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f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6:09:09

研究生阶段要明白和必须做到的一些事情

 

 大家读研阶段就会发现,导师一般都很忙,尤其牛导师就更不用说了,但是千万别因为导师忙而耽误了学业,反而这是一个锻练的好机会,找到了自己独立的学习方法,在自己在科研的道路上早点独立,不要总是认为自己是研究生,大的科研问题不用考虑或者不敢去考虑,而应该把自己当成一个研究者来做科研。我认为研究生不需要导师过多的象以前上学一样事事都指导,即使指导,也只能是在一些方面提点见议,俗话说的好“师傅引入门,休行靠个人”,导师只要给你指一个大的方向,也就是他所做的课题的哪一部分让你做,其它的就全靠我们自己了。老师是必要的拐杖,但

迟早要丢开的,丢开得越早越好!

  我们作为研究生要明白几件事:

  大 老师命题 老师知道答案

  研 老师出题 老师不知道答案

  博 老师不出题 老师不知道答案 自己找方向 找方法 找结果

  所以在研究生阶段(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你的一种想法可能就是一种新的学术思想,要主动去倡导学术自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尽量发挥自己的潜能,而不是导师教你去做,如果一个导师总是什么事都给学生安排的井井有条,甚至在学术思想上都让学生按他的意志或想法来搞,那么他不是一个称职的导师。而这样的学生以后离开导师后能不能独立搞科研是很值得怀疑的。

  所以我们在研究生阶段要做到:

  1.不单纯是接受知识,而且要进行科研工作

  2.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追求目标

  3.学术规范

  4.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更加具体的说就是:我们要理解培养单位关于研究生培养的一些规定,才能顺利毕业,拿到学位; 除了发表论文,要明白通过研究生阶段在做学问上提高了多少,学到了哪些知识和能力;对本学科、本领域的研究进展掌握得如何; 是否真正掌握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包括开题、实验设计、分析方法和实验技能、写作方法和理论水平等;给研究组带来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

  我们要明白并且有意识的去培养“四动”技能:

  1.动脑;点子与idea

  2.动手:掌握和熟练本领域的技术

  3.动笔:科学性vs艺术性;多读书、多学习好的写作方法、;多注意好文章的文风

  4.动口 :提问;口才好;讲演能力:风度,掌握要领、控制时间、深入浅出,多一些在学术会议上作报告的机会通过以上的分析,我觉得无论你的导师忙不忙,牛不牛,我们都应该自己去把握,如果把自己没做好科研的责任全推到导师的头上,那是悲哀。下面我引用一位科学家的名言与各位虫友们共勉:

  “ 科学本身是人类的一种实践。科学研究是一个思考过程。科学行动则是推行某种思考过程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检验这些思考过程的有效性,进而修正和改善这些思考过程,以期达到最高的认识。像一切科学实践一样,科学的判断力取决于个人的经验、信仰和情绪。 我们中间的许多人,或者说我们全体,在我们的专业经历中,都犯过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科学工作者应当有虚怀若谷的精神,敢于摒弃先入之见,敢于摆脱对错误思想感情上的依附

 

一)概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生路漫漫,何人不成长?

 

人的成长既是一个"自然而然"(不能由自己人为控制和干预)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自省自悟自觉的过程(此表现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后一个过程,我们可称之为自我教育的过程。

 

自我教育始自人认识到自我的存在(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之一),直到人生的结点。诸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反省"之类的说法,都是自我教育的内容或结果。

 

自我教育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它始终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交织在一起的,不过,自我教育的结果,取决于个人的灵性如何,个人努力的方向和程度,也有赖于成长环境的优劣。

 

对于受教育者,人们往往重视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甚至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而对社会教育的重视很不够,对于自我教育的概念更是异常陌生。

 

家庭教育,通常呈现为被动的传承,学校教育大多表现为被动的灌输,人们的自我教育没有太大的主动权。当我们脱身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二者从来不是孤立于社会教育的,因为包括父母或监护人或其他家庭成员,学校中的老师和同学,无一不是"社会产品"),不由自主便踏入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风"的大众社会,这便开启了人生的自我继续教育教育阶段,需要在"大风大浪中成长"

 

如何做人与如何做事(通常表现为谋生),是人生的两大主题,不应先后之别。所谓"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这是明显的误导和似是而非的谬论,经常成为不劳而获投机取巧者的藉口。比如"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说法,如果不首先解决如何"先富起来"的问题,整个社会势必就会呈现出唯利是图无法无天的"繁荣"景象。

 

人之为人,应当活得有思想、有灵魂、有道德、有情感、有品味、有格调。苏格拉底的"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大概正是此意。人人是社会人,同时又是"自我的人"。种瓜得瓜,"自我的人",唯有通过自我教育才能得以形成。

 

二)自我教育的途径

 

如上所述,自我教育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交织在一起的,这里着重要讨论的是,脱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后的自我继续教育。

 

1 读书(当然也包括阅读网上文章)

当然是指读"开卷有益"之书,读中国文化类书,不利于培养"自我之人"。这不是"数典忘祖"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而是不得己而为之的实话实说。

 

对于中国文化的总结性认识,易中天先生的"群体文化"论,和冯友兰先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发现个人的存在"是一个意思。

 

奉行个人主义的西方有"高举的个人"之说,阅读西方人物传记和人文思想类书,无疑会有助于培养真正的自我观念。

 

所谓"西方势力"张扬的是个人权益,而个人权益是独裁专制的克星,这也正是中西方文化冲突(看似不可调和)的实质。

 

2 欣赏艺术

大自然是最美的艺术之作,人为艺术乃人的心灵之作,是如同读书一样,艺术可陶冶人的情操,让我们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

 

3 在工作和生活中体悟人生

在工作生活经历中,通过观察、分析和思考,吃一堑长一智,汲取教训,积累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 与贤达之士交流交往

"三人行必有我师""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十年香"。良师益友之间的相互启迪、激励,会让我们受益无穷。

 

5 信仰神圣的宗教

"上帝是人最后的朋友",神圣的宗教信仰,有助于我们发现并找到自己的灵魂,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我们的灵魂。

 

"离上帝最近的人,是离人最近的人",神圣的宗教信仰,决不虚空,反而可以令虔信者的人生不再虚空。

 

三)人生的六个阶段

 

一个人,如果就同一事物的认识,和若干年前没有什么两样,为人处事多年不见改观"风采依然"的话,我们很难说有他(她)什么长进。

 

1 父母(监护人)羽翼下的孩提时代

"三岁知老",这是我们身心发育最关键的阶段。

 

2 学生时代

这一阶段,是我们初步确立人生观和世界观,获取(基础的)生存技能的阶段。

 

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为数不少的人思想和认知水平停留在了某一时期,尤其是学生时期,靠"吃老本"终了一生。

 

3 恋爱成家

品尝初恋的甜蜜,是人生的第一美好感觉。而脱离父母自食其力,开始确立""的观念。

 

4 为人父母

为人父母,这是人生的第二美好(当然只是个人观点)。孩子能给我们带来无数人生的启发和思考:"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人初到世界的本来面貌是什么样子,相对于孩子的质朴纯真和无忧无虑,成人的事故圆滑机巧算计,是不是显得十分愚蠢(聪明反被聪明误)?

 

5 人到中年

此为人生的黄金期,也是通过拚搏进取能够事业有成之时,回想起童年的欢乐和遐思,眷顾着青春的美好和激情。

 

6 垂暮之年

回想往昔,感憾良多。一位生活经历丰富的老人,就是一部供自己和他人翻阅的人生百科全书。

 

三)自我教育的方向和目标

 

1)精神独立,思想自由。

 

2)以爱己之心爱人,以恕己之心恕人。

 

3)明白何谓人道,何谓公平正义,树立规则意识(遵纪守法,遵从公序良俗),明白自己的法定自由权利和责任义务(包括道义上的责任义务)。不以自己和所在团体及本民族国家眼前利益得失为标准论对象,而以人道公平正义作为断是非的准绳。

 

4)做一个既能看到自己的存在(尊严和价值),同时也看到他人的存在的"社会人"(公民),不做自私自利的孤家寡人。思想和行动上,保持与社会和时代进步潮流一致。

 

5)思想纯洁,品行端正,仁爱、善良、诚实、谦卑、正直、热情、真挚、节制、严谨、勇敢、坚毅、果断、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立。

 

温柔善良方可称女人,坚毅责任方为大丈夫。

 

四)人生之大缺憾

 

终生未婚,不曾养育过儿女,实为人生之大缺憾。

 

 

 

夫妻风雨同舟相濡以沫耳鬓厮磨,儿女绕怀灯前嬉戏天伦之乐,如此温馨甜美的家庭幸福,是上天赐予人类的奇异恩典,我们岂能错过岂能拒绝呢?

 

由夫妻和儿女(当然也包括老人)组成的家庭,能极大地丰富我们的人生。尤其是儿女,能让我们对人生的认识的提到一个新高度。通过爱儿女,就会深感这个社会并非与你无关,而是与你休戚相关。从儿女身上,你迟早会发现,必须尽到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你还会为自己(重新)找到爱这个世界理由。

 

我们会发现,面对儿女,我们没有什么自傲的,我们当和儿女一起成长。

 

五)人生终点

 

"活到老学到老" "朝闻道,夕死可矣"

 

即便终生未能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也要力争做到无羞无愧无憾地告别人生舞台,为自己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对于过错和罪恶,及时纠正忏悔;受惠于人,及时感恩;好的德行和技能,及时留传。

 

当然,如同降生一样,何时谢世,这完全是一件身不由己的事情。虽说自杀是自己掌握了何时""的主动权,但这却通常是对人对己不负责任的举动。畏罪自杀,更是逃避责任的懦夫行为。但是人们老喜欢用"被逼无奈""万不得已"来掩饰自杀行为的不合理性,这明显是对"后来人"的鼓励。

 

对于人,生命的结束作为一种自然状态才称得上是完美的,难道不是吗?

 

乐观地看,按照"儿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之说,死亡对于有儿女在世之人,他们的生命并没有终结。

 

六)自我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从芸芸众生之中找到找回自我,和自己一起成长!

 

为什么中国会有"人随社会草随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说?为什么"丑陋的中国人"千年不绝?为什么会有社会主义新生事物"脑残"?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无不是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的缺失的结果。

 

这里,对几乎完全丧失了独立观察思考能力的"脑残"作个简要分析。

 

这显然是"一条道走到黑""不明真相的群众",他们一开始接受的就是"官修正史""正确舆论导向""主旋律"宣传教育,最后导致脑袋长在了别人身上,思想(这其实也是别人的思想)停留在了数十年前甚至千百年前,敢拿谬论当真理,四处宣扬,以己昏昏使人昏昏,还真能引来不少盲人骑瞎马,他们相互吹捧,洋洋自得,乐此不疲。所以,在利益集团很团结(当然也存在一致对外的派系之争之斗)的同时,而公众却一盘散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