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圆了百年梦——感受2010年上海世博会—— 陆扬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48:16

中国圆了百年梦

——感受2010年上海世博会——

    奥运会和世博会,是当代人类两大全球性组织。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执着的追求和美好的梦想。

    在21世纪新纪元,我们中国,2008年圆了北京奥运会的百年梦,今年又圆了世博会的百年梦。

    中国、中国人,不管生活在地球哪一处,都有股扬眉吐气的豪情。

    对世界博览会,以前我知之甚少。

    这次,参观2010年上海世博会,知道不少有关情况。

    世博会始创于1851年。她和奥运会一样,被全人类重视,在全球各国轮流举办。能争到举办权,是一种荣誉,显示国力的全民豪情。

    奥运会是各项运动强手竞技称雄的垒台。世博会是显示各国科技发展成果和生产力的园地。

    两者都在为国争光。奥运会诞生耀眼的体育明星,和广大国民的民生利益,并无直接关系。世博会则直接关系到国家和老百姓的生产发展,提高生产力,提升生活水平,人人关切的大事。

    有位老年工程师,在电视镜头对大家慨叹地说:“1970年,我正在大阪,观看日本举办的世博会,我们中国馆,又小又无起色,缩在一个不被人注意的角落。嗨,啊,三十年后的今天,2010年,在我们中国,上海世博会,看看吧!让全世界看看吧!”

    这位辛勤苦斗一生的科技老人,他的含着热泪的豪情,深深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

    2010 年上海世博园,占地5.28平方公里,西起南浦大桥,东至卢浦大桥。两桥之间的上海母亲河黄浦江,长3.4公里。江面宽400米。两岸——浦东和浦西,各国展览馆140座,建筑面积共185万平方米。参与国家和地区共246家,非洲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组成非洲联合馆。这也是世博会159年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预计参观者是七千万。这更是世博会历史之空前。 

    从未有过的创举,令人瞩目的,还有不少。

    生命阳光馆,是专为残疾人建筑。馆内的许多志愿讲解员,都由残疾人担任。盲人钢琴手孙岩,经常在馆内为参观者演奏。全球残疾人计6.5亿,据调查超过全人类十分之一。这座为残疾人造福的展览馆溢满人与人之间无私的爱。

    生命阳光馆,因而受到各国特殊的重视和关注。

    面积最大的中国馆,是永久性的建筑。馆内包含台湾在内,各省、市、自治区都设有各具特色的展览大厅。其中最出人意外的是成都市的活水公园,和对面的宁波市藤头村。前者是把污水当场处理流成可饮水,化废为宝,成为供游人观赏、休息取经并进的绿地。后者是无污染的居民村,用阳光作能源,用无害化肥生产农作物,是全国最干净整洁的农村。他们全靠自力更生,没要政府投资一分钱。为全国农村作出用科技增产,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水平的典范。

    中国馆被誉称“东方之冠”。在她隔江相望的,还有中国的企业联合馆、石油馆、航空馆、专供孩子们实践的科技馆。她们都是高科技诞生的成果,强调环保原则,坚持低碳守则。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被全球各国公认,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科技世博会。

    一些热门馆,等候入内参观的参观者,至少要排一、两个小时的队,最长竟需要三个小时。她们是法国馆、英国馆、日本馆、沙特阿拉伯馆、丹麦馆、西班牙馆、意大利馆等。她们展示的高科技成果,一篇短文是说不清的。参观者都用“使我震憾!”这句话,表达留给自己的印象。

    值得提到的是每个参展国,都不惜风险,不计辛劳,不怕化钱,将自己最珍贵的国宝,不远万里送来:

    ——丹麦的镇国之宝:小美人鱼,诞生九十六年,这是第一次出国门,伴她一起来的,还有首都哥本哈根的蓝色海水;

    ——意大利送来也是从未出过国门的,七幅梵高等原著油画。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鸡蛋不能放在一只篮子里。该国竟派七架专机,分送七幅无价之宝抵达上海;

    ——纽西兰的镇国之宝,是一块世上最巨大的绿宝石,重一吨多。也是第一次出国门;

    ——埃塞俄比亚,挖掘出许多古人类骨骼。被公认是人类始祖的发源地。这些始祖的遗骨,也是有世以来,第一次翻山过海,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让后人瞻仰;

    ——以色列的国宝,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手稿;

    枪声、炮声、炸弹爆炸声不断的伊拉克、阿富汗,原本不在参展计划中,这两家最终也克服种种艰难困苦,远道赶来。他们,成为全园特殊关注的成员。

    以往的世博会,文艺表演十分有限,留不了印象。

    上海世博会,使世人不断震撼,还因她的文艺演出,竟多达两万多场!在展览184天中,来自各国各具民族特色的演出,和中国专业的、业余的——包括里弄外婆、奶奶、爷爷、外公级的老人,各郊区农村,从北京、都江堰等外省、市演出队,有计划地在世博园内、园外,在舞台在街头相继演出,同庆2010年盛大的世博会。

世博园浦东地区,原是上钢三厂所在地。它迁走后,留下的船坞,改造成室外大舞台。在另一处的大礼堂,改建成室内大舞台。我印像最深的一台戏,是上钢厂的职工和家属,白编自演的昔日生活剧。把早晨生煤球,搭竹杆三角架晒衣服,手推粪车,烧饼油条摊,自行车上下班……的平民百姓,一家三代、四代的起居生活,原汁原味搬上舞台。这是上海多少代平民百姓往昔生活的再现,让人回味走过的人生旅程,想到今天的衣食住行,浮想翩跹。

 4月30日晚20点10分——让人记住2010年这两个相同数字。上海世博会在飞碟型文化中心馆,正式开幕,一台千余专业和业余演员组成的超大型歌舞文艺晚会,拉丌序幕。

 令我最动情的是,朗朗用钢琴领衔鸣奏的《蓝色的多瑙河》和交融的《长江之歌》。两支世界名曲,象征东方西方人群的和谐共处于地球村。

 那晚,我才知道,华尔兹之王斯特劳司在1867年,创作的这支曲子,正是在那时的世博会演奏,而名闻全球。故而,人们说,《蓝色的多瑙河》和世博会心心相印,亲情相连。

 朗朗弹到《长江之歌》时,像一个激情奔放的单舞演员,浑身在舞动。他的嘴唇跟着旋律在无声掀动,让观众能听到他的心在高歌: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啊——长江!

……

  在这两支名曲鸣奏声中,这座宽六十米,上下分五层升降、转动的大舞台,因数不清的舞者在纵情表演,而让观众感到天地在欢乐舞动。

  更奇妙的是,舞台高空,有780个根据空气动力学创造的浮球,时而组成一个正在展翅飞翔的白鸽,时而组成一看就知道是根据古典殿堂造型的中国主体馆,时而又组成ExPO字样……

  舞台上,还有个非常感人的场景:来自从玉树大地震幸存的一男一女两个藏族孩子,和黄、白、黑三个同龄孩子,手挽手围成圈,被五名壮汉托举起来。

 全场为之掀起经久不息的雷鸣般掌声。

 演出结束,观众相继来到江边。

 一支拥有220艘无动力旗船,树着220个国家的国旗,在江面上排成一个矩形队列,由十二条动力舟牵引驶过黄浦江这段3.4公里江面。

 从澳大利亚来的大卫·阿特金斯,是位水上航船运动著名教练。他在上海最大的人工湖滴水湖上,精心训练这支由航船学校优秀学员组成的旗船手。大卫为旗船队完满表演结束而欢欣不已。

 接着,两岸两桥的烟火表演开始了。

 如此壮观的烟火表演,很难用笔墨描绘。琼斯先生是法国的烟火专家,就用他在电视新闻的特写镜头,发表的感叹吧:“我没见到过!真的,我第一次见到!”

开幕式上,有二十个国家的政府首领参加。世博会主席赖封,和世博会秘书长洛塞泰斯,在接受电视记者采访时,赖封由衷地赞叹:“没想到!真没想到!”洛塞泰斯十分坦率地说:“来之前,我很担心。规模这么大,参与的人这么多!真的,使我不安。”他露出会心的笑容,“现在,我放心了!”

这两位世界博览会的领导人,最担心的上海世博会的软件功能。所有的硬件,在己取得高科技成果的保证下,参与国都充满自信。然而,每天有二、三十万人,多至四十万参观者入园,加上工作人员在家,如此庞大的群体,流动在园区,秩序的维护,人群的安全,确实是个大问题。

 如今,令这两位领导人放心的,因为他们看到了上海世博会拥有一支近百万之众的志愿者大军。

 这支大军,不但活跃在园区的每一个角落,而且布及整个上海。在每条马路的交通要道口,在十三条地铁线的进出口、车站、安检处,在每个里弄的街口,都有戴着印着“平安志愿者”红袖章的志愿者。

 大家都相信,志愿者已创立的志愿者精神,决不会随上海世博会的结束而消失。她将会像澳洲的义工精神一样,更广泛更深入发展下去,成为中国文化新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支柱。

 电视记者曾采访一位专家,他说:1970年的大阪日本世博会,对日本的生产建设,起了决定性作用。在此之前,日本倾全力生产廉价产品,以数取胜。1970年,在世博会的启示、推动下,日本转向高科技研究。三十年后,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日本馆的高科技最令人惊撼。人们称这座展馆是“会呼吸的展馆”。这三十年来,日本的发展确使人震惊。这位专家说,1970年前的日本,颇像我们目前的中国。相信,我们中国的明天,一定也会在上海世博的启示、推动下,依靠高科技,重塑我们中国的新形象。

  明天,在迎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