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三身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3:41:32

为利益众生,我要成佛。成佛虽难,但不能说我不成佛了。
大家一定要明理:一行三昧,一即是多;万善同归,多即是一。三身一体,普贤行门,不外毗卢性海。初发心时,虽单念佛不修余行,念佛三昧易成;三昧既成,则三因圆显,万行庄严。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法无高低,根性有利钝。
大乘圆顿法是以华严为首,华严以念佛三昧为归,入普贤菩萨十大愿导归极乐。
《华严念佛三昧论》云:“尽于十方三世及一一毛端量处,念念佛出世,念念佛说法,念念佛灭度。一以自心无边智行而为其体,本具三身,一念相应,名为念佛三昧。入此三昧门,即能遍摄一切诸佛三昧门。”用《圆觉经》的话来开示,三身佛是本具的。
我们无论怎样念佛,只要与三昧相应,本具三身佛即会立刻现出来。《华严经》为圆顿教,我们有多少祖师大德称念佛法门为最圆最顿法门,关键是对念佛三昧要有信心。
正如同莲池大师开示:“念佛者,守志不二,勿因念佛三昧难成,而辄改修余行。”
《华严念佛三昧论》中讲,念佛有二途,一普念佛,二专念佛。西方净土为专念,“如《佛不思议经》《观佛相海经》等为普念佛。”修三昧念佛,有普念为即身成佛,专念为往生成佛。极乐净土为专念,专念是往生成佛。并将专、普二途分为五种念佛:“一、念佛法身,直指众生自性门;二、念佛功德,出生诸佛报化门;三、念佛名字,成就最胜方便门;四、念毗卢遮那佛,顿入华严法界门;五、念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圆满普贤大愿门。”
无论是普念、专念,必须明其理、方能兴其用。虎溪大师做偈语:“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忘便是中,忘照何曾有前后,一心融绝了无踪。”蕅益大师也开示:“明其理而持名,则一称一念,顿圆无上菩提。纵未悟而捻珠记数,矻矻穷年,未尝不暗合道妙,全在妙境妙观之中。久久熏习,性德渐显。‘如染香人,身有香气,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此莲宗诸祖所以极力弘扬也。谁有智者,舍此别求岐经哉。”
大师还曾开示道,念佛三昧,“以知自心即空,得见化身佛;知自心即假,得见报身佛;知自心即中,得见法身佛。如观自心能见三佛,则念三身,亦即显发自心三德。”
念佛一法可深、可浅,可现生成佛,亦可往生成佛。如善导大师所开示:“如汝所念,遂汝所愿。”诸佛总是把方便留给众生。大家自己要努力,上品上生。不要分别怎么念,这样是谤阿弥陀佛,好像阿弥陀佛有要求必须怎么念,定要小心,其罪不轻。持名一法,理在摄心,事在无争。
唐朝怀玉大师,专修净业,老实念佛。一日,即见诸佛菩萨遍满虚空,一菩萨手执银台来迎。大师心念:“我一生精进,志在金台,为何今只银台?”则不肯往。遂更加精进念佛,二十一日后,再见执台菩萨告知:“师以精进,得升上品。”又过三日,异香满室,佛菩萨遍满虚空,弥陀及观音、势至二大菩萨,共持金台来迎。大师含笑而逝。大家要有信心,志在金台。
虽然末法了,希望弘法大士不要犯减法的失误。心无正末,法无大小,虽不利下愚,必利上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