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价值论的软肋ll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16:29

 

遵从要素价值论的,论及当今经济学的发展,都要归纳出两个价值论并行时代的特征,并且声称现代经济学是要素价值论的一统天下。事实果真如此?答案:非也。

 

为什么给出否定的回答呢?第一,让我们从概念界定讲起。要素是什么,不就是使用价值?只不过它们由社会消费必需品归结为仅限于生产必需的使用价值罢了。如果我们的概括尚不致差强人意,那么,要素价值论便可以由要素和使用价值的同义词关系转换成:使用价值价值论,或者用张五常的翻译术语概括为:用值价值论。

 

把使用价值跟价值等同,即用使用价值取代价值概念,或者把价值概念驱逐出价值范畴之外,有无可能建立起一个科学的经济学说体系呢?看来也不成!这样,我们的分析便进入了下一个层次。

 

第二,让我们再看事实。别人暂且不论,以国内风行的张五常先生经济解释为例,好象他所恪守的论断还是亚当·斯密,即把商品看做用值和换值的统一体。此论断依然回到了劳动价值论的鼻祖。

 

提及当代经济学大师,论作不及劳动价值,除了刻意回避外,好象找不到其他解释。但是,所有经济学著作,包括所谓大师作品,好象我们看不见一本能够排除价值概念而成就体系的著作。由概念界定,达至事实,必然要由逻辑推论来演绎出合理论断。

 

第三,让我们把逻辑论断放在前面:价值,无非财富的劳动时间形式。离开劳动时间形式的价值论,纯粹无稽之谈。

 

所谓要素,借用张五常先生的翻译术语,无非生产用值。尽管用值决定换值,即决定交换时不同商品之间量的比例或者关系。但是,任何用值,都不能用自己表明自己换值大小,这种比例或关系,惟有在跟不同用值比较时才能得到体现。但是,不同用值比较,其间量的关系或比例,必须有一个确定的前提:同质才会具有量的差别。譬如,言及纤维,自然含纤维之物方才谈得上;重量、体积都有特殊指称范围。总之,不同质的东西不能相等。用马克思的话说,质的相等是量的大小决定性条件,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括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资本论》第1卷第50页)

 

其次,任何事物的尺度,都不是事物自身。譬如海拔,即以海平面为参照的地面物体高度,不能用海拔本身来丈量,是一样的道理。于是米这个长度单位,成了丈量海拔的尺度。换值大小,只有在劳动时间单位上才能够体现出来。

 

上述逻辑分析推论,还不等于合理结论确立。下文,我们将另拟题目言说。

 

财富一元论

 

财富,首先是自然的多样性,但是作为人的对象的自然多样性。这里,我沿用的基本界定,仍然来自马克思,也就是《哥达纲领批判》所特别强调的、被放在括号里以为注解的那句话:“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马恩选集》第3卷第5页)即把财富看作使用价值的同义语。

 

其次,财富,是具有明确私人所有权的自然的多样性。为什么这样说呢?在我看来,物品价格,不过是其私人所有权的货币形式。这里,着重强调的是,没有私人所有权,便不会有物品的价格,无论这种所有权来源如何,一经认可,便会具有相应货币形式,即所谓价格。我们都非常熟悉的一句流行话语:外国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隐含的内容便是:不具有明确私人所有权的物品,便有了无偿取得的可能和属性。

 

再次,用财富概念取代使用价值概念,一是为了明确权属。这是前一个结论自然推断的结果。财富范畴的明确权属,内在着相应的价格形式,等价交换才能获得处置权利。使用价值概念没有这样的内涵,仅仅止于物品的效用。另外,物品效用所以跟权属没有关系,在于物品本身是否具有经济性。这就是说,但凡物品效用不同时具有经济性、不能给拥有者带来经济利益,便不需要具有明确权属。自然界丰富的氧气便是这类使用价值。二是为了把财富一元论贯彻到底。常识里,使用价值或者物品效用,不仅没有权属含义,而且跟马克思的界定密切相关,是马克思用劳动二重性,即所谓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概念划分,分别引出了商品二因素之间的“必然”联系,由此走向的谬误:跟劳动没有关系的财富源泉,由劳动二重性错误属性的提出,走向了劳动时间也是财富源泉的深渊,把科学推论引向了逻辑悖理或者逻辑悖论。

 

为什么这么说呢?财富,不过是自然的多样性,是自然多样性对于人的经济意义。这个经济意义由自然作为人的对象的属性所造成。这就是说,使用价值不过是自然多样性对人的关系的标志。自然的多样性及其表现,所谓使用价值,都不是人的行为赋予的,而是自然本身具有的属性。既然分析表明,自然本身的存在形式是否有利于人,统统在于自然本性,那么:存在形式在属人的形式被重新生产出来,同样属于自然多样性本身,是物品自然形式的变化,跟人的劳动没有关系。结论:财富,即使用价值的属人形式,最终由自然决定,因此,自然才是财富的最终源泉。

 

表面上看起来,劳动二重性为价值实体找到了物质依据,但是,它却在财富本源问题上设置了一个陷阱,由此引发了财富实体二元论。一方面,使用价值形态变化,在于物品的自然本性,跟劳动没有关系;换句话说,劳动的作用仅仅在于推动物品内在的、本身具有的形式规定发生变化,并不能创造出自然不存在的物品形式。因为财富跟劳动没有关系,所以活劳动作为产品形式变化动力也好,还是由科学发展决定,为其他自然力取代,终至消亡,并不会导致财富生产存在还是不存在。另一方面,马克思要为现有社会的不合理存在形式找出根源: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学说,科学的分析由于不合理的任务和研究目的偏离了事实、偏离了事物的本质。

 

价值一元论

 

财富内涵分析结束或者完成,价值概念的界定,自然会摆在面前。让我们先从财富与价值关系的比较开始。所谓价值,不过是财富的劳动时间形式。

 

财富概念,是由交易引起的。这是我们为了与使用价值概念加以区别而要特别强调的。上节,我们已经对两者区别做出了简单概括,使用价值是物品的自然属性,财富是由物品这种自然属性、即使用价值派生的经济性及其权属。财富既然由交易引起,那么为了交易,量的大小便是成交的决定性因素。

 

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尽管在劳动时间形式上财富才成为彼此可以比较同质的东西,但是财富的劳动时间形式,却不是一下子便获得确立的,而是在交易过程里逐渐发展起来的。

 

交换最初是偶然发生的,这种偶然,包括“它们交换的量的比例起初完全是偶然的”(《资本论》第1卷第105页)。交换“是在共同体的尽头,在它们与别的共同体或其成员接触的地方开始的”(同上)。交换的对象,第一,不是私人交换,而是部落体的共同产品;第二,用来交换部落体的剩余产品,甚至不是劳动产品,而是自然物品:“不同的部落或民族之间的交换——交换的最初形式正是这种交换,而不是私人交换——起初是开始于从未开化的部落那里购买剩余物,这不是它的劳动产品,而是它所占有的土地和自然界的自然产物。”(《马恩全集》第46卷下册第117页)

 

交换也有确定性。这就是权属的明晰。这是交易现实发生决定性前提:“为了使这些物作为商品彼此发生关系,商品监护人必须作为有自己的意志体现在这些物中的人彼此发生关系,因此,一方只有符合另一方的意志,就是说每一方只有通过双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为,才能让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别人的商品。可见,他们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这种具有契约形式(不管这种契约是不是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的法权关系,是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法权关系或意志关系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决定的。”(《资本论》第1卷第102页)正是交换对象即财富权属的明晰,以及最初的交换对象不是劳动产品而是自然产物的事实,我们有了上文的论断:价格不过是私有权的货币形式。

 

交换过程本身造就的确定性有二:一是由交换对象的形式私有发展出实际上的私有制,于是生产方式质的演变完成;二是交换对象量的比例逐渐固定下来。“物一旦对外成为商品,由于反作用,它们在共同体内部也成为商品”(同上,第102页),“随着时间的推移,至少有一部分劳动产品必定是有意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同上),“它们相交换的比例是由它们的生产本身决定的。习惯把它们作为价值量固定下来。”(同上)

 

财富,不是劳动的创造,因为它们作为人的对象对人的效用不过是其自然属性,但是,它们的绝大部分在劳动过程里的形式变换跟劳动时间量形成了一定的比例关系,单位产品内的劳动时间量使之获得了相互比较的可能。

 

关于价值概念的内涵,有广义狭义两个方面的分别。广义的价值概念内涵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做出过概括。马克思的论述最典型的就是那封致库格曼的信。这封信里马克思把价值规律等同于有计划按比例分配劳动时间规律,这也就是最为广泛含义的价值概念了。

 

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人人都同样知道,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而在社会劳动的联系体现为个人劳动产品的私人交换的社会制度下,这种劳动按比例分配所借以实现的形式,正是这些产品的交换价值。”(《〈资本论〉书信集》第281-282页)

 

恩格斯的论述,就是那段效用费用关系比较的著名论断,1844年《德法年鉴》上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原话如下:“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价值首先是用来解决某种物品是否应该生产的问题,即这种物品的效用是否抵偿生产费用的问题。只有在这个问题解决之后才谈得上运用价值来进行交换的问题。如果两种物品的生产费用相等,那末效用就是确定它们的比较价值的决定因素。”(《马恩全集》第1卷第605页)

 

狭义的价值定义,就是价值量和劳动生产力的关系。价值量离不开具体产品生产,而且与该产品的具体劳动生产率密切相关,是该产品生产总劳动时间量投入和其产品总产出数量的关系。马克思说“劳动生产力越高,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凝结在该物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小,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小。相反地,劳动生产力越低,生产一种物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多,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大。可见,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资本论》第1卷第53-54页)

 

孙冶方是广义价值观的倡导者,但是,他在概括价值内涵时也不能不谈到具体生产,而且提出了价值和劳动生产率互为倒数的论断:“价值和劳动生产率(力)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看你从哪个方面去接近它。如果用算式表示,那么价值和劳动生产率(或劳动生产力)是互为倒数的:把产品作为分母、劳动量做分子,就是价值量公式;把产品做分子、劳动量做分母,就成为劳动生产率的公式。可见,劳动生产率非但属于‘价值’范畴内研究的题目,而且二者是根本分不开的。”(孙冶方《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第127-128页)

 

上面谈到价值的两个方面含义,在我看来,还是把价值和财富、效用与费用区别开来最好。因为,使用价值虽然是价值的物质基础,而且使用价值供给量和需要量之间的平衡与否,直接规定着具体劳动投入的必要与否,决定着个别劳动的平均化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量具体形成过程,但是,两者的存在形式,毕竟不同。

 

第一,个别价值是价值的现实存在,供求关系的均衡则是非现实存在。

 

前引孙冶方论断,价值是劳动生产率的倒数,指的就是个别价值存在形式。不管社会产品生产竞争如何剧烈,技术更新速度如何加快,作为具体产品生产,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该产品的特定劳动时间段里,出产该产品的数量总是一定的。譬如,无论老福特如何改进汽车流水线,如何不断简化生产线上特定岗位的技术规范以提高功效,但是,一段生产过程里的汽车产出量都是可以统计出来的量。因此,由具体用工数量、一定阶段劳动时间构成的生产过程劳动时间总投入量和具体劳动产品,譬如汽车数量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可以经过统计分析和计算获得的比例。单位产品内的劳动时间量,或者单位劳动时间内汽车产出量,便分别代表了单个产品的个别价值量,和该产品生产的具体劳动生产率。同样的道理,以货币表示的生产要素投入和单位产品产出之间的统计分析和计算,即所谓价值的货币表现,也是一个既定量。

 

个别价值的平均化,或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形成,其实是供求关系对个别价值现实化的制约。马克思所以把流通看作价值的现实过程,道理就在这里。

 

不过,我还是愿意把它、即供求关系看作和个别价值不一样的东西,毕竟,供给量和需要量之间的均衡是非现实的。正是市场供求关系非现实特点,决定了同一个现象在不同时代的经济学家那里获得了不同范畴及其语词形式。这就是再生产劳动时间和边际价值。无论再生产还是增量生产,统统都是一种趋势的预测,并不可能真实发生,一经发生作为事实,便是过往和历史。

                             

第二,上述区分不只是理论的,更有现实作为依据。

 

无论理论分析,还是现实生产,日常生活里,我们统统都会把两者作为不同事实区分开来。就具体产品生产而言,成本分析、销售收入、库存状态和结构、利润和税收上缴等,形成了不容混淆的会计科目。这些科目的区分既是会计核算的基础,也就表明了生产状态的可计量特性。库存状态和结构,则是非现实市场供求关系测算的相应指标。具体生产不是由生产的技术体系决定的,譬如设备规模、生产能力等,只能是现实生产达到满负荷的最终数量,现实库存则反映着生产和销售之间的差距,于是,现代订单生产模式下的所谓零库存,便成为最小化单位产品成本的核心指标。

 

在理论上,供求关系、价值和成本分析等,不仅分属于不同经济学门类,而且由于供求关系的不确定性,后者发展出庞大的理论体系,同时还成了现代经济学理论的核心。先不说这个体系的复杂化过程,仅仅有关消费理论的概念,就表现为一个快速扩张系列:消费偏好、需求弹性、弹性系数、需求曲线、替代效应,乃至由消费弹性系数差别构成的不同产品类别。相比较而言,消费弹性小的产品,譬如谷物性食品供给量的扩张受到的限制就大,受到支付能力制约的程度就小。与此对应,经济学理论里的成本分析内容,几十年发展,几乎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动。

 

结论:恩格斯的价值是费用与效用的关系的定义,改做价格是费用与效用的关系比较合理。

 

价格是效用和费用的关系

 

为什么要把恩格斯的界定做出这样的修改呢?

 

首先来让我们分析恩格斯价值概念界定的用意:定义的目的在于,要把供求关系的作用包括在价值概念之内。但是,定义界定一旦混淆种属关系,必然导致概念内涵混乱。恩格斯的概念界定就违背了种属关系界限清晰的规定,定义项和被定义项之间出现了循环。所以这样说,仅仅在于费用概念,所谓费用,不就是某个物品的个别价值?

 

其次来看修改后的定义。价格,不仅是价值、即某个产品劳动时间量的货币形式,更如上文所说,是财富的所有权的货币形式。关于财富,上文已经指出,是具有明确权属的使用价值,这种权属属性由该使用价值经济性决定。进一步分析这种给占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性,可以知道,它所以具有这种属性,不过在于这种物品存在的自然状态:稀缺。

 

价值,只是物品的生产者获得回报的现实基础。用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作为财富的尺度,仅仅表明了产品本身的劳动投入大小的可比性,但是财富本身的经济性或者稀缺度并没有得到体现。财富的稀缺度唯有在供求关系的竞争中才能够得到体现,于是,价格规定便进了一步:财富稀缺度决定了价格和价值的背离程度。财富越是稀缺,价格高出价值、即高出该产品个别劳动时间支出量的幅度就越大。租值从哪里来?当逻辑分析进程达到这里,答案即刻揭晓:租值无非该物品及其资源量的稀缺度的货币表现。人类消费,肯定是现实的物品或者使用价值,而不是劳动时间,因此财富的自然存在状态,或者说使用价值的稀缺性才会成为价格的另一个决定因素。这个分析再次表明,生产和消费跟该产品生产的劳动时间量无关。它同时表明,价值,即劳动时间的量并非财富量大小的有效尺度。

 

消费,必须是现实的使用价值。因此,它在供给和需求之间才会表现为具体物品数量及其均衡的关系。该数量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包括两个方面:“这种限度一方面决定于作为使用价值的产品的性质,产品的特殊效用、用途,另一方面决定于需要这种特定消费的交换者的人数。”(《马恩选集》第46卷上册第387页)资源的有限量,导致这类物品不能在个别价值生产条件下满足所有需要者的个人消费需要,供需平衡的唯一调节器便是价格:出价高者得之。所有的跟物品效用有关的价格对于个别价值的偏离,统统可以从现实消费跟价值无关的事实中得到合理解释。所谓优质优价,所谓品牌,乃至信誉等等。

 

定价是一门学问。漫天要价为什么会成为定价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假定我们把投入看作确定因素,个别价值总是一个实际的劳动时间投入量,但是,它仅仅是一个基本的价格依据。现实价格是供给量和需要量的竞争关系,因而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包括该物品及其资源的稀缺度,该物品被消费者具体消费意愿的接受度等,都是未知的,于是,离谱的高出于成本一倍数倍的漫天要价才会成为一个消费者能够接受定价的事实。马未都在谈到收藏中的一个砍价现象时说,即使我知道售者出价低于该藏品现行市值,还会拦腰一刀讲讲价钱,为的是让卖家心理平衡,不要老觉得卖亏了。卖亏了的感受,无非供需关系非确定性或者信息占有不均衡状态的意识。卖亏了的感受,无非供需关系非确定性或者信息占有不均衡状态的意识。

 

价值即劳动时间量回避得了吗?

 

现代经济学不谈劳动价值论,但是它所使用的所有概念以及这些概念所有量的比例或者关系,离开劳动时间形式都说不清楚。譬如,边际价值。

 

第一,先看边际。边际是增量的别名。增量是什么,不就是社会总劳动时间量的增加?首先是生产时间量的投入,结果,单位产品量的增长。其次,市场原有供求关系平衡局面的变动,供给量的增加,在需求量没有变化情形下,意味着供给量的剩余,需要量对于供给量的压力增加。

 

第二,边际价值。增量生产条件下的产品价格。或者,用货币表现或者表示的增量产品要素投入,换言之,可以不叫劳动时间投入,叫做生产成本。如此概括应当合乎要素价值论的要求。假定上述概括还算准确,那么,关于边际价值下降分析,只能表明一种情形:它不是指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引起的产品要素投入减少,自然也不是由劳动生产率提高引发的生产成本价格下降。边际即增量生产导致边际效用递减,它只能是指社会需要量或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消费没有增加同时,由生产商供给量增加,增量生产造成的市场过剩、或者产品过剩。这里,边际效用递减,并非产品本身使用价值的丧失,产品依旧,质量指标依旧,产品标志所表明的有效成分,一项也不会缺少,但是,相对于消费需要量的市场饱和,它过剩了,由此效用减少了、下降了;与此同理,边际价值,即由要素投入及其货币表示的价格、生产成本并没有变动,仅仅因为消费需要量的市场过剩,造成了这些要素、即所谓的劳动时间投入无效,增加了的产品找不到消费者,成了社会消费需求以外的无用产品了吗?边际效用递减导致边际价值下跌。边际价值是什么,不就是扩大再生产时劳动时间的投入量,和由社会需要量决定该产品所能投入的最大限度劳动时间量之间的动态关系?

 

边际价值下跌,下跌的价值离开了的时间量投入增加减少能够说得清楚?       

 

再如,两条曲线。

 

先让我们来分析供给曲线。我们知道,无论供给曲线还是需求曲线,表示的都是市场价格变动对于市场商品量增加还是减少状态的描述。但是,它所描述的统统都是最一般物品供应量或者需求量的增减,即舍弃了供给和需求弹性变化情形。前者譬如鲜货供应,后者譬如食品需求等。

 

所谓供给曲线,曼昆给出的定义是: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经济学基础》第76页)。具体分析供给曲线变动时,曼昆给出的是冰淇淋供应商的例子。他说,在价格低于1美元时,本根本不提供任何冰淇淋。随着价格上升,他供给的数量越来越多。把这种随着价格上扬供应量增加状态,表示在纵坐标为价格、横坐标为供应量的图形上,形成的这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便是供给曲线。“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是因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价格越高意味着供给量越多。”(同上)

 

其实曼昆的这个案例并不那么合乎实际。冰淇淋供应跟其他任何小商品一样,也需要一定量的设备、原材料譬如奶粉或者鲜奶、巧克力、白糖、动力和水等等投入,即使市场价格低于一定赢利临界点,生产者还是会提供产品的。假定市场价格停留在在冰淇淋上亏损的价格上,那就意味着,生产商早该破产了。分析表明,绝对的不生产状态是非现实的。同样的事实是,价格成倍增长,供应量绝不会慢条斯理逐个缓慢增加。与此相关,价格所以能够成倍增长,能够出现的只能是这样一种唯一极端情形:该物品根本没有可能增量生产,甚至增加一个都没有可能。

 

不过,上述这些分析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供给曲线表明了供给量在价格上升时增长。价格是市场的晴雨表。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它的变动如何影响了供给量的变化和走向:价格变动与市场物品供给量上升下降方向一致,即价格走高,市场供应量上升(尽管反之亦然,供给量变动影响了物品的市场价格及其变动,但是供给曲线关于供给量变动对价格上升或者下降的趋势,并没有展开讨论,仿佛供给量变动对价格变化的作用存在于供给曲线关系之外似的)。但是,我们需要追问一句:这种情形发生的起点是什么?答曰:价格走高啊!那么,把价格走高的动因这个问题搁置一边,接下来的问题自然应该是,原有的价格是凭什么得到确定的?

 

这样的问题,试图驱逐劳动价值论于价格学说之外,仅仅承认要素价值论的人回答不上来的。

 

再让我们看看需求曲线。

 

曼昆关于需求曲线的分析是从需求定理开始的。所谓需求定理,曼昆的界定是:指的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条件下,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的该物品需求量下降的情形。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变动,同样影响了需求量的变化和走向。不过需求量的变动和价格上升下降的方向恰恰相反,即价格走高,需求量下降(与上文括弧里的注解一致,关于需求量下降对于价格变动的反作用,经济学的需求曲线学说也没有给与应有的关注)。

 

现代经济学重视案例,曼昆在虚拟的案例里特别喜欢冰淇淋,特别强调“为了集中思考,让我们牢记一种物品——冰淇淋。”(《经济学基础》第68页)为了理论联系实际,曼昆在这个案例中虚拟了一个消费者,凯瑟琳。曼昆如此表示冰淇淋价格变动和凯瑟琳满足自己的口福的关系:当价格达到3美元时,凯瑟琳一个冰淇淋都不吃;当价格降到0.5美元,凯瑟琳一次买10个;如果冰淇淋是免费的,凯瑟琳能够一口气吃下去12个冰淇淋(参阅同上,第68页),连坏肚子也不害怕了。把上面这种价格与冰淇淋消费量变动关系表示在坐标图上,“根据习惯,冰淇淋价格在纵轴,而冰淇淋需求量在横轴。把价格与需求量联系在一起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被称为需求曲线。”(同上)与上文我们的提问相似,这里,我们的问题又来了,需求量上升这种情形发生的起点是什么?答曰:价格走低。于是,撇开价格降低动因问题,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地:起点自然是已经确定的价格。进一步要追问的还是:原有的价格是凭什么得到确定的?

 

这样的问题,要素价值论者仍然回答不上来,因为,驱逐劳动时间量这个价值尺度,生产价格这个供应商接受或者得以制定出来的价格最低底线无从发生。

 

消费,当然是现实的物品,而且是满足人的现实需要的对象或者物品。但是,天下免费的午餐。所有消费对象唯有在其再生产的劳动时间投入量的形式上,才能得以相互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