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易奇前往川南考察悬棺葬民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1:12:59

世界华人周易协会秘书长、著名易学家、风水学家董易奇先生于今年9月下旬专程前往川南一带考察了悬棺葬民俗。
      悬棺葬的主要发生地在四川省南部,云、贵、川三省交界处被人称为“僰(音:bo)乡”的珙县。在那里曾经生活过一个叫“僰”的少数民族,他们曾崇尚并实施这种悬棺葬方式。 

 


      考察中,董易奇了解到:僰族人的悬棺葬是由他们的生存方式和风水观念决定的。僰族长期受封建王朝的歧视与清剿,经常处于颠沛流离之中。他们不愿意让先人的尸骨入土,以免野兽侵害,也可避免兵慌马乱中先人墓群被盗劫。
      僰族在四百多年前明王朝的一次大清剿中灭亡了,这种灭亡,风水观念是始作俑者,抑或恰好是僰人错误的风水观所致? 董易奇认为:是后者。
      毫无疑问,发生在1573年的明王朝对僰人的征剿,是僰族灭亡的主因,但我国封建王朝对我国的少数民族从来都是实行歧视政策的,一贯是是能征则征,能剿则剿,能灭则灭,决不宽贷。三国时诸葛亮便有七擒孟获之先例。两千年来封建王朝对我国少数民族的征剿之战大大小小数百上千次,受兵燹之祸的少数民族大有其在,不止于僰,但兵祸过去,人民又如雨后春笋,处处发芽拔节,欣欣向荣,唯独僰人却一蹶不振,走向灭亡,其因何在?


      董易奇认为:悬棺葬本意是为逝者找到一个安居之地,但因为它违反了周易风水理论的基本法则,所以是南其辕而北其辙,适得其反了。周易理论认为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人活着的时候为阳,死后为阴。死后之所以“入土为安”,是因为必须“由阳转阴”、“从阳入阴”。以悬棺将尸体高置,是阴魂置于阳地,置阳地则不得其位,不得其位则尸身难安。大量先人阴魂不得其位而躁动不定,使族人多逃荒多祸乱多兵燹多流离。悖离阴阳法则,此其一误。


      悬棺而葬选址时,僰人也有很多讲究,和我国传统风水理论主张的选穴法大同小异,但因为失之毫厘,终究相去千里。我国传统风水理论认为气乃万物之本,生命之源。水运气,山(土)聚气。无水气不至,无山(土)气不聚。悬棺于空,人之肉身与地不相接,又何能聚气,何能守气?悬棺于空,无论周围环境如何好,与人身没有关系,“负阴抱阳”、“背山面水”这些基本的风水观念无法落到实处,风水的潜在影响便难以发挥出来,也就难于成就后人趋吉避凶、患难求生、承先启后的大智慧。董易奇经过此番实地考察,更加确信我们先人创造发明的周易风水理论的精准,更确信它是不能违背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他从风水理论的视角观察民族兴衰,视角独特新颖,可供少数民族学者的研究参考。


      我国及世界各国葬法多种多样,已知的便有土葬、水葬、火葬、天葬、树葬等等,葬法有数十种之多。董易奇有一个计划,便是在合适的时候继续考察各民族的丧葬方式及其风水背景。