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木德 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8:51:25

《塔木德》中有一则名叫“飞马腾空”的童话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人因惹怒国王而被判了死刑,这个人向国王请求饶恕一命,他说:“只要给

  我一年的时间,我就能使您最心爱的马飞上天空。如果过了一年,您的马不能在天空自如飞

  翔的话,我宁愿被处死刑,绝不会有半点怨言。”

  国王想了想就答应了他。

  在他回到牢房之后,另一位囚犯对他说:“你不要信口开河好不好,马怎么能飞上天空呢?

   这个人回答说:“在这一年之内,也许国王会死,也许我自己病死,说不定那匹马出了意外

  送了命。总之,在这一年之内,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所以只要有一年的时间,没准儿马

  真的能飞上天空!”  纵观犹太人颠沛流离的历史,到处都弥漫着这种乐观的精神。可以说,犹太民族就是因为有  了这种乐观的精神,心中充满希望,他们才能生存下来。对于犹太人来说勇气和希望是深深  地埋藏在他们心底,任何人都无法夺去。所以,他们一直乐观向上,纵使在世间最罕见的苦  难中也坚强无比。

  《塔木德》说:“失去金钱,只是失掉半个人生;但是失去勇气,则一切都失掉了。”

  有了勇气,才能做到坚忍。

  坚忍,是克服一切困难的保障,它可以帮助人们成就一切事情,达到理想。

  1991年,伊拉克悍然侵略科威特,国际舆论一致谴责这种侵略行径,联合国做出决议要其无

  条件撤兵,但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独断专行,肆意妄为,拒不撤军,于是就发生了以美国为首

  的多国部队联合进攻伊拉克的战争。

  萨达姆自知难以抵挡多国部队的进攻,就采取了把水搅混、转移视线的策略。他声称只要以

  色列撤出阿拉伯国家被占领土,他就准备从科威特撤走军队。其实这场危机完全是由伊拉克

  的侵略行为引起的,并不干以色列什么事。但以色列是阿拉伯国家的宿敌,所以萨达姆打出

  为阿拉伯国家谋利的幌子,以达到为自己辩护的目的。这一招果然有效,一些阿拉伯国家对

  伊拉克的行动采取了容忍与克制的态度,反而对以色列施加压力。但是以色列在四次中东战

  争中,做出了重大牺牲都没有向阿拉伯国家示弱,怎能凭萨达姆的一个花招,就拱手让出对

  它至关重要的那些占领的阿拉伯国家的战略要地呢?

  随着战争的不断升级,伊拉克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萨达姆就继续施用把水搅混、转移视线

  的策

  略,竟然置多国部队的进攻于不顾,而多次使用“飞毛腿”导弹攻击以色列的首都特拉维夫

  和其他城市,打死打伤以色列的百姓和摧毁城市建筑。

  萨达姆这样做是要激起以色列还手,因为只要以色列动用战争机器,将会引起阿拉伯国家同

  仇敌忾地一起同以色列作战,这就能使自己从孤立无援的处境中摆脱出来,得到许多“同盟

  者”,同时也使国际局势复杂化,迫使多国部队停止进攻。根据以往的情况,以色列肯定是

  要还手的。然而,这次以色列洞察了萨达姆的谋略,采取了忍耐态度,一改它往常的桀骜不

  驯的特点,在其他国家的斡旋之下,居然没有还手。

  正是以色列的忍耐,才使得萨达姆的计谋破产了。

  有了坚忍,人们在遇到大灾祸、大困苦的时候,就不会无所适从;在各种困难和打击面前

  ,就仍能顽强地生活下去。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可以代替坚忍。它是唯一的,不可缺少的

  。

  坚忍,是所有成就大事业的人的共同特征。他们中有的人或许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或许有

  其他弱点和缺陷,但他们一定都是坚韧不拔的人。劳苦不足以让他们灰心,困难不能让他们

  丧志。不管遇到什么曲折,他们都会坚持、忍耐着。

  以坚忍为资本去从事事业的人,他们所取得的成功,比以金钱为资本的人更大。许多人做

  事有始无终,就因为他们没有充分的坚忍力,使他们无法达到最终的目的。然而,一个伟大

  的人,一个有坚忍力的人却绝非这样。他不管情形如何,总是不肯放弃,不肯停止,在一

  次次失败之后,会含笑而起,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继续前进。他不知失败为何物。

  做任何事,是否不达目的不罢休,这是检验一个人品格的一种标准。坚忍是一种极为可贵

  的德性。许多人在情形顺利时肯随大众向前,也肯努力奋斗。但当大家都退出,都已后退时

  ,还能够独自一人孤军奋战的人,才是难能可贵的。这需要很强的坚忍力。

  对于一个希望依靠智慧和努力获得成功的人,也许要始终不停地问自己:“你有耐性吗?你

  有坚忍力吗?你能在失败之后,仍然坚持吗?你能不管任何阻碍,仍然前进吗?”

  性格要像“萨布拉斯”

  人们往往用“萨布拉斯”来形容犹太人。“萨布拉斯”即仙人掌果的意思,用这种外表坚

  硬带刺,但内心相当甜蜜的仙人掌果来形容犹太人的性格,可以说是再恰当不过了。

  希伯来语中有两句话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在《塔木德》中也反复出现,这就是“

  本来就是这样的”和“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两句话比较形象地反映了犹太人坚强向上的

  性格侧面。  犹太人在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但他们绝不是生活的抱怨者,他们习惯利用一  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进行工作。每当遇到困难和意想不到的麻烦时,许多人也许会觉得无法忍  受或暴跳怒吼:“怎么能这样”、“我无法相信这一事实”。然而,犹太人总是耸耸双肩,

  摇着头轻声说道:“本来就是这样”。然后用进一步的努力和昂扬的精神以及耐心去克服困

  难。在以军中流行一种更明确的说法:“本来就是这样——可我们肯定会赢”。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句简明的表达乐观主义和充满希望的话,可以说已成为犹太人的座

  右铭。不论从日常高居不下的通货膨胀和日趋紧张的住房,还是海湾战争遭“飞毛腿”导弹

  袭击,在以色列政府和百姓中你听到最多的不是无可奈何的“我们该怎么办?”或者“上帝

  保佑我们”、“何日是个头”的抱怨声,而是积极进取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句话反

  映了以色列民族的人格,即不论发生什么都有能力、有信心,保持乐观和充满希望的精神和

  信念。据说在1976年以军到乌干达的坎帕拉机场营救人质的行动中,牺牲了一名军官,事后

  在整理这名军官的书信时,发现了他的绝笔之作——写于他牺牲前五天的家信。在信中他第

  一次流露出对动荡的世界及不断的战争的忧心,但即便这样,在信的结尾他还是写上了“一

  切都会好起来的”。  和“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类似,犹太人还信奉一句“一切都能应付过去”。下面的这个故事  生动地诠释了这句格言的妙处。  辛·吉尼普的父亲生重病的时候已经是60岁了,仗着他曾经是俄亥俄州的拳击冠军,有着  硬朗的身子,才一直挺了过来。

  那天,吃罢晚饭,父亲把他们召到病榻前。他一阵接一阵地咳嗽,脸色苍白。他艰难地扫

  了每个人一眼,缓缓地说:“那是在一次全州冠军对抗赛上,对手是个人高马大的黑人拳击

  手,而我个子矮小,一次次被对方击倒,牙齿也出血了。休息时,教练鼓励我说:‘辛,你

  不痛,你能挺到第12局!’我也说:‘不痛。我能应付过去!’我感到自己的身子像一块石

  头、像一块钢板,对手的拳头击打在我身上发出空洞的声音。跌倒了又爬起来,爬起来又被

  击倒了,但我终于熬到了第12局。对手颤栗了,我开始了反攻,我是用我的意志在击打,长

  拳、勾拳,又一记重拳,我的血同他的血混在一起。眼前有无数个影子在晃,我对准中间的

  那一个狠命地打去……他倒下了,而我终于挺过来了。哦,那是我唯一的一枚金牌。”

  说话间,他又咳嗽起来,额上汗珠滚滚而下。他紧握着吉尼普的手,苦涩地一笑:“不要紧

  ,才一点点痛,我能应付过去。”  第二天,父亲就咳血而亡了。那段日子,正碰上全美经济危机,吉尼普和妻子都先后失  业了,经济拮据。父亲又患上了肺结核,因为没有钱,请不来大夫医治,只好一直拖到死。    父亲死后,家里境况更加艰难。吉尼普和妻子天天跑出去找工作,晚上回来,总是面对面  地摇头,但他们不气馁,互相鼓励说:“不要紧,我们会应付过去的。”  如今,当吉尼普和妻子都重新找到了工作,坐在餐桌旁静静地吃着晚餐的时候,他们总要  想到父亲、想到父亲的那句话。  当我们感到生活艰苦难耐的时候,要咬牙坚持,学会在困境中对自己说:“一切都会好起来  的。瞧,我能应付过去!”

 永不丧失生活的信心

  《塔木德》中非常强调“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这对很多犹太人都产生了积极

  的激励作用。

  巴拉尼是个犹太人的儿子,年幼时患了骨结核病,由于家境不富裕,无法医治好,他膝关节

  永久性僵硬了。但是,他没有因此丧失生活的信心,相反,却增强生存下去和创大业的决心

  。他立志学习医学,历尽艰苦,终于学有所成,对医学研究精深,特别对耳科绝症有独到研

  究。他一生发表了184篇医学科研论文和两本很有研究价值的论著《半规管的生理学与病理

  学》、《前庭器的机能试验》。由于科研成果卓著,他受到了所在国奥地利皇家授予爵位,

  于191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可以说,这些荣誉和奖励是对他的自强不息精神的

  一种报酬。

  自强不息精神是催人奋进和获取成功的法宝,是犹太人的一种致胜术。因为有了自强不息的

  精神,就会产生信心,有了成功的信心,就会设法发挥自己潜在的力量,这种力量用于自己

  的奋斗目标上,就可以排除万难,敢于面对现实,坚持下去,最终获得成功。

  在所有那些最终决定成功与否的品质中,“坚持”无疑是你最终实现目标的关键。

  人们总是责怪命运的盲目性,其实命运本身还不如人那么具有盲目性。了解实际生活的人

  都知道:天道酬勤,命运掌握在那些勤勤恳恳地工作的人手中,就正如优秀的航海家驾驭大

  风大浪一样。对人类历史的研究表明,在成就一番伟业的过程中,一些最普通的品格,如公

  共意识、注意力、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等等,往往起很大的作用。即使是盖世天才也不能小

  视这些品质的巨大作用,一般的就更不用说了。事实上,正是那些真正伟大的人物相信常人

  的智慧与毅力的作用,而不相信什么天才。甚至有人把天才定义为公共意识升华的结果。一

  位学者指出,天才就是不断努力的能力。约翰·弗斯特认为天才就是点燃自己的智慧之火;

  波恩认为:“天才就是耐心”。

  瓦特可说是世界上最勤劳的人之一,他的生平证明了这么一个道理:那些天赋很高的人

  并非一定就能取得最伟大的成就,只有那些以最

  大的勤奋和最认真的训练有素的技能——包括来自劳动、实际运用和经验等方面的技能去充

  分发挥自己才能和力量的人才会取得伟大成就。与瓦特同时代的许多人所掌握的知识远远多

  于瓦特,但没有一个人像瓦特一样刻苦工作,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服务于对社会有用的实用

  操作方面。在各种事情中,最重要的是瓦特那种对工作坚忍不拔的探求精神。他认真培养那

  种积极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的习惯,这种习惯是所有高水平工作的头脑所赖以依靠的

  。有这样一种观点:人们头脑中的知识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更

  多地是由早年时代所培养起来的留心观察的习惯所决定的,而不是由个人之间能力上任何巨

  大的差别来决定的。

  甚至在孩提时代,他就在自己的游戏玩具中发现了科学性质的东西。散落在他父亲的木匠房

  里的扇形体激发他去研究光学和天文学;他那体弱多病的状态导致他去探究生理学的奥秘;

  在偏僻的乡村度假期间,他兴致勃勃去研究植物学和历史。在他从事数学仪器制造期间,他

  收到一个制作一架管风琴的订单,尽管他没有音乐细胞,但他立即着手去研究,终于成功地

  制造了这架管风琴。同样,在这种精神的驱使下,当执教于格拉斯哥大学的纽卡门把细小的

  蒸汽机模型交给瓦特修理时,他马上投入到学习当时所能知道的一切关于热量、蒸发和凝聚

  的知识中去,同时他开始从事机械学和建筑学的研究,这些努力的结果最后都反映在凝

  结了他无数心血的压力蒸气机上。

  天赋过人的人如果没有毅力和恒心作基础,他只会成为转瞬即逝的火花;许多意志坚强、持

  之以恒而智力平平乃至稍稍迟钝的人都会超过那些只有天赋而没有毅力的人。正如意大利民

  谚所云:“走得慢且坚持到底的人才是真正走得快的人。”

  那些最能持之以恒、忘我工作的人往往是最成功的。

  人人都渴望成功,人人都想得到成功的秘诀,然而成功并非唾手可得。我们常常忘记,即使

  是最简单最容易的事,如果不能坚持下去,成功的大门绝不会轻易地开启。除了坚持不懈,

  成功并没有其他秘诀。

  要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

    《塔木德》上有一句格言:“成功就是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备受犹太人推崇的一位著名的推销大师即将告别他的推销生涯。应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

  的邀请,他将在该城中最大的体育馆,做告别职业生涯的演说。

  那天,会场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地、焦急地等待着那位当代最伟大的推销员,做精

  彩的演讲。当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这个铁球,台上搭起

  了高大的铁架。

  一位老者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架的一边。他穿着一件红色的运动服

  ,脚下是一双白色胶鞋。

  人们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么举动。

  这时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这时对观众讲:请两位

  身体强壮的人,到台上来。好多年轻人站起来,转眼间已有两名动作快的跑到台上。

  老人这时开口和他们讲规则,请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

  荡起来。

  一个年轻人抢着拿起铁锤,拉开架势,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

  的响声,那吊球动也没动。他就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气喘吁吁。

  另一个人也不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

  台下逐渐没了呐喊声,观众好像认定那是没用的,就等着老人做出什么解释。

  会场恢复了平静,老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然后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

  球。他用小锤对着铁球“咚”敲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一次用小锤“咚”敲了一下。人

  们奇怪地看着,老人就那样“咚”敲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就这样持续地做。

  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已开始骚动,有的人干脆叫骂起来,人们用各种

  声音和动作发泄着他们的不满。老人仍然一小锤一停地工作着,他好像根本没有听见人们在

  喊叫什么。人们开始忿然离去,会场上出现了大块大块的空缺。留下来的人们好像也喊累了

  ,会场渐渐地安静下来。

  大概在老人进行到40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刹

  时间会场立即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球以很小的摆度动了起来,不仔

  细看很难察觉。老人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人们好像都听到了那小锤敲打吊球的声响。

  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

  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终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老人转过

  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

  在成功的道路上,如果你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不怕工作的简单、单调和琐屑,就

  能够干出惊人的成绩。

  脚踏实地去做,没有完不成的任务

  《塔木德》上说:“有耐心的人能钓到大鱼。”这句话对现代人仍然很有启示。

  如果你曾经到过新奥尔良的码头,毫无疑问的,你一定会被一艘艘拖船拉住沿着密西西比河

  成排的货船这样的画面所震慑。

  一艘不过30英尺长的小拖船,可以拉住一长排每艘重量超过一万吨的货船。拖船之所以具有

  这种不可思议的力量,秘诀在哪里?

  答案是拖船船长知道如果慢慢地一点一点拖动它,就能使它乖乖听话。如果他想以蛮力强迫

  一艘运油船改变方向,那是不可能的事,无论他如何加足马力或撞击运油船,都没办法做到

  。但如果这么一点一点来,然后在某一时机作适当的动作,他就能达成不可思议的事情。

    这对于完成一个交易的启示是什么?是的,一点一点地来,你就能完成不可能的任务。你可  以扭转最顽固的买方,让他改变心意下订单给你。只要你持续不断的努力。

  罗杰·道森曾使用“拖船成交策略”成功地向银行贷到25万美元的贷款。有一度他和一个投

  资家共同拥有33栋房子,后来他想将对方全部的所有权买过来。要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必须

  找到一家银行在对房子只有第二顺位的债权下,愿意提供他们25万美金的贷款。

  一开始,银行拒绝这么高风险的放款。罗杰·道森便要求和他们刚上任的副总经理碰面。后

  来他发现只要和副总经理洽谈的时间够久,就很有机会拿到想要的贷款。

  经过一小时的洽谈,副总经理同意只要他们存了10万美元的定存当担保,他便同意贷款25万

  美元。但道森并未因此作罢。他不断地重申自己的立场,持续地打扰他。就这么经过另一个

  小时的缠斗后,对方同意只以房子为担保品的情况下贷款。

  下次当你遇到一个买方,让你觉得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改变心意的时候,想想拖船一点点拖动

  运油船的情形吧。买方会改变心意的。

  尽管他们在一分钟前,一小时前或是昨天告诉你否定的答案,也不代表在你下次问他时,他

  也会给你否定的答案。持续努力,适当的时机做适当的动作,你就可能让一颗顽石点头。

    一点一点地做,你就能完成原本你自己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你可以扭转最顽固的买方

  ,让他改变心意下订单

  给你。只要你持续不断的努力,就几乎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克服一切障碍,完成一切任务。

   耐心地等待在意想不到中获得成功

    《塔木德》中反复强调,要有耐心,忍耐暂时的挫折和不如意。

  在1800多年漂泊流离的生活中,犹太人一直处在逆境之中,在这漫长的日子里,他们学会了

  耐心等待,学会了低调处事做人,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生存、发展的智慧。

  富兰克林说:“有耐心的人无往而不胜。”耐心需要特别的勇气,对一个理想或目标全然地

  投入,而且要不屈不挠,坚持到底。追求人生目标的决心愈坚定,你就愈有耐心克服阻碍。

  所谓的耐心,是指动态而非静态,主动而不是被动,是一种主导命运的积极力量,而不是向

  环境屈服。这种力量在我们的内心源源不尽,但必须严密地控制及引导,以一种几乎是不可

  思议的执着,投入既定的目标。

  有了坚定的人生方向,可以提高你对于挫折的忍受力。你知道目标逐渐接近,这些只是暂

  时的耽搁。如果你积极地面对困难,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耐心等待,等待机会,你就能在意想不到中获得成功。

  机会是一种稍纵即逝的东西,而且机会的产生也并非易事,因此不可能每个人什么时候都

  有机会可抓。而机会还没有来临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等待,等待,再等待。在等待中为机

  会的到来做好准备。一旦机会在你面前出现,千万别犹豫,抓住它,你就是成功者。

  耐心等待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但耐心等待绝不是什么也不做。在美国,许多企业家都深

  深地懂得它的重要性,他们都极富耐心。他们知道,等待会使他们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洛克菲勒就是这样一个有耐心的成功者,他以他特有的美国人的习性,等待着机会的出现

  ,而一旦机会出现,他就会毫不犹豫,迅速地抓住它,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耐心是一种优秀品质。耐心使人成功。

  那么,该如何培养耐心呢?很简单,只要你确定人生的目标,专注于你的目标,那么你所

  有的思想、行动及意念都会朝着那个方向前进。耐力是身体健康的一部分,不管发生了什么

  情况,你必须具有坚持把工作完成到底的能力。耐力是身体健康和精神饱满的一种象征,这

  也是你发展成为别人的领导者并赢得卓越的驾驭能力所必须的一种个人品质。实际上,忍耐

  力是与勇气紧密相关的,当事态真正遇到困难时你所必备的一种坚持到底的能力,是需要跑

  上几公里还得具有百米冲刺的能力。忍耐力也可以被认为是需要忍受疼痛、疲劳、艰苦,并

  体现在体力上和精神上的持久力。

  忍耐力是你在极其艰苦的精神和肉体的压力下长期从事卓有成效的工作能力,忍耐力是需要

  你长时间付出的额外努力。那是需要你大口呼吸的时刻,而且它也是一种你想具备卓越的驾

  驭人的能力所必须培养的重要的个人品质。

  说实在的,有时你可能不需要在体力上像某些人在工作中表现出的那样富有耐力。然而,

  不管你是表现出也好,不表现出也好,那工作还是需要去坚持,不管你碰到什么障碍和困难

  ,你都得把它成功地进行到底。

  一日复一日地度过难关

  《塔木德》说:“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

  犹太人命运多舛,但是,他们也练就了调整心态的高超本领,他们非常善于调节情绪。他

  们强调,要调整好情绪,度过今天——不是一周、一月、或是一年——只是24小时。早晨醒

  来时,你真正能掌握的,唯有今天而已。谁也无法将一只脚遗留在过去,也无法单靠一只脚

  便踏入未来。千万不可拘泥于过去与未来,而眼睁睁地任今日流逝。此时此刻,适度的幽默

  可以发挥绝佳的效果。

  查斯特的一个朋友刚开始创业时,曾雇用了一位叫约翰·斯本塞的高龄绅士为办公室的经理

  人。那时,约翰已经70多岁了。但是,每天早上他总是第一个到公司,永远保持愉快的心情

  ,而查斯特的这个朋友却阴霾常布。有一天,他不慎陷入犹如“鳄鱼出没、水深及膝的泥淖

  ”情绪之中,这时的他渴望有人能对自己稍加安慰,于是将心中的所有心事一股脑全告诉了

  约翰,他没想到的是,约翰只是简单地回了他这么一句,“是啊!这种事常有的嘛!而且,

  往后还有更糟的呢!”多少年后,这位朋友还经常想起这句意味深长的话来。当作茶余饭后

  的笑谈。仔细想想,世事果真如此,总以为再也不会有比目前状况更糟的了,实际上并非如

  此。

  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约翰劝查斯特的朋友暂时关在自己的公司里,集中心力思考自己人

  生的顺畅面。尽量去想些有关健康、温馨的家庭、居住环境的优雅、好吃的食物、好朋友、

  种种美好的事物,以及生活在美丽、自由的国土上等等乐观的事。诚如约翰所言,人们总是

  不懂得珍惜眼前所拥有的,直到失去了,方才后悔不已。

  “以一日为单位”解决问题,为求好的效果,希望你能切记,忍耐是必要的。年轻人往往

  缺乏超强的忍耐力,但是为了迎接人生的挑战,忍耐实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医师的法国讽刺

  作家罗比莱斯,早在16世纪时便说过:“坚韧卓绝之人,必能成就万事”。莎士比亚也有相

  同的观点,他说:“不具忍耐力者,实为赤贫之徒。”

  无论有多少困难,事实上至多也不过堆积成一座山罢了。你要做的,只是将问题理清,“

  一次一种”予以解决,从而一波又一波、一日复一日地度过难关。这种方法绝非新创,许多

  人处于艰苦环境时,都是依此方式度过窘境的。你应该锻炼忍耐力,使自己在重重压力之下

  ,仍能保持明晰的思考。

 要有勇气去改变自己能改变的事

    《塔木德》上写道:“当压力出现,迫使我们改变自己的法规时,我们要不顾一切地战

  斗,即使面临强敌也要战斗,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有人问一个犹太老年人,为什么在承受这么多不幸时还能如此快乐。“我读过所有《塔木德

  》中战胜不幸的办法,我也注意到这些办法中经常提到:‘不幸终究会过去,没有任何地方

  说过不幸会一直停留而不离去。’”这是多么乐观的见解!

  《塔木德》中,有许多历经磨难而终成正果的例子,从某种程度上说,生活中每个人或多

  或少都会经历磨难,尽管没有谁愿意经历磨难,但最终几乎人人都因此而变得坚强。

  因此,当你处理日常事务时,应当认识到每件事都不容易,如弗雷德·艾伦所言:“世界

  就像磨刀石,而生活便是那待磨的刀具。”喜剧演员路易·安德森也曾说过:“那些贪图安

  逸的人所说的话,没有什么值得一听的。”

  不管什么人,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结论总是相同,那些经历过磨难的学生,比那

  些沉溺于安逸的学生更易于成功,那些遭遇过艰难困苦的人,比那些生活在安乐窝里的人更

  有能力克服困难。

  《塔木德》告诉我们,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心存乐观,预见到前面的光明前途,千万不

  可轻易灰心和放弃,虽然这做起来并不容易。

  不管事情是多么的糟,只要我们把它们认为只是暂时的那就会好得多。“上帝允许我接受我

  不能改变的事,给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事,并给我智慧去区分它们的不同”。犹太人这

  句古老的祷告有助于我们分辨出自己该在何处用力,该在何处适可而止。有些限制是真的,

  不是靠你的毅力可以改变的。尼尔·奥斯汀天生一双变形的手,他的父亲说:“儿子,你是

  绝对没办法靠你的双手维生的,所以你最好尽力发展你的脑子”。尼尔接受了自己的限制,

  成为了图书馆界的领导者和受欢迎的作家。

  那些愤怒地跟天生限制过不去的人经常会变得刻薄和有挫折感,慢慢失去自信。因为他们

  怀有对自己不真实的理想,经常会有“方桌腿放进圆洞中”的感觉。他们把一生的时间都花

  在无力改善或只能有限改善的事情上。经常的失败会把他们打垮,使他们失去起码的自信。

  这种人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注在“不可能的梦想”上,遭受打击是难免的。当然,“不可能的

  梦想”有时是伟大的和令人振奋的,但如果穷一生之岁月来追求一个不可能的梦想则是下下

  策。人们应善于用“实际的梦想”来代替那种“不可能的梦想”。

 

  四、《塔木德》的经营智慧——借别人的鞋子比赤脚走得快

  明白什么是值得冒的经济风险

    《塔木德》上说:“伟人经常犯错误,经常要摔倒,但虫子不会。因为,它们做的事情就是

  挖洞和爬行。”

  我们很容易理解胆量,尤其是冒经济风险的胆量,而这是成功的犹太商人所具有的特征之一

  。战胜生活中的困难并以此获得高收入,显然需要有某种程度的勇气,以及克服恐惧的能力

  。许多犹太商人承认,他们的胆量是在他们的生活中培养并有意识地发展起来的。

  创业的风险是很高的,但只要你能坚持学习、不断努力,事业的回报也将是无限的。

  如果你留意观察,你就会发现过于谨小慎微的投资者是不可能获得巨额财富的。唯有具备极

  强创业精神的投资者才能使世界发生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

  有人专门问过1000位高收入者一个简单的问题:“合理的经济风险对于你们在经济上的成功

  有多大的重要性呢?”净资产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百万富翁中有41%人回答:“非常重要”

  。而净资产在100万到200万美元的高收入者给出同样回答的,仅有21%。

  愿意冒具有合理回报的经济风险与净资产之间明显存在着重要的联系。那些把自己经济上

  的成功归功于冒经济风险的人,在投资方面并不是瞎撞。他们大多数人认为,把赌博当作自

  己的经济来源是一种愚蠢的选择,比如在抽彩票中,是否能赢全靠运气,而大多数富翁或那

  些想成为富翁的人决不会去玩彩票。大多数人决不去赌博——冒风险者根本就不是赌博者。

    善于经营投资的犹太人往往都熟悉概率论,他们知道可能性和期望值。玩彩票的中彩机会  非常非常之小,以至于,他们认为,“每周用火烧掉几张美元也比把钱丢到彩票中去更强!

  ”他们知道,在大多数的赌博中,尤其是玩彩票,玩者根本无法知道总的数目,所以也无法

  知道中彩的可能性或期望值,期望值肯定要小于总的彩票的价格。玩者除非买更多的彩票,

  否则就无法增加赢的机会。

  一位犹太富翁指出,一周只是投入一美元、二美元或十美元,要获得奖金的期望值是多少

  呢?一张彩票要一美元,要买几百万张彩票才有一张能中到100万美元的彩票。所以,你赢

  的机会是几百万分之一。比如说,共有450万张彩票,你买了一张,你赢的机会是450万分之

  一,而你的期望值只有100万美元。按照风险与回报之比,大多数彩票游戏是顾客包输的游

  戏。

  调查发现,玩彩票与一个人的净资产水平之间有明显的反比例关系。在所有各种净资产类

  型中,千万富翁在过去的30天中玩过彩票的可能性最小;而在同样的30天中,非百万富翁玩

  彩票所占的百分比最高。在过去30天中,有一个玩过彩票的千万富翁就有三个玩彩票的非百

  万富翁,其比率为1比27。注意,这些非百万富翁每年的收入都在10万美元以上。如果他

  们  把收入中更多一点钱积累起来用于真正的投资,那么,他们是不是也可能会成为百万富翁了  呢?

  人们计算着“一周只有几元钱”。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还有时间。假如花10分钟买一张

  彩票,包括排队的时间,还有交通所花的时间,假如你每周买一张,这实际上就等于每年花

  520分钟的时间去干一项“听起来要赢一罐黄金、但实际可能性接近于零”的活动。

  反过来,520分钟可以折合87小时;一般的百万富翁每小时将近挣到300美元。因此你就能  够明白,他肯定不愿意每周都到小区的便民商店一趟去买彩票,每年花去87小时。这87  小  时可以用来做更有益的事,比如:工作,学习新技术,与家人和朋友聚会。如果按工作计算  ,百万富翁每小时可净到300美元,每年87小时就是2600美元,20年总数达到52000美元;  如果把这些钱同期统统都投资到股票上,那就可能变成好几百万美元。

  千万富翁每小时工作所挣到的钱将近1000美元,每年买彩票花费的时间相当于损失8700美

  元,20年就是174000美元。试想一下,这笔钱如果按以上方式投资,估计收益可达到100万

  美元以上。  你一定要把玩彩票所花的时间和金钱用于更有效益的活动。太多的人把太多的时间花在几乎  没有可能赢的赌博上,这种长期的执著绝不可能使你成为一个成功的玩家。

  赚钱主要靠知识和智慧

    《塔木德》说:“聪明的人不会特意到大路上去拾金子。”善于动脑的犹太人知道,想要赚

  钱是需要动些脑筋的,只有目光敏锐,见人之所未见,才能把握更多的机会,赚取更多的金

  钱。以下几点原则是数代犹太商人智慧的结晶:

  (1)没有知识的商人不算真正的商人。

  犹太人认为,没有知识的商人不算真正的商人,既然你不是真正的商人,我就没必要和你做

  生意。他们最看不起没文化的商人,犹太商人全都学识渊博头脑灵敏。

  只要与犹太商人呆在一起,特别是和他们共餐时,他们大多非常健谈、滔滔不绝,其渊博的

  知识会让人大为惊愕。正因为拥有如此渊博的知识,他们才具有高智商的头脑,从而才在生

  意场中永立不败之地,成为公认的“世界第一商人”。在犹太人眼里,知识和金钱是成正

  比的,只有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业务知识,在生意场上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这是能赚钱

  的根本保证,也是商人的基本素质。一个仅能从一个角度去观察事物的人,不但不配做商人

  ,也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而犹太人做生意,也乐意与学识渊博的人达成业务。

  一个做钻石生意的犹太商人曾问他的合作伙伴:“你知道大西洋底部有哪些鱼类吗?”听者

  乍一听问这个问题,可能都会感到莫名其妙。因为做钻石生意和大西洋底部的鱼类毫无关系

  ,怎么问这样一个风牛马不相及的问题呢?

  但犹太人自有自己的思想:一个钻石商人需要的是一个精明的头脑,对方连大西洋有哪些鱼

  类都了如指掌,可见对钻石的业务知识也同样相当熟悉,那么对巨细俱全的钻石种类的分析

  肯定也是全面周到,和这样的商人合作肯定能赚钱。

  这也从一个方面体现了犹太人的精明之处。

  (2)重视信息的价值。

  犹太民族自古以来就异乎寻常地关注信息。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当初重视信息的收集

  、整理和运用与金钱无关。古时的犹太人称信息为“兆头”,专指与胜败、生存有关的消息

   《塔木德》一书中就说出了“信息是有价的”。

  希伯来语中的“语言”一词,包含着“产品”、“经营活动”和“信息”三个词的意思。

  犹太人敏感于信息,也许是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这一词汇的暗示。

  公元前1300年左右的约书亚,就开始从事“信息”活动了。

  约书亚开始为摩西从事间谍活动,在摩西去世后继承了摩西未竟的事业,统率以色列的12

  个部族征服了约地迦南。

  也许是受约书亚的影响,犹太人中涉足信息业的特别多,而且这些人在犹太社会内部的地

  位都比较高。

  他们在信息的搜索、整理和运用活动中,逐步形成了如下理念:

  ①经济活动能不能顺利开展,与商业活动信息和产品信息皆息息相关。

  ②信息、产品、经营三位一体,构成完整的经济活动。

  ③商品离开了信息,便不能产生价值。通过信息(语言)描述商品,表达商业活动的构想

  ,说明商品的价值,商品才有流通的可能。

  ④能够说明商品功能和表达服务内涵的信息(语言)是最大的商品,是创造价值的资源。

  

  ⑤不断积累零零散散的信息,再对其进行系统整理,也可作为可用的情报。

  基于对信息重要性的清楚认识;罗斯柴尔德财团的创始人、犹太裔的罗斯柴尔德在创业之

  初,就十分重视信息工作。他们一家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一张巨大而又高效的情报网,快速

  而又准确的信息以及对整理、运用信息的擅长,是罗斯柴尔德财团长盛不衰、傲视世界的秘

  诀之一。

  伯纳德·巴鲁克是美国著名的犹太裔实业家、政治家和哲人,20多岁就因拥有一双明亮

  而锐利的眼睛而成为百万富翁。

  对于许多人看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巴鲁克都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这

  种联系中抓住属于自己的生意机会。

  1899年7月初的一个礼拜天的深夜,不到30岁的巴鲁克仍然通过广播关注着美西战争的

  进展,忽然听到美国海军在圣地亚哥打败西班牙舰队的新闻。

  “美西战争将告一段落,这时吃进股票准能发大财。”巴鲁克马上做出了这样的判断。虽然

  美国的证券交易所礼拜一般不营业,但第二天一早,巴鲁克还是包下了一趟火车,以19世纪

  末最快的速度从家里赶到自己的公司,在私人证券交易所轻轻松松地吃进了大量股票,真的

  创造了一夜暴富的奇迹。

  (3)善于思考。

  狄奥力·菲勒出生在一个贫民窟里,和所有出生在贫民窟的孩子一样,他争强好斗,也喜欢

  逃学。唯一不同的是,菲勒有一种天生会赚钱的眼光。他把一辆街上捡来的玩具车修理好,

  让同学们玩,然后向每人收取10美分,他竟然在一个星期内赚回一辆新玩具车。菲勒的老师

  对他说:“如果你出生在富人家庭,你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商人。但是,这对你来说已是不可

  能的,你能成为街头商贩就不错了。”

  中学毕业后,菲勒真的成了一名商贩。正如他的老师所说的,与贫民窟的同龄人相比,他已

  是相当体面了。

  他卖过小五金、电池、柠檬水,每一次他都得心应手。

  菲勒真正起家靠的是一堆丝绸。这些丝绸来自日本,因为在海轮运输当中遭遇风暴,这些

  丝绸被染料浸湿了,数量足足有一吨之多。这些被浸染的丝绸成了日本人头痛的东西,他们

  想处理掉,却无人问津,就想搬运到港口,扔进垃圾箱,又怕被环境部门处罚。于是,日本

  人打算在回程路上把丝绸抛到大海里。

  港口的一个地下酒吧,是菲勒夜晚的乐园,他每天都来这里喝酒。那天,菲勒喝醉了。当

  他步履蹒跚地走到几位日本海员旁边时,海员们正在与酒吧的服务员说那些令人讨厌的丝绸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感到机会来了。

  第二天,菲勒来到海轮上,用手指着停在港口的一辆卡车对船长说:“我可以帮助你们把

  这些没用的丝绸处理掉。”结果,他不花任何代价便拥有了这些被化学染料浸过的丝绸。然

  后,他把这些丝绸制成迷彩服、迷彩领带和迷彩帽子。几乎在一夜之间,他靠这些丝绸拥有

  了10万美元的财富。

  从此,菲勒不再是商贩,而成为一名商人。

  商界大家之所以成为巨大财富的拥有者,就在于他们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其实,挣钱

  的途径很多,只不过每个挣钱的途径都被蒙上一层薄薄的窗户纸,关键在于你是否有能力看

  到这层窗户纸,和你是否拥有一根捅破窗户纸的手指。

  (4)要相信自己的预感。

  预感是以事实为基础的推论,对这些事实你的大脑已经进行过准确地观察、存储和加工处理

  ,然而你却没有自觉地意识到它们。这是因为这些事实是在某种不自觉的形态下被储存起来

  的。

  旅馆经理康拉德·希尔顿应当把他的巨大成功部分地归功于一种灵活地调谐自己的敏锐预感

  的技能。有一次,他打算买一所芝加哥的老旅店,拍卖人决定卖给出价最高的投标人,而投

  标的数额将在指定的一天公布于众。就在到达这一期限的前几天,希尔顿提出了一份价值

  17万5千美元的投标。那天晚上,他睡觉时模糊地感到一种内心的烦乱,醒来时强烈地预感

  到

  他的投标将不会获胜。“这仅仅是感觉不妙。”他后来说。由于服从了这一奇怪的直觉,他

  又提交了另一份投标数额,18万美元。这是最高的投标,比他少一点的第二号投标额是17

  98万美元。

  希尔顿的预感本来就是涌上心头的、原来储存在他心灵深处的那些事实。自从他年轻时在得

  克萨斯州买下了第一所旅馆,他一直在收集关于这一行的知识。不仅如此,在对芝加哥旅馆

  的投标中,他毫无疑问是知道很多竞争投标人的情况的,仅仅是知道,而并没有能专门地

  把

  它们清楚明晰地联系起来。当他有意识在大脑集合了已知的材料并且提出一个投标额时,他

  的潜意识正在一间巨大而隐秘的仓库里翻找着其他有关信息,并且推论出那个投标额:太低

  了。他相信了这个预感,它竟是令人吃惊的准确。

  你怎样才能知道是否应当相信一种预感呢?一位成功的预言家、已经退休的证券经纪人说:

  “我问我自己,我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已经收集了有关这一问题的材料,这点是否可信呢

  ?对于这一问题我是否已经发现了我所能够发现的所有情况,做了我所能做的一切?如果回

  答是肯定的,而且预感是强烈的,那么我就打算照这样办。”

  “这里要提出两个警告:①千万不要相信诸如买彩票和赌博这类事情上的预感,这样的预

  感决不可能是出自于隐藏在你内心深处的材料库,因为它没有事实可依。②千万不要把预

  感和希望混为一谈。许多拙劣的预感只不过是经过伪装的强烈的愿望而已。”

  (5)要历练敏锐的目光。

  英国一个犹太人詹姆斯原来沾染了恶习,像个花花公子,到处寻花问柳,沉溺赌博,把父亲

  给他的一笔财产花光以后,生活也难以为继时,才觉醒要努力奋斗。浪子回头金不换,詹姆

  斯决心从头做起。他从哥哥那里借来一点钱,自己开办一间小药厂。他亲自在厂里组织生产

  和销售工作,从早到晚每天工作18个小时。汗水浇出的花朵特别艳丽,他把工厂赚到的一

  点钱积蓄下来扩大再生产。几年后,他的药厂办得有点规模了,每年有几十万美元盈利。

  但灵敏的詹姆斯经过市场调查和分析研究后,觉得当时市场药物发展前景不大,又了解到食

  品市场前途光明。因为世界有几十亿人口,每天要消耗大量的各式各样的食物。

  经过深思熟虑后,他于1965年毅然出让了自己的药厂,再向银行贷得一些钱,买下“加云

  坎食品公司”控股权。这家公司是专门制造糖果、饼干及各种零食的,同时经营烟草,它的

  规模不大,但经营类别不少。詹姆斯对该公司掌控后,在经营管理和行销策略上进行了一番

  改革。

  他首先将生产产品规格和式样进行扩展延伸,如把糖果延伸到巧克力、香口胶等多品种;饼

  干除了增加品种,细分儿童、成人、老人饼干外,还向蛋糕、蛋卷等发展。这样,使公司的

  销售额迅速增长。接着,詹姆斯在市场领域上下功夫,他除了在法国巴黎经营外,还在其他

  城市设分店,以后还在欧洲众多国家开设分店,形成广阔的连锁销售网。随着业务的增多,

  资金变得雄厚,詹姆斯又灵机应变,把英国、荷兰的一些食品公司收购,使其形成大集团,

  名声鹊起。到1972年,他的食品连锁店已达2500家,成为英国最大的食品公司了。

  詹姆斯时刻注视着市场风云的变化,灵机应变,逐步由食品行业经营,开拓到地产业、石油

  业、金融业、出版业。经过20多年的经营,他已成为世界20位超级富豪之一了。

    (6)把握一切可能获利的机会。

  一个皮鞋专卖店里出售许多质地很好的皮鞋。在这个城市里大家穿的皮鞋几乎全是从这家专卖店里买的。专卖店的老板很希望这个城市的首富犹太人皮尔斯——一家玩具生产商的老板,也能成为他们的顾客。

  于是,专卖店给首富皮尔斯寄去了一双皮鞋并附上一封信,说:“人们非常喜欢穿我们的皮鞋。我们真诚希望您也能成为我们的顾客,盼望您能为这双做工精细的皮鞋寄给我们50块钱。”

  第二天一大早,专卖店收到了一个邮包,里面有个玩具娃娃,娃娃的手里有一封信:

  “人们非常喜欢我的玩具。我很希望您们也会成为我的顾客并购下我厂最近出品的漂亮玩具娃娃,现通过邮包寄上。玩具价格是51块,扣除皮鞋的钱后,您们再给我寄来1块钱就可以了。”

  商场犹如没有硝烟的战场,最终的赢家,往往都是那些善于运用智慧,将商业技巧运用的恰当而得体的人。犹太人皮尔斯的做法,不占便宜不吃亏,幽默与智慧尽显其中。

  (7)正视和把握现实。

  犹太人中流传的一句格言是:“正确判断时机和正直经营,这样做生意就不会太难了。”

  一说起“参孙办公”,大家都会想到商用公事包和皮箱。这个“参孙办公”的创始者史韦达也是犹太人。

  他是在1900年初,跟随父亲从东欧移居到美国。最初,他的父亲在纽约开了一家杂货店,但是经营得很不好。于是,他又搬到芝加哥从事别的买卖,但又失败了。他的父亲因为借了很多钱,已经没法回头了,就全国各地跑。最后,他在科罗拉多州的迪邦市开了一家蔬菜店,还是没有赚到什么钱。看样子,他还要重新尝试了。史韦达看到因日夜奔波而面容憔悴的父亲,就说:“让我来经营吧。”

  当时,迪邦是有名的疗养胜地,每年客人都络绎不绝。在蔬菜店的门口就能看到客人们拎着手提箱从停车场出来,走向疗养地。如果再仔细看,多半回来的客人的手提箱都坏了,只由有一根拎带绑着。他观察到这一点,就把父亲的蔬菜店改成了皮包店。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个店因为临近停车场而卖了很多皮包。

  最初,进行供货的是纽约的皮包制造商。很快地,全国的皮包制造商就争相向史韦达的店供货。仅

  仅两年的时间里,史韦达店的皮包销量就在全美首屈一指,店铺的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如果去看史韦达的总店,就会发现它只是一个盖在农村的平房,但里面有纽约最新潮的和由名家设计的皮包。就这样,他的店越来越有名。

  有一次,大生产商们决

  定在纽约宴请史韦达。在史韦达到达的那一天,各个公司的代表或总经理都来到纽约铁路终点站来接站,那景象好像是纽约经济团体的大聚会。但当大家看到从列车上下来的史韦达,都吃了一惊。这位史韦达商会的总经理竟然是一位16岁的少年!

  再以后,史韦达决定自己制造皮包。他致力于制作即使遭受碰撞也不易破损的坚固皮包。他把自己制作的皮包称作“参孙”。为什么呢?他在小时候,一直被一个《圣经》故事感动着,主人公就是一个具有超凡能力的英雄,名字叫“参孙”。他一直不能忘怀这个名字,所以就用它给自己的产品命名,以此来纪念自己儿时的梦。在他的店前驻足的客人们都非常挑剔,正是这个,成了催生“参孙”这个品牌的契机。

  犹太人认为,正确的经商法则是:正视和把握现实,并对现实进行合理的判断,最后靠个人的努力取得成功。

  

 

 你的头脑是你最有用的资产

    《塔木德》说:“独特的眼光比知识更重要。”

  美国一所著名学院的院长,继承了一大块贫瘠的土地。这块土地,没有具有商业价值的木材,没有矿产或其他贵重的附属物,因此,这块土地不但不能为他带来任何收入,反而成为支出的一项来源,因为他必须支付土地税。

  州政府建造了一条公路从这块土地上经过。一位“未受教育”的人刚好开车经过,看到了这块贫瘠的土地正好位于一处山顶,可以观赏四周连绵几公里长的美丽景色。他(这个没有知识的人)同时还注意到,这块土地上长满了一层小松树及其他树苗。他以每亩10美元的价格,买下这块50亩的荒地。在靠近公路的地方,他盖建了一间独特的木造房屋,并附设一间很大的餐厅,在房子附近又建了一处加油站。他又在公路沿线建造了十几间单人木头房屋,以每人每晚3元的价格出租给游客。餐厅、加油站及木头房屋,使他在第一年净赚15万美元。

  第二年,他又大事扩张,增建了另外50栋木屋,每一栋木屋有三间房间。他现在把这些房子出租给附近城市的居民们,作为避暑别墅,租金为每季度150美元。

  而这些木屋的建筑材料根本不必花他一毛钱,因为这些木材就长在他的土地上(那位学院院长却认为这块土地毫无价值)。

  还有,这些木屋独特的外表正好成为他的扩建计划的最佳广告。一般人如果用如此原始的材料建造房屋,很可能被认为是疯子。

  故事还没有结束,在距离这些木屋不到5公里处,这个人又买下占地150亩的一处古老而荒废的农场,每亩价格25美元,而卖主则相信这个价格是最高的了。

  这个人马上建造了一座100米长的水坝,把一条小溪的流水引进一个占地15亩的湖泊,在湖中放养许多鱼,然后把这个农场以建房的价格出售给那些想在湖边避暑的人。这样简单的一转手,使他共赚进了25万美元,而且只花了一个夏季的时间。

  正是这个有远见及想象力的人,却未受过正规的“教育”。

  且让我们牢记这项事实:只要能运用各种知识,立即可以变得有教养及有权势。

  在提到上面所叙述的那段故事时,那位以500美元的价格售出50亩“没有价值”土地的学院院长说:“想想看,我们大部分人也许都会认为那人没有知识,但他把他的无知和50亩荒地混合在一起之后,所获得的年收益,却远超过我靠所谓的教育方式所赚取的五年总收入。

   犹太人认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胆识和魄力的话,你的知识就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犹太人还认为,赚钱是天经地义、最自然不过的事,如果能赚到的钱不赚,那简直就是对钱犯了罪,要遭上帝惩罚。犹太商人赚钱强调以智取胜。犹太人认为,金钱和智慧两者中,智慧比金钱重要,因为智慧是能赚到钱的智慧,也就是说,能赚钱方为真智慧。这样一来,金钱成了智慧的尺度,智慧只有化入金钱中,才是活的智慧,钱只有化入智慧之后,

  才是活的钱;活的钱和活的智慧难分。

  亿万富翁亨利·福特说:“思考是世上最艰苦的工作,所以很少有人愿意从事它。”

  “你的头脑是你最有用的资产,但如果使用不当,它会是你最大的负债。”

  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著过《思考致富》一书。为什么是“思考”致富,而不是“努力工作”致富?最成功的人士强调,最努力工作的人最终绝不会富有。如果你想变富,你需要“思考”,独立思考而不是盲从他人。富人最大的一项资产就是他们的思考方式与别人不同。如果你做别人做的事,你最终只会拥有别人拥有的东西。而对大部分人来说,他们拥有的是多年的辛苦工作,高额的税收和终生的债务。

  致富有捷径吗?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的回答是肯定的。

  捷径的定义是,比一般的途径更直接且更快完成某件事情。

  走捷径的人一定知道自己的目的地。他必须走出去,不论中途遇到何种障碍,都必须继续下去,否则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致富的捷径只有简单的一句话:“用积极的态度去追求财富。”

  当你确实以积极的态度思考,自然会有所行动,达成你所有正当的目标。

  乔治·哈姆雷特曾在伊斯诺州的退伍军人医院疗养,他的时间很多,但是除了读书和思考之外,能做的事情并不多。他懂得思考的价值,他对自己充满信心。

  乔治知道很多洗衣店,在烫好的衬衣领加上一张硬纸板,防止变形。他写了几封信向厂商洽询,得知这种硬纸板的价格是每千张美金4元。他的构想是,在硬纸板上加印广告,再以每千张美金1元的低价卖给洗衣店,赚取广告的利润。

  乔治出院后,立刻着手进行,并持续每天研究、思考、规划的习惯。

  广告推出后,乔治发现客户取回干净的衬衫后,衣领的纸板丢弃不用。

  他问自己:“如何让客户保留这些纸板和上面的广告?”答案闪过他的脑际。他在纸卡的正面印上彩色或黑白的广告,背面则加进一些新的东西——孩子的着色游戏、

  主妇的美味食谱、或全家一起玩的游戏。有一位丈夫抱怨洗衣店的费用激增,他发现妻子竟然为了搜集乔治的食谱,把可以再穿一天的衬衫送洗!

  乔治并未以此自满。他野心勃勃,要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他把每千张美金1元的纸板寄给美国洗衣工会,工会便推荐所有的会员采用他的纸板。因此,乔治有了另外一项重要的发现,给别人你所喜欢及美好的事物,你会觉得得到更多!

  缜密的思考和规划为乔治带来可观的财富,他认为一段独处的时间,是招徕财富必要的投资。

  犹太人相信,致富的捷径是:以积极的思考致富并且有积极的心,相信你能,你就做得到!

  不论你是谁,不管年龄大小,教育程度高低,都能够招徕财富,也可以走出贫穷。各行各业的人士,都不要低估思考的价值。即使躺在床上也能思考!即使你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研究、思考及规划,也能致富。

  做一个善于发挥自己才智的人

  《塔木德》上说:“对钱财必须具有爱惜之情,它才会聚集到你身边,越尊重它,珍惜它,它越心甘情愿地跑进你的口袋。”

  对于犹太人来说,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赚钱是最重要的事。然而,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拜金主义者在犹太商人中却少得可怜,他们之中大部分人是合法地赚大钱,正所谓:“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这些“君子们”知识面广,反应敏捷,判断准确。只要有钱可赚,他们不会放过一切机会。

  成功不是物质上的,而在于才智发挥中得到的满足。善于发挥自己才智的人一定能够享受成功的喜悦。

  要使你的事业成功,你必须备以下几个要素:

  (1)发掘自己独到的才智。人的才智各不相同,正如我们生来就有不同的指纹。每个人从事的职业可以相同,然而,他的才能却是他一个人独具的。

  爱默森曾说过:“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使命,他的才能就是上天给他的召唤。……他习惯干某些事情,也容易把某些事情做好,说不定这事是别人做不好的。一个人的抱负也会与自己的能力相当,而巅峰的高度,正和基础的高度成正比。”

  发掘出独具的才能,这是必具的第一步。如果一味地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没有主见和自断的能力,那么即使表面上的成功也掩饰不了那极大的失败。

  没有人生来就注定是个流浪汉,我们没有权利去怨天尤人。我们有义务为自己设计一个理想的归宿,并为达到这一目的而为自己寻找一个具体的计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立足的一席之地。我们,特别是年轻人,应该大胆进取,要去开发自己灿烂多彩的世界,而不要因为长辈或薪金的原因被纳入一条安定的轨辙,失落掉应该属于自己的天空。

  别为暂时不知道自己的长处而犹豫不决,勇敢地开拓吧!你就会发现你自己到底能干什么。

  

  (2)诚实。每个人的思想中,都具有比不撒谎、不行骗、不偷盗更积极的道德观。莎士比亚说:“你若对自己诚实,日积月累,就无法对人不忠了。”斯科特说:“我一开始撒谎,就陷入了紊乱的网罗里!”

  自欺的人更会欺骗别人,只要欺哄过别人,此后就不会总对人诚实,仍会欺人。的确,有时候我们不能毫无遮拦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但是,现代医学已经证明,自欺是潜意识中烦恼的根源。

  (3)热忱。它是完成任何一件事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或许你确有才华,但才华也须借助热忱的精神,才能发挥尽至。热忱是一种无穷的动力,因此你要理智地克制它,智慧地运用它,以求进步的表现。

  倘若你以热忱来对待生活,你将忘记生命中的怠惰。建造过伦敦52家教堂的建筑师当恩爵士,86岁时退休,此后5年,他一直尽心学习,努力追求文学、天文学及宗教上的知识;古罗马的政治家加图,80岁了还学希腊文;希腊的历史学家布鲁格克,更是在衰老之年才开始研习拉丁文;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七八十岁时还作出了像《奥塞罗》、《福斯塔夫》这样的不朽歌剧。除了热忱,还有什么能使余生闪烁出如此多姿多彩的火花呢?

  (4)掌握良机。生意的成功,在于是否能够掌握良机。

  平时,就要选择适当的时机,调查顾客预定购买的物品以及购买时机,这样在销售上,就方便多了。

  举电器商店为例。不论是去顾客家送货或修理,事情办妥后,不要扭头就走,最好再顺便看看他家的电器用品是否有小毛病,同时做一点简单的服务,这样必然会培养顾客对你的信赖感。

  到客户家安装冷气时,在安装过程中,一定要表现出亲切、仔细的态度。同时问问客户,

  是否有认识的朋友要买冷气机。如果他对你有好感,就会把生意介绍给你。

    靠自己的判断对市场做出分析

  《塔木德》说:“要相信你自己的判断,任何人的意见都不十分可靠。”犹太商人指出,靠自己的判断对市场做出分析,赚钱就相对容易多了。

  许多人以为,投资是一个充满戏剧性、激动人心的过程。还有人认为,投资包含风险、运气、时机和热点投资消息等诸多因素。有些人自知对投资这个神秘课题知之甚少,因此,他们找到内行一些的投资者,把资金连同信赖一并交给他们。另外一些所谓的投资者要显示他们比其他人懂得多……因此,他们进行投资,以此证明他们智胜一筹,这就是许多人眼中的投资。但真正的犹太富翁眼中的投资却不是这样的。他们认为,投资是一个枯燥无味的计划,是一个通过机械操作而达到富裕的过程。或者说,投资仅仅是一个由固定程序、策略和一系列能使人变富的措施组合而成的计划,这一切几乎能保证你成为富翁。

  既然投资和发财就像照食谱烤面包这样简单,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愿意遵循投资程序呢?

  每100个美国人中只有三个人是富翁,这是什么原因呢?在这样一个致富机会人人平等的国度里,只有少数人成为富翁,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对大多数人而言,遵循一个简单的计划却难如登天呢?因为遵循一个简单的计划是一件单调而乏味的事情。人性是很容易对老做一件事变得厌倦无聊的,因此他们总要寻求刺激和有趣的事情来做。就是这个原因,导致100个人中只有三个人是富翁。他们起先照计划去做,没过多久,就感到这种日子索然无味。于是他们抛开计划,寻找一种能迅速致富的魔法。他们的一生都在单调和趣味往返交错的过程中度过。所以他们没有成为富翁。他们不能忍受日复一日地遵循一个简单而枯燥的致富计划。许多人认为,投资致富的过程很神奇,同时他们还会认为,如果计划不够复杂,那就不算是个好方案。

  许多犹太富翁认为,只有傻瓜才会去迷恋那些快速赚钱、过眼财富的童话,这种故事只能吸引失败者。如果一种股票为众人熟知并能赚很多的钱,这就意味着好事已过去了或马上就要过去。

  在投资理念方面,犹太富翁和一般人常常是不同的。一般的人往往也能够尽可能利用机会,但他们习惯进行“一揽子”投资。他们联系一家从事经营个人投资业务的中介机构,例如房地产公司、股票经纪人或财务筹划顾问等,然后买下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可能是共同基金、房地产信托投资、股票或债券等。这是一条较好的、清楚简单的投资方式,就好像一位商店老板到电脑商店去购买一台组装好的电脑。犹太富翁则常常是那种创造投资机会的投资者。

  这种投资者通常会组织一项交易,如同一个人去买来电脑零部件,然后将其组装成一台电脑。虽然他们连用部件组装电脑的第一步工序都不知道,但他们却清楚应该如何将一个个机会组织起来,也知道谁正在这样做。

  据调查统计,美国近约11%的百万富翁认定“具有优秀的证券投资顾问”是解释他们在经济上成功的非常重要因素。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35%的百万富翁相信“进行明智的投资”是非常重要因素。这比那些相信证券投资顾问的人多出两倍还多。为什么不那么相信“证券投资顾问”呢?尽管多数百万富翁都至少在一家服务性经纪公司开立账户,但绝大多数还是自己作投资决定。

  许多成功的百万富翁对证券经纪人所提出的许多建议并不放在眼里,至少要“打折扣”。他们认为,证券经纪人擅长于买进卖出,但是,如果他们花了大部分的时间在买进卖出上,那么就几乎没时间去研究投资机会。正如一位百万富翁所说:“如果证券投资经纪人真能够预测未来,那他们就用不着老当证券经纪人。他们不可能是预测家。他们只是用钱买进卖出。

   人们运用自己客观的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与人们从所谓新闻以及从其他人那里得到的结论往往存在差异,这似乎带给投资者一个近乎永恒的矛盾心理:相信自己还是相信别人。无论投资人信奉何种投资理论,采用何种投资方法和投资技术,他都应该充满信心地相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这是成功投资人的必备特征。无论何时,人们对市场总是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判断,如果所有投资人对市场的判断是一致的,那么这个市场将因为没有买者或没有卖者而无法存在下去。当投资人依据自己的分析做出某一判断时,不可否认,市场上必然存在与之相反的判断,并且这种判断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和不同的媒介传到投资人那里。这时,投资人即面临是相信自己还是相信别人的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是:相信自己。

  投资人往往缺乏好的信息来源和投资参谋,而他日常所接触的其他投资人在多数情况下是坏主意的来源,从他们那里只能得到廉价的观点以及夸夸其谈的评论,这些观点和评论的唯一作用在于干扰投资人的独立思考,将其引入歧途。

    眼光盯着未来

  《塔木德》说:“最昂贵的钻石总是埋藏在不易被发现的地方的。”因此,犹太商人不仅懂得冒险,还懂得眼光要盯着未来的道理。

  在19世纪80年代,约翰·洛克菲勒已经以他独有的魄力和手段控制了美国的石油资源,这一成就不仅取决于他从父亲那里学到的经商哲学,从母亲那里学到的精细、守信用、一丝不苟和笃信宗教的品德,更主要的是他受益于他那从创业中锻炼出来的预见能力和冒险胆略。

  1859年,当美国在宾西法尼亚州泰特斯维尔出现了第一口油井时起,洛克菲勒这位精明的青年商人就从当时的石油热潮中看到了这项风险事业的前景是有利可图的。他在与合伙人争购安德鲁斯—克拉克公司的股权中表现出非凡的冒险精神。

  拍卖从500美元开始,洛克菲勒每次都比对手出价高,当标价达到5万美元时,双方都知道,价已经大大超出石油公司的实际价值,但洛克菲勒满怀信心,决意要买下这家公司,当对方最后出价72万美元时,洛克菲勒毫不迟疑地出价725万美元,最后终于战胜对手。

  年仅26岁的洛克菲勒经营起当时风险很大的石油生意,当他所经营的标准石油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控制了美国出售全部炼制石油的90%时,他并没有停止冒险行动。

  到19世纪80年代,利马发现了一个大油田,因为含碳量高,人们称之为“酸油”,当时没有人能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提炼它,因此只卖一角五分一桶。洛克菲勒预见到这种石油总有一天能找到一种方法提炼它,坚信它的潜在价值是巨大的,所以执意要买下这个油田。当时他的这个建议遭到董事会多数人的坚决反对,事后他只得说:“我将冒个人风险,自己拿出钱去投资这一产品。如果必要,拿出200万、300万。”洛克菲勒的决心终于迫使董事们同意了他的决策。结果,不过两年多时间,洛克菲勒就找到了炼制这种酸油的方法,油价一下由一角五分涨到一元,标准石油公司在那里建造了全世界最大的炼油厂,盈利猛增到几亿美元,董事会的成员们最后不得不承认,洛克菲勒比他们所有的人都看得远,比他们所有的人都有更加强烈的冒险意识。

  大凡成功的企业家都是战略家,他们有极强的预见能力,他们的眼光盯着未来;他们只要认准一个目标就要锲而不舍地干下去,直到成功为止。

  已签订的合同没有协商的余地

    《塔木德》上说:“契约与合同一旦签订,就没有协商的余地了。”

  犹太人做生意十分注重合同。出口商比尔与犹太商人拉克签订了10000箱蘑菇罐头合同,合同规定为:“每箱20罐,每罐100克。”但出口商比尔在出货时,却装运了10000箱150克的蘑菇罐头。货物的重量虽然比合同多了50%,但犹太商人拉克拒绝收货。出口商比尔甚至同意超出合同重量不收钱,而拉克仍不同意,并要求索赔。比尔无可奈何,赔了拉克10多万美元后,还要把货物另作处理。

  此事看来似乎拉克太不通情理,多给他货物也不要。事实不是那么简单。犹太人精于经商,深谙国际贸易法规和国际惯例。他们懂得,合同的品质条件是一项重要条件,或者称为实质性的条件。合同规定的商品规格是每罐100克,而出口商交付的每罐却是150克,虽然重量多了50克,但卖方未按合同规定的规格条件交货,是违反合同的。按国际惯例,犹太商人完全有权拒绝收货并提出索赔,因为,出口商的行为是根本违反合同的。犹太商人此举是站得住脚的。

  此外,还有个适销对路问题。犹太商购买不同规格的商品,是有一定的商业目的的,包括适应消费者的爱好和习惯、市场供需的情况、对付竞争对手的策略等。如果出口方装运的150克蘑菇罐头不适应市场消费习惯,即使每罐多给50克并不加价,进口方的犹太商人也不会接受,因为这打乱了他的经营计划,有可能使其销售通路和商业目标受到损失,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最后,还有可能会给买方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假设犹太进口商所在国是实行进口贸易管制比较严格的国家,如果进口商申请进口许可证是100克的,而实际到货是150克,其进口重量比进口许可证重量多了50%,很可能遭到进口国有关部门的质疑,甚至会被怀疑有意逃避进口管理和关税,以多报少,要被追究责任和罚款。

  犹太人认为,既然签订了合同,就要严格遵守,这样既显得诚信,又能避免遭受意外损失。

  仅仅看见了眼前利益就不严格履行合同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对自己不利也不能违约

  《塔木德》要求:“立誓之事就是对自己有害也不能反悔。”谨守此道的犹太商人奥斯曼善于从长远考虑问题,为了信誉宁愿暂时赔钱,他目光远大的作风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1940年,奥斯曼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开罗大学并获得了工学院学士学位,重新回到了伊斯梅利亚城。贫穷的大学毕业生想自谋出路,当一名建筑承包商。这在商人看来简直是白日做梦。奥斯曼也陷入窘境:“我身无分文,但我立志于从事建筑业。为了这种目的,我可以委曲求全,从零开始。”  奥斯曼的舅父是一名建筑承包商,他曾经开导奥斯曼: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要人云亦云。

  奥斯曼为了筹集资金,学习承包业务,巩固大学所学的知识,便到了舅父的承包行当帮手。

  在工作中奥斯曼注意积累工作经验,了解施工所需要的一切程序,了解提高工效、节省材料的方法。一年多的实践后,奥斯曼收获不小,但也有不少感慨:“舅父是一个缺乏资金的建筑承包商。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无力与欧洲承包公司竞争。我必须拥有自己的公司,成为一名有知识、有技术、能同欧洲人竞争的承包商。”

  1942年,奥斯曼离开舅父,开始实现自己的成为建筑承包商的梦,他手里仅有180埃镑,却筹办了自己的建筑承包行。

  奥斯曼相信事在人为,人能改变环境,不能成为环境的奴隶。根据在舅父承包行所获得的工作经验,他确立了自己的经营原则:“谋事以诚,平等相待,信誉为重。”创业初期,奥斯曼不管业务大小、盈利多少,都积极争取。他第一次承包的是一个极小的项目——为一个杂货店老板设计一个铺面,合同金只有3埃镑。但他没有拒绝这笔微不足道的买卖,仍是颇费苦心,毫不马虎。他设计的铺面满足了杂货店老板的心意,杂货店老板逢人便称赞奥斯曼,于是奥斯曼的信誉日益上升。奥斯曼的经营原则获得了顾客的信任,他的承包业务日渐发展。

  1952年,英国殖民者为了镇压埃及人民的抗英斗争,出动飞机轰炸苏伊士运河沿岸村庄,村民流离失所。奥斯曼承包公司开始了为村民重建家园的工作,用两个月时间,为160多户村民重建了房屋,他的公司获利54万美金。

  20世纪50年代后,海湾地区大量发现和开发石油,各国统治者相继加快本国建设步伐。他们需要扩建皇宫,建造兵营,修筑公路。这给了奥斯曼一个历史机会,他以创业者的远见,率领自己的公司开进了海湾地区。他面见沙特阿拉伯国王,陈述自己的意图,并向国王保证:他将以低投标、高质量、讲信誉来承包工程。沙特阿拉伯国王答应了奥斯曼的请求。后来工程完工时,奥斯曼请来沙特国王主持仪式,沙特国王对此极为满意。

  “人先信而后求能”。奥斯曼讲究信誉,保证质量的为人处世方法和经营原则,使他的影响不断扩大。随后几年,奥斯曼在科威特、约旦、苏丹、利比亚等国建立了自己的分公司,成为了享誉中东地区的大建筑承包商。

  奥斯曼讲究信誉的做法,在一定情况下会使自己吃亏。但在这种情况下,吃亏毕竟是暂时的,所谓有亏必有盈,某次吃亏或经济利益受损却会给自己长远的事业带来积极的影响甚至长远的影响。

  1960年,奥斯曼承包了世界上著名的阿斯旺高坝工程。地质构造复杂、气温高、机械老化等不利因素给建筑者带来了重重困难,从所获利润来说,承包阿斯旺高坝工程还不如在国外承包一件大建筑。奥斯曼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了阿斯旺高坝工程第一期的合同工程。但随后却发生了一件奥斯曼意料不到的事情,让他吃了大亏。

  纳赛尔总统于1961年宣布国有化法令,私人大企业被收归国有。奥斯曼公司在劫难逃。国有化后,奥斯曼公司每年只能收取利润的百分之四,奥斯曼本人的年薪仅为35万美元。这对奥斯曼和他的公司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奥斯曼没有忘记自己的诺言,他委曲求全,丝毫不记恨,继续修建阿斯旺高坝。

  纳赛尔总统看到了奥斯曼对阿斯旺高坝工程所作的卓越贡献,于1964年授予奥斯曼一级共和国勋章。奥斯曼保全了自己的形象与自己的处事原则。他并没有白吃亏,1970年萨达特执政后,发还了被国有化的私人资本。奥斯曼公司影响扩大,参加了埃及许多大工程的单独承包。奥斯曼本人到1981年拥有40亿美元,成为驰名中东的亿万富翁。

  精明的犹太人相信,千金一诺是非常有意义的原则,它可以在你受挫折的时候给你必要的支持,保证你有足以东山再起的人际关系,它可以给你带来可靠的机遇,因为你已经赢得了别人的信赖和承诺。

    每次生意上的合作都是初交

  《塔木德》要求:“把每次生意都看作一次独立的生意,把每次接触的商务伙伴都看作第一次合作的伙伴。”

  不管是在为人处世还是在做生意方面,犹太人都是非常谨慎的,他们所奉行的基本原则是:“每次都是初交。”

  有个日本商人请一位犹太画家上馆子吃饭。坐定之后,画家便取出画笔和纸张,乘等菜之际,给坐在边上谈笑风生的女主人画起速写来。

  不一会儿,速写画好了。画家递给日本商人看,果然不错,画得形神毕具。日本商人连声赞美道:“太棒了,太棒了。”

  听到朋友的奉承,犹太画家便转过身来,面对着他,又在纸上勾画起来,还不时向他伸出左手,竖起大拇指。通常画家在估计各部位比例时,都用这种简易方法。

  日本商人一见这副架势,知道这回是在给他画速写了。虽然因为位置关系,看不见他画得如何,还是一本正经摆好了姿势,让他画。

  日本人一动不动地坐了约有10分钟。

  “好了,画完了。”画家说。

  听到这话,日本人才松了一口气,迫不及待地凑过去一看,不禁大吃一惊,画家画的根本不是那位日本商人,而是他自己左手大拇指的速写。

  日本商人连羞带恼地说:“我特意摆好姿势,你却作弄人……”

  犹太画家却笑着对他说:“我听说你做生意很精明,所以才故意考察你一下。你也不问别人画什么,就以为是在画自己,还摆好了姿势。从这一点来看,你同犹太商人相比,还差得远了。”

  到这时,那位日本商人方才明白自己错在什么地方:看见画家第一次画了女主人,第二次又面对着自己,就以为一定是在画他了。

  日本商人犯了一个犹太人不会犯的毛病:以为有了第一次,便会有第二次。

  而实际上,在犹太人的生意经上,明确地写着一条,叫做:“每次都是初交”。

  哪怕同再熟的人做生意,犹太人也决不会因为上次的成功合作,而放松对这次生意的各项条件、要求的审视。他们习惯于把每次生意都看作一次独立的生意,把每次接触的商务伙伴都看作第一次合作的伙伴。这样做,就不会因自己对对方的先入之见而掉以轻心。

  犹太人认为,在生意场上,守信是一种基本道德;而谨慎则能避免因对方的失信给你造成巨大的损失。

  奉行公平、不欺诈的经商之道

    《塔木德》规定:“商品的市价尚未形成之前,不能贱卖商品。”

  公正的经商之道在犹太人之中表现得十分彻底。我们如果看一个《塔木德》在买卖上的判例就能明白了。

  比如,A和B之间要进行四斗小麦和10两银子的买卖。如果卖主A向买主B要求,如果不能现在支付10两银子而是延迟到几个月后小麦成熟的时候,就要支付12两。这种情况下,《塔木德》会判定A的要求无效。为什么呢?先不管这四斗小麦是不是在现在进行买卖,对同一商品设定双重的价格不但是破坏了买卖商品的价格公正原则,事实上还在延期付款的情况下收取了B的利息。

  如果是在收取租金的场合就不一样了。也就是说,借用土地一年,总共费用是10两银子,如果每月还一两不算是违法。在最初契约建立的时候,如果“按月付款”和合同的条款有冲突,借方可以按照自己的支付能力任意选择付款的方式。

  反过来说,以四斗小麦在收获期返还为条件,那就禁止在现在就把小麦借出去。为什么呢?四斗小麦现在是10两银子,到了收获期,如果是丰产,那价格可能暴跌到8两;如果是减产,那可能暴涨到12两。所以,如果只是“在收获期归还等量的小麦”,很有可能给贷者带来不当损失或是额外的利益。鉴于此,这种情况下,首先要明确四斗小麦的时价,在这个基础上,等小麦收获的时候用等量的金钱或是小麦来归还。

  物价的稳定对于流通经济十分必要。不正当地抬高物价自不必说,相反地,压低物价也是不可取的。特别是,如果谁先进入市场,将商品以低价出售,那这种商品的价格会在整个市场上暴跌。这种行为是《塔木德》最为禁止的。“商品的市价尚未形成之前,不能贱卖商品”。这并不是禁止投机,而是禁止个人控制市场的行为。

  如果价格适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会满意。但是,如果有人在别人的小麦还没有收获的时候就低价出售自己的小麦,那带来的影响会波及到其余的全体农民。低价当然受一般的消费者欢迎,但结局是:由低价造成的损失会转嫁到别的商品上,这样对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没有好处。

  犹太人认为,公正的经商之道对买方和卖方都有利。如果向一方倾斜,交易就很难持久。

  在交易中,犹太人认为,即使事先未获任何保证,也有权利要求购买的商品具有良好的品质。去购物,就是意味购买没有瑕疵的商品。就算商家在交易中,宣称“货物出门,概不退换”,一旦该商品确有瑕疵,买方仍然有权要求退货。并且,商人们也得同意退货。

  在做生意过程中,犹太人很注意“交易要讲道理”这一从商诤言,可以说,犹太商人是世界上讲道理的买卖人。其中所谓的道理,就是公平、不欺诈。

  犹太人在全世界各民族中能够崛起,成为最会做生意最成功的商人,与他们的这一经商智慧取信于人大有关系。

    说出商品的优点也是诚信的表现

  纵横五大洲,经商数千年,绝少有犹太商人坑蒙拐骗的事例,他们一般不经营假冒伪劣产品,不做短斤少两的事,他们以诚信经商立世。

  犹太商人的诚信来自于其传统和宗教文化。《塔木德》中有许多关于贸易活动中诚信原则的规定,这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犹太人的远见卓识。作为一种弱势存在,如果不守诚信,犹太共同体必定早已消失。

  有趣的是,犹太人对诚心有更深入的认识。

  有一个贫穷的妇人到集市上去卖苹果。

  她的苹果在这个集市上是最上乘的,但她就是没有向顾客宣布这一点。从上午到傍晚,她的苹果一个也没卖出去。

  这时,一个拉比来到她的摊位前。

  “充满智慧的拉比啊,我没有钱买安息日所需要的东西了。”妇人向拉比抱怨。

  拉比没有回答她,而是弯下身子把苹果观察了一番,然后跨到附近的一个大石头上高声叫喊:  “谁想买这最好的苹果?”

  “谁想买这最好的苹果?”

  “谁想买这最好的苹果?”

  三声过后,穷妇人的苹果摊位就被人们包围了。他们连看也不看就纷纷掏钱抢购,以致价格被自动抬高到了市场价的三倍。

  苹果被卖得一个不剩了,还有顾客向这边赶来。

  拉比这时在高处向众人说:

  “善人们,你们如果从商,必得坚守诚信。如果你们的商品有缺陷,你们要高声宣布出来;如果你们的商品是市场上最好的,也要大声宣布:‘它是最好的’。”

  “它是最好的就是最好的,为什么还要宣布呢?”一个年轻人问。

  “善人啊,你如果不宣布出来,顾客就会去选购不好的商品,把市场上最差的商品带回家。你不宣布出来,就是帮助奸诈的商人欺骗顾客啊!”

  即使1美元也要赚

  

  “倘若可以多赚1美元,只要有这种机会,我就绝对不放弃。”一位喜欢钻研《塔木德》的犹太商人说,“即使1美元也要赚”。许多逐步走向成功的人士正是这样做的。

  美国西部是一个非常诱人的地方,许多人都跑到那里打工,梦想到那里捞一个世界,挣更多的钱。其中有两个年轻人,一个是约翰,一个是斯蒂芬,他们在路上偶然相遇了,说起去打工的事情,两个人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们来到美国西部,就开始不断地寻找机会。

    有一天,二人同行时,有一枚硬币躺在地上,约翰看也不看就抬着头过去了,而斯蒂芬却毫不犹豫的把那枚硬币捡了起来。约翰看着斯蒂芬不由得露出了鄙夷的神情,他想:真没出息,一枚硬币也要捡,哪像干大事业的人!而斯蒂芬却想:看着让钱白白地从身边溜走,怎么能成就事业呢?  两个人又同时走进一家小公司。工作很累,工资也低,约翰不屑一顾地走了,而斯蒂芬却高兴地留了下来,努力地工作着。约翰走了一家又一家的公司,他在不断努力地寻找着机会。

  两年后的一天,两人在街上相遇了,斯蒂芬由于努力地工作,已经干出了一番事业,自己成了老板,而约翰却仍然没有一个固定的工作。

  约翰感到非常不理解:斯蒂芬是一个连硬币都捡的人,这么没出息,怎么可能做出一番事业了呢?想成就大的事业,必须肯从小事做起。因为你连一枚硬币都不要,只是一味地盯着大钱,就很难发现和把握生活中的机会,小钱都抓不住,怎么能抓住大钱呢?

  “即使是1美元也要赚”的挣钱术表明:犹太人惯于采取“化整为零,积少成多”的战略,最后战胜强大的对手。实行积少成多的谋略,必须做到心怀大志,对前程自信;如果自惭形秽,胸无大志,永难成功。同时,还要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扎扎实实、埋头苦干的精神。

  犹太人的忍耐,创造出犹太人赚钱的信念:“在忍耐中争取我们应得到的一切,你要为我的忍耐付出代价。”犹太人的坚定耐心和具有悠久历史的忍耐力是常人难以置信的,但是,他们的忍耐也是有先决条件的,是有“度”的。精明的犹太商人最擅长计算,他们有极强的判断能力。如果他们认为自己的合作伙伴在某方面有利于自己,能够为自己带来钱财,那么,他们就可以坚定的耐心,等待对方转变心情或者等待时机的到来。

    借别人的鞋子比赤脚走得快

  《塔木德》说:“没有能力买鞋子时,可以借别人的,这样比赤脚走得快。”

  “做商业是十分简单的事。它就是借用别人的资金!”小仲马在他的剧本《金钱问题》中是这样说。

  是的,做老板和商业就是这样的简单:借用资金来达到自己的目标。这是一条致富之路。

  富兰克林是这样做的,希尔顿是这样做的,恺撒也是这样做的。即使你很富裕,对于这样的机会,你也不应放过。

  在生意场上,借钱也是资产的一种,故拥有借钱能力亦可说是经营者的一项重要才能。

  如果能将借钱的能力与运用资金的能力互相配合,必可由一文不名变成一个大富翁。当然,这种事情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美国具有商人之神称谓的约翰·华那卡虽然出生穷困家庭,缺乏良好的学校教育,但后来他竟成为美国的百货巨子,甚至被列入名人传记中。他14岁就离开家到书店当学徒,历尽艰苦,然后一边从事推销工作,一边积累资金,独资经营一家店铺。而后,华那卡不断地构思发展新公司,最后他终于成功了,而且被尊为美国商业界的权威。

  从丰富的实际经验中,他想出生意成功的方程式:

  生意的成功=他人的头脑+他人的金钱。

  这个方程式的意思是这样的,如果希望在商场上成功,就应该巧妙地运用他人的智慧和金钱以创造利益。请特别留意,如华那卡那样成功的企业家,能自由使用上亿美元的个人资金,其设计的成功方程式竟然也需借用他人力量,故而可见借用他人金钱的重要。

  美国第一旅游公司副董事长尤伯罗斯,在任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主席时,为奥运会盈利15亿美元。他也是靠着非凡的“借术”而成功的。

  奥运会,当今最热闹的体育盛会,却穷得丁当响。1972年在联邦德国慕尼黑举行的第20届奥运会所欠下的债务,久久不能还清。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第21届奥运会,亏损10亿美元。

  1980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第22届奥运会耗资90多亿美元,亏损更是空前。从1898年现代奥运会创始以来,奥运会几乎变成了一个沉重的包袱,谁背上它都会被它造成的巨大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在这种情况下,洛杉矶市却奇迹般地提出了申请,它声称将在不以任何名义征税的情况下举办奥运会。特别是尤伯罗斯任组委会主席后更是明确提出,不要政府提供任何财政资助,政府不掏一分钱的洛杉矶奥运会将是有史以来财政上最成功的一次。

  没有资金怎么办?借。在美国这个商业高度发达的国家,许多企业都想利用奥运会这个机会来扩大本企业的知名度和产品销售,尤伯罗斯清楚地看到了奥运会本身所具有的价值,把握了一些大公司想通过赞助奥运会以提高自己知名度的心理,决定把私营企业赞助作为经费的重要来源。他亲自参加每一项赞助合同的谈判,并运用他卓越的推销才能,挑起同业之间的竞争来争取厂商赞助。对赞助者,他不因自己是受惠者而唯唯诺诺,反而对他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赞助者必须遵守组委会关于赞助的长期性和完整性的标准,赞助者不得在比赛场内、包括空中做商业广告,赞助的数量不得低于500万美元,本届奥运会正式赞助单位只接受30家,每一行业选择一家,赞助者可取得本届奥运会某项商品的专卖权。这些听起来很苛刻的条件反而使赞助具有了更大的诱惑性,各大公司只好拼命抬高自己赞助额的报价。仅仅这一个妙计,尤伯罗斯就筹集了385亿美元的巨款,是传统作法的几百倍。另外赞助费中数额最大的一笔交易是出售电视转播权。

  尤伯罗斯巧妙地挑起美国三大电视网争夺独家播映权的办法,借他们竞争之机,将转播权以28亿美元的高价出售给了美国广播公司,从而获得了本届奥运会总收入三分之一以上的经费。此外,他还以7000万美元的价格把奥运会的广播权分别卖给了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等。

  庞大的奥运会,所需服务人员的费用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尤伯罗斯在市民中号召无偿服务,成功地“借”来三四万名志愿服务人员为奥运会服务,而代价只不过是一份廉价的快餐加几张免费门票。

  奥运会开幕前,要从希腊的奥林匹亚村把火炬点燃,空运到纽约,再蜿蜒绕行美国的32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途经41个大城市和1000个镇,全程15万公里,通过接力,最后传到洛杉矶,在开幕式上点燃火炬。以前的火炬传递都是由社会名人和杰出运动员独揽,并且火炬传递也只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士参与奥运会,有的国家花了巨资也吃力不讨好,有的国家干脆用越野车拉着到全国转一圈就完了。尤伯罗斯看准了这点:以前只有名人才能拥有的这份权利、这份殊荣,一般人也渴望得到。他就宣传:谁要想获得举火炬跑一公里的资格,可交纳3000美金。人们蜂拥着排队去交钱!是他们找不到地方花钱吗?不是。他们都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因为在当地跑一公里,有众多的亲朋、同事、邻里观看,在鼓掌,在喝彩,这是种巨大的荣誉。仅这一项又筹集了4500万美元。

  另外,在门票的售出方式上,打破以往奥运会当场售票的单一做法,提前一年将门票售出,由此获得丰厚的利息。由于尤伯罗斯成功的经营,奥运会总收入619亿美元,总支出为469亿美元,净盈利为15亿美元。收入结果公布后,一下子轰动了全世界。

  借他人的“钱袋”、“脑袋”,发自己的小财,需要胆识,更需要技巧。犹太人的一句经商名言:“如果你有1元钱,却不能做成10元甚至100元的生意,你永远成不了真正的企业家。”所谓生意的成功,并不是只顾实行自己的构想,而是巧妙地运用他人的智慧和金钱,以创造另一番事业。而生意之所以失败,则是其中的经营者被成功冲昏了头脑,不知不觉地走向自我专制;凡事以个人构想为中心,要下属执行,漠视了其他人的意见,无形中是把所有人的智慧抹煞,倒退至一个人经营的局面。

  如果有雄心在商业上大干一番成就,必须借用别人的资源;固守个人风格,只会困于“自己”的圈子,永远成就不了宏大的事业。

    保全借贷人的饭碗

    犹太人认为,保全借贷人的饭碗,也就是保全自己的饭碗;借贷人的饭碗碎了,自己的饭碗

  也就危险了。

  犹太圣典《塔木德》蕴含着这样一个朴素的真理:借贷人的外衣如果是仅剩的财物,那

  么作为抵押品的这件外衣,必须在日落时分归还。

  为了限制出借人的蛮横,并使借贷人的经济行为得到健康发展,《塔木德》又向犹太人

  做出这样的明确规定:“出借人不可无偿居住于借贷人的家里,也不可用偏低的价格从借贷

  人手中租借房屋。”

  现实生活中,拥有一幢大厦却资金不足的人随处可见。假如他准备利用这幢大厦来开办旅

  馆,那么他必须向银行或向私人借钱。在争取借款的过程中,他极有可能表示愿意将大厦的

  某一层租给银行,而价格比市价低许多;也极有可能表示愿意将旅馆的某一间或几间屋子租

  给私人,房租也基本上是象征性的,甚至干脆不收钱。

  这种承诺在《塔木德》中是被禁止的,因为低租金或者数额为零的租金在《塔木德》中

  被视为贷款的利息。而利息在犹太人中是被禁止的。

  《塔木德》要求贷款给开办旅馆的人不要企图占便宜,而要让开办旅馆的人尽可能地发挥

  他的每一份资产(每一层楼或每一间屋子)的作用,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归还全部贷款。

  借贷人手中尚有房屋向社会出租这一经济手段,可以如此作为,如果借贷人仅仅只剩下一

  件外衣,而他乐意将这件外衣作为抵押物,那该怎么办呢?

  道理是一样的。这个极度贫穷的借贷人不会连一点劳动的能力都没有,他可以在休息权得

  到保障、健康权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把这点劳动的能力维持下去,发挥这种能力,以尽快归

  还贷款。

  所以,如果仅仅剩下一件外衣的穷人向我们借贷,我们可以在他乐意的前提下,把他的

  外衣作为一种对信用的认可而妥善保管起来,同时记住:在日落时分一定把外衣归还。

  在夜里,这个贫穷的借贷人如果连一件覆体的衣物都没有,那么他就会因最低限度的休

  息权被你剥夺而健康受损。

  我们难道还指望一个又病又穷的人归还贷款吗?

  如果我们就是这仅剩一件外衣的借贷人,那么我们必须牢记:这唯一的外衣不可用来抵

  押。保证我们身体的健康,是我们恪守信用的明证。健康是人人的饭碗,它可以经历受损再

  经历恢复,但一旦失去便不再来。

  《塔木德》明令禁止向借贷者征收利息,这种禁令目的在于保护弱者,更在于促进市场的

  成熟,并不是否定营利活动。

  也许是源于在长期流浪中形成的应对危机的传统,犹太人擅长经商的秘密在于他们的经营策

  略,更在于他们能够全过程地监控资产的流动,每每能够尽快地回收资金。

  多射几箭就能中靶

    《塔木德》上有这样一句话:“箭法再差,多射几箭也可能碰在靶子上。”这句看似平常的

  话却启发了很多人赚钱的思维。

  有一天,乔治在删除垃圾电子邮件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标题:令人吃惊的足总杯比赛预测

  ,他好奇地点开了它,里边写着:

  “亲爱的球迷,我们知道你是个怀疑论者,凡事不会轻易相信,可我们确实已经设计出了

  绝对准确地预测足球比赛结果的奇妙方法,今天下午,英国足总杯将进行第三轮比赛,对垒

  的是考文垂队和谢菲尔德联队,我们预测考文垂队将会取得胜利。”

  乔治看过后,轻蔑地一笑,没有当回事,晚上,他收看电视里的比赛结果,考文垂队果然

  势如破竹地赢了。

  三个星期后,乔治又收到了那个人的一封电子邮件:

  “亲爱的球迷,你是否还记得,在上一轮足总杯比赛中,我们曾事先准确地预测了考文垂

  队获胜?今天考文垂队要和米德尔斯堡队交手了,我们的预测是,米德尔斯堡队获胜。同时

  我们强烈地奉劝你不要和别人去赌输赢,但请你密切关注比赛结果,看看我们的预测结果是

  否准确。”

  那天下午,双方打成了1比1平局。考文垂队本来很强,却完全没有发挥出来。而在次日加

  赛时,米德尔斯堡队却以2比0的比分胜出,这回乔治有点惊讶了。

  过了几天,那个人的电子邮件又来了,预测米德尔斯堡队将在第五轮比赛中失利,特伦密

  尔队将会打败它,结果果然如此。

  而在四分之一决赛之前,那封电子邮件又告诉乔治:特伦密尔队将老老实实地输给陶顿亨

  队。事实果然如此,

  四次预测,四次全都说中了。

  接着,那个人在电子邮件中对乔治说:

  “我们买断了一个数学家最新的研究成果。现在你大概相信,我们确实很有把握,能够料

  事如神。在半决赛中,阿森纳队将会打败伊普斯维奇队。”

  乔治是个不服气的人,他通知了许多朋友,下午一起看球赛直播,并且计划在阿森纳输掉

  后,大肆羞辱那个信口开河的家伙。但是在落后的情况下,阿森纳队奋起直追,最后竟以2

  比l获得了胜利。太不可思议了!

  第二天,那个不可思议的邮件又来了,它这次说:

  “亲爱的球迷,你已经体验了我们神奇的足球预测,现在你信服了吧?我们已经做出了五

  次正确的预测,五发五中,你一定会同意它绝非运气,尤其是所有的冷门我们都猜中了。现

  在我们和你做一笔特殊的交易: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我们向你提供比赛预测,你只需支付20

  0美元的订金,然后发一封电子邮件,把参赛的两个队告诉我们,我们就会将预测结果通知

  你。

  我们殷切地盼望收到你的订单。”

  200美元的要价确实不低,但如果事先能知道哪一个队会赢,就完全可以从彩票商的手中

  赢来20万美元。

  当然,乔治也怀疑过,他们是暗地里操控球赛的财团,或者是黑社会,但是这一切都与乔

  治没关系,只要预测结果准确就行了。于是,他掏出了200美元。

  事实上,这些人不过是一群想赚钱的“奸商”,他们只是懂得一些数学知识,知道经多次试

  验,小概率事件也会频频出现,这和“箭法再差,多射几箭也可能碰在靶子上。

  ”的意思是一样的。

  一开始,他们向球迷发了6400封邮件,一半是预测甲队获胜,另一半是预测乙队获胜,于

  是,就有3200人得到的预测是准确的,另一半人则会把它当成一个笑话忘掉。

  下一次,他们只给得到“正确预测”的3200人发送邮件,一半是预测丙方获胜,另一半是预

  测丁方获胜……依此类推。所谓的“预测者”,总是继续给得到“正确预测”的一部分人发

  送新邮件,最后,剩下200人收到的预测结果便全部是正确的,他们当然会认为这个预测绝

  对灵验。其中假如有50人掏出200美元,对于骗局的策划者来说,就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了

  。因为他们除了发电子邮件,不需要任何本钱。

    不盲目涉足自己不熟悉的领域

    《塔木德》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农夫,由于庄稼种得好,生活过得很惬意。村子里的人都夸他聪明,并有人断言只要他

  做生意,肯定能发大财。

  农夫的心就痒痒了,和妻子商量要做生意。他的妻子是个明白人,知道他不是做生意的料,

  就劝他打消这个念头。

  但农夫主意已定,妻子怎么说都不行。见劝说无用,妻子就说,做生意总得有本钱吧,你明

  天就把家中的一只山羊和一头毛驴牵进城去卖了吧。妻子说完就回娘家了,找来三个人,对

  他们如此这般地叮嘱了一番。

  第二天,农夫兴冲冲地上路了。他妻子找来帮忙的人偷偷地跟在他的身后。

  农夫贪睡,第一个人乘农夫骑在驴背上打盹之际,把山羊脖子上的铃铛解下来系在驴尾巴上

  ,把山羊牵走了。

  不久,农夫偶一回头,发现山羊不见了,忙着寻找。这时,第二个人走过来,热心地问他找

  什么。

  农夫说山羊被人偷走了,问他看见没有。第二个人随便一指,说看见一个人牵着一只山羊从

  林子中刚走过去,准是那个人,快去追吧。

  农夫急着去追山羊,把驴子交给这位“好心人”看管。等他两手空空地回来时,驴子与“好

  心人”自然都没了踪影。

  农夫伤心极了,一边走一边哭。当他来到一个水池边时,却发现一个人坐在水池边,哭得比

  他还伤心。

  农夫挺奇怪:还有比我更倒霉的人吗?就问那个人哭什么。

  那人告诉农夫,他带着一袋金币去城里买东西,走到水边歇歇脚,洗把脸,却不小心把袋子

  掉进水里了。农夫说:“那你赶快下去捞呀。”那人说自己不会游泳,如果农夫给他捞上来

  ,愿意送给他20个金币。

  农夫一听喜出望外,心想:这下子可好了,羊和驴子虽然丢了,可能到手20个金币,损失全

  补回来还有富裕啊。他连忙脱光衣服跳下水捞起来。当他空着手从水里爬上岸,他的衣服、

  干粮也不见了,仅剩下的一点钱还在衣服口袋里装着呢。

  当农夫回到家,惊奇地发现山羊和毛驴竟然还在家中,他的妻子说:“没出事时麻痹大意,

  出现意外后惊慌失措,造成损失后急于弥补。你连这些基本的风险都预料不到,又怎么能在

  商海里征战呢,还是老老实实地在家中种地吧!”

  犹太商人尽管精于商道,但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如果没有足够的本领与能力,还是不会

  轻易涉足的。他们认为,那样做的结果,除去失败,没有第二个结局。

  踏踏实实,做好本行

    《塔木德》说:“没有哪种行业比另一种更好。”聪明的犹太商人知道,想要赚取更多的钱

  ,主要不在于你干什么,而是取决于你怎么去干。

  加拿大的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市建在圣劳伦斯河的一个岛上,圣劳伦斯河可以说是加拿大东

  部人民的母亲河。在蒙特利尔市有一条很著名的街道叫圣劳伦斯街。在这条街上,有一家同

  样著名的餐馆,这是一家犹太人开的熏肉店。这家熏肉店,据说是早年由从波兰或罗马尼亚

  过来的犹太移民所开。这家烤肉店在当地既不占先机,也不占主流,但她却开得很有特色,

  很有名气。她的名气甚至使她成了城市的一个亮点,不仅当地的食客很多,外地来的也不少

  ,很多旅游方面的杂志甚至把她列为蒙特利尔市的一个重要景点。于是近处的、远处的,东

  方的、西方的,有钱的、没钱的,喜欢的、不喜欢的(仅是慕名而已),都涌到了这里,使

  这里每天都要出现排队候餐的盛况。

  圣劳伦斯街是一条很古老的街道,那里的建筑物大多显得很陈旧,而这家店的店面就更

  是不起眼了——仅有一间单开门铺面。里面的店堂实在太小,恐怕不会超过50平方米;设施

  也很陈旧,不过这里的卫生却一点都不含糊。

  犹太人的熏肉店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快餐食品店。这里可供选择的主食也真是简单得很,

  除了面包夹熏肉的三明治食品,还有烤牛排或牛肝,但最出名的当然还要数熏牛肉(客人大

  多点了这道菜)。这些东西的价格很便宜,也就4~7个加元左右,在当地也就是一餐汉堡包

  的价钱。此外,她既是老外们可以接受的主流食品(面包三明治),又与当今最流行的汉堡

  包风味迥然不同。汉堡包大多加有很多奶酪,而这里就是熏肉或烤肉味,汉堡包配餐的饮料

  大多是可乐,而这里的客人大多点的是一种带甜酸味的樱桃可乐。

  店里做的熏肉,都是选上等牛肉为原料,制作过程也相对复杂。据说是要先将牛肉腌10天以

  上,然后再熏10个小时。由于配料用的是祖传秘方,因此更增加了它的神秘色彩。不过该店

  做出来的肉的确很香,很嫩,也很松软,嚼在嘴里感觉它很快就化渣了。

  餐饮业素来竞争激烈。当地其他餐馆的生意并不好做。可犹太人的熏肉店,据说已传了三

  代,而这家店的生意一直都很红火。但这么多年,他既不开分店,也不搞装修,甚至没风格

  。想来,也许第一代犹太老人远涉重洋来到这里时,他首先考虑的还是如何靠手艺谋生,当

  他在这里找到市场、打开销路时,他可能压根儿就没想到过要冲出什么洲,走向什么界。估

  计在他们心里,做熏肉的就应当做好熏肉。几十年下来,不赶新潮,却能独树一帜;虽然一

  直固守传统,却也能跟上时代;朴实无华,却能声名远播;不搞扩张,却照样赚得盆满钵满

  。看来找准位子,踏踏实实,做好本行,也一样能找到生存发展的良机。

  犹太人素以生意精明而著称于世。北美这边的很多商界巨头,都是犹太人。做大做强了的暂

  且不提,像烤肉店这种做小做精的,也很让人羡慕。当外面的、全球的餐饮同行为竞争而杀

  得天昏地暗、人仰马翻时,蒙特利尔的犹太老人却几十年如一日地拨弄着他的熏肉。当这位

  老板一天下来,照样坐在壁炉边计算着收银机里流出的净利润时,你想想,那该是一件多么

  惬意的事情呀!

    合约要考虑的是合法而不是道德

    犹太商人很清楚,商业场上,首要的不在于道德不道德,而在于合法不合法。只要合约是在

  双方完全自愿的情况下达成并且符合有关法规,那结果再不公正,也只能怪吃亏一方自己。

  为什么事先不考虑周全?

  正因为这个道理,《圣经》上才堂而皇之地记下了关于雅各的一个典故。

  相传以色列人是由12个部落构成的,这12个部落各自的祖先,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他们的

  父亲叫雅各。早先的时候,雅各曾流浪在外,为其母舅暨日后的岳父拉班牧羊。在报酬问题

  上,雅各主动提出,不需另外支付工价,只要以后新生出的小羊中,凡是带斑点的、有花纹

  的或是黑色的,就归他所有,其他颜色的,都归拉班所有;而且,拉班可以把羊群中现有的

  这类羊全部先行带走。

  拉班听了,对雅各开出的条件非常满意,同意照此办理。

  于是,雅各便继续给拉班牧羊。转眼到了羊交配的季节,雅各采了些嫩树枝,将皮剥成白纹

  ,露出里面白色的枝干,然后,将这些树枝对着羊群插入饮羊的水沟里或水槽里,羊来喝水

  的时候,对着树枝雌雄交配,就生下了带有斑点或花纹的羊。雅各把这些羊分出来,另行放

  牧。以后,每逢羊膘肥体壮之时,雅各就如法炮制,让它们产下有斑点或有花纹的羊羔。而

  在羊只瘦弱的时候,则听任它们自然交配,生下无花纹、无斑点的都归拉班。

  这样,没几年,雅各就“极其发达”。

  雅各这样的办法,只有神话传说中才可见到,而且即使在神话故事中,也不是人人都知晓的

  ,那个拉班就不知道。否则的话,他是不会同意雅各所出的工价,听凭他以如此简便有效的

  改变羊羔毛色的办法“掠夺”自己的羊羔的。

  不管怎么样,雅各这种在表面上看非常公道,甚至公道得他自己明摆着吃亏的合约中,放进

  唯有他自己知道的“私货”,使对方自以为占了便宜而同意合约,结果反而大大吃了亏。

  根据《圣经》的记载,不仅雅各善于钻空子,连上帝本人也非常精于此道。

  犹太人有不吃牛羊的腿筋的习俗,也与雅各的经历有关。

  雅各娶了两个表妹为妻,并攒了一大笔钱后,携妻子返回迦南。

  路途中的一个晚上,有一个人要跟雅各摔跤。两个人苦战一个晚上,不分胜负。黎明时,那

  人为了战胜雅各,便将他的大腿窝摸了一下,当时雅各的大腿就扭了。

  后来,那人说:“天亮了,让我走吧。”

  雅各不同意,说:“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让你走。”

  那人便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雅各便把名字告诉了他。

  那人说:“你的名字不再叫雅各了,要叫以色列。因为你与神与人角斗,都获得了胜利。”

    雅各问他:“那你叫什么名字呢?”

  那人说:“人何必问我的名字?”

  于是,他在那里给雅各祝福。而雅各的腿从此也就瘸了。

  堂堂正正的上帝在同人摔跤时,却使用不规范的小动作,这对于老是责备犹太人不守约的上

  帝来说,显然是一件不光彩的举动,故而他羞于告诉雅各自己的名字。也许,古代犹太人摔

  跤时,并没有“明文”规定不可摸对方的大腿窝,那么上帝岂不是钻规则的漏洞吗?而作为

  上帝的子民犹太人来说,为何偏偏把这么一个上帝钻漏洞的典故记下来呢?大概就是出于将

  “钻漏洞”这种合法的违法之举或者非法的违法之举故意神圣化的需要吧?

  对于把研究律法看作人生义务或祖传手艺的犹太人来说,任何一种法律都有漏洞,而且有不

  少条例漏洞之大不亚于法院的大门。只要方法得当,手段干净,尽可以来去自由。尤其对于

  那些由歧视、迫害或对犹太人不友好的人所制定的法律,犹太人更要理直气壮地藐视之。

  不过从犹太人的习惯来看,与其破网而出,不如堂而皇之钻漏洞更为自然。神不知鬼不觉,

  既不引人注目,也不会于心不安,何乐而不为呢?

    能多赚钱的时候就不必客气

  《塔木德》指出:“生而贫穷并无过错,死而贫穷才是遗憾。尤其是终其一生,无力消除贫

  穷创造财富,更是无可宽恕的。”直到现在,许多犹太人仍把追求财富当作人生的第一要务

  ,只要有机会赚取更多的钱,他们往往不肯轻易罢手。下面介绍几种为了多赚钱犹太人采用

  过的手段:

  (1)“一笔生意,两头赢利”。

  《塔木德》说:“如果真正给别人提供了方便,你也一定会从中受益。”

  著名的美国犹太银行莱曼兄弟公司,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老字号,一度年利润达到3500万美元

  ,而其创造人却是一个牛贩子的儿子。

  亨利·莱曼,是从欧洲到美国来的莱曼家庭的第一代。他在美国南方做了一段时间的行商之

  后,跟他的两个弟弟伊曼纽尔和迈那一起在亚拉巴马的蒙哥马利定居下来,当上了杂货店的

  老板。

  该地本是一个产棉区,农民手里多的是棉花,但却没有现钱去买日用杂货,于是他就产生了

  用杂货去交换棉花的方式,双方都皆大欢喜,农民得到了需要的商品,他也卖掉了杂货。

  这种方式不仅吸引了所有没有钱买日用品的顾客,扩大了销售,而且有利于莱曼兄弟降低棉

  花价格,提高日用品的价格,并且使杂货店本来应去进货之际,顺便把棉花捎去,避免了单

  项进货,岂不省下一笔运输费?

  没过多久,莱曼兄弟便由杂货店小老板发展成经营大宗棉花生意的商人,棉花典当成了他们

  的主要业务。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莱曼家庭在伦敦推销邦联的商务,在欧洲大陆推销棉花。

  战后,他们在纽约开办了一个事务所,并于1887年在纽约交易所中取得了一个席位,成为一

  个“果菜类农产品、棉花、油料代办商”,从此走上了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莱曼正是因为给别人提供了方便,自己才获得了更多的经济利益。

  (2)厚利赚大钱。

  “薄利多销”是很多国家商界牢不可破的商业法则。但是犹太人却相反,他们的口号是

  “厚利才能赚钱”,结果,他们比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赚取了更多的财富。

  犹太人认为:名贵的珠宝、钻石、金饰,一掷千金,只有富裕者才买得起。既然是富裕者

  ,他们付得起,又讲究身份,对价格就不会那么计较。相反,如果商品价格过低,反而会使

  他们产生怀疑。

  犹太人还认为,压低价格,说明你对自己的商品没有信心。即使是一张1美元的钞票,犹太

  人也可以卖到2美元,甚至是10美元。“绝不要廉价出售我们的商品”,这是犹太人的信条

    在灵活多变的营销策略中,为什么不采取别的上策而采用了下策?卖三件商品所得的利润只

  等于卖出一件商品的利润,这是事倍功半的做法。上策是经营出售一件商品,应得一件商品

  应得的利润,这样既可省了各种经营费用,还可保持市场的稳定性,并很快可以按高价卖出

  另外两件商品。而以低价一下卖了三件商品,市场已饱和了,你想多销也无人问津了,利润

  起码比高价出售者少了很多,并毁了市场后劲。

  犹太人认为薄利竞争的结果是:厂家可能大批地倒闭掉,并且,大家的生存空间越来越艰难

  。因此,犹太人坚决不做薄利多销的买卖,他们做的是厚利适销的生意。在行业的

  选择上,他们也颇为精明:选择那些昂贵的消费品来经营。

  (3)怎么赚钱快就怎么做。

  移居英国的犹太人亚伦从打工开始,把积蓄的一点小钱做些小生意。由于生意的扩大,他需

  要资金周转,不得不向钱庄或银行借钱。他在自己的实践中发觉,向别人借钱的代价确实太

  高,往往与商业经营获得的利润相差无几。他想,自己辛辛苦苦经营全为银行打工,而且风

  险比银行还大,倒不如自己从事放债业务要合算。

  几年后,他开始了放债业务。他一边维持小生意经营,一边抽出部分资金贷给急需用钱的人

  。另外,他又从银行借来利率相对较低的钱,以较高的利率转贷给别人,从中赚取差额利润

  。有些等钱应急的生产者或个人,宁愿以月息20%借贷。这样,等于100元放贷1年,可获

  得240%的回报率,这比投资做买卖更能赚钱。亚伦就是盯着这个赚钱的路子,迅速走上发迹

  之路的。据统计,亚伦63岁逝世时,留下的钱财是当时英国首屈一指的。

  (4)狡诈和欺骗赚钱。

  莫里茨·赫希男爵是历史悠久的巴伐利亚犹太金融集团的成员,他由自己继承的遗产太太

  的巨额陪嫁共计二三百万资金的基础上,开始银行家生涯。1826年,他和他的内弟斐迪南

  德·比朔夫夏姆一起,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开设了自己的银行。

  赫希对日复一日的商业银行业务兴趣不大,他的主要热情是建设铁路和为建设欧洲铁路支线

  投资,然后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将这些支线的产权卖给干线的所有者,以此获取厚利。

  1868年奥斯曼土耳其政府准备建设一条从维也纳到君士坦丁堡的铁路。这项工程需要铺设

  一条君士坦丁堡经阿德里安堡、索非亚、萨拉耶夫到萨拉热窝等地的干线,期间还需要建

  设许多支线,全长计2500多公里。铁路所经过的地方,大多崎岖不平,山峦重叠。据估计

  ,在较平坦的地区每公里的造价为4万美元,而在山区,每公里的造价高达5万美元。

  土耳其政府原先建造这条铁路的特许权授予了一家比利时公司,但该公司承担不了,才一年

  就破产了。到第二次招标时,赫希提出了一个周密的计划,并借助他曾帮助土耳其人建立几

  家重要银行这层关系,一举中标。

  赫希同土耳其政府签下协议,土耳其政府同意在99年的租借期内,由国家借贷,每年支付

  每公里铁路2800美元租金,加上铁路经营者每年为每公里铁路支付1600美元,合计每年可

  以收回投资11%。同时,赫希还获得了铁路沿线开采矿藏森林资源的权利。铁路一经投入营

  运,超出这每公里4400元租金的收益将由经营者、政府和赫希三家分成:经营者得50%,政

  府得30%,赫希得20%。不过,赫希在铁路建成之前,就已经开始“收回投资”了。

  赫希说服土耳其政府为建造铁路发行债券,支付期为99年,每年偿还本金的3%。债券由赫

  希经营,共发行了200万张面值为80美元的债券。赫希以20美元和30美元的价格买下,

  转手以30美元的价格抛售给公众,大大地赚了一笔。

  铁路建设工程基本上如期展开,两年中建成了500公里干线,其中400公里投入了营运,另

  外还有600公里已动工兴建。

  就在此时,由于铁路伸入了俄国的势力范围,遭到俄国政府的强烈反对。

  结果,土耳其政府将铁路长度缩短到了1200公里。这一变更对赫希来说正是求之不得。它

  帮赫希卸下了整条铁路线中耗资最大、风险最大的部分,而原来土耳其在同赫希的协议中之

  所以给予他如此优厚的条件,本来是把这段铁路看作一揽子交易的一部分。现在最难最费的

  部分去掉了,而优厚的条件依然照旧,不是明摆着让赫希发财吗?

  正因为这个道理,有不少观察家认为,这一变更,包括俄国政府的反对,首先是赫希挑唆出

  来的;而且,土耳其政府之所以会同意缩短铁路,可能也有赫希的暗中使力。有证据表明,

  这一变更做出后,土耳其主管铁路的大臣便因为获得200万美元而一夜暴富。

  维也纳到君士坦丁堡的铁路最终于1888年建成。同年,经过无数次的讨价还价,土耳其政

  府向赫希买下了这条铁路。

  据估计,赫希在整个东方铁路的建设中,共获利3200万到3400万美元。不过,其中可能有

  一半用于行贿各方面的官员。

  事后,一个土耳其历史学家把赫希参加这条铁路建设描绘为一个“狡诈、胁迫、掠夺、欺骗

  ”的故事,但同时,他也承认,要是没有赫希,这条铁路可能根本无法建成。

  其实,不管俄国的反对是否赫希挑唆出来的,作为一个冒险家,他应该敏感地意识到,在当

  时世界政治格局下,一条铁路伸入另一大国的势力范围,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应。完全有可能

  ,正是这种一时无法克服的麻烦被他当作了“雅各的树枝”,藏进了铁路建设的协议书里。

  以犹太人动态思考的习惯、以犹太商人谙熟政治——经济因素的相互转化的敏感,将大国间

  的政治抗衡引入合同书中成为一个“定时炸弹”,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

  (5)设法拖延付给别人的贷款。

  犹太商人在收取别人的租金和贷款时,提得越早越好;而在付给别人的贷款时,则想方

  设法给以拖延。不过以犹太人的重信守约习惯,他们在具体做法上还是有分寸的,可以说,

  有时还做到了不落把柄的地步。

  由初到伦敦时一文不名的穷小子而成为日后南非首富之一的犹太钻石商巴奈·巴纳特,最初

  是带着40箱雪茄烟作为创始资本来到南非的。他把这些雪茄押给探矿者,获得了一些钻石

  。从这开始,短短几年时间里,巴奈特成了一个富有的钻石商人和从事矿藏资源买卖的经纪

  人。

  巴纳特的赢利呈周期性变化,每星期六是他获利最多的日子,因为这一天银行较早停止营业

  ,巴纳特可以尽他自己的高兴用支票购买钻石,然后在星期一银行重新开门之前将钻石售出

  ,以所得款项支付货款。

  这种办法说穿了,差不多等于开空头支票。巴纳特借银行停止营业的一天多时间,“暂缓付

  款”且又不会让自己的空头支票给打回来,只要他有能力在每个星期一早上给自己的账号上

  存入足够兑付他星期六所开出的所有支票,那他就永远没有开“空头支票”。所以,巴纳特

  的这种拖延付款,纯粹利用了市场运行的时间表,在没有侵犯任何人的合法权利的前提下,

  调动了远比他实际拥有的资金多的资金。

  巴纳特对时间的精打细算如此别出心裁,甚至让其他犹太人也感到惊奇,当时南非的犹太商

  人大多对巴纳特的做法不甚赞同。不过平心而论,只要巴纳特没有让卖主在星期一上午收不

  回款,谁也不能对他说什么,而只能服膺于这个犹太商人的“精明”。

  

 

 不要把储蓄变成嗜好

    《塔木德》说:“一块沉入红海的金子和一块石头没有什么区别。”作为商人的犹太人不

  主张以储蓄的方式生利。

  东京的白领井上多金10年前结了婚。由于夫妻俩每月省吃俭用,所有银行存折中的数字直线

  上升,现在已经有2000多美元了。井上夫人时常向左邻右舍的太太们说:“如果没有储蓄,

  生活就等于失去了保障。”

  但是不知怎么,这个消息竟传到一位犹太朋友富凯尔博士的耳朵里。他是美国耶鲁大学

  毕业生,专攻心理学,1年前来东京经商,由于商业上的接触,他们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富凯尔博士对井上夫人如此注重储蓄出乎意外地不欣赏,他讥讽道:

  “你看,没有储蓄,就会觉得生活上失去了保障,如此着重物质,成为物质的奴隶,

  人的尊严到哪儿去了呢?男人每天为了衣、食、住,在外面辛苦工作,女人则每天计算如何

  尽量克扣生活费,她存入银行,人的一生就这样过去,还有什么意思呢?可悲的!不但大部

  分的日本人如此,其他各国人也大半如此。”

  “你大概知道,犹太人有一个世界闻名的富豪家族叫罗斯查德,这个家族自拿破仑时

  代起,就一直维持巨富的地位,你们日本人之中,能够找出一位世界上知名的富豪来吗?认

  为储蓄是生活上的安定保障,储蓄的钱越多,则在心理上的安全保障的程度就越高,如此累

  积下去,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这样,岂不是把有用的钱全部束之高阁,使自己赚大钱的才

  能无从发挥了吗?你再想想,哪有省吃俭用一辈子,在银行存了一生的钱,光靠利息滚利息

  而会成为世界上知名的富翁的?”

  井上听了,虽然无法反驳,但是心里总觉得有点不服气,便反问道:

  “你的意思是反对储蓄了?”

  “当然不是彻头彻尾的反对。”富凯尔博士解释道,“我反对的是,把储蓄变成嗜好,而忘

  记了等钱储蓄到了相当数目时可以提出来动动脑筋,活用这些钱,使它能赚到远比银行利息

  多得多的钱。另外,银行里的钱越存越多的时候,你们在心理上觉得相当有保障,便靠利息

  来补贴生活费,这就养成了依赖性而失去了冒险奋斗的精神。”

  犹太人经商,很重要的秘方是不作存款。他们有钱不存入银行生利率。在18世纪中期以前

  ,犹太人热衷于放贷业务,就是把自己的钱放贷出去,从中赚取高利。到了19世纪后,直

  至现在,犹太人宁愿把自己的钱用于高回报率的投资或买卖,也不肯把钱存入银行。

  犹太人这种“不作存款”的秘诀,是一门资金管理科学。俗语讲:“有钱不置半年闲”,这

  是一句很有哲理的生意经。它讲明做生意要合理地使用资金,千方百计地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减少利息的支出,使商品单位利润和总额利润都得到增加。

  做生意总得要有本钱,但本钱总是有限的,连世界首富也只不过百亿美元左右。但一个企业

  ,哪怕是一般企业,一年也可做几十亿美元,如果是大企业,一年要做几百亿美元的生意,

  而企业本身的资本,只不过几亿或几十亿美元。他们靠的是资金的不断滚动周转,把营业额

  做大。一个企业会不会做生意,很重要一条就是看其能否以较少的资金做较多的生意。

  普利策出生于匈牙利,后随家人移居到美国生活。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曾在联盟军中服役。复

  员后学习法律,21岁时获得律师开业许可证,开始了他独自创业的生涯。

  普利策是个有抱负的年青人,他觉得当个律师创不了大业,反复思考和观察把一个有广阔发

  展余地的行业作为自己的立足点。经过深思熟虑,他确定进军报业界。

  普利策既无资本,又没有办报经验,如何能办起一家报纸并能使它赚钱呢?对一般人来说,

  连想也不敢想的,更没有胆量去这个“大海”游泳、冲浪。但普利策选定了这个目标后,毫

  不动摇地一步步往前迈进。他想,人生之成功,与其说是战胜别人,不如说战胜自己。一个

  人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一旦目标确定后,就要树立雄心,战胜一切畏难思想,无怨无悔地

  往目标攀登,成功总是酬报有志者的。

  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过:“只要给我一个支点,就能使地球移动”。这给普利策很大

  启发,他决心先找一个“支点”,有了“支点”才去实现移动“地球”的壮举。据此,他千

  方百计寻找进入报业工作的立足点,以此作为他千里之行的起步点。经过“跑断腿,磨破嘴

  ”的历程,他找到圣路易斯的一家报馆,那老板见这位年青人如此热心于报业工作,机敏聪

  慧,勉强答应留下他当记者,但有个条件,以半薪试用一年后再商定去留。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屈就,普利策全力投入该工作。他勤于采访,认真学习和了解报馆的

  各环节工作,晚间不断地学习写作及法律知识。他写的文章和报道不但生动、真实,而且法

  律性强,不会引起社会的非议和抨击,吸引着广大读者。老板高兴地吸收他为正式工,第二

  年还提升他为编辑,他的收入也因此增多了,开始有点积蓄。

  几年后,对报社工作了如指掌了,他决定用自己的一点积蓄买下一间濒临歇业的报馆,开始

  创办自己的报纸了,取名为《圣路易斯邮报快讯报》。

  普利策自办报纸后,资本严重不足,但他善于借用别人的力量,使用别人的资金,很快就渡

  过了难关。他怎么借用别人力量呢?

  19世纪末,美国经济开始迅速发展,商业开始兴旺发达,很多企业为了加强竞争,不惜投

  入巨资搞宣传广告。普利策盯着这个焦点,把自己的报纸办成以经济信息为主,加强广告部

  ,承接多种多样的广告。就这样,他利用客户预交的广告费使自己有资金正常出版发行报纸

  ,发行量越来越大。开办5年,每年为他赚了15万美元以上。他的报纸发行量越多,广告

  也越多,他的收入进入良性循环,不久他发了财,成为美国报业的巨头。

  普利策能够从两手空空到腰缠万贯,是一位做无本生意而成功的典型。他初时分文没有,靠

  打工挣的半薪,然后以节衣缩食省下的极有限的钱,一刻不闲置地滚动起来,发挥更大作用

  。

  犹太商人认为,判断一个企业家是不是有头脑,会不会做生意,很重要一条就是看其能否以

  较少的资金做较多的生意。

  要想赚钱,就得打破既有的成见

  《塔木德》上说:“要想有大的作为,就得打破既有的成见。”

  犹太人有个规矩,安息日不能工作,只能在家虔诚休息,学习典籍。可有个别商店的老板却照常营业,亵渎了安息日。一次讲道时,拉比对这样的店主大加挞伐。可是,礼拜结束后,亵渎安息日最甚的一个老板,却送给拉比一大笔钱。拉比非常高兴。

  到第二周礼拜时,拉比对安息日营业的老板指责得就不那么厉害了,因为他指望这样一来,那个老板给的钱会更多一些。

  谁知结果一个子儿都没拿到。

  拉比犹豫了好一阵子,鼓足勇气来到这个老板家里,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情十分简单。在你严厉谴责我的时候,我的竞争对手都害怕了,所以,安息日只有我一个人开店,生意兴隆。而你这次说话一客气,恐怕下周大家都会在安息日营业了。”

  消除一切竞争对手、彻底垄断市场,这始终是商人的理想环境。

  垄断可以通过政治手段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但对犹太商人来说,政治手段是不现实的。在犹太商人看来,最有利的垄断局面是别人都囿于种种非理性的成见或因害怕冒险等而不肯或不敢介入之时。这种时候,市场回报很高,但垄断局面的维持却不需要多大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