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钨、锑、稀土被并称为中国的四大战略资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59:42

锡、钨、锑、稀土被并称为中国的四大战略资源,属为数不多的中国可以具有定价能力的战略资源,随着辰州矿业(002155)上市,四大战略资源都有了相关的上市公司:

代码 名称 总股本 已流通 06收益 07中期 2007/8/16价 总市值 已流通市值 备注
    万股 万股 元/股元/股元/股 亿元 亿元
   000960 锡业股份 53686 25711 0.40 0.48 45.23 242 116 资源及冶炼深加工全球第一
   600111 稀土高科 40367 20642 0.20 0.20 38.09 153 78 暂无资源,大股东稀土资源全球第一
   600549 厦门钨业 52460 23330 0.50 0.15 24.5 128 57
   000657 中钨高新 22257 12601 -0.35 -0.10 23.75 52 30 暂无资源,钨矿资源是否注入未定
   002155 辰州矿业 39100 7840 0.30(摊薄) 0.18(摊薄) 66 258 51 锑锭和氧化锑产销全球第二
   000908 S天一科 28000 9000 0.01 0.001 27.25 76 24 重组注入锑矿资源    
 
   稀土、钨、锡、锑是为数不多的中国具有定价能力的战略资源,但其当前的开采强度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其中稀土开发强度3倍于世界水平。与此同时,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稀土储备国美国则已封存其最大稀土矿。在此背景下,以包钢集团、湖南有色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开始整合各自领域,各种资源价格也开始回升,但地方利益仍然阻碍着整合步伐
     11月30日,“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稀土生产计划工作会议”在包头召开。国家发改委稀土办公室王彩凤处长指出:“为了将稀土资源开发、投资管理以及出口等环节统一管理起来,必须控制资源的开采和超计划生产。从2007开始,国家稀土生产计划将由指导性调整为指令性。”
     全球所用稀土总量的85%来自中国,稀土高科( 11.69,0.34,3.00%)(600111)控股股东包钢集团所属的白云鄂博铁矿拥有全球稀土总量62%。2006年国家给包头地区的稀土精矿生产指标是9.32万吨,其中包钢集团是7.12万吨。显然,如按规划,国家2007年下达的指标将较2006年进一步下降。据了解,有关指标将在2007 年5月左右下达。
     对此,稀土高科董秘张日晖表示,“会议”传出的信息意味着今后将进一步严控稀土生产,2007年稀土精矿及下游产品价格将进一步上涨。
     稀土与钨、锡、锑被并称为我国的四大战略资源。此前的200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商务部、环保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海关总署等七部委《关于加强钨锡锑行业管理的意见》的通知(下称《意见》),要求规划调控、加强管理、依法开展钨锡锑行业治理整顿。
     此后,有关上述行业的一系列限产、整合开始进行。
     2006年3月,株冶火炬( 9.14,0.02,0.22%)(600961)控股东株冶集团结合株洲硬质合金有公司等7企1院组成湖南有色(2626.HK),实现香港上市,同年6月又收购中钨高新( 11.29,-0.03,-0.27%)(000657)的控股权。目前湖南有色拥有的钨储量占到全球总储量的15%,锑占到6%,均为全球之首。
     2006年12月10日,湖南有色董事长兼中国有色金属副会长何仁春告诉《证券市场周刊》,自去年以来,中央高层已充分意识到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瓶径,尤其对于中国储量丰富的战略资源价格长期上不来,国内企业不能形成这些资源的定价权的问题越来越重视。他透露,目前有关部门还在加紧讨论并拟继续出台一系列限产和鼓励整合战略资源的政策。
     何仁春认为,随着对国内钨矿资源的整合完成,钨精矿的价格有望由目前的10万元/吨提高到30万元/吨。“我的希望是提高到50万元至100万元一吨。”何仁春对于未来踌躇满志。
     美国最大稀土矿封存中国稀土开发却3倍于世界水平
     而事实上,以目前我国上述战略资源的现状,限产、整合已是迫在眉捷。
     有色金属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是稀土资源大国,但由于产业化水平低,只能出口大量的稀土初级产品,低、中附加值的稀土初级产品比重占75%以上,而高纯单一稀土氧化物、高级合金等高附加值产品仅占25%左右。中国170多家稀土企业中,年处理能力在2000吨—5000吨的只有10家。
     而与我国相反,美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稀土储量大国,其最大的稀土矿芒登帕斯矿目前已封存。美国的钼业公司现在也基本停产,每年从我国进口大量的稀土产品存在仓库。欧洲惟一一家稀土冶炼厂法国罗地亚公司也压缩了产量,转而购买我国的产品。
     钨的情况也类似。有色金属协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以35%的钨资源向世界提供80%的供应。美国等国家近年却几乎没有开采国内的钨精矿,而是采购中国的钨精矿作为战略储备。每当国际市场供应紧张时,他们就抛出储备,打压钨价。而我国出口了大量的钨资源,却是以7倍的价差来购买钨制品。
     目前,国内生产的稀土和钨初级产品资却因缺乏控制、规划,企业恶性竞争,竞相压价。据张日晖介绍,以稀土产品中稀土氧化物为例,目前我国氧化铈出口价格每吨仅为0.9万元左右,而5年前为4万-5万元;99%的氧化钕目前每吨不到5万元,5年前则为10万元;99.999%氧化钇价格下跌得更让人痛心,从5年前的每吨20多万元降到了现在的5万元。
     更让人痛心的是,因出口价格低还经常遭受到国外的反倾销。业内以“三多三少”概括了我国部分优势有色金属被反倾销的现状:一是遭受国外反倾销调查的多,组织反倾销应对的少;二是放弃应诉的企业多,积极应诉的少;三是败诉的多,胜诉的少。以致多数稀土和钨初级产品均被征收了不同程度的反倾销税。
     虽然我国上述资源储量相对丰富,但资源已逐渐显现短缺趋势。
     据有色金属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如按目前开采规模计算,稀土、钨、锡和锑四种战略资源的可以保证年限分别为:稀土115年、钨12年、锡7年、锑5年; 如随着消费需求量增长,按开采量的扩大动态计算,以上矿种储量仅能保证年限分别为:稀土70年、钨9年、锡6年、锑4年。
     国家物资储备局物资储备研究所研究员杨子健对《证券市场周刊》表示,此前,对中国战略储备问题的研究,只关注本国所稀缺的资源,很少对本国具有优势的矿产资源储备问题进行研究。而事实上,我国的很多优势的矿产资源存在过度开采问题。
     杨子健向本刊介绍了资源开采强度的概念,当开采强度大于1时,也就是说该种资源开采速度大于其他国家,以至于该种资源储量在世界总储量的比例有所下降 (假设该种资源的国内和世界储量没有变化),开采强度小于1则相反。其中,开采强度=(该种资源国内总产量/该种资源的世界总产量)/(该种资源国内储量 /该资源的世界总储量)。
     根据对开采强度的统计结果(见表),开采强度大于1的优势矿产资源主要有:稀土(3.0356)、菱镁矿(2.8947)、锑(2.0344)、铅 (1.8458)、重晶石(1.7316)、锡(1.4258)、钨(1.3491)七种,这七种矿产资源即是当前我国应着力保护的重点优势矿产资源储备品种。
     限制产能 价格回升
     《意见》出台后,国家又先后出台政策降低稀土及钨的出口退税率和出口配额,以达到限产的目的。2006年11月1日起,中国开始对稀土氧化物、稀土盐类和部分稀土金属征收10%的出口关税。
     与此同时,国土资源部重申近年内不再颁发新的稀土、钨、锡、锑矿采矿许可证。
     随着上述一系列整顿措施的出台,中国稀土市场在今年出现了较大的起色,稀土精矿、碳酸稀土、氧化钕和氧化镨钕等产品价格均出现了大幅度回升。其中稀土精矿价格由2005年底的2000元/吨上涨至目前2600-2800元/吨,涨幅为30%-40%;碳酸稀土价格由2005年年底的5500-6500 元/吨上涨至目前的7800-8800元/吨左右,涨幅为35%;氧化钕价格由6.8-8万元/吨上涨至13万元/吨;氧化镨钕价格也涨到目前的11万元左右。
     国内稀土第一大生产企业稀土高科从2006年5月份开始,对长年的下游客户采取“限量供应稀土精矿”的销售策略。具体的做法是,公司统计从2004年到2006年1-5月份期间,下游客户年平均所需稀土用量,在此基础上,从5月份开始,只提供客户原年均用量的70%。并表示,未来根据价格走势情况,不排除将稀土精矿供应量缩减至客户原年均用量的50%。
     张日晖表示,为了充分享受部分产品如氧化钕和氧化镨钕价格上涨带来的利润,稀土高科2007年将实施“以物易物”的销售方式。具体操作规则是:1.公司提供给下游客户100吨的稀土精矿,客户必须返还5吨氧化钕或者5.2吨的氧化镨钕;2.公司另外补偿给下游客户31.8万元。这相当于下游客户只赚取加工费,或者说相当于稀土精矿价格由目前的2700~2800元/吨变相上涨2000元(或上涨71%)至4800元/吨。而且,一旦实施该种销售策略, 公司将有可能控制到全国镨钕市场产量的60%。这其中包括稀土精矿有50%是供应给了公司持股仅33%但合并财务报表的华美稀土公司。
     钨的情况类似。2005年初以来,钨价开始暴涨,钨产业链上各个产品的价格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以湖南I级钨精矿为例,在2005年1月,钨精矿价格仍只略高于4万元/吨,至2005年年中,价格已走至近14万元/吨。此后,虽然钨精矿价格较最高点略有下降,但也一直维持在10万元/吨的价位上。
     整合创造行业龙头
     除了限产,上述战略资源的整合也已大步进行,其中组建南北两个稀土集团的步伐明显加快。日前,国资委征求了有关部门对南北稀土集团组建方案的意见,国家发改委复函提出,这是国务院针对我国稀土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的重要决策,也是当前稀土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对此,中国工程院张国成院士和内蒙古发改委稀土办公室主任魏晓明向《证券市场周刊》表示,中国当务之急应尽快整合稀土资源,由几大集团来开发稀土的上游产品,把稀土生产的原料——精矿控制起来。尽快建立国家稀土基金和储备制度,主导调节价格,低价时买进,高价时售出,使价格相对稳定。
     包钢集团提出分三步走整合中国稀土行业的北方稀土矿,即首先把包钢集团内部的稀土资源整合入稀土高科,接着是兼并包头地区一些小的稀土矿,最后把整个北方稀土资源全部纳入稀土高科的版图。
     此前,2006年年初,学者身份的何仁春受命整合湖南境内以钨为主的有色资源。
     经过将近一年的初步整合,湖南有色拥有钨资源储量约80.7万吨,可开采储量546239吨,约占全球储量的30%,排名第一,同时它也是世界第一大硬质合金商;得到“世界锑都”百年锡矿山,储量占全球的6%,年锑精矿金属量2万吨;控股株冶集团,成为全国第一大和世界第二大铅锌冶炼企业;另外,上述矿的伴生资源铋、铟和萤石储量位居世界第一。
     为进一步完善公司的钨、锑等金属产业链,湖南有色在2006年1月,以5.93亿港元收购澳洲堪帕斯公司10.4%的股权,出资6000万澳元与其建立合资公司,开发其位于澳大利亚北领地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矿产资源。11月与湖南郴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未来5年内,湖南有色将投入20亿元与郴州市合作开发有色金融资源。
     何仁春表示,目前湖南有色正在与江西有关企业就资源整合进行协商,初步设想是在郴州建设一个钨矿市场,使“湘赣两省产的钨精矿一公斤也不外流”,从而在源头上实现对世界钨市的牵制,形成对世界有影响力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中银国际投行部经理谢皓认为,不光是在中国,在全球金属行业中体现两大趋势:一是整个行业资源的整合,国际上最近几次大的收购交易,都是行业领先者并购行业里面具有丰富资源的企业,实现行业的整合;二是产业链的整合,这个行业利润在不断转移。主要利润从前几年的冶炼赚大钱向资源拥有者和开采者转移。由于产业链利润转移变化比较大,使得一些单纯在某一个产业链环节上生产企业贡献比较大,大批企业选择产业链的整合。
     谢皓说:“在国际竞争当中,中国具有定价能力的资源并不多,主要集中在稀土、钨、锡、锑四种战略资源方面,打造行业领先地位,提高定价话语权和竞争能力是国内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应具有的历史使命和必须的发展方向。”
     地方利益成最大阻碍
     但就此并非一帆风顺。
     虽然自2005年开始出台一系列限产政策,但重复建设仍屡禁不止,相关金属产量生产仍没有效控制。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统计, 2005年国土资源部下达的全国钨精矿生产控制总量为52000吨,实际上高达73403吨!超出控制总量的41.2%。如按供应量90995吨计算,则超出控制总量的75%。
     同样的问题还发生在稀土行业,据有色金属协会不完全统计,在广东、福建等南方稀土矿有合法采矿证102本,江西赣州拥有88本,而目前上述两地实际开采的矿数倍于采矿证数量。
     对于其中原因,何仁春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某些地方政府出于对地方利益的考虑,对国家宏观政策执行不力,使有关政策实际得不到很好的贯彻。
     据何仁春介绍,在实际整合中,如得不到当地政府支持,以下两个问题都很难解决:一是采矿权不规范问题,许多矿山企业和老百姓接触说有30年都没有解决产权问题;二是并购地方国营老矿最重要就是职工分离向社会移交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并购国外的矿要比国内的容易一些。资源需要保护,需要有序的开采,需要整合,但在资源整合过程中阻力很大,尤其是地方经济本位主义造成的阻力。在国内未来要把资源整合起来,要是没有政府的支持,没有地方政府各个部门的支持,没有全中国人对这个事情认识的重要性,是很难完成这样一个创举。”何仁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