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54:35

 作者: 迟墨

      成本会计,您参与管理了吗?你对公司物料的流程提出过质疑吗?你可以保证您核算过的成本是否准确、真实?

也许我们常常在抱怨其他部门提供的资料不准确、不够规范,我们总是在问题出现之后再补救,以致每月都要处理新问题;我们在发现问题后能够把问题解决却不能把类似的问题杜绝。成本会计到底该多大程度参与管理?

企业的流程不是没有问题,缺少的是发现问题的人;成本核算不是没有好办法,缺乏的是迎难而上的精神和韧劲。

成本会计做好了,做精了,我们不仅是出色的会计,而且是有经验的管理者。

Q1:我是刚进入工业会计这一行的,我很高兴能加入进来,以后请大家多指教.我先问一个问题,工业会计与商业会计究竟有什么不同,以我做工业会计2个月的感想是工业会计与商业会计相差不是很大,多了几个科目,当然就是涉及成本的几个科目.成本核算实际上就是反复的每月计算成本,把计算方法、过程知道了(而每个厂确定了计算方法后一般不会改变),剩下的就只是不停的计算了。我想大家说工业会计难就是指计算量很大,会计处理上与商业会计相差不大。

迫切希望高手评一评我的以上看法对吗?是属于我还没进入工业会计实质呢?

 工业企业会计和商业企业会计相比,主要是成本核算方面的工作要繁琐,虽然说成本是“算”出来的,但基础数据的准确和核算方式选择等决定成本是否准确,只有仓库、生产部门、采购部门提供合规的单据、按照流程办事,才能获得准确的基础数据。选择什么样的核算方法也决定了成本的准确程度,比如在产品是否分摊人工制费;分摊标准选择投入工时、完成工时还是机器小时还是完工数量或者多重分配标准并行。有很多企业的财务不被重视,主要是财务连成本都无法核算准确,成本不准确就不知道产品的获利能力、也不知道管理的效率、不知道需要改善的地方…..更别提给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了。

总而言之,成本核算对于工业企业财务来说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题外话:财务人员是浑浑噩噩过呢,还是花大力气来革新或改善工作,对于一个企业的财务部门,就决定了财务在公司的地位。财务要做好,必须经历很多协调、沟通工作,还有很多时间、精力的投入,流程理顺的过程也是将我们财务日常的操作要求和一些管理的理念灌输到其他部门的过程,也是财务了解整个流程的过程。这个工程本身也可以提高财务的地位。财务报表作为财务的信息加工成品,只有基础数据的准确才能让经营者和决策者获得有用的信息,我们从基础工作做好了,能拿出有力的证据来支持我们的报表,领导才会重视财务数据同时重视财务部门。

 Q2:我来问一个:财务的库存商品明细账,发出也就是贷方需要按出库单逐笔登记吗,这和仓库账不是重复了吗,这样财务登记明细账的目的是什么,可以按仓库领用存汇总表一个月一个品种只登一笔吗,多谢

 现在的财务软件数据已实现共享,仓库负责管理实物,对每一个品号(材料/商品)的出库(领用、报废、借出、调拨出),入库(采购、退仓、借入、调拨入)都要按日登记物资收付卡,系统里的库存反映了库存的数量。财务不仅可以看到每天库存交易的信息,而且可以看到出入的单价、金额。如果需要库存商品明细账(成品),财务可以选择成品品号或者选择成品仓打印出库存交易明细账就可以了。如果没有财务软件,财务可以根据审核仓库的出入库单据后汇总登账管理库存商品的数量及结存金额。仓库的实物管理有 现品票  物资收付卡  库存明细账,三者之间是要符的。

  Q3:成本会计涉及账表及功能:

1、 料件领用明细表:新规成品、改修成品、改制成品领用的直接材料、半成品、成品,用于核算当月领用的成本,借方: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贷方:原材料、半成品、库存商品

2、 费用性领料明细表:非直接材料,费用性领料:辅料、厂内用品、消耗品等,借方:制造费用,贷方:原材料

3、 直接人工分配表:将当月生产线直接人员的工资分配到每一个工单,按照工作中心汇总工时,汇总工时作为分摊制费的标准之一。借方:生产成本(直接人工),贷方:应付工资。

4、        制造费用分摊表: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将当月的制费经过多次分配计入工作中心或者产品(ERP系统只要计入到工作中心,系统自动分摊到产品)。

5、 完工入库明细表:当月完工入库成品/半成品的数量,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费成本) 借方:库存商品/半成品,贷方: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6、 产品销售成本明细表:统计当月销售产品的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借方:主营业务成本,贷方:库存商品。

7、 在制工单成本明细表:统计工单月初在制的料工费,本月投入的料工费,本月产出的料工费及月末结存的料工费,核对工单在制的料工费与总账是否相符。

8、 完工产品成本分析表:按照当月完工产品的成本,假设当月全部销售(按当月的销售单价)计算产品的毛利。

9、 产品销售损益明细表:按照当月销售产品的成本,计算当月各类产品的销售毛利。

10、 进耗存报表/产销存报表:分开材料和成品统计,核对总账与明细账存货类别是否相符。

表格没有定式,主要根据企业自身和产品工艺等特点来设定。

 Q4:我们有家公司是按客户订单生产的,没有自己产品,而每个客户的产品又分很多种,每个月的产品也不同,那这样的话,那个库存账我不知道该怎么设了,基本上是没库存的,偶尔都是发了货未开发票挂在账上的,一般都是做什么出什么,如果我按每个名称设置明细账的话.工作就很大,而且好象也没什么必要一样,都是当月进当月出.

请问象这样的话应该怎么处理较好.

我是这样想的,如果本月入库发货未开发票就做入库存账,如果当月入库当月开发票出库的话,就不入库存账,这样可以吗?

A: “按客户订单生产”,材料是客户提供还是公司自购?“没有自己的产品”是没有自己自主销售产品的意思吧。“客户产品很多,每个月产品也不同”这种情况应该不多,产品种类虽多,但是每月新的产品应该在少数。“偶尔都是发了货未开发票挂在账上”这样的做法不对,货发出后,客户签收货物,主要风险已经转移,符合收入确认的条件,不需要在挂库存账。

因为问题不是很明白,我试着从两种情况提供解决方案:

1、 如果主要材料全是客户提供,公司只提供辅料并提供加工,作为受托加工业务处理,客户提供的材料可以只做数量收发的备查,在总账里只反映自购的材料。当月发货确认即收入,当月领用自购材料全部计入当月费用。(受托加工物资在会计上是要求入库存账的,因为接收客户的材料是要负保管责任的,从企业管理的角度也应该当作企业自己的资产管理,因为一旦没失会承担赔偿责任)

2、 如果所有材料都是自购,必须按照材料的采购挂供应商的应付账款,材料必须入库并在总账反映在原材料科目。当月材料领用(月末无在线余料和库存)要计入生产成本并结转库存商品,销售实现后要结转库存商品的金额至主营业务成本。最好的是能核算到每种产品的成本,简化的处理可以将当月领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生产成本并结转库存(不分产品)。

成本的基础工作做得不好,核算起来很困难,如果要让老板能清楚知道哪个产品能赚钱,能赚多少钱,就需要规范物料的收发管理、制订费用分配的标准,如果老板不需要这些数据,可以按照2方案种的简化处理,现在一些老板不愿意给财务招人,又想要知道产品的盈利能力,就只有按照产品的BOM(物料清单)计算产品的材料成本(类似标准成本的做法,但只是针对材料部分)。一个季度盘点或者半年盘点一次,库存与总账的差异再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Q5:刚发现有这个帖,我想问一下,我们公司产品(物料)较多(不同厚度、不同规格、不同材料,达几千种),如何进行本量利分析?

A:按照产品大类来核算,一个产品大类(材质相同、工艺相近)为一个工作中心,核定一个大类中的每一个小类的工时标准或者机器工时标准(选择的标准用于分配费用),一次核定后可以比较长时间不变。核定一个大类中的每一个小类的材料标准用量,每月实际用量与标准用量的差异选择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配,以保证材料成本的准确。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将几千种产品分成几十个大类来核算,成本核算基本准确后就可以实现本量利分析:先可以分析大类,如果需要对某些大类的具体产品进行分析,可以再按照制订的分摊标准、材料标准用量等基础数据分析。

QQQQQ:谢谢楼主的回复,我们是的材料是自购,因为公司的性质差不多是属于帮别人加工一类的东西,但是材料是我们买,.但是每月的品种真是很多,而且每个月都不同的呢,所以成品库存就真的不知怎样设了,再请回答,谢谢

每个月产品都不一样,那么购买的材料一般不通用,如果材料只是针对某一客户的产品,可以分客户产品核算(以客户归类材料),如果材料期初期末无库存这种情况就特别好处理:当月的购进 材料-A客户 挂一笔账,领用的时候全部转出生产成本。这样是粗放型的成本核算,分析的时候只能对某一客户的产品盈利能力做分析,而不能对产品内部成本因素做出正确分析。

购买的材料通用,每月产品变动频繁,材料种类繁多:将价值较高的材料建立库存账,单位价值低总价值占成本总金额的10%以下的部分材料可以作为费用处理,每月采购即计入当月费用,不作为库存管理。但这样会有一个问题,就是向某一供应商采购的材料一部分进入库存,一部分计入费用会有较大的工作量。最好的还是将全部材料建立库存账,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计算归集产品的材料成本。逐步规范吧,做会计工作如果成本都做不好,没有人会认可的。

题外话:以前说管钱的人为账房先生,如今成本会计就是企业(仓库、生产、销售)的账房先生了,不能让其它部门爱怎么做就怎么做,虽然成本会计不能给每个部门制订合理的流程、制度进行规范,但发现了操作中的问题一定要举一反三,建议相关部门去改善。提供基础数据的部门做好了,我们账房先生才能一算一个准。

  Q6: 楼主,有个问题请教:我们是玩具厂,十几年来从没有做过完整的成本计算.现在想把成本这一块做得完善点.却不知道应该怎么着手去做.请楼主帮忙.

(现在的流程是原材料入库==>A车间领用原材料==>A车间做好半成品入库==>B车间领用A车间做的半成品==>B车间做好成品入库.)

A:实际操作中,可能既用不上书上的实际成本,也用不上标准成本,这是成本会计在实务中常常遇到的,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选择一定的核算方法。

假设只采购一种原材料,而且只生产一种产品,也要经历以上的生产流程,那业务处理是不是觉得很简单?材料成本方面:如果材料较多,且产品的种类也非常多,那么我们将主要材料划分出来管理,非主要材料及投入的辅料/消耗品可以考虑作为费用计入产品。(根据重要性原则,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简化处理,会计上的做法是在产品上看得到原材料的计入材料成本,消耗在产品上,但看不到材料原型的如焊接用的锡线则计入制造费用。在很多工厂,将包材计入费用也是出于方便核算)

人工成本方面:如果能够得到生产技术部门提供每个产品在每道工序的标准工时,我们可以根据完工的情况和当月生产工人实际投入的工时。可以分工序分别核算半成品和成本的人工成本。一般公司领导出于谨慎原则,会要求将半成品的人工由当月的完工成品承担,半成品只有材料成本。(关键在于能否得到正确的人工工时统计资料,如果生产线有工时日报则可以实现任何方式的人工分摊)

制造费用:玩具厂一般可以选择按照工时进行分摊,如果工艺上差异比较大,可以选择多重标准分摊。

补充:对于将单位价值较大的材料入账管理,而其它单位价值小的计入费用的做法不可取。这样是给工作做不好留了一条退路和借口。现在回头看这些,我觉得还是应该认真规范它、做到一丝不苟。

 工业企业一般不会有暂估入库成品,商业企业可以先按照暂估结转成本,实际付款如果有差异再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Q7:我们是纺织企业,产成品仓库的电脑账和实物总是对不起来,不知如何是好

A:   是仓库管理上的问题,任何成品出入仓库都需要有单据支持。

仓库管物,出纳管钱,一样重要。必须建立制度,让仓库主管和仓管员对待材料/成品像对待“现金”一样。

 Q8:公司主要生产复材产品.有进料加工和一般贸易.原料的种类有很多.归在一起后就只剩几种啦.(价格上相差很大).这样做就是方面成本计算.(成本一点也不准确).而且每月的账目数与仓库库存数总是对不齐.相差有点多.

在产品很少,基本上到月底都完工.而我也 是才接触成本.所以很多方面我都不懂.还请楼主多多帮忙.

还有一个问题:有一部分原料和成品是随销售时送给客户的.这部分我该怎么处理.能具体说明一下吗?谢谢!

A:进料加工和一般贸易都有的企业,需要分开仓库(库位)管理进口料件和内购料件。出口产品可以用内购料件,内销产品只能用内购料件。海关会重点检查进口料件的管理。对不到账会被罚款。

原材料种类很多,但按照海关报关进口的只有几种,但价格差异较大,这样的问题需要企业用不同的材料编号进行管理。才能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所有出入库业务必须有单据支持。财务需要为仓库设好各种单别。只有出入库业务规范了,材料才可能对得到账。

原材料和成本随销售一起给客户,如果是外销,需要公司报关员做成本的物料清单备案的时候加进去。财务的处理方式有两种:当作赠品管理,视同销售;当作产品必用的配件,计入成本。两种方式都是无收入有成本。

 Q9:对于产品种类很多而且生产工序又多的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工作难度确实很大。试着结合ERP系统讲述一下成本核算的大致设置及流程:

A:1、按照产品大类设置工作中心(成本中心),此类工作中心是有成品产出的。按照生产工艺,一些前加工的车间(出来成品前)如果成本费用投入较大,需要建立工作中心归集费用以便结转下一工序。

2、按照产品设定BOM(物料清单),生产技术部门可能不能提供准确的材料用量,但可以凭成品中材料的实际量加合理的损耗来定。实际生产中的耗用会有差异,差异一般反映在在线部分的材料上,可以采用3个月或者定期进行差异的调整。(我现在的做法是将差异调整主营业务成本)。对于前加工的车间,需要设定半成品的BOM(物料清单),核算半成品成本结转下一工序。

3、用工单管理生产,不论有无订单,生产任务下达即为一份工单,如涉及前加工,则每一前加工工序需要按照半成品下达相应数量的工单,前工序完工入库,后工序才可领用。成品工单以完工入库的工作中心来下达。

4、人工成本的归集:生产管理部门按照工作中心统计投入工时。以此作为人工成本分摊的标准。系统结转半成品成本的时候,会将半成品区分直接材料/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加工费进行平行结转。系统需要按照工单录入投入工时。按照工作中心汇总人工工时,汇总工时可作为费用分摊的标准之一。

5、制造费用的归集:按照工作中心的投入工时、机器工时等分摊制造费用。系统按照工作中心录入制造费用,系统会将制造费用以工时比例分配到具体的工单。

我司有1万多人。生产线有几十条,产品的工序只有5~6个,用ERP系统后,我们曾经核算过前加工产品的成本,后来只核算成品的成本,所有费用都归集到了最后的工作中心。但对供应几个工作中心的半成品,我们还是建立工作中心进行核算。

以上,供参考。 

Q10:关于人工费的核算问题如果一个生产车间在一个月内生产、维修了多个产品,而无法确定各产品的实际工时,那么各产品应分摊的人工费该如何计算呢?

A:多个产品应该为:多类产品。按照产品的类别维修的难易程度,核定一个维修的标准工时(定额工时),按不同类别的数量计算定额工时小计,按照定额工时小计分摊维修的人工成本和相关的制造费用。财务上的处理可以直接计入维修费。

 Q11:受托加工的成本怎样核算,材料是对方提供的,谢谢!

答    受托加工对于客户提供的主料是不做核算的,贵司提供的辅助性材料和投入的人工、制造费用为受托加工的成本。对于产品的入库,贵司的成品就是你附加的投入成本。实现销售的时候确认收入,结转附加的投入成本就可以。

对于生产中可能存在一些客户提供材料的损坏,这些需要作为生产损坏进行费用的预提,实际向客户购买材料或者被扣除相关费用的时候冲减预提费用(生产损坏)。

 Q12:我们公司是生产不锈钢制品的企业(做保温杯等),生产工序比较多但并不复杂,生产人员的工资全部是计件工资,我想问一下,用什么方法核算成本\做成本分析比较合适.是用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月末生产成本在在产品和产成品之间如何分摊(虽然每个工序不复杂,但每个工序都有在产品)?月底盘存是将全部的在产品归为一类还是分工序归类?

1、   计件工资的企业中,制造费用(折旧、修理等)如何分摊到产品中去?依据?

2、   生产企业中车间统计人员对生产用原材料的统计汇总和当期仓库原材料账本出库的材料数量是否会有不一致的情况(每月有假退料手续、不存在非生产用料),车间统计人员对边脚余料、废料是如何统计的?

3、   车间统计人员给财务部门提供的基础资料有那些?分别有什么作用?

A: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不能拘泥于书本的哪一种方法,我认为品种法、分步法结合才能准确核算贵司成本。

如果产品分步投入的人工不是很多,或者是月末在线的产品数量比较稳定,可以从简处理:月末不计算在制部分的人工和制费,由当月完工产品承担全部投入的人工制费。

如果条件成熟可以考虑在制产品按照完工的约当量或者实际投入的工时来归集、分摊在线的人工和制费。

月末盘点可以按照“期初结存+本期投入-本期完工=期末在制”分别计算在制的材料、人工、制费。

如果在线不分摊人工制费,则期末在制只有材料部分的成本。如果能够做到分工序管理在产品,可以按照工序盘点在制。

一般企业在月末是不会对在制进行盘点,只有年终才进行,如果每月盘点,则可以按照在制结存数,调整当月完工产品的成本。

1制造费用的分摊一般选用的标准有:数量、投入工时、完成工时、机器工时等,计件的情况下,可以按照工资的比例分摊制造费用(变相的工时)

2、 所有出入库的业务都必须有单据支持,就像出纳的现金收支需要每一笔都登账一样。生产实际领用的与原材料账应该是一致的。

3、 生产部门提供给财务作为成本核算的单据一般有:领料单(主料和费用性领料),退料单(包括退良品、供应商来料不良、报废材料),完工入库单(成品、半成品),报废材料处理的单据(报废材料出库),成品仓要提供给财务成品销售和退货等单据。 

*报废材料的处理,转入报废仓的时候,财务可以做预提计入当月费用,从报废仓处理报废材料,则冲销预提,贷原材料科目。

 Q13:想请教一下楼主,类似我这种情况生产成本账该如何设置?

A:每道工序生产出的半成品都有可能售出,所以我们每道工序都得计算成本,而且品种挺多,那我生产成本账是按品种设还是按工序设置呢?

很多企业会有这种情况,需要对半成品设编码,像成品一样计算工时/费用,计算出成本后是后工序领用还是销售按照业务的本来性质处理。成本的设置不仅要按品种,而且要按工序。

 Q15:我刚刚跨行业进了一家三星级酒店做成本会计,就餐饮成本中的一些问题我可以请教吗?

A:我试着回答吧。三星级酒店可能要分几个成本中心来核算。而厨房投入的有些是以投入计成本(调料等);而有些则需要根据实盘倒挤成本(贵价食品);吧台的领用就如转入“在线”或者说中转仓,只有销售了之后才结转成本(烟、酒、饮料、副食等);所有的采购都要做入库处理,直接投料的需要做入库同时做出库。变质、损坏的需要直接计入费用或者成本。

 Q16:楼主,帮我看一下,象我单位这种情况该如何核算成本。。

1.我单位属于电子行业,生产复印机及打印机用的电路板

2.主要原材料是进口的,因为生产的成品一部分转厂(深加工结转),一部分内销,一部分直接出口,所以进料有一部分是保税进口的

3。主要问题:因为我单位新建没多长时间,客户还不稳定,所以领导层就把我们另一个厂(同一个老板,在广东那边)的材料运过来(属于保税的材料),在这个厂生产,产出的成品再运回原企业;同时,我们这边已经开始进口料件,也开始生产,而仓库管理不善,没把从老厂拉来的料与我们进口的料件分开,导致现在我不能用仓库的收发存,而且更严重的是,我们现在新厂生产的成品已经转厂有几批了,而按照海关手册上成品对应料件单损耗情况对应的话,有好多料件我们还没进口(用的是老厂拿过来的),现在做成本的话,我不知道要不要算上我们还没进的料件?

4.不知道楼主明白我的意思没有,另外我也不知道我这成本该怎么核算?

是不是保税的材料要按手册来做?

A:请问你用的什么财务软件?我司业务与你司相似

1保税材料需要单独仓库(库位)管理;

2、 两个工厂挪料问题:从新厂的库位设置来看,需要增加借料仓(老厂),从老厂转入的材料需要,从借料仓转入外销(购)材料仓,两个仓库都作为新厂的库位管理,借入仓库存减少,外销材料仓库存(数量和金额)增加,对新厂总的库存不会有影响,总账不需要体现。新厂购进外销料之后再做还料动作。

3、 新厂的发料问题:内销和出口产品的领料需要分开核算,最好将外购保税料件和内购料件分开库位管理,外销产品的生产可以领用两种材料(外购和内购),而内销产品只能领用内购料件,需要领用外销料件的,需要补交海关关税和代征增值税(一般外资企业都是将进口料件出到香港,再通过一般贸易进口,就补交了海关关税和代征增值税)。平常缺料的时候,可以考虑采购借料的方式,但必须一定时期内购买内销料件补回。 仓库已经发生的收发业务一定要找单据补齐,不然老板赚的钱可能大半要被罚了。

4、 海关手册与报关出口的问题,因为两个公司有不同的手册报关进口保税料件,所以出口报关需要做对应。报关料件进口-在海关备案的BOM(成品耗用原材料的物料清单)*出口产品=账面余外销料件数量。

5、 最后我给你一个建议:赶紧招懂得免抵退方面的财务人员。成本核算要尽快规范。

 Q17:我刚做成本不就,感觉很多不太懂,我们用的是SAP系统,标准成本的设定由母公司每年进行一次,仓库由物流部进行管理,成本核算由生产部领料时直接输入系统即可自行得到,感觉现在除了每月的结转等外,成本会计都没什么日常事务,你们讨论的很多我都没接触到,是不是我这个成本会计太不纯粹了?

A:如果基础设置比较妥当,而且实际操作严格规范,每月出现的异常业务少,用SAP是会很轻松,成本能否准确核算,与企业的管理水平还有日常操作的规范程度息息相关。你是幸运儿。在规范的公司用最好的ERP软件。

 Q18:我们酒店有早餐,品种很多,就早餐这部分成本如何能准确核算且方法易行?

A:尽量保证领料的准确,头一天领第二天早上需要的材料,全部计入当天的成本,与当天的收入配比。能分系列更好。至少要保证一个月的早餐投入的成本基本准确,能与当月的收入配比。

 Q19:请问一下:   现在   对于废品的成本价值     是可以根据需要增设    废品损失   会计科目?

还有;     如果产成品入库以后      发现不满足客户的需求     要退回到车间从新加工    怎样做分录比较好?

A:成品在入库前的报废,一般还原为材料退报废材料仓,其人工制费由当月完工产品承担;

成品仓的成品报废,按照库存成本转入当月的费用;

成品按照客户需求进行再加工(称为改制),领用原来成品的成本加后续投入的料、工、费计算新成品的成本。

 Q20:营业税中兼有增值税的应税行为。如果销售的产品没有进项可抵扣,或者你司不是一般纳税人,最好按照建安交3%的营业税为好。至于成本金额结转就不需要单独做了,按照工程实际领用一起核算工程成本就可以了。不入库发工程现场,可以凭单据直接计入工程成本。 从简处理吧。你认为呢?

A:当作建安来核算可以不计算商品的销售,销售的部分可以变通一下,计入工程的价值。最好是订立合同的时候就考虑这么做。这样就不存在销售产品超过50%的情况了。计入工程的成本后,可以按照投入的比例或者完工的进度暂估收入入账,这样在工程没有完工的时候也会收入与成本配比。按照建安核算,收入下的明细最好不要设,否则查账会不好解释。税务方面还是交营业税要税负轻一点。

 Q21:我们公司也是类似于接订单生产的,产成品这一块完全不需要备库存(原材料有库存),基本上有那么一点成品库存也就是本月还没有来得及叫出去的货物,而且也是品种特别多,每个月的产品一半是新产品。

这个核算核得我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正如楼主说的,还要每个月处理特殊情况,下个月在盘成本的时候,还要记住上个月特殊处理的处理方法,是否影响下个月的处理方式。

我最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我们外发单位交来的半成品,还没有发票开过来,但是月份终了,我们已经销售出去了。

我目前的处理方法就是,按照协议价格乘以出库的数量,做产品成本结转。入库入账等下个月发票拿来了按照核对后的发票金额入账。这样,实际上我的库存(外购半成品这块)是负的,每个月月末结完账的时候。

不知道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A: 外购入的半成品可以按照协议价格做入库,一般正规的做法是有向供应商下采购定单,按照定单的单价确认材料成本,挂应付账款及暂估进项税.而且实际的成本与挂账基本上一致,如果有一点点差异,可以直接调整入主营业务成本.

 Q22:谢谢你的回答,正因为我们公司小,会计里里外外就我一个人,有些事也没个人商量.

还有一个问题请教,就是所谓的工时,是指生产某种产品的时间,还是所有生产该种产品的人的时间的加总.

A:工时是指生产某种产品直接人员的投入的时间.为生产做协助/辅助工作的人员不计算在内.

 成本会计比较辛苦,但是也很有前途:成本做好了,对企业的全盘账务逐渐都能熟悉,坐分析和预算都离不开成本会计;

成本要做好,必然会锻炼与其他人沟通的能力,必然会参与一些管理工作;成本要做好,财务不是听其它部门的,而是其它部门得听财务的意见,这就必须要有魄力,要有缜密的思维,将财务的要求体现在其它部门的管理上,制度上。成本做出色了,你就成为了财务部重要的一员,不可或缺的一员,被人重视的人。你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拥有更多晋升的资本。

 Q23:楼主,你好.如果生产工序很多,是那种流水线式的(一个工序接着一个工序),每个工序都有在产品,问题如下:

1、如果想要对每种产品的成本进行清楚的核算而且便于对成本明细情况进行分析,是否要四级科目核算。如生产成本--车间--产品--材料(人工、制造费用)

2、员工工资采用计件工资,那么制造费用是否可以按产量分摊?

3、月末每个工序的在产品账务怎么处理

A:成本科目的设置一般设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三个就可以了,象用友就可以在库存商品里按照产品作为核算项目来统计成品入库金额和销售的成本。成本系统里一般有最详细的信息,设在科目里会比较累,而且效果还不好。最好是在成本系统里能设置好。

如果员工计件工资每件的工时一样,按照数量统计结果是一样了,等于产品的工时除了单位工时(每件的工时)。

满足以下条件,在产品可以不分摊人工制费:a在产品的投入如果不是很大,b在产品与当月完工数量比,数量很小,c每月在产品的数量波动不大。

 Q24:我也有个问题请教楼主:我们是生产五金工具的企业,实际产品目前有三种,出口报关时为了简单只报了一个品名,这样,我在成本核算时也只把公司产品作为一种产品。这样可以吗?像我们这种情况,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成本核算比较简单而且税务查账又不会有问题?谢谢

A:一共三种产品就不用找简单的成本核算方法了。报关按照一个产品,但是成本核算一定要区分。财务上按照3种,报关按照1种,查账是不会有问题的。

 Q25:你好,1.如果公司领导并不想清楚地知道哪一种产品赚了或亏了,我可以在账上只体现一种产品吗? 因为我公司不太重视会计,生产部门不提供领料资料,也没有仓库保管员,没有仓库单据,所以我都是根据当月销售成品的用料加上合理损耗来推算生产用料,再自制仓库单据  2.可以当月领用材料全部结转到产成品,产成品当月全部售出,月末没有在线产品,没有库存商品,这样处理可以吗?

A:如果这样做就成为了拍脑袋了,你可以将你的想法说出来给老总听,仓库的收发必须有单据支持,而且收发的操作必须规范:所有出入库都必须有单据支持。一般财务再没有库存完整数据的情况下,至少要保证收发料的准确,期初结存的材料+本期领料-本期完工入库数量*BOM用量=期末结存材料。这个就是用EXCEL也可以做好的。我曾经经历过这样的过程,我做了一年多,每月要花10天的时间来计算结存材料的数量,以准确核算成本。你自个儿理一下思路,试试将这事做好吧。我接手新工场的时候,我曾经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基本上都呆仓库,他们不做好,我就自己来做。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我支持你。希望你有信心做好。

 Q26:如何做到成本核算准确,委外如何处理,制费下明细如何设置,机物料以及低值易耗品如何核算?

A:无论现实情况如何,成本核算一定有办法做到准确,仓库管理制度我觉得做到所有出入库都有单据支持就可以了。外发加工的材料一定要记账的,而且每次发料都要对应你委外的订单,加工好后完工入库再按照单位产品的材料标准用量+支付的单台委外加工费计算单台的成本结转入库。委外可以不按照委外供应商的工序来结转,但一定要做到按委外供应商来结转成本。委外的材料的安全性需要重视,这是做财务的基本职责。制造费用方面的科目设置可以根据重要性原则来设置,辅料、机物料消耗、工资、办公费、运输费、水电费、厂租、折旧、低值易耗品摊销等科目一定要设,其它费用如果不是经常发生或者金额较小就可以入其它(其它是个筐,啥都往里装,可不要超过制费总额的比重太高)。其它费用如果不是经常发生或者金额较小就可以入其它。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有一次摊销和五五摊销、分期摊销(按照新准则,出了某些特殊行业如建筑业的周转钢结构件等可以采用分次摊销,一般企业不再适用分次摊销),可以在制费下设 制造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 科目,如果是一次性投入的消耗品那,而且在产品上不能直接体现,是不宜计入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的,因为直接材料的耗用一般都是在产品的物料清单里的。制费下还可以设置 制造费用-机物料消耗,这是一个范围较广的科目,可以将辅料之外的偶发性费用支出归集。制费-辅料消耗品,是包含产品必须用的如胶水、焊接用的锡线属于辅料,消耗品则是生产过程中消耗掉不附件在产品上的,如清洁产品用的棉签,清洁用的酒精,防静电用的手指套等。

 Q27:我公司是商贸企业,刚开始做进口,现在手里有购货的海关缴税凭证和银行的付汇凭证:

1.做进项时银行的付汇凭证是库存,相关手续费能放进库存里吗?

2.上月底付汇的汇率是8.11,可海关收税按8.2765收的,库存和进项税的比率不是100:17可以吗?如不行怎么调整?

A:首先从关单上找报关价,然后是关税,再后是消费税,报关价+关税+消费税得到的数再计算海关代征的增值税,对于商贸企业进口海关代征的增值税能否抵扣我不是很清楚(我认为是可以抵扣的),这样的话,计入成本的应该是 报关价+关税+消费税,如果单位的记账汇率已经做了调整,汇率差异计入汇兑损失,如果还没有调整,直接计入库存材料的成本。

 Q28:幕墙安装(装饰)如何进行成本核算(我想应该材料占大部分吧)

A:按照建筑安装交营业税的业务,材料、投入的人工成本、发生的费用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管理方面的支出计入管理费用。

 Q29:我是一个刚接触成本这方面的新手,请问楼主有没有这方面的好资料或书籍供参考!

A: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的 《企业会计准则精解教程》 主编 尤雪英,有了这本书,不仅成本方面的问题解决了,而且会计方面的问题也能找到解决办法。

觉得最新版的会计准则和相关的教程很有用处,大家不妨上网找找,有些问题的处理就有据可查了。

2006年2月15版的会计准则以及解读都已经出来,可以到以下网址下载:

http://www.easyfinance.com.cn/special/Accounting-Standards.htm

 Q30:本公司成本核算问题:是属于工业企业中“套裁”问题,公司主要生产内外环和增强垫片等产品。内外环产品的成本核算难题在于,因为产品的尺寸有常规尺寸和非常规尺寸之分,其中产品所用材料可重复利用,就是指一块钢板可能首先根据产品订单割成一块方块小钢板然后割制成钢环,这样会剩下小钢饼,但是其钢饼仍能够使用,如果有适合用的产品在进行割制但是产品有不确性!这样材料的成本就很难确定,请问其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解决!增强垫片的材料就是更难,因为其过程和那个内外环差不多,但是所剩材料是不规则性,根本没法确定其价值!这个问题就不说了,首先解决前一个问题在说了,希望你有很好的方法,能解决这样的问题!谢谢!

A:我也曾经在这样的企业做过,当时的处理办法是按照成品/半成品上的实际尺寸加合理的损耗来定材料的用量。每月对结存能用的材料需要做统计,确定不能用的材料作为废料收集,算出来的实际用量和核定标准用量*产品数量之间有差异,再将差异分摊到完工产品中。——实际操作比这个可能还要复杂。

另外一种简化的办法就是,只核算主要产品的成本,价值小数量不多的可以只计算收入不核算成本。一般情况下最好不用此法,老板会不满意的。

 Q31:在ERP中的成本核算系统中,BOM是否已经由计划部门设定好产品的用量、定额,财务部门直接引用仓库系统的领料单中的数据,系统会自己将领料单中的数量金额分配到每一种产品中去。如果定义好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分配标准,系统也会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直接进行分配?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呢?希望楼主能够提供一些ERP关于成本核算方面的资料。

A:BOM清单一般由生产技术部门或者技术开发部门来定,每一个成品有一个BOM,要生产一种产品,就需要下一个“工单”,工单有预计生产的数量,并按照预计产量*某材料的BOM用量来计算所有组成成品BOM材料的用量,假设当月工单计划生产A产品10000套,而领料6000套,完工入库5000套,则结转成本会按照5000套的材料结转,剩余的1000套则留在工单在制的成本里。人工制费的分摊发放可以选择按照材料在制量来分摊,也可以定义在制不分摊人工制费(全部由完工产品承担)。

 Q32:首先感谢你在这么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回答我的问题,如果你做这样的公司的话,就知道在实际操作中其实并不和你举例一样能够全部利用并成为产品,而是有很多没有利用并可以利用的圆饼等,是这一部分的材料没法确定其价值!

A:好比说一块板,重量50KG,切割A产品40PCS*1KG/PCS,剩下其10KG的圆饼,其生产什么产品只有根据实际需要的定单才知道,这样如何确定其产品材料的价值和10KG圆饼的价值呢?实际情况一般有一个尺寸!如果余料完全当作完全利用的话,原来产品就是成本就偏低了,是不是?因为余料肯定是不完全利用,但是其生产的产品有不确定性,是根据以后的产品订单确定其生产的产品!

 其实你的问题你自己都能解决,第一次出来的产品你按照产品重量加损耗率,剩余的材料制作成其它产品也有他的损耗率,50KG最后不就有绝大部分(将近100%)分摊到产品中了吗?关键是你怎么确定损耗率的问题了。我以前是按照历史数据分产品来确定。

Q33:你好!我想问一下仓库账应该有金额吗,没有可以吗?

A:一般系统管理材料都有单价信息,所以库存账是有金额的,而且与总账的金额要相符,即明细账与总账要相符。所以没有库存金额的话就太原始了。

 Q34:我想请问一下,我们公司有些产品是自己进料委托厂家加工,料都是供货商直接帮我们运到加工厂,做好后我们销成品,这种应该怎么做好些呢?还好些产品是贴牌的,就是购进一个中性产品,换上我们的包装和标贴等按我们的产品销,又怎么样处理好些呢。所有购进货、料和销货都没有发票,只有收据的

A:你还有收据作为入账依据,采购中性产品要计材料入库,同时计算委外发料,委外加工入库的时候根据产品入库的数量计算委外应付的加工费,并结转委外入库的成本,销售时候按照委外入库成本结转就可以了。

 Q35:接上面的,我们公司现在还是挂在一家公司下面做,现正准备注册自己的公司,那原来的账如何接得上来呢

A:业务的性质是老公司分出一个新公司,按照实际转给你的材料和资产等入账,就是将原来的资产负债表分为两份资产负债表。 Q36:1BOM如果分5级,在K3系统成本模块中如何设置?有没有相关的图例介绍?是不是和设置会计科目的明细科目一样的方法?

2、如果一个工厂生产的产品有100多种,原材料也将近有100多种(并不是每中产品都会用到 ),生产工序有四道,如果没有用成本核算系统有没有办法进行产品的成本结构分析?

A:K3我还没有用过,只是用过两年用友的成本模块。BOM设5级可能核算起来会有难度,如果半成品没有外卖的情况下,最好是设少几个低阶的BOM,首先要考虑到成本核算的有用性。因为我用ERP的时候BOM设四级后来成本都有点问题(领用半成品和退半成品的成本可能因为月份不同而差异比较大,这样会出现成品中领用半成品数量为正数,而成本却是负数)。建议从投入工时方面来考虑,最好只设两至三个半成品的BOM,设一个最好。

   这样计算成本的时候,先计算半成品C,再计算半成品B,将C的料工费平行结转到B半成品的料工费,半成品再平行结转料工费到成品A,A成品的成本就等于下阶的半成品的料工费累加并加入本阶投入的料工费。

  对于成本结构分析,如果按照半成品来核算,料工费平行结转的情况下,成本的构成完全可以做到。对于贵司比较复杂的情况,可能用ERP系统解决起来要容易得多。

 Q37:楼主,上月底库存和今月初库存对不上,怎么办呢?除了入待处理财产损益,还有什么方法没有啊?不见的部分能不能入到成本里去?可不可以说一说一般计算成本的处理步骤啊?

A:这个要先调查产生差异的原因,如果只是数据不一致,那就是自己计算出现错误;如果是实地盘存出现的差异,查原因,然后处理! 

你的表述有问题吧,好像偷换了概念,上月底的库存就是本月初的库存,不可能会有两个数。如果不是系统问题,就需要查明原因。

成本计算处理步骤:

1、 成品半成品领料的核算

2、 工时分摊,分摊直接人工成本。(如果有系统支持,直接人工按照工作中心分摊,如果没有系统或者现有系统做不到自动分摊,就需要分摊到具体的产品了)

3、 预提费用、待摊费用、资产折旧等制费的入账、现金银行凭证相关制费的单据的入账、审核,费用性领料的入账。

4、 制造费用的分摊(方式与人工同,选择的标准可以是工时、产品数量、机器工时等标准或者多重标准)

5、 成本计算,相关凭证的入账

只能简单一点说了,你可以参考前边的成本会计涉及账表及功能

 Q38:可不可以详细说一下滚动预算模型啊?...

A:前提:假设当月完工入库当月全部销售,固定成本基本上维持不变。

设定表格:分产品的生产预算 按月计划各类产品的预计产量,包含单位工时,工人人数、出勤天数等信息

          销售预算  预计销售数量等于生产预算中的预计产量,预计单台收入、预计BOM材料成本

          预计费用表,包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出口退税转成本

          预计利润表:收入来自销售预算,成本来自销售预算的BOM材料成本*数量+生产预算的人工成本+费用预算的制造费用+出口退税转成本,期间费用来自费用预算表。

          预计资产负债表难度较大,可以不编,预计资金需求表和固定资产、长期资产、待摊费用等可以编制一个表来管理。其他一些税金和费用有些与工人人数有关,有些与工资总额有关,有些与销售收入有关,可以设一些公式。自己设好再完善,不仅可以用来测当月利润,而且可以用这个模型做年度预算。

 Q39:楼主问一个关于视同销售的问题:

赠送的产品视同销售,那具体的账务处理应该怎么做呢。从原料领用-成品入库-成品赠送。

A:赠送产品按照当月销售的同型号产品的售价计算销项税,如果没有同型号产品,按照早几个月曾经销售的单价,如果是新产品按照成本加合理的利润率,如果不设计消费税的产品,利润率为10%。首先计算出来销售的税金计入费用,库存成品出库的成本也计入费用。我们一般的做法是计入营业费用(样机的处理方式)。

 Q40:请教:结转销售的产品成本,是据已入库的产成品的成本的加权平均单价算出的吧?

A:一般情况下是加权平均出;也可以先进先出,先进先出其实是先按月初的库存成本出,之后再按照当月的成本出。

 Q41:还有请问楼主,作成本会计(如果没有电算化系统)需要登生产成本账,明细分为原材料、人工费、制造费用外,就不需要再登记其他的账目了吧?各种型号产成品的明细账不需成本会计来登吧?

(如果有成套的系统)成本会计需做什么?

A:成本系统就会有库存成品的成本明细,可以查到料工费的情况,在总账里就只是以库存商品的形式反映。

没有成本系统的情况下,库存成本的明细也不在总账反映,只是结转成本的时候生产成本科目下设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明细账可以用另外的数据库/EXCEL表格来管理。在没上系统的时候,成本会计一般是要手工计算成本。

 Q42:由于我厂是木制品生产企业,基本上是根据订单来确定生产;又由于我厂的管理较混乱,仓库又由主管生产的经理管理,生产经理认为他的管理方法是正确的,最后成品仓都被取消了,但老板要求成本核算的质量达到99%以上,该怎么办呢?

A:材料采购和领用不知是否规范,如果采购入库和领退料能核算准确,取消成品仓也可以采用简单的办法来核算:当月销售的就是完工入库的,只有这部分核算成本。但是原材料的成本就比较难核算准确。当月发生的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全部计入完工(销售)的成品。

如果要核算到99%准确,领料必须规范,而且必须有严格的领退料制度。不然就材料成本就让人头疼。

按订单生产又要核算到很准确,唯一的办法是领用材料不能太超过当月的耗用量,这样的话,当月领用的直接材料全部计入当月的完工还是比较准确。成品完工入库之后销售成本的结转就按照库存成品成本来计算。而不是上面说的由销售部分全部承担了。

 Q43:楼主你好,我刚到一个化工厂工作,化工厂里是用工程单来生产的,上面说明了生产某种型号产品所需要的各种材料数量以及添加上次成品尾数多少,这次除了装进桶里的成品之外多出的成品尾数多少,这种工程单该如何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呢?这是要给老板看的成本价,我是自学会计在广东考的会计证所以对成本这块不懂,麻烦你帮我看...

A:我说说一般工厂领用库存成品生产成品的成本核算看是否能给你一些启发:上月末结存的产品A的成本是20元/件,本月因为客户提出要求,需要将上月的成品领出来再加工,这样就将上月末库存的成品的料工费加本月投入的料工费得到新成品的成本。你说的上月的尾数添加到当月的成品中,关键是是否能够将上月库存的成品的料工费的数据分开,这样才有可能准确计算成本。如果没次添加上次成品的比例保持再一定的比例范围内,有一种简化的处理方法:没有进行包装的成品不分摊成本。对于一批成品来说,领用上月末(批)的尾数+当月投入的成本-留下月(批)的尾数计入成品成本,也可以保证成本较准确。

 Q44:请问楼主我这样的成本账务处理步骤可以吗?

1.确定每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2.原材料的领料核算      3.包装物的领料核算4.制造费用的汇总(人工费+低值易耗品摊销等费用的合计) 5.结转成本6.将(每种产品单位成本*产量-第2、3、4步的合计数之和)产品成本差异再按产量分配到各种产品中去

A:第一步只能是算标准成本,不能在成本没计算之前先有单位成本。

2、3同归于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4步先计算直接工人工资,计入生产成本-直接人工再将制造费用按照一定标准分摊到产品。

料工费期初-本期发生-期末在线=当月完工入库成品成本。

 Q45:楼主,你好。  我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秤里面的一个元件生产企业,产品分不同型号,同一型号下面又分不同的量程,还有不同的客户要求又不同。我公司没有财务软件,以前的成本是一个不属本行的老会计做的,公司从成立到现在已有五年这久,都没有成本、产品明细账,每个月都是由会计将凭证汇总后,将材料、工资等总额告诉他,他就用一张纸在哪写呀画呀,然后再告诉会计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一个总额,会计就按该金额出报表。

   可要命的事是现在本公司是中外合资企业三减半期,要交税了,而老会计也七十有余,不来了,老板要我来管成本,又不愿出钱买软件和请成本会计,我急啊。请楼主帮我,我从未做过成本,只略知一些理论。下面将本公司的生产详情告知,请指导为谢。

   本公司生产流程是先从外购弹性体(几十种型号,每一种型号下面还有几十种量程)分钢件和铝件,弹性体购回后经过检验合格后进入生产,生产需要经过九道工序才能完工,主要材料为弹性体、应变片、电缆线这几种能划分清楚,可还有硅胶、高温胶、马拉胶、清洗剂、导线等辅料都是无法分清每个产品到底能用多少。各种包装材料的划分问题。制造费用、人工费用、都不能确定划分的标准及比率。还用,本公司大部份出口,外商因商品问题会经常扣款或补发新货而不计件,旧货也不退还等方式,就如何处理?

A:首先我说成本账的设置:生产成本下设: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生产成本-直接人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三个科目。制造费用科目下按照你公司的实际情况设二级明细科目,全部需要按部门管理,原材料与包装物科目如果有分开管理,设原材料、包装物两个科目,库存商品下可不设二级科目,如果内外销分开管理可以分开二级科目管理。仓库的材料账内外购料分开仓库管理,最好在编号上区分内外购。

其次成本核算的基础资料的获取:直接材料成本,参考以前的做法(这个你必须保持成本核算前后的一致性,要全部按照新方法来做,可能工作量太大),看生产成本科目4101下是否有余额,如果有余额证明以前老会计的做法是计算在线的。如果没有余额,以前可能就是将当月领用的全部计入了当月完工产品的成本;直接人工的核算,当月生产线工人的工资总额作为当月直接人工的投入,按照人数、出勤天数加加班小时为当月投入的总工时数。直接人工的分摊按照以前的方法。最好是能够计算到具体某类产品的工时,以此为标准来分摊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的归集分摊,需要计提当月该计提的费用、待摊费用的分摊,辅料、包装材料的领用(包材的领用如果金额比较小,可以计入制费而不需计入产品成本),资产计提折旧(查以前月份的账)防止少计费用,确认制费全部入账。再按照产品的工时分摊(如果没有具体的工时,可以委托生产技术部门提供一个每类产品的内部工数,最后的办法可以参考售价来分摊)。

因质量问题给客户的补货但客户没有将原来购买的产品退回,这样只能视同销售处理。最好是让客户能来以原产品换新产品,这样既可以选择维修也可以选择报废处理计入费用。可以减轻税负。

 Q46:现在一些老板不愿意给财务招人,又想要知道产品的盈利能力,就只有按照产品的BOM(物料清单)计算产品的材料成本(类似标准成本的做法,但只是针对材料部分)。一个季度盘点或者半年盘点一次,库存与总账的差异再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请问楼主能否说得细一些A:假设年初没有在线材料,对于任何一个材料以后每月都有以下平衡关系:月初在线材料+本月领料数量-本月完工产品BOM用量=月末在线材料,对于理论上的月末在线材料与实际盘点在线可能会有差异,一般工厂不会每月盘点在线,假如半年盘点一次,发现实际在线的材料小于理论上的账面在线结存,这部分差异就需要转入成本。

 Q47:是不是按物料清单上的材料品种金额计算各种产品材料成本,那工资福利费、制造费用如何分配?谢谢

A:人工制费一般情况下可以直接分摊给当月的完工产品。

 Q48:请教楼主有关原材料的设账,我设了三栏明细账及总账,是否需要设象仓库那样的进销存账用来记录数量及金额呢?  

还有我这样做分录对吗?买材料时:  借: 原材料               贷: 银行存款

领用时:    借: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贷: 原材料

A:如果有进项税,税额不能计入材料成本;一般仓库的库存账录入系统之后就不要登记数量/金额明细账;总账可以只设原材料科目,如有必要可设包装物科目。其它处理没问题。

 Q48:我是用手工记账的,没用软件,这样的话是否需要记数量金额.还有一个问题是,我7月份买的材料,当时是小规模纳税人,8月份认定为一般纳税人.7月买的材料,我当时做的分录是:

借: 原材料   贷: 应付账款

我的发票10月份到,是增值税发票,可以抵扣,那么这样的话,我该怎么处理呢? 产品还未售出.

A:7月份买的材料,8月份认定一般纳税人,如果发票开在10月份,理论上是不能抵扣(实质重于形式)。但是税务查只是你取得增值税票的开票日期是否再你取得资格之前,如果再之前就不给抵扣,你取得的票在10月份,那扫描也没有问题。至于原来全额计入了成本,而产生了进项税的差异,这个差异可以直接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Q49:因我公司管理较乱,领多少料仓管员管不了,工人在做工中差料就去找生产经理,而生产经理就叫工人自己去拿,但我多次向老板反映而无果,然而老板的要求那样高,楼主,您给我出个主意吧。

A:我将我公司的做法告诉你:生产线下的生产计划,严格按照BOM清单领料,如果需要补充报废料件,必须先退损坏料件(供应商责任退来料不良仓),退后在领。(实际操作中,往往是用后面的工单来领料,损坏也用后面的工单退料,这是一个生产线的挪料,财务可以不管,只需要管理按照BOM清单领料就可以了)。找老板或者生产经理说明情况吧,那样对于管理就是胡来。坚决反对。

 Q50:我大概说一我公司的情况,请楼主帮忙啊!我公司是搞机械加工的!生产的产品种类比较多!

我们经常会买一些小东西,当时是不结账,可能过一段时间才能拿到增值税的发票.而东西早已经领用,请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做这些东西的领用呢?这里的会计每次都是要到收到发票才让入材料账,这样做对吗?

A:如果属于产品的组成料件,一定要入材料仓,再领用。

如果是平时耗用的消耗品、厂内用品之类的小物件,所有公司都是报账的时候再计入制造费用。收到发票才入材料账是不符合实际的,如果采购都有入仓库,可以根据报价单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

Q51:、对于特殊行业,如注塑、压铸以及吸塑材料成本核算方面应该如何处理。

A:1、对于材料成本我现在的做法是让生产管理部门和技术部门一起核定产品的损耗率,半成品的单重+单位产品损耗就可以确定单台的标准用量了,并以此作为成本结转的依据。

2、领用数量-半成品完工数量*标准材料用量=在线,因为我用ERP系统管理,工单领料数不会全部结转到当月完工产品中,而会留一些在线。

3、一年调整一次会有较大差异,我现在是三个月调整一次。账面在线材料与在线实际盘点材料之间的差异直接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Q52:楼主: 你好,感谢你的解答,但我仍有很多问题需向你请教

  1、生产成本下设直接材料,直接材料是否需按材料类别设三级明细。辅助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及在各产品上无法准确区分的)及包装物是否也放在制造费用中,我公司的包装用的主要有纸盒纸箱,标贴。海棉等。另外技术人员的工资是放在管理费用还是制造费用呢,哪一个更合理呢。

  2、由于本司有五年之久的成本账都没明细,根本找不到老会计的核算方法及分摊方法,就只有总分账上有生产成本、库存商品等的一个金额,其他什么都没有,只有仓库有材料及商品的出入记录,本公司的材料全是国内采购,产品95%外销,外销品的4%转成本的又如何分摊呢。

  3、工资及制造费用分摊问题是最难的,总人工投入当然知道,但每一件到底分多少很难。产品种类很多,技术部也提供不出人工数据,每一产品都需经过很多道工序才能完工。

售价也千差万别,同一产品的售价不同客户也不相同。

  4、库存商品需不需要按类别。品名设置明细

A:1、辅助材料不构成产品的组成部分,直接计入制造费用-辅料消耗品科目,包装物如果金额较小可以计入制造费用。技术人员如果是为生产服务的计入制造费用-工资,技术开发部门的工资计入管理费用;

2、全部内购的材料用于外销和内销,按照实际领用计算生产成本-直接材料,不必做分摊,只是有转厂出口的时候,要将进项税作为综合分摊:当月取得进项税¥;转厂/销售总额转入成本。

3、技术部门一般都会核定每个工序的内部标准工时,最后可以给出汇总的具体产品的内部标准工时(ST),产品的工时与客户没有关系;

4、库存的成品一定会按照类别、品号(成品编码)来设置,成本也能够核算到具体的产品种类,所以总账下只需要设置库存商品科目就可以了。

 Q53:我有个问题:我们委托外单位为我们加工的材料,他们只收加工费,材料是我们自己的。那么当对方开来加工费增值税发票时,这样入账可不可以?  另外,制造费用de二级科目应该是什么?

A:委外发材料的时候,借方:生产成本-委外材料,贷方:原材料,当月委外产品入库的时候,借方:成产成本-加工费;进项税,贷方:应付账款-委外供应商,同时按照完工入库,将委外材料成本和加工费结转到委外入库的产品/半成品中,借方:原材料/半成品/库存商品,贷方:生成成本-委外材料,贷方:加工费。加工费不宜计入制造费用,直接计入生产成本结转到产品中去。

 Q54:我第一次在酒店里做账,有些地方不懂,希望楼主能给予帮助,谢谢!

我以前在工业企业做账时,每天的成本都是按仓库的领料单来核算的,现在在酒店里,厨房里的菜、米、油类都不是买来当天就可以消耗掉的,应属于存货,但我如何计算每天的成本呢?毕竟这些不是一个一个的零件啊!

我问过一个老师傅,她说厨房里每天消耗掉的存货不可能按件计算,只能让保管估计一个数出来。

难道真的只能这样做吗?请楼主帮帮我,谢谢你了!!!

A:酒店的成本核算我应该有简单介绍过。

我认为:1、所有的进货金额较大的需要通过存货科目来管理,偶尔发生的一些购入,如果没有入仓库账务,可以直接计入费用(材料入库)2、当月的领用,如油、菜、米、调料等可以按照发出计入成本,可以不考虑厨房的结存部分,领用多少就计入多少;鲜活类食品没有卖出的,在池中也算为在库;烟酒饮料等一般领用在吧台,相当一个在线仓或者说中转仓,按照中转仓的销售结转成本,吧台的库存需要记账,也需要盘点,做到账实相符。

3、仓库的材料的盘点,如果变质、处理的材料(存货)需要调整库存账并计入当月费用。

4、早点之类的如果需要单独核算损益,可以让领料按照耗用来,不要留太多的余料在厨房。

其余呢,你了解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办吧,这方面我没有实际经验,姑妄言之了。

 55:成本核算那些表要设置?

A:这些个报表并不是说每个核算成本的都需要有这样的报表,如果有库存系统,供应商供货明细表,生产领用明细表,人工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生产成本完工结转表,销售成本表这些是成本核算必不可少的报表。其余嘛,就是根据管理需要来设置了。

 Q56:因为我们这工人的废品是要扣工人的钱的,所以经常有工人藏废品,导致经常会补料,请问楼主这又该如何处理呢?又该如何控制呢?头疼?请楼主帮忙!

A:这个问题我们公司也有过,有些工人害怕就将报废品丢下水道或者拿到宿舍去了。

关键还是一个生产现场的管理问题。没有“藏”则“补”也有依据了。这是一个管理问题。还是交给生管部门对策吧。

 Q57:请教楼主,我们公司的原材料在实际入仓库时已入保管账,但是财务在收到发票时再入原材料,这样仓库实物始终与材料总账对不上,除了发票与实物的时间差异,还有发票多开或少开的情况,公司材料品种有几千种,一直以来都是仓库实物与总账对不住,而要想彻底对住工作量又很大,请问楼主你们公司是如何处理发票与材料不能同时到的情况的?如果用暂估方法你觉得可行吗?如果长久下来原材料总账与实物对不住,在税务上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A:采购入库的时候根据下的采购订单单价确认材料入库的成本、待摊费用-暂估进项税,贷计应付账款(也就是你说的暂估入账),支付材料款的时候冲应付账款,如果有差异可以调整主营业务成本和待摊费用-暂估进项税。从下月开始这样执行,10月份之前的如果还有需要等开发票再确认材料入库的,后续再补吧,这样可以实现自然过渡,以减少记账方式变更带来的工作量。

年终审计的时候,会计师事务所会到仓库实际盘点库存的材料,并与总账核对,如果有差异,首先得找出差异原因,不能找出原因的,多余的材料当作盘盈处理,则会要多交所得税。而且审计报告中会以总账明细账不相符,财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薄弱。。。。。。

 Q58:关于暂估进项税处理技巧

A58:原材料购进确认的应付可能包含进项税,而进项税票什么时候收到并扫描与确认的月份可能大多不一致。现在介绍一种简单的处理办法。

1、 采购入库Cr:原材料                    10000Cr:待摊费用-暂估进项税       1700   分供应商核算Dr:应付账款                  11700

2、 收到发票并扫描当月Cr: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700  

Dr:待摊费用-暂估进项税               1700  分供应商核算

3、技巧:无论发票是在应付确认的前月收到、当月收到还是之后收到,两笔分录可以照做,如果暂估进项在借方,证明应付已确认,而税票未收到或未扫描,暂估进项在贷方,证明发票已经扫描,但是应付还未确认(材料采购一般不会出现,有些运输费发票和零星采购没有入库存账的,发票一般都扫描较早,而财务收到付款资料较晚)。对于当月收到当月扫描的也分开分录做,不直接做进项税科目,因为这样处理,可以减少对账。

QQQQQ:1、按上面的说法,是不是“待难费用—暂估进项税”和“应付账款”都要分供应商核算?暂估进项税还可以进其他科目吗?做待摊费用税务上是否认可?

2、按以上方法,如果当初入账的材料错了,怎么办?需要红冲吗?

2、我想发票未到料到的情况下这样做分录可以吗?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暂估进项税(不分供应商核算)     贷:暂估应付款(分供应商核算)

 票到的时候  红冲上述分录,然后做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应付账款(分供应商核算)

  付款的时候,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这样暂估应付款余额反映的是料到发票未到的金额

应付账款余额反映的是票已到但是未付款或是预付的金额。

”暂估应付款+应付账款“余额反映的是货已到但是未付款的金额,是真正的应付账款。

用友软件的暂估是红冲的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更有利于执行,哪个更适合税务的要求?

谢谢!因为我们一直这样处理,税务上是认同的,因为计入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下的金额与当月的扫描完全一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入错账可以冲红调整,如果差异较小,可直接调整成本(直接材料部分),如果是辅料,直接调整当月制费或者冲主营业务成本都可以。

待难费用—暂估进项税需要分客户核算,其实并不麻烦,我用用友的时候就这样处理了

 Q59:请问结转已售出产成品成本有没有更省事的办法:我司成品库房每月把售出产品的出库单报到财务,据出库单核算售出产品的成本,但是这个工作量很大,每张出库单是以客户来记的,我只能再一一汇总各种规格的数量,很是麻烦,可能有系统的会轻松很多,像我们这样的有更好的办法吗?要是把每张出库单以品种、规格、数量作为源数据,采用数据透视表作汇总是不是一个好方法?

A:结转销售成本是按照月初库存成品成本加本月入库成品成本按成品编号来结转,可先进先出,也可加权平均,如果库存成品成本能确定,结转销售成本按照成品编号结转或者按照客户销货/产品编码结转都可以。

用Excel来处理,只要将基础数据用数据透视表撷取品号(成品编码)、数量按照库存成品成本来结转就可以了。

 Q60:还有一问,待摊费用_暂估税金年末的余额怎么处理?

A:期末暂估进项税的余额就是因为时间性差异造成,年末有余额正常,不需要作处理。

 Q61:是这样的,这里是一家生产原料的厂,但据说是为了省税买下了一家贸易公司,然后贸易公司做为甲方,生产厂做为乙方签定了委托加工的合同(请问这样比直接以厂交税真的会节省很多吗?),原来发票是以一般纳税人纳17%的税,现在正在重新注册一家贸易公司办成小规模,税务那边要求贸易公司销售额达到180万的同时开4%的票,老板不知道怎么解决。(因为我刚到那个厂而且开发票不是我,所以具体情况不是很清楚,这样的意思您能看懂吗?)

A:如果原来工厂取得的材料的进项少或者是材料成本占成本的比重小,以工厂来核算税金会交的较多的增值税。例如:购进的材料100万(不含税),只有50万取得进项税8.5万,而其他成本费用一共50万,销售收入200万(不含税),销项税34万,则需要交25.5,而实际增值部分只有(200-100-50=)50万元。

改变方式之后,以贸易公司的名义来采购,委托加工并做销售,假设采购100万,进项税为8.5万(不得抵扣,需计入成本),委托工场加工加工费30万,贸易公司本身发生费用20万,销售200万,则当月承担的增值税税负为:200*4%=8万元,而实际有进项采购部分的8.5及加工费的50*17%计入了成本,税负小计8+8.5+8.5=25(假设加工厂的加工费收入等于成本,所收取的增值税交给国家,等于由贸易公司直接计入了成本)。

按照上面的方式,如果材料从小规模企业采购越多,改变方式纳税税负越低,如果材料多从一般纳税人采购,则反而会增重税负。至于加工费定多少更加有利,都是税务筹划的范畴了。不便多说,有教做假账之嫌。

 假设投料的情况见上表,成本金额20000元,本工单投入的人工费用为200元,相关制造费用分摊为300元,

1、材料成本部分=本工单投入材料全部成本+(尾数投入数-尾数结存数)+添加处理品

2、添加处理品的成本按照库存成品成本结转:方法a:期初库存RP58金额/期初库存RP58数量*投入不良品数量

                                         方法b:(期初库存金额+本期已经入库成本)/(期初数量+本期已经入库数量)

3、尾数的处理之所以用差额(投入-转出)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以前尾数成本如何确定?

如果你以前的尾数有成本数据,就以库存金额/库存数量来计算单位成本。假设没有成本就可以这样处理,当月工单的尾数认为是当月投入材料的成本按照重量来分摊,用尾数重量/(入库成品数+结存尾数),这样是没有考虑期初的尾数投入成本,只考虑结存的尾数成本。

假设期初投入的尾数以前没有成本数据,则成本构成如下

投入 材料成本    20000元     人工成本      200元     制造费用      300元 

投入尾数-结存尾数 0-133/(133+5400)*20000=480.75  翻新桶18的意思我不明白

当月完工入库成本=20019.25元。将尾数480.75你作为库存商品统计还是放在半成品科目?

我认为放在半成品科目,只需统计材料成本就可以了。

那人工成本和相应的制造费用该如何计算?翻新桶18是指用了18个包装桶,那这18个桶的成本要计入在这个成本中还是直接借:生产成本呢?桶还有一个问题:生产部门包装领用了包装桶后,在出售成品时,另外加入了包装费,同时又要求客户用完材料后把桶归还,若是桶丢失又要求客户以一定价格赔偿,那我是该将桶认为是生产部门领用借:生产成本,还是认为是出租包装物(但又不收租金)借:营业费用?

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得分摊可以采用投入工时作为参考权重;

不收取租金得包装桶,不计入主营业务成本,可以采用一次摊销或者五五摊销,一次摊销是在领用得时候一次性计入费用,五五摊销则是领用的时候先将低值易耗品转入在用低值易耗品科目,在当月摊销50%,报废的时候再摊销另外的50%,可计入制造费用,如果客户丢失损坏则可以将收到的钱冲制造费用。

计入营业费用也可以。

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得分摊可以采用投入工时作为参考权重?

这句话不是很明白,能解释详细一点吗?

当月所有完工工单承担全部直接人员工资,而每个工单可以按照产量来核定一个工时数(如:每100KG成品A耗用工时20小时,每100KG成本B耗用30小时......按照这个数据可以计算工时总数),再将直接人员工资分摊到工单(成品)。制造费用分摊分为两部分,能直接归集到工单的直接计入,共同的费用按照工时分摊。

 Q62:而且这个厂工资押后一个月,到实际发工资时老板才给我个总数(我曾经问过能不能早一点给我那个金额,他说他到发工资前两天才会计算工资的,而且很多东西他总是说会给我个数,不想让我知道厂里全盘,他这里个个部门的都是这样,只能知道厂里部分事情,而且相互之间不能谈论)

A:直接人员的工资公司应该不会也不需要保密,一般在计算成本的时候必须要有准确数据,如果生产管理和间接人员的工资给总数也可。如果这个数据实在得不到,你可以根据直接人员的出勤情况进行估计入账。

 Q63:请问,材料差异在材料被领用后,差异ERP是自动接转的吗?

A:因为我的ERP系统没有采用标准成本,所以材料采购没有材料成本差异;

我认为,ERP系统本身不能够将材料成本差异进行结转,因为系统不可能将材料及差异同时再库存系统里反映,系统反映标准成本,差异部分通过采购入库跑转进入总账,所以,差异还是需要人工去分配。

 Q64:1我们公司是生产保温杯、厨具用品出口的,以前的财务经理成本核算是通过自己对产品的技术参数进行了解,一个产品需要哪些料,价格是多少,并估计制造费用等占一个什么样的比例,来算出各种产品的成本,而废品损失都计入了营业外支出。不知道楼主认为怎么样?

2、统计人员是否应该给财务部每月报送每种产品实际耗费的原材料情况。

3、如果产品比较多,而且产品根据客户的要求会进行更改(一个锅的锅盖有8种,手柄有10种、锅的材质有9种、锅按功能分有9种、尺寸6种、形状8种),实际生产时,生产部门会根据客户的要求对上面的组件进行组合,那么实际的产品品种就有很多种了,那么这种情况下的成本核算如何进行?我认为,由统计人员每月报送各产品的产量以及耗费材料的数量,财务部门对材料的进出用加权平均法核算,那么每种产品的直接材料可以得出,直接人工知道(计件工资),制造费用、废品损失等就根据产量分摊,最后每种产品的成本和成本结构都可以知道,楼主认为如何?(未用ERP系统)

A:1、 废品不能计入营业外支出,因为营业外支出是不能抵减应纳税所得额的,这样意味着你公司会多交所得税;废品损失可以区别情况入账:材料问题、工艺技术问题、非故意人工损坏计入当月的制造费用-材料损耗,因为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2、 生产管理部门的统计人员要给财务提供生产线的投入工时、完成工时、完成数量等基础数据,材料仓要给财务提供生产线领退料的所有单据。至于单据改具体到产品的工单号,还是以产品大类来领用再按照一定标准来分摊,就需要看你公司希望将成本核算准确还是精确了。

3、 按照材质-功能-尺寸(形状)的次序来管理,至于锅盖和手柄的搭配,我认为与锅分开作为成本管理就可以了(报价包含在锅的报价里),如果同一锅选用不同手柄和锅盖的价钱一样的话,我建议锅盖和手柄的成本结转按照锅销售的数量来结转就可以了。管理起来就简单了很多。

 Q65:楼主,有个问题请教一下,租入的营业楼及宿舍(服务业)的装修费用是记入开办费还是在建工程后转固定资产(租期为12年)?固定资产有没有租入固定资产装修这一明细科目?请多指教,谢谢!!拜托了

A:首先:计入开办费显然不妥,因为金额一般都比较大,而且装修支出与开办毕竟关联不是很大;

其次: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有一个科目 固定资产-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来核算,并可按照合理的期限来摊销(租赁期和国家规定的期限)。但对于房屋的装修与改良支出的定义只能挂一点边:产生经济效益的能力增强了。其它如产量的提高、性能改善、寿命延长等都不沾边。(实务中极少人采用此法)

第三:厂房的装修一般计入长期待摊费用-装修费,按照租赁期和预计使用寿命孰短来摊销。按照12年摊销显然太长,可以以5年作为摊销期。

 Q66:违约金记入营业外支出吧,能不能抵

A:你的说法正确,违约性质的除了银行的罚息可以税前列支外,其它违约支付的代价计入营业外支出不得税前列支。

Q67:楼主,材料暂估入库时,不计进项税岂不是更好?另外如果暂估的材料,已经计入应付账款(各供应商名下),在控制付款上会有问题(从账面上已经看出负债了,实际应等到发票到后才开始计算付款期)。

这里也提个意见大家参考一下:

1、暂估入库时:Dr:原材料-××   (材料款)  10000   Cr: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     (不用供应商核算)   10000

2、次月初:红字冲销,可以自动生成的。

3.1、发票到时,按正常的材料采购处理。

3.2、如果月末发票仍未到,则再次暂估。

以此类推。A:两种方法各有千秋,我们的兄弟公司是一家老牌企业,做法就是你所说的,但因为我们的所有采购都是有PO的,暂估入库的材料和对应的税金都是准确的,所以可以全额确认应付,而月结60天的客户如果因为PO超期,则我们要暂估3~4次,这样工作量会大一些。所以我们就采用现行的做法。

 68:另外有个问题请教一下: 公司的注塑车间,生产时投入1000kG塑胶粒子,产出材料10K,同时产生模架(废料,有价值,可回收再次利用)200kg,此200kg可以在其他产品上使用(即使用回料)。而使用回料生产的产品,又将产生新的回料。根据产品的要求不同,投放回料的比例又比较难以确定和控制。    我的处理方法是,产生的回料,全部作入库处理(或者说退库)。但退库的价值比较难以合理的确定,我想请教楼主,以您看来,这个回料该以什么价值入账较好?

     另外,模具费用的分摊您是以怎么样的标准来分摊的?

A:在第14页我回复lf8119的一段里有相同的问题,尾料的投入和结存问题,我建议只计算耗用的差额,而尾料的成本只计算材料成本就行了,可以不分摊人工和制费。

我公司也有压铸和注塑,都是根据产品得实际重量来定BOM用量,不考虑在线,月末根据完工入库得成品来做自动扣料。

我公司模具费的摊销是作为低值易耗品管理,两年内摊销。

 Q69:你的意思是把尾料作为退料处理吗(按照原来领料的价格)?还有模具摊销的问题,你觉得这么做合理吗?我们的处理方法也是大同小异,但我觉得不合适,但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还有非开票销售的部分的处理,楼主能给出更好的建议吗?

A:耗用尾料=(投入尾料-结余尾料),成本只计算材料成本;

模具费摊销也没有非常合理的做法,有些模具一旦报废或不再使用(极少使用)我们都申请报废处理;另外,如果模具按照产量来分摊也可以,但工作量较大,而且,有些试产的模具可能投入大,但实际生产的量又少,而后续的生产计划有拿不准,这样就比较难处理了,但是,我们只要注意到这些问题,就肯定能跟踪并及时处理,力求合理吧;

无票销售我们也是同样报税,报税的时候我们根据实际销售而定,与是否开票无关。

你的尾料部分是包含了未使用的原料和模架两部分吧。未使用的部分按领用价格扣除是合理的,但模架(回料)你也领用价格计入原料的价格不是很合适吧。有的产品,完全是利用回料生产的,售价也很低,如果这么算起来,成本比售价高势必不能避免,如果允许这个情况出现,那财务分析的结果必然是这个产品被淘汰掉,实际上这是不合理的。

Q70:你有没有想过如何计算回料的入账价值的问题?我的意思是回料入库时,是不能按照原料的价格入账的,虽然可以用,但价值已经转移了……

A:未使用的原料属于在线,不属于我们讨论的尾料,你说的模架是报废品吗,我的意思是当月领用报废品,同时也会产生报废品,而消耗的报废品部分以其原料的成本来核算成本,不会导致产品成本的上升(领用报废品生产和领用原材料生产的成本会一致)。

  Q70:委外加工的会计处理

A:委外发材料的时候,借方:生产成本-委外材料,贷方:原材料,当月委外产品入库的时候,借方:成产成本-加工费;进项税,贷方:应付账款-委外供应商,同时按照完工入库,将委外材料成本和加工费结转到委外入库的产品/半成品中,借方:原材料/半成品/库存商品,贷方:生成成本-委外材料,贷方:加工费。加工费不宜计... 

Q71:    可不可以这样呢  借方:生产成本-加工费;进项税  贷方:应付账款-委外供应商

  而 借方:生产成本-委外材料,贷方:原材料,这一步省了,仓库也不用作出入库  这样行吗?

A:这样不行吧,外加工是一定要出入库单的,要不然很难管理

你说的有道理,如果委外材料直接送到委外供应商处,那在入库之前必须确认材料采购的应付并且将委外材料的材料成本做结转。成本核算无定式,每个企业情况千差万别,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我只是抛砖引玉,还恭请各位将平时好的做法、想法拿出来交流。能互通有无,能互相帮助,我们进步就比人家快,我们的工作也会越做越出色。

 Q72:那算单位成本时需不需要减去加入的尾数,到底分母是实际出的成品数还是理想的成品数呢?

A:最后工程单上得出的成品数应是:成品总重量+成品尾数+本批滤器树脂-上批滤器树脂-上批尾数,以你这个数为分摊的分母就行,你认为呢?

 Q73:请教一下,我们公司生产胶合板,经常会把生产的产成品在出货的时候用来作包装物用,就是把一种产成品放在要出货的产成品的上面做包装用,请问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当作包装用的产成品是应当放在当月算当月生产产成品的生产成本,还是做营业费用-包装物来枋算。较急,盼复,谢谢

A:钻研精神可嘉。

产成品当作包装物来用,将其成本直接计入费用即可。计入费用的金额以该产成品的成本为准。

按照会计教材的说法,包装物的成本计入产成品的成本,但你的实际情况并不适合这样处理。成品本身又可以当作包装物,如果计算到成品成本,会陷入一个循环(这是成本会计经常会遇到的问题:领用当月生产的半成品需要计入制造费用,而制造费用没有分摊的时候,半成品的成本是不准确的,成本计算完后,半成品的成本会有所增加,那领用半成品计入制费的金额也增加,如此循环下去,只有将其计入期间费用或者成本计算完后直接转成本才可避免循环)。

 Q74:就我公司成本我还想向您请教一下。我公司生产胶合板,我们简称贴面板。生产工艺大概是这样的:买回单板,中板自己生产成坯板,坯板再贴上单板就成了多层板。根据客户的需求,贴面板可用坯板直接贴上黑胡桃之类的面板就成了贴面板。也可用多层板贴上面板成为贴面板。但是贴面板又分单面和双面之分。我们生产的坯或多层板也可直接向外销售。订单多的时候也会直接从外面买回多层板直接贴面加工成为贴面板销售。但是我感觉公司自己生产多层板或坯用来做贴面板会造成会循环,而且做的品种较多,做法也较多。有时候还会拿贴单面的成品再贴一面成为双面,这样制造费用不断的分摊,我感觉成本已有所循环。            

目前我公司用的是品种法,而且月未不计在制品,这也是顺延以前会计成本核算方法,如果月未有在制品,因为一张板有好多层,没有办法准确核算在制品,请问象我司这种情况采用什么成本核算方法能更好一点呢!谢谢

A:对于有既可能被领用再加工又有可能销售的产品,计算成本并做入库为上,因为自制的坯板有可能销售,如不入库,会出现将人工制费全分摊给完工入库的成品,造成费用承担不配比。

如果每月在制部分材料都差不多(可以保证以后成本无大出入),在制部分可以不分摊人工制费(老板一般都喜欢这种做法:谨慎)。

你需要将实际成本和企业内部得标准作业工时结合起来,因为你在任何状态下都可能销售,如坯板的销售,如果只是占产量的30%以下,而你核算成本的时候,坯板的人工制费由领用坯板的成品来承担,那你销售部分坯板的成本如何结转,再生产中很难找到相关的数据,一般只能将当月坯板相关的人工制费按照销售部分占成品领用坯板和销售坯板的总数:

坯板分摊人工制费=销售部分坯板数量/(成品领用坯板+销售坯板)*坯板投入的人工制费

理论上这可不用标准作业工时,但有时候,坯板的人工制费也需要用内部定的作业工时去从总的人工制费中分摊得来。

如果有销售的就核算成本工作量太大,可以将销售占到50%以上的做入库管理,人工制费的分摊如上,至于拿贴单面的再贴双面的,这只需要内部定一个贴单面的增加投入的料工费确定就可以了。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贴双面贷:库存商品-贴单面贷: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如果要成本还原就复杂一点: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贷:库存商品-贴单面投入: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    应付工资    制造费用:库存商品-贴双面

贷: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方法一经选定,核算结果最后不会有太大出入。建议从简。

此外,我觉得可以根据当月销售+库存(成品)增加来分摊当月投入人工制费,因为工序先后衔接,用EXCEL表格就完成了全月的人工制费分摊。

谢谢,果真是高手。我用的方法比较简单,用的是您所说的第一种方法。这下我就比较放心了。不用担心老板老来就成本的问题找碴了

 

Q75:我公司新建一车间,要生产新的产品,现在新车间用的电风扇,电开水壶,电线开关等等低值品,如果开始试产是否可以记入"制造费用".没有试产又应记入什么科目?

A: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有一次摊销、五五摊销和分次摊销(新准则取消,仅施工企业仍可用),首先要将这些归类看是否符合你公司低值易耗品的定义,符合的话,按照原来的处理方式;

我认为,车间必备的供水、供电、消防可归于车间的基础装修,如果费用金额小,一次计入装修费,如果费用金额大,计入长期待摊费用-装修费,可在租期内(如果是租赁厂房)或者5年摊销。

没有试产,相关费用的摊销/入账可以计入管理费用,因为没有费用承担的对象,只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如果有试产,则计入制造费用。

我觉得,如果车间不会再在装修,

是否可以把有关的供水,供电,消防等设施费用归于固定资产啦?

厂房已入固定资产,但是后面的后续支出如果金额不大,可以作为装修费列支,不用增加固定资产的原值。

我实务中常遇到的是:每年都有几百万的装修支出,厂房是租赁的,我一般计入长期待摊费用-装修费,金额小(以前是5千,现在是1万为界)的直接计入当期装修费。

低值易耗品的处理,我实务的处理是,200~2000元的属于低值易耗品,还有模具不管价值高低都属于低值易耗品,一般两年摊销,工具辅助设施类3年摊销。对于200元以上的消防器材我一般列入装修费,宿舍的风扇计入装修费,车间的排气扇200元以上的也计入装修费,因为这些东西年终盘点的时候太累人了。

你根据自个儿的情况处理就行,我将我的做法全盘托出供你参考。

 

Q76:我想请教大家一个问题,请快点告诉我,1公斤籽棉的单价是4.76元,1公斤籽棉出0.345公斤皮棉,出0.655公斤棉籽,皮棉是主产品,棉籽是副产品,皮棉的成本如何求

A:采用售价法:按照售价法来分摊成本。

0.345KG*皮棉售价/ (0.345KG*皮棉售价+0.655KG*棉籽售价)*4.76=皮棉材料成本,剩余部分计入棉籽的成本。

 

Q77:成本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因为我今天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我们所说的成本一直是在账目上怎样做的数,它涉及一个月很多费用,而在实际中,可能今天做出一批货,老板就要卖出去,这时可能就要算出一个价钱来,

我是半路出家的,很多东西不懂,以后要多多请教了。

A:如果采用标准成本,当月生产的产品销售可以计算出来标准的销售成本,但是采用实际成本的情况下,在先进先出的核算方法下,如果销售上月的库存可以知道成本,销售当月完工的成品是没法知道准确的成本。全月加权平均和移动加权平均也没法做到。如果老板要适时知道销售成本,唯一的办法是按照上月的历史成本来计算。

当月完工产品的成本,是必须要知道当月料工费的投入的准确数,知道期初期末的在线结存,结合报废等资料,才可能计算出来毛利,结合当月的期间费用、应提的所得税,才知道税后的利润的真实情况。

 

Q78:库存物流与总账信息流的对应关系列表以及库存与总账对账以及年终盘点注意事项、财务对物料管理的控制?

A:

一、库存物流与总账信息流的对应关系表

物流(材料/人工/费用 状态)             信息流(总账)

材料采购入库/退货                        应付账款、原材料 增加/减少

材料的报废申请/退港或者作为废品出售  费用预提,材料转入报废仓,不涉及材料/原材料 减少 冲 预提

直接材料的领用                       原材料 减少,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增加

辅料的领用(产品上不直接体现,价值低) 制造费用 增加,原材料 减少

生产线材料损坏退损坏仓/来料不良仓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减少,原材料 增加

来料不良退返供应商(退货/换货)   原材料 减少,应付账款 减少/从来料不良仓调拨到换货仓

直接工人劳动的消耗                      应付工资,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增加

制费的归集、分摊                      制造费用 转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增加

成品半成品完工入库                      半成品、库存商品增加,生产成本的三个明细科目转出

成品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结转            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增加、库存商品减少

全年销售成本结转金额的核实            与总账主营业务成本勾稽(成本倒扎表)

工单在制明细表(ERP系统可提供)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二、库存账与总账对账:库存材料/辅料于总账原材料科目一致;半成品仓半成品于总账半成品一致;成品仓成品与库存商品科目一致;在线的材料及工单(生产任务书)投入未结转部分的人工制费与总账生产成本科目余额一致。

*物流与信息流的对应,如出纳的现金与现金日记账必须对应同理,故所有物流的转移、领用、报废、入库、退货、销售、处置都需要在总账做相关的分录。

三、材料盘点注意事项:1、时机选择在月末,所有工单必须完工、成品入库,2、静态盘点:所有在线物料分门别类摆放,禁止物料移动;3、点数员先填写盘点副卡,核数员核实无误后填写正式盘点卡(一式三联:盘点部门、财务、税务);4、盘点卡领用时登记,收卡的时候保证所有发出的卡收齐,领用份数=使用份数+作废份数+空白份数(严禁将作废、空白盘点卡撕碎丢掉)。

四、财务对公司物料的控制:1、采购入库、发料等所有业务必须有规范的操作,保证有单据支持;2、按照生产计划发料,禁止超工单需领用量领料;3、定期盘点;4、呆滞存货的检查(连续3个月、半年、1年没有领用的材料)及对策;5、采购量合理性的判定(当月采购的量/实际耗用,一般超过2就需查明原因)

 

 

Q79:这周开始下现场收集相关信息,可是我还真不太明白如何进行呢,我们公司用的是SAP系统,很多数据都是由生产、物流部门收集后输入系统中的,所以以前一直没去车间过,jinwa,你们是如何收集信息的?能不能给详细说说,俺是菜鸟级成本会计,呵呵

A:至于物流本身在采购、存货、成本系统都会以数量金额反映,最终汇总的信息集中在存货管理子系统内,所有业务可能不会全在存货系统录入单据,但最终会在这个模块集中。

了解物流相关各模块的业务,在看这些业务在贵司都是录入的什么单据。从采购PO-入库验收(退货)-应付确认-材料(包含辅料)领用/退料-人工制费分摊-成品入库-成品销售(退货),此外还有成品的改修改制,材料的报废处理。

坚持一个原则:物流的每一比业务在物流的单据录入是否规范、正确、合理;再看总账是如何将这些业务入账。

了解了这些,你对整个成本核算应该都了解得差不多了。还得努力呀。

另外,我对SAP也很想了解,如果能将系统“帮助”文件给我一份那就太好了。

 

Q80:楼主,你真的好厉害哟,在我心目中简直是无所不能呀,佩服!我现在初学会计,只懂皮毛而已呀。现也有个问题,想请教楼主,问题是:我公司是生产医疗器械的,产品材料(线路主板)有外来加工,然后拿回公司组装,公司自己销售国内及国外。由今公司不断扩大生产,且材料不断上涨,故公司想有个人专门控制材料这一块,以及核算公司每月的产品总成本,因公司成立几年来一直未做成本这块,而且我又是新手,对于那些乱成一片的成本真的是无从下手,而且很多材料不认识,连价格也不清楚,所以很着急,不知怎么办呀?诚请楼主帮我解难,谢谢!

“产品材料(线路主板)有外来加工”应该为“产品材料(线路主板)有发外加工”吧。

A:从来没有成本核算,应该是产品的生产成本核算部分,销售成本肯定是根据采购或者领用来结转或者是设定一个产品定额成本来结转,要一步到位就比较困难。

规范的做法:

1、材料的采购必须有订单,并经过相关部门审核,总经理批准;

2、材料入库必须对应订单,有供应商的送货单并经过仓库验收签字,经过质检之后才做入库,月底汇总挂应付账款;

3、生产技术部门制订产品的BOM(产品的物料清单:组成材料*用量)

4、生产部门根据销售计划或者生产计划来下达生产的指令(工单:包含产品的数量及预计开工时间,需领用各种材料的数量),根据BOM用量*工单数量来决定领料的数量,发生损坏和来料不良退返仓库,再补料;

5、生产部门统计直接工人工时的投入情况,并按照需要填写辅料、消耗品、厂内用品等领料单,财务根据费用性领料及总账计入的其他计入制费的情况,讲人工制费按一定标准分摊到产品中去;

6、生产线填写产品入库单,经过质量检验、仓库验收,成品仓根据市场部的销货单(必须有相关部门、总经理签字)发货,财务根据销售单价*数量来确认当月销售,并结转销售成本。

设专人控制材料的办法是不可取的,只有将整个流程规范起来了,工作才能做得顺利。至于材料不认识,这个没有关系的,成本会计是不可能能认识所有材料和产品的。关键是日常物流的业务是如何转化为信息,这些单据(信息的载体)是否规范,就成为了会计能否将成本核算准确的关键。

建议:成本不能短时间内规范,就先规范单据和流程。

 

Q81:想请教楼主一个的简单关于暂估料的问题:

我公司材料采用先报价,然后按报价开入库单和领料单,当月就得按领料单结转成本,我公司的账务处理是这样的

按报价暂估时;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料

当月结转成本

借:成本

  贷:原材料

等合同和发票到时;

借:应付账款--暂估料

借:应交税金-进项税

   贷:应付账款-公司 

 您认为我公司以上的账务处理在实际操作中能行得通吗?如果按书本上的先红冲,但是材料已经在报价的当月结转成本了,而且材料品种有上千种呢,难道也要红冲吗?

A:关于暂估进项税处理技巧

原材料购进确认的应付可能包含进项税,而进项税票什么时候收到并扫描与确认的月份可能大多不一致。现在介绍一种简单的处理办法。

1、 采购入库

Dr:原材料                    10000

Dr:待摊费用-暂估进项税       1700   分供应商核算

Cr:应付账款                  11700

2、 收到发票并扫描当月

Dr: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700  

Cr:待摊费用-暂估进项税               1700  分供应商核算

3、技巧:无论发票是在应付确认的前月收到、当月收到还是之后收到,两笔分录可以照做,如果暂估进项在借方,证明应付已确认,而税票未收到或未扫描,暂估进项在贷方,证明发票已经扫描,但是应付还未确认(材料采购一般不会出现,有些运输费发票和零星采购没有入库存账的,发票一般都扫描较早,而财务收到付款资料较晚)。对于当月收到当月扫描的也分开分录做,不直接做进项税科目,因为这样处理,可以减少对账。

帖子里还有这方面的讨论,有些公司是采用月底暂估材料入账,下月冲红,发票到的时候再挂账。你可以选择其中一种。

 

Q82:我单位因当月开票的情况很少,最快要到下个月才能收到进项票,有的甚至几个月后才收到,由于暂估的业务特多,且价格能够准确确认,

所以每月购进的时候我做的分录是:

借:材料

贷:应付账款---XX

等到票到的时候,直接做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应付账款---XX

因为暂估的业务太多,所以如果每次都是冲红的话,太麻烦了,所以简化了一下,楼主认为我这样做可行吗?谢谢

 

A:你将一笔应付分作两条分录确认了,这样对账可能麻烦一点,这也是一种方法。

如果当月先要求付款了,而进项税还未挂应付,这样会出现找票的问题。

冲红的方法我也没有采用过,我的意思是暂估入账的时候就将应付一次确认,发票扫描的时候冲预提就可以了。实务操作起来确实能减少工作量。

 

Q83:谢谢楼主的回答,我会尽力去做好的。在此还有个问题想请教:如果是9月份购买的材料,但是10月份入库单才随付款通知书一起上交,这个采购日期发生在9月份,费用本也应计入9月份,可是9月份的报表已经算好了,请问这些费用我应该怎么样去处理?

A:你表述的有点乱,你的意思应该是:9月材料9月份耗用了,单据10月份才到。9月份耗用的材料成本如何处理?如果是原材料,实物进入仓库没有单据是严重的错误,更何况还有生产线的领用也没有单据?

如果是直接材料,那你当月将原材料的入库、领用、成品入库、销售成本结转全走一遍就算是补做账了。

1、借:原材料;进项税,贷:应付账款;2、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贷:原材料;3、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直接材料,4、按照已经销售的比例结转销售成本。

 

 

Q84:谢谢楼主的回答,我会尽力去做好的。在此还有个问题想请教:如果是9月份购买的材料,但是10月份入库单才随付款通知书一起上交,这个采购日期发生在9月份,费用本也应计入9月份,可是9月份的报表已经算好了,请问这些费用我应该怎么样去处理?

A:如果不是直接材料而是辅料,可在付款当月再做费用,这样的话,就是一般企业都存在的时间性差异了。

 

85:你好,有一家纸厂,就从外面购买回纸浆,经过搅碎、加药,然后生产出机纸 就是一棍棍卫生纸 其中一部门拿到加工车间切割、包装成我们用的卫生纸,一部分机纸直接就出售了 请问这样的企业该怎么进行成本核算

A:如果包装后才算成品的话,那机纸的销售就是一个半成品的销售问题。

纸浆(原材料),经过搅碎、加药(制费、人工费的投入),就生产处理机纸(半成品),到这里可以作一次成本核算,作为成品或者半成品入库都可以。

机纸(半成品或说成品)在经过切割包装(制费、人工的投入)生产出来成品,需要再核算一次成本。

成本核算方式有两种选择:1、按照当月机纸和卫生纸的入库数量,选择一定(工时)标准来分摊人工制费。(卫生纸的工时在机纸的基础上加后工序的投入工时即可)这样可以一次将人工制费分摊完。 2、先核算机纸成本,机纸的领用按照料工费再平行结转到成品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