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上教案第五单元?古白话小说节选(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13:38

初中语文九上教案第五单元 古白话小说节选(二)

 

                      初中语文九上教案               

            第五单元 古白话小说节选(二)

                  

           第十九课《范进中举》(吴敬梓)

教学重点:

一、认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批判封建社会趋炎附势的世风。

二、体会运用对比和夸张进行讽刺的方法。

三、体会通过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课:《儒林外史》细节描写“两根灯芯”的故事。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吴敬梓出身于世代书香的官僚地主家庭,早年热衷科举,考秀才,但未中举人。考场上的失意,家庭生活由富到贫的变化,在与官僚、绅士的交往中,他逐渐看透了他们丑恶的灵魂,对现实,尤其对科举制度有了较深刻地认识,这些对他写作《儒林外史》有很大的影响,鲁迅先生说他“身为士人,熟悉其中情形,故其暴露丑态就能格外详细”

《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共55回。全书通过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弊害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堕落的描绘,深刻地揭露和强烈地抨击了封建社会道德风俗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它是一幅刻画入微,形象逼真的封建社会儒林百丑图。它成为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

三、了解科举制度:科举制兴起于隋朝,清代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

(秀才)      (举人)       (贡士)       (进士)

 →     乡试     →  会试    →      殿试→

                 一甲:进士及第:  状元  榜眼  探花

殿试:           二甲:进士出身

                 三甲:同进士出身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因各地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除。

四、整体感知课文:

1、以“中举”为界,给课文分段,并概括短意。

中举前:贫困的生活和卑微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不顾一切参加乡试的情况。

中举后:喜得发疯及社会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

2、范进中举前后的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你联系课文说说这些变化主要有哪几点?并对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化发表自己的看法。

范进中举前后状况的变化,反映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命运的主宰,以及在这种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关系和世态的炎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分析文中“中举发疯”精彩段落:(第5段)

①、范进喜疯的过程可分为几个过程?

疯态:昏厥→疯跑→跌倒泥塘→疯跑集上  (正面描写)

点评:范进的疯,是因喜而疯,范进的喜,是喜至于疯。作者紧紧把握这一特点,多层次细节描写逐步展开的。

②、语段中哪些内容属于侧面描写?这些侧面描写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老太太的慌,烘托范进昏厥的怕人。

报录人和众邻居都吓了一跳,烘托范进疯跑的飞快。

众人拉不住他的动作,烘托范进疯劲之大

③、对范进疯态的描写还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用了夸张的手法,但不失真。在当时的读书人中虽不是普遍现象,但正如鲁迅说的“会有的实情”,因而是可信的。它是作者对当时的读书人热衷于科举,一旦功名到手就如醉如痴、惊喜若狂的普遍心理的夸张描写和辛辣讽刺。  

④、“噫!好了!我中了!”的言外之意是什么?道出了热衷功名的范进此时什么样的心态?(从此摆脱卑贱贫困的地位,踏上荣华富贵之路)

⑤、联系上下文,你看范进发疯是偶然还是必然的?作者对这个人物是同情呢?还是讽刺?

(他20岁开始应试,前后考过二十多次,直到54岁才中举。几十年的痴情追求,一旦功名到手惊喜得发了疯,这是有其必然性的。作者对这个人物更多的是讽刺,作者把范进作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来写,因而讽刺的矛头更主要的是指向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的。)

二、分析范进人物形象:对比中举前后

(范进的语言也随着他的身份、地位的变化而不同)

小结: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热衷功名受封建文化毒害。中举前唯唯诺诺,中举后则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社会的新贵,特权阶级的人员。

通过范进这个艺术形象,可以看出这篇作品的主旨是什么?

(批判科举制度对整个社会尤其是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三、分析描写胡屠户的精彩段落:

⑴第2段:范进借盘缠,胡屠户骂范进。

动作描写:“一口啐在脸上”(凶相刻画得入木三分,胡屠户对范进的蔑视程度已达到了极点)

语言描写:“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尖嘴猴腮……”

这一段精彩的语言描写和简练的动作描写,把胡屠户粗俗势利的嘴脸勾画得火灵活现。

⑵第7-10段:胡屠户治疯

胡屠户一反常态,对中举后范进极力恭维奉承,妙趣横生,讽刺辛辣。

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①“连斟两碗酒喝了”才能壮胆,表现他对中举后的范进的敬畏心理。与前面对范进的凶狠态度一对照,显得滑稽可笑。

②“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上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一个“扯”字可以看出胡屠户对中举后的女婿极尽巴结奉承之能事。

语言描写:

“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才学又高,品貌又好……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

⑶范进给银子,假意推让。  

范进给胡屠户六两多银子,他见财心喜却又假意推让的一系列动作“攥、舒、缩、揣”动作精妙,细致入微,如特写镜头,讽刺意味十足。

小结:刻画胡屠户的性格精彩之处在于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极尽讽刺。

 

总结胡屠户的形象:

世故圆滑、欺贫爱富,粗俗势利,蛮横倨傲(前);阿谀奉承,趋炎附势(后)的市侩形象。

四、其他人物形象:

张乡绅:早已中举,做过知县,是地方上的一霸。范进中举的当天就来拉拢,送银送房,与范进称兄道弟。这就表明他急于结交新贵,攀附范进宗师周学道和汤知县,以达到巩固和扩大自己权势和目的的道貌岸然,老奸巨滑的性格。

众乡邻:嫌贫攀富,前倨后恭,说明封建科举的流毒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从他们身上足见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五、学习、讨论作品写作特点:

1.文中多处引人发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体会夸张的讽刺效果。例如:“不想胡屠户虽然大着胆子打了一下,……连忙向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这段文字中是怎样运用夸张的,有何作用?

2.本文还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主要体现在哪儿?

(两点:①范进中举前后的社会地位;②胡屠户对待范进前后的态度。)

3.对比的方法对于表现本文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范进先贱后贵,胡屠户前倨后恭,这种对比深刻而鲜明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六、总结:

本文是《儒林外史》中最精彩的片段之一。课文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着重刻画范进中举癫狂的丑态及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有力地抨击了封建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辛辣地讽刺了科举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

它通过范进中举喜极而疯及中举前后生活遭遇的变化,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科举制度腐蚀读书人灵魂、摧残人才及败坏社会风气的罪恶,穷形尽现地表现了封建末世的世道人心,对各类市侩小人,进行了有力的鞭笞和嘲讽。

七、探究活动(布置作业):

  如果这次范进还没中举,请你设想一下,范进、胡屠户、张乡绅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请就此续写新结局,要求续写内容符合人物性格特点。同时,准备一份谈本次写作体会的发言稿,预备在课上向同学们陈述。

 

             第二十课《香菱学诗》(曹雪芹)

教学重点:

(1)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塑造人物。
(2)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
(3)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课:在《红楼梦》第五回,太虚幻境薄命司存有“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及又副册。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副册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写的内容:“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芳魂返故乡。” 这是谁的判词呢?发生在他的身上有些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学习节选自《红楼梦》中的一篇课文《香菱学诗》。

二、曹雪芹及《红楼梦》简介:
    曹雪芹(1724?—1764),字芹溪,又字芹圃,雪芹是他的号,属满洲正白旗。曹家从清代初年起到曹雪芹这一代止,是一个“百年望族”。到雍正初年,雪芹大约四岁的时候,其父曹因与宫廷斗争有牵连,被免去江宁织造;过了一年,又被抄家。待到乾隆继位,曹得赦宥,起用为内务府员外郎,家道稍稍复兴。到雪芹二十岁刚出头的时候,曹家再次遭到重大打击,从此这个“百年望族”就一败涂地了。
    势败家亡之后,曹雪芹流落在北京西郊,住着破房子。他善画,只能靠卖画来维持终年吃粥的生活。乾隆二十八年(1763)秋冬之间,曹雪芹的唯一的儿子病死,他因伤感太甚,于这年除夕那天病逝。《红楼梦》就是这期间写的──他只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在充分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的同时,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晴雯、王熙凤、袭人、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不仅镜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广阔的现实生活图景,而且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仪礼、建筑学、医学、音乐、绘画等,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三、故事发生的背景:
     香菱是个苦命女子,原籍姑苏,出身乡宦家庭。她三岁被拐,长大后被呆霸王薛蟠买去做妾,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平日她要伺候薛蟠,难得有空。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环境的变化激发了香菱学写诗的愿望,宝钗笑她“得陇望蜀”,劝她“且缓一缓”,可她急切得很,于是去找黛玉。
四、课文分析:

(一)文章内容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黛玉指导写诗;第二部分:香菱练习写诗。

第一板块
     分析黛玉指导写诗的部分:
   1、黛玉指导写诗主要有三次,这三次分别干了什么?试作概括。
    首先是指导读诗;其次是指导练习写诗。

    2、黛玉的教学方式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黛玉讲诗的针对性很强,一开讲就针对初学诗的人易受格律拘束的通病,指出有奇句则可以不管格律,又由此谈及“立意”的重要性,这不仅为香菱破疑解惑,而且明确了读诗的要领。接着又针对香菱喜爱浅近诗句的倾向,给她开列了书目,按照当时人们“诗必盛唐”的主张,将王维、杜甫、李白三位大诗人放在突出的地位,目的是提高香菱对诗的品味。待到香菱读完王维的五言律诗后,黛玉又跟她“讲究讨论”,一步步地深入诗的意境,真可谓循循善诱。
    黛玉指导香菱写诗也颇有特色,例如命题后,又指定了韵部,这看起来严了一点,但属“十四寒”的字相当多,不限字,这就有了很大的自由度。又如对香菱的前两稿,她的批评很严厉,却又鼓励香菱“另作”,而如何“另作”,她一句也不说。这种指导方式可谓严而不苛,引而不发,对“苦志学诗”的香菱来说是很适合的。
    可以说,黛玉的正确指导也是香菱进步很快的一个重要原因。
3、林黛玉在《红楼梦》中,多愁善感,瘦弱多病,孤傲尖刻,但本文中的林黛玉的表现不能不让我们另眼相看,这是为什么?林黛玉为什么会热情地指导香菱写诗?文章表现出林黛玉怎样的性格特征?
(1)对香菱的悲惨身世很同情。
(2)想到自己的身世与香菱有同病相怜之感。
(3)为香菱锲而不舍的执着所感动。
(4)对香菱有好感。

总结:她热情指导香菱,不厌其烦,不顾劳累,显现出光风霁月般的胸襟。从她给香菱开出的书目来看,她的学识积累又是何等的深厚呀!
    她热情坦率,自信主动,才华横溢,积累深厚,循循善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二板块
    学习讨论:香菱学诗的部分
1、香菱学诗部分主要写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拜师请教→赏析诗歌→苦心创作
2、本文在红楼梦中的回目名称是慕雅女雅聚苦吟诗,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香菱的苦吟?
香菱的诗一共写了三稿。第一稿是在“茶饭无心,坐卧不定”的情况下经过苦思写成的。宝钗先看,说“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黛玉则认为“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指示她“丢开”这首,“放开胆子”另作一首。香菱得了这个指示,“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含笑一回”,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可这样写出来的第二稿依旧不行,黛玉说“过于穿凿,还得另作”,宝钗则认为它离了题,不是写“月”,而是写“月色”了。尽管又一次失败,香菱毫不气馁,便独自走到阶前竹下去构思她的第三稿。她“挖心搜胆”,绝无旁骛。以致将探春说的“你闲闲罢”听成“十五删的‘闲’字”,反过来说探春“错了韵了”。这一天,香菱满心想的都是诗,到晚间还是对灯出神,三更上床,到五更才胧睡去。最后,她居然在梦中把这首诗做成了,而且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待到宝钗将她唤醒,她立即将诗抄写下来──这就是她的第三稿,后来博得了众姐妹的一致称赞:“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这“苦吟”二字正是全篇主旨,梦中成诗是“苦吟”的最鲜明的体现。
3、从香菱的苦吟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锲而不舍的执着,勤奋好学的钻研,天生优越的资质。
4、探究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
     香菱初学写诗就写出了那样的好诗,决非偶然。作者认为这是由于她“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意思是她把全副精力都用在写诗上,执着地追求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她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但除此而外,也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因素。其一,香菱有良好的资质,入园前尽管家务繁忙,却能忙中“偷空儿”读几首诗,这证明她决非一个“俗人”;入园后听黛玉讲诗,她的反应极快,例如黛玉谈到“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她立即悟出“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这又证明她的感悟能力非同寻常。其二,有好的引路人,无论黛玉还是宝钗,对香菱的指导都用点拨的方式,三言两语点出要害,使香菱知所取舍,逐步领悟诗中三昧。其三,大观园是个美好的地方,跟园外黑暗、污浊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对比,香菱来到这里,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特别是宝玉、探春等人对她的关爱和赞扬,更使她感到人间的温暖。她得到了精神上的解放,她的聪明才智终于显露了出来。正如宝玉所说,“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
5、文章中的侧面描写。香菱苦志学诗,宝钗因和她同住芜苑,所见最多,感受也最深切,她说的“这个人定要疯了”“可真是诗魔了”“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等语,都有从侧面烘托的作用。此外,宝玉说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也可以看做是香菱苦志学诗在周围人们心上的折光反映。
 第三板块延伸拓展:

下面是香菱试作的第三稿(即“梦中所得”那一首),仔细品味一番,说说跟前两稿相比,这首诗好在什么地方。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教师点拨:诗的主旨是写离别之情。首联写月光及月的形体;颔联写月下之景;颈联写思念亲友之情,表达了作者的孤单感觉;尾联归结全诗主旨。

五、心得: 从香菱学诗经历中,你有何所获?应该怎样对待语文学习?

   第一,学语文要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香菱虽不幸沦为下贱,但禀性高洁,向往吟咏诗歌这类雅事,时时留心,苦志研习,终有所获。

第二,学语文要专注执着。香菱在不长的时间里有如许长进,与她学习时的痴迷忘我状态有关,宝钗称之为“疯子”“诗魔”。

第三,要有尽可能质高量大的阅读。语言学习,继承借鉴多于创造,故应像黛玉要求香菱的那样,多读别人的作品“作底子”,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同时,还要取法乎上,尽可能阅读高雅精美的阅读材料,而不能沉溺在浅近通俗的“文化快餐”之中,“一入了这个格局,是再学不出来的”,自然,更不能接触那些歌德称之为“马桶文学”的有害读物。

第四,要读写结合。阅读为写作准备语言形式,写作反过来促进阅读的理解和深入。第五,写作上既要有格调规矩,又要不受格调规矩的拘束,而以立意为主,讲究意趣真实。第六,要老老实实向老师学习。黛玉那些高屋建瓴的诗论,是经过多少阅读和写作实践才总结出来的,初学者如香菱是无法获得的,因此,从师学习可以避免盲目实践,少走乃至不走弯路,甚至在前人的基础上达到新的高度。

香菱学诗给我的启示有五点:①要有自信,树立学习的信心。语文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有打一场长期仗的心理准备,要自信;②做学习的有心人,提高学习兴趣,让自己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有所获;③要重诵读、理解、感悟,多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④转益多师,不耻下问;⑤勤于实践,不怕失败。香菱三易其稿,终成精品。我们平时写作也要多改精改,方可成就佳作。

六、总结:香菱学诗的过程,可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古今成就大事业者所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来概括:第一境悬想“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苦索“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第三境顿悟“蓦然回首,那人在灯火阑珊处。” 

五、拓展:
 1、在《红楼梦》里,大观园成立了一个诗社,诗社是谁倡议成立的?在大观园的什么地方成立的?诗社的名字叫什么?他们第一次诗赛在大观园的什么地方举行的?诗赛的题目是什么?谁取得了第一名?(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院夜拟菊花题(37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衡芜讽和螃蟹咏(38回) )
 2、大观园成立的这个诗社有几名成员,分别是谁?
  稻香老农(李纨)、蕉下客(探春)、潇湘妃子(黛玉)、蘅芜君(宝钗)、   怡红公子(宝玉)、菱洲(迎春)、藕榭(惜春)  [7人]

3、名家对《红楼梦》的评价:

毛泽东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著名红学家吴世昌:红楼一世界,世界一红楼。

著名的作家王蒙:《红楼梦》帮助你体验人生。读一部《红楼梦》,等于活了一次,至少是活了二十年。

鲁迅认为它将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六、布置作业: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说,林黛玉是羸弱多病、多愁善感、孤傲尖刻的。书中也说她“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可我们的课文中并没见到这样的黛玉,你觉得文中的黛玉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按照课堂上的分析方法,写一篇《香菱学诗中黛玉性格分析》于作文练习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