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16:43:07

谒语

  是一种禅机,用一些诗或话语来讲一个道理。比如: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神秀偈: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惠能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寒山诗:  1、人问寒山路,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月出雾朦胧。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  2、叶落秋风起,数里入雪峰,寂寞空山里,拔芒觅旧踪,苔径无人履,唯闻流水声,夜板清澈耳,划出一片空。  3、天香云飘逸,山岚煮冰清,红尘挂不住,寂寞复本明,梵音随风飘,烟际认钟楼。啜饮甘露泉。心凉卧云松  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菩提本无树  明净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染尘埃  偈语很多的  假令供养恒沙圣  不如坚勇求正觉  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参回  佛教中的《华严经》是偈语比较多的经典之一,《华严》素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之称 呵呵
法句经都上来了
其实当年佛陀教导弟子,是因材施教
当年佛陀针对每个弟子不同的根器,不同的情况,每个人教导了一句最符合他本身修行的一句话
这些话集合起来,就是法句经

当然,如果说佛教的名偈,那实在是数不胜数
个人比较偏爱语言比较平实易懂,又含义深远的偈

特恭录几个曾经深深触动我内心的偈

第一个,七佛共说之偈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真的是诸佛的言教都可以用这个偈来归纳总结了,个人觉得已经把如果开始入手修行,到最后成佛,如何一步步走都说得很明确了)


一人修行多人到
多人修行一人到
低处修行高处到
缓缓修行快快到
(呵呵,说了半天就是在说,修行必须要以无所住心,无所得心修,甚妙)

莲华生大士的名偈
明了智慧以为父
欢喜慈悲以为母
不生不灭以为地
内外莹彻以为心
空有不著以为食
降服妄念以为座
(修行的方面方面都在里面了,当初我听到这个偈的时候真的感觉,有这么一个偈就够了)


阿难尊者的付法偈
本来付有法
付了言无法
各各须自悟
悟了无无法
(阿难尊者很慈悲,呵呵,都快把佛陀的不可说不可说的,都说出来了)

密教集大成者宗喀巴祖师,在他的两部旷世巨论中的《密宗道次第广论》,开卷有一个偈
得少便足迷经意
不以净理观教义
或有多闻不勤行
彼等不能令佛喜
(呵呵,我觉得现在这么多佛教的修行者,大家不妨往自己头上套套,看看这些不该做的,我们都做了多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偈1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偈2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地藏菩萨本愿经偈1
吾观地藏威神力,恒河沙劫说难尽,见闻瞻礼一念间,利益人天无量事。
若男若女若龙神,报尽应当堕恶道,至心归依大士身,寿命转增除罪障。
少失父母恩爱者,未知魂神在何趣,兄弟姊妹及诸亲,生长以来皆不识。
或塑或画大士身,悲恋瞻礼不暂舍,三七日中念其名,菩萨当现无边体,
示其眷属所生界,纵堕恶趣寻出离。若能不退是初心,即获摩顶受圣记。
欲修无上菩提者,乃至出离三界苦。是人既发大悲心,先当瞻礼大士像,
一切诸愿速成就,永无业障能遮止。有人发心念经典,欲度群迷超彼岸,
虽立是愿不思议,旋读旋忘多废失,斯人有业障惑故,于大乘经不能记。
供养地藏以香华,衣服饮食诸玩具,以净水安大士前,一日一夜求服之,
发殷重心慎五辛,酒肉邪淫及妄语,三七日内勿杀害,至心思念大士名,
即于梦中见无边,觉来便得利根耳,应是经教历耳闻,千万生中永不忘。
以是大士不思议,能使斯人获此慧。贫穷众生及疾病,家宅凶衰眷属离。
睡梦之中悉不安,求者乖违无称遂。至心瞻礼地藏像,一切恶事皆消灭。
至于梦中尽得安,衣食丰饶神鬼护。欲入山林及渡海,毒恶禽兽及恶人,
恶神恶鬼并恶风,一切诸难诸苦恼。但当瞻礼及供养,地藏菩萨大士像,
如是山林大海中,应是诸恶皆消灭。观音至心听吾说,地藏无尽不思议,
百千万劫说不周,广宣大士如是力。地藏名字人若闻,乃至见像瞻礼者,
香华衣服衣食奉,供养百千受妙乐。若能以此回法界,毕竟成佛超生死。
是故观音汝当知,普告恒沙诸国土。

地藏菩萨本愿经偈2
现在未来天人众,
吾今殷勤付嘱汝,
以大神通方便度,
勿令堕在诸恶趣。

忏悔偈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今对佛前求忏悔。

回向偈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消除宿业障,
同登无上觉。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世亲止欲偈
趣求诸欲人,常起于希望。
诸欲若不遂,恼坏如箭中。

爱欲缠绵偈
如火盖干薪,增长火炽然;
如是受乐者,爱火转增长。
薪火虽炽然,人皆能舍弃;
爱火烧世间,缠绵不可舍。

六祖得法偈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缘起偈
诸法从缘起,
如来说是因。
彼法因缘尽,
是大沙门说。

无常偈
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

七佛通戒偈
诸恶莫作,
诸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香偈
戒香定香解脱香,
光明云台遍法界。
供养十方无量佛,
见闻普熏证寂灭。

三力偈
以我功德力,
如来加持力,
及与法界力,
周遍众生界。

三谛偈
众因缘生法,
我说即是空,
亦为是假名,
亦是中道义。

涅盘经
本有今无,
本无今有。
三世有法,
无有是处。

布施偈
能施所施及施物,
于三世中无所得。
我今安住最胜心,
供养一切十方佛。

诞生偈
天上天下,
唯我独尊。
今兹而往,
生分已尽。

黄昏偈
此日已过,
命即衰减,
如少水鱼,
斯有何乐?


初夜偈
白众等听说,
初夜无常偈;
烦恼深无底,
生死海无边;
度苦船未立,
云何乐睡眠?
勇猛能精进,
摄心常在禅。

四第一偈
无病第一利,
知足第一富,
善友第一亲,
涅盘第一乐。

施舍得道偈
虽得积珍宝,
嵩高至于天。
如是满世间,
不如见道迹。
不善像如善,
爱而似无爱。
以苦为乐像,
狂夫之听厌。

菩萨行偈
常当摄身行,
而不杀盗淫,
不两舌恶口,
不妄言绮语,
心不贪邪欲,
无恚不毒想,
舍离诸邪见,
是为菩萨行。

慈悲心偈
常行于慈心,
去除怨恨想;
大悲感众生,
悲惜化泪雨。
修行大喜心,
同已所得法;
拥护以道意,
乃应菩萨行。

目连说方便偈
当速求方便,
于此佛法众,
当除生死患,
如象食竹叶,
若于此佛法,
修诸无欲业,
已除诸尘劳,
亦尽若源本。

法身舍利偈
诸法因缘生,
缘谢法还灭。
吾师大沙门,
常作如是说。

佛祖开示婆罗门偈
所行非常,
谓法兴衰;
夫生辄死,
此灭为乐。

药师佛谈粥偈
持戒清净人所奉,
恭敬随时以施粥。
十利饶益于行者,
色力寿乐辞清辩。
宿食风除饥渴消,
是名为药佛所说。

妙色王求法偈
由爱故生忧,
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
无忧亦无怖。

善宿王感化魔王偈
作福不作恶,
皆由宿行法,
终不畏死经,
如船截流渡。

世亲止欲偈
趣求诸欲人,
常起于希望。
诸欲若不遂,
恼坏如箭中。


莫贪淫欲偈
勇者入定观,
身心所与尘,
见已生秽恶,
如彼彩画瓶。

水中捞月偈
此诸痴猕猴,
为彼愚导师。
悉堕于井中,
救月而溺死!

神秀悟禅偈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慧能悟禅偈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慧能论禅不在坐偈
生来坐不卧,
死去卧不坐,
一具臭骨头,
何为立功课?

庭前柏树子偈
出入云闲满太虚,
元来真相一尘无。
重重请问西来意,
唯指庭前一柏树。

释迦牟尼说倒惑偈
未香以涂身,
并熏衣缨络。
倒惑心亦尔,
谓从已身出。
如彼丑陋婢,
见影谓已有。

庞蕴举家修行偈
世人多重金,
我爱刹那静。
金多乱人心,
静见真如性。

王安石论戏场偈
诸优戏场中,
一贵复一贱。
心知本相同,
所以无欣怨。

苏轼地狱变相偈
我闻吴道子,
初作丰都变;
都人惧罪业,
两月罢屠宰。
此画实无相,
笔墨假和成;
譬如说食饱,
何处生怖汗?
乃知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若人了此言,
地狱自破碎。

苏辙呈顺禅师偈
中年悟道觉前非,
邂逅相逢老顺师。
搐鼻经参真面目,
掉头不受别钳锥。
枯藤破衲师何事,
白酒青盐我是谁。
惭愧东轩残月上,
一杯甘露滑如饴。

黄庭坚自赞偈
似僧有发,
似俗无尘,
作梦中梦,
见身外身。

宋濂赞永明延寿偈
我与导师有宿因,
般若光中无去来。
今观遗像重作礼,
忽悟三世了如幻。
灵山一会犹俨然,
愿证如如大圆智。

张拙随顺世缘偈
光明寂照遍河沙,
凡圣含灵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体现,
六根才动被云遮。

爱欲缠绵偈
如火盖干薪,
增长火炽然;
如是受乐者,
爱火转增长。
薪火虽炽然,
人皆能舍弃;
爱火烧世间,
缠绵不可舍。

六祖<<坛经>>中说顿悟法门
说通及心通 如日处虚空 唯传见性法 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 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 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 合理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 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 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 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 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 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 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 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 终身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 到头还自懊 欲得见真道 行正即是道
若真修道人 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 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 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 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 自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 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 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 邪见名世间
邪正尽打却 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 亦名****船
迷闻经累劫
悟则刹那间


宁执有如须弥山,
莫执空如芥子

我本求心心自持,
求心不得待心知.
若欲求佛但求心,
只这心心心是佛.

佛性不从心外得,
心生便是罪生时.
我本求心不求佛,
了知三界空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