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关一日发五基 增量资金虎视眈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5 11:28:56

三千关一日发五基 增量资金虎视眈眈

  即使把行情炒高了,同样有机会再挖。

  日前基金发行再入高潮,前日有5只基金同时发行,今日有3只基金同时发行,另有不少的基金已经获批,四季度基金将再现发行高峰,不断输血市场并对市场机会虎视眈眈。目前发行反映出基金对热点的把握相对滞后,不过新基金策略也一定程度反映未来热点。大盘蓝筹股、大消费的投资策略浮出。

  记者从上投摩根公司获悉,上投摩根大盘蓝筹股票型基金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将于近期发行。其投资大盘蓝筹股票的比例不低于股票资产的80%,拟任经理罗建辉认为,四季度策略一直强调年底A股市场将会出现让人期待的向上的突破,大盘蓝筹值得关注。目前市场正如判断已突破关键点位,以金融、资源等为代表的大盘蓝筹将引领向上。一般来说,压制越久,回归的力度就越大,蓝筹公司已度过了初创期和成长前期的不稳定阶段,此时买入,风险小且成长空间确定。

  记者还从国投瑞银公司获悉,以产业链布局为契机的境内首只全市场消费行业指数基金,国投瑞银中证下游消费服务指数基金已获批,近期正式发行。通过被动的指数化投资,对中证下游消费与服务产业指数跟踪。该标的指数为中证产业链指数系列的组成部分,将归属于汽车、消费者服务、耐用消费品及服装、食品饮料、医疗保健、电信服务等有消费与服务属性行业的200只股票纳入,反映了沪深A股市场中具有下游消费与服务产业链特征的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

  此时市场对蓝筹行情启动、风格转换正热议,兴业沪深300指数增强型基金拟任经理申庆有自己的判断,他分析近期沪深300指数在短期内大幅上涨的原因,认为纵然有流动性过剩、通胀持续及预期房产政策导致资金回流股市等因素,但根本原因还是总体估值偏低及相关H股定价的差异明显。沪深300两大优势即低估值和高派息率,尽管短期是否调整,风格转换是否会进一步持续较难判断,但合理估值水平结合成长性是长期投资的核心标准。

  -----------------------

  温州炒房团200亿进股市 仍有近6000亿资金

  套现资金进股市

  中国证券报记者联系到杨波(化名)。杨是温州资深投资客,投资不动产多年,除了温州,在其地方有多处房产,涉及住宅、商铺等物业,2个月前,他出售4套住宅,1000多万元全部投入股市,但这仅是他5%的资产。他说,“其他房子现在抛售不掉,再等等,国家调控也没办法。”

  “我没有时间做股票,委托给别人,对方得收益30%的提成。”杨波说,他正在参加奔驰的一个洽谈会。询问其目前股市资金收益如何,他说,“等退出来再说,这几天,抓了两个涨停板。”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说,“限购、限贷、限外”等二次调控政策的出台,对温州人投资楼市产生影响,他们大部分再次陷入观望。

  “楼市与股市,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不能划上等号。投资楼市资金的数量确实在减少,但目前看涨股市的人偏多,确实有不少资金进入股市。”他估算,温州投资客进入股市的资金大约在100亿元到200亿元。

  周德文测算,温州资金在全国楼市估计大约1000亿元,最后撤出楼市的资金不到10%。目前看不会再继续增加楼市投资。去年以来温州人的资金陆续开始存入银行,温州当地银行存款余额达到5800亿元,创下多年以来的新高。

  周德文认为,温州人偏好实体投资,对虚拟经济比较谨慎,自己还没有听说温州投资客有大规模抛盘的现象;当然不排除少数人会参与股市。

  温州银河证券一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股市这波行情来得太突然,启动的板块也很诡异,指数在涨,但不少人市值还负增长。

  “最近咨询以及开户的客户比平时多了。”这位负责人说,从目前监测到的情况看,最近确实出现楼市资金转移股市的迹象,不过这种转移刚刚开始。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当一种投资渠道被抑制时,投资者必会将目光投向另一种投资渠道。因此,投资者“弃房入股”是正常的市场反应。但很难准确估计温州到底有多少资金进入股市。

  印刷老板先知买酒猛赚

  江苏一包装印刷企业老板从今年4月国家出台楼市新政时,他开始关注股市,他认为会出现“彼消此涨”,楼市受压,股市会翘起来。

  他关注的行业都是自己熟悉的。他说,今年包装印刷订单比往年多,品种也比往年多。他从年初看好洋河股份山西汾酒等酒类股。他的判断依据很简单,他说,“我做酒类的包装,今年生意很好,说明白酒业绩不错。”他本来准备买别墅,今年5月将资金全部投入股市。他说,“现在看,收益绝对比投入楼市好。”

  他的“逻辑”是:楼市调控,手头的闲钱放哪里?CPI不断走高,其购买力在变弱,变成外币更不靠谱,人民币升值明摆着,变艺术品,万一拿进假的砸在手中将血本无归。想来想去,除了股市还真难找到一个流动性强且适合大资金吞吐、抢进去容易逃起来也方便的“避难所”。(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