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玩命的战地记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00:00
今天是第11个中国记者节。
中国记者节选定在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937年11月8日,以范长江为首的左翼新闻工作者在上海成立中国青年记者协会,这是中国记协的前身。几十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记协为团结我国广大新闻工作者,推动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以及在开展国际新闻界友好往来等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确定中国记协的成立日为记者节,可以鼓舞和激励新闻工作者继承优良传统,为正义事业呼吁。2000年1月,中国记协正式向国务院提出《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同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同意11月8日确定为中国"记者节"。从此,新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有了自己的节日。
记者节像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中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按规定,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
据统计,目前中国新闻从业人员已达75万人。新闻记者常被人称为“无冕之王”,尽管这一称呼名不副实。但在世人眼中,既然为“王”,想必新闻记者的工作是非常舒适安闲的。
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因为在世界上,新闻记者这一行当属于高风险职业。据国际记者联合会秘书长爱丹.维特统计,在过去的10年中,全世界共有500多名记者在采访中遇害。至于因劳累过度而身患重病去世者,恐怕难以计数。前两年某些地区(上海)调查,在职死亡的新闻工作者的平均寿命只有45.7岁。
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就是国外记者怎么深入战地玩命采访的情景。

记者不需要黑社会,但黑社会的存在,就一定需要记者去揭露;记者不需要战争,但如果战争不可避免,就一定需要战地记者去目击、记录。

虽然不是每个记者都有上战场的勇气,也不是每家报刊都有必要派出战地记者。但有没有记者走向重大冲突的战场,却是云泥之判。记者这一职业的宿命,往往决定了在任何危险领域都需要他们的身影,他们也因此难免要付出这样或那样的代价和牺牲。

记者不需要战争,但战场却需要记者。那黑框中的名字令他震撼肃然起敬。很多人都不难能体会他所说的震撼。

某些时候, 战地记者比参战人员还要勇猛!

记者在战地采访突击队员

波黑战争期间的战地记者

这张显示的应该是记者在伊拉克街头采访的情景

以巴冲突中的战地记者

2003年4月8日,一套带血的相机和镜头落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巴勒斯坦饭店15层楼的地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