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奎松:建国初期清除美国文化影响的经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02:38

资料图:学者杨奎松

杨奎松: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1953年生于北京,籍贯重庆,中国人民大学毕业。主要研究领域:中国现代史,主攻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对外关系史、中苏关系史、国共关系史及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著有《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研究》等。

————————————————————————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大任务,就是巩固新生政权。当时对新政权构成最大威胁的是实力强大并继续与中共为敌的美国政府。新中国在外交上,实行了与苏联结盟的战略;在政治上,用强力征服和镇压了一切可能的反对者。但是,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列强不同,它主要不是靠武装侵略或割地赔款来取得其在华利益,而是通过文化、教育、宗教等各种渠道,施加对知识分子、普通市民基本价值观乃至生活方式的影响,这是新政权最担心的。而民众中存在的“亲美”、“崇美”、“恐美”心理,则严重地妨碍着新政权各项政治措施的有效实施。1950年秋冬中国出兵抗美援朝,美国宣布对中国实施封锁,给新政权提供了清除美国文化影响的有利时机。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确定了三条对外方针。用毛泽东比较形象的语言来表述,这就是:“一边倒”、“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由此可见,新中国政权能否稳固是问题的关键。当时新政权还只能采取联合政府的形式,允许相当部分“旧民主主义分子”、“民主个人主义”者进入政府。而这些人对美国有着相当好感,力主新中国应当在美苏之间保持中立的“中间派”们,在中国的城市居民当中还有着很大的社会基础,毛泽东担心他们中的某些人有朝一日会成为美帝国主义“从内部来破坏革命”的那种“反对派”。这也正是为什么,当1949年8月5日美国国务院刚一公布《美国与中国关系》(白皮书),毛泽东马上作出激烈反应的主要原因。他反复告诫那些仍然对美国抱有幻想的“中间派”、“中间阶层”、“落后分子”,或者“自由主义分子”、“旧民主主义分子”、“民主个人主义”的拥护者们,万万不可继续执迷不悟,坚持“亲美”、“崇美”、“恐美”的“错误思想”、“糊涂思想”和“反人民的思想”参见《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83~1516页。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尤其是艾奇逊寄希望于中国民主个人主义势力的观点,让新政权感到极大的威胁。因此,建国伊始,新中国政府就不能不把切断美国与中国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联系,肃清美国在中国的社会影响,设定为一个极为重大的政治斗争目标。而由于中共全面执掌政权,美国在政治、外交乃至于经济上,均因与新中国绝交而对中国大陆失去了影响力;因此,从社会文化的层面切断大陆民众与美国的联系,消除城市居民中“亲美”、“崇美”、“恐美”思想,彻底摧毁“民主个人主义”的社会基础,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显得特别突出。

美国文化的影响,包括宗教、学校、广播、电影等四个方面。本文分别就新政权对上述影响所采取的清除措施及实施的经过,作一概略的考察。

文章目录:

一、阻断美国的宗教影响

新中国成立之际,在大陆范围内天主教和基督教徒已有将近400万人。由于顾虑到数百万教徒的态度,中共中央这时对于实现两教彻底切断与美国等国联系的时间表,尚无严格的限定。毛泽东和周恩来都明确主张:“此事不宜太急,太硬性”,以免“造成对立”。“要把美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从中国完全肃清,还需要三四年的时间。”

二、接办美国津贴的学校

根据刘少奇1949年7月4日给斯大林的报告:“仅仅英、美两国,在中国设立的专门学校与大学校就有卅一所,神学院卅二所,图书馆廿九所,文化团体廿六个,中学校三百廿四所,小学校二千三百六十四所。”因直接由美国方面的资金支持和赞助的学校数量众多,在中国各类学校总数中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学生乃至教授职员中对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抱以好感者自然人数众多。由这些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每年大量地进入到社会当中去,包括就职于政府机关和各类学校,他们也就不可避免地会把“亲美”、“崇美”、“恐美”的思想情绪散布到四面八方。

三、取缔收听“美国之音”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并无条件对“美国之音”的华语广播进行有效干扰,因此凡有短波收音机者,在中国大中城市收听该广播并不困难。尽管当时拥有短波收音机者在普通民众中的比率不会很高,问题是收听者往往热衷于散布和议论,故“美国之音”的消息传播相当迅速和广泛。上述消息广播后不久,从天津到上海再到广东,到处都开始有了相应的传播和议论。有的说:“以往国民党出卖祖国给美国,现在共产党又出卖祖国给苏联,做苏联的附庸国。”“说什么平等条约,还有秘密协定没有登载出来。”苏联借给中国“三亿美元算得了什么?过去美国借给国民党的就有六十亿”。

四、阻禁美国电影的文化影响

美国电影的影响,在上海等大城市非常普遍。这是因为,好莱坞的电影经常炫耀美国的科学发达和自由民主,又每每爱表现美国的摩天大厦和繁华富足,以至于“人们普遍崇拜美国的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认为美国什么都比中国好”。在这种情况下,中共进城后宣传爱国主义,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上海市妇联就承认:一般上海的家庭妇女,通常都“不关心时事,怕战争,对美国仇恨不起来,甚至某些群众亲美、崇美、恐美等思想很严重。”而里弄居民“听美国之音是很普遍的。

五、结语

1950年下半年朝鲜战争的突然爆发,特别是中国被迫出兵朝鲜,完全打乱了原来准备经过三四年,甚至十年左右完成的社会改造和文化统合的进程。美苏冷战的国际政治格局,特别是苏联对抗美国的种种经验,都促使中共必须在战争爆发的同时,要消除美国的文化影响。驱逐从事反华活动的美籍宗教人士,以及取缔收听“美国之音”,即是为了这一目的。而当美国宣布冻结中国在美国的一切财产,并对中国大陆实行经济封锁之后,接收已无法继续获得美国津贴的各种学校和禁映已无从继续输入的美国电影,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政治举措。与其说这些行动是新政权肃清美国文化影响的主动行为,不如说它们是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战争局面的被迫出招。当然,当新中国的列车被迫从一段相对平缓的轨道突然转向了急速的下坡之后,列车就再难回到原来的速度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