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58:38

董志翘

  董志翘,男,1950年8月28日生,浙江省嘉兴市人,汉族,中共党员,文学博士。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汉语言文字学专   

业博士生导师。20多年来,一直担任本科《古代汉语》基础课教学,并先后给汉语史、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典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说文解字〉研究》、《训诂学》、《〈史〉〈汉〉校读》、《近代汉语研究》、《中日文化比较》等课程,为汉语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开设《佛教典籍语言研究》、《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等课程。目前指导着5名博士生,4名硕士生。1992年至1994年曾作为客员教授到日本国京都花园大学任教。   主要科研成果   一、论著、译著   《五对照检字手册》 (江苏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38.6万字)   《古今同形异义词语汇释》 两人合著,排名第一(江苏科技出版社1992年版,29万字)   《中古虚词语法例释》 两人合著,排名第一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54万字)   《训诂类稿》 (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0万字)   《中古文献语言论集》 (巴蜀书社,2000年版,30万字)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40万字)   《坐禅如斯》 (山系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共45万字,董志翘等三人译,排名第二)   二、参加编著   《文献学词典》 (江西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实用古汉语大词典》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三、论文(共计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160馀篇,计120万字;翻译论文7篇,计7.5万字。现举其要目如下(未特别注明者,均独立完成):   《郭璞训释中的“轻重”“声转”“语转”》 (《中国语文》1980年6期)   《试论郭璞注释的成就》 (《江苏师院学报》1980年4期)   《〈范文正公集〉读后》 (《书评》1980年4期)   《从“通感”谈到“歌台暖响,舞殿冷袖”》 (《教学与研究》1980年6期)   《也谈“旋其面目”》 (《学术研究》1981年3期)   《“君既若见录”考》 (《中学语文教学》1981年9期)   《〈汉书〉旧训考辨略例》(一) (《江苏师院学报》1981年4期)   《〈汉书〉旧训考辨略例》(二) (《苏州大学学报》1982年1期)   《释“兮”》 (《学术研究》1982年5期)   《“名词动用”今译时的对应规律》 (《中学语文教学》1982年6期)   《再说“很如羊”》 (《语言文学》1983年4期)   《〈汉书〉旧训考辨略例》(三) (《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4期)   《“狗马病”辨》 (《学术研究》1984年1期)   《〈汉书〉拾诂》 (《活页文史丛刊》总171期)   《高师协编本〈古代汉语〉有关问题的商榷》 (《苏州大学学报》1984年2期)   《“然疑”释义》 (《中国语文》1984年4期)   《名词使动用法的两种情况》 (《中学语文》1984年1期)   《释“可得”“可得而”》 (《中学语文》1984年8期)   《略论古籍整理中训诂学知识的运用》 (《苏州大学学报》1985年3期)   《“脚”有“足”义始于何时》 (《中国语文》1985年5期)   《“叹惋”新解》 (《中学语文教学》1985年12期)   《“挥霍”释义》 (《学术研究》1986年6期)   《“舍皆取诸宫中而用之”别解》 (《语文知识》1986年4期)   《〈汉书〉旧注辨证》 (《贵州文史丛刊》1986年4期)   《借物表意--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修辞学习》1986年5期)   《中世汉语的三类特殊句式》 (《中国语文》1986年6期)   《训诂三题》 (《训诂教学与研究》1987年1期)   《也说“治”》 (《中国语文》1987年3期)   《读书琐记》 (《中学语文教学》1987年1期)   《从出土战国文字材料看“隶变”》 (《淮北煤师院学报》1987年4期)   《〈资治通鉴〉标点疑误》 (《古汉语研究》1988年1期)   《古文献中多音节同义复词》 (《训诂教学与研究》1988年1期)   《〈盐铁论〉诂训拾疑》 (《训诂教学与研究》1988年2期)   《〈史记〉校点疑误》 (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1988年5期)   《训诂札记》 (《训诂教学与研究》1988年3期)   《〈汉书〉旧注辨证》(续)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8年2期)   《“〈庄子.杂篇〉旧注辨证”之辨证》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8年3期)   《〈太平广记选〉语词训释商兑》 (《苏州大学学报》1988年3期)   《“而弃规矩”臆解》 (《文学遗产》1989年1期)   《中世汉语“被”字句的发展及衍变》 (《河南师大学报》1989年1期)   《校点本〈汉书〉标点举误》 (《古汉语研究》1989年3期)   《〈汉书〉校点疑误》 (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1989年1期)   《魏晋南北朝词语溯源》 (《中国语文天地》1989年6期)   《“佝偻承蜩”与古人的食蝉习俗》 (中华书局《文史知识》1989年7期)   《〈五灯会元〉语词考释》 (《中国语文》1990年1期)   《〈汉书〉校点赘议》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0年2期)   《〈史记〉校点疑误》(续) (《贵州文史丛刊》1990年2期)   《〈辞源〉(修订本)书证刍议》 (《辞书研究》1990年4期)   《中华版古籍标点献疑》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1年1期)   《中古汉语虚词选释》 (《古汉语研究》1992年1期)   《〈宋高僧传〉语词札记》 (日本白帝社《中国语研究》1993年第35号)   《试论古汉语词汇与日本语词汇的比较研究》(日本《花园大学社会福利学部研究纪要》创刊号1993年)   《〈太平广记〉语词拾诂》 (日本《俗语言研究》创刊号,1993年)   《〈宋高僧传〉标点献疑》(日本《花园大学研究纪要》1993年第25号。全文收入日本《中国关系论说资料》第35号,1993年版)   《无著道忠的学术贡献》(译) (日本《俗语言研究》创刊号,1993年)   《中日友好千家诗》叙、后记(译) (学林出版社 1993年10月版)   《〈太平广记〉语词考释》 (日本白帝社《中国语研究》1994年第36号)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の言语》(日本《佛教史研究》1994年第37卷第1号。全文收入《日本史学年次别论文集》1994年版)   《明代拟话本小说〈型世言〉语词例释》 (《古汉语研究》1995年第4期)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语言研究》 (日本《俗语言研究》第2号,1995年)   《白居易诗的口语表达》(译)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第4期)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商兑》(一) (日本《俗语言研究》第3号,1996年)   《关于近代汉语词语的几点思考》 (日本白帝社《中国语研究》1996年第38号)   《〈观世音应验记三种〉校点举误》(上)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6年第5期)   《评介两部研究〈往五天竺国传〉的新著》 (《学术集林》 总第9卷,1996年)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商兑》(二) (日本《俗语言研究》第4号,1997年)   《〈观世音应验记三种〉校点举误》(下)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7年第2期)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疑难词语考释》 (北京大学《唐研究》第3卷,1997年)   《近代汉语指代词札记》 (《中国语文》1997年第5期)   《敦煌文书词语考释》 (《敦煌研究》1998年第1期)   《再论“进”对“入”的历时替换》 (《中国语文》1998年第2期)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商兑》(三) (日本《俗语言研究》第5号,1998年)   《评〈行历抄校注〉》 (《学术集林》总第13卷,1998年)   《也论中古汉语词汇的溯源问题》 (四川大学《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一辑,1998年)   《〈洛阳伽蓝记〉在中古汉语词汇研究中的语料价值》 (《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2期)   《〈汉语大词典〉阅读散记》 (《语言研究》1998年第2期)   《〈高僧传〉校点商榷》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1期)   《试论〈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词汇特点 及其在中古汉语词汇史研究上的地位》   (《中国语文》1999年第2期)   《〈切韵〉音系性质诸家说之我见》 (《川东学刊》1999年第1期)   《说“椅”、“椅子”》 (《语文建设》1999年第3期)   《“指的”“指适”“指实”“诣实”探义》 (《辞书研究》1999年第3期)   《读李维琦先生近作〈佛经续释词〉》(董志翘、陈文杰) (《古汉语研究》1999年第2期)   《〈唐五代语言词典〉读后》(张永言、董志翘) (《中国语文》1999年第3期)   《敦煌文书语词杂考》 (日本白帝社《中国语研究》1999年第41号)   《〈高僧传〉语词通释》 (四川大学)《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二辑,1999年)   《敦煌文书词语琐记》 (《敦煌研究》1999年第4期)   《评〈宋语言词典〉》 (《辞书研究》2000年第1期)   《〈高僧传〉校点商榷(续)》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1期)   四、目前主持科研项目   《太平广记》词汇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笺 国家教委古籍整理基金项目   《高僧传》校注 国家重点学科点211工程项目   中古汉语语料库 国家重点学科点211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