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直辖不是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5:07:14

引 言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了,电视、报纸、网络,甚至街道,触目皆是庆祝特区成立三十周年的信息,甚是让人振奋!但激动之余,又不免思索:在政策优势、区位优势都已经被弱化的情况下,深圳如何才能避免被边缘化的处境,深圳快速发展的下一个助推力在哪儿,深圳未来又何去何从? 

正好今天是因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而休假,空闲之余,不由将近段时间在工作过程中浮动的思绪进行整理,归结深圳直辖的话题,拟作一文,权当本人庆祝特区成立三十周年的贺礼吧。 

 

一、深圳的历史沿革 

既然写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之际,又为深圳直辖而写,当然要回顾一下深圳的历史啦: 

1、深圳市最早的前身为宝安县,宝安作为县建制始于公元331年(东晋咸和六年)。朝廷置辖地六县的东官郡,辖地大概为今天的深圳市、东莞市和香港等范围,郡治(郡的行政中心)在宝安县(南头)。 

2、深圳市的前身又曾名为新安县,公元1573年,中国明朝政府扩建东莞守御千户基地,建立新安县,并建县治于南头,辖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区域。 

3、公元1913年(民国三年),广东省新安县复称宝安县,县治仍在南头。 

4、抗日战争时期,南头沦陷,宝安县政府临时迁往东莞县。 

5、1953年,因深圳联接广九铁路,人口聚居较多,工商业兴旺,宝安县治东迁至距南头10公里外的深圳墟。 

(注:“深圳”地名于1410年(明永乐八年)始见于史籍。清朝初年建深圳墟。当地的方言俗称田野间的水沟为“圳”或“涌”,深圳因其水泽密布,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 

6、1979年3月,中央和广东省决定把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受广东省和惠阳地区双重领导,建市时,辖深圳、南头、松岗、龙华、葵涌、龙岗6个区。 

7、1979年10月,深圳市(县级市)设立罗湖区。 

8、1979年11月,中共广东省委决定将深圳市改为地区一级的省辖市。 

9、、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现在,该天也被世人亲切的成为“深圳生日”。 

10、1981年3月,深圳市升格为副省级市。 

11、1981年10月,设立宝安县建制,与特区并列,辖特区外的1577平方公里。 

12、1983年9月至1984年8月,特区内先后设立罗湖、上步(后改为福田)、南头、沙头角、蛇口5个管理区。 

13、1988年11月,国务院批准深圳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并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14、1990年1月,撤销特区内各管理区,设立福田、罗湖和南山3个区。 

15、1992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规的权力。 

16、1993年1月,撤销宝安县,分设宝安、龙岗两区。 

17、1997年10月,从罗湖区分出盐田区。 

18、国务院于2010年6月份作出批复,同意将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深圳全市,将宝安、龙岗两区纳入特区范围,特区外扩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二、深圳申直回顾: 

深圳申请直辖的呼声由来已久: 

1、1988年,深圳首次提出申请成为直辖市。作为一个成立不到十年的新兴城市,深圳申请直辖,无异于石破天惊,在全国激起一阵波澜。当时质疑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赞成的则没有几个,至于广东省,更是首当其冲反对深圳直辖。尽管第一次申请直辖失败,但深圳始终没有放弃,1988年以后几乎每隔五年深圳都要掀起一波直辖动议。 

2、1997年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正式批准重庆为第四个直辖,将中国人口最多的四川省在行政区划上一分为二,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分为东西两个省级单位。重庆直辖成功给了深圳极大鼓舞,在1998年两会期间,深圳再提直辖。1998年深圳国内生产总值为1289.28亿元,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六位,仅次于上海(3688.2亿元)、北京(2009.9亿元)、广州(1844.09亿元)、重庆(1434亿元)、天津(1340.7亿元)。从经济实力上来讲,深圳申请直辖有足够充分的理由,但结果仍然让深圳人倍感失望。 

3、当时光跨越到21世纪时,深圳的命运开始出现新的转机。首先是香港经济持续低迷不振,失业率居高不下,产业转型困难。香港陷入困境使中央对深圳问题高度重视,于是在2003年7月国务院直接派遣调研小组来深。中央小组直接来深调查,这在深圳历史上是第二次。在香港陷入困境的同时,对岸的深圳同时也面临一个发展方向问题,是继续扛着“特区”的大旗还是还原为一个纯粹的城市?而此时的广东省也正为一个日益庞大的行政机构所困扰,计划把21个地级市合并在10 个左右,因此开始推动建设大广州、大佛山、大中山、大汕头……珠三角东岸的深圳、东莞以及惠州如何整合?合并直辖方案于是跃出纸面。 

4、2003年7月底,在国务院调研小组的座谈会上,有关专家为深圳未来设计了三条“路线”:一是与香港结成“特区联盟”,二深圳成为中央政府直辖市,三是深圳成为自由港。三条路线中,直辖方案对深圳而言更现实也更容易操作。因此,在8月份深圳民间的直辖呼声甚是强烈,以致于最后官方不得不出面澄清。但官方越是低调,民间越是认真。 

5、2004年3月,《关于建议将惠州市所辖的惠阳区划归深圳管辖案》获得全国政协审定,并正式立案。深圳版图能否扩大再次成为媒体聚焦的热点, 

6、此后,“深圳申直”的呼声在民间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甚至还有不少的网友在网上征集签名…… 

 

三、十大申直理由 

1、直辖布局 

从我国直辖市的地域布局来看,目前北方有北京、天津,东边有上海,西部有重庆,但唯独华南地区还是一片空白,没有设立直辖市。这一布局就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水平和需要,以及地区平衡来看,都不是合理的,因此,我国有必要在华南沿海地区选择适当的城市作为直辖市。 

推测信息:根据我国电话号码的区号特征来看,区号为3位数的有十个大城市,现有的四个直辖市均在其中。除北京外,十大城市均以“02”为头,顺次排列,但尚有“026”空缺。因此,未来设定直辖市,其区号不可能沿用原有的4位数,考虑到区号排列的连续性,必定选用“026” 

 

2、政策平衡 

八十年代时设立经济特区,适用特殊经济政策,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确实促进了深圳的快速发展,乃至带动了整个珠三角经济圈的兴起和发展。但时至今日,从全国来看,各地都在大力招商引资,申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在“天高皇帝远”、少人问津关注的背景下,当地政府的一手支持下,可能实施更为特殊的经济政策,深圳的“特”字仅具有概念上的含义,已没有了实质意义。从区域经济圈的角度来看,随着九十年代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二十一世纪天津滨海新区的重新定位,一零年中部崛起规划的出台,深圳三十年前新设特区的助推力就似乎已是强驽之末,显得力不从心。 

而深圳所在的珠三角经济圈呢,是否已被遗忘了呢?如果要捡起这些回忆,表达爱意,那么最现实的礼物就是“直辖”。 

名词注解: 

上海浦东新区:1990年2月,上海市政府正式向中央上报《关于开发浦东的请示》,提出了浦东开发开放的基本构想。国务院于4月初正式批准开发开放浦东,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1990年4月18日,李鹏总理在上海宣布:开发开放浦东,是我们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出的又一重大部署。4月30日,上海市政府宣布开发浦东的十项优惠政策与措施。同年9月10日,上海市宣布了新区的九项具体政策规定,浦东开发开放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带动了长三角的发展。 

天津滨海新区:滨海新区包括天津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三个功能区,还有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以及东丽、津南这些行政区的部分区域,面积2270平方公里。2006年,滨海新区被列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被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整体战略布局,被定位为带动环渤海湾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国际航运中心和科技研发转让基地,这意味天津滨海新区将成为继深圳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的又一个带动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天津滨海新区的重新定位,有力的带动了渤海湾地区的经济发展。 

中部崛起规划:国家发改委于2010年8月25日连发两文力促中部地区崛起,旨在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该《规划》明确2015年中部地区崛起的12项主要量化目标和一系列任务要求,提出2020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总体目标。并要求各省在2010年12月底前完成《规划》实施的具体工作方案。同时,发改委还发文促进中部城市群发展,支持城市群在重大改革领域先行先试。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中部崛起规划将会推动中部地区城市群的大发展。 

 

3、稳定格局 

从地区的发展来看,由新兴城市选任直辖市不会混乱以前的行政、经济布局。将新兴城市设立为直辖市后,所在区域原有的行政布局不需要任何调整,上传下递均不受影响,经济格局也不会受太大影响。 

因此,在南方的城市中,相对广州而言,深圳就具有明显优势。深圳直辖后,广州作为广东省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地位仍然不变,仍然是省内的龙头老大。所以,鉴于行政连续、经济稳定、社会和谐的考量,中央应该会从更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布局的角度认真审视第5个直辖市的选定。 

4、行政成本 

如果选定省会城市作为直辖市,则需要另行选定城市作为省会城市,省会城市的人、财物均要重新调整要位,由此行政命令所产生的成本的巨大的,也势必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因此,深圳比省会城市广州更宜设立直辖市,正如中央为了振兴西部地区,不以省会城市成都作直辖市,而选择重庆作为直辖市一样,原因就是不会因为重新选择省会城市而造成行政成本增加。 

 

5、经济实力 

定格在2000年来看,在经济总量上,只有20年历史的深圳进出口贸易总额连续10年在大中城市中排名第一,工业总产值仅次于上海,排名全国大中城市第二,预算内的财政收入全国排名第三,GDP在大中城市排第四。 

从2009年来看,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8201.23亿元(超过1978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两倍),比上年增长10.7%,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受金融危机影响,进出口总额2701.5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0.4%,但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深圳经济总量相当于国内的一个中等省份,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1979年人均GDP仅为606元人民币,2009年达到92771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6、深港合作 

从深港一体化的关系发展和前景来看,深圳与香港相比行政区划级别太低。深圳既将没有京港高层对话的政治地位,又没有沪港比翼双飞的经济总量,也没有粤港联系会议的合作机制,直接影响了深圳与香港的一体化衔接。 

同时,因为行政级别的缘故,在涉及到省级行政审批的项目上,也影响了“深圳速度”的发挥。就举自身的案例来说,当年申请律师执业证时,根据规定,市司法局审核、上报需要15日,省司法厅核准发证需要30日,实际上,市司法局是当日审核完毕,两日内完成上报,而等到仅隔了150公里路程的省司法厅核准发证就差不多足足等够了30日。 

香港经济最严重的问题就是高失业率、高地价楼价、高人工费用,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以有效解决,任何挽救香港经济的外在措施都没有太大的意义。而深圳直辖将提升深圳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有利于与香港建立更为紧密的政务安排,使香港和深圳真正完全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联通,形成真正的统一市场,为两地的经济整合和优势互补建立起一个在经济上完全无阻隔的大平台,从而使两地都能得到巨大的新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 

 

7、土地难题 

深圳的未来的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土地资源的制约,深圳目前作为副省级城市,只有1952.84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许多地级市相比都小很多,但却承载了巨大的人口总量(超过1000万)。而且可利用的土地只剩下很小的面积,无论特区内还是特区外,深圳可供经济发展用地严重不足,常与大企业失之交臂。 因此,通过设立直辖市,把深圳周边的一些地区纳入深圳的管辖,扩大土地面积,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确实是一个可行的好方法。 

 

8、产业衔接 

深圳市的产业从加工、贸易起步的,上世纪90年代初,股市、贸易、房地产出现滑坡,深圳认识到依靠贸易和来料加工这种模式难以承接产业转移和升级,提出抓住国际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兴起的战略机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造成产业资本向高新技术领域转移,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重心发生了重大变化。但这一决策导致“三来一补”工业向周边地区迁移,经济增长面临工业缴费大幅下降的直接损失。面对激烈的争论和质疑,深圳坚持进行产业转型和升级。同时又因为土地资源的紧缺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深圳近几年来更是加大了在产业转型方面的投入和改革力度。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深圳经济特区产业逐步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主导,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产业、物流产业和文化产业四大支柱产业,四大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了60% 

但小民个人认为,产业转型升级是必须的,也是深圳城市发展的长远之计,但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长远规划要与短期计划相衔接,形成产业转型升级的连续性。不管承认还是不承认,正如前面所述存在“激烈的争论和质疑”一样,前期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至少在某一阶段是与疼痛相伴的。例如,“跳楼风波”后的富士康正在进行产业的逐步区域转移,作为市政府而言到底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呢,可能兼而有之。如果富士康举厂外迁,从长远而言,当然是好事,恰恰迎合了深圳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但从眼前来看,肯定不是好事,因为富士康连续多年出口创汇全国排名第一!国库不充足,何以扶持高科技企业的成长? 

然,深圳直辖,则这一阵痛或可避免。如上文所述,深圳直辖,势必将周边的东莞、惠州全部或部分区域纳入深圳管辖,则划转的区域就成了深圳的后花园,可实行差别的用工政策(下文详述),现存于深圳区域的制造业也可以顺利、轻松的平移。 

 

9、广东削藩 

有人认为,深圳划出直辖后,广东的经济总量会受很大影响,广东省肯定不干。实际上作为经济强省的广东,具有很大的经济总量:GDP占全国1/9据全国第一,税收占1/7,引进外资占1/4,进出口贸易总额占1/3,如果把深圳划出去,对广东影响并不会太大(2009年深圳8201.23亿元,广东39081.59亿元,全国335353亿元)。况且,深圳直辖并不是深圳的事,也不是广东的事,而是中央说了算。对于中央而言,全国是一盘棋,钱放在左口袋还是右口袋都是一样的,关键是其如何最大的增值。另外,在中央层面,深圳直辖除了有支撑香港、带动区域经济更大发展的作用之外,还具有弱省削藩的意义,基于广东强大的经济总量,把其中经济发达的深圳分离出来也不失为一个巩固中央集权的策略。 

 

10、规划定位 

深圳地处珠江三角洲前沿,是连接香港和中国内地的纽带和桥梁,是华南沿海重要的交通枢纽,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海洋运输、创意文化等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深圳市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也是国际化城市。深圳在中国的制度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承担着试验和示范的重要使命。因此,深圳不仅是深圳人的深圳,也是珠三角的深圳,更是全国人民的深圳!鉴于深圳的属性,深圳的规划应服务于带动区域经济,创建全国示范效应的宗旨。 

此前在深圳申请直辖的争议中,就存在深圳直辖后其特区的地位何去何从的问题,反对者认为,深圳的定位本来是经济特区,承载着先行先试、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等重任,这些使命要靠改革而非直辖市来完成。那么,根据目前的有利契机——2010年7月1日之后特区一体化的现状,结合此前深圳关内、关外分而治之的管理经验,直辖与经济特区之间予盾似乎可迎刃而解。深圳直辖后,划转的东莞、惠州等地可作为大深圳的关外部分,实行原有宝安、龙岗的政策,相当于深圳的二线关也外扩了;而现有的深圳区域则成为了大深圳的关内部分,仍保持经济特区不变。也就是说相当于原有的深圳整体放大,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区与直辖并存,深圳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自由港,行政区划的直辖市”。 

此前,坊间流传的关于“大深圳”的区域调整有“大、中、小”三个“方案”:“大方案”是整个东莞和惠州都划入深圳;“中方案”是东莞市的三个城镇(塘厦、凤岗、清溪,约300平方公里)和整个惠州都合并进来,使深圳面积达到13613平方公里;“小方案”是,东莞市三镇以及惠州市原惠阳市和惠东县(分别为2982和3398平方公里)划入深圳,使深圳面积达到8793平方公里,与上海不相上下。无论哪种方案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都会极大促进东莞、惠州经济的发展,进而逐步带动珠三角经济的发展,而具体实行哪种,要看中央的长远战略规划布局了。 

顺便提一下,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的经济走上了腾飞的道路,前几年更是成了广东经济总量数三数四的一个城市,然而目前的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了,2009年的城市GDP增长率中,东莞为5.3%,仅有山西省的太原等4个城市排在其后,也就是说东莞的增长速度倒数第五!东莞未来的定位、发展也似乎有些迷惘了,其城市形象更是不为外界看好,近年来,更是获得了“中国性都”的“殊荣”。 

近段时间,因工作关系去了几趟惠州,感觉惠州虽然与东莞近在咫尺,但差异太大了,泥巴路、刚完工两年就形成的窟窿路,还有不少的烂尾楼,虽然惠州的售楼广告漫天飞……对于类似富士康这样的制造企业,离开深圳也是需要勇气的,假若真狠下心决然离开深圳,那何不逃得越远越好,一步到位呢?如果深圳直辖,惠州成了昔日作为深圳美丽后花园的龙华,那么结果可能会改变。 

 

附 

注 

从上午立意开始笔耕,折腾了一天,身体上感觉腰酸背痛,毕竟岁数不饶人了,但心中却感觉越写越有话说,不觉啰嗦到现在总算打住,已是凌晨两点多。但还是要补充说明如下: 

首先,国务院于2010年8月16日批准了深圳未来十年城市总体规划,当然并未涉及直辖事宜,宣告了不少知名人士预言:近几年事关深圳未来命运的重大决定(扩大深圳版图或设立直辖市)将出台的破灭。但本人认为,这只能影响深圳直辖的时间问题,并不能验证深圳直辖的能否。况且,规划是为发展服务的,规划的方案亦有因时、因势而变更的可能性。 

但从长远发展规划而言,深圳直辖的规划应尽早展开为好,便于大深圳的相对均衡发展,尽量避免北京规划失误所产生的顽疾。 

北京规划失误所产生的顽疾: 

北京在规划设计上,功能过于集中在老城区。清晨,人流车流纷纷从“睡城”(因为那是单一的居住小区,里面甚至周边都没有就业机会)中涌出来,排着长龙赶往市中心,晚上,人流车流纷纷从中心区涌出来,也排长龙。所以,北京人上班甚至有花四个小时在路上的。因此,造成了北京的交通——首都北京变“首堵”、房价——中心区房价奇高等无法治愈的城市难题。 

其次,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借鉴了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深圳市城市化研究会会长魏达志教授、全国人大研究室特约研究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杜钢建教授的部分理论,在此表示感谢! 

再者,本人作文系从宏观布局出发,并非仅以深圳得失而论,是否偏颇,是以抛砖引玉,以待见教。 

最后要声明的是,本人系民间人士,无任何政府人脉背景,本文所表均系个人意见,不含任何“据官方传言”的成份,也更没有受托作为政府喉舌而摇旗呐喊的意图。仅供学术交流、民间讨论罢了。当然,深圳直辖本身就不是深圳层面的事情,须中央审时度势而定。 

 

 

牛哥 

2010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