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90后新兵脑海里对战争是一片空白(图)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42:44
解放军90后新兵脑海里对战争是一片空白(图)
http://news.QQ.com  2008年02月22日13:31

资料图:新兵过新年
2007年冬季征兵命令中,一条新规定特别醒目:可征集部分年满17周岁的女青年和2007年应届高中毕业的男青年入伍。
曾几何时,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生长的“80后”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就在部队各级刚刚认清和认同这一代,他们自己也逐步适应了部队建设之时,“90后”已悄然走进军营。“90后”有什么特点规律?这群新兵究竟能不能适应部队?怎样才能让他们尽快适应部队……近日,我们带着接连不断的问号走进驻杭空军某部寻找答案。
“90后”刘坤说:“入伍一个月,我感觉已经适应了部队生活!”说这句话的“90后”不在少数。
——短短几十天,“90后”对部队的认识还懵懵懂懂,他们的这种“适应”其实还仅仅是对部队生活方式的习惯。
【现象扫描】驻杭空军某部接受调查的111名“90后”不约而同地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已逐步适应部队生活。当问及他们这种“适应”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时,有50%%认为入伍前缺少锻炼,现在身体素质提高很快;有45%认为以前没想到部队管理这么严,现在觉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无道理。新兵王京是独生子,缺少兄弟爱、骨肉情,现在他感到:“集体生活很温暖。”他还腼腆地给我们讲了一个给班长洗衣服的故事。那天,班长把一件脏衣服放在脸盆里匆匆出门办事,他感到班长像亲哥哥一样关爱他们,很想为班长做点什么,于是乘机把脏衣服洗了。班长回来很感动,但发现衣服没洗干净,询问才知小王是第一次洗衣服。班长没有怪他,反而端来一盆水,耐心教他洗衣服。不少“90后”还归纳出以前不同程度存在的一些“臭毛病”,如今生活有规律,这些不良习惯全改了。新兵陈君动情地对笔者讲:“我来到部队感觉自己一下子长大了,第一次打电话时,突然问了妈妈一句‘这些天,你过得还好吗。’这是我懂事后第一次这么问候妈妈。电话那边一阵沉默,继而传来了阵阵的啜泣声。”
【背景解读】“90后”是追求自我,思维活跃,观念新潮的一代人。他们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和领会意识强。但与“80后”及上几代人相比,他们又显得思想单纯,缺乏吃苦精神和沟通能力。从“90后”的言语中可以感受到,他们是很有想法的一代,大多怀揣好好干的信念,努力克服自身缺点,在较短的时间里便初步实现了由老百姓到军人的角色转换,初步熟悉和习惯了部队“直线加方块”的集体生活方式。
【采访手记】从“90后”踏入军营、换上军装 那一刻起,他们就由老百姓变成了军人。但是,真正实现由老百姓到合格军人的角色转变,是一个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蜕变”过程。目前,他们初步习惯了部队的生活方式。但部队各级带兵人应清醒认识到,“90后”的这种“习惯”离真正意义上的“适应”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兵之初,士官班长就是他们成长进步的“镜子”,迅速认清和把握“90后”这一代兵的特点,才能找到与时俱进的带兵法则。当然,“90后”适应部队生活不是一蹴而就的。带兵人必须循序渐进,不能靠“高温”使他们“机械服从”。
新兵连指导员金文峰说:“‘90后’入伍时都怀揣‘小九九’,现在经过教育,他们都确立了适应部队建设需要的奋斗目标!”
——这种适应很大程度上是被动适应,不是主动适应。这有本质区别。主动适应是自己的价值判断,是不易动摇的。“90后”远没有达到这个程度。
【现象扫描】当询问“90后”们为何参军入伍时,40%是父母建议他们来部队学技术,50%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包括考军校、转士官、入党,甚至还有为以后改行做准备的。新兵班长小罗介绍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不少“90后”已经没有什么“想法”了,现在还流行一句“90后”编的顺口溜,叫“穿部队的衣服、吃部队的饭,听部队的话、好好干,做一个报效祖国的好儿男!”
【背景解读】“90后”一出生就直接享受改革开放成果,价值观念非常现实。所以,在他们眼里,部队这个“大熔炉”、这所“大学校”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技校”,他们入伍肯定怀揣入党、学技术、考军校等个人“小九九”。踏上军列前,家人叮嘱他们要好好干。他们认为,“好好干”就是简单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于是压住性子屈于管理、服从教育,希望能多受表扬、少挨批评。“90后”这种适应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并非打心眼里想提高军事素质,他们还没有实现由军人到士兵的转变。
【采访手记】毋庸置疑,士兵应该主动适应部队,而不是部队适应士兵。“90后”换上军装那天起,就由老百姓变成了军人,就应该把报效祖国和完善自我、追求成功的价值取向很好地结合起来,尽快实现由军人到士兵的转变。对“90后”的教育、训练和管理,目的在于使其顺利实现向合格军人的转变,而在转变的过程中肯定有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因此要给“90后”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使其心情舒畅地接受管教,并在让他们遵守诸多“不准”的框架下,为他们的正常需要创造一些条件,营造一个拴心留人的氛围。
所属某部政委李朝旭说:“‘90后’对财富没有切身感受,对贫穷没有切身感受,对打仗更是没有切身感受。”
——战士就是战斗之士,生来要准备上战场、打胜仗。这群生于和平年代、长于和平年代的“90后”,离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战士,还很遥远。
【现象扫描】军队由战而生,军人为战而练。但我们调查发现,没有一名“90后”入伍前曾思考过将来有可能要去打仗。所以,提到打仗,“90后”也就各有各的想法。“打仗是电视剧里的事,和平年代,哪有什么仗打呀!”小王一脸轻松地说完这些,转而又胆怯地加了一句,“我不想打仗,那种流血的场面太可怕了!”新兵小黄一脸忧虑地说:“如果有战事,我最牵挂的是父母,担心他们不让我去,但我会说服他们让我去,有大家才有小家嘛!”新兵小余对打仗口直爽快:“如果打仗,勇敢面对,服从命令,让干啥就干啥!”新兵小章的观点,与众多“90后”普遍存在的一种畏战想法相吻合:“部队有那么多人,我们又是新兵,轮也轮不到我们上前线呀!”
【背景解读】“90后”是离战争最遥远的人。因为他们是新中国第五代青年,连他们的父辈也没闻过火药味、血腥味,战争在他们的脑海里是一片空白。“90后”又是离战争最近的人。因为他们是部队最年轻一代,世界不太安宁的形势和祖国还未实现和平统一的现实直接告诉军人,战争很有可能就在不久的将来发生。
作为和平时期的军人,应该时刻保持高度的战斗警惕性,主动去适应战争。因为一旦战争爆发,军人都是战斗之士,有遏制战争、夺取和平的崇高使命。所以,把“90后”从老百姓转变为军人、再从军人转变为士兵,都不是目的。把“90后”转变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战士才是各级带兵人的终极目的。
【采访手记】“90后”对财富没有切身感受,对贫穷没有切身感受,对打仗更是没有切身感受。正是缺乏对贫穷与富裕对比认识,对战争与和平的对比感受,“90后”对改革开放的艰辛感受不深,对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样认识模糊,和他们谈战争、谈打仗就好比是“对牛弹琴”。
虽然现在是和平时期,但身为军人,如果忘记战争,忘记打仗,就意味和注定即将要挨打,战争马上就有可能来亵渎和平。要把这些怕闻血腥味的“90后”培养成泼辣顽强的“小老虎”,在强化提高他们军政素质的基础上,要重视培养“90后”的尚武精神,使他们树立和强化使命意识、责任意识、荣誉观念和牺牲奉献精神,深刻认识军队和军人的特殊使命和责任;更要重视阳刚文化的熏陶激励作用,把战斗精神的宣传和教育作为阳刚文化的核心,积极开展入伍授衔等具有阳刚文化的仪式化活动,适时组织“90后”瞻仰凝结着革命前辈鲜血的部队史馆、纪念馆等,使他们当兵之初就从思想上、心理上与战争拉近距离,工作向打仗聚焦,训练向战争靠拢。 (熊伟威 廖启荣 吴绪新 徐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