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六、七十年代人民生活的显著变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16:13:32
六、七十年代是中国实现工业化和大搞农田水利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国家在基础建设和长远效益上投放多、发展步子大,可想而知在改善人民生活上投入不会很大。这也是任何经济落后国家起步发展所必经的一个阶段。但是这决不意味着共产党不关心人民生活或者说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人民生活没有改善、没有提高。有人在讲六、七十年代人民生活时,总是说“长期没有变化”,统统说成是“挨饿、吃不饱”的历史。在他们眼里,历史成了被任意涂抹、歪曲的东西。
事实是,在党中央“调整”方针指导下,国民经济在“三年困难”之后很快恢复发展起来,城乡居民吃不饱饭、挨饿的状况就逐渐消失。到1965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9452万吨,比1960年增加了5000多万吨,接近了1957年的历史最高水平。其他农产品如棉花、油菜、甘蔗、考烟等产量更有大幅度增长,大大超过了1957年。其中棉花总产量达4195万担,比1957年增长了22%;猪肉、羊肉、蔬菜等副食供应增长30%以上。1965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657亿元,比1957年增长28%。当时市场供应显著改善,城乡生活大大好转,这在中国历史上被公认为是经济、生活较好的一个时期。难道有谁记得那时候生活仍处于饥荒挨饿之中吗?
此后不久,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直到1977年10月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被宣布结束。那么在“文革”10多年间,人民生活水平究竟是下降了还是继续提高了呢?
其实,事情很简单,任何人都可以拿“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与“文革”前的1965年相比,生活状况究竟是好起来了还是更差了?这个问题对每一个正直的人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
诚然,从国家统计数字来看,“文革”时期城乡居民的货币收入并不高,增幅也不大,但实际情况却不是统计数字所能完全说明的。这里有三个问题必须看到:
第一,当时实行的是计划供应制度,城乡对职工、社员的分配含有很大实物供给的成份,有许多项目是不计价的,或者计价很低,而且公共福利、救济的成份很大。因此说用货币价值表现的增长数字远远不能反映出当时的真实情况。例如:当时城镇职工住房、水电大多是不收费的;农村生产队分给社员的蔬菜、果瓜、秧苗、柴草等往往就是按“堆”估,每堆就只算1角钱,有的不计价、不进入决算。就是当时的粮、棉、油等基本生活用品也是计划供给,价格很低,远远不能反映其真实的价值。
第二,农村社员的收入过去的统计数字只反映的是从生产队集体分配的部分,而对社员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的收入是不计在内的,而这部分在社员家庭收入中的比重并不是很小,一般要占在30%—40%之间。
第三,对于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只从职工人均工资多少也是不能完全说明的,还必须考虑其就业多少以及公共福利和救济等多种因素。
因此,从全面综合情况看,六、七十年代城乡居民实际生活水平及其提高速度要大大超过统计结果。这里仅从以下几点说明:
1、就业人数大量增加
“文革”期间虽然职工十年没有增加工资,但那时国家采取广泛就业的方针。由于当时全国工业、交通等事业发展很快,新建企业很多,因而增加的新职工特别多。1966年到1977年全民、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共新增3915万人(有一半左右是从农民中招收)。到1978年,仅“三线”地区,职工人数就由1965年的325.65万增加到1129.5万,是原来的3.47倍。全国职工人数则达到近1亿人,比1966年增长70%。“文革”前入校的大中专生(“老五届”)一百多万人在1968年后全部分配,还有全部退伍军人、部分城市青年等都安排了工作。1977—1979年全国就安置就业人口达750万人。这种就业速度大大超过了八、九十年代的改革开放时期。由于就业人数大量增加,这就意味着有大量的家庭收入增加了。“文革”刚结束,1977年10即给全国60%多的职工增加了工资,成为建国以来增加工资总额和人数最多的一次。这难道不是六、七十年代所积累的财富吗?
2、食品供应逐渐丰富
“文革”期间,全国对“大串连”的红卫兵实行“吃饭不要钱”。红卫兵到了哪里,在当地接待站打个条就可以吃饭、住宿。这也说明当时的吃饭问题已不是困难的事情。“文革”期间,虽然在政治思想上大批“三自一包”、“资本主义”,但这决不意味着国家从政策上取消了自由市场、家庭经营之类。相反,城乡的集市贸易、农贸市场等形式的自由市场始终存在。包括全国的大城市几乎都有其划定的以经销农产品和轻工业品为主的自由市场区。尤其是在70年代后期,这种自由贸易逐渐发展。1978年全国仅农村集市就达36000个,与1965年相当。农村自从60年代初贯彻中央关于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即《60条》)以来,社员的自留地、家庭副业、家庭饲养等到1965年之后经营已十分稳定,在整个“文革”中除了个别地方外都没有改变。社员的自留地、小片开荒因地区不同每人面积在二、三分以上不等,产品完全归家庭所有,并且不交税。这对社员家庭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生活补充。尤其是到了70年代,社员的自留地经营普遍很好,家庭副业和家庭饲养也大有发展。其产品除部分自用外,有些就拿到城乡自由市场去出售,这大大补充和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有些人讲人民公社时期农民的收入,只讲从集体分配的部分,而不讲自留地、家庭副业等方面的收入,似乎是把当时的增长数字贬得越低越好,然而事实岂能掩盖得住呢!
在“文革”时期,非农业人口的主要生活品,如面粉、肉、油、 糖等虽然凭票供应,但是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基本上过得去,有少数不足的部分可以到自由市场上去购买。自由市场上的商品比国家供应的价格虽然贵一些,例如,小麦、大米每斤在二、三角之间,肉每斤在1元左右,鸡蛋每斤在五、六角之间,这对普通家庭来说都能买得起。到了70年代后期,由于全国农产品和畜牧、水产品产量逐渐增加,城乡粮食和副食品供应也逐渐丰富,市民已明显感到生活有宽余。大多数家庭都有些积蓄的粮票和粮本购粮计划,户存上千斤的不在少数。有人每讲计划经济时期就是“吃不饱饭”,其实那只是“三年困难”时期的情况,而决不符合整个六、七十年的生活实际。
当然,从某些城市下乡知青的体验中,农村生活始终是艰苦,这说明城市生活比农村好得多。在当时农村,有些农民吃的是黑窝窝头,喝的是玉杀粥,就的是瓜菜,而只有过年、节日和待客时才有鱼和肉,然而他们不知道这已经是解放前富裕中农的生活水平了。在旧社会就是一般地主,也不会常年吃上白馍和肉菜。
3、服装和家庭用品的变化
70年代后期,居民棉布的计划供应量人均增至20多尺,家庭中大人、儿童均起来,应该说数量基本够用。由于当时国家引进了一批化纤设备以及轻纺工业的发展,各类人造棉、涤纶之类的棉布、针织品、服装产量增长很快,而且不凭票供应,放开购买。这就使城乡人民的穿衣问题基本解决。其他产品,如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轻工业产品也迅速发展,其中既有凭票供应的,又有高价的,城乡居民实际拥有的数量都比1966年前大大增多。
4、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广泛实施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和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但是城乡居民有病看不起、孩子没钱上学的现象反而增加了,有些家庭因此而负债累累。有些地区出现了农民靠卖血维持开支的现象。在议论这个问题时,人们不得不承认70年代中国在解决贫困问题上的宝贵经验。
那时,人们的收入虽然不高,但却很少有人看不起病、孩子不能上学的。如果有哪家适龄儿童不去上学,生产队干部会马上找上门来,如果得知你生活上确有困难,生产队就会帮助解决。那时国家实行的是真正的义务教育,各类学校的学杂费、书费低得无法想象。中小学的费用全部加起来每学期不过2.5元。大中学生在校住宿、吃饭,每月只需6—8元钱。其中家庭有困难的,学校还发助学金、减免学杂费等。
当时在职职工全部是公费医疗,看病吃药、住院费没有哪个单位不能报销的。甚至连子女看病都能报销。在校学生看病、住院都由学校承担。为了解决广大农民的治病问题,党中央提出把卫生医疗的重点放在农村,大力推进合作医疗制度。1969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药品全面大降价,一次降价幅度就达37%。那时社员看病花钱很少,一般小病就是花几角钱。到1978年,全国有五万多个人民公社建立了卫生院,有82%的生产大队建立了合作医疗站,初步形成了从县、公社到大队的三级医疗卫生制度。为了加强农村医疗,大批城市医生下放到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分配都面向农村。各地共培养“赤脚医生”160多万,这大大加强了农村的卫生防疫工作,有许多寄生虫、传染病被消灭。这时全国人均寿命已达66岁,比1949年提高了31岁。
1970年斯诺曾来中国考察,他说:“这次来,我去看了一些我十年前参观过的公社,这些公社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从中也反映出当时农村的实际变化。那时期党和政府虽然不让少数人富起来,但对于困难群体和灾区的扶助、救济措施却是非常强有力的。不论发生什么样的困难都能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例如像发生唐山大地震那样的特大灾难,几十万受灾人口没有出现一人挨饿、受冻和流离失所的现象。那个年代在城镇工作的有些老职工,每月工资只有四、五十元,还赡养着包括老人、孩子在内的五、六口人,然而他们却能够维持正常生活并供应孩子上学,直到大学。而在目前城市里,即使月工资3000多元的高薪族,你能养得住这同样多的家庭人口吗?
茬新中国历史上,人们在讲经济和生活最好的时期时,公认是50年代中期和1965年前后。其实,无论就生产条件改善、生产力发展速度还是农产品产量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各方面来看,70年代未期都大大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是农业发展最快、最好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中国农业从肩挑人抬、人拉犁子、用铣剜地的状况到拖拉机田间跑、电动机、柴油机普遍使用;从土地坑洼不平、旱涝灾害频发、靠天吃饭到畦田成片、普遍用水灌溉、每人一亩稳产高产田;从饥荒、挨饿到大多数人达到温饱,初步建成一个人人有工作、有饭吃、没有失业的中国,这完全是上了一个历史大台阶。这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走过的一段最艰巨豪迈的路程。这个时期人民生活虽然没有达到小康,更无人富裕,但那一代人却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了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事情,他们的历史奉献无以能与之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