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立德:难忘与薄熙来“同窗之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28:03
 难忘与薄熙来“同窗之谊” 仓立德        在北京探亲,忽闻老总找我。电话中传来“你的老同学问候你”。我一愣:“谁啊?”“薄熙来。总理在重庆访问,薄熙来私下打听你,还要给你带礼物呢。”
  飞回新加坡,两天后接到早报驻重庆记者快递来的邮包。打开邮包,先看到一本反映重庆自然社会风貌的影册,扉页赫然几行大字:“欢迎老仓得空到重庆一游,同窗之谊难忘!熙来二O一O年九月”。没错,确是我熟悉的笔迹,只是更增几分力度,更添一番洒脱了。
  打开另一只“乌木镇纸”盒子,随着一股幽香,映入眼帘的是一张便笺,上书“此乃长江底之木,已有四千年,刻大观楼长联”——这是老同学心细,先以三言两语告我此物的特点。
  两条乌木呈暗红褐色,纹理清晰,沉甸甸的,以指轻叩,有金石声。细读说明,原来是远古生于四川巴渝的硬木,如红椿和金丝楠,落入长江,因特殊的地质条件而形成,实在是罕见的自然奇迹。
  望着越过千山万水而来的字迹和礼物,我的心头热了起来,思绪回到了1979年的北京——我们“同窗之谊”的开端。
  那年我从内蒙古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读国际新闻报道。这个专业是首次设置,主要是为了解决当时中国在国际新闻方面的人才荒,因此大部分学生都有大学外语教育基础。
  一同住进317号寝室的还有来自山西、安徽和北京的三位同学。四张单人床分列墙壁两侧。那个一身草绿色军便装、外表俊朗的大个子北京同学,他的床恰好和我的头尾相连,中间仅隔一个小木桌。
  很快就得知,他就是薄熙来,中共元老薄一波的儿子。
  当时的中国刚刚经历过十年文革摧残,百废待兴,也催人奋起。学界思想活跃,气氛宽松。各种讲座、交流层出不穷。例如美国驻华大使曾给我们讲解美国国内政治与美中关系;一位印度学者论述了哲学中的“异化”概念,并提出了至今仍发人深省的问题——除了“四个现代化”这个物质主义目标,中国追求的未来政治社会理想到底是什么?
  争论常常很热烈。记得我们曾讨论过什么才是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如何建设这样的社会;如何对待刚刚兴起的“私人商贩”问题。对于后者,同学们的两种观点截然相反。一派认为“长途贩运、异地销售”就是“投机倒把”的个人套利,未给社会增加任何价值,应予限制;反对者则说,这种行为可为各地调剂余缺,互通有无,有利于活跃经济、改善生活,应予鼓励。要知道,这个市场经济中至为简单的供求关系道理,在当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可是一大“禁区”呢。
  印象中,薄熙来在各种讨论中不仅思维敏捷,踊跃发表见解,而且也会用心听取其他同学的发言。
  对待学习
  薄熙来认真而刻苦
  对待学习,薄熙来无疑是认真而刻苦的。我想,其中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要弥补因文革而失去的十多年求知时间,二是为即将到来的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新时代储备学识。
  熙来长我一岁,入学时已到“而立”之年。文革中他父亲被打成“大黑帮”而遭长期关押,他自己也蹲过监狱,后来当过工人,进北京大学已是文革结束之后了。
  我们当时的硕士课程学制为三年(比欧美要长得多),要读的科目很多,如新闻学方面的历史、理论、写作,英语方面的听说读写译,还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等,门门要听课,课课有考试。而最富挑战性的,莫过于长达两年多的西方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综合课程,由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历史学教授SteveMackinnon讲授,我们称他为“老麦”。
  老麦的课不仅是全英语,而且内容丰富新颖,学理性强,而熙来入学之初英语底子较薄,这门课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几乎每次课后,他都把笨重的录音机搬回宿舍,放在床后的小木桌上,皱着眉头,从头听到尾,一遍又一遍。遇到问题,他会主动招呼我们几个同室为他答疑解难。到了学习的中后期,他不仅听课无碍,还常常抢答问题,参与讨论,笔试也过了关。可以说,三年学业,他在英语上用功最多,用力最勤,这为他日后在中外交往时折冲樽俎,奠定了坚实的语言和知识根底。
  当年的学生生活,以现在的标准看,堪称艰苦。工资只有几十元,吃饭穿衣还凭粮票布票定量供应,在食堂偶尔吃几块红烧排骨,就是难得的享受了。
  熙来个子高,饭量大。他常苦笑着自嘲:“我就是嘴有点馋。”记得有一回,不知他从哪里弄来一些皮蛋,倒在桌上。我们几个一哄而上,美美地打了一顿牙祭。
  在性格上,熙来有活泼开朗的一面。他爱开玩笑,谈起喜爱的电影、音乐、诗词,眉飞色舞,笑声颇有感染力。但也有谨慎的一面,知道事情的分寸,比如对自己的家世和个人不幸就从不提及。一次我在港刊上看到一篇描述他父亲在秦城监狱的文章,跟他谈起,他只淡淡一笑:“别信那些。”
  同窗三年,尽管无从预料他毕业后在政坛的作为,但言谈举止中,同学们对他胸怀理想、志向高远还是颇有同感的。
  犹记得在宿舍里,他曾抑扬顿挫地吟诵李白的诗篇——“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否抒发了他不甘岁月蹉跎、期待施展抱负的雄心壮志?还记得在一次会议上,他曾郑重表示:“我要为国家健康地服务50年。”我们看到的是,毕业后近30个春秋,他一步一步走过,也留下一串令海内外印象深刻的印记。
  近年来,描写薄熙来的文字无数,其中一篇将“念旧”列为他的几大“特质”之一。其实,他在求学时就很念旧。记得他常惦记一位做工人时结识的工厂老师傅,逢年过节,他总是骑着脚踏车,风雨无阻,前去探望。
  听同学们说,前些年,他特地看望过社科院的师长。几年前,北京的同学相约一起探望一位早已退休的英语老师,他抽身前往,尽管因工作忙而不得不中途退席;研究生院的30周年大庆,他也参加了。
  至于我们俩,自八十年代他到大连任职,虽只有过两次短暂的叙旧机会,但我知道,这段同窗之谊都藏在彼此的心里。
  第一次是九十年代初,我“主动上门”,为北京的同事(其中不少是同学)联系参观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去信后接到他的亲笔回信,我到了大连。当晚,他赶来看我,除安排参观事宜,主要还是询问老同学们的近况。
  另一次则是我南来新加坡后,大约七年前,他率辽宁代表团到访的最后一晚,邀我同游新加坡河。我们站在船头,迎着海风,远眺岸外明灭的灯火,谈同学,谈家庭,谈事业,在夜色中互道珍重。
  人生一世,聚散离合。我想,有那么一种默默陪伴你的友情,它总是悄悄地触发你的关爱和思念。那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一种心灵的默契,一种感情的寄托。它在追求知识和理想的年代因同甘共苦、互助互勉、相识相知而自然形成,纯真而诚挚,可遇而不可求。它少有世俗羁绊,无涉利禄功名,直至穿越了时空的阻隔。它如潺潺甘泉,奔流不息,时时滋润你的心田;它似静静躺在长江水底的乌木,任凭岁月的冲刷,历久而弥坚……
  那,就是难忘的“同窗之谊”吧。
  作者是联合早报新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