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敏锐的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49:44
事先声明,这是别人的文章。本人觉得较好就考呗了一下下 

开放、敏锐而又切实的“问题意识”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07年01月09日13:33  作者:王彬彬

——读《多维视野中的鲁迅》

  冯光廉、刘增人、谭桂林三位先生主编的《多维视野中的鲁迅》一书,由山东教育出版社于2002年1月出版。这本书有一百多万字,捧在手上,远比一般的砖头重。多年来已习惯于靠在躺椅上读书的我,这回不得不在书桌前正襟危坐了。促使我坐到桌边的,首先是书的目录:“鲁迅文学创作的主题学阐释”、“美术视野中的鲁迅艺术趣味”、“鲁迅主编书刊的编辑学阐释”、“文体史中的鲁迅评估”、“文学批评史中的鲁迅评估”、“翻译史中的鲁迅评估”、“汉语史中的鲁迅评估”、“学术史中的鲁迅评估”------这些章节的题目令我眼睛一亮。这里提到的问题,有的我也曾意识到,但无力深究,例如,“翻译史中的鲁迅评估”,就属此列。数年前,我曾写过《作为翻译家的鲁迅》的短文,对鲁迅在翻译上的独特追求做了极为简略的评说,至于在中国近现代翻译史上为作为翻译家的鲁迅定位,则是我望而生畏的,现在有人做出了这样的工作,我自然禁不住要看一看。这里提到的问题,有的是我未曾想到过,经这一点,才大感兴趣的,例如,“美术视野中的鲁迅艺术趣味”,就属此列。鲁迅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且对中国现代美术事业投入甚多,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鲁迅对美术的热爱如何影响了他的文学趣味和文学精神,在他美术上的审美趋向与文学上的审美趋向之间,有着怎样内在的联系,却是我未曾想过的,当这样的问题出现在这本书的目录上时,我才感到这确实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所以,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其开放、敏锐而又切实的“问题意识”。“有真问题才有真学问”。在“问题意识”上要做到“开放”,并不特别困难;要显得“敏锐”,有时也很容易。近些年,一些谈论和评说鲁迅的文章,视角也很“独特”,立论也很“尖新”,似乎也表现出很开放和敏锐的“问题意识”。然而,开放则开放矣,敏锐则敏锐矣,却往往让人感到缺乏必要的“切实”,让人感到或褒或贬都有些隔靴搔痒、不着边际,让人感到所谈论的问题不大能够成为“问题”。而冯光廉等三位先生主编的这部书,其“问题意识”是以“切实”做底的,是在“切实”的前提下表现得开放和敏锐的。书名叫做“多维视野中的鲁迅”,但却不是为多维而不惜牵强附会,为全面而不惮生拉硬扯。书中每一专题所探讨的“问题”,可说都是植根于作为研究对象的“鲁迅”身上的,每一专题所探讨的深度、所表现的新意当然不尽相同,但却让人感到确实是在谈论和研究“鲁迅”,确实能丰富我们对“鲁迅”的理解。
  作为一部从二十几个维度观察鲁迅的书,当然不可能每一维度都是全新的,毋宁说,书中的不少专题,面对的都是老问题。在论说老问题时,如何对待已有的研究成果,是一个不易处理的问题,它首先关乎“学术道德”。我们不难读到那种对已有研究成果既依赖又无视的学术“新论”。依赖,是指这类“新论”实则不过是对已有成果的东剽西窃,是将既有观点东拼西凑;无视,则指在袭用他人成果时又不做任何说明。当然,我这种说法本身就有语病。既是“剽”是“窃”,自然也就“毋庸”说明了。而《多维视野中的鲁迅》在论述老问题时,采取了一种十分诚实同时也很有价值的做法。本书充分重视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已有的成果进行借鉴,是一种重视;对已有的成果进行批判、审视,也是一种重视。而本书对已有成果的重视,是包含着这两方面的内容的。或者说,这部百万余言的《多维视野中的鲁迅》,自觉地把总结、反思已有的鲁迅研究作为要达到的目标之一种。对此,导论中有明确的说明:“本书作为世纪之交编撰的学术专著,应该自觉而认真地进行历史反思,回顾半个多世纪以来鲁迅研究所经历的历史道路,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和所出现的主要缺失,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实际上,本书的总体视角的确立,体系框架的建构,观点方法的阐释,都是在认真的历史反思的基础上获得的。在具体章节的操作中,或单设一个专门题目,评介过去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和曾经出现过的一些重大研究偏向,尤其是那些当前仍未真正解决、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重要问题,以便帮助读者(特别是不大知晓往昔研究历史的年轻读者)了解历史经验教训,增强思想的识别力,把握今后的发展趋向;或不单设题目,而穿插在我们的有关论析中,结合进行简要的评介,画龙点睛,起到上述作用。同时,从编著者的角度说,通过历史的反思,头脑可以更加清醒,立论可以更加心中有数,学术的起点,突破的重心,补正的方向,整合的依据,确实显得更为明晰了。”本书虽然不是一部鲁迅研究史,也不把“具体地描述鲁迅研究的历史过程、阶段性特征”和对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的评介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但在全书体例的设计和视角的选择上,都明显地表现出对鲁迅研究史的回顾和反思倾向,当然,这种回顾和反思更具体地体现在对每一专题的论述中,每一专题的研究者,或在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前,或在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中,都力求对此前在这一问题上的代表性成果进行评介。这样,通读全书,实际上就能对鲁迅研究史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又由于各专题的撰写者是带着明确的“问题意识”去回顾和反思已有的研究思路和得失的,它就在许多方面比一般的鲁迅研究史更加具有历史穿透力。
  对已有的研究路向和代表性成果进行清理,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突破和创新具有更加明确的方向和更为合理的方式。本书每一专题的撰写者,都是有着明确的“求异创新”的意识的,都努力追求在回顾和反思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把问题更深入一步。尽管每一专题所表现出的新意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全书可谓新意沛然。当然,最具有新意的,还是那些在某种意义上是拓荒性的专题研究。所谓拓荒,不是说此前无人对此问题发表看法,而是说此前的看法都零碎、浮浅,不曾有人做过深入系统的探究。鲁迅研究作为一门“显学”,投身者甚众,在有些问题上,我有时甚至感觉到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过度阐释”,而之所以有些领域还存在着“荒芜”现象,不是人们无力顾及,而是并未想到这些领域也有深入开垦的价值,换言之,并未对这些领域产生“问题意识”。当《多维视野中的鲁迅》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后,我们才感到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耳目一新的同时,也深受启发。例如第七章《鲁迅审美风格的艺术学阐释》,着重探讨了鲁迅在美术上的审美嗜好与其生命感知和文学风格之间的内在联系,就令我大为受益。“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雪》);“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药》);“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在酒楼上》)------对鲁迅作品中这些苍凉中含沉郁、悲哀中有昂扬的意象营造,我也曾十分感兴趣,并不时玩味。但此前,我只把鲁迅特有的意象营造方式与他的人生经历、生命体验等联系起来,而《鲁迅审美风格的艺术学阐释》这一章,却令人信服地指出了鲁迅在意象营造上与他所喜爱的梵高、蒙克等西方现代画家有着内在的相通,鲁迅用文字塑造的形象,与梵高、蒙克等用画笔描绘的形象,有着很大的相似。再例如第二十一章《学术史中的鲁迅评估》,是迄今为止,对鲁迅的学术眼光、学术方式、学术情怀和学术成就的最深入系统的研究。由于种种原因,作为学者的鲁迅其实长期被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所挤压,或者说,作为学者的鲁迅的独特表现和贡献,长期处于被遮蔽的状态。而《学术史中的鲁迅评估》这一章,一开始便指出,在蔡元培、周作人等“老朋友心目中,鲁迅的学术成就起码不比其文学创作逊色”。在后面的论述中,这一章有许多精彩之论:“要说‘用清儒家法治学,有正统派遗风’,胡适其实不如鲁迅;只不过鲁迅少谈而胡适大讲,以致梁启超错认胡适为清学的嫡传”;“鲁迅重考据,但不重一般意义上的‘考据家’;对单纯考据的超越,是鲁迅承清学而又不为清学所囿的明证。------认真的考据家其实不太难找,难找的是有思想有胆识且甘于坐冷板凳‘钞旧书’的真学者——鲁迅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靠的正是这重考据而又不囿于考据,或者说承清学而又不囿于清学”;“鲁迅的小说史研究之所以能够深入,得益于其丰富的小说创作经验。以一位小说大家的艺术眼光,来阅读、品味、评价以往时代的小说,自然会有许多精到之处。------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之所以难以逾越,在其史识及其艺术感觉。------在本世纪中国学者中,对中国小说研究贡献最大的莫过于鲁迅和胡适,前者长于古小说钩沉,后者长于章回小说考证。不过在小说史的总体描述以及具体作家作品的评价上,胡适远不如鲁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学修养及创作经验的差别”;“作为一个文学史家,鲁迅的最大长处其实不在史料的掌握,甚至也不在敏锐的艺术感觉,而在于其跨学科的知识结构以及对历史和人生真谛的深入领悟”------诸如此类的立论,既言之有据,又很大程度上是发人所未发。这种“学术史上的鲁迅评估”,使得本来较为干瘪的学者鲁迅大大丰满起来,也使得整体的鲁迅形象更加充实和具有立体感。
  说《多维视野中的鲁迅》这部书具有开放、敏锐和切实的“问题意识”,当然并不意味着它已穷尽了关于鲁迅的一切“问题”。特定时代的研究者有着特定时代的“问题意识”,一百年后的鲁迅研究者或许会研究些我们今天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问题。在我们这个时代,鲁迅在受一些人推崇的同时,也面临着另一些人的质疑和挑战。在这部书的导论中,从六个方面归纳了“出现此种怀疑和否定鲁迅的看法”的原因,在第十五章中,也对“鲁迅接受中的误读与曲解、攻击辱骂现象”做了分析。但我以为这还不够。其实,王朔、朱大可之流不顾常识而发出的泼皮式的谩骂,并不值得特别认真地对待,值得认真对待的,是从自由主义立场对鲁迅做出的质疑和挑战。当年,鲁迅与胡适、梁实秋等自由主义者存在着立场分歧,而这种分歧又在今天的文化界继续着:有人在接着鲁迅的话题继续讲,有人在接着胡适、梁实秋们的话题继续讲。接着胡适、梁实秋们的话题继续讲的人,也在重复着自由主义者当年对鲁迅的质疑;是应该“回到鲁迅”还是应该“回到胡适”,正成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所以,我觉得“鲁迅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是一个亟待认真清理和研究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我想应该包括这些内容:鲁迅对自由主义有多大程度的接触、了解;鲁迅为何未能接受自由主义理念而成为了“左翼作家”;鲁迅的选择是否有着历史性的局限与失误;在历史的尘埃落定之后,应该怎样重新看待鲁迅与胡适等自由主义者的思想冲突;等等。近几年,我时时想研究这个问题,但又因其十分复杂而未敢动手。当我翻开这本《多维视野中的鲁迅研究》时,曾指望从中看到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但在众多的维度中,并没有“鲁迅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这一维,这不免令我多少有些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