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诗歌的地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33:36
呼岩鸾《 人民日报 》( 2010年10月26日   24 版)
《老乡何其芳》是一部名人传记型的长篇叙事诗。在我读过的同类长诗中,这是最杰出的一部。它摆脱了泡沫和喧哗,不事假大空的渲染,以精炼可信的叙事,温暖明丽的抒情,把诗人何其芳一生的途程,一步步展示出来。从幼年到晚年到身后,犹如一部精确的录像,配以客观贴切的旁白,诠释了何其芳的人性特质和艺术品格。
写作中最重要的是作者的叙事立场——“老乡”,这种立场在叙事中未曾动摇偏离过。向求纬和何其芳同为万县人,同是万县一中校友,在诗歌上他是何其芳的后来人。这种“三同”关系,牢固了叙述者和被叙述者的紧密度。站在老乡立场上,向求纬对何其芳充满了亲情般的热爱。这种亲情之爱使作者能对这个从家乡走出去的大人物的人品和作品,进行入情入理的叙述和剖析,有时甚至作出不逾矩的戏说。这种老乡立场使作者更有充足的理由向家乡前辈诗人致敬,表达后辈诗人对诗歌传统的忠诚。
叙事诗尤其是长篇叙事诗,必须要有高超的叙事技巧,才能不流于枯燥乏味的长篇散文亚属。作品的叙事技巧别具一格,既有传统叙事诗的元素,又糅进了现代叙事成份。向求纬在贯穿何其芳一生的一条红线上,撷取“有价值、有意思、有看点、有兴奋点、可以发挥可以抒情的事件、细节、心理活动等闪亮点,加以利用,加以开掘,加以提炼,加以升华”。他把撷取到的诗歌资源锤炼成一个个意象,随后又把它们顺序梳理成13个意象高峰——“如梦其芳”、“如火其芳”、“如水其芳”、 “如风其芳”、“如云其芳”、“如归其芳”、“如歌其芳”、“如花其芳”、“如飞其芳”、“如诉其芳”、“如雾其芳”、“如烟其芳”、“如诗其芳”。“梦、火、水、风、云、归、歌、花、飞、诉、雾、烟、诗”,象征着何其芳生命中的13个阶段,每个阶段是一个意象,都蕴含着诗的“芳”韵。在每一个意象高峰下面,又分布着一系列副意象、亚意象,由既定的叙事线索统领。这个绚丽的意象山系形成巨大的张力,扩展了空间,容纳进何其芳渐行渐远的生命个体:童年,求学,早期诗歌散文创作,延安和解放区生活,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活动和社会活动,身后事……叙事依附着意象,得以跌宕延伸。
长篇叙事的抒情,必须特别精粹、细致、凸显,才不会淹没在纵横交错的叙事中。长诗的抒情和叙事结合紧密,互为里表。三种抒情方式最能传达诗情文采。一是过程抒情,对所叙重大事件流转过程的动态抒情。对何其芳被北大清华两所名校同时录取的抒情是迭进扩展的:“中国最高学府的双翼/扇起两道耀眼的金风……”把这一人生转折中何其芳的惊喜,家人的欣慰,乡亲同学的羡慕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二是画面抒情,选取叙事中的一个场景定格,形成静态画面,类似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凝结成一团诗情充分渲染。何其芳和其他几位作家到延安后第一次见毛主席,整个场景氤氲了一种神圣而光明的感觉:“几位年轻诗人/在这样一个神圣的地方/是怎样/聆听一位伟大诗人说的话/我想延安窑洞的那一溜眼睛/应该是诗人惯用的省略号/抑或是一个又一个诗眼/开始点缀/星星点点的光粒/那是瞳仁与瞳仁在传神……/中国诗人的天空/中国青年的天空/就接近破晓了”。三是互文性抒情。作品引用大量何其芳原作段落,用楷体字表示,除了进行事件衔接外,最重要的作用是对叙事者抒情的补充、深化和证明。二者在情绪上一致,精神上相通,语言上接近,几乎成为一个感情整体。
《老乡何其芳》是一位中国大诗人的诗史。它的出版表明,诗人向求纬对老乡诗人何其芳是真爱的,对老乡的诗歌礼赞是真诚的。《老乡何其芳》就似他为何其芳精心制作的名片——何其芳在天国诗界,可以递给他的诗友们,世上的爱诗者写诗者也可以接过来看看,找到诗歌的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