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子女恋爱婚姻的关心与指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21:56

毛泽东对子女恋爱婚姻的关心与指导

刘丽丽 2010年10月29日15:36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毛泽东对子女恋爱婚姻的关心与指导--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世纪桥》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在工作和学习上,毛泽东对子女的要求很高也很严格,但是对于子女的婚事,毛泽东却不是那么严格,也没有常人想像的那种高标准和高要求。他主张子女自由恋爱,尊重他们的想法,正如李敏所说:“对于我们兄妹,爸爸是很尊重我们个人的感情的。他从来不把我们不能接受的感情以父辈之权强加给我们。他允许我们各自保留自己的情感小天地。”然而毛泽东并不是无原则的完全放任自流,在很多方面,毛泽东都耐心的指导孩子们。

  要注重对方人品,要有共同理想,志同道合

  毛泽东认为,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也得大体一致。马克思和燕妮的崇高爱情就是建立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上,因此他们的爱情才经受住了艰难困苦的考验。毛泽东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生伴侣。

  毛岸英是毛泽东的长子,毛泽东一直对他的成长充满希望。1946年,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在延安,毛岸英对在抗大学习的一个姓傅的姑娘产生了好感。江青知道后,见姓傅的学生长得挺漂亮且是北平来的,就忙着撮合他们,并将此事告诉了毛泽东。毛泽东知道后,把毛岸英叫来了解情况,毛岸英告诉毛泽东,他觉得那个姑娘人还是挺不错的。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不漂亮不聪明你也不会动心,这一条我理解。可是,见了漂亮的就动心,这一条我就不理解你了。”见毛岸英无语,毛泽东继续问他:“除了漂亮,你还了解她什么?理想,品德,性格,你了解吗?她刚从北平来,我们都不了解。”后来的发展正如毛泽东所预见的那样,那位姓傅的学生不仅没有看上毛岸英,而且根本不能适应延安那种艰苦的生活,没过多久就回北平去了。毛泽东知道此事后,特意告诉毛岸英“看来漂亮是靠不住的,还得靠理想哟。”[1]

  可以看出,毛泽东在孩子的婚姻大事上,十分注意教育他们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要把志同道合放在首要位置,要有远大的理想,仅只漂亮是不行的。在毛泽东的教育下,毛岸英对谈恋爱有了新的认识。随毛泽东到西柏坡后,毛岸英与烈士刘谦初的女儿刘思齐在农村土改中认识并产生感情,由于志同道合,又有共同的理想,两人最后结为连理。

  恋爱自由,要打破封建婚姻中不平等的门第观念

  毛泽东一直对封建社会那种门当户对的婚姻观不满意,鼓励自由恋爱,赞成打破门第观念。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倡导打破不平等门第观念,但作为中国第一家庭的子弟,在找对象上有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优势,有绝对挑选的权利。但是在毛泽东眼里,他的子弟与普通老百姓的子弟是一样的,他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找个家庭背景好的,相反他希望孩子们能找普通人家的孩子。

  新中国成立后,毛岸青在中宣部从事翻译工作,因为在苏联学习了很长时间,他的俄文功底不错,翻译能力也强,事业发展的比较顺利。但在爱情问题上,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女朋友。毛泽东很关心儿子的婚姻大事,在了解到毛岸青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后,他十分认真地对毛岸青说:“你谈恋爱找对象,就不要说你是毛泽东的儿子嘛!你就说你是中宣部的翻译,不是很好嘛。我劝你找一个工人或农民出身的人,这对你可能还有些帮助。你要求条件高了,人家的能力强,看不起你,那就不好了。整天不愉快生闷气,那还有什么意思呀。”后来,当毛泽东知道毛岸青和邵华交上朋友后,心里很高兴,因为邵华与刘思齐是同母异父姐妹,毛泽东对她比较了解且很满意。毛泽东为此特托刘思齐和邵华一起到大连去看望正在养病的毛岸青,并托她们带上一封信,信中,毛泽东特地对毛岸青和邵华交往一事对毛岸青说:“听说你同邵华通了许多信,是不是?你们是否有做朋友的意思?邵华是个好孩子,你可以好好同她谈一谈。”在毛泽东的关心下,毛岸青与邵华两人于1960年结婚。

  李讷是唯一在毛泽东身边长大的孩子,可以说是毛泽东的掌上明珠。七十年代,为了锻炼李讷,毛泽东把她送到井冈山中央办公厅办的“五七干校”劳动。这时的李讷已经三十多岁了,大家都为她的婚事操心。可能是受毛泽东提倡打破封建婚姻中不平等门第观念的影响,李讷在井冈山锻炼时产生了要找一个农民干部的想法。随后,她同北戴河管理处的服务员小徐相爱,并得到了毛泽东的同意。李讷结婚时,毛泽东因为工作忙等原因,没能前去祝贺,但他托人送去了礼物——一套马恩全集。但是由于两人在学识、性格等方面差异太大,李讷后来离婚了。但她和小徐结婚,不能不说与毛泽东的教育有关。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