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 龙行滇缅——中国远征军作战简史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56:28
龙行滇缅——中国远征军作战简史
作者: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张欢
2009-03-19 15:08:36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1942年3月,国民政府决定派出一支精锐军队远赴缅甸作战。
此时的中国,大半国土已经沦陷,全部的出海口已经被日本人占领。对于一个连小口径火炮都无法制造出来的国家来说,抗战真正陷入了全面的危机。
在此之前,能够输送物资来华的渠道仅剩下滇越铁路、香港、苏联和滇缅公路。随着战况的恶化,终于,中国人只剩下了滇缅公路这唯一一条物资输送渠道。
1942年1月中旬,在长沙保卫战中,第九战区炮兵第一旅占据岳麓山阵地,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炮弹告罄。第九战区长官部电告重庆,军政部回答:炮弹尚在仰光(缅甸首都、海港)待运。
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惊呼:“……倘若日寇进犯缅甸,断我赖以生存之滇缅路,我后方军民则无异困守孤城,坐以待毙……”
出征和失败
缅甸,历史上中国的附属国、英国的殖民地,此时成了中华民族抗战的一个关键点。
日本人自然也看出了这一点,1942年1月,席卷中南半岛的日军将矛头指向了缅甸,出兵4个师团。他们的打算是彻底冻结中国人的输血管,同时以缅甸为跳板进军印度,实现和纳粹德国会师中东的计划。
英国不想失去印度这个最大的殖民地,中国要竭力保护唯一的出海口。此前矛盾重重的两个盟国终于在罗斯福总统的协调下,达成了中国出兵缅甸的共识。
中国人派出了自己最精锐的部队,远征军里有当时中国唯一一支机械化部队。杜聿明担任远征军代理司令长官,率3个军,10万健儿挥师南下。
进入缅甸后,战况初期差强人意。1942年3月19日,在离仰光不到50公里的同古,远征军200师歼敌5000余人。连日本人都承认这是东南亚战争中遭遇到的第一场大的战役。
随后发生的仁安羌大捷更是让中国远征军声名大振:4月19日,38师师长孙立人仅率一团,在仁安羌与7倍于己方的日军作战,最终成功歼灭日方一个精锐大队,救出英军7000余人,以及被俘传教士、记者约500人。
这是远征军出征后第一个胜仗,孙立人因此获得英国帝国司令勋章和美国丰功勋章。
这也是远征军的最后一个胜仗,此后的斯瓦逐次抵抗、放弃平满纳会战、曼德勒会战失败,中英盟军屡战屡败。
更可怕的是,日军56师团包抄了远征军的后方腊戍。如果说工人阶级是先锋队的话,这支由本州造船工人组成的师团可以说是日军的精英,得到日军第15军直属的重炮、汽车、坦克部队和第5航空师团的加强,实际战斗效能已经超过两个日军师团。
5月1日,曼德勒失守。
争吵不断的远征军终于到了一溃千里的地步,中国军队习惯性的败逃,方向只有一个——回国。蒋介石要保留这支部队,不允许他们向更有利的印度方向撤退。
孙立人的38师违抗了他的命令,他把队伍拉到了印度。这个弗吉尼亚军校深造过的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学生选择了一条明智的道路。
以杜聿明为首的黄埔系将军们选择了听校长的话:回国。等待他们的是可怕的野人山——敌对的土著人、瘴气、蜻蜓一样大的蚊子、疟疾、蚂蝗……
200师师长戴安澜就是牺牲在这里,毛泽东得悉后,赋诗一首悼念:“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事后统计,远征军第一次出征中,牺牲的6万将士,绝大部分就是死在野人山里。他们怀着一颗抗战杀敌的心来到异邦,却死在了各大领袖们的争斗当中。
在领袖们的争斗中,最知名的就是中缅印战区总司令蒋介石和参谋长美国人史迪威。
在最后的时刻,史迪威拒绝了飞机送他去印度或者昆明。他带领18名美国军官、6名美国士兵、一个中国警卫班、一名传教士和一名美国新闻记者,走回了印度,捍卫了这次失败的战争中最后的军人尊严。
在临行的晚上,他给华盛顿马歇尔总参谋长发去一份急电,报告自己的去向和方位。
电报首次提到在印度建立基地训练中国军和反攻缅甸的设想。这个设想后来经过进一步补充完善,正式定为“X-Y计划”(即“人猿泰山”计划,X军即整编在印度的中国远征军,Y军即在云南的新的远征军)呈报白宫。
幸运的是,罗斯福批准了。
X和Y的蓄势
怒江是可靠的一条天险,它成功地把日本人阻拦在江的西岸。此前中国部队把惠通桥炸掉后(1942年5月5日,曼德勒失守后仅4天,日军就杀到了怒江边),日本人和中国人都组织过几次强渡,但都失败了。
双方在怒江边开始了对峙。
失去滇缅公路后,驼峰航线成了中国人唯一能指望的物资捐助之路,这是一条在世界航空史上都留下一笔记录的不朽航线。
“驼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一个形似骆驼背脊凹处的一个山口,它的海拔高度低于当时美国主要装备机型( DC—3、 DC—46、 DC—47)最大爬行高度,所以这里是中国至印度航线的必经之处。通过这条运输航线,中国向印度运送派往境外对日作战的远征军士兵,再从印度运回汽油、器械等战争物资。
“在天气晴朗时,我们完全可以沿着战友坠机碎片的反光飞行,我们给这条洒满战友飞机残骸的山谷取了个金属般冰冷的名字铝谷。”这是昆明驼峰航线纪念碑下的纪念橱窗中的一段文字,落款是一位驼峰老飞行员。
据美国官方统计,美国空军在1942年4月到1945年8月的援华空运中,为中国空运各类战争物资65万吨。美国空军在驼峰航线上共有超过500架飞机坠毁(包括C-46及C-47),分别有468个美国机组和46个中国机组牺牲,共计超过1500人。
这样的物资运送方式不可能是现代战争胜利的模式,打通新的中印公路成了重要任务。在印度的史迪威开始了他的筹备工作。
于是,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数以万计的知识青年和士兵被送往印度的兰姆伽基地受训。
当时的西南联大甚至做了规定,大四学生入伍可累积学分。校长梅贻琦把他的学生送去了印度,这其中就包括了他的儿子梅祖彦。
兰姆伽,只是是一个位于印度东北部比哈尔邦(Bihar)冲积平原上的不起眼的小集镇。1942到1945年间,中国远征军驻印部分(中国驻印军,即X军)先后受训人员多达10万人,国内师级以上军官1/3以上也在这里接受过培训。
大量的知识青年成为兰姆伽的一大特色,事实上,国民政府为了保护这些青年,大多派他们担任翻译官、宪兵等任务,最多是汽车兵等技术兵种。在当时的政府看来,这些青年是国家栋梁,在这里不过是找到一个开阔眼界的机会。
以西南联大为例,在1100多名参战的学生军中,仅有5人牺牲。
然而,对于来自积贫积弱的中国的士兵和学生来说,兰姆伽简直就是一个天堂。在这里,没有了长官的打骂、没有了克扣军饷、没有了衣食不保和几个人一条枪的情况。
因为在史迪威看来,把没有训练的军队投入到战场上,就是屠杀。
美国人充分履行了他们的承诺,先后有7000多名美国军官、士兵、医生在这里服役。美国人在兰姆伽开设了许多军事技术学校,比如战车学校、汽车学校、通讯学校、工兵学校、指挥学校等等,还有专门训练炊事兵的后勤保障学校。步兵训练主要是通过各种训练场地来进行。
在兰姆伽,所有教官都是美国人,翻译由学生担任。中国官兵分开受训,训练内容按照美国西点军校的军事教程来进行。
充分的物资保障更是让中国驻印军第一次在炮火装备上全面超越日军。驻印军的装备标准仅低于美军标准,所有装备和所有经费均由美国政府承担。
1943年3月,盟军在云南组建了昆明训练中心,4月1日正式开训,执行整训和装备30个中国陆军师的计划。
在云南的Y部队(即新远征军),也开始有了美械装备和美国装备,但相形之下,还是显得寒酸了很多。史迪威把最好的装备全用在了他的嫡系身上。
几十年后,幸存的远征军老兵回想当年,都对那些美国盟军给予了很高评价。他们风趣、幽默、极富冒险精神,虽然也许会有些骄傲,但他们的真诚让这些老兵都感怀不已。
士兵的开心并不能掩盖高层的争执,在缅甸惨败的史迪威发誓要打到东京。他不允许在驻印军内发生不听从他指挥的事情。美国人本来企图占据驻印军各层级的指挥官位置,但遭到了以孙立人、郑洞国、廖耀湘等中国驻印军高级将领的全面抵制,最终这些美国人以联络员的身份安插到了军队中。
在郑洞国的副官、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肄业学生黄仁宇看来,史迪威将军身上有很强的“戈登情结”。
戈登是清末“洋枪队”的头领,他加入了中国军队,带领着4000名中国人纵横战场,但所有军官又都是欧洲人。
史迪威把驻印军看成他的“小成本军队”,他想以同样的方式创造历史,他想要整个中缅印战区的军队指挥权。
蒋介石是不可能同意的,双方的争执一直到了白宫,最后蒋介石以脱离盟国单独抗日为诉求,拿回了他的指挥权,而罗斯福换走了史迪威。
1944年10月,史迪威被征调回国。
3个月后,从印度利多开始,经缅北密支那至中国云南的中印公路通车,被命名为“史迪威公路”。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25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