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弢:为何偏是极权者改革极权体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2:41:17

述弢:为何偏是极权者改革极权体制?

2010年08月23日10:41南方网述弢我要评论(11) 字号:T|T

述弢 北京学者

斯大林去世前,喜欢把亲信叫到孔策沃别墅来陪他吃晚饭。于是贝利亚、马林科夫、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就成了这里的常客。老臣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米高扬和伏罗希洛夫则日益受到冷落。1953年3月1日夜间,斯大林突发急病,生命垂危。贝利亚和马林科夫闻讯后匆匆赶来,见领袖躺在地板上,不省人事。贝利亚喝斥仆人道:“干吗大惊小怪的?他不是睡得好好的吗?不要惊动斯大林同志。”随即扬长而去。医生是在病人摔倒13个小时之后才赶来进行抢救的。

领袖弥留之际,他的“战友们”正在克里姆林宫忙着瓜分权力。最后议决由马林科夫出任部长会议主席,贝利亚名列苏联部长会议四位副主席之首,并兼任内务部(由原内务部和国安部合并而成)部长。其余三位部长会议副主席依次为莫洛托夫、布尔加宁和卡冈诺维奇。莫洛托夫任外交部长,布尔加宁任国防部长。赫鲁晓夫任苏共中央书记。

众战友中,数贝利亚最为活跃。只见他频频出招,咄咄逼人。这也绝非偶然。

贝利亚的地位最为稳固,因为整个国安系统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谁控制了国家安全系统,他就实际上保证了自己在苏联领导层中的关键作用。内务部和国安部的合并,似乎就完全排除了未经贝利亚批准搜集针对他本人的情报的任何可能性,而且他手中握有关于他的同僚昔日活动的全部材料,他完全可以像原来一样监视同僚的活动。国安系统拥有自己的军队、自己的法官和拘禁地、工业企业,从而可以介入任何内政问题,并通过特工机关介入任何外交问题。贝利亚所追求的目标是充当国家领导人的角色。

贝利亚又是当时领导层中消息最为灵通的人,而且他的信息包罗万象,准确无误。他对于政治问题和国际关系问题、苏联同其他国家关系中间出现的现实问题均了如指掌。他掌握了关于国内政局、民众心态以至任何风吹草动的准确信息。

贝利亚成了决意实施改革的第一人。身为部长会议副主席的他,出人意料地积极介入那些似乎并不属于他的管辖范围的国家生活领域。他开始了一场十分精细、经过深思熟虑的政治游戏。他深知为获得国内外的支持,就要提出建设性的政治纲领。贝利亚立即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他释放了莫洛托夫之妻波林娜·热姆丘任娜,并亲自“交到”莫洛托夫手中;他建议实行大赦,120万名刑期在五年以下的非政治犯获释;贝利亚公开宣布为“克里姆林宫医生案件”平反,他为战后若干案件的受害者平反,就为自己在同权力竞争者的斗争中积累了雄厚的政治资本。

贝利亚还插手外交事务。他倡议实行两德统一,建立统一和中立的德意志国家;坚持必须实现苏南关系正常化,起草了致南斯拉夫领导人的信件,信中建议举行两国全权代表———两国安全机关代表的秘密会晤,讨论这个问题。

贝利亚在国内威望迅速飙升,马林科夫、布尔加宁、赫鲁晓夫、莫洛托夫等人均相形见绌,望尘莫及。贝利亚在同僚面前傲气十足,颐指气使,开会时不让别人说话,他自己开始讨论,自己进行总结,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甚至恶语伤人。此外,他已经开始对同僚搞窃听。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贝利亚自以为胜券在握,万无一失。然而,主席团内还有强劲的对手在。新任部长会议主席马林科夫可谓树大根深,地位稳固。此外,身为苏共中央书记的赫鲁晓夫也不可小觑,他得到国防部长布尔加宁的支持。

在若干人眼中,贝利亚日益成为一个危险人物,大家对他是既恨又怕。

在军队高层看来,贝利亚是个危险的敌人。对于党政官员和经济领导人说来,内务机关是很危险的。对于所有的人说来,贝利亚都是一个威胁的象征,一个按照他的意志“让你在劳改营里灰飞烟灭”(贝利亚语)的象征。

众战友尽管分歧甚大,眼下他们却有一个联合起来的基础,那就是对贝利亚的畏惧,随着平反冤假错案的进行,贝利亚日益成为党内高层心目中的危险人物。他们深谙此人的冒险主义性格,完全有理由担心贝利亚会利用其手中的档案材料、首先是那些留有他们亲笔签名字迹的处决名单来搞掉他们。于是他们决定采取行动。

由赫鲁晓夫挑头,分别做每个人的工作。同马林科夫、布尔加宁、莫洛托夫都是没费什么周折就达成共识。谁知到伏罗希洛夫那里卡了壳。赫鲁晓夫刚刚跨进办公室的门槛,伏罗希洛夫就把贝利亚猛夸一通。只得改由马林科夫出面,伏罗希洛夫一弄清“战友们”的真实意图,就跟马林科夫拥抱接吻,泪流满面。原来伏罗希洛夫知道办公室安有窃听装置,不得不说假话。

决定在部长会议开会时逮捕贝利亚。对于抓捕行动进行了精心策划和仔细研究,而且严守秘密。部长会议的例会于1953年6月26日中午开始举行。赫鲁晓夫和马林科夫在会上讲话,然后就宣布逮捕贝利亚。以朱可夫为首的军人进入会议室,结果是有惊无险,贝利亚未作任何反抗即束手就擒。

贝利亚的被捕,为实施苏共政策转变、摒弃极权主义遗产、启动民主化进程提供了可能。然而苏共中央主席团丝毫没有同斯大林体制一刀两断。贝利亚批斯大林,是企图摆脱对于大清洗的罪责,竭力表明离开斯大林照样可以管理国家和社会主义阵营,而他的那些战友压根就没有考虑过非斯大林化的问题。恰恰相反,他们拼命为斯大林的罪行辩护,把责任都往贝利亚身上推。

率先试图对极权主义体制进行改革的人,居然是最阴暗的体制领导人和斯大林最忠实的战友。客观地说,日后苏共二十大之后采取的措施,不过是1953年贝利亚提出的倡议的继续而已。岂不荒唐?然而,这就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