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吃】台湾菜:有些食,果然宜小不宜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36:56
   

 (台北夜市 图片来源:网络)

 

      在北京东边晃荡的年轻人儿,你要是跟他们提起台湾菜,大部分人的反应都很本能的脱口“鹿港小镇”。啊,是的,那是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的印记式记忆,总是跟某些人某个故事联系起来;总会在深夜,偶尔有一个宿醉未醒的阳光午后;总有狂欢之后的余兴未了,或落寞。没错,就是因为在北京工体夜店群旁边,鹿港小镇俨然也成为了一个传奇故事。

 

严格的说起来,那不过是间茶餐厅而已,但是很多人因此产生了误会,想到台湾菜就直接联想到卤肉饭和红豆冰山。事实上旁边的欣叶也开张了若干年,但我从来没有听任何人能够系统的描述台湾菜的来龙去脉,总是一些片段式描述:“噢,我也不记得吃了什么……盘子不够大……乌鱼子好像还不错……为什么总是虾……”诸如此类的话多了,你也更加对这个菜系一头雾水。

 

事实上所有去台湾玩过的朋友,回来最心心念念的就是当地一街的好味道。“古早味”这个词,听起来颇为日式,但其实描述的是早年战后台湾人穷困的生活,其饮食也很简单,食物都是腌渍过的,常见的有菜脯、竹笋乾、咸菜、猪油拌饭等。因为简单,所以反而颇有古风。同时,也注定了这个流派必然不是奢华大饭级别,也不会有什么大菜隆重推出。但又因为地缘环境,颇能吃到一些新鲜的好味的海鲜,兼之烹小鲜如治大国的认真精神,反而让这些菜变成了另外一种讲究的形式——当然,在北京,你知道吧,沾上海鲜河鲜就都算高级菜了吧?所以,做出一间高级餐厅也还是有希望的,但大家买帐不买账也就单说了。

 

所以,北京如今台湾餐厅一家一家的开,从著名的时尚地标到繁华的商业区,总藏着那么几家装修豪华的台湾餐厅。他们用水晶吊灯和漂亮的沙发来装饰,墙上不乏有艺术品的真迹,甚至连菜单都是两岸名人的自家私房菜谱的无私贡献,让你觉得吃的不仅仅是一道道台湾菜,更是文化和趣味以及传承。但,依然是那些菜圃煎蛋、什锦肉燥、三杯鸡、菠萝油条虾……这不是还是茶餐厅么!所以,无论环境多么高级,进去之后经常会有些迷惑,对着精美的菜单,实在不知道怎么下手点菜呢!

 

所以,有些食,果然是宜小不宜大的。你来想想,不要去那些大型商场的顶楼,也不要去什么时尚地标街区的一片美食区域,如果就在你的楼下,或某个小型街区的拐角处,藏着一间小小的精致的“很家常”的餐厅,进去之后,可以吃到那些熟悉的美味的下饭菜,叫上几个好朋友,开心而迅猛的吃掉一大碗饭,然后喝着茶和老板聊聊天,告诉他明天中午你要来吃海南鸡饭或青芥末虾球,立刻就觉得,带着中国传统韵味的那种浓浓的温暖之情蔓延上来了。

 

在北京,除了那些不得不因公应酬的哥们,其实大家都偏爱那种安静的小馆子。这是城中达人的辨识密码,无论什么菜系,要是有朋友带着你七拐八拐坐到一间小馆子里,你可以立刻笃定下来:这里的饭菜一定很好吃!那么,天生就适合做成小馆子的台湾菜,此刻立即变得销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