦已故,但谭修芬尚健在。
记者在都匀黑沟茶农公司打听到谭修芬现居住在平塘县城,在公司负责人艾照坤的帮助下,5月5日,记者见到了当年毛泽东为“都匀毛尖”命名时的见证人谭修芬,在该县城粮食局宿舍,老人向记者讲述了当年那感人的故事。
1956年,谭修芬还是一个20出头的采茶少女,也是一把制茶的好手。担任都匀县团山乡团委书记。谭修芬老人告诉记者,当年4月2日晚,团山乡乡长罗雍和与乡干部谭修芬、谭修凯等人阅读报纸,正好读到《贵州农民报》上一篇题为《人民热爱毛主席,万里边境送虎皮》的文章。受此触发,几位干部想,人家可以送虎皮,咱也可以送一点我们家乡的鱼钩茶给毛主席品尝。最后,与会干部一致决定炒制3斤上好的鱼钩茶送给毛主席。说干就干,罗乡长第二天便发动群众上山采茶。时值清明节前后,正是出好茶的时节。上好的茶青经心灵手巧的谭修芬精心制做后,又请乡里的工匠打了一个精致的木盒包装茶叶,连同一封信一并给毛主席。
几天以后,茶农社收到一封落款为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回信。大家激动不已。信件是打字机打印的,大致内容是:你们给毛主席的茶叶已经收到,经主席批准,寄给你们十五元作成本费。落款为中共中央办公厅。信件下部付有几句毛主席的亲笔签字:“茶叶很好,今后山坡上多种茶,茶叶可命名为毛尖。毛泽东。”毛主席回信一事在十里八乡传开了,各地群众纷纷涌进团山乡学习观摩。乡里还组织了歌舞活动庆祝。
可惜的是,如今那封有毛泽东亲笔签名的信件已经遗失。2001年5月,都匀市政府还出资一百万元寻找毛主席的亲笔信件,但至今没有下落,不过,毛主席为都匀毛尖命名一事在当地传为佳话,都匀毛尖也名声大噪。
——引自:金黔在线
【营养价值】
都匀毛尖采用“清明”前后数天内刚长出的一叶或二叶未展开的叶片,要求叶片细小短薄,嫩绿匀齐。嫩度和长度超标准的,受病虫害的和色紫的都不能用来制作毛尖茶。都匀毛尖茶 经过高温杀青、低温揉捻、搓团提毫、及时焙干等四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都匀毛尖素以“干茶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的“三绿三黄”特色著称。成品毛尖茶芽尖细呈条索状,白毫特多,色泽鲜绿,品质润秀,香气清嫩,滋味醇厚,回味甘甜,在国内外市场有盛誉。其品质优佳,形可与太湖碧螺春并提,质能同信阳毛尖媲美。我国茶叶界著名老前辈庄晚芳教授曾吟诗赞美:“雪芬芳香都匀生,不亚龙井碧螺春,饮罢浮花清鲜味,心旷神怡攻关灵!” 【简介】
又名“都匀细毛尖”、“白毛尖”、“鱼钩茶”、“雀舌茶”,产于贵州南部的都匀市。匀毛尖茶生产历史悠久,迄今已五百多年。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都匀产出“鱼钩茶”、“雀舌茶”已列为“贡品”进献朝廷。都匀毛尖茶是明代崇祯年间以来历代皇室的贡茶,素有“北有仁怀茅台酒,南有都匀毛尖茶”之美誉。它以优美的外形,独特的风格列为中国名茶珍品之一。畅销各地,远近争购,惜产少耳。一九八二年评为全国名茶。茶香飘万里,吸引着中外来客。其茶牙尖细如条,色泽绿中带黄,白毫特多,茶水甘爽、清香。含多酚类化合物高于一般茶叶百分之十左右,氨基酸含量也较高。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赛会上获得优胜奖。1983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外形】
“都匀毛尖外形可以和碧螺春媲美,内质可以和信阳毛尖并论,鲜叶要求嫩绿匀齐,细小短薄,一芽一叶时初展,形似雀芽。外形条索紧细卷细,毫毛显露,色泽绿润;内质香气清嫩鲜,滋味鲜浓回甜,汤色清澈,叶底嫩绿匀齐。”
【品种】
都匀素有“小江南”之称,其采摘嫩度、加工等都不会差于碧螺春,不同的是茶树品种和茶树所种植的地方不同。
【生长环境】
都匀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镣绕,土壤肥沃,是茶树生长的好地方。尤其是主产都匀毛尖茶的团山、大定两乡,茶树多生于峡谷溪涧两旁,有苍翠欲滴的常绿针叶与阔叶乔木为其夭然屏障,形成空气湿润与多慢射光的优良环境,因而茶树生长健壮,持嫩期长。明朝御史张鹤楼曾游览茶区,并作诗云:"云镇山头,远看轻云密布,茶香蝶舞,似如翠竹苍松"。生长在自然环境幽美的本地团叶茶树品种,充分表现出芽叶茸毛多、肥厚柔嫩、发芽早、持嫩性强的特性,其鲜叶内含物丰富,为创造都匀毛尖奠定基础。
每当清明时节,茶农背着小竹篓,嫩采一芽一叶"鸦雀嘴"茶青为原料,按照制茶的工艺,采用手工精心制作而成。
【命名来由】
“都匀毛尖”毛主席取的名
2007年5月初,记者采访“都匀毛尖”节时,有当地人对记者说:“你知不知道,‘都匀毛尖’是毛主席亲自取的名。”其后,许多都匀茶商也告诉记者这件事是真的。
记者在一本由省农业厅和商务局主办、省茶叶文化研究会主编的内部刊物《茶韵》上查阅到对此事的详细记载。该刊记录了1956年谋划制茶送给毛泽东的五位团山乡干部的姓名和当时的工作单位。分别是乡长罗雍和、主任谭文邦、团委书记谭修芬(女)、会计王顺天、谭修凯。记者依此在当地进行寻访,了解到罗雍和以及谭文邦已故,但谭修芬尚健在。
记者在都匀黑沟茶农公司打听到谭修芬现居住在平塘县城,在公司负责人艾照坤的帮助下,5月5日,记者见到了当年毛泽东为“都匀毛尖”命名时的见证人谭修芬,在该县城粮食局宿舍,老人向记者讲述了当年那感人的故事。
1956年,谭修芬还是一个20出头的采茶少女,也是一把制茶的好手。担任都匀县团山乡团委书记。谭修芬老人告诉记者,当年4月2日晚,团山乡乡长罗雍和与乡干部谭修芬、谭修凯等人阅读报纸,正好读到《贵州农民报》上一篇题为《人民热爱毛主席,万里边境送虎皮》的文章。受此触发,几位干部想,人家可以送虎皮,咱也可以送一点我们家乡的鱼钩茶给毛主席品尝。最后,与会干部一致决定炒制3斤上好的鱼钩茶送给毛主席。说干就干,罗乡长第二天便发动群众上山采茶。时值清明节前后,正是出好茶的时节。上好的茶青经心灵手巧的谭修芬精心制做后,又请乡里的工匠打了一个精致的木盒包装茶叶,连同一封信一并给毛主席。
几天以后,茶农社收到一封落款为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回信。大家激动不已。信件是打字机打印的,大致内容是:你们给毛主席的茶叶已经收到,经主席批准,寄给你们十五元作成本费。落款为中共中央办公厅。信件下部付有几句毛主席的亲笔签字:“茶叶很好,今后山坡上多种茶,茶叶可命名为毛尖。毛泽东。”毛主席回信一事在十里八乡传开了,各地群众纷纷涌进团山乡学习观摩。乡里还组织了歌舞活动庆祝。
可惜的是,如今那封有毛泽东亲笔签名的信件已经遗失。2001年5月,都匀市政府还出资一百万元寻找毛主席的亲笔信件,但至今没有下落,不过,毛主席为都匀毛尖命名一事在当地传为佳话,都匀毛尖也名声大噪。
——引自:金黔在线
【营养价值】
都匀毛尖采用“清明”前后数天内刚长出的一叶或二叶未展开的叶片,要求叶片细小短薄,嫩绿匀齐。嫩度和长度超标准的,受病虫害的和色紫的都不能用来制作毛尖茶。都匀毛尖茶 经过高温杀青、低温揉捻、搓团提毫、及时焙干等四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都匀毛尖素以“干茶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的“三绿三黄”特色著称。成品毛尖茶芽尖细呈条索状,白毫特多,色泽鲜绿,品质润秀,香气清嫩,滋味醇厚,回味甘甜,在国内外市场有盛誉。其品质优佳,形可与太湖碧螺春并提,质能同信阳毛尖媲美。我国茶叶界著名老前辈庄晚芳教授曾吟诗赞美:“雪芬芳香都匀生,不亚龙井碧螺春,饮罢浮花清鲜味,心旷神怡攻关灵!”


【综述】
信阳毛尖茶是我国传统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著名的土特产之一。因其条索细秀、圆直有峰尖、白满披而得名“毛尖”,又因产地在信阳故名“信阳毛尖”。素来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早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959年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82、1986、1990年连续三次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1985年荣获国家质量奖银质奖,1990年信阳毛尖又荣获国家质量奖金质奖, 1999年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信阳毛尖品质优异,炒制工艺独特。全国茶学专业大、中专统编教材《制茶学》等及众多的茶学专著如《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中国茶经》、《中国茶学辞典》、《中国名优茶选集》、《茶业大全》、《中国名茶志》、《中国茶叶大辞典》等均收录入册。
信阳毛尖外形细、圆、光、直、峰苗挺秀,色泽翠绿光润、白毫显露;内质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鲜浓持久、有熟板栗香,滋味鲜浓、爽口、回甘生津,叶底嫩绿明亮、匀整。
【历史】
信阳茶区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茶区,产茶历史悠久,一般认为起于东周时期,距今已有20000多年了。唐朝信阳已盛产茶叶,公元760—780年间,我国茶学家陆羽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把信阳划为当时八大茶区之一的淮南茶区:“淮南以光州(今潢川,光山一带)上,……”。唐《地理志》载:义阳郡(今信阳市平桥区、浉河区)土贡品有茶。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有“淮南茶,信阳第一”的赞誉。
据考证,信阳毛尖独特风格的形成是在20世纪初。清代光绪末年(公元1905-1909)季邑蔡竹贤提倡开山种茶,先后成立元贞(震雷山)、广益、裕申、宏济(车云)、博厚、森林、龙潭、广生等八大茶社,发展茶园近30ha,逐渐改进完善了信阳毛尖的炒制工艺,产区也不断扩大。
【现状】
据统计,目前全市茶园总面积60万亩,开采投产48万亩,茶叶总产量1400多万公斤,总产值6亿元,社会总收入(包括加工、包装、贮藏、销售经营增值)10亿元以上,年创农业效益2.5亿元,创附加效益1.2亿元。全市8个县区、128个乡镇、1235个村生产茶叶,万亩茶乡12个,集中连片千亩以上茶园15处,国有茶场10个,乡村专业茶场及个体茶场1200多个,中小型出口茶叶加工厂12座,茶叶龙头企业10个,茶叶专业自由贸易市场100余处,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网点3000余处,专业经销人员1.8万人。全市种茶农户18万户,从业人口约70万人。茶叶已成为信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
【存储】
干燥、密封、低温、无异味。
【产地】
历史上信阳毛尖主产现在的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区和罗山区,“五云(车云山、集云山、连云山、天云山、云雾山)、两潭(黑龙潭、白龙潭)、一寨(何家寨)、一山(震雷山)、一寺(灵山寺)”逐步成为信阳毛尖的著名产地。1984年后,各产茶县推广信阳毛尖炒制技术,生产的茶叶称“河南毛尖”。1994年1月,原信阳地区行署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充分发挥信阳茶叶生产的资源优势,经专家论证,决定将信阳地区(现信阳市)按信阳毛尖工艺、品质要求生产的茶叶统称为信阳毛尖。信阳毛尖的产区扩大到信阳市8个县、区,成为我国第一大名茶生产基地。
2003年,信阳市人民政府将信阳毛尖茶的产地界定如下:北到淮河;南到大别山北坡的潭家河、李家寨、苏河、卡房、箭厂河、田铺、周河、长竹园、伏山、苏仙石、陈琳子等乡镇沿线;西到桐柏山与大别山连接处的王岗、高梁店、吴家店、游河、董家河、师河港等乡镇沿线;东到固始县泉河流域的陈集、泉河铺、张广庙、黎集等乡镇。具体包括: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潢川县管辖的128个产茶乡镇。北纬31°23′—32°24′,东经113°45′—115°55′。
【综述】
信阳毛尖茶是我国传统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著名的土特产之一。因其条索细秀、圆直有峰尖、白满披而得名“毛尖”,又因产地在信阳故名“信阳毛尖”。素来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早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959年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82、1986、1990年连续三次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1985年荣获国家质量奖银质奖,1990年信阳毛尖又荣获国家质量奖金质奖, 1999年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信阳毛尖品质优异,炒制工艺独特。全国茶学专业大、中专统编教材《制茶学》等及众多的茶学专著如《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中国茶经》、《中国茶学辞典》、《中国名优茶选集》、《茶业大全》、《中国名茶志》、《中国茶叶大辞典》等均收录入册。
信阳毛尖外形细、圆、光、直、峰苗挺秀,色泽翠绿光润、白毫显露;内质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鲜浓持久、有熟板栗香,滋味鲜浓、爽口、回甘生津,叶底嫩绿明亮、匀整。
【历史】
信阳茶区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茶区,产茶历史悠久,一般认为起于东周时期,距今已有20000多年了。唐朝信阳已盛产茶叶,公元760—780年间,我国茶学家陆羽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把信阳划为当时八大茶区之一的淮南茶区:“淮南以光州(今潢川,光山一带)上,……”。唐《地理志》载:义阳郡(今信阳市平桥区、浉河区)土贡品有茶。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有“淮南茶,信阳第一”的赞誉。
据考证,信阳毛尖独特风格的形成是在20世纪初。清代光绪末年(公元1905-1909)季邑蔡竹贤提倡开山种茶,先后成立元贞(震雷山)、广益、裕申、宏济(车云)、博厚、森林、龙潭、广生等八大茶社,发展茶园近30ha,逐渐改进完善了信阳毛尖的炒制工艺,产区也不断扩大。
【现状】
据统计,目前全市茶园总面积60万亩,开采投产48万亩,茶叶总产量1400多万公斤,总产值6亿元,社会总收入(包括加工、包装、贮藏、销售经营增值)10亿元以上,年创农业效益2.5亿元,创附加效益1.2亿元。全市8个县区、128个乡镇、1235个村生产茶叶,万亩茶乡12个,集中连片千亩以上茶园15处,国有茶场10个,乡村专业茶场及个体茶场1200多个,中小型出口茶叶加工厂12座,茶叶龙头企业10个,茶叶专业自由贸易市场100余处,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网点3000余处,专业经销人员1.8万人。全市种茶农户18万户,从业人口约70万人。茶叶已成为信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
【存储】
干燥、密封、低温、无异味。
【产地】
历史上信阳毛尖主产现在的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区和罗山区,“五云(车云山、集云山、连云山、天云山、云雾山)、两潭(黑龙潭、白龙潭)、一寨(何家寨)、一山(震雷山)、一寺(灵山寺)”逐步成为信阳毛尖的著名产地。1984年后,各产茶县推广信阳毛尖炒制技术,生产的茶叶称“河南毛尖”。1994年1月,原信阳地区行署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充分发挥信阳茶叶生产的资源优势,经专家论证,决定将信阳地区(现信阳市)按信阳毛尖工艺、品质要求生产的茶叶统称为信阳毛尖。信阳毛尖的产区扩大到信阳市8个县、区,成为我国第一大名茶生产基地。
2003年,信阳市人民政府将信阳毛尖茶的产地界定如下:北到淮河;南到大别山北坡的潭家河、李家寨、苏河、卡房、箭厂河、田铺、周河、长竹园、伏山、苏仙石、陈琳子等乡镇沿线;西到桐柏山与大别山连接处的王岗、高梁店、吴家店、游河、董家河、师河港等乡镇沿线;东到固始县泉河流域的陈集、泉河铺、张广庙、黎集等乡镇。具体包括: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潢川县管辖的128个产茶乡镇。北纬31°23′—32°24′,东经113°45′—115°55′。

【等级】
信阳毛尖茶以其鲜叶采期和工艺质量分为以下级别:
a) 春茶类:
分为特优、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b) 夏秋茶类:
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鲜叶品质特征
级别 芽 叶 组 成
特优(春) 95% 以上一芽一叶初展
特级(春) 85% 以上一芽一叶初展,其余为一芽一叶
一级(春) 80% 以上一芽一叶,其余为一芽二叶初展
二级(春) 75% 以上一芽二叶初展,其余为一芽二叶和同等嫩度的对夹叶
三级(春) 70% 以上一芽二叶,其余为同等嫩度的单叶或对夹叶
一级(夏秋) 80% 以上一芽一叶,其余为一芽二叶初展
二级(夏秋) 75% 以上一芽二叶初展,其余为一芽二叶和同等嫩度的对夹叶
三级(夏秋) 70% 以上一芽二叶,其余为同等嫩度的单叶或对夹叶
【采摘】
优质的鲜叶原料是炒制名茶的基础。信阳毛尖对鲜叶要求细嫩、匀整,特级采1芽1叶初展,炒制1Kg信阳毛尖需10万多个芽头;一级1芽2叶初展;二、三级1芽2叶为主,兼采2叶嫩对夹叶。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发的珍品特优茶要求更为细嫩严格,只采芽头。
鲜叶采回后应适当摊放,茶多酚发生轻微的氧化,可降低成茶的苦涩味;蛋白质水解,氨基酸含量增加;淀粉的水解,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散发部分青草气的芳香物质,这些均有利于提高毛尖茶的香味。摊放不能太厚,一般为3cm;时间不能太长,一般以4-10h为宜,当含水量达70%左右时,即可炒制,当天鲜叶当天炒完。
【制法】
㈠手工制作方法:
1.筛分
将采摘的鲜叶按不同品种的鲜叶、晴天叶与雨水叶、上午采和下午采的鲜叶分别用网眼竹编筛子进行分级,剔出碎叶及其他异物,分别盛放。
2.摊放
将筛分后的鲜叶,依次摊在室内通风、洁净的竹编簸箕篮上,厚度宜(5~10)cm , 雨水叶或含水量高的鲜叶宜薄摊,晴天叶或中午、下午采用的鲜叶宜厚摊,每隔1 h左右轻翻一次,室内温度在 25℃以下,防太阳光照射。摊放时间根据鲜叶级别控制在(2~6)h为宜,待青气散失,叶质变软,鲜叶失水量10% 左右时便可付制,当天的鲜叶应当天制作完毕。
3.生锅
采用炒茶专用铁锅,锅口面直径84cm(事先磨洗光滑无锈),生锅呈35°左右倾斜,锅台前方高40cm左右,便于操作,后壁高1m以上,与墙贴合。生锅用干木柴作燃料,锅温宜(140~160)℃,每锅投鲜叶量500g左右,以手掌心试探锅温,掌心距锅心(3~5)cm,有烫手感即投鲜叶,用茶把(细软竹枝扎成的圆帚)稍快反复挑翻青叶,经(3~4)min,待青叶软绵后,用茶把尖收拢青叶,在锅中转圈轻揉裹条(将杀青适度的茶叶,用茶把在锅内顺斜锅自然旋转),动作由轻、慢逐步加重、加快,不时抖动挑散,反复进行。青叶进一步软绵卷缩,初步形成泡松条索,嫩茎折不断,然后用茶把尽快将茶叶全部扫入熟锅。生锅历时(7~10)min,茶叶含水率约55% 左右。雨、露水鲜叶,火温提高(10~15)℃,勤翻多抖,嫩叶水分较多,火温稍高,动作宜轻。
4.熟锅
与生锅规格一致,与生锅并列排列,呈40°倾斜。在接纳生锅转来的茶叶后紧接操作。锅温(80~100)℃,开始仍用茶把操作,并以把尖先把茶团打散,然后以把尖团揉茶叶,继续“裹揉”,不时挑散,反复进行,约(3~4)min后,茶条进一步紧缩,茶把稍放平,进行“赶条”。待茶条稍紧直,互不相粘时,即用手 “理条”(掌心向下,拇指与食指稍张开成“八”字形,其余三指与食指并拢,稍向内弯曲,成抓东西的虎口状。抓起锅中部分茶叶稍握紧,以抓满手心为宜。然后于锅心10 cm高左右,手腕使劲,将手中部分茶叶从“虎口”甩出,撒开抛到茶锅上沿,茶条则顺斜锅自然滚回锅心),如此反复进行,逐渐形成紧细、圆直、光润的外形。全部过程的操作历时约(7~10)min,含水量30% 左右时,立即清扫出锅,摊在簸箕上。
5.初烘
将熟锅陆续出来的4~5锅茶叶作为一烘,均匀摊开,厚度以2cm为宜,选用优质无烟木炭,烧着后用薄灰铺盖控制火温,火温宜(90~100)℃。根据火温大小,每(5~8)min 轻轻翻动一次,经(20~25)min,待茶条定型,手抓茶条,稍感戳手,含水量为15% 左右,即可下炕。
6.摊凉
初烘后的茶叶,置于室内及时摊凉在大簸箕内 4h 以上,厚度宜 30cm 左右,待复烘。
7.复烘
将摊凉后的茶叶再均匀摊在茶烘上(厚度以(4~5)cm为宜),轻轻于茶炕上(火温以(60~65)℃为宜),每烘摊叶量2.5kg 左右,每隔10min 左右轻翻拌一次。待茶条固定,用手揉茶叶即成粉末样,方可下炕,复烘30min 左右,含水量控制在7% 。
8.毛茶整理
复烘后的毛茶摊放在工作台上,将茶叶中的黄片、老枝梗及非茶类夹杂物剔出,然后进行分级。
9.再复烘
将茶叶进一步干燥,达到含水量 6% 以下。厚度宜(5~6)cm,温度60℃ 左右,每烘摊茶2.5kg 左右,每隔10min左右手摸茶叶有热感即翻烘一次。经30min左右,待茶香显露,手捏成碎末即下烘。分级、分批摊放于大簸箕,适当摊凉后及时装进洁净专用的大茶桶密封,存放于干燥、低温、卫生的室内。
2.机械加工方法:
1.筛分
将采摘的鲜叶按不同的品种、不同等级、不同的采摘时间进行分类分等,剔除异物,分别摊放。
2.摊放
将筛选后的鲜叶,依次摊在室内通风、洁净的竹编簸箕篮上,厚度宜(5~10)cm , 雨水叶或含水量高的鲜叶宜薄摊,晴天叶或中午、下午采用的鲜叶宜厚摊,每隔1h左右轻翻一次,室内温度在 25℃ 以下,防太阳光照射。摊放时间根据鲜叶级别控制在(2~6)h为宜,摊放待青气散失,叶质变软,鲜叶失水量10% 左右时便可付制,当天的鲜叶应当天制作完毕。
3.杀青
机械杀青宜采用适制名优绿茶的滚筒杀青机,使用时,点燃炉火后即需开机启动,使转筒均匀受热,待筒内有少量火星跳动即可。开动输送带送叶,根据温度指示进行投叶,不同等级的鲜叶或含水量不同的鲜叶要求温度不一,进叶口温度宜控制在(120~130)℃,可通过杀青机输送带上的匀叶器来控制投叶量,从鲜叶投入至出叶约1.5~2min 。杀青叶含水量控制在60% 左右,杀青适度的标志是叶色暗绿,手捏叶质柔软,略有粘性,紧握成团,略有弹性,青气消失,略带茶香。
4.揉捻
机械揉捻宜使用适制名优绿茶的揉捻机,杀青叶适当摊凉,宜冷揉。投叶量视原料的嫩度及机型而定。揉捻时间高档茶控制在(10~15)min,中低档茶控制在(20~25)min。根据叶质老嫩适当加压,应达到揉捻叶表面粘有茶汁,用手握后有粘湿的感觉。
5.解块
机械解块宜使用适制名优绿茶的茶叶解块机,将揉捻成块的叶团解散。
6.理条
机械设备宜使用适制名优条形绿茶的理条机,理条时间不宜过长,温度控制在(90~100)℃,投叶量不宜过多,以投叶量(0.5~0.75)kg、时间为5min 左右为宜。
7.初烘
机械设备宜使用适制名优绿茶的网带式或链板式连续烘干机,根据茶叶品质,初烘温度进风口宜控制在(120~130)℃,时间(10~15)min,含水量在(15~20)% 为宜。
摊凉
将初烘后的茶叶,置于室内及时充分摊凉4h以上。
8.复烘
复烘仍在烘干机中进行,温度以(90~100)℃为宜,含水量在6% 以下。
【功效】
信阳毛尖具有多种功能作用。信阳毛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糖尖、有机酸、芳香物质和维生物A、B1、B2、C、K、P、PP等以及水溶性矿物质。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防癌、防治坏血病和护御放射性元素等多种功能;常喝毛尖茶,能降低血压。茶叶内含的咖啡碱和儿茶素能促使人体血管壁松弛,并能增血管有效直径,使血管壁保持一定弹性,消除脉管痉挛。毛尖茶中的一氨基丁酸对松弛血管壁的效应更显著;临床证实,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血压增高受血管紧张素所控制,一旦抑制住血管紧张素活力,就能达到降压作用;喝茶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茶叶中的儿茶素类物质,对人体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总类脂和甘油三酸脂含量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常饮茶的人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比不饮茶的人要低三分之一左右。
能促进脂类物质转化吸收。由于茶叶中具有嘌呤碱、腺嘌呤等到生物碱,这些生物碱可与磷酸、戊糖等物质形成核甘酸,核甘酸类物中的ATP、GTP等化合物对脂类物质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对含氮化合物具有极妙的分解、转化作用,使其分解转化成可溶性吸收物质,从而达到消脂作用。
具有净化人体消化器官的作用。茶叶中的黄烷醇可使人体消化道松弛,净化消化道器官中微生物及其它有害物质,同时还对胃、肾、肝脏履行特殊的净化作用,不但有助于脂肪等物质的消化,而且还能预防消化器官疾病的发生。
具有显著的抗癌物质的突变作用。由于茶叶中抗氧化组合提取物GAT有抑制黄曲霉素、苯并吡等致癌物质的突变作用,故有抑制肿瘤转移的效应;茶叶中含有大量EGCG,它能有效地抑制人体中促瘤剂活性,可有效地防癌细胞的生成;茶叶提取物T—8750剂对胃腺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亚硝胺及亚硝基化合物,是公认的主要致癌物质,而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是阻断硝基化合物的主要活性物质。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越多,抗癌作用也就越强。
【主要成份】
化学成分 含量1 化学成分 含量
茶多酚 24.13 L-EGC 1.703
氨基酸 4.15 D.L-GC 1.440
咖啡碱 4.44 L-EC 2.484
可溶性糖 3.07 L-EGCG 5.766
水浸出物 43.4 L-ECG 2.306
灰分 4.99 儿茶素总量13.749
叶绿素a 0.424 叶绿素总量 0.744
叶绿素b 0.320 类胡萝卜素 0.0281
【推荐饮法】
用水:纯净水
器皿:玻璃杯,容量200~250毫升
茶量:3~4克
瀹法:下投
一水:85~90度,1分钟,留根1/3续水;
二水:85度以上,1分钟以上,留根1/3续水;
三水:85度以上,1分钟以上,留根续水。
余水:85度以上,泡时随感,留根随意续水。

武夷岩茶,中国十大名茶之首,产自武夷山独特的优良生态环境,素"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之赞誉,品具"岩骨花香",香气馥郁,胜似兰花面深沉持久,滋味浓醇清恬,生津回甘,浓饮而不见 苦涩,汤色橙黄,七泡有余香,泡后叶底"绿叶红镶边",细品有独特岩韵。武夷镇辖区内有武夷正岩茶 产地三坑(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两涧(流香涧、九龙涧)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本区域内生产的岩茶为正岩茶精品。其岩茶品目繁多,山北慧苑岩便有名丛800多种,最负盛名并带有神话色彩的茶王"大红袍"就产于辖区内的九龙窠。
武夷镇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唐朝就?quot;晚甘侯"著称于世,到了宋代已称 雄国内茶坛,成为贡茶。清康熙年间下梅为武夷茶市,日行竹筏三百艘,转运不绝。下梅邹氏因经营花资 百万银两,造房七十余栋,所居成市。
武夷岩茶
中国是茶叶之故乡。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源远流长。茶深得人们喜爱,被尊为国饮。
武夷岩茶在我国茶叶发展史上,谱写了十分重要和光辉的一页。武夷茶在南北朝时(公元479年),就以"晚甘侯"(茶名)著称于世,唐代成为士大夫上层贵族馈赠佳品,宋元两代入贡朝廷,盛极一时。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就于九曲溪之四曲溪畔设置御茶园。明代罢造龙团,改蒸青团茶为炒青散茶,随后又改制三红七绿的乌龙茶,即现在所称之岩茶。因而,武夷岩茶始于明朝,盛于清代,十七世纪远销西欧,蜚声四海。
武夷岩茶,它以自己特有的"岩骨花香"之岩韵,饮誉中外,确系乌龙茶中之珍品。尤其是岩茶中的"大红袍"素负盛名,乃岩茶之王,堪称国宝。本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肉桂",乃岩茶中的后起之秀,1982年以来,经国家农业部、商业部评比,已连续五次获得国家级名茶光荣称号。1992年首届,1995年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均荣获金奖。还有岩茶中的其他珍贵品种,如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半天腰、白牡丹、白瑞香、素心兰、金锁匙、不知春、患臁⑷干唷⑵嬷帧⒗翔人伞"十二金钗"等等,无论香气、汤色、滋味各具风韵。武夷山不愧为茶树"品种王国"。
武夷岩茶之所以品质高尚,是由于它具有优异的茶树品种,优越的自然条件-碧水丹山,飞翠流霞;加上独一无二的精湛制作工艺,因而,饮后齿颊留香,香高而悠远,味醇而清沁。武夷岩茶汤色橙黄,叶底明亮;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它独具一格的"岩韵",令人为之倾倒,为之神往。在国内外市场上独树一帜,倍受青睐,赢得世人钟爱。古往今来,凡喝过武夷岩茶的人,莫不交口称赞。北宋范仲淹歌曰:"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清代连横、袁枚赞语:"茶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非此不足自豪,不足待客";"龙井虽清而味薄,阳羡虽佳而韵逊";当代潘主兰诗云:"岩茶风韵不寻常,活甘清香细品尝"。日本女作家佐能典黛亦深情感叹:"能喝到武夷岩茶,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武夷岩茶不仅有令人神往的"岩韵",而且有神奇的保健功能。据有关文献记载,茶叶中保健功能最显著的有两大物质:一是咖啡碱;二是酚性物。此外,还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等。咖啡碱是强有力的中枢神经兴奋剂。它能振奋精神,强化思维;减轻疲劳,解热镇痛,利尿通便,消毒灭菌。而酚性物(主要是儿茶素),是目前世界上防治心脑血管病和防癌抗癌的最有效药物。它能降低血脂、胆固醇,防治高血压;抗辐射,抗损伤,抗癌,抑制致癌物质的形成;减肥、消食,抗衰老,健身美容,等等。武夷岩茶品质友谊,所含的上述具有保健功能的物质,比其他茶类更为丰富。此乃因为,武夷岩茶,采摘的茶叶是成熟的鲜叶(三叶半开面),而成熟叶所含的咖啡碱、酚性物、氨基酸等,均高于嫩芽和非成熟叶,此其一;其二,武夷岩茶有自己的独特的制作工艺,通过"摇青走水",将茶梗、脉中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均匀地向叶面输送,而茶梗、脉中有益的内含物比叶面含量高得多;再有,岩茶生长在岩壁风化砂壤中,生长条件得天独厚,因此武夷岩茶所具的保健功能,就更显神奇,这已被古今无数事例所证明。难怪国际友人曾赞叹武夷岩茶为"万物之甘露,神奇之药物"。古诗云:"鲜明香色凝云液,清澈神情驱病魔"。
"三分解渴,七分品",是我国人民对茶文化深刻意蕴的高度概括。武夷岩茶不仅据独特之岩韵,神奇之保健功能,而其品饮艺术和茶艺表演更是出神入化,风格独特。从唐代的"茶百戏",到宋代的"斗茶",明清盛行的茶艺,使品饮武夷茶提高到将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溶为一体的高度,更激发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我们在继承古人品饮艺术的基础上,整理出富寓雅兴的武夷茶艺,其程序为:
焚香静气  叶嘉酬宾  孟臣沐霖  乌龙入宫
悬彀高冲  春风拂面  重洗仙颜  若琛出浴
玉液回壶  关公巡城  韩信点兵  三龙护鼎
鉴赏三色  喜闻幽香  初品奇茗  再斟流霞
领悟岩韵  尽杯谢茶
愿武夷岩茶的独特岩韵饮誉中华,飘香四海。

产地:安溪
安溪既是世界名茶铁观音铁观音乌龙茶批发网的故乡,也是全国名茶黄金桂的发源地,又是福建省乌龙茶出口的基地县。安溪产茶历史悠久,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茶叶品质优良,驰名中外。据《安溪县志》记载:安溪产茶始于唐末,兴于明清,盛于当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古就有“龙凤名区”、“闽南茶都”之美誉。1995年3月,安溪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2001年,被农业部确定为“第一批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基地县”,并被农业部、外贸部联合认定为“全国园艺产品(茶叶)出口示范区”;2002年,又被农业部确认为“南亚热带作物(乌龙茶)名优基地”。2004年,安溪铁观音被国家列入“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自古“名茶藏名山,名山出名茶”。安溪铁观音就是由那种青山绿水、景色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出来的。
铁观音介绍
铁观音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它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是我国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茶类之一。其创制年代,据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制茶学》载:“青茶(即乌龙茶)起源:福建安溪劳动人民在清雍正三年至十三年(1725-1735年)创制发明了青茶,首先传入闽北后传入台湾省。”铁观音因品质优异,香味独特,各地相互仿制,先后传遍闽南、闽北、广东、台湾等乌龙茶区。20世纪70年代,日本刮起“乌龙茶热”,乌龙茶风靡全球。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广西等部分绿茶区纷纷引进乌龙茶制作技术,进行“绿改乌”(即绿茶改制乌龙茶)。目前我国乌龙茶有闽南、闽北、广东、台湾等四大产区,以福建产制历史最长,产量最多,品质最好,尤以安溪铁观音和武夷岩茶闻名于海内外。
铁观音不仅香高味醇,是天然可口佳饮,而且养生保健功能在茶叶中也属佼佼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铁观音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铁观音于民国八年自福建安溪引进木栅区试种,分「红心铁观音」及「青心铁观音」两种,主要产区在文山期树属横张型,枝干粗硬,叶较稀松,芽少叶厚,产量不高,但制包种茶品质高,产期较青心乌龙晚五。其树性稍,叶呈椭圆形,叶厚肉多,叶片平坦展开,适宜制种铁观音茶。
铁观音作用
近几年来,经国内外科学家研究证实,尤其是日本科学家研究证实,铁观音中的化学成分和矿物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着特殊的功能,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铁观音的抗衰老作用
中外一些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衰老与体内不饱和脂肪酸的过度氧化作用有关,而不饱和脂肪酸的过度氧化是与自由基的作用有关。化学活性高的自由基可使不饱和脂肪酸过度氧化,使细胞功能突变或衰退,引起组织增殖和坏死而产生置人于死地的疾病。脂质过度氧化是人体健康的恶魔,但罪魁祸首却是自由基,只要把自由基清除掉,就可以使细胞获得正常的生长发育而健康长寿。
通常,常用的抗氧化剂有维生素C、维生素E,它们均能有效地防止不饱和脂肪酸的过度氧化。而最近日本研究人员表明,铁观音中的多酚类化合物能防止过度氧化;嘌呤生物碱,可间接起到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二 铁观音的抗癌症作用
癌症是当今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不治之症”。因此,近年来研究茶叶抗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和关注。数年前,曾有一篇报道称,上海市民因饮茶使食道癌逐年减少,由此饮茶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这一事实在全世界引起很大反响。如今饮茶可以防癌抗癌已被世人所公认,而在茶叶中防癌抗癌效果最好的是铁观音。
早在1983年,日本冈山大学奥田拓男教授就曾对数十种植物多酚类化合物进行抗癌变作用筛选,结果证明:儿茶素(EGCG)具有很强的抗癌变活性。其他科学家在证实铁观音抗变异的研究中,认为铁观音茶多酚是这一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在化学物质致癌的研究中,肯定了铁观音茶多酚的防止癌变作用。此外,铁观音中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能阻断致癌物——亚硝胺的合成,对防治癌症有较大的作用。
三 铁观音的抗动脉硬化作用
1999年5月31日,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四次乌龙茶与健康研讨会上,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陈玲副院长报告了他们曾以25名高血脂症肥胖者为临床观察对象,探讨饮用乌龙茶铁观音对抑制血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及改善血中脂质代谢的作用。研究证明,铁观音中的茶多酚类化合物和维生素类可以抑制血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日本三井农林研究所原征彦博士,在多年的研究中也确认,茶多酚类化合物不仅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而且可以明显改善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的比值。咖啡碱能舒张血管,加快呼吸,降低血脂,对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据福建医科大学冠心病防治研究小组1974年在福建安溪茶乡对1080个农民进行调查时发现不喝铁观音茶的发病率为3.1%;偶尔喝的为2.3%;常年喝的(3年以上)为1.4%。由此可见,常喝铁观音的人比不喝铁观音的冠心病发病率低。
四 铁观音的防治糖尿病作用
糖尿病是一种世界性疾病。目前,全世界约有2亿人患糖尿病,中国有三千多万人患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慢性进行性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全身软弱无力。此病中医称“消渴症”,属下焦湿热范畴。得病的主要原因是体内缺乏多酚类物质,如维生素B1、泛酸、磷酸、水杨酸甲酯等成分,使糖代谢发生障碍,体内血糖量剧增,代谢作用减弱。
日本医学博士小川吾七郎等人 临床实验证实,经常饮茶可以及时补充人体中维生素B1、泛酸、磷酸、水杨酸甲酯和多酚类,能防止糖尿病的发生。对于中度和轻度糖尿病患者能使血糖、尿糖减到很少,或完全正常;对于严重糖尿病患者,能使血糖、尿糖降低,各种主要症状减轻。
五 铁观音的减肥健美作用
肥胖症是一种伴随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出现的营养失调性病症,它是由于营养摄取过多或是体内贮存的能量利用不够而引起的。肥胖症不仅给人们日常生活中带来诸多不便,而且也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一个原因。
1996年,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对102个患有单纯性肥胖的成年男女,进行了饮用铁观音减肥作用的研究。研究表明,铁观音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物质,不仅可提高脂肪分解酶的作用,而且可促进组织的中性脂肪酶的代谢活动。因而饮用铁观音能改善肥胖者的体型,有效减少肥胖者的皮下脂肪和腰围,从而减轻其体重。
福建省泉州市人民医院采用铁观音减肥茶对164个患肥胖病的人进行治疗,每天服减肥茶12~14克,15天为一个疗程。经过两个疗程的观察,患者的血脂、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都有明显下降,体重也随之减少,治疗总有效率达70%以上。
六 铁观音的防治龋齿作用
人们一般认为危害人的牙齿有两大疾病,一是龋齿,二是牙周炎。龋齿俗称蛀牙,是牙科常见的多发病。龋齿发生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牙齿钙化较差,质地不够坚硬,容易受到破坏。饮茶可以保护牙齿,在我国古代早已应用。宋代的苏东坡在《茶说》中云:“浓茶漱口,既去烦腻,且能坚齿、消蠹。”现代科学分析,铁观音中含有较丰富的氟,而一般食物中含氟量很少。铁观音中的氟化物约有40%~80%溶解于开水,极易与牙齿中的钙质相结合,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氟化钙,起到防酸抗龋的作用。
日本曾在两个相邻的村庄对入学儿童的龋齿率做过调查,结果表明,饮用铁观音对防治龋齿有良好的效果。每个入学儿童每天喝一杯铁观音,按含氟量0.4毫克计算,持续一年,原患龋齿的儿童中就有一半痊愈。日本统计了100所小学中患有龋齿的在校学生,经改饮铁观音后,其中有55%患龋齿的学生病情明显减轻。由此可见,饮用铁观音对未得龋齿的人有预防作用,对已得龋齿的人有治疗作用。
七 铁观音的杀菌止痢作用
在安溪民间早有采用铁观音治疗痢疾和肚子痛的做法。我国古代医学书籍中也有不少利用茶叶来治疗细菌性痢疾、赤痢、白痢、急性肠炎、急性胃炎的记载。铁观音为什么能起到杀菌止痢作用呢?主要是茶多酚化合物。由于茶多酚进入胃肠道后,能使肠道的紧张功能松弛,缓和肠道运动;同时,又能使肠道蛋白质凝固,因为细菌的本身是由蛋白质构成的,茶多酚与细菌蛋白质相遇后,细菌即行死亡,起到了保护肠胃黏膜的作用,所以有治疗肠炎的功效。
八 铁观音的清热降火作用
茶叶是防暑降温的好饮料。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茶苦味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借火气而升散。”在盛夏三伏天,酷日当空,暑气逼人的时候,饮上一杯清凉铁观音或是一杯热铁观音,都会感到身心凉爽,生津解暑。这是因为茶汤中含有茶多酚类、糖类、氨基酸、果胶、维生素等与口腔中的唾液起了化学反应,滋润口腔,所以能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同时,由于铁观音中的咖啡碱作用,促使大量的能量从人体的皮肤毛孔里散出。据报道,喝一杯热茶,通过人体的皮肤毛孔出汗散发的热量,相当于这杯茶的50倍,故能使人感到凉爽解暑。
九 铁观音的提神益思作用
饮茶可以提神益思几乎人人皆知。我国历代医书记载颇多,历代文人墨客、高僧也无不挥动生花妙笔,颂茶之提神益思之功。白居易《赠东邻王十三》诗曰:“携手池边月,开襟竹下风。驱愁知酒力,破睡见茶功。”诗中明白地提到了茶叶提神破睡之功。苏东坡诗曰:“建茶三十片,不审味如何,奉赠包居士,僧房战睡魔。”他说把建茶送给包居士,让其饮了在参禅时可免打瞌睡。饮茶可以益思,故受到人们的喜爱,尤其为一些作家、诗人及其他脑力劳动者所深爱。如法国的大文豪巴尔扎克、美籍华人女作家韩素音和我国著名作家姚雪垠等都酷爱饮茶,以助文思。
铁观音可提神益思,其功能主要在于茶叶中的咖啡碱。咖啡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增进思维、提高效率的功能。因此,饮茶后能破睡、提神、去烦、解除疲倦、清醒头脑、增进思维,能显著地提高口头答辩能力及数学思维的反应。同时,由于铁观音中含有多酚类等化合物,抵消了纯咖啡碱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这也是饮茶历史源远流长、长盛不衰、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十 铁观音的醒酒敌烟作用
茶能醒酒敌烟,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明代理学家王阳明的“正如酣醉后,醒酒却须茶”之名句,说明我国人民早就认识到饮茶解酒的功效。古人常常“以酒浇愁”,“以茶醒酒”。唐朝诗人刘禹锡,有一天喝醉了酒,想起了白居易有“六班茶”可以解酒,便差人送物换茶醒酒,被后人传为茶事佳话。酒的成分主要是酒精,一杯酒中含有10%~70%的酒精。而铁观音茶多酚能和乙醇(酒中主要成分)相互抵消,故饮茶能解酒。
铁观音不仅能醒酒,而且能敌烟。由于铁观音中含有一种酚酸类物质,能使烟草中的尼古丁沉淀,排出体外。同时,铁观音中的咖啡碱能提高肝脏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促进血液循环,把人体血液中的尼古丁从小便排泄出去,减轻和消除尼古丁带来的副作用。当然,这种作用不仅仅是咖啡碱的单一功效,而是与茶多酚、维生素C等多种成分协同配合的结果。

茶叶外形条索紧细苗秀,显毫,色泽乌润;茶叶香气清香持久,似果香又似兰花香,国际茶市上把这种香气专门叫做“祁门香”;茶叶汤色和叶底颜色红艳明亮,口感鲜醇酣厚,即便与牛奶和糖调饮,其香不仅不减,反而更加馥郁。
“祁门香”所用的茶树是全国茶叶品种审定委员会议定的国家良种“祁门种”,灌木型,中叶类,树姿半开展,分枝密度中等叶片略向上斜生,叶形长椭圆,叶面微隆起,叶色绿,富光泽,叶质柔软。
祁红现采现制,以保持鲜叶的有效成分,特级祁红以一芽一叶及一芽二叶为主,制作工艺精湛。分初制和精制两大过程,初制包括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工序。精制则将长短粗细、轻重曲直不一的毛茶,经筛分、整形、审评提选、分级归堆,同时为提高干度,保持品质,便于贮藏和进一步发挥茶香,再行复火,拼配,成为形质兼优的成品茶。
“祁门香”香飘五洲,主要出口英国、荷兰、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多年来一直是我国的国事礼茶。刘少奇主席、江泽民总书记出国访问时都曾带过“祁门香”馈赠外国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