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心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32:21

气功心法

  • 编辑词条

摘要

        气功(炁功)是一种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气功的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动功和静功。动功是指以身体的活动为主的气功,如导引派以动功为主,特点是强调与意气相结合的肢体操作。而静功是指身体不动,只靠意识、呼吸的自我控制来进行的气功。大多气功方法是动静相间的。宗教中,道教的道士常会练习导引、内丹术气功,佛教里的禅定、静坐也包含气功。气功常配合武术或静坐一起练习。练针灸的中医也常透过练习气功来增进疗效。

编辑摘要

目录-隐藏 ]

  1. 1简介
  2. 2意义
  3. 3涵义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简介

      人人都能练气功的,只不过一些人练气功有一些禁忌,例如高血压,心脏病患者。

青壮年适合练习硬气功,以强身状体,中老年则比较适合练习软气功,以调精养气,益寿延年。

以下的1、2步是入门练习,如练习气功只为调精养气,3.4步可不练

师传的“硬气功速成四步功”奉献出来,以飨读者,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一步固本培元

面南背北,马步式或自然站立式,两手平抬至前胸,手心向下,指尖相对,舌尖轻甜上胯,意守丹田片刻,再深长呼吸,吸气时意想外界清灵、刚劲之气灌注入中丹田(前胸),呼气时将中丹田之气送入下丹田,反复练习。这一步主要是练丹田之真气,待丹田有热感,即可进行下面的一步。

第二步强化内气

做“铁牛耕地”式,两手撑地,身体与地平行,吸气时意想外界一股强大的清灵之气吸入胸腔,同时臀部拱起,整个身体呈弓形;呼气时,面、领、胸依次贴地(但不要擦着地)而行,同时将这股刚劲之气用意识和腹肌推入下丹田,一吸一呼为一度。几天后,每呼一口气即可感到丹田一阵火热,有时热气向上肢内侧,直向手掌发射。

第三步封口催劲

找一副杠铃或其它适宜的重物,重量适合本人,扎好腰带。先自然站立,脚尖内扣,意守丹田,待热气出现,然后抓起杠铃上提,同时吸气,脚趾抓地;当杠铃提至胸部时,略微停顿一下,然后慢慢放下杠铃,同时缓缓呼气,脚趾放松,一吸一呼为一度,每天几十度。几天过后,可感到呼气时丹田火热之气向四肢发射,浑身好象有使不完的劲,此属正常反应。若面红、耳鸣、眼充血,则要减轻重量。这些反应严重者需要改练第一步,待症状消失后继续练习这第三步。

第四步固气得劲

这一步是以气化力的关键,过去视为不传之秘。自然站立,脚趾抓地,意想身体被一团刚劲之气包裹着,此刚劲之气与自己内气浑然成一整体,姑且称这气为浑然气.每吸一口气,想像浑然气向身体内收、紧缩一步,密度、硬度加大,同时脚趾抓地更紧一步。当感觉这浑然气紧缩到最外层离身体只有半寸时,浑然气的密度、硬度异常大,可是感到身体好象被一层钢板所裹,坚硬无比。

此时,可感到浑身发热,身体皮肤微微颤动。由此可进行拍打练习。找一根木棒,拍打前,深吸一口气,拍打时,想象这层钢壳向外一挡,抵消木棒的力量,同时用鼻向外喷气。喷气,以及用意识向外推钢壳时,可感到皮肤震动的频率更大,这是良好的反应。练功一段时间,全身可不畏打击,此时大功告成。

注意事项

一、有高血压、心脏病和有其它器质性疾病的人不要练习硬气功;

二、练功期间须节制房事,尤其是练第四步时;

三、拍打练习首先要轻,然后逐渐加重,喷气也不可过猛,以免头晕、耳鸣;

四、功力不足,不可逞能表演,以免发生意外。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意义

         气功,也可以说是意念功,只有用意念来带动气,功,指的就是练功时间长这就是功夫.要知道,<意是气之母,气是血之母>只要认清这十个字就简单多了,练习气功无须专用场地,也没必要固定时间,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去练,不管是走,座,卧,均可练功,走路时,意守两脚底提气就可以了,<意.就是指思想想在那的意思>座功.如在工作中,脚指轻抓地,用.元神.周身来呼吸,用识神去工作,<注,不可靠椅背>.如在家专心练功时,双手合掌于前胸,目微闭,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指轻抓地,上身正值,全身放松,意守周身呼吸,气吸七八分足时,意作起身状,《注,不是人起身》
站功,傍边有人不便练功时,站立,全身放松,意守脚底吸地之气即可。如在家专心练功时,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全身放松站立,脚指轻抓地,两手自然下垂,手指向外约二十度,意守手脚掌同时吸气即可《注,初练着可由原路呼出气,当气感强烈后,气只可进不可出》此功是养生功。如要出功,功法如下,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合掌于前胸,站桩式,全身放松,周身呼吸,《注。想像呼吸之气是光体》
卧功,仰卧,人伸值,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放在胸部上,全身放松,气从脚底进沿腿上经腹至上胸都是吸气,向两则分开沿整腿而下至脚底是呼气。《注,当气行至腹与胸交界时,受胸隔膜影响上行之气受阻,要改用口吸气的同时心中一定要喜,才能把这般气带上来。》只有这样才能把胸中几大穴打开,不然,练一辈子气功也无法打通胸中之穴。<注,当气穴打开全身发生热感强烈后,上行之气行至上胸时向两则分开即可,不许向下走气了,当练到伏气时,伏气是指感觉不到气了,要改为周身呼吸>以上是初级精选功法,在练功时有许多地方须要《一心两用》如要练到中高级功法,像婴儿,胎息法,无为,而不为,这种竞界我也没有达到,也正在进行中。真正练到《无为》《而不为》的竞界的人就廖瘳无几了.....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涵义

     静能生定,定能生慧。定是深度的入静态,慧是能够洞彻宇宙本原大智慧,即大彻大悟。

    心中无物为虚,念头不起为静。心静则神全,神全则性现。 性住气自回,气回丹自结。柔术之派别,习尚甚繁,而要以气功为始终之则,神功为造诣之精,究其极致所归,终以参贯禅机,超脱生死恐怖之域,而后大敌在前,枪戟当后,心不为之动摇,气始可以壮往,此所谓泰山倒吾侧,东海倾吾右,心君本泰然,处之若平素也,虽然,是岂易言哉,每见沉心求道之士,平日养气之言,不离于口,静悟之旨,怀之在心,苟一旦临之以可駴之事,则面目改观,手足失措,甚至神魂撼荡失舍,归于无何有之乡,如是而求其能静以御敌,真有戛戛其难之势,夫高尚者且若是,至于一般浮动轻躁者,其气之易摇,心之易乱,乃成芸芸众生之固有性质,故举目而望气功之微妙变化,空谷中几无跫然嗣响之音,吾道之所以日益衰也。

    气功之说有二,一养气,一练气,养气而后气不动,气不动而后神清,神清而后操纵进退得其宜,如是始可言命中制敌之方,顾养气之学,乃圣学之紧要关键,岂仅此邈尔柔术所能范围乎,不过柔术之功用,多在于取敌制胜之中,故养气为尤不可媛者,正以此也。

  练气与养气,虽同出于一气之源,然有虚实动静及有形无形之别,养气之学以道为归,以集义为宗法,练气之学,以运使为效,以呼吸为功,以柔而刚为主旨,以刚而柔为极致,及其妙用,则时刚时柔,半刚半柔,遇虚则柔,临实则刚柔退而刚进,刚左而柔右,所谓刚柔相济,虚实同进也。 一)运使

  既云练气,则宜勤于运使,运使之法,以马步为先(又名站蹖),以身之上下伸缩为次(如是则腰肾坚强,起落灵捷,将来练习拳法,无腰酸腿战之病),以足掌前后踏地,能站立于危狭之处,而推挽不坠为究竟,练成功时,虽立足悬崖,而坚立不虞颠仆(足掌前后踏地,练习既久,始能如是,平常人之足,则前后不相应,故一推挽即倾跌),以上乃练足之法,若寻常未经练习之人,则多虚浮,上重下轻,足踵又鲜实力,倘一经他人推挽,则如无根之槁木,应手即去,此未曾练气所致也,故运使之入手法门,即以马步为第一着,谚云,未习打,先练蹖,即此意也,苟能精马步,则气贯丹田,强立不倒,而后一切柔术,单行手法,及宗门拳术,可以日月渐进矣,初练马步时,如不常乘马之人,忽而乘马终日,腿足腰肾必酸痛异常,其力必较未练以前反觉减退,此名换力,盖从前之浮力虚气,必须全行改换,到此不可畏难,宜猛向前进,如初庄站数十分钟,次则加增数分,总以逐渐而进,为最紧要,又站时若腿酸难忍,可以稍为休息,总以两腿久站不痛,觉气贯丹田,足踵坚强,斯为有得矣。

  足既坚强,则练手尚焉(手法详后),练手之法,以运使腋力,今其气由肩窝腋下,运至指尖,如是而后全身之力,得以贯注于手,久之则手足两心相应,筋骨之血气,逐活泼凝聚,一任练者之施用而无碍也。

(二)呼吸

  肺为气之府,气乃力之君,故言力万不能离气,此古今一定之理,大凡肺强之人,其力必强,肺弱之人,其力必弱,何则,其呼吸之力微也,北派之柔术,数十年前,有专习练呼吸,以增益其气力者,其成功颇觉可惊,南派则练运使之法多,练呼吸之法少,盖以呼吸之功,虽能扩张血气,有时不慎,反至伤身,后因慧猛禅师移锡南来,始传呼吸之妙诀,于是南派亦有练习此术者,但未盛行耳,录慧猛禅师口传秘诀如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